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哪些地方的方言听起来像外语?今天来个朗读比赛,谁能一口气把下面这段话读下来: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林丹羽毛球,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有哪些地方的方言听起来像外语?

有哪些地方的方言听起来像外语?

今天来个朗读比赛,谁能一口气把下面这段话读下来: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读完的,还有气不?

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认识,但如果有人在旁边给你念,那你肯定一脸懵,不知道“shishishi”的在干什么。

写这篇“shi”文的人到底有多闲?

不闲!人家可是清华教授,写这个可是为了证明一个大问题:

汉语拼音化的可行性。

他叫赵元任,清华国学院四导师中最年轻的那位。

算起来,赵元任是清代史学家、“灵性派”诗人赵翼的后人。

赵家世代为官,赵元任他爹赵衡年是光绪甲午科的举人,娘冯莱荪精通诗词书法。

小时候赵元任就跟着祖父到处跑。三岁去磁州,四岁去祁州,五岁去保定,六岁去冀州……

在牙牙学语的年纪,一年换一个地方,身边总是各种不同口音的人来来往往,竟激发了他的语言天赋。

不到12岁,赵元任就学会了北京、保定、常熟、苏州等方言。后来到北京备考清华的官费留学生,短短的时间里,他又顺便自学了拉丁文,还结交了一位好基友胡洪骍(后来改名叫胡适)。

好基友一起走,一同踏上了美国留学之路,自此开始学神生涯。(请注意是学神,不是学霸)

除了语言学,赵元任同时选修了哲学发展史、逻辑学、实验物理、力学、热学、有限群理论、系统心理学,横跨文理。

23岁,他就轻而易举拿到了学位,还是数学学士学位。后来又申请了个哲学研究生奖学金,成了哲学系研究生。

研究生一毕业,赵元任又去报考哈佛,27岁拿了哈佛的哲学博士学位,回到康奈尔大学任教。

当的是物理学讲师!

有点凌乱……

用他后来的夫人杨步伟的话说:

他上了“China”号船上的时候打算做个电机工程师;坐上了火车过美洲大陆变成了物理学家;赶他在康奈尔1914年毕业的时候又成了个数学家;后来在哈佛1918年得的博士是哲学系的。

在赵元任面前,职业分工似乎只是个笑话,被他攥在手里任意玩弄。

其天赋与学习能力,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就连大才子胡适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每与人评论留美人物,辄推常州赵君元任为第一。

1920年,赵元任回国,开始在清华大学任教。

凡事有利必有弊。

就是因为才华太高,学什么都有杰出的成就,赵元任一直无法确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

直到1920年罗素访华,他陪同做翻译。

罗素何许人也?

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四个完全不搭界的身份摆一起,就是罗素。(你们接着看文,我继续去凌乱一会儿……)

又是一个和赵元任一样无所不通的全才。怪不得两个人气味相投。

这次陪同翻译,赵元任爆表的语言能力惊艳了所有人。

每到一个地方,不到三天,他便学会当地方言。

在长沙,他用刚学会的长沙话和人交流,一会儿之后别人问他:“遭先森基时匪甚的?”——就是问他“赵先生几时回省的”,把他当土著了!

人家翻译都是用标准的普通话,他倒是调皮,罗素在哪个地方演讲,他就用那个地方的方言翻译,逗得台下学生哈哈大笑。

赵元任终于明白了自己要为之付出一生的追求是什么——语言学。

1921年底,他回到哈佛大学研习语言学,一年后再回清华。

校方给他安排了数学、物理、哲学、音韵学、现代方言研究、乐谱研究和西洋乐鉴赏等10门课程。

差一科体育就完美了,否则你可以自豪地说“我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而别人却不得不服你,那该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

1925年,清华的国学研究院成立。第一批聘请的四位导师,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

如雷贯耳的四个名字!小新心中的男神天团!

