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开幕〉奥运开幕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奥运开幕,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数一数》教案范文
- 2、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狮子和兔子》教学设计
- 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多少个字》教学设计
- 4、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运动会》教案3篇
- 5、二年级语文下册《迷人的夏天》教学设计
- 6、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五篇
本文目录导航: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数一数》教案范文
最佳答案【 #教案# 导语】《数一数》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内容,本节课主要安排以活动为主,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教学的兴趣。
2、通过 “数一数” “说一说”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活动,对计数单位“千”有进一步的了解,并知道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
感受大数,发展数感,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100粒黄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10个一是( )
2、10个十是( )
3、一个三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数是( )位。
二、探究新知
1、师出示一小桶黄豆,请同学们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
生自由发言。
2、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粒豆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师:有没有的方法?(先数出十粒,再分出十个这么多放在一个杯里,大约就是一百,然后再盛十个这么多就是一千了。)
学生用总结的方法再试一遍,感受一下一千粒豆子有多少。
三、律动(我们来交换)
仿照21页第7题小组游戏
3、师:在我们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可以用一千表示呢?请同学们把数学书合上,这本书大约有50张纸,几本摞起来会是一千呢?(学生独立思考)
4、出示10个这样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课件显示)。
5、出示一张有100个笑脸的贴纸,几张笑脸可以呈现一千个笑脸。板书(10个一百是1000)
四、巩固练习
1、我们数数到900时,10个一百是多少?
2、笑笑带来的问题——一本书有100页,10本书有多少页?(师示范:又叠上10本书
3、淘气带来的问题——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出示课件:天安门广场周年庆典情境)
4.完成21页第5题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大数,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数万以内的数。
3、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大的数是大量存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旧知识引入新课,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规则。)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计数器
这个数表示的是多少?说一说你的想法。(出示计数器:拨数9999)。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再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
教师总结: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珠子就是一万。
2、数一数
(1)出示问题: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学生讨论并汇报。
3、认识“一万”
课件出示:出示正方体图。出示10个正方体,指名回答,一个正方体是多少?(一千)。 十个呢?
小组数一数,并汇报: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
总结:10个一千是一万。(师板书)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习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
4、课件出示问题: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大家一起数一数。
还可以怎么数?学生讨论并汇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里数一数,看谁数的又对又快。学生小组内数数,师巡视了解情况。
5、课件出示问题: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从计数器上拨数,从“八千九百”到“一万”
2、第23页练一练第二、三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练一练第四题
板书设计:
数一数(二)
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就是一万
10个一千是一万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认计数器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千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千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正方体
教学准备:
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件)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请把你找到的大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大数。生自由发言。
二、认一认
1、师拨数,学生认。例如:120、345、756、892、990、995、等等。
2、指名到前面拨,下面学生认。
3、同桌之间一人拨数,一人认读。
4、请几组同学到台前展示。
三、探索新知
1、(出示计数器9)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是10。师:也就是我们学过的10个一是10,或1个十是10(板书)。
师拨99,这个数是多少?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100。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出100怎么表示吗。
生:100个一是100,也可以是10个十是100(板书)
师指名展示。(学生边讲解边展示)再添一个珠子个位就满十了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9加进位的一又满十了,再向百位进一。所以是100。
师:999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数是多少?同桌或小组同学之间拨一拨,说一说。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拨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今天我们认识了“千”请同学们看一下计数器,千位数是一个四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板书)相邻数位之间的关系是十进制。
(二)出示课件大正方体图
1、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
2、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讨论数的方法。(如果学具不够,可以借助附页二中的图片摆一摆)
3、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小正方体。
总结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是1条。一条一条地数,数10条是一片,一片有100个。一片一片地数,数10片有10个100,10个100加起来是1000。也就是说10个百是一千。(板书)
四、数一数
(一)同桌互相数一数,从887数到1000。方法不限。
师:如果一百一百地数,下一数是什么?生:987。(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计数器)
(二)游戏开火车数数
1、师说一个数,一个一个地数每个同学数一个。一直数到一千。
2、从750开始,5个5个地数,数到一千。
3、从500开始,10个10个地数,数到一千。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千,并且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在生活中找一找一千可以表示哪些物体?多大是一千?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一)
10个 一是十
10个 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 0 0 0
千 百 十 个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狮子和兔子》教学设计
最佳答案【 #教案# 导语】《狮子和兔子》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寓言故事。“狮子”是一种凶猛的野兽,被称为“百兽”,“兔子”则是一种性格温顺,身体娇小的动物,这两种强弱对比十分鲜明,通过朗读感受启发学生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靠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教材简析:
《狮子和兔子》是北师大版语文书第四册中的课文。《狮子和兔子》是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3、理解重点词语:“吼、蹦、翻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课,学习概括
1、复习生字、词。
2、齐读课文,概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读懂课文,深究表现
1、故事中的狮子是什么样的呢?哪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狮子?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指导朗读)
2、别看他这么骄傲、自大的样子,他也会遇到麻烦,他遇到了什么麻烦?
