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开幕)奥运开幕式日本艺术宿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奥运开幕,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日本歌曲是什么名字
- 2、游戏名人群像:建立又毁灭任天堂帝国的山内溥(上)
- 3、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 4、一边羞耻一边炫耀:从奥运表现,看日本人的性格缺陷
本文目录导航: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日本歌曲是什么名字
优质回答谷村新司的新《星》歌词大意;闭起双眼什么也看不见
张开双眼怕观望前程
夜风清冷这一片荒野地
崎岖山路我方向未能明
啊 注定陨落的星星
至少悄悄的照亮我吧
我走了 依然是苍白的脸色
我走了 再见了 昴宿星团
一呼吸 胸中就会有寒风在狂啸
然而我的胸膛炽热
不断追寻着梦想
啊 闪烁的群星
一定要努力创造光明
无论何时不能放弃自己
一定闪出璀璨的生命
我要走了 带着我的理想去远行
我走了 再见了 昴宿星团
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谁会走这一条路
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谁会走这一条路
我走了 依然是苍白的脸色
我走了 再见了 昴宿星团
我走了 再见了 昴宿星团
游戏名人群像:建立又毁灭任天堂帝国的山内溥(上)
优质回答 *注:文中会提到任天堂的几款主机,其中有FC、SFC和它们对应的美版NES、SNES。FC即Family Computer,NES即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对应的S都是super。由于各版名称混用很容易造成混乱,故在提到这几款 游戏 机时,如果特指日版,则使用日版名称FC/SFC;特指美版,则使用美版名称NES/SNES;如果是统称或者一般性称呼,则用国内习惯的俗称,分别称为红白机和超任。如果您觉得容易搞混,可以把FC和NES自动过滤为“红白机”,SFC和SNES都自动过滤为“超任”,对理解影响不大。
对于普通玩家而言,山内溥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对于 游戏 业界来说,这个名字绝对是如雷贯耳。他不仅是个人事迹注定在 游戏 界青史留名,他的许多言论也是影响着整个 游戏 产业的名言警句。
他是任天堂的第三代当家,正是他带领任天堂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作坊变为如今全球知名的大品牌。许多资深玩家或许会对横井军平和宫本茂的绝世才华津津乐道,又或者对N64到NGC时期任天堂昏招迭出被初出茅庐的索尼斩下马的主机战争如数家珍;但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这背后都有着山内溥那一言九鼎又独断专行的身影。
可以说,没有山内溥,就没有打下今天电子 游戏 生态基础的任天堂帝国;不是因为山内溥,曾经如日中天的任天堂也没那么容易被初出茅庐的索尼打败;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山内溥,电子 游戏 到了今天也许就是另一幅模样了。
那么,山内溥的传奇一生,就要从他成为任天堂三代目开始讲起。
要了解山内溥接手的是怎样的一个任天堂,就要先简单介绍一下任天堂的早期 历史 。
建立于19世纪末期(具体来说,是光绪15年)的任天堂骨牌公司,最初是一家生产花札牌的小作坊。这是一种日本传统的骨牌玩法,至今仍然能在亚马逊上购买到任天堂生产的花札牌,一些诸如《太阁立志传》的日本 游戏 里也可以玩到花札牌。
任天堂, 堂 即公司, 任天 则有种尽人事、成败任天的意思在里面。当时任天堂的当家叫做山内房治郎。由于制作严谨、做工精良,任天堂生产的花札牌很快就打开了市场,在日本国内一时非常畅销,山内房治郎于是扩张了公司和生产线,任天堂开始有了一点蒸蒸日上的景象。
可惜好景不长,当山内房治郎将自己毕生经营的任天堂交到自己的女婿山内积良手上时,正赶上二战的爆发。野心蓬勃的日本关东军在别国土地上肆虐的同时,也没怎么关心本国百姓的疾苦,大量的战争消耗、强制征兵、强征慰安妇等等,成为了当时日本百姓肩膀上不小的负担。连生活都无望了,人们自然也无心 娱乐 ,花札牌的销路每况愈下,所以虽然山内积良也曾想过把公司做好,但还是改变不了战争摧毁了经济的事实。到后来,日本战败,国内的形势更加紧张, 任天堂一度经营不善,甚至到了破产的边缘 。
而 山内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命于危难之中 ,通过他一系列极具变革精神的创新与尝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最终将任天堂推到了世界著名品牌之列。
山内溥,本名山内薄,后改名山内溥,我们就用山内溥来称呼他。他是山内积良的孙子,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在当时是一个敢拼敢干、锐意进取的年轻人。
据说,山内溥从山内积良手上接过任天堂的时候,曾经和祖父做过一系列约定,以确保自己能在任天堂大权独揽。
山内溥有这样的担心和准备不是没道理的,在当时的任天堂,有着一大批元老级人物,这些人以功臣宿将自居,对于这个年轻的小当家或多或少内心都会有点看不起的心态。于是,他们就像长孙无忌之于唐高宗、鳌拜之于康熙皇帝,无论是出于辅佐皇帝苟利国家的公心、还是伺机图谋篡位的私心,这样的人对新任领导人来说都是一道障碍。
山内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第一次展现出他杀伐决断、雷厉风行的作风 ,后来他也以这样的作风闻名业界,20世纪末 游戏 界要是想说谁特别牛叉的话,就会说他“连山内溥都不怵”。
山内溥一上任,就强制遣散了公司里绝大部分的老员工,这一举动理所当然地引来了工会的大罢工。面对这种情况,山内溥果断地关闭了工厂,然后买通警察和黑道出面镇压,后来甚至直接解散了工会。正因为他出手快准狠,这场本应该轰轰烈烈的新君与功臣之战,前后持续时间也不过一周左右,就宣告了山内溥的胜利。
扫除了障碍,山内溥随即给任天堂来了个大换血,不仅找了新的员工、引进新的技术,还将任天堂的名字 从骨牌公司改成了纸牌公司 。虽然是一字之差,但这背后不仅包含着山内溥这个年轻人蓄意改革的决心,也标志着任天堂之后各种业务转型迈出了第一步。