赵元任是他们之中最年轻的,当时只有33岁。

1927年,赵元任开始到各地农村去采风,进行中国第一次系统的方言调查。

这次的研究成果就是《现代吴语的研究》。这是中国首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来研究方言的著作,标志着现代汉语方言学的诞生。

1929年,他再次出发,跑遍两湖两广,调查67种方言,并记录了大量民谣,学会了全国一共33种方言。

终其一生,赵元任精通英、德、法三国语言,粗通日语、古希腊语、俄语和拉丁语,共7门外语。埋头在背单词考4级的童鞋们,可以先去哭一会儿再来看文。

对于赵元任来说,研究语言是一种乐趣,能为这种乐趣贡献一生,是幸福的。

回到清华教课,时常一技痒赵元任就在学生面前炫技。有这样的教授,小新若是学生都舍不得逃课了。

赵元任支持过汉语拼音化,开头那篇虐疯后人无数的《施氏食狮史》就是研究过程中的余兴之作。

要知道,学神有一个标志:别人一辈子钻研的专业,他随便玩玩就玩出新高度。

赵元任翻译的书不多,最著名的就是《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就是你们都知道的《爱丽丝漫游奇境》。

这本书有几十个译本,但论文字韵味,翻译精巧和妥贴,至今无人能与他相比。

他还精通多种乐器,学生时代就开始作曲,终身与钢琴为伴。

别以为只是个“K歌之王”。他突破了“学堂乐歌”借用外国乐谱填词的模式,开始完全由中国人独立作曲,使中国近现代音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赵元任创作的歌曲传唱最多的是带着淡淡忧伤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不过小新更喜欢另一首,邓丽君演唱的《海韵》,就是由他作的曲改编过来的。

这样一个又好玩又天才的男人,什么样的女人配得上他?

下面有请赵夫人出场——

杨步伟

杨步伟原名韵卿,出身名门望族,也是个难以用某个身份定义的人物。

结识赵元任时,她31岁,放到今天也是个大龄女青年。颜值也一般,身材壮实,一点都不小鸟依人。

但这么个女人,把小她三岁、还有婚约在身的少年天才赵元任迷得茶饭不思。

为什么?

因为,头脑也是一种性感。

杨步伟自小接受新式教育,敢说敢做。到了16岁该出阁的时候,她亲自给未婚夫写信退婚,气得父亲和她反目。

23岁的时候,她接受安徽都督的邀请,出任崇实学校校长北伐队训练500多名女学生。

当了校长不算,她转头就到日本求学去了,顺手创造了历史,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留学女医学博士。

回国后,杨步伟与朋友合开了森仁妇产科医院。

这样一位不走寻常路的女子,一般的男人是hold不住也不敢hold的。

赵元任恰恰就是看上她的思想独立、见识过人,一见钟情,这辈子就认定她了。

最开始杨小姐是想拒绝赵元任的,但赵元任的告白最终打动了她:

韵卿!那就那么样算了吗?——我是说咱们的话?……韵卿!我不能。

1921年6月1日,他们举行了新式婚礼。

有多新?看看人家的结婚通知书就知道了。

凭他们两家的背景,要大摆宴席何其容易。

但人家以书面形式表明了:贺礼一概不收,如果实在想送,就送亲笔书信、诗文乐谱,或是捐款给中国科学社。

这格调是世间罕见,够性格,够浪漫。

成家不仅让赵元任丰富的情感安定下来,也促使他这个跨界狂人找到终身奋斗的职业方向。

杨步伟说:

我倒并没有给赵元任劝的不弄哲学了,弄一点哲学也没大害处。可是我想我给他说进了中国语言学了。……我对他这上头的影响其实自己都不觉得,他也是不知不觉的。

婚后,杨步伟仍然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她推行过计划生育,开过饭馆,还出过畅销书。

当家庭主妇时,一不小心又把自己推上“非专业女厨神”的神坛,写了一本《中国食谱》。书的序言是胡适写的,写导言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

直到今天,这还是国外最畅销、最著名的中国饮食题材图书,再版20多次。

赵元任的才高八斗,配上杨步伟的敢想敢为,简直是绝配。

1971年6月1日是两人的金婚纪念日,夫妇俩各写了一首诗。虽然都七老八十了,那狗粮洒得比小青年自拍秀恩爱还厉害。

杨步伟:

吵吵争争五十年,人人反说好姻缘。元任欠我今生业,颠倒阴阳再团圆。

赵元任:

阴阳颠倒又团圆,犹似当年蜜蜜甜。男女平权新世纪,同偕造福为人间。

下辈子要互换夫妻身份,换就换,关键是要重聚,再继续当年的蜜蜜甜。

更让人羡慕的是,人家还有四位才华气质俱佳的女儿。

大女儿赵如兰,拉德克利夫学院中国音乐博士,也是哈佛有史以来第二位女性正教授,和夫婿卞学鐄都是台湾中研院的院士;

二女儿赵新那,哈佛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来与夫婿、著名材料科学及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培云回国定居,任长沙中南矿冶学院教授;

三女儿赵来思,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出版过23本书,夫婿是华盛顿大学数学教授、日本人波冈维作;

