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团体赛比赛规则什么时候改的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乒乓球团体赛比赛规则,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乒乓球什么时候改成大球

在2001年47届团体世乒赛上,国际乒联对比赛规则做出了重大改革:比赛用球的直径由38mm增加到40mm。此规则从2001年9月1日开始实施。
实践证明,用40mm大球比赛避免了击球过快、旋转过强、来往球少的间题,从而大大提高了乒乓球的观赏价值。
乒乓球赛制变化
国际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不断变化,推动了乒乓球技术的变革和发展。在2001年和2003年47届团体,单项世乒赛上,国际乒联对比赛规则做出了重大改革:比赛用球的直径由38mm增加到40mm,每局分数由21分该为11分,以及无遮挡发球等,并决定此规则从2001年9月1日开始实施。虽然规则的修改较为简单,但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却产生巨大的影响。
实践证明,用40mm球比赛避免了击球过快,旋转过强,来往球少的间题,从而大大提高了乒乓球的观赏价值;而11分赛制的改革使比赛双方胜负的偶然性加大,打破了传统的比赛格局。虽然目前对11分制褒贬不一,但改革已成定局。为了继续保持我国在该运动项目的世界领先地位,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对新规则,新赛制,新特点进行深人的研究,为此,我们走访了资深乒乓球教练员和有关专家,并对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访间,座谈,同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图寻找并把握11分制和大球及无遮挡发球在技术,战术,心理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客观地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使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尽快适应这一新的变化。
1、乒乓球新规则的演变过程
运动竞赛规则的修改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技术,二是可以打破平衡,从总体上促进该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地回顾世乒赛走过的路不难发现这一规律。
第36, 37届世乒赛,中国队在两届的14项比赛中获得13项冠军;参加团体赛的18名运动员中,使用长胶,生胶和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运动员有6人。欧洲运动员对中国和朝鲜等国运动员这种打法和球拍很不适应,提出了要求改变规则的呼声。因此,在第37届世乒赛期间召开的第37届国际乒联大会上对1981-1983年国际乒联手册中的乒乓球规则进行了修改:球拍:从1984年1月起,不管球拍两面的覆盖物性能是否相同,球拍的两面均必须是两种明显不同的颜色;发球:限制运动员背对手或使对手看不见其发球动作;在发球时不允许运动员跺脚。并在第38届国际乒联大会上再次明确:球拍两面不管是否覆盖物,必须是一面红色,一面是黑色。
第39届代表大会对运动员发球进一步做了严格规定:球离手后向上垂直抛起的高低不能低于16cmo1998年5月国际乒联在南非召开的理事会上,以19票对18票通过了限制使用长胶。继而,1998年8月中旬,中国乒协收到了国际乒联发来的"球拍覆盖物批准表",国际乒联器材委员会在此表中对"长胶"下了正式定义:颗粒粒高与直径之比大于0。9。颗粒粒高和直径之比大于1。 1,如不做改进,只能使用到1999年的7月1日;物理指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如不做改进只能使用到200〕年10月1日。
近年来国际乒联对乒乓球规则又进行三大改革:比赛用球的直径从原来的38mm改为40mm;每届比赛的分数从21分改为11分,每轮次只能发球2次;发球时禁止用身体遮挡,造成对手看不见球。
2、规则改革对世界乒坛格局产生的影响
根据国际乒联每年公布的最新世界排名,可以清楚地看出从1981年一2003年来规则的改革对中国运动员在世界排名上产生的影响,见下表和图示的比例分配。
1981年——2003年世界排序前10名的男运动员分布情况
年份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中国6 6 6 5 6 6 6 5 4 3 2 1 2 2 4 5 4 3 4 5 5 5 4
欧洲3 3 3 4 3 3 4 5 5 6 6 6 7 6 5 4 5 6 5 4 3 4 4