如果是你懒洋洋地在草丛中晒太阳,突然被一群红蚂蚁在身上爬来爬去,咬得你又疼又痒,你心情怎样?你会怎么想?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3、狮子用了哪些办法来赶走红蚂蚁呢?结果怎么样?默读3——7自然段,用——画出句子。
生汇报。
4、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办法。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狮子动作的词圈起来。
请同学们读读这些词语,边读边做动作。
抽生读这些词语:你从狮子的这些动作体会到什么?(着急)
理解“筋疲力尽”,指导朗读,体会狮子的心情。
5、我们再来看狮子的第二种办法。齐读:这个办法怎么样?(好)从哪里看出来?(立即)这个办法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吗?(兔子提醒的)
6、我们看看兔子是怎么提醒狮子的。
刚开始看到狮子累得筋疲力尽都赶不走红蚂蚁,兔子什么反应?他笑什么?心里会怎么想?
狮子在这边急得要命,他见小兔子在笑,有什么反应?理解“恼羞成怒”
力气大、脾气也大、自认为是百兽的大狮子,却奈何不了一群小红蚂蚁,在兔子面前丢尽了面子。面对恼羞成怒的狮子,兔子怎么做的?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提醒狮子、告诉狮子方法)
分角色读狮子和兔子的对话。
7、为什么兔子不直接叫狮子跳到河里去?(想让狮子动脑筋)他想让狮子明白什么?齐读最后一段。
回顾狮子的两种办法对比,理解兔子的话。(刚开始狮子又吼、又蹦,累得筋疲力尽都赶不走红蚂蚁,说明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没有用的;后来在狮子的提醒下,跳进河里,红蚂蚁被立即冲走了,这说明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出有效的办法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是呀,一只凶猛威武的狮子虽然力大无比,可面对红蚂蚁的叮咬时,光凭力气与发脾气,怎么都奈何不了红蚂蚁,最后还是兔子提醒他,用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办法就轻易把红蚂蚁赶走了。看来我们遇到问题时,光生气、着急、害怕是不行的,而应该积极动脑筋,相出既简单又好用的办法才是最重要的。
2、孩子们读得真有感情。老师决定奖励一首儿歌给大家。
自由试读儿歌《不动脑筋别发言》。
齐读儿歌《不动脑筋别发言》。
老师有疑问了,你们说这是为什么?诶!不动脑可别发言哦!
(因为盐遇水要溶化,所以白驴感觉越来越轻;而棉花浸了水会越来越重,所以黑驴落在了后面。)
真会动脑筋。那么以后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遇到问题时一定不要只凭力气和发脾气,必须要学会——动脑筋。
篇二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认识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2、读懂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筋疲力尽,恼羞成怒”。
3、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方法独立识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兔子的“笑”是什么意思。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好!今天,森林王国中的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大家高兴吗?瞧,谁来了?(播放课件)。
2、看完课件,师:问:谁来了?板书(狮子)贴狮子图。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
生:狮子是林中,
生:它很凶猛。
生:大狮子很威武,
生:……
3、师:这只狮子和聪明可爱的兔子发生了非常有趣的故事。
板书好课题(和兔子)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请轻轻翻开书68页,自由小声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课件)
2、师检测字词:
(1)师:刚才老师在听同学们读的时候,发现这几个词语同学读着还有困难。现在,我们共同来认识吧!(板书“认”);
①蹲在:师指名认,板书音节;
②纵身:请生读,并标调。
③筋疲力尽:请生读
④提醒:请看着这个字,在醒的下面加点。(想一想,(板书“想”)该怎样记住它吗?说的忘得快,写的记得牢。写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师教学生书空,在本上写。你会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板书用)
今天,我们学的(认——想——写——用)是指导我们独立识字的方法,以后可要经常用呀!