四女儿赵小中,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学硕士。

1981年,杨步伟去世。一年后,赵元任也离开了人世。

这一对一直站在世界巅峰的夫妻,互相扶持,互相激励,活出了精彩无比的人生。

如果你不是赵元任,也不会找得到杨步伟。

世间既来了一个赵元任,必定会有一个杨步伟,来与他共同谱写传奇的人生。

想找到好的那一个,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世界不会辜负一个更好的你。

作者公号:bookface(ID:bookface000)

记事日记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那么你真的懂得日记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记事日记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事日记 篇1

今天下午我和印中华看到路边有卖炸土豆片的小摊子,便好奇地跑了过去,想尝一尝。丁老师付了钱后便去发动车子了,我们俩就呆在原地等。

只见摊主先拿出一个土豆,削掉顶部的一小片,然后把土豆放进一个绿色的机械里。机械里头有一根长长的管子,她使劲儿一戳,使管子贯穿土豆。然后她便开始“搅拌”了——之所以说像搅拌,是因为她将机械盖住土豆,然后飞快地推动机械顶部的指针状物(不知道叫啥,大概就像指针一样),旋转了一圈一圈又一圈,像一阵旋风一样,怪不得叫做“旋风土豆片”呀!过了十几秒,摊主停止推动指针状物,取出土豆。我很疑惑,土豆看起来跟放入时没什么两样嘛!待到摊主拿出一根长长的细木棍,将土豆串上去,我才发现,土豆已经被绞成了一片片的土豆片了。摊主用戴着白色手套的手将连在一起的土豆片分开,将这串土豆片放入白色粉末状的特制调料里,再在旁边的特制汁儿里滚了几圈。摊主告诉我们,不加这些东西的话,土豆片就不能炸。然后她把这串土豆片递给一旁的助手,助手将土豆片放到锅里炸。我从她们的谈话中得知,因为火比较小的原因,所以炸土豆片的时间比较长。过了好一会儿,我拿着刚出锅的炸土豆片,在甜酱里滚了滚,又撒了一些烤肉粉,这才满意地装到塑料袋里,留到车上再慢慢品尝。

土豆片不是脆脆的,很香甜松软,再加上甜酱与烤肉粉的陪伴,感觉特好吃,哈哈!

记事日记 篇2

我的脑海中永远保留着一张笑脸,这张脸满是皱纹,显得无比沧桑,他仿佛永远都挂着笑容,那笑容温暖着我的心。

那是极为寒冷的一天,我被裹成了一个球形,身上披着大棉袄,底下穿着毛裤,可是寒意却频频向我逼来,我用手不停的搓着马上就要被冻掉了的耳朵急忙忙的跑到楼下的报亭买杂志。

我颤抖着从口袋里掏出了钱包,把钱一甩用胳膊夹起杂志就跑,杂志外面包了一层薄薄的塑料膜,脏兮兮的,沾满了灰尘,我伸手“哗”的一下撤掉包装袋,随手丢在了地上。

刚走没几步,身后就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小朋友,你…你……”“什么”我回头,看见了一个环卫工人,身穿着一件长到不行的绿色大袄,上面巨大的口子已经掉的不剩几个了,他右手还拿着一把巨大的扫帚急的向我跑来。

什么想教训我把纸丢在地上,要罚款吗一想到这个我就害怕,心也仿佛被这寒风吹透了一般。我转身就跑。

“小朋友,等等………等一下……”他在我身后大喊,声音仿佛要被这寒风撕裂了一般,十分的沙哑,我再一次回头,他脚上那双笨重的黑色鞋子似乎束缚住了他的脚,让他根本走不动路。

等他跑到我跟前时,我才能清楚的看见他的面庞,他很瘦,脸上的皱纹多得数不清,他没带一般环卫工人应该有的大帽子,而这样,我更能看见他那依稀的白发,被寒风吹的蓬乱,他喘着粗气,用手摸着胸口,最后他笑了,脸上的皱纹仿佛都要掉下来了,他说:“小朋友,你的钱包掉了,我在报亭捡到的,拿好,以后要小心些。”最后,他又一次冲我笑笑,转身走了。

我呆呆的望着他的背影,手里紧紧地拿着钱包,我的.手已经被冻得发抖了,手腕已经没有力气了,然而我能感觉到我手中的钱包是温热的,我低头看看它,仿佛见到了老人那布满皱纹的微笑,它使我的心顿时变得无比温暖。

