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姚明、王治郅、巴特尔之前中国有哪些优秀的中锋?答要说中国男篮历史上的领袖,那就离不开中锋这个位置。虽然在男篮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是以小快灵的打法为主的,快攻和中投是...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中国男篮教练,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姚明、王治郅、巴特尔之前中国有哪些优秀的中锋?

姚明、王治郅、巴特尔之前中国有哪些优秀的中锋?

要说中国男篮历史上的领袖,那就离不开中锋这个位置。虽然在男篮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是以小快灵的打法为主的,快攻和中投是中国男篮的法宝。但那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实在是太缺少好的内线球员了,那个时候篮球的打法还主要是以内线为主,有得内线者得天下这一说法。直到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三大中锋姚明、王治郅还有巴特尔横空出世,中国男篮线优秀人才集体爆发,男篮也迎来了一个盛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其实在三大中锋之前中国男篮也有一些不错的中锋,小编为您盘点一下三大中锋之前中国优秀的6位中锋球员。

第6位:王立彬

陕西男篮的王立彬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名大前锋,身高2.02米,但是他也客串中锋,而且还获得过亚洲第一中锋的称号,他身体灵活,能里能外,而且别看他身高不高,但是却是个盖帽能手。

第5位:王治单

王治单与王治郅名字差一个字,打的都是中锋的,王治单80年代末90年代初辽宁队5年4夺全国联总冠军的时候,王治单就是这支球队的主力中锋。当年王治单跟王治郅一样被教练和球迷寄予很大的希望,身高2米14,移动快,动作灵活,能下快攻而且防守出色,当时的国家队主教练蒋兴权对他评价非常高,在国家队与单涛组成双塔,与单涛非常互补,当时被称为亚种第一中锋。然而,他却遭遇了严重的伤病,1994年就退役了,非常可惜。

第4位:韩朋山

韩朋山是中国男篮1984年奥运会重点培养的运动员,身高2.17米,移动灵活,弹跳极佳,是公认的穆铁柱之后亚洲最具潜力的中锋。可惜在1984年,韩朋山坐火车时猝死于"马凡氏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

第3位:宋涛

宋涛是中国第一个能飞善扣的内线球员,当时的宋涛在央视主持人徐济成眼中比现在的阿联身体素质还要出色,身高2.08米,打国际比赛一场比赛7次扣篮。那是在1986年的西班牙世锦赛上宋涛在对阵波多黎各,得到28分9个篮板3次封盖,并且有7次扣篮。

身体素质绝对爆棚,他也因此得到了NBA亚特兰大老鹰队的青睐,老鹰队在第三轮总第67顺位选中(当时NBA选秀不像现在只有两轮),宋涛已经跟亚特兰大老鹰队签约了。但是之后一次训练意外让宋涛的膝盖粉碎性骨折。老鹰队特意派人接宋涛到美国接受治疗,伤情慢慢好转,但是在恢复期,一次上厕所滑倒,膝盖髌骨再次粉碎性骨折,在80年代的医疗条件,宋涛很难恢复如初,不得不与NBA说再见。如果不是伤病,中国人可以早十几年登陆NBA。

第2位:单涛

单涛排在第2位并不是因为他比最前几位都厉害,而是因为他的贡献更大。身高2米16的单涛是三大中锋之前国家队的主力中锋,有非常出色的力量,擅长勾手和中距离投篮,从1990年开始就是国家队的主力中锋。并且帮助中国国家队获得了1990年和1994年的亚运会冠军,1994年世锦赛打进八强。在北京队,巴特尔是他的替补,有人曾戏言,他是国家队唯一的一个教训过年轻的姚明、巴特尔还有王治郅的球员。单涛饭量惊人,国家队集训一次吃早餐时,单涛拿着一个新脸盆走向餐厅,有人问他:“你拿脸盆干嘛?”单涛回答:“这是我的碗,我喝豆浆用的。”

第1位:穆铁柱

穆铁柱是那个时代亚洲篮坛的巨无霸,他虽然移动慢,但是在整个亚洲确实有着碾压的实力。穆铁柱打球不光靠身高,那个时候的八一队是快打旋风战术,靠的就是穆铁柱摘下篮板后,一传直接到前场。跟后来太阳队的跑轰同出一辙,中国人很早以前就在用了,当年八一队就是凭借这战术称霸中国篮坛的。

中国篮球有哪些比较少人知道的小知识?