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宝宝也想考考大家。抽读,跟着读。(课件出示)
讨厌 咬它 凭着 脾气 笑嘻嘻 又疼又痒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词语回到家了,你有信心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课件)(生举手)
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分别请8位同学轮读课文。读的同学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通顺。其余小朋友边听边想狮子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读的过程出现了问题及时纠正。师:对不起,打断以下——
学生读。
师:狮子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刚才,我们看到这只狮子(请看书第一段)叙述的语气:力气很大,脾气也很大,他自认为是百兽,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可是,有一天,它躺在草丛中晒太阳,却遇到了大麻烦。请看书第2自然段(引读第二自然段。)
2、师小结:一群小红蚂蚁,让它又疼又痒,难受极了,它是怎么对付的?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用△标出狮子动作的词语。学生汇报找了哪些词语。
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
咱们一起来扮演狮子,感受它的办法灵不灵。
老师读: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
师:蚂蚁现在是又疼又痒,怎么还笑嘻嘻的,不够难受呀!
再来,老师读: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
表演完后,老师采访表演得较好的同学。
师:你这样吼着,(老师作夸张的动作)想干什么?你使劲地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干什么?
学生——————翻滚着他想可以把蚂蚁压死。
师:如果继续让你做这样的动作,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使用了全身的力气后,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师:这就是“筋疲力尽”(语速慢)。
可是结果却————
谁可以把第3自然段读给大家感受一下?
生读————————
师:你的力气还很大嘛,再折腾半天也没问题。
生读————
好!老师竖大拇指。这就是“筋疲力尽”。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狮子对付红蚂蚁的情景吧!齐读第3自然段。
同学们开始读的时候,那么大的劲儿,可是读到后边都感觉——
师:本来,这只狮子可不得了了,开始的画面让我们感觉威风凛凛,凶猛,力气大,…… 可是现在却奈何不了区区的小红蚂蚁,
师:后来,狮子是怎样做的(默读4——8自然段)用“﹏﹏﹏”勾出描写狮子的句子。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师:真会读书。
狮子恼羞成怒:“笑什么?这讨厌的东西没叮你是不是?”(第五自然段。)
什么是“恼羞成怒”?
生:狮子气得不得了。(语气慢点)教师板书:恼羞成怒。
狮子在恼怒什么?请你气恼地读这句话————
它为什么羞愧?生:他很没面子。请你带着你的理解来读。————
师:堂堂的百兽呀,居然赶不走区区的红蚂蚁,狮子恼羞成怒了,男生读—
师:狮子力气很大,脾气很大,却奈何不了小红蚂蚁,女生读——————
从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的狮子,这次,却被红蚂蚁咬得又痒又疼,兔子还在旁边哧哧地笑,狮子生气极了,全班同学一起读——————
兔子蹲在一边哧哧地笑,其实它是在笑什么?
小组交流。
生:狮子,你的力气这么大还被蚂蚁欺负。
生:你还是百兽,连区区的蚂蚁也弄不下来。
生:笑狮子不会动脑筋。……
你敢这样想,那你有办法帮狮子解决问题吗?
是呀,兔子早就想好了对付红蚂蚁的办法,所以,尽管狮子恼羞成怒了,兔子还是笑嘻嘻地说——引读6自然段。(兔子笑嘻嘻地说:“如果红蚂蚁叮在我身上,我就跳到水里去。”)
接着读7自然段。课件(一句话提醒了狮子,板书(提醒)
它想 ,它还会想 。
生:肯定是蚂蚁怕水,兔子才会说这句话的。
生;河水要流,河水又很浅肯定会把蚂蚁冲走。
师:当一句话提醒了狮子后,
齐读:他纵身跳进河里,河水立即把红蚂蚁冲走了。
师:这个办法实在太棒了,纵身跳进河里,河水立即把红蚂蚁冲走了。他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
生:我今天可要好好向兔子学习。
生:我真笨,怎么不想办法呢!