记事日记 篇3

每当想起故乡的纸灯笼的时候,一群挑着纸灯笼的孩子在街巷里喧笑嬉闹的场景就浮现在我的脑际。

小的时候春节过后,我们这群孩子就巴望着元宵节。正月十三村里逢集,老石骑着三轮车满载着大大小小的纸灯笼到集市上叫卖。他制作的灯笼精巧厚实。村里人都会花上几毛钱给自己的小孩子买一盏纸灯笼,到正月十五的时候让孩子到街上碰纸灯笼。碰灯笼是故乡的老习俗。到元宵节那天晚上,孩子们都提着纸灯笼汇聚在街巷里,互相碰撞纸灯笼,看谁的灯笼结实,看谁眼疾手快。

元宵节那天,夜幕降临后家家户户的门口亮起了萝卜灯。萝卜灯是用白萝卜切割而成的,形状如灯,顶端掏空,在里面放进去棉油与灯芯。大人们说元宵节点亮萝卜灯可以镇宅驱邪,护佑平安。孩子们吃过汤圆之后匆匆地把红蜡烛点亮放进纸灯笼里,然后挑起亮闪闪的灯笼到街巷里去。村里人也都走到街巷上看灯。据说看灯会让日子光明温暖,红红火火。

街巷犹如星光璀璨的银河。一盏盏鲜艳明亮的纸灯笼在街巷里闪烁流动。我挑着纸灯笼在街巷上跑跑颠颠,眼前的纸灯笼纷繁多彩。形状有圆的,有方的,有形如蝴蝶的,还有形如荷花的;颜色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还有绿的。灯笼纸面上绘画着人物、花鸟或十二生肖。

一个小伙伴提着纸灯笼跑到我面前,说:“咱俩碰灯笼吧。”我瞄着他的纸灯笼说:“好。”我们一起喊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碰坏回家睡。”话音刚落,我们脚步向前,两盏纸灯笼摇摇摆摆碰撞到一起,只见它们损伤相当,里面的红烛都还亮着。接下来我们要再战几个回合,直到有一方的纸灯笼或红烛熄灭或碰撞破损,分出胜负,然后胜者继续寻找对手挑战。天上的满月越爬越高,朦胧清冷月光笼罩着热闹的村庄。深夜的时候街巷上亮着的纸灯笼就所剩无几了。当街巷上只剩下两盏纸灯笼的时候,人们就簇拥着他们,吹着唿哨、欢呼着,看着他们一决雌雄。

当我十四五岁的时候我成为了大孩子,到元宵节的时候父母也不再给我买纸灯笼了。纸灯笼被我的年龄抛弃。后来老石病死了。他的儿子宁肯背井离乡到城市的工厂打工,也不愿意继承他父亲制作纸灯笼的手艺。我在故乡再没有见到纸灯笼。故乡正月十五碰灯笼的习俗也荡然无遗了。

记事日记 篇4

有一位大学生,他每天早晨从学院宿舍楼出来,都要花五元钱坐出租车上学。从宿舍楼到教学楼那儿,步行也就只需十几分钟。那天早上,他又打了阿姨的车,阿姨忍不住给他训了一顿。

我觉得这位大学生很不应该。他就不能再早点儿起床吗步行十几分钟,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何必花钱打车呢也不看看你家里的父母是怎样挣钱的,为了供你上大学,辛辛苦苦多不容易啊!你每天早上睡懒觉,还得花5元钱打车去上课,觉得合适吗还是觉得家里钱多,多得花不完呢

我认为,即使家里有钱也要珍惜,钱总是会花完的。父母在家里含辛茹苦省吃俭用的供他上大学,他却在学校铺张浪费,真不应该!

记事日记 篇5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从我耳边响起,我一边迈着急促的脚步一边喊:“来了来了。”开门一看是我的好朋友朱若希,我连忙请她进门。

一进来,她就扑向瑜伽球(可能上次坐着蛮好玩的吧),她一摆一摇地,嘴中不时叫着:“真好玩,真好玩。”不一会儿,她的肚子就“打铃”了,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给我点吃的吧?”朱若希捂着肚子说。我找到沙拉酱、黄瓜、桔子、苹果、梨、胡萝卜等等的食物。她眼前一亮,说:“我们做水果沙拉吧。”我说小点声,我们只能偷偷地做,不能被大人看见。

说干就干,我们把东西全拿出来,像贼一样轻轻地走向厨房拿出水果刀,用水冲洗了一下,再拿了一个玻璃碗洗了一下,然后把水果洗干净放在布上。水果刀轻轻地向水果扑进“咦?怎么切不下去呀?”一看才知道我把刀拿反了。我又反过来轻轻切,把水果切成一小瓣一小瓣。(因为太大声会被大人发现,大人是不可能让小孩动刀的。)“啪”苹果掉了,朱若希小声地说:“轻点儿,要被发现的。”我连忙点点头。切好了,我们把水果放进玻璃碗里,加上一道道的沙拉酱,插上牙签。我们端着碗,轻轻走向客厅。嚯,我们的秘密计划完成了。吃一口,真不错!