其他1 1 1 1 1 1 1 1 2 3 1 2 1 1 1 1 1 1 1 2 1
在1981年——1989年的9年中,世界排名前10名选手中,中国选手有50人次,占总人数的55%,并且排名都靠前。例如在1982——1986年公布的排名中,前3名男选手都是中国运动员,说明这是中国选手成绩最好,打法最多,阵容最整齐的时期。
1990年——1994年是中国男队的低谷期,5年中排名前10名选手只有10人,占总人数的20%。其主要原因是:一批优秀选手如郭跃华,蔡振华,江嘉良等退役,使中国男队整队实力受到影响;中国队的直拍快攻打法没有创新,技术落后,且青少年后备力量中没有比较优秀的选手顶上来;新规则实施后,中国队的总体实力受到影响,与其它国家实力相对拉近了。如使用"倒拍"的中国著名选手蔡振华1981年排名世界第7名,1982年——1983年排名世界第2名,1984年升到世界排名第1名;而从1985年新规则实施后,我国选手的排名有所下降,而欧洲选手因使用普通胶皮却没有受到影响,成绩反而上升了。如瓦尔德内尔在1986年排名世界第10名,从1987年——1998年的12年中,先后5次排名世界第1名,4次世界排名第2名,3次世界排名前5名。
从1995年开始,中国男队的成绩开始逐步提高。这期间主要是中国乒协的领导加强了对乒乓球训练的管理,狠抓了基本功,注重了对乒乓球技,战术打法的继承和创新,并大量培养和使用青年选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选手,如:孔令辉,刘国梁,王励勤,马琳等。但形势也不容乐观,看近年来男子前10名的所属,世界男子格局依然是欧足继续对峙,欧洲男子实力依然雄厚,不容忽视,特别是球变大,1l分制的偶然性及发球的限制等,使我们的国手们应尽快适应新的规则。
3、规则改革对乒乓球技术产生的影响
为了抑制中国人在乒乓球项目上的绝对优势,国际乒联在欧洲人的倡导下实行了新规则。在47届世乒赛单项比赛中,以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为代表的上个世纪的"遗老"们早早被淘汰出局;由波尔,萨姆索诺夫,庄智渊驾驶的"三驾马车"被掀翻在八强之外;而近乎"失传"的削球技术重新充当了"杀手"身份;旨在抑制中国人的新规则却使欧洲人频频翻船……。在本届世乒赛上,比欧洲人更快适应新规则的中国队,仍然是实施新规则后第一次世界大赛的绝对赢家。西方人希望以新规则的紧箍咒束缚住中国人,中国队却以东方人的智慧一一找到了化解之法。由此我们应辩证地认识规则的修改,其影响也是正负两方面的。
(1)比赛改用大球使比赛更具有对抗性
比赛用球的直径由原来的38mm增加到40mm。由于比赛用球增加了2mm,球的旋转明显下降,这对我国选手尤为不利,特别在发球上。发球的旋转变化莫测历来是中国选手的优势,是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如今随着球的变大,旋转力的下降,加上无遮挡发球规定,发球制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大球的使用对我国的选手影响很大。当然,比赛用球的改变使比赛更具有对抗性,同时也提高了竞赛的观赏性。使用大球,使运动员击球的相对减慢,使比赛的来回球增多,一般情况下,难以一拍置对方于死地,比赛更加激烈,精彩,以前那种几板攻球打死对手的局面明显减少了,这无疑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比赛的对抗性增强,队员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灵活多变的打法,灵敏反应及快速的脚步移动和持续搏杀的能力,才能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2)比赛实施11分制使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增大
现今的乒乓球比赛给人的突出感觉是比赛冷门不断,比赛胜负难以预测,许多比赛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偶然性。这既反映了各国球员水平不断提高,相互实力更加接近,也体现了新规则所产生的影响。本届比赛最大的特点是:11分制使以往21分制那种鲜明的局面划分和战术组合不再明显,胜负结局往往在瞬间发生转变。强弱之间差距不再明显,决战时刻屡屡出现,许多名将纷纷被这种迅速逆转的局面拉下马,而更多的新人则借助新规则一战成名。尽管11分制相比21分制不能充分体现乒乓球的技战术内涵,但缩小选手之间的差距,使比赛更具悬念,更加精彩,却在另一方面增强了比赛的魅力,赋予了乒乓球运动新的机遇。
21分制的比赛中,由于比分相对较多,一局换发球有5次发球的机会,在比赛中一般是前10分运动员之间往往会处于适应,摸底的过程;11分制则由于比赛减少了10分,相互之间已没有更多的机会相互摸底,这要求运动员要尽快进人比赛状态,控制对方,打好开局。而且两球一转换的发球规则,大大削弱了以发球强攻型选手的发球威力和抢攻得分能力。我国运动员在发球强攻战术上创造了多种技术,在世界大赛中屡见成效。21分制时期,前2个发球是摸清对手底细的试探性发球,后3个发球则使用绝招。而11分制只有2球的机会,这无疑打破了队员固有的发球强攻模式,削弱了发球的攻击力和破坏力。这对我国以强攻型选手和发球抢攻能力较强的运动员是一个制约。