生:我这百兽,以后,可不能小瞧小动物了。
是呀,兔子哧哧地笑,就是想让狮子明白(齐读):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孩子们,你们明白了吗?
明白了什么?生: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板书(动脑筋)
可爱的兔子们,你还想对狮子说(课件拓展)
生:要解决问题,先要冷静,
生:先思考,在解决。
师:你,聪明的兔子。
……
师:小兔子,你对狮子说————(握手)
……(智慧的兔子)
就象兔子说的,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摇动脑筋。希望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好吗?下课!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兔子最后说的话,懂得遇到问题,光凭着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行的,应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识记生字,并加以书写。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受到思想教育、养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遇到问题,光凭着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行的,应该积极动脑筋 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生字,重点学习“蹲”“疲”“怒”“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出示图片:狮子和兔子)大家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课文,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师板书:狮子和兔子)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阅读要求。
(1)选择轻声读或者默读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长句子和自己感兴趣的词句多读几遍。
(2)标记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借助拼音、听记识字、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猜一猜……
(3)小组内分段轮流读课文,做到读准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2、检查识字情况。
3、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导认读,识记。
4、整体感知,齐读课文。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识记字音形义,练习书写
1、抽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并扩词。
2、总结交流识字方法。
3、学生认真观察字形,提出书写难点,教师做重点指导。群:左上方中间的“-”要伸到右侧去。怒,右上方是“又”,不要写成“口”。
4、教师范写,学生描摹。
5.生独立完成生字。
四、小结: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狮子的表现,体会兔子的笑,从中明白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狮子的表现,体会兔子的笑,从中明白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抽读生字,练习扩词。
2、听写本课生词。
一群 叮咬 筋疲力尽 恼羞成怒 讨厌 提醒 解决
3、出示文中带有生词的句子,练习流利地朗读。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读懂课文,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一只凶猛的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
(1)生答:狮子受到红蚂蚁的叮。
(2)引读课文第2自然段,理解词语“又疼又痒”。
2、小结:红蚂蚁的叮咬又疼又痒,实在难以忍受,面对自己遇到的麻烦,狮子是如何对待的?
(1)指名生反馈。
(2)引读课文第3自然段,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理解狮子的表现。
a.“蹦着”:狮子蹦着是为了什么?(希望红蚂蚁从身上掉下来)
b.“翻滚着”:狮子为什么不停翻滚着?(希望压死红蚂蚁)
c.“筋疲力尽”:狮子为什么会筋疲力尽?(理解狮子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来解决问题,结果用尽气力也解决不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3、讨论:狮子的这些表现被兔子看在眼里,兔子蹲在一边“哧哧”的笑。那什么是“哧哧”地笑?兔子在笑什么?
(1)理解:“‘哧哧’地笑”指的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2)联系上下文,懂得:兔子在笑狮子遭到红蚂蚁的叮咬,只顾着发脾气与花力气,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4、引导:看到兔子在一旁发笑,狮子又是如何表现的?
(1)学生发言。
(2)引读课文第5自然段。
(3)理解:“恼羞成怒”。
a.“恼”:狮子因什么而恼火?(甩不掉红蚂蚁而恼火)
b.“羞”:狮子为什么觉得羞愧?(拿红蚂蚁没办法而羞愧)
c.“怒”:狮子恼羞成怒时是怎么说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
5、过渡:堂堂一只大狮子,却奈何不了去去一群小红蚂蚁,在兔子面前,狮子真是丢尽了面子。面对恼羞成怒的狮子,兔子又是怎么表现的?
(1)指名读课文第6自然段。引导理解
a.“笑嘻嘻”——对于狮子的蛮横无理,兔子并不与他计较。
b.“如果红蚂蚁叮在我的身上,我就跳到水里去。”——这是兔子在教给狮子赶走红蚂蚁的办法狮子解决问题。
c.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
6、导读:那兔子说的这个办法管用吗?