山内溥的能力绝不仅限于公司的“内政”上,更在于“对外”。在他的带领下,任天堂转型生产西洋纸牌后, 仅用了6年时间就击败了当时日本第一的纸牌厂商——A扑克,成为了日本最大的纸牌厂商 。据说正式因为后来山内溥作为日本第一纸牌厂商去参观美国最大的纸牌厂商(全美纸牌公司)时,发现对方的办公场所又小又简陋,随即意识到这一行不能长久,才又想着另谋出路的。
1964年,日本迎来了东京奥运会 ,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在普通日本民众讨论着奥运开幕式、场馆和奖牌时,也有一部分嗅觉敏锐的日本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山内溥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次的奥运会,让 山内溥和任天堂牵线到了一条巨粗的大腿——迪士尼 。经过接洽,任天堂很希望能生产印有迪士尼卡通形象的纸牌,迪士尼也对任天堂在日本的经营状况非常满意,于是, 后来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ip(和法务部)公司的第一次合作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印有Nintendo LOGO的迪士尼主题纸牌 。
这次的合作,不仅让任天堂得以疯狂积累资本, 更让任天堂第一次领略到了ip的力量 。
之后,正如前文所述,感觉到纸牌业不是长久之计的山内溥开始寻求新的变革。
既然已经考虑开始转型,山内溥就开始观察和思考日本国内的市场,他认为,日本在战后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需求也在提高,任天堂作为一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非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公司,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他首先看中的是酒店业。任天堂转型之初,就开设了一个名叫“Love Hotel”的情侣酒店品牌,没错,就是你想的那种羞羞的酒店。
当然,名为Love Hotel的情侣酒店品牌最终是失败了,否则现在小情侣去日本 旅游 的时候搜酒店就可以搜Nintendo了。对此,山内溥并没有放弃改革的念头,他没有选择回去保守地继续生产纸牌,而是继续 探索 变革之路。
之后,任天堂还尝试了出租车、方便米饭等行业,并且屡遭失败打击。现在来看这些行业,跨行业的幅度非常之大,互相之间几乎没什么联系,和任天堂的老本行也是都不搭界,放在商业教科书上,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误尝试,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那个时期任天堂和许多日本企业的迷茫。
然而,也许是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的原理,又或者是因为山内溥本人的眼光确实毒辣,经历了数次转型失败的任天堂并没有从此山河日下,反而找到了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偶然被招进来的年轻人。
锐意进取的山内溥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一直都在狠抓人才,但是各行各业已经广有名气的人才又岂会屈尊到这种小作坊来上班,山内溥 只好让人去各个大学招人 。
可是在大学招人就能顺利吗?当然不会啦,要知道当时任天堂是作为扑克牌厂商上市的,对于高学历高素质的大学生来说,无论是文科的管理型人才,还是理工科的技术型人才,哪怕是艺术生 体育 生呢,好像都不太能在这样的企业找到什么施展才华的机会。好在当时任天堂的人事部门相当有能力,最后连哄带骗地还是招进来了那么一批人,其中就包括同志社大学毕业的 横井军平 。
同志社大学可能有朋友不太了解,甚至会觉得校名有一股肥皂味,但其实这是全亚洲甚至全世界都能排进前列的名校。除了横井军平,“生化危机之父” 山上真司 也是这里毕业的,其他知名校友还包括《Legal High》里出演“三木律师”的 生瀬胜久 等。横井军平据说 在大学期间就是同学们眼中的发明天才 ,虽然在校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从来没有人怀疑他的实力。在进入任天堂之前,横井军平曾在夏普等大公司里上过班,但是因为性格使然,他实在是受不了大企业里那些迂腐的条条框框,于 是最终选择进入一家小企业,想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
至于横井军平选择任天堂的理由,一直以来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认为横井军平选择任天堂的理由和《灌篮高手》里流川枫选择湘北的理由一样:离家近。事实上,任天堂当时的工厂地址离横井军平的家庭住址确实非常近,每天可以骑着自行车上班,但是除此之外,任天堂作为一家小企业能开出非常优厚的待遇、以及人事部门的舌灿莲花必然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如果只听“不愿意被条条框框约束”的特点,可能会以为横井军平是一个浮躁的人,但事实恰好相反, 进入任天堂后的横井军平工作非常踏实认真 ,不仅严格出勤,更是经常一个人加班到最晚。
于是,这么认真负责的年轻人,他的努力被老板默默看在眼里,在经过多次有意无意地试探后,终于决定把大任交到他的手上。
这是个看上去不太现实的剧本,还没来得及照着剧本走下去,一个更具有戏剧性的巧合发生了。
之前说过,横井军平大学时期就是一个发明天才,他从小就喜欢发明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来和身边人逗乐。进入任天堂后,他依旧经常像变戏法一样掏出自己的各种小发明来,同事们也往往被他的奇思妙想逗得忍俊不禁。
有一次,横井军平将他发明的“超级怪手”带到了公司,这是一种通过弹簧发射一枚拳头的整蛊小装置,横井军平喜欢用它在同事不注意的时候,发射出来偷袭一下,每次都能起到活跃氛围的效果。只是这一次,这个简单制作的小玩意出了一点小问题——它“走火”了。横井军平这次将“超级怪手”拿出来的时候,还没等他瞄准想要整蛊的同事,这个小装置就自己飞了出去,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 不偏不倚地落在了老板山内溥的身上 。