秘密风波结束了,我们轻轻喘了一口气!真有趣!

记事日记 篇6

“噗”的一声。原本懒洋洋的窝在沙发一边看电视一边吹着电风扇的我眼前一片黑暗。接着看到母亲从厨房里拿着一支点燃的蜡烛出来客厅了。即使有蜡烛也不见得亮了多少,便默默的按照往常停电那样。拿着小凳子出去门口坐着吹风了。过没有一会,由于四方都有楼房。风也不怎么吹得到,我们几姐妹就跟着母亲去村里的小卖部前面的空地坐着玩去了。

一到空地上,发现好多人也在这里坐着啊。有些人就拿着胶扇子啊、竹扇子啊、或者用纸做的纸扇子啊,都在在那里摇啊摇,似乎能把夏天的闷热给吹走。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十点了。因为停电的原因,许多人选择早点回去睡觉了。我们也是一样,起初在门口放了几张竹席。躺下之后发现,还是没有多少风而且又有人在那里走来走去,又怕我们被热到了。父亲便提议搬竹席去顶楼上的阳台睡会舒服一点。我们便帮忙一手托着枕头。一手托着水杯。慢悠悠的上了顶楼。

上了顶楼发现,天空布满了星星。由于停电的原因。星星更显得发亮了。“哦!对了,我记得冰箱里面还冻着我今天买的西瓜。不知道停电了之后还会不会冻。”母亲一脸恍然大悟说道。接着便让我跟着下去帮忙拿西瓜切好拿上来,“哇,好冰!”我把西瓜从冰箱里拿了出来时喊道。切好了之后便拿了上去顶楼,一拿上来,妹妹跟弟弟就围了上来。“别急别急,还有好多。“母亲安慰急躁的我们。由于西瓜的甜味经过冰冻后更加清爽了。“嗯!果然在炎热的夏天,吃西瓜就是最幸福的事了!“父亲一脸满足的说道。加上凉风的吹拂,一身的热意已被吹散了。吃完了西瓜,大家都变得不再燥热,又回到了当初来电时的懒洋洋的样子了。

”哇!姐,你们快看那边,那里有好多像星星那样一闪一闪的小虫子“弟弟突然大叫起来。随着他所指的方向望过去,发现有零零散散的几只萤火虫在飞来飞去。“那叫做萤火虫哦,一闪一闪的真的很像天空上的星星呢”母亲一边摸着弟弟的头一边温和的同他解释。“萤火虫,因为它会发出像火一样的亮光又是虫子所以就叫萤火虫对吗。太棒了。会发光的小虫子”弟弟一脸兴奋的凑了过去。接着拿起了旁边的喝水的瓶子,不一会儿,竟然把萤火虫都捉到了瓶子里面去了。瓶子一闪一闪的发着亮光。“你在干什么!你怎么可以把它们抓在瓶子里”在旁边的父亲突然大声的喝道。弟弟诺诺的说道:“因为我觉得它们很好看,我想把它们养起来啊。这样我就可以天天看到啦。”发现自己突然大声的吼了似乎有点不好的父亲把声音放轻了一点慢慢的摸着弟弟的头说到:“你不能这样做的哦。因为萤火虫在这种密封的瓶子里的话,它会缺氧而死的哦。你看,现在在瓶子里的萤火虫它尾部的亮光是不是更微弱了。没有刚开始的亮呢。,对它来说放它自由才是最好的,就好像我现在把你关在一个小黑屋里面。你肯定也很不舒服对吧。乖,好好的放它们飞走吧。”“我不希望它们会缺氧而死,但是我也不想它们飞走了,下次就看不到了。”弟弟含着眼泪说道。“不会的哦,它们下次会飞过来的,就算这里没有,要是你想看的话,村里的田地有许多,什么时候想去看了爸爸可以带你去看。好不好,放了它们。“”嗯,说好了,那我想去看的话爸爸你一定要带我去看,约定好了哦。“从瓶子里放出来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最后消失在了我们的眼里。渐渐的又回到了当初来电时的懒洋洋的样子了。一家人躺在竹席上面,盯着天空静静的发呆。