(1)指导反馈。
(2)引读课文第7自然段。
(3)理解:“立即”——立刻、马上。体会兔子所说的办法十分有效。
7、讨论:兔子这样做,是想让狮子明白什么呢?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说说:自己怎样理解兔子说的话。
8、小结:兔子这样做是为了让狮子明白,虽然他的力气很大,但遇到问题时,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还得认真动脑筋,想有效的办法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清楚。
三、总结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谈谈: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3、总结:是呀,一只凶猛威武的狮子虽然力大无比,可面对红蚂蚁的叮咬时,光凭着力气与发脾气,却奈何不了红蚂蚁,最后,还是兔子提醒他,用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办法就轻易地把红蚂蚁赶走了。看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光着急、害怕是不行的,而应该积极懂脑筋,想处既简单又好用的办法才是最重要的。
四、布置作业
把这篇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子
狮子: 吼 蹦 翻滚——赶不走
兔子: 跳到水里去 ——立即冲走
(动脑筋——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多少个字》教学设计
最佳答案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多少个字》教学设计教案
第五课时 有多少个字
教学内容: 有多少个字
教学目的: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计数器、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运动会》教案3篇
最佳答案【 #教案# 导语】“运动会”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利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且已经初步具备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考 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感受乘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熟练运用表内乘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运动会吗?你知道运动会都有些什么比赛项目?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运动会场上看看,你们高兴吗?好,我们出发。(演示课件)
二、探究问题,交流应用。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比赛项目?(指名回答)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指名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数学问题。
(对于“跳远”和“拔河”两个以文字呈现的问题,尽量放手学生独立解答。而“赛跑”、“数气球”和“买水”三个以图文结合的问题则应视学生的实际反映适当扶放。)
3.师: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我们完成了这次运动会的旅程,老师发现你们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运动会”的各项比赛中,这真是很了不起的本领呢!
三、拓展练习,熟练应用。
1.师:(播放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题中左面的小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结合小松鼠的问题,想一想该怎样解答。
2.师:谁能扮演小松鼠为大家读读问题?(指名读题)想一想要知道“可以平均编几组?”还缺什么条件,这个条件在哪?(指名结合图画说一说)这道题完整地说一遍?(指名说一说)
学生思考后列出算式,集体交流订正。
3.(出示第1题右面的小题)师:同学们,看这些聪明能干的小猴,他们在做什么?如果3只小猴分成一组表演,那么27只小候可以平均编几组?(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列式计算。)
4.(课件出示24朵花)师:这些花漂亮吗?数一数它们有多少朵?有没有很快就数出来的,说说你的数法。(4个6朵是24朵或6个4朵是24朵等等。)如果把它们扎成花束,你想怎么扎,能扎几束?(生独立思考,动笔写下算式。)
师组织集体交流,将书中出示的问题融合其中做答,列出算式后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这一环节可能出现有的学生把这些花2朵扎成一束,导致不能用乘法口诀一下计算出来,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的想法,使学生知道有些算式是不能用乘法口诀一步算出,但也离不开乘法口诀,这样的难题我们以后就会解决了。也可能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也应给予鼓励引导。)
5.师:你们爱玩游戏吗?接下来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数学游戏。我说一种动物,你来快速说出它有几条腿,或者我说哪种动物共有几条腿,你快速说出有几只这样的动物,明白吗?