作为一个中国人和篮球球迷,大家对于中国篮球了解吗?如果不是特别了解的话,不如抽出几分钟时间仔细看一下,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国篮球的十个小知识,

1、CBA联赛奖杯

很多球迷都知道NBA总冠军的奖杯叫做“奥布莱恩杯”,以NBA前任总裁拉里奥布莱恩的名字来命名,其实CBA联赛的总冠军奖杯也是有名字的,叫做“牟作云”杯,在2005年,中国篮协为了表彰中国篮球泰斗牟作云老先生的丰功伟绩,也为了让后人永远记得这位中国篮球的开山鼻祖,将总冠军奖杯以牟作云老先生的名字命名。

而最佳教练员奖杯,则以中国教练之父,钱澄海老爷子的名字命名,叫做“澄海杯”,表达对这位奠定了中国篮球基础的前辈无限的敬意和纪念。

2、真正的亚洲霸主中国男篮

很多球迷朋友都知道中国男篮是当之无愧的亚洲霸主,却不知道在FIBA的赛场上,中国篮球取得了多大的辉煌,从1975年中国男篮参加亚锦赛开始,在所参加的21届男篮亚锦赛中,中国男篮16次夺冠,其中包括了两次5连冠和一次4连冠,参加的12次亚运会中,8次获得金牌,等于说从1975年至今,所有亚洲球队在亚锦赛和亚运会夺冠的次数相加,还比不上男篮亚锦赛夺冠的数量,而且在男篮世界杯和奥运会中,亚洲球队的最佳战绩同样是中国男篮创造的,分别是世界杯第八名(1994年),奥运会第八名(1996、2004、2008)。

3、女篮姑娘的辉煌

相比于中国男篮的称霸亚洲,女篮姑娘在世界大赛中的战绩更加辉煌,1983年女篮世锦赛,中国女篮的姑娘们斩获季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再次拿到女篮比赛的铜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拿到银牌,1994年女篮世锦赛中,中国姑娘再接再厉,重现92年奥运会的辉煌,再次取得亚军的好成绩,虽然最近几年中国女篮的战绩有所下降,但是世界排名长期保持前八,而且在2019年FIBA举办的3对3女篮世界杯中,中国姑娘7战全胜,首次获得世界冠军。

4、新中国篮球五十杰

NBA有所谓的五十大巨星,其实中国篮坛也有自己的五十大巨星,这是在1999年,中国篮球协会经过中国体育总局批准后,在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评选出来的“新中国篮球运动五十杰”,也叫“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由各省市体委、部队主管篮球部门和篮协提供候选人名单,在此基础之上投票产生的,最终投票结果是“中国篮球泰斗”牟作云,“篮球之父”钱澄海,“中国巨人”穆铁柱,“女篮第一人”郑海霞,“中国乔丹”胡卫东,“逍遥王”巩晓彬等男女蓝50位接触贡献者获得此奖项。

5、中国篮球的第一届奥运会

第一支中国国家篮球队创建于1917年,在1936年加入了国际篮球联合会,不过由于政治原因与1958年选择退出,直到1974年才重新加入,不过在1936年加入国际篮联后,中国国家篮球队马上参加了1936年于德国柏林举办的奥运会,只不过在当年的奥运会中,中国男篮的战绩优点惨不忍睹,第一轮19-35负于日本,第二轮21-29负于秘鲁,而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中国队最终的战绩为18名。

6、CBA联赛

CBA的全称叫做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于1995年创办,创办时有12支球队参加,其中一半都是来自于军区的篮球队,在创办初期,分别由555、希尔顿、摩托罗拉和联通新时空取得过冠名权,不过在2005年联赛正式更名为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取消了冠名权,球队的数量也扩军到了20支,到目前为止,CBA联赛一共诞生了7支总冠军球队,分别是9冠王广东队,8冠王八一队,3次夺冠的北京队,而上海、辽宁、四川、新疆四支球队各夺冠一次。

7、男篮中锋传承历史

中国男篮一直以中锋著称,也存在着自己的中锋传承,从70年代的亚洲第一中锋穆铁柱开始,还有单涛、纪敏尚、巴特尔、王治郅、姚明,这些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其实在穆铁柱和单涛中间,其实中国男篮出现过三个亚洲顶级的中锋人才,分别是宋涛、王治单和韩鹏山,其中宋涛天赋最高,也是实力最强的一位,不过却因为一次意外受伤导致膝盖骨粉碎,最终22岁就退出篮坛,而在80年代末,当时才20岁出头的王治单就被称为亚洲第一中锋,移动能力出色,不过却因为伤病25岁便选择了退役,最后一位韩鹏山,被称为穆铁柱的接班人,移动灵快技术出色,却在24岁探亲的途中,在火车上猝死。