11分制的实施对比赛的技术风格产生了影响,容易使运动员产生求稳的思想,尽盆减少自己的失误,但这种打法进攻力差,得分机会也很少。希腊的格林卡,这位老将是11分制的受益者,改11分制后,他这种打法凶狠,特长明显的运动员一下就占了上风。由于大球的使用,那些攻球力大,冲击猛的选手占了较大的优势;而发球规则的修改又使那些以发球抢攻技术型的运动员威力大大减低。相对而言,稳扎稳打,各种技术全面的运动员优势更加明显。针对11分制,无论那一类型运动员,都有必要重新整合自身的优势,力求比赛稳中凶,凶中有稳,敢打敢拼,要求原来"技术型"和"实力型"打法的技术风格必须有机的结合。
11分制的比赛平均局点相对更多,同时,也使胜负的偶然性增大。局点的增加,使比赛更加激烈,更具观赏性;局点的增加,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处理关键球的次数也相应增加,这无疑对运动员的技,战术及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胜负的偶然性增大,中国队的教练余承刚就这问题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从21分到11分足足减少了10分,比分的减少,这必然影响到结果;二是发球由连续5个发球该为2个发球,高手落后时缓冲的余地小了。过去在关健时刻轮到自己发球时,高水平选手可以把5个发球加以战术组合,通过变化多端的发球变换战术,扩大优势或者追上对方。现在两个发球几乎就没法组合。
(3)新发球规则产生新变革
所谓新发球规则,也就是当球与球拍接触时,发球员或他的双打同伴身体的任何部位和衣服,都不能在球网以及两侧网柱顶端与球进行连线所形成的虚拟三角形之内或上方,一"上方"的高度,以不会挡住接发球员的线为限。新发球规则的实施,使得乒乓球技战术发生了大变革开有针对性的策略。
为适应这一情况我们应从两方面:一是重建发球抢攻体系。建立新的发球套路应尽量不破坏原有的发球体系。以马林为例,由于新发球规则的限制,马林的低抛转不转发球就不能发了,只能改用高抛发球,以高抛转不转发球为主,由于发球质量下降,马林的发球抢攻就要以抢拉上旋球为主,抢冲底线长球和半出台球为辅。二是培养快速,凶狠主动接发球的意识。由于发球质量下降,接发球减少了摆短的使用,而是利用将对手逼向中台,从而自己能在中近台形成主动发力相持局面,其中庄志渊正手暴挑,吴尚垠的反手快撕,波尔上手一板高吊的质量和相持中节奏,路线的控制尤为突出。相反,我国运动员在主动接发球意识上不够凶狠,果断,第一板上手不愿发力,总想稳几板,后面再打实力球。结果一招先失,全盘被动,从而导致兵败釜山。所以无遮挡发球规则采用,使乒乓球的接发球战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进而影响原有打法,也让乒乓球越来越吸引大家目光。
4、新规则对科学安排比赛和训练所产生的影响
80年代以来的几次规则变化对世界和中国乒坛的技术发展已经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国际乒联在近期彻底对竟赛规则进行改革后,中国乒乓球队为适应新规则,在赛前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据中国乒羽中心副主任兼总教练蔡振华表示,重新针对新规则进行针对性训练的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自身规律的改变。从理论上讲,国际乒联从80年代开始对规则进行修改以来,中国队面对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并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而在本届世界乒赛所采取的无遮挡发球和11分制及其他方面的改变后,实际上意味着自身规律的改变,我们只有围绕着新规则寻找新规律,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就必须重新设计战略战术。总的来说,从7001年9月1日开始中国队就一直在尝试用新的训练方法去适应新的规则。
训练内容的改变。原来的训练体系和现在的规则存在一定的冲突,也就是说训练的无效劳动更多,而实际效果减少,因此,我们进行了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的一些新的尝试和改革。例如在训练时间上有两个区别,一是每个训练内容计划的时间由原来的15m1n改成了5m1n或7m1n;也是因为无遮挡发球,原来是5个发球一个轮次,现在两个发球一个轮次,原来5个发球可以组成多种战术的套路,现在要形成更多的套路,而且发球和接发球从主动到被动的转换频率也高,所以计划要进行调整,这是训练内容的改变。