这戏剧化的一幕顿时让整个工厂鸦雀无声,只有山内溥弯腰捡起了地上的小装置,在手上默默把玩了两下之后,望向横井军平淡淡地说:“下班之后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随即扬长而去。
那天下班以后,横井军平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社长办公室。据他本人后来回忆,当时他进门后,山内溥一言未发,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隔着办公中深深地望着面前这位年轻人,仿佛是要将他看穿一般。不知沉默了多久,山内溥终于缓缓开口道:“你做的东西不错,或许你可以把它带到生产线上来,成为可以对外销售的产品。”
这个业界知名的传奇故事现如今可以在各种 游戏 相关的教科书、传记、回忆录、百科等地方看到,这是因为后来的横井军平真的成为了整个 游戏 界的传奇, 山内溥的慧眼识珠也在这个时候初见端倪 。
之后,横井军平开始为任天堂研发设计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包括类似于激光笔的玩具、“爱情测试仪”等今天仍然能见到的奇特小玩意,这些小发明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曾连续多年席卷小朋友的圣诞礼物,也为任天堂找到了最初的立足点。
GDC终生成就奖目前为止的19名得住中,日本人有五个,其中两个都是山内溥发现并任用的,一个是前文所述的横井军平,另一个就是被称作“ 游戏 界的牛顿 ”的 宫本茂 。
相较于横井军平广为流传的“超级怪手”故事,宫本茂被发现并提拔的过程就显得没那么富有戏剧性和知名度了。
最初的宫本茂,是以一个类似于“关系户”的身份被介绍给任天堂的—— 当时学习美术出身的宫本茂正在家待业 ,而他的父亲是山内溥的故交,就想要将宫本茂介绍到自己这位老朋友手下去工作。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宫本茂是一个充满童心的有趣的人,这里面固然有出于商业考量的包装,但从大量粉丝接触的反馈来看,他自身性格也的确如此。所以 宫本茂很快就对这家玩具厂商产生了兴趣 ,并且亲自去拜访了这位山内世伯。
第一次的会面过程本身其实并不算愉快, 山内溥一向是一个重理轻文的人 ,面对这位“关系户”,他连句客套话也没说,就只是皮笑肉不笑地打量着他,淡淡地说:“任天堂需要的是工程师,而不是您这样的画家。”难得的是,这次会面本身虽然不怎么愉快, 但是双方居然都给对方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宫本茂被任天堂充满活力的氛围所打动,而山内溥则认为宫本茂“有一种稚气未脱的气质”。今天的我们很难把“稚气未脱”看成是一个褒义词,但对于山内溥来说, 这种气质背后体现出的是一种特殊的活力和创造力,而这正是当前的任天堂想要的 。
于是,在双方都有意的情况下,第二次会面如期而至。这一次会面正式了许多,双方谈了很多实际的东西。山内溥认为宫本茂目光敏锐、非常有潜力,于是提出让宫本茂下次带来一些实际的关于玩具的构想。
宫本茂回去做了怎样的准备,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后来的事情来看, 第三次的会面可以说是相当成功 。这一次,宫本茂带来了自己制作的玩具,这些玩具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山内溥只看一眼就觉得,这些东西会非常受小朋友的欢迎。
在所有这些玩具中,被提到最多的是一个大象造型的玩具,这款玩具用彩色的碎布拼成,耳朵和鼻子被进行了夸张处理,造型古怪又可爱。宫本茂拿着这些玩具,向山内溥介绍自己对如何吸引儿童的见解,山内溥认真地听着,越听越入迷,他突然发现, 面前的年轻人体内,蕴含着惊人的才华 。
这次会面之后, 山内溥正式邀请宫本茂加入任天堂,并且把他安排到了横井军平的部门 。
再后来,宫本茂开发的《 森喜刚 》街机 游戏 在日本扑了街,就在所有人(甚至包括横井军平)都对他的能力倍加质疑的时候,只有山内溥一个人力排众议,几乎是以一种独断专行地姿态把宫本茂放在了重要的开发岗位上。之后,宫本茂开发的Game&Watch版《 大力水手 》 游戏 爆红、之前在日本表现不佳的《森喜刚》也 在北美取得了重大成功 ,宫本茂再接再厉,利用《森喜刚》中的 Mr.jumpman(后来大名鼎鼎的马力欧) 形象制作了《 马力欧兄弟 》(也称《水管马里奥》或《水管玛丽》),终于证明了自己。
宫本茂在用《森喜刚》和《大力水手》证明了自己以后,在1984年的一天,山内溥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在那里,他宣布了一个改变了宫本茂个人命运、改变了整个任天堂命运、乃至于改变了整个电子 游戏 历史 命运的决定—— 任天堂将成立一个“ 娱乐 事业部”,将独立进行软件研发,由宫本茂负责领导 。
一个 刚进入公司7年的年轻人,居然要坐上这样一个重要的岗位 ,这在昭和年代讲究论资排辈的日本 社会 是很难想象的(事实上今天的日本 社会 这样的问题也相当普遍),但在当时的任天堂类似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横井军平也在资历尚浅的时候就领导了任天堂的第一开发部 。从这两件事情上也就能看出山内溥的务实精神和不拘一格的风格。上述这两个部门,发展到了今天都已经在业界赫赫有名,这是后话了。
山内溥决定成立这样一个部门可不是心血来潮,事实上,他已经将目光放到了长远的未来。或许是早年和迪士尼合作的经历让他对IP的力量有着深刻的切身感受,他也想在 游戏 界创造属于任天堂的“米老鼠”。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宫本茂不辱使命,甚至说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马力欧、路易吉、森喜刚、林克、塞尔达、耀西、皮克敏,甚至于宝可梦 能有今天也离不开这位任天堂的灵魂人物——当宝可梦系列的创始人田尻智和杉森建拿着《宝可梦》的原型《カプセルモンスター(胶囊怪兽)》找到任天堂和南梦宫时,双双吃了闭门羹,是宫本茂在看过作品草稿后,说服公司投资GAME FREAK,并亲自提出了 游戏 设计和推广的建议,这才有了《 精灵宝可梦:红/绿 》的大热,为了感谢宫本茂,不仅将 游戏 中与主角亦敌亦友的青绿默认名设置为“小茂”,在后来的《 精灵宝可梦 》动画中,更是直接将主角与劲敌起名“小智”和“小茂”,对应田尻智和宫本茂。
上述的这些角色,迅速地开始在玩家中广为流传,成为了现代电子 游戏 符号的一部分。其中,马力欧和森喜刚很快就出现在了任天堂第一代家用 游戏 主机——红白机上。