师:1只小鸟----生答2条腿。
师:几只小鸟8条腿----生答4只。怎么知道的?列式计算。
师:几只小鸟有12条腿----生答6只。列式解答。
师:1只青蛙----生答2条腿。
师:几只青蛙6条腿----生答3只。……
四、开放
1.师:星期天,老师带领27名优秀队员去科技馆参观,他们要坐什么样的车去呢,如果这28人都坐小车,请同学们帮助他们计算出需要租几辆请同学们帮住他们设计一个租车方案吧!(演示课件,大车限乘客10人,小车限乘客4人。)
2.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完成。
3.组织集体交流。
4.随机小结。
篇二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通过播放动物运动的片断,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为活动3做铺垫,运用游戏性较强的活动方式,可帮助学生把已有的零散的认识梳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的运动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并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
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
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同的运动和变化。
2.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总结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交流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去动物王国看一看,请大家张开想像的翅膀,闭上眼睛,飞呀飞,大家飞过浩瀚的大海,飞过巍巍的群山,飞过茫茫的田野,飞过绿绿的草地,来到了动物王国。请大家看大屏幕。
播放动物运动的课件。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根据所播放的视频想一想,那些动物天上飞 那些动物地上爬 那些动物路上跑 那些动物水中游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的运动。
二、新课教学
活动1: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1.观察动物运动教师:同学们,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你知道动物怎样运动吗举例说说,谁能说说书上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讨论,举手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观察到动物的运动请在书上第四页写出你的做法学生记录并且回答。
2.模仿动物运动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模仿一下他们是怎样运动的。这里我提示一下: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学生开始模仿表演,教师适当评价。
3.【分组活动】比一比,谁模仿得更准确
教师:现在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再模仿一下你所感兴趣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请小组成员把每个同学的模仿情况记录在书上第五页下表中,评出你们小组的超级模仿秀。
小组活动,评出超级模仿秀。
全班交流讨论,统计出全班同学模仿动物的数量,发现动物有多少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将结果记录到第六页上面的方格中。
活动2:报名参加运动会
1.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
教师:让我们回忆一下校运会的情景,想一想,运动会上都有哪些运动项目呀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填一下第六页学生运动会报名表。学生填写运动会报名表。
2.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教师:大家都有参加运动会的经验,现在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帮助它们报名吧。首先各小组讨论确定一下动物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小组讨论,确定动物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教师:请同学们按照动物的运动方式,分析动物适合参加的比赛项目,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提示:有的动物擅长2项,不要忘记填写!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3.课后查询:每项参赛动物的运动,最长运动距离。
板书设计:
动物运动会
活动1: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1.观察动物运动
2.模仿动物运动
3.【分组活动】比一比,谁模仿得更准确
活动2:报名参加运动会
1.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
2.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3.课后查询
篇三
设计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94页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运动会》。
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17人,我以策划比赛活动、购买体育用品为背景,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并让学生当小主人根据提示购买体育用品,学生的兴趣很高。通过解决比赛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读题、审题的能力。比赛分组、设计表演队列的教学活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比赛分组问题,充分让学生探讨如何分并提出了多种方案,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场地的特点找到最合理的分组方案,立足于生活实际。设计表演队列活动也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呈现了许多有特点的队列,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为他们提供了创作的目标,这道开放题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发展。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以开展运动会为背景,创设了一系列购买体育用品、如何根据场地开展比赛、设计表演队列的问题情境,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乘法、除法、统计等方面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熟练利用乘法口诀计算。
2、进一步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根据题意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乘除法计算,提高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光明小学的操场上很热闹,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
2.仔细观察一下,说说你从画面中知道哪些信息?
3.这是一场趣味运动会,比赛项目花样很多。智慧老人打算在咱们学校也开一场趣味运动会。他把筹备这场运动会的机会给了咱们班。看!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体育用品
二、购买体育用品
1.课件出示体育用品单价
2.淘气和笑笑统计出了本班同学喜欢的体育用品,有毽子、皮球、沙包和跳绳,还了解到每个毽子是3元,每个皮球是9元,每个沙包是2元,每根跳绳是5元。学完统计后,他们统计出了本班同学喜欢参加这些体育项目的人数,你知道都是多少人吗?
出示课件:(4)仔细观察这张统计表,你能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提个问题吗?
指名列式解答
师:谁还能仿照他的样子再提一个这样的问题?(两三个学生)
生提加法问题,谁比谁便宜(贵)多少元,多(少)多少人。师再让一两个学生提类似的问题。
师板书问题、列式(三种类型)
(5)参加跳绳的人数是扔沙包人的2倍,参加跳绳的有几人?
(6)买一个毽子的价钱的几倍就是买一个皮球的价钱?
3.看来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回答问题也很精彩。智慧老人夸咱们真不愧是个会学习的好孩子。看!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
(1)挑战一:体育用品的单价图
班准备用40元购买3种体育用品,可以买些什么呢?
(2)挑战二:体育用品的单价图
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进入第二个挑战。
赵老师花了72元购买体育用品,她可能买哪些体育用品?
