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尼克松访华看到“打倒美帝”宣传画不高兴,毛主席三个字化解尴尬答1969年,中国相比美苏,国力略逊一筹,毛主席对周总理说: “美苏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能两面作战。 ”...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中国运动员,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尼克松访华看到“打倒美帝”宣传画不高兴,毛主席三个字化解尴尬

尼克松访华看到“打倒美帝”宣传画不高兴,毛主席三个字化解尴尬

1969年,中国相比美苏,国力略逊一筹,毛主席对周总理说: “美苏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能两面作战。 ”

周总理点头称是。

于是,毛主席一声令下:68岁的陈毅与徐向前,70岁的聂荣臻,72岁的叶剑英,四位老帅马不停蹄,立即进入角色,夜以继日研究讨论: 国际形势和战略问题,特别是中国对美对苏的战略取向。

经过六次碰面,19小时的讨论,形成书面意见《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上报毛泽东和党中央。

这份材料的最终结论是: 从战略上可以打美国牌。

毛主席之所以布置这个特殊任务,是因为自1960年后,中苏关系破裂,苏军在中苏边境不断制造摩擦,进行挑衅。同时,美军对越南侵略的同时,也经常打擦边球,侵入我国领海领空。

腹背受敌,国家安全形势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地步。

尤其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间,中苏边境情况每况愈下,苏军入侵珍宝岛达16次。

毛主席闻讯,拍案而起: “一小撮战争狂,胆敢袭击中国的战略基地,那就是战争,那就是侵略,中国人民将奋起抗击,将用革命战争消灭侵略战争 !”

1969年3月,中苏军队在珍宝岛大打出手,中国军队击毁入侵的苏军坦克、装甲车17辆,击毙苏军58人,击伤苏军94人。

勃列日涅夫气急败坏,在中苏边境陈兵54个师,114万人,进驻蒙古兵力20万,还配备50余架远程轰炸机,400架可以装氢弹的中型轰炸机。

苏联万事俱备,跃跃欲试。

1969年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约见基辛格,向他通报苏联元帅格列奇科准备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一劳永逸消除中国威胁。

美国总统尼克松认为: 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不能让苏联的阴谋得逞,决定将苏联的这个情报透露给中国。

可是,中美双方交恶已30年,积怨甚深,中美没有外交关系,尼克松担心直接将此情报递交中国,中国未必相信。

经过深思熟虑,美国决定让美国一家不起眼的报纸《华盛顿明星报》将这一情报捅出去,并透露苏联的 “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计划,重点打击对象是中国的长春、鞍山、酒泉、西昌等重要地点。

情报公布,举世哗然,全都遣责苏联有如此恶劣的打算。

勃列日涅夫气的大骂:美国人不讲信用!美国人出卖了我们!

面对苏方的威胁,毛主席提出 “深挖洞、广积粮” 的全国性战备运动。

同时,毛主席还提出一个著名的战略方针: 苏联胆敢对中国动用核武器,中国军队要冲进苏联境内,中国全民移民苏联,在苏联打游击,在苏联安家过日子。

毛主席还解释: 中国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 日子没法过了,苏联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中国人民大搬家是必须的。

勃列日涅夫吓坏了,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

毛主席发出“要准备打仗”的号召后,眼看国庆节就要到了,周总理汇报说:“叶剑英、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四位老帅担心国庆节苏联偷袭,今年国庆集会还搞不搞?”

毛主席爽朗大笑: “为什么不搞,难道怕了别人,我倒想开开眼,看看原子弹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总理还是放心不下,有些犹豫不决 。

毛主席出主意说: “如果实在不行,我们也放两颗原子弹,吓唬吓唬他们,让他们也紧张两天,等他们明白过来,我们的节日也过完了。”

于是,1969年9月28日和29日,我国两颗原子弹在罗布汨成功爆炸。

苏联监测卫星收到信号,猜测中国的核试验,是临战前的一种测验手段。

毛主席的决策吓破了勃列日涅夫的胆,他开始偃旗息鼓,不敢再提对中国实施核打击。

始终洞察全球局势的毛主席,通过这件事敏锐捕捉到了美国人在对中国主动示好。

虽然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始终是中国最大的敌人,甚至可以说是不共戴天的敌人,但是, 国家不同于个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既然美国示好,毛主席认为: 我们可以探讨中美联合对抗苏联的可能性。

毛主席便直接点名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四位老帅具体研究中国对苏对美的战略取向问题。

四位老帅不负众望,很快得出结论: 中国从战略上可以打美国牌。

叶剑英还借用 历史 故事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 中美苏就相当于魏蜀吴三国鼎立,中国应借鉴诸葛亮的“东联孙吴、北拒曹魏”的战略方针,联美抗苏。

1970年8月,中共老朋友埃德加·斯诺访华,毛主席认为这是对尼克松投桃报李的好机会,便在国庆节邀请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两人并排站在一起检阅国庆游行队伍。

中国国庆节邀请美国人站到天安门城楼,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情。

斯诺问: “中国领导人从不公开做无目的的事情 ,这是为什么?”