马力欧在红白机上取得了怎样的影响力,任天堂又在红白机到超人时代创造了多少经典IP,我们的文章中不再赘述了, 这些经典的IP和角色,成为日后任天堂帝国君临天下的根基,也是任天堂在最落魄的时候能够屹立不倒的支柱 。
而我们现在回头去看这一切的起源时,不得不承认山内溥在一开始致力于创造经典角色的眼光,可以说既长远又毒辣。
虽然我们的故事已经讲到了横井军平和宫本茂这两个英杰的加入,但任天堂进军主机市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横井军平进入任天堂就职的时候,任天堂的主营方向还是玩具;到了宫本茂崭露头角的时候,任天堂也不过就是在街机生意上施展拳脚。事实上,山内溥早就认为玩具和街机都不是长久之计,他看中家用机市场已经很久了。
任天堂曾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台家用 游戏 机“奥德赛”(而非许多人认为的雅达利2600)在日本的一个合作伙伴,结果被奥德赛本部方面放了鸽子,这时候同样被放鸽子的三菱找到了任天堂(当时三菱负责日本版奥德赛的生产,任天堂负责销售),希望合作开发独立的主机。
这个让任天堂进入主机市场的契机听起来有没有一种即视感?许多年后,任天堂和索尼一次类似的合作破裂,索尼也就此进入主机市场,还把当时的王者任天堂给拉下马,这个 历史 的巧合一向被人们津津乐道。
总之,本来就对现状不满的山内溥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契机,终于挥师攻向他早已看中的家用机市场。
任天堂用来打响前哨的并不是我们熟悉的红白机,而是1977年发售的 COLOR TVGAME 6 ,这是一种不能换卡带的彩色家用 游戏 机,可以玩6款 游戏 ,在那个时候算是赶上了彩色电视机的热潮。其实任天堂更贼的地方在于,所谓的6款 游戏 ,其实就是同一款 游戏 ,通过选择键选择不同的操作模式,来实现规则的改变,所以后来的国产山寨红白机不仅机器抄任天堂,连“Nin1”的创意都是抄任天堂的。
COLOR TVGAME 6的售价在当时仅售9800日元,远低于同期业界的平均水准,当时常见的 游戏 机售价都在20000到40000日元,是COLOR TVGAME 6的2-4倍;而与此同时,COLOR TVGAME 6的成本是每台10000日元,也就是说, 任天堂每卖出一台COLOR TVGAME 6,就要净亏损200日元 。
这种物美价廉的产品一经发售就大获好评,任天堂迅速的在大量同质化的竞争者中打响了招牌,然后顺势推出了 COLOR TVGAME 15 。
其实所谓的COLOR TVGAME 15和COLOR TVGAME 6的线路完全一样,只是少了9个选择键, 故而成本当然也是的,这次的COLOR TVGAME 15以15000日元的价格发售 ,依然是远低于业界平均水准的价格,由于任天堂此前已经打响了招牌,COLOR TVGAME 15又保持了物美价廉的特点,在日本的销路非常好。
上述两台主机在日本共计销售了100多万台,其中60%都是COLOR TVGAME 15。
我们来帮山内溥算一笔账,每卖一台COLOR TVGAME 6亏损200日元,那么40万台一共亏了8000万日元,而一台COLOR TVGAME 15赚5000日元,那么60万台一共赚了30亿日元,30亿减去8000万,任天堂这次赚了29.2个亿的毛利,即便扣去人工、宣传等成本,也是 净赚了小30亿 。
同时, 虽然山内溥在商业策略上有自己的小九九,但两台主机本身优秀的质量和相对低廉的价格是客观存在的 ,在那个年代,山内溥这种开创性的商业策略 为任天堂赚下在主机市场第一笔不菲收入的同时,也在消费者群体中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口碑 。
Nintendo成为良心的代名词
任天堂的早期政策都不可避免地 把雅达利当做了一面镜子 ,就好像唐太宗的执政生涯总是以前朝亡国之君隋炀帝为鉴一样。 红白机早期的很多制度、决策乃至经营模式都是为了避免重蹈雅达利的覆辙 ,再闹出一场“Nintendo Shock”。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任天堂先是完全不开放授权,FC上只推出自家的第一方 游戏 ,后来好不容易开放第三方授权了,又 开创性地通过权利金制度审核和控制第三方 游戏 的发行 。
早期能够在FC上开发 游戏 的厂商只有包括 南梦宫、咯普康、科乐美、哈德森、杰力可和泰托 在内的六家,并且每家 一年只有五个 游戏 的限额 。后来任天堂又通过一些优惠政策,着手扶植了一些亲任的第三方厂商,比如“RPG双雄”的 史克威尔和艾尼克斯 ,这是后话了。
由于任天堂强大的开发实力和对第三方的严格把关, 红白机早期 游戏 阵容整体质量相当高 ,这一点相当不容易,后来的 游戏 平台对第三方越来越开放的态度导致整体水平很难再达到红白机才初期的高度,即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红白机初期的 游戏 阵容也得说是豪华,对那个时候的人来说就更是震撼了。
可惜的是,NES的发售比FC要晚了两年,这让欧美地区的玩家们等的望眼欲穿。等到任天堂终于解决了在欧美地区(尤其是美国)的本地化问题之后(这一点要归功于山内溥的女婿 荒川实 ),NES终于在1985年得以在欧美发售。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NES发售后不久就遇到了一个事故—— 第一批发售出去的NES硬件有一个不起眼的问题,会有千分之一的几率导致机器死机 。
如果我们从商业的角度考虑,这种小概率会出现问题的情况并不是什么大事(尤其是在那个年代),官方通过各种途径提醒一下,最多再提供给一个以旧换新的优惠,就算是很厚道的了。但是山内溥在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 果断下令召回所有有问题的NES机器 。
这个决定让任天堂在当时损失惨重,首先就是召回机器的成本是巨大的,要知道当时虽然任天堂经过多年的打拼已经小有积蓄了,但 负担这样一大笔损失还是力有未逮 ;另外就是这一行动的机会成本,那一年NES的推出本来是想赶上 欧美的圣诞商战 的,在那样一个网络不发达、交易全靠商店的年代, 圣诞是欧美最重要的销售档期,错过圣诞档期的后果比现在错过双十一促销还严重 。
我们现在无从得知山内溥当时经过怎样的考量,但这次极度冒险的行为不仅没有伤了任天堂的元气,还带来了两个正面效果:
一是 为任天堂迎来了非常非常良好的口碑 ,任天堂注重质量的形象迅速在消费者心中得以树立,至今Nintendo在欧美仍然是良心的代名词,那些最老资格的核心玩家,个顶个的都是任吹,甚至许多不玩 游戏 的人,也对这样的商家行为印象深刻,任天堂的金字招牌在那个时候就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二是 意外地促成了一次饥饿营销 ,许多人在听说过有这样一款注重质量的 游戏 机以后,或处于好奇心,或处于其他复杂的心态,都想买一台回家试试看,这就导致重新上市的NES在短时间内竟然出现了一机难求的现象,许多人甚至会先把 游戏 买好,然后排着队等着买主机。
我们今天在回顾这段 历史 时,不得不佩服山内溥的坚决果断和远见卓识,也不得不承认一言堂的管理模式有时候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当掌权者个人能够做出正确决策的时候,其执行效率是毋庸置疑的,这要是放在现在的普通公司,这种决策肯定得开不知多少次会来讨论,最后还很有可能通不过,毕竟这么冒险的决策不是特别有人格魅力的人是无法驾驭的。
下期预告:NES在北美打开市场以后,任天堂在 游戏 界的地位迅速得以奠定,并开启了长达十多年的统治。然而,好景不长,任天堂和索尼的合作破裂以后,由于一系列错误的决策,导致索尼一出场竟然就占尽先机,最终导致帝国的崩溃。下一期,我们将从任天堂统治时期对第三方的压榨开始说起,到超任的巅峰时刻,再到索尼出手屠龙、帝国日落西山后,山内溥引咎辞职的历程。
作者:是朕
转载请注明出处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优质回答《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是一本由(日) 中野京子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元,页数:216,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读后感(一):是瞬间,更是永恒
作为一名对绘画抱有深度热情的普通青年,我渴望和热衷于游览所到之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可又对于面对巨幅画作徒有喟叹而不得要领的样子深有体会,因此这些年来我便着力开始进补一些绘画周边以及艺术史。正经八百的西方美术史自然读过,但本就业余的水平,从这些严肃的专业著作里面能够汲取到的养分并没有太多;然后我便痛定思痛,转投戏说绘画和美术史风格,如顾爷等有趣又有料的《小顾聊绘画》系列我也攒齐了,这样的作品读起来确实很精彩又有一些干货,可总觉得个人风格太突出,我拿出来显摆装X给其他人普及的时候,心虚没底气,并不能知其然后更知其所以然,导致我就是看着过瘾,却不能化为己用。而这本《命运之画》的风格终于让我眼前一亮,可以这么说,聊绘画的人有辣么多,只有这一款我最中意。
《命运之画》的作者是中野京子,没听过并不要紧,主要是我在通过阅读这本《命运之画》后,发现这本书并不是一锤子买卖的心血来潮单独成册,而是背后作者中野京子的聊绘画大系列,可见她的风格很专业很稳定,于是我便放下心来看一看,都在说绘画,她又能说出些什么新花样来。结果,还真的不一样。
既然书名叫做《命运之画》,书中所选取的画作主题就是那些决定一个人、一些人、一城人、一国人命运的瞬间。这样的主题,很容易便使我联想到了,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所选取的,决定人类发展进程的14个历史瞬间。而本书不同于文学作品,作者遴选出她心目中23幅在西方绘画史中最具这一特点的绘画来,然后加以前世今生的评论,与文字可以激发我们想象力有所不同,绘画的魅力在于画家对二维画布的发挥,以及观众基于作者在画中留下的“蛛丝马迹”而展开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更多维的想象,因此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抓住这些点很重要,要抓住这些重要而往往含蓄隐晦的点,关键在于对相关背景知识的系统了解,而这些中野京子都做到了,例如在本书讲解威廉一世出征这幅画时,便前后引入并解释了拿破仑三世等很多相关背景知识,因此,我认为,《命运之画》的干货已经不再是点状分布,而是条理清晰的成为我看画读画的基础了。
《命运之画》同《小顾聊绘画》相比,后者是往图画的间隙插入妙语连珠的点睛,而前者更为系统有趣的让我读懂了这些名画。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读后感(二):一幅画,真的只是一幅画吗?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
作为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小白,对于那些会唱歌、会乐器、会画画的艺术者,我是一种满满的羡慕。对于画作的喜爱,源于对《千里江山图》的惊叹。从那个时候起,我知道了,每一幅画的背后都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
每一幅,竟都是改变画家人生、定格画中人命运转折的那一瞬间!热恋情侣难以自已的爱情,英雄们的纠葛和永无休止的战争,一个个轮回的开始……疯狂之后会怎样!
就是由于对画作背后的故事的好奇,我就买下了这本书。首先,这本书的书名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我真的在思考,画作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虽然标题就给我两种选择,但是,我相信,自己在看书的时候,肯定会有更多的想法。
这些花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其次,这本书精选了23幅美术作品,每一幅画,都是改变画家人生、定格命运转折的那一瞬间——热恋情侣难以自已的爱情,英雄人物的纠葛和永无休止的战争,享尽荣华的人物走上的截然不同的道路……无论是画中人,还是 画家自己,都共同上演了一出命运的大戏!
嘿嘿,看着我的介绍很好奇吧,我就是这样入坑的。不着急,慢慢来,只有当我们了解了画中人物的故事和画家的境遇,才会对绘画有更深的理解,提升鉴赏的乐趣。天方夜谭的跌宕命运,一瞬间的转折……疯狂之后会怎样!中野京子对人类敏锐的洞察力和幽默的文笔,让直击人心的剧情更为震撼。
看到这里,我觉得你还会存在这个疑问——《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在讲什么?其实,但是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就了然于心了。
花和椅子的关系是什么?
