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答一社会化(一)概述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罗森博格,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

一社会化

(一)概述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

1,社会视角,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2,个体视角,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

再社会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包括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内容:

a首先是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b在学校和其他环境中教会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

c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社会保持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3,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理想是个体生活的重要动力。

4,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重要功能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合自己的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

(三)个体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人的依附期受传统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每个人有所不同,大致持续13~25年。正是这样一个长的依附期,给个体接受社会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个体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接受广泛的教育,被精心的培育。他们学习生活与生产的技能,学习道德规范学习并获得社会角色,树立人生理想。生活依附期的社会化是个体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

2,较好的遗传素质

没有脑的智能作为基础,个体的社会化是很难顺利完成的,如脑瘫或智力低下的儿童社会化就很困难。

(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1.家庭

家庭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位置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方面的习得,均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学校

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为其提供广泛的社会互动机会。

3.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向人们提供大量信息,使人们开阔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与规范。

4.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是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比如儿童的社会化,受同伴群体的影响就很大。

(五)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1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语言包括语词,语音和其他意义符号,是一种取得共识的符号系统,是人们思维和相互交流的手段。

2.性别角色社会化

学者们把男女之间的差异从三个方面加以描述。

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性别,是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性别角色,指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

3.道德社会化

是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

表现在三个方面,

a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的过程。

b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更可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包括正义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爱国情感等。

c道德行为。

良好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4政治社会化

爱国意识的发展和培养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

a国家形象阶段,以国旗国歌及领袖作为国家象征。

b抽象国家观念阶段,通过履行公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享受公民权利参与政治活动来培养爱国意识。

c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二,社会角色

(一)什么是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米德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有助于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二)社会角色分类

1,先赋角色(父母角色)和成就角色(老师角色)

2,规定性角色(公务员,军警)和开放性角色(朋友)

3,功利性角色(企业家,商人)和表现型角色(学者,教授)

4,自觉角色(演员)和不自觉角色(性别角色)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1角色期待,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

2角色领悟,指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作为儿媳妇这个角色,面对公公病倒,婆婆腿脚不便,我需要多付出来满足他们的期待。

3角色实践,是指在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过年卖肉买菜的活,我主动承担下来。

(四)角色失调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4种形式

1角色冲突

角色间冲突,指同一主体内,两个或两个的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如老师既需要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又需要成为学生们的朋友,这两种角色有时候难以协调。

角色内冲突,指人们对同一角色的不同期待所引起的冲突。国家需要教师,在提高学生素质上下功夫,而家长和管理部门则要求多做提高升学率的工作。

2角色不清

教师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是老师,回到家里还是老师,没有调整好妈妈的角色。

3角色中断

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如丧偶,使妻子(丈夫)的角色中断。

4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如,官员下台。

三,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我

1.自我的定义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

[]詹姆士关于自我的概念

主我,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                    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是自                我的动力成分。

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                他 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                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客                我制约主我的活动。

[]米德提出镜我的概念,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他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他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2,自我的结构的5个层面

a物质自我,是其他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b心理自我,是个体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c.社会自我,是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

d.理想自我,是个体期待自己成为怎样的人,既在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

e.反思自我,是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解释经验,

3,决定期待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生理自我(8个月~3岁)

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其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2社会自我(3~13.14岁)

这个时期社会自我出于自我的中心,人们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

3心理自我

这个阶段需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发展到此阶段后,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由于自我概念的发展,个体开始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主动和独立的特点,强调自我价值与自我理想,特别重要的是发展了自尊和自信----自我概念中两个主要成分。

(五)自我概念的测量。

《我是谁》

在6~7分钟内写出15个“我是谁”的叙事句。要求他们这些句子是为你自己而不是为别人写的,同时按照你思考时的顺序来写,不必考虑其中的重要性和逻辑关系。

1.2.3.4.5.6.7.8.9.10.11.12.13.14.15

(二)身份

1.身份的定义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而处境身份是异变的。

2.身份的特点

a客观性,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因而是客观的。

b主观性,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身份的意识,因而具有主观性。

c多重性,每个个体在社会中都有一个的社会地位,所以个体往往具有多种身份,处境的多重性更是显而易见。

d稳定性,身份的稳定性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与行为一致是很重要的。

e契约性,身份规定的权利义务,个体应该履行。

(三)自尊

1.自尊的定义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自尊需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个体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如果自尊遇到挫折,个体可能会感到无能与弱小,产生自卑,以至丧失自信。

