﹝张继科马龙﹞张继科马龙巅峰对决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张继科马龙,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为什么巅峰时期的张继科对战马龙鲜有胜绩?
最佳答案张继科和马龙属于同时代的顶级球员,两人都曾站在乒坛之巅,完成了大满贯壮举。有意思的是,两位双子星,一个因为伤病导致“退役”状态(只差官宣),一个因为伤病不能按时打卡比赛,只能选择性的参加世界大赛。
职业生涯期间,两人交手数十次,互有胜负,不过整体上马龙确实占据绝对优势。可以这么来形容,马龙赢张继科的次数两个巴掌数不过来,而张继科赢马龙的次数两个巴掌足够了。为何?说句大白话:太熟悉了!还有马龙的灵巧打法多少有点克制张继科的力量美学打法。
马龙属于灵巧型打法(尤其职业生涯早中期),正反手衔接嗖嗖的,犹如连珠炮!讲究的是借力打力,反拉能力特别强!马龙不像继科那样追求单板质量,而是崇尚“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总是比你快一点,总是让你感觉反应不过来,快的你浑身难受。
张继科属于力量旋转型打法,讲究的是单板质量,追求的是主动发力一板过,有点像重击炮!这种打法一旦状态火力全开,会呈现一种越战越勇势不可挡的势头。但是如果被对手控制住,也会陷入被动,说白了你的特长技术发挥不出来,节奏打到人家的套路里去了。
在两人的比赛中,我们可以发现,马龙能用自己的特长技术比如台内球控制技术有限的限制张继科的特长发挥,不给你充分的发力时间和空间,此其一;
其二,马龙的反拉技术在横拍打法里边可以说是盖世无双,所以他的套路里边厉害就厉害在这,貌似给对手机会,先让对方拉起来,在强相持中他能借力反拉你,而且落点更加刁钻,一旦打到这个环节,就进入了“马龙时刻”,因为马龙拉球总比你多一板,因此,马龙的这一招能有效的破掉张继科反手霸王拧;
其三,作为队友,坦白讲巅峰期两人实力伯仲之间,但是因为太熟悉了,马龙是个心思缜密的高手,他算球能力无人出其右,比赛时对手喜欢打什么线路,他心里很清楚,所以经常能看到马龙打对手回头球。
综上,也就不难理解张继科为何对马龙胜少负多了。事实上,国乒的主力层对阵马龙胜率上还没有太上风的,也就王皓在世乒赛上多次给马龙制造了不小麻烦,打得龙队几乎想退役,但是平时的战绩马龙并不输王皓。
马龙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凭借的是超级自律,完美的技战术发挥,当然还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和求胜渴望,他已经成为乒坛名副其实的第一人,这一点相信继科也会承认!这对双子星曾经彼此成就,你追我赶,羡煞旁人。我们一起致敬这对双子星!
为什么巅峰时期的张继科对战马龙鲜有胜绩?
最佳答案作为国乒单打实力最强的两个人,张继科和马龙几乎统领了近十年世界男子单打,为国球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作为对手的他们,他们的巅峰对决也让人们尤为关注。
张继科和马龙都出生于1988年,虽然两人同时在03年进入国家队,但马龙在18岁就拿到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而张继科直到21岁才在世界杯团体赛拿到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2011年张继科以国乒第五人身份,在生涯第一次世乒赛中夺得男单冠军一战成名,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之后连续夺得2011年世界杯和12年奥运会冠军,之后又在2014年世界杯决赛力克马龙,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五连冠壮举,统治了那几年的男子单打。
相比于张继科,马龙成名是比较早的,他被人誉为地表最强六边形战士,很早就确认了国家队主力的位置,但他的首个单打世界冠军是在张继科之后,2015年夺得第一个世锦赛冠军,而后又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决赛战胜张继科成就了职业生涯大满贯。之后他又获得诸多成就成为了世界男乒历史第一人。
天赋出众,打球极具个性的张继科在里约奥运会后已逐渐淡出乒坛,而巅峰期持续久的马龙仍是国乒一哥,不管怎样他们都为国乒的荣光不懈奋斗,是我们值得尊重和赞扬的人,可能是因为身体原因张继科弹出乒坛,如果在巅峰期不管是实力还是战果我想他俩都是不分上下的。
2015德国乒乓球世界巡回赛张继科跟马龙谁赢了
最佳答案在2015年.3月22日,国际乒联巡回赛德国公赛男单决赛中,决赛马龙与张继科上演巅峰对决。
首局马龙先发制人,攻势很盛压制住张继科,以11-9率先取胜。
第二局张继科展开反击,对攻战取得主动,以11-7获胜扳回一局。
第三局张继科乘胜追击,以11-8再下一城。
第四局双方鏖战多时,比分交替上升,拉锯至14平后,还是张继科把握住机会连得2分,以16-14获胜。
第五局马龙背水一战,顶住压力以11-6获胜。
第六局双方继续缠斗,马龙挽回赛点,以14-12获胜,成功追至3平
。决胜局马龙一鼓作气,以11-8获胜连扳三局,完成4-3的大逆转,翻盘张继科拿下男单冠军。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张继科马龙﹞张继科马龙巅峰对决》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019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