“突然耳边响起了“一闪一闪亮晶晶“。原来是妹妹躺在竹席上看着天空上的星星有感而发的唱起了”小星星“。弟弟也不甘示弱的跟着接下去唱“满天都是小星星”。渐渐的我家的顶楼便响起了各种儿歌,不多一会歌声越来越小,到最后消失了。我们唱着唱着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时而听到父亲跟母亲交谈的声音。时而又听到了风吹动一切的声音。这种很舒服很安心的感觉一直持续到来电为止。不知过了许久,似乎来电了。“起来咯,电来了,回到自己房间的床上睡去哦。如果直接睡到明天的话,被太阳直晒可是不好的哦“。母亲一边摇醒我一边轻声说道。我睡眼朦胧的看着她,迷迷糊糊期间便看着她背着弟弟,父亲背着妹妹下去楼下的房间。当然,睡到一半被摇醒后还是一躺床就直接睡着了。

像这样一家人在停电时会上去顶楼的阳台休息吹风看星星,在经常停电的小时候还是挺多见的,但是随着自己的成长,呆在家里的时间越发越少,这些回忆便更显得越发越珍贵了。

记事日记 篇7

今天,我到我家门前的那块空地溜达。突然看见妈妈拿着一副崭新的羽毛球走了过来,对我说:“孩子,来打一场羽毛球吧!”哇塞,我在电视早就看到中国的羽毛球王子——林丹在球场上是多么威风 。按照我这体形打羽毛球应该不是问题。“好啊。”我满口应允。

我们先在中间画一条界线,我立刻摆好姿势,把球高空一抛,拍了一下,摆了一个很cool的pose。我抬起头来,“咦,球呢?” 在这同时,我的头被砸了一下。原来我刚才根本没有拍中!可恶, 我恼羞成怒,“我不信我搞不好你这个臭球!”我又把球高空一抛,瞄准球所在的位置,使劲地拍了一下。球是拍中了,但是连线都没过。我本以为打羽毛球是一件轻以易举的事情,没想到……这时, 妈妈走过来,教我发球、接球……我按照妈妈的方法练了好一会儿,对妈妈说:“好了,我们再来比一比。”好,趁此良机,打她一个措手不及。“我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居然奇迹般地打出一个高抛球 。妈妈虽然宝刀未老,但这时也不能调整局势。”Yeah,1比0了。“”别高兴得太早。“妈妈不甘示弱,打了个扣球。我赶紧冲上去接,心想:惨了,我这次输定了。但在这时,奇迹又发生了,我居然 接住了这球,还以牙还牙,给妈妈打了一个漂亮的射球。只见妈妈轻轻一跃,看准球,一挥球拍,羽毛球就划着优美的孤线向我飞来。我一个箭步走上去接,可是打了一个空……

经过几回合的龙争虎斗,我还是输了。但我虽败犹荣。因为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记事日记 篇8

20xx年12月25日星期日晴

今天,爸爸答应我的生日礼物终于来到我们家。那是一条小龙,白色的犄角,大大的尾巴,黄色的肚皮,夸张的红舌头,长着一对深绿色的翅膀,还有闪光的鳞片衬托着威严。爸爸说明年是鼠年,祝我鼠年大吉大利,学习进步!我太喜欢这个礼物了,我高兴的对爸爸说:“你,我亲爱的爸爸!”

记事日记 篇9

我的课余生活用品丰富多彩,我爱骑自行车,爱游泳,爱打网球,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打羽毛球。

吃好晚饭,只要一有空,我就和妈妈一起到小区里打羽毛球。有一次,我和妈妈又来到了小区的那片空地上,妈妈让我先发球,虽然,我第一个球没有发好,但我二个球飞到了妈妈跟前。回想起以 前,我连发十几个球,都没有结果,但现在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啦!如果我发高球,妈妈用力过猛拍到了我后面,我就接不住了。

没来几个球,我又犯老毛病了,连发好几个球都不行,妈妈开始一耐烦了 ,东看看,西瞧瞧,忽然,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发到了,妈妈想接,可已经来不及了,球落到了地上。还有一个球我们打了三到五个来回,我们一起欢呼着,争取打得更好!

我的课余生活十分精彩,我爱我的课余生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林丹羽毛球打爆西瓜》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