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提出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报复

根据这个公式,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日常生活中降低对工作和生活的期望值,一个小的成功就可能使我们欣喜不已。

2.影响自尊的因素

a.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下列亲子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卷入;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并给予其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

b.行为表现的反馈

行为表现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例,孩子在幼儿园得了小红花,所有家人的认可,都有益于提高他的自尊水平。

c.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选择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动,有益于增加自尊。

d.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的进行社会比较。

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与自己地位、身份相似的人进行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有利于增加自尊。

3.自尊的测量

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P119页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属于自我意识测试量表吗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不属于自我意识测试量表。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罗森伯格量表,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是我国心理学界使用最多的自尊测量工具。

在学会拒绝别人时,为什么说自我坚定非常重要呢?

当我们遇到别人的不情之请时,明明不是自己想要或者想做的,但又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尽管有着自己的想法,却碍于面子、感情而无法说出口,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想法如此难以启齿;不知道如何在争吵中表达出真实的想法;而一旦争吵发生,总是以互相谩骂,或者回避、冷战收场。这些场景,看起来没有太多的联系,但它们都和“自我坚定”有关。我们之所以无法学会拒绝别人去应对那些情境,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还不够坚定。

为什么说自我坚定非常重要呢?为什么我们要倡导形成自我坚定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呢?它能在以下这些方面帮助我们:

学会拒绝:有时,他人的要求是不恰当的,也是你不愿意接受的,但你却很难很好地拒绝对方。无法做到自我坚定的人,可能会一味地满足和接受对方的要求,你们反而会因此陷入不健康的、操纵或剥削的关系中。而一个自我坚定的人能够在面对陌生人的请求时,坚持自己的立场;也懂得如何拒绝亲密的人。

一般来说,拒绝亲密的人会更加困难,但自我坚定的人能够明白的是,你和他人的情感和关系是不是好,和你是否要接受对方的要求并没有关系,你拒绝了对方的某个要求,并不代表你是拒绝了Ta这个人。

拥有自我坚定的人能够尊重别人的立场,同时主张自己的立场;他们会让被拒绝的一方感受到他们真的知道自己在拒绝什么,而不是意气用事。他们聆听了被拒绝一方的意见,表达了理解和尊重,同时坚决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也要求被聆听和尊重。因此拥有自我坚定的人在拒绝别人时,往往反而是容易被对方接受的。

应对批评和冲突:对于无法做到自我坚定的人来说,不管是批评他人还是接受他人的批评都会让你感到非常难堪,而正面的冲突则会让你感到深深的伤害,你可能会愤怒地攻击,也可能会回避和忍让。

而一个自我坚定的人,能够明白自己的立场,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他们能够客观地看待批评,吸取值得吸取的部分,不被情绪所影响,也能客观地给出批评,对事不对人。在冲突中,自我坚定的人也能更好地处理,既不互相攻击,也不消极回避,既能够表达和维护自己的立场,又能够传达和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就如上文所说的那样,自我坚定的人的意见更容易被他人所接受,这是因为他们既尊重自己,又尊重他人的权利和立场。

总的来说,保持一种自我坚定的状态,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尊和自信,也可以更好地维护和他人的关系,同时提高精神健康水平和幸福感。针对1023名青少年的研究发现,自我坚定水平较高的青少年,在12项一般健康问卷中抑郁或焦虑得分更低,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中得分更高,即自我坚定的人,会更少地出现抑郁或焦虑情绪,拥有更高的自尊水平。

为什么女性偏爱心理测试?

“测一测有人暗恋你吗?”

“12星座没男友的原因”

“赢得男神需要怎样的努力?”

看到上面这些文字,是不是很想戳却戳不动?别气馁,亮点在后面!

暗恋中的姑娘日常两件大事,一是各种渠道关注他的动态,二是做心理测试;热恋中的姑娘日常两件大事,一是粘着男朋友,二是做心理测试;失恋中的姑娘日常两件大事,一是通过各种活动疗伤,二是做心理测试……呃,为什么女生特别爱心理测试?心理测试能给女生带来哪些福利?