8、世锦赛的中国得分王

男篮世锦赛,是FIBA组织的除了奥运会最大的世界级篮球赛事,在世锦赛的赛场上,可谓是众星云集,大部分篮球强国也会拿出最强的实力去参加比赛,而世锦赛的舞台上,也会评选出最佳阵容,单项数据王等荣誉,其中1届世锦赛的得分王,是属于中国球员的,在2006年世锦赛中,姚明以场均25.3分,成为中国第1位世锦赛得分王。

9、CBA总纪录保持者

从1995年成立至今,CBA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马上就要开始第25个赛季,CBA的球员也创造了很多属于他们的纪录,朱芳雨以11287分的得分,位列CBA得分总榜榜首的位置,而还在当打之年的阿联,已经以5112个篮板的数据,登上了篮板总榜第一的宝座,抢断和助攻总榜的第一属于胡雪峰,分别是2614次助攻和1781次抢断,至于盖帽总榜第一的位置,则属于职业生涯852次盖帽的王治郅。

10、被淘汰的CBA球队

作为职业联赛,就一定会有球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退出联赛或者已经解散,CBA联赛也不例外,在CBA联赛的历史上,有13支球队已经退出了CBA的舞台,这13支球队包括了南京军区麒麟、北京奥神、济南军区天马、四川熊猫、沈阳军区雄狮、空军中国联航雄鹰、湖北美尔雅、深圳润迅易康飞豹、新浪狮、香港飞龙、前卫猎豹、广东军区、云南红河。

职业运动员不同于一般的业余选手,他们平时训练有多严苛?

老杨的助理,任冉,江湖自号“看球看到猝死”——你很少见到有人像他一样,连自己怎么死都想好了。不过任冉的确爱看球,尤其是许多缺乏关注度的比赛,从篮球的NBL到足球的中乙联赛,他都没有放过……趁着CBA选秀大会的机会,任冉想讲一讲在他看来,业余球员和职业球员之间的差距到底体现在何处。

上午的CBA选秀大会,王少杰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本赛季的状元。其实在选秀之前,这位北大核心也是上赛季CBA星锐挑战赛的MVP,和NBA状元锡安·威廉姆森一样,基本上就已经锁定了状元签位。新上任的北控主帅马布里刚上任不久就专门去CUBA冠军战亲自考察过王少杰,他早就已经把少杰列入了自己新赛季的计划当中。

其实少杰并不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他在CBA的未来才刚刚开始。历届选秀而论,大学生和草根球员都不是选秀的焦点,职业球员几乎占据了选秀大会的全部选中名额。像王少杰这样天赋出众的大学生球员太少,而像曹芳周锐这样参加选秀对自己不甘心的草根和普通CUBA大学生运动员,才是很多选秀球员的本来样子。今年的选秀,最终16名运动员脱颖而出被各支球队选走,而报名参选包括知名街球手周锐以及“佛山林书豪”钟显超在内的6名草根运动员则无一例外的全部落选。

草根球员们全部落选并不令人意外,职业和业余的差距鸿沟有多大,可以从这几年的选秀当中管中窥豹。上赛季一度闪耀赛场的两名新秀,吉林队的姜宇星和天津队的刘帅,他们是历年来新秀当中发挥最好上场时间最多的大陆运动员,他们分别来自同样是职业联赛的NBL,除了平台不同,他们本身和其他CBA运动员从小接受的培养方式本质上毫无区别。而早些年第一届选秀大会被北控选中的西北工大大学球星方君磊,我在西安看过他很多场大学比赛,尽管小伙子的能力在陕西当地的野球圈早已人尽皆知,但他在北控也只象征性的待过一个赛季,出场时间寥寥无几,现在早已经远离职业篮球赛场多年。

有很多球迷吐槽中国职业篮球的选材方式,认为身高不应该是选材的唯一标准。这个选材是否科学尚且不谈,但其实从体校到青年队再到成年队的这个模式,他的训练水平和对抗水平,要远远高于我们现在的校园篮球培养水平。这个差距往往要比我们想象的身高差距还要大的多。并不是职业选手的身高决定了他比草根和大学生球员更出色,而是训练的方式和强度决定了业余和职业的巨大差别。拿国内的大学篮球举例,他们的训练,无论时间和强度都普遍要比普通职业选手在青年队的训练要低。即便是CUBA公认的中南大学“魔鬼教练”白江指导,这位曾经从南部男篮出来的铁腕教练,他带的中南大学男篮训练量已经很大,但是和大部分职业球队相比还相距甚远。

大学球员要是有差距,那就更不要说我们前文提到的类似周锐这样的草根街球手,尽管周锐在选秀大会体测当中表现的不错,3分球一分半钟的自投自抢他拿到了13中11的成绩。但是平常只在街球场出现的他很难进入CBA各球队的法眼。你要问草根明星真打职业是什么样子,他们是真的有差距还是职业球队有偏见?