下面我们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一下。活动要求
1.1人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发言时不重复别人的算法。
2.每组选一名同学列式做记录,把同学说的算式写在这张纸上。
3.交流的声音要小,自己本小组能听到就可以了。
4.交流完就坐直坐正。
5.汇报交流投影展示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在大家的精心筹备下,体育用品都买来了,淘气和笑笑遇到难题了,咱们一起看看他们在发愁什么呢?
24名同学报名参加50米赛跑,应该怎样分组呢?
2.想一想每组有几人?
3.同学们提出的方案可真多呀!小组讨论他们该选择哪种方案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4.前面问题同学们掌握得都很好,老师也想考考你们这些问题掌握地怎么样?
(1)有12人参加跳绳比赛,
可以分成几组?
(2)有27人进行拍皮球比赛,3人一组,
(3)2人一组进行踢毽子比赛,分成了8组,
四、动手设计
1.下面咱们轻松一下。展示鼓号队的队列表演
2.这是咱们学校鼓号队比赛表演的照片,他们多神气呀,为咱们学校赢得了不少荣誉,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总获得第一吗?(他们不仅有精神,演奏得好,队形也很新颖)
3.智慧老人想让咱们班同学为学校参加体操表演的18名同学设计表演队列,看哪个组设计得好,智慧老人就会把设计奖杯送给你们。
要求:1.同桌两人合作,共同设计,用学具盒中的圆片在白色垫板上摆放。学具盒中的绿色圆片代表男生,*圆片代表女生,男女生各有9人。
4.操作完后,想一想怎样用算式表示出你们摆的总人数正好是18人。
看哪个小组互相谦让,会合作,完后坐直坐正。
5.学生汇报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真不错,说说你的收获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迷人的夏天》教学设计
最佳答案 一、教材依据
《迷人的夏天》是新课程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5主题单元夏天中的一篇文章。
二、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儿童散文,从“炎热”“多彩”“有趣”“悠闲”等多个角度写出了夏天的迷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本节课始背景图“迷人的夏天”, 背景音乐渲染,使学生大胆的展开想象,进入迷人的夏天。同时,针对学生要向中年级过渡的实际情况,本节课以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学习生字,继续掌握独立识字与写字的方法,激发识字写字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夏天;感受夏天的迷人,感受夏天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夏天,热爱生活的情趣。
四、教学重点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掌握本课的生字。
五、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真正的走进文本,能感受到夏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2、 鼓励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教学准备
背景音乐,夏天的图画,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背景(图、音乐)渲染,走进夏天。
1、出示“迷人的夏天”背景图,播放轻快的音乐,请同学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在迷人的夏天里想象一下,可爱的小动物会做些什么?学生想象表达。
2、 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夏天已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把窗外迷人的夏天带进课堂。
[设计意图] 背景图“迷人的夏天”和背景音乐渲染,让学生通过了解动物在夏天的活动,感受到夏天的.美好。
(二)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圈出生字。
2、 请同桌合作读课文,课文正音。
3、 分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认——读音、想——结构表字义部分、用——组词造句)
4、 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课件,谁能最快和新的字宝宝交朋友,说说你的记字方法。
识字游戏:从要认的字中,任意挑选两个字,小组合作连成一句话。例如:“炎”、“钓”——炎热的夏天到了,小朋友们在河边钓鱼。
[设计意图] 学生合作学习生字,通过多种识字活动,既熟练了要认的字,又提高了组词造句的水平,还锻炼了灵活应用的能力,更加强了合作参与意识。
(三) 品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1、 学生自主品味,体会不同感受的夏天,感悟语言的美。
2、小组交流,把自己喜欢的夏天读给伙伴听听,并说说理由,交流感受。
[操作方式] 根据学生具体学情引导学生具体感受夏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觉,感受语言美,重点知道炎热的夏天,多彩的夏天。
(1) 炎热的夏天
抓住重点词语来体现,“火辣辣、尽情、笨手笨脚、洒、奔跑、痛快”,让孩子们体会夏天虽然是那么炎热,可也是那么快乐。
有感情的朗读。
(2) 喜欢多彩的夏天
课件展示图画,让学生用各种生动的词语表现夏天的五彩斑斓。
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学生评价的内容也要充分利用,老师机智应对,转化新的问题。如:学生说:“他读的真好!”老师顺势问:“你认为好在哪里?”“很有趣!”“你能读的也让我们感到这么快乐有趣吗?”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给了学生一个较大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快乐的读书、思考、发表意见。展开讨论不仅仅是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开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敢想敢说、思维活跃,为升入中年级打下良好的基础。
(3)正因为夏天是炎热的,多彩的,有趣的,悠闲的,才使得夏天是一位迷人的姑娘。
放声齐读最后一段。
学生质疑:为什么一切都在夏天走向成熟?小组讨论,各抒已见,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所以夏天是迷人的,是我们最喜爱的季节,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是啊,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只有经过夏天的孕育,才有秋天满心愉悦的收获!