小小剧透一下:《倒竖拇指》里蕴含的罗马帝国的荣光与邪恶、让人一见难忘的《呐喊》、标志着风景画诞生的《米德尔哈尼斯的林荫道》、布罗纳血淋淋的《自画像》……23幅作品,记录了画家与画中人命运转折的瞬间!这里面,有太多的故事,不能一一述说,你自己去发掘吧。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有多好看?我的理由是——你可曾想到王室时髦婚姻背后的没落?你可曾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现实翻版,被画家安格尔和谢弗定格在了悲剧的那一刻?一切都不知是意外,还是宿命……学院派作家中野京子将为你揭开名画背后那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真的,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以后都不会觉得一幅画,仅仅只是一幅画了。你会想要去探求背后的故事,去看一看那艰难的制作过程。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读后感(三):冰山一角粗解艺术
什么是艺术?百度是这样给出的理解: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这枚艺术小白,对于艺术的理解实在是肤浅得不能再肤浅。世界名画何其多,我所知道的也就那么其中的几幅,还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算不算不懂欣赏?一幅名画放我眼前,我可能只能说:“画得真好!”也肯定会由衷赞美:“哇!好惊艳!太喜欢了”可是,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会喜欢?这幅画到底是哪里吸引到我了呢?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是的,喜欢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情感,崇拜,景仰,却不知为何崇拜,为何景仰。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是日本艺术史畅销书作家中野京子的新作。同样,我对这位作家的事迹了解是一片空白。就在刚才,还去百度了一下,试图对她能有多一些的了解。可惜,百度似乎没有能够收集到她足够多的资料。当然,我甚至连他或她都确定不了。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赞叹是不是? 一直都知道,好画如好茶,是要一一品读的。读画,读细节,读意境,读作者的内心,读时代的特色,读特定时段的文化历史、政治环境。实在不愿意承认我居然是文科班出身,居然曾经学过世界历史。可我的这点历史知识,早就已经模糊得看不出影子了。中野京子精选了23幅美术作品,进行了一一解读。让我这枚小白终于能对这些名画多了一些模糊的印象,总算找到了解读的角度。 《倒竖拇指》这幅画,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初初看到书中的图片时,仅仅被角斗场中的血腥、残忍,以及看台上大片喝彩的人群震撼到。我能体会到的,是满满的残酷以及当时执政者的态度。这是怎样的时代?当时的人们,追求的是什么?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变化让人们才会有这样的感受?都说艺术源于生活,那么作画者透过他的画,他又是想表达怎样的愿望呢?如果不是中野京子的解读,我真的不会去注意看台上也有在默默祈祷的人。不会去注意到战败者那点微弱的求生意志,更不会去猜测看台中央那个女人的那个眼神,到底是在表达什么。那个时代,早就过去。但是那个时代,从来就不会过去。 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当属爱德华·蒙克的《呐喊》了。我一直以为名画,应该都只会是唯一的、绝版。可谓是宇宙NO.1,才会那么珍贵。原来,作者除了创作了油画版的《呐喊》,随后还创作了蛋彩画、蜡笔画、粉彩画、石版画,并且因为油画版太过珍贵,价值不菲引起了盗贼的兴趣,在第一次失窃并在之后的两年内寻回后,又经历了一次粗暴的洗劫。最后才得以重见天日。可以说历经曲折。这也是蒙克创作了其他版本《呐喊》的理由之一。《呐喊》为什么会这么引人注目呢?如果让我来创作《呐喊》,也许会是在一片山谷底下,张开大嘴使劲朝山顶呐喊,某种意义上是想呼救,希望山顶的人会听到谷底的呐喊声赶来救援。生命遭遇险境,呐喊必定声嘶力竭。但是,这样的呐喊在蒙克的画作面前,又那么微不足道。蒙克的《呐喊》,采用的线条对比法,用变化的曲线营造出来的环境,成为了未知的孔洞,似乎在吸食着周遭的一切,而本在散步的人似乎也感受到了吸附的力量,整个人也扭曲了。据说这个经典形象被许多媒体引用过。是的,这样的呐喊,最真切的感受就是营造的氛围了。当然,结合了蒙克的性格,一切似乎又合乎情理了。中野京子是这样描述蒙克的——蒙克曾经说过:“疾病、疯狂和死亡都是围绕我摇篮的黑天使。”他总是担心自己会发疯,在他45岁左右他去医院接收治疗,克服了焦虑症。然而,病好之后,艺术女神却已经不再他身边了。从此以后直到80岁去世,他都在徒劳地追求曾经的灵感。难道疯狂层是他艺术的能量源吗……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话,天才和那个什么只有一线之隔。——天才总有人看不懂的地方,福兮?祸兮?大中华的文化用四个精湛的字来总结就是:福祸相依。 福祸相依,中野京子把这个主题归纳到贝里尼《良机》和丢勒《涅墨西斯》两幅名画中。这一章节,她用的关键词是“拟人化的命运”。命运,福祸难测。运气好歹,都是随机的。就看命运女神是否会青睐你。贝里尼的《良机》中,命运女神是长着翅膀和尾巴的半人半兽形象。亮点是命运女神是蒙着眼睛的。也就是说,也许她会把机会留给善良的你,当然也有可能把机会留给邪恶的人。大家势均力敌。而丢勒的《涅墨西斯》,同样是长着翅膀的女神,这次的女神是睁着眼睛的,但是她的手里除了作为奖励用的恩赐,同样还有套牢的“枷锁”。“一颗红枣一根棒”的结果,猜猜,下一个被青睐的那一位“幸运者”,获得的会是红枣还是棒槌呢? 还是回到《呐喊》,蒙克的命运让我久久不能自已。他的焦虑近乎疯狂,困扰着他。却也造就了作为天才画家的蒙克。他的那些疯狂想法,都在他的笔下勾勒出了惊人的画面,惊艳了全世界。知道了他的境遇,再来品读他的《呐喊》,作为小白的我,内心的唏嘘无法言喻。 这一切都源于中野京子对人类敏锐的观察力和幽默的文笔,原本枯燥的鉴赏不但变得生动起来,更让小白似我的品读着读出了专业的鉴赏人的品德。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读后感(四):名画背后的故事
对艺术感兴趣,但讲真对绘画、音乐等内容的了解实在不多。能够看一些入门的、通俗易懂的、甚至好玩的有关书籍,对于包括自己在内的外行人而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中野京子的书绝对包括在内。
中野京子作为西方文化艺术史的学院派作家,所知甚广,对于西方经典绘画作品的解读十分精彩,所著艺术类书籍多而畅销。她的《命运之画》是“名画的B 面”系列作品之一,以画中历史背景、人物命运以及对画家、世人的影响等展开讲述,让读者在欣赏赞叹名家画作的同时,走进名画背后的历史秘境。
命运难测,命运神奇,画的命运也是如此。
斯科特看了热罗姆的历史画《倒竖拇指》,才拍出了后来大获成功的电影《角斗士》。而一张表现不安和恐惧、其知名度仅次于蒙娜丽莎脸,一直被模仿,也从未被超越,源自蒙克的《呐喊》,中野京子在解读内容之外,还绘声绘色地讲了两起此画的盗窃案,八卦的笔触也贴合“命运”之题。
很多画作反映着历史命运以及人们对社会、历史与人性的思考,画中的景象元素、创作手法都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细节也清晰可见。《拿破仑书房立像》《亚历山大战役》《威廉一世出征》等都是经典。
读者在书中还见识到了犹太画家布罗纳的《自画像》对自己未来的预言,他还说“是画袭击了我。”英国才子贺加斯的系列组画《时髦婚姻》简直就是“没有文字的配图小说”,各种细节设计让人看到了丰富的戏剧性情节。另外,中野京子在讲述作者贺加斯时,因为跟他有关的著作权法而幽默吐槽其是多面手,还指出“泡沫经济”正是源于他的《南海泡沫事件》所反映的主题事件。
神话故事,历史事件,自然景观等名画里的内容,在中野京子优美丰富的语言中轻松有趣地展现于读者眼前,正所谓有趣也有料。
书中的画都有专门的标注解析,包括截取局部。讲完每幅画作后,中野京子都对作者进行了精悍的概述。
的确,了解了画中人物的故事和画家的境遇,才会对绘画有更深的理解,提升鉴赏的乐趣。只要愿意取了解世界经典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基本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基础的鉴赏技巧,我们大家都能够获益匪浅,长长见识,提高艺术修养,真的很好。中野京子给了我们搭建了一座很好的了解艺术的桥梁。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读后感(五):一见难忘----蒙克《呐喊》
这张脸的知名度仅次于蒙娜丽莎,看不出性别和年龄,却给人以强烈的冲击,一见难忘。在120年前就能够这样表现不安和恐惧,令人不得不感到惊讶。而且至今丝毫没有褪色,一直被电影和滑稽模仿作品等各种各样的场合引用。
这是哪里呢?