恰好我今年年初的时候在珠海去看了一场珠海战狼的比赛,当时这支征战东南亚职业联赛ABL的球队,阵容里面有“佛山林书豪”之称的钟显超,珠海战狼的对手是菲律宾火焰,队里面两个波多黎各老熟人,一个2米20的拉莫斯不用多说,另外一个是在尼克斯打过的皮特曼。小钟的身材突破进去面对这两个内线怪兽根本无法完成进攻,而他从小培养的野球场打球习惯让他串联组织球队也并不现实。战狼的主教练尽管知道很多球迷都是冲他而来,但也不敢多用,大概一场比赛给了他不到半节球的时间,而即便这样短暂的时间也是球队落后了将近30分的时候才派他上去。

不甘心是不甘心,有热情归也确实有热情。其实我和这些草根选手接触不多,但是有限的时间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篮球那份最纯真的热爱。这一点我在很多职业运动员和梯队的小孩子们身上感受不到。拿著名街球手吴悠来说,每次和他接触,都能感受到他对篮球那种最真挚的热爱,每个夏天他都自己自费去美国练,他曾经和老马说过,只要能让他跟着老马休赛期一块练,让他干啥都行。相比之下我们的年轻运动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梯队封闭训练,有一些人真的已经失去了对篮球本身的热爱,其实也不难理解,当我们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工作的时候,你很难再对这项运动保留更多的热爱在里面。

理解归理解,但是反差大的让人看着难受。吴悠他们办的日落东单也好,还是钟显超打的广东村赛也罢,上座率和关注度都非常高,从球员到观众的投入都是相当的“职业。”日落东单我去过两次,本来就不大的东单篮球场,观众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看球的都是篮球爱好者,个低点来晚了站在外面真什么都看不见。球员在场上是真拼,其实这比赛不赢房赢地,全凭爱好用球说话,但是打的异常激烈,highlight剪出来也漂亮。

反观这几天在全国各地举办的男篮U21锦标赛,即便广东队这边派出了徐杰胡明轩这样的名将,上座率也寥寥无几;有的赛区比赛领先一方被打22比0(我就不提哪支球队了),教练在场下坐着岿然不动不叫暂停,眼睁睁看着能赢的比赛轻易输掉,双方的运动员打的也是意兴阑珊仿佛在走过场,有些球防守的时候手都懒得伸一下。有时候不得不为他们感到可惜,一方是打破头削尖脑袋想进职业,打个露天场也玩命的业余球员,一边是有球馆有正规裁判吹罚的职业比赛,打的比赛却像例行公事。其实我有时候也在想,双方要是换一换环境,换一换心态,会是怎样。虽然有句话说不要用你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饭碗,但还是要劝那些人一句,饭碗在自己手里的时候,也不要让它在自己手里砸掉。

越高水平的球队,越封闭,即便只是接近一点职业篮球水平的大学球队也是如此,王少杰跟吴悠他们去美国打了一个街头比赛,自己也一直在念叨“要是让张指导知道非骂死我不可”。诚然职业和业余之间,就是隔着这样一道大门,他们走不出去,你们走不进来。其实在国外,很多NBA球员在休赛期也会参加一些非职业的比赛,比如德鲁联赛现在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哈登威少詹姆斯欧文等球星夏天都打过德鲁联赛。

拿我们来说,即便CBA不放球员参加,是不是能让他们青年队或者U21球队来适当和地方球队交流交流,就算是为了推广,其实也未必是坏事。当然话说回来,即便现在选秀大会允许草根球员参选,我们也清楚的能够看到双方在竞技水平上的明显差距。但热爱不分高低,草根明星更接地气儿也自带流量,他们受到的关注度也并不比一些职业球员低,这个和竞技水平没有关系。至少从篮球上来讲,他们更简单,也更纯粹。这和能力无关,和态度有关。

以目前的职业联赛体系以及能力上的差距,若干年内也很难有球队会给草根明星机会,不过越来越多的球队已经对优秀的CUBA球员呈现出了开放的态度。本届选秀大会前三顺位都是出自大学校园。其实人现实一点没有错,我们普通人有时不得不向生活低头,但有人为了梦想而挑战的时候,即便是曹芳周锐这样的草根明显像堂吉诃德一样几次去尝试选秀都失败,我们仍旧应该给他鼓鼓掌。

毕竟有梦想的人都应该值得被尊重,不是吗?