毛主席说: “我先放个试探气球,触动触动美国的感觉神经。 ”

周总理精心安排照片只保留毛主席、斯诺夫妇和翻译,其他人都技术性处理。

这张照片刊发《人民日报》头版位置,很明显,是中国方面向美国发出的含蓄且有深意的讯息。

出人意料的是,这张如此重要的照片被基辛格忽视了,基辛格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我们敏锐地观察事物的能力估计过高,他们传过来的信息是那么拐弯抹角,以至于我们这些粗心大意的西方人 完全不了解其中的真意。”

1971年3月,又一个机会来了,第31届世界乒乓球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中日没有建交,出于安全考虑,中国乒乓球队代表团不准备参加。

周总理认为有必要参加,并向毛主席请示,毛主席批示: “我队应去,哪怕死人也要去,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中国代表团“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态度,给其他国家运动员留下深刻印象, 他们纷纷跟中国运动员切磋技术。

一天,美国运动员格伦·科恩错过班车,上了中国运动员的车,我国运动员庄则栋跟他热情交谈,合影留念,互赠礼物。

科恩说:如果中国代表团邀情,他会到中国看看。

庄则栋答应向上级请示。

毛主席决定: 向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发出邀请。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来到北京,访问交流一个星期。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受到中国高规格接待,全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毛主席这次发出的信号,尼克松收到并准确理解,他激动万分,正准备派大使到法国与中国驻法国大使接触,巴基斯坦驻美大使希拉里给却不失时机地给他带来周总理的口信。

周总理说: “不必绕道巴黎,中国政府愿意在北京公开接待美国总统的特使。”

尼克松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派基辛格到南越、泰国、印度、巴基斯坦进行为期十天的访问。

其实,这都是掩人耳目,基辛格7月9日在巴基斯坦秘密坐上飞机飞往北京。

基辛格在北京停留48小时,跟周总理密谈17小时,重点商谈尼克松访问中国的重要事宜。

尼克松为了这次访华做了充分准备,突击阅读了大量毛主席诗词,甚至苦练了一番怎么使筷子吃饭。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携妻子乘坐由波音公司研制的“空军一号”专机成功抵达北京机场。

当时,接见外国首脑,我国都是派155人的仪仗队,这次却多达360人,并且,周总理已站在机场等候。

尼克松走下飞机看到这一幕,兴高采烈,激动的握住周总理的手不愿松开。

周总理风趣地说: “总统先生,您这只手伸过了最广阔的太平洋,欢迎您的到来。”

随后,尼克松和周总理同乘一辆“红旗”牌轿车来到钓鱼台国宾馆。

尼克松进房休息时,看到墙上一幅宣传画,上面写着 “打倒美帝!”

尼克松心想,这是故意的吧,气的他窝一肚子火,根本没休息,一心想找毛主席问个清楚。

按照惯例,毛主席一般在外国首脑回国的前一天才接待他们,出于对中美关系的重视,毛主席决定当天下午三时会见尼克松。

尼克松还在为宾馆墙上宣传贴画的事闷闷不乐,跟毛主席握过手后,耿耿于怀的尼克松率先开口向毛主席问道: “主席先生,请问贵国宾馆的墙壁上为何贴着打倒我们的标语,是对我们恨之入骨刻意为之吗?”

此话一出,现场气氛立刻紧张起来,谁都没想到两国元首的谈话竟然会从一句质问开始。

尼克松来往所有招待事宜都是周总理亲自安排的,却没想到会出现如此纰漏,周总理望着毛主席深感愧疚。

没想到,毛主席却哈哈大笑,然后从容不迫地对尼克松说了三个字: “放空炮”!

“放空炮”?尼克松听后疑惑不解,他不明白放空炮是什么意思。

周总理瞬间明白毛主席的意图,立即补充道: “主席的意思就是说,像你们天天喊着消灭 社会 主义一样,我们也天天喊打倒美帝国主义,都是只闻其声,并无行动,这就是放空炮。”

尼克松听后也大笑起来,他没想到毛主席竟然这般幽默。

为尽可能避免尴尬,毛主席跟尼克松先聊哲学,一言一行都显示了毛主席极高的政治智慧。

与毛主席的轻松自如相比,尼克松完全没有了在美国政坛叱咤风云的健谈,反而不间断会被毛主席的幽默兴奋到说不出话来,他尽可能地保持镇定,可总是在不经意间落于下风。

根据毛主席身体状况,这次谈话外交部事先把时间安排在15分钟左右。可毛主席为中美关系的大局着想,为新中国的未来考虑,还是咬牙坚持,强撑着和尼克松进行了长达65分钟的交流。

毛主席用智慧、机敏、风趣、富有哲理的思维征服了尼克松,让尼克松见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中国领袖。

尼克松这次访华,精心准备了三件礼物:

一是两棵美国杉树

其中一棵刚抵达中国因虫害枯萎,另一棵栽培在杭州,一直生长的很茂盛。

二是一对麝香牛

麝香牛送往北京动物园饲养,因水土不服,一头1975年病死,另一头活到1980年。

三是日本“阿波丸号”沉没的详细经纬度图和船上的珍宝清单。

清单上的内容让人瞠目结舌: 40吨黄金、12吨白银、40箱文物及艺术品、15万克拉钻石、10000吨橡胶,还有锡锭、大米及2009具尸体。

阿波丸号长150余米,宽20余米,深12.6米,总吨位约11250吨。

阿波号从印度尼西亚返航,日军驻东南亚军政要员、外交军官和随军家属2009人携带近万吨物品登上这艘船舰。

1945年4月1日,阿波丸号行至台湾海峡的牛山海域,被美军用4枚鱼雷击沉。

1977年到1980年,3年时间,中国600多位潜水员共潜水3600次。打捞物资5418吨,价值5000多万元,打捞368具日本遗骸。

尼克松还给毛主席送了4件私人礼物: 瓷制天鹅、水晶玻璃花瓶、尼克松的名片和高脚杯。

瓷制天鹅

由美国新泽西州波姆陶瓷艺术中心烧制,十分美观,不巧的是运输过程中,天鹅的第5根羽毛碰断,虽用胶水粘好,但瑕疵明显。

尼克松尴尬地向毛主席深表歉意。

毛主席一语双关地化解了尼克松的尴尬: “中美关系不是也让你接上了吗?”

来儿不往非礼也,毛主席自然要回礼,回馈尼克松 4两“大红袍”。

尼古松掂量掂量4两茶叶,觉得太少,心想毛主席这是看不起他,心里不舒服,神情便有些异样。

周总理看出尼克松心中不悦,解释说: “这您还嫌少,这可是毛主席送给您的半壁江山啊。”

尼克松不解,区区4两茶叶,怎能和半壁江山挂上了钩?

周总理知道尼古松听不懂,继续解释: 这种大红袍母树只有3棵,产量极其有限,毛主席只有8两,一下字就送您4两,不就是半壁江山吗。

物以稀为贵,尼克松顿开茅塞,把4两茶叶珍藏了起来。

尼克松临走时又向毛主席索要墨宝,毛主席欣然同意,挥毫泼墨,写下12个字:

老叟坐登,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看到这12个字,尼克松如同雾里看花,一头雾水。

随行人员也无人能解其意,美国中情局的专家悉心研究,也没弄明白个中玄机。

这副字的意思直至近半个世纪,也没有一个确切结论。

和毛主席以往那些庄严雄奇、大气磅礴的诗篇相比,这12个字还真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啊。

毛主席从未解释过这12个字的真实含义,这12个字成为未解之谜,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曾撰写出版《毛泽东传》、《毛泽东的后半生》等著作的美国人罗斯·特里尔给出这样的解释:

“老叟坐凳” 讲的是一个老头坐在凳子上,暗喻老人指美国,正在傲慢地看着整个世界,殊不知世界已经在悄悄变化,美帝已经跟不上形势,有坐井观天之嫌。

“嫦娥奔月” 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一名女子羽化登仙飞上月球的故事,暗喻中国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表明中国 科技 实力的强大。

“走马观花” 本意是粗略地浏览观察事物,毛泽东用这个成语暗示尼克松在中国的访问十分简短,如同走马观花一样。

罗斯·特里尔对这12个字的解释,看起来很有道理,认真分析总有些牵强。

那么,毛主席赠给尼克松的12个字,真实内涵究竟是什么样?

笔者认为:

【一】“老叟坐凳” 中的“老叟”,并非指尼克松,而是指毛主席自己。

首先,毛主席与尼克松会面时,毛主席79岁,自称“老叟”符合年龄定位,而尼克松59岁,不适合称“老叟”。

其次,尼克松访华时,国际风云动荡,世界很不安宁,毛主席用 “老叟坐凳” 表明自己端坐在凳子上,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水起伏,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这正是我们熟识的毛主席,自尊自信,淡定从容,傲视群雄,气度非凡。

【二】 毛主席引用 “嫦娥奔月” 这个典故,一是对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的肯定,二是告诉尼克松中国在远古时代就有登月的典故,不久的将来,中国人也一定能够登上月球。

由衷的自豪,满满的自信,诙谐间不失浪漫,这正是我们敬仰的毛主席。

【三】 毛主席引用 “走马观花” 这个成语,实际上是要告诉尼克松:

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有真正地了解中国,中美两国只有长期深入的接触,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才能建立起稳定、和谐、共赢的两国关系。

这是毛主席给尼克松释放的一个信号:中美关系应该进一步发展。

上世纪70年代,毛主席非常重视中美关系,希望中美两国建立起良好的外交关系,这是在当时 历史 背景下,毛主席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

毛主席的 “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12个字,体现了毛主席博大的胸襟, 丰富的经历和深厚的学养,字里行间不乏诗人的洒脱浪漫,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大国领袖的磅礴大气。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运动员死在巴黎的是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