中间带蓝色的流线形是河,一座木桥架在河上。乍一看是这样的感觉,但好像又不对。因为,在更远的空间里浮着两艘船,可能是湖,可能是海湾,还可能是峡湾(因为蒙克在挪威出生和长大)。即使画家没有注意透视关系,但从船的大小来看,人物所在的位置比桥要高得多。可能是位于高岗上的带栏杆的散步道。
事实上,奥斯陆效外有一座被称为“呐喊的舞台之地”的山岗。蒙克有恐高症,眼前展开的这幅全景立体画一定引起了他的不安。画面左下角用淡淡的字迹写着蒙克的签名和创作年份“1893”。上部也有难以辨认的铅笔字——“只有脑子不正常的人才能画出这种画”。但是这并不是蒙克的笔迹(那又是谁写的呢?)。
画中有三个人。走在主人公身后的两个人个子很高,打破了倾斜的构图。这两个人和栏杆都是用直线来描绘的,令背景的曲线摇晃得更加厉害,加强了效果。坚固的现实世界,和位于其外侧的、逐渐溶解的奇异世界形成对比。主人公虽然暂时还置身于这边的世界,却已经从内部开始扭曲,眼看就要要被那边吸进去。
关于本作,蒙克这样叙述道: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这恐怖的景象令我停下了脚步,“我听到一声响彻大自然的巨大的呐喊声,无休无止”。
画中的主人公拼命地捂住耳朵,是不想听到这呐喊声。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要拒绝外界,应该会把眼睛和嘴巴都闭上才对吧。但是画中的人物双眼睁得滚圆,鼻孔也大大地张开,嘴巴张得大大的,以至于两颊都瘪了进去,这是因为与大自然的呐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自己也不断地发出听不见的尖叫。也或许,响彻大自然的那个声音本身,就是主人公自己不知不觉间发出的恐怖的呐喊声。
红色的天空、大海、大地,都随着这呐喊声扭曲再扭曲,起伏再起伏,流淌,飞白,蜿蜿蜒蜒,直逼我们的肉体和精神。现代人的“存在的不安”像潮水一般涌向鉴赏者。它的表现是那么的恰当巧妙,又令人难以忍受,不愿正视,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做一些“呐喊人偶”之类的东西,一笑置之。
1994年2月,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发生了一件事。地点在奥斯陆的美术馆。上午六点半左右,室外气温低到零下10度,美术馆内也和外面一样寒冷。
入职不到两个月的年轻警卫,在冰冷中巡视一周之后,回到温暖的警卫室,开始处理文件,不久就响起了警报。监视器有将近20台之多,因为还没有适应这样的工作,他的眼睛没能捕捉到异常的变化。他判断是误报,继续处理文件。
其实就此时,一架梯子搭在了二楼的窗户上,两个男人正配合默契地行动着。一个扶着梯子,另一个爬上梯子,敲碎窗户,钻进陈列室,从墙上摘下《呐喊》,就像用飞机的逃生梯一样,把这幅价值720万美元(当时)的名画顺着梯子滑了下去。下面的男人能够完好无损地把画接住,真是令人不得不佩服。因为盗画贼有时会把画从画框里拆下,把画布卷起来,导致颜料脱落,对画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
之后,两人把梯子留在原地,驱车逃走,前后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又过了几分钟,寒风从打破的窗户灌入,窗帘摆动,再次触发了警报。警卫这次终于注意到了,当他和警察一起看到陈列室的空白部分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呢?而且,两个窃贼还留下了一张令人讨厌的字条:“感谢松懈的警卫。”
蒙克的《呐喊》是世界之宝。短短三个月后,罪犯落网了。不过逮捕罪犯的不是挪威警察,而是伦敦警察厅艺术特别搜查组(参见《The Rescue Artist》,Edward Dolnick著)。作品也失而复得,这比逮捕罪犯重要得多。鉴别找到的画作的真伪也非常重要。毕竟,曾经被盗的《蒙娜丽莎》,直到今天还不断有人认为是赝品。这幅《呐喊》真的是美术馆里挂的那幅《呐喊》吗……
其实这幅画的鉴定非常简单。因为蒙克虽然有些神经质,但是对待自己的作品却很草率,他在创作时,曾经吹熄画布旁边的蜡烛,飞溅的蜡液在画面的右下角形成了滴痕。虽然签名可以仿制,但要做出一模一样的蜡液飞沫却是不可能的。这就像是画的指纹,无法伪造。
就这样,我们又可以鉴赏《呐喊》了。
十年后的2004年,8月。北欧的夏天,而且是上午,气温还很怡人。美术馆刚刚开门,到场观众还不多。
突然,两个蒙着滑雪面罩的男人闯了进来。这次没有带梯子,而是拿着枪。如同电影里抢劫银行的场景一般,他们把枪口对准警卫,命令人们趴在地上,然后快速地把《呐喊》和《麦当娜》(也是蒙克的作品)从墙上取下,坐上同伴已经发动好等着的运货车扬长而去。持枪抢画这样的事前所未闻,美术馆方面(当然美术爱好者也是)非常震惊。
警察竭尽了全力,却没有像上次那样顺利地找到罪犯。偷盗的方式很粗暴,在上车之前曾两次把画掉在地上,在美术馆的附近把坏了的画框和玻璃碎片一起抛出了车外,这伙人对名画的尊重为零,这令美术馆感到非常担忧。奥斯陆市拿出赏金,呼吁市民提供信息。翌年5月,三人被捕并被判有罪。但是重要的作品却依旧下落不明。
被盗整整两年之后,终于两幅作品都在奥斯陆市里被发现(那之前在哪里至今仍是个谜)。正如人们所担心的,画作严重受损。一度被认为无法修复,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专家的努力下——虽然不可能和原来一模一样——可以展出了。