当年那个14岁时身高超过姚明,发育超出常人的湖南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在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现在人的身体素质也比以前的要好很多。我们都知道人体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身体足够强壮,个子也足够高。对于很多女生来说,总是喜欢个子高高的男生,而说到个子高那我们必然会想到我们国家的巨人运动员姚明。相信很多人都认识姚明,作为我们中国男篮主席的他在役期间,在美国的NBA中获得过不小的成就,也因此姚明成为了很多中国篮球迷心中偶像般的存在。而姚明能够取得那么优异的篮球成绩除了和他自己的实力有关之外,和他异于常人的身高也是分不开的。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个故事主人公就是,当年那个14岁时身高就超过姚明,发育超出常人的湖南女孩儿。她后来怎么样了呢?

一、天赋异禀的她

这个湖南女孩儿名叫做曾金莲,曾金莲在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于湖南省的一个农村家庭。在70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发展还没有像现如今那么好,在农村的贫苦家庭中,人们的吃饭温饱问题还有的没有得到解决。然而曾金莲在从小就表现了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天赋,那就是在小的时候她的饭量就比一般人要多的多,在四五岁的时候,饭量就已经和三四个成年男子的饭量一样。而在那个年代,人们粮食都还不够吃,曾金莲这个饭量就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到了六七岁时,曾金莲的身体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她的个子开始不断的往上长。在六岁时,身高就已经和普通成年人一样了,然后在14岁时身高就已经达到了2.34米,超过了姚明。

二、受到国家关注的她

由于曾金莲的饭量和个子非常的让人惊讶也因此,她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在看到曾金莲一家的贫困情况,对于曾金莲的吃饭还有穿衣问题,国家部门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而在她14岁的那一年,中国国家队的教练更是发现了曾金莲。教练认为,曾金莲这样的身高在篮球比赛中一定会占据绝对的优势。于是就将曾金莲带到了国家篮球队中训练,在篮球队中训练时,曾金莲果然没有让教练失望。她利用自己的身高以及刻苦的训练,成为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篮球运动员。

三、英年早逝的她

然而就在篮球队中进行训练时,教练却发现了曾金莲身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那个时候她总是不停的吃饭以及上厕所。随后教练以及队员就带着曾金莲到医院去检查,这一检查竟然发现曾金莲已经患有非常严重的糖尿病。尤其是在这十几年来,她所吃的饭实在太多,糖尿病已经恶化到无法治疗的阶段。不久后,曾金莲就只好回到家中。最终在她18岁的那一年,她就因为身体疾病而猝死了。但是曾金莲在临死之前却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给国家研究,也算是回报国家这么些年来对她们家的帮助。

谁是中国男篮最悲催的球星

中国男篮最悲催的球星当数韩鹏山。

“穆铁柱的接班人”,我们熟悉的王治郅,姚明都担任了此称号,其实在这两人背后,还有一个年轻的中锋,岁数大一点的篮球迷或许还有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一度被认为是亚洲篮球运动员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高大中锋,他就是身高达到2米17的韩鹏山。

韩鹏山虽然身高非常高,但他的动作特别灵活,而且弹跳出众,是一位难得的中锋天才,他奔跑很快,经常参与快攻,直接扣篮或者抢下前场篮板后补扣都是他的拿手绝活,而且让人惊叹的是,韩鹏山还有一手三分球绝技,中投也甚是了得,因此他也成为穆铁柱之后,姚明之前亚洲公认最具实力潜力的中锋。

但韩鹏山没有来得及给中国篮球书上一笔便离开了我们,1984年,韩鹏山乘坐火车,期间同周围的乘客聊得非常开心,当火车入站后,韩鹏山起身下车,而他的行李掉在地上,当韩鹏山弯腰捡行李时,他突然倒了下去,第二天,报纸便报道了韩鹏山去世的消息,事后解剖证实,韩朋山猝死于“马凡氏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俗称心肌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男篮教练」中国男篮教练猝死》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