符合科学性更具实效性的体能强化训练。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要求运动员精力的投人,即每一板球质量的要求更高,除了旋转,击球,力量和弧线这四大要素以外其他方面必须要到位,包括落点和命中率等等,这就要求运动员的精力要特别集中,对运动员的消耗就要大一些。因此我国选手在训练节奏和体能训练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先是把以往的一天两练改为一天三练,尽管训练时间并没有延长,但训练的强度却大大的增强,确保了运动量,而整个训练的改变也是根据"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体现了训练与实战相结合的原则。
5、结论与建议
针对新规则,我们应继续秉持以往的方针积极应对,加强思想认识,认真剖析现行规则的特点,掌握其内在规律,根据不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尽快适应新的变化,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保持我国世界乒坛的优势地位。为此,应从基本技术,心理训练,观念认识以下几方面人手。
(1)苦练基本攻,继续发扬我国运动员"快,准,狠,变,转,'的技术风格。苦练绝活,技术上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继续发挥发球的优势,苦练旋,转,巧的基本攻。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要在旋,转,巧的基础上,强化稳定性和成功率,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身失误。大球的使用,击球减慢,相持球相对增加,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加强相持能力训练,并进一步得到提高,在比赛中具备充足的后劲,主动上手敢打敢拼,做到心不虚,手不软。
(2)加强比赛的心理训练,适应新规则转化快,节奏快的要求。要对关键场次和局点球进行严格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使运动员习惯于紧张而激烈的比赛;平时训练要勤于制造干扰气氛,增加运动员的心理压力,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快速紧张的比赛节奏。针对11分制在技战术上的特点,心理训练比21分制时代更为重要,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科学训练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训练是一种辅助手段,运动员赛场上的镇定与自信,主要来自对于自己高技术水平的信心。所以心理训练的作用在于使运动员敢于拼搏,去争取好成绩。
(3)转变观念,更新方法,适应乒乓球新规则。规则的改变将引导世界乒乓球运动向新的方向发展,教练员应研究新形势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要求,转变观念,更新方法,只有主动顺应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潮流,才能使我国乒乓球运动在新的世纪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乒乓球为什么要改用大球,小球什么上时侯结束
在2001年47届团体世乒赛上,国际乒联对比赛规则做出了重大改革:比赛用球的直径由38mm增加到40mm。此规则从2001年9月1日开始实施。
实践证明,用40mm大球比赛避免了击球过快、旋转过强、来往球少的间题,从而大大提高了乒乓球的观赏价值。
团体赛是还没有正式奥运会吗
团体赛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式成立的奥运项目。
在以往的几届奥运会中,乒乓球项目只有单打和双打,在里面又可以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由于双打方面每个国家都可以派出多个组合代表出战,而中国队过于强横的实力让其他国家几乎没有参与感。
为了让更多的国家能够拿到奖牌,08年北京奥运会正式将双打换成了团体,每个国家只能出一个团体。
奥运会乒乓球团体赛的规则如下:
1、乒乓球团体比赛采用5场3胜制。
2、一个队由3名运动员组成,抽签分出主客队,比赛顺序是: 单打、单打、双打、单打、单打。
3、每场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4、间 歇:在局与局之间,有不超过1分钟的休息;在一场比赛中,双方各有一次不超过1分钟的暂停;每局比赛中,每得6分球后,或决胜局交换方位时,有短暂的时间擦汗。
乒乓球规则的演变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有哪些?