这两起案件都是国际性的大新闻,想必有很多人记忆犹新。而且一次还不算,竟然两次,一定有人觉得这家美术馆特别倒霉吧。
事实并非如此。
案件发生在两家不同的美术馆。《呐喊》也是两幅不同的作品,相关人员也有两个。
先前被盗的是位于奥斯陆的国立美术馆收藏的油画《呐喊》(第38页)。第二起案件虽然同样发生在奥斯陆,但被盗的是蒙克美术馆的蛋彩画《呐喊》(第44页)。虽然两幅都是蒙克的作品,但前者是原版,后者是画家本人创作的另一版本。
很多受欢迎的作品都会有多个版本。大卫的《跨越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有四幅,分别用不同的披风、马匹颜色来吸引关注注意。《呐喊》也有四幅(石版画不计其数)。第一幅油画(被盗)创作于1893年,同年用蜡笔创作了第二幅,第三幅是创作于1895年的粉彩画,最后一幅是创作于1910年的蛋彩画(被盗)。与大卫在每一幅画中都把拿破仑的脸画得分毫不差不同的是,四幅《呐喊》中的人脸各不相同,一眼就能看出差别。另外在尺寸上,原版最大,后面几幅则略小。
拿破仑像从来没有被偷过,四幅《呐喊》中竟有两幅遭窃。会不会第三次被盗成了下注的对象,令人惊讶。都说有二必有三,但还是让我们祈祷《呐喊》不是这样的命运。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曾说:“疾病、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黑天使。”他总是担心自己会发疯,后来在45岁前后在医院接受治疗,克服了焦虑症。然而,在病好之后,艺术的女神却已经不在他身边。从此以后直到80岁去世,他都在徒劳地追求曾经的灵感。难道疯狂曾是他艺术的能量源吗……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话,天才和那个什么只有一线之隔。
一边羞耻一边炫耀:从奥运表现,看日本人的性格缺陷
优质回答最近的 东京奥运会 大家都看了吗?
如果说吐槽开幕式上“阴森森”的舞蹈表演还属于审美的不同,那 国内对日本不满 的,是从日本运动员伊藤美诚的乒乓球比赛,以及日本体操选手跳马出界仍得冠军引发争议开始的。
为什么日本运动员不择手段想赢? 小玉这期就和大家 从经典的研究日本的著作中,找找原因。
在那本经典的 《菊与刀》 中,有过这样一段表达:
看似相互矛盾的日本式行为的深处提取“日本文化的模式”,从义理、人情等概念进行考察,将 日本文化定义为“耻感文化”,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 在“罪感文化”中,有既定的绝对的道德标准,如果违反就会被定罪,同时,罪也可以通过忏悔或是赎罪来减轻。而在 “耻感文化”中,表白自己的过错反而会招来耻笑, 这使人时时在意他人的评价,并以他人的判断来决定自己的行事准则。
看到了吗, 日本信奉的“耻感文化”中,有一点就是无论怎样也不能“低头认错”。 这种性格也在很多事儿上都体现出来了,比如对待战争的态度。无论他心里怎么想,但如果认了错就代表自己真的输了。
面对中国,日本人也有个很矛盾的态度。 以乒乓球运动为例,一方面,她们 积极融入 中国的乒乓球联赛,来中国训练和打比赛,非常 谦卑和虚心的学习 。另一方面,在赛场上 战斗欲又极强 ,赢了中国让日本人尤其兴奋。
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差和矛盾?卞毓方在《日本人的“真面目”》一书中,可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角度—— 边缘论 。
首先,它提到了地理原因导致的日本作风:
地处世界一隅的日本人 ,古代,是奉中华文明为中心,努力学习,拼命追赶,近代,洞察中华文明的衰落,转而奉欧洲文明为中心,仍旧是努力学习,拼命追赶。日本人对中心文明的向往,是如饥似渴、梦绕魂牵的,但 不论他们如何努力,也只能是逐步接近,缩小差距,而无法超越 ,更无法另外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中心。日本人注定成不了“主旋律”,只能在低音部反复徘徊, 这是一个宿命 。
这之后,因为“地缘边缘性”,又导致了 “硬要自大”和“内在自卑”的混合心态 :
地理学、地缘政治学的“边境”位置,导致了日本人 特殊的“边民性格”。既自大自强自傲,又自惭自愧自卑。 日本地盘虽小,不乏大国意识,动辄以“大和民族”、“大日本国”、“大日本帝国”自居;同时,也深陷“自己不具有从零开始创造制度的能力”这种无能的自觉,哀叹师傅总在别处,自己只有当徒弟的份。
于是,当日本碰到强于自己的对手,便会满脸堆笑,主动示好,极力拉近距离。日本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行动的判断,正是根据与强权者之间距离的远近确定的。
看人下菜碟,没有明确的对自己的评价和信念,就是日本人矛盾的原因。
下一期,我们继续聊“从奥运看日本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奥运开幕)奥运开幕式日本艺术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03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