戳!戳!戳!就让我们戳一下女生执着于心理测试的小秘密:

【请赞我,我需要被认可】

生活中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圈子,乐队、以棋会友、驴友团等,当然也包括壹心理,在圈子中我们会有强烈的归属感,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身在其中,我们拥有被认同、被肯定的感觉。对情感和归属的需求是我们的天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以让我们清晰的看到这种天性,他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排列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心理测试的最终解析,恰恰迎合了我们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失恋后,你总是想坚强起来,内心需要温暖,更需要一个被肯定的声音,而往往解析里总有你需要的暗示,比如这句,“每个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感情,只不过有的人的感情来的慢一点,不要太过担忧,只有痛苦过才能更加珍惜幸福的时光。”(这真是普世真理啊!)

【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们身体里藏着一些不善于被发现的"潜能",世事经历的少,被发现的机会就很少,但我们确实有自我认知的需要,包括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由此来完成自我评价。如徒步中国的雷殿生,在他没有走掉19个脚趾甲,穿烂52双鞋,最终活着穿越罗布泊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够战胜恐惧和死亡。

了解自己,除了通过社会实践,自我和他人评价外,另一有效途径就是测评,如人格测验、能力测验、学绩测验等,当然,那些爱情、运势测试也在其中,只是不同的测试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不同方面罢了。

【请给我方向,赐予我力量吧!】

需要心理测试的你,常常是陷入了两难选择,或是多方向迷失,你需要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就像毕业时你不知道自己该从事什么职业好,技术类还是文职类?职业测评就会辅助你决策。

另外,对于恋爱这种人类的本能,几乎没有家长和社会平台能系统地教会我们应该如何去爱TA,如何让爱情保鲜,而心理测试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弥补了这种缺失。测试结果的专属感,吻合了爱情的一对一原则;测试结果的隐秘性,也符合爱情需要私密的事实,总之,心理测试填补了人们的种种心理缺失。

【因为女性是“弱女子”】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除了那一段母系时代,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一直在上升,尽管是在提倡男女平等的现在,女性仍然是站在“成功男人的背后”,参政意识薄弱,企业高层多是男性身影,女性心理中弱势感觉较男性更加明显,这就更加需要某种支柱以达到心理平衡。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一个平衡理论,模型是P-X-O三角,主体为P,他人是O,事件为X,这三者构成了环状的封闭系统。三角中每两个因素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正的或负的,无论哪一种都依赖主体P 的主观判断。三角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特点会给主体P 带来不同的体验,这些体验分别被看作是平衡的或不平衡的(乘积为正则平衡,为负不平衡)。

比如,恋爱中的女孩因为男友迟了几秒钟接她的电话(事件X)而生气,她(本人P)会觉得男友(他人O)不疼爱她,但男友有自己的原因,男友对X的态度是正的,女友对事件的态度是负向的,导致她的最终对男友感受是负向的,不愉快的,不平衡的。

此时,倘若女孩转变态度,理解男友这么做的原因,也就是态度由负向转向正向,那么最终的个人体验将是愉快的。或者此时的女孩虽然不理解,但去做了心理测试,结果得出是她对男友太过依赖,建议换位思考,女孩也接受了心理测试的建议,那么结果也会转向积极,主观体验就感觉平衡了。

女性天生心思细腻,加之“弱弱的”感觉较男性强烈,因此需要更多的调节来达到平衡状态。好吧,不得不说心理测试确实能带给女性肯定和安慰,在平衡心理状态方面功不可没。

【女性更容易受到暗示】

受暗示性,是指人们接受暗示的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会因人的性格、气质、文化水平、社会环境影响等不同而不同。虽然,人人都有受暗示性,但女性的受暗示性更强是不争事实,女性看电视剧更容易感动,听到他人赞美“你今天气色真好”、“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更容易拥有一天的好心情。

同理,面对心理测试中的解析和指导建议,女性更容易受到暗示(虽然心理测试中的解析通常都是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语言,是任何人都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普遍性强,无论你处于何种状态,总能找到一点共鸣。与其说心理测试强大,不如说编辑点评的人强大)。

【标准化心理测验】

最后,娱乐性心理测试仅供娱乐,标准化心理测试才是真爱啊!

通过一套标准程序建立测验内容,制定评分标准,固定实施方法,而且具备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技术指标,并达到了国际上公认的水平,才能称为标准化测验。

目前一些得到认可的科学的、标准化的测验有 MBTI职业性格测试、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抑郁症SDS测试、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 等。而娱乐性的心理测试通常是投射性的,将考查目的隐藏起来,使你不设防的去作答,如列举出一些动物,让你按照喜欢程度来排序,事实上是将你喜欢的动物所具有的、拟人化的性格特点进行排序,折射出的便是你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的态度。

(作者:杜聪)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罗森博格—罗森博格自尊量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