国际乒乓联合会对比赛制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优化, 而且改革的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和提高技术, 打破世界平衡, 进一步促进乒乓球的发展, 对世界乒乓球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为了推动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我国对于新赛制规则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经过多方研究逐渐适应新规则, 继而促进我国乒乓球技术获得更高的水准。
一, 乒乓球规则演变
80年代之前, 世乒赛团体赛比赛规则是不同的, 男团是以九场五赛制, 而且都是单打为主;而女团则施以五场三胜制。从某种层面分析, 男团比赛规则既存在有利的一面, 与此同时又有弊端存在, 能够从整体上看到一个团体的水平, 然而在赛时上消耗过多, 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观众的观看兴致。正因为如此, 在1989年国际乒联大会上, 对男团比赛制度进行改变, 以五场三胜制作为新的比赛规则, 在之后的第42届世乒赛上推行。
在2001年, 世乒联合会又对规则进行重新定位, 彻底结束了乒乓球21分制, 实行每局11分制;而且发球规则也发生了变化, 由之前的5球一轮, 改为现在的2球一轮;乒乓球单项比赛也发生了变化, 由之前的五局三胜制, 变为七局四胜制, 团体变为五局三胜制。在2005年世乒赛上, 竞赛编排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主要是根据选手的世界排名, 这种赛制的推行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从而防止同一国家选手, 或是同一地区的选手垄断的情况, 从而增加乒乓球比赛的灵活性。
二,乒乓球规则演变对其技术的影响
(1) 球拍变化方面
随着乒乓球规则的变化, 对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影响非常显著, 这其中最明显的标志是球拍的变化, 而这对于中国选手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尤其是对中国两面不同性能的球拍, 其运用功效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在比赛过程中, 正胶快打等打法无法发挥其作用, 突然性不断降低, 从而减低回球难度, 从整体角度分析, 这对中国运动员的整体发挥是非常不利的。遵循新的规则, 面对不同性能的球拍, 还有正胶快攻的选手, 运动员不得不对自己的技术进行调整, 更严重的是很多这样的运动员提前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2) 比赛用球变化
从乒乓球比赛层面分析, 在比赛用球上面选择主要考虑到两点, 其一是直径, 其二是重量。而随着比赛规则的改变, 两者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球的直径变成40 mm, 重量变成2.7 g, 球直径增加了, 随之表面积就扩大了, 而且体积质量也变大了, 继而促使球的重量也随之增加。在比赛过程中, 改用大球之后, 运动员面临很多技术上的挑战, 特别是面对飞行递减的来球, 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如动作结构、战术、技术, 继而导致体能作用不断递增, 在进攻意识方面有所强化, 而且还在实力及力量方面显示出强化的趋势, 这对于运动员而言是极大的挑战, 特别是对其相持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尽量减少主动失误, 借助力量去控制落点, 运用节奏去扰乱对手战术, 从而寻找进攻机会。与此同时, 还大大改善了运动员弧球能力, 强化个人进攻意识, 提升运动员整体能力, 这样才能有效融合进攻与防守, 真正做到以守为攻, 攻守衔接。由此一来, 将会对运动员的灵敏、耐力, 乃至体力都具有较高要求, 在日常训练过程中, 不仅要提升运动员进攻能力, 而且还能改善其防守能力。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乒乓球团体赛比赛规则什么时候改的》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16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