[设计意图] 学生较容易理解,联想到马上就要进入秋天,果实快要成熟了。
3、整体回味感受迷人的夏天。
(四)走出课文,回到自已
1、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
2、让我们一起尽情的享受夏天吧!
附:板书设计:
炎热:火辣辣、不必……也不必……
多彩:鲜花 草地 植物 西瓜 衣裙
迷人的夏天 有趣:知了 青蛙 萤火虫 热爱生活
悠闲:钓鱼 捉虾 游泳 自制……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五篇
最佳答案【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36+28+17=
65-25-21=
说一说你的`计算的方法。
2、猴妈妈摘了52个桃子,小猴把它们运回家,运了两次后,还剩多少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2、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
A、先算下来25人,车上有多少人。
B、再算现在有多少人。
C、列综合算式。
还有其他算法吗?
3、总结算法:
说一说,在做加减混合计算时应该怎样做?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要进位,不够减时要退位;有时可以用简便写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2.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地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别,但分的结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材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例题,并就其中的一种结果,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分的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他各种不同的分法展开进一步讨论和交流,体会平均分的每一种结果可以从不同的分的过程中得到。
想想做做中的题目进一步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问题,有层次地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本质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继续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个圆片。
(1)提出要求:
①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
②把它们每4个一份的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2)学生拿出自己的圆片动手操作,同时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分别操作上述两种分法。
2、提问:想一想,刚才自己是怎样分的,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出的结果,这两种分法的结果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在分的过程中也有同样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3、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课始简单的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同时通过对操作的反思及两种分法的初步比较,使学生对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面两种分法的整合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创设情景:兔妈妈拿来一些铅笔,准备将它们分给表现好的几个小兔子,数一数共有几枝?(出示12枝铅笔)
兔妈妈可以怎样去分这12枝铅笔呢?
2、明确要求
①出示条件:把12枝铅笔平均分。
②提问: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3、自主探索
①你愿意来帮帮兔妈妈吗?想一想应该怎样分?
②拿出12个圆片来代表12枝铅笔,动手试一试。
4、初步交流,总结两种思路
①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让一名学生展示他的结果,同时提问:他这样分对吗?为什么?还有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吗?
②他们的结果都是这样的,都分对了,但是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教师先请上台展示的这位同学说一说,然后继续提问:其他同学的想法是不是都与他一样呢?不一样的说一说。
③小结:虽然结果相同,但他们所想的和刚才分的过程却可能并不一样,有的是每几个一份地分,有的是平均分成几份,最后,他们所分的结果都是每份铅笔的枝数相同,因此都符合平均分。
④看一看你的分法,是否符合要求?想一想,如果别人和你的分法相同,他还可能是怎么想的?
5、小组内交流
①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组内交流。
②小组讨论:除了小组内的几种分法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分法?
③小组内总结:你们小组共发现了多少种分法?把它们分别贴在小黑板上。
6、展示后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是每一份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努力处理好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关系。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中明晰了平均分的两种基本策略,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为把握平均分的本质特征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三、巩固应用,内化概念
1、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①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知道都是平均分。
②想一想,他们分别可能是怎么分的?让学生在小组内从不同角度说一说分的过程。
③独立完成填空。
④在小组内校对。
2、想想做做第5题。
①出示图,学生仔细观察。
②一共有几本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如果是平均分的话,可以怎样分呢?
④独立完成填空。
⑤小结:像这样每份同样多,既可以看成是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也可以理解为是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
3、想想做做第6题。
①出示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②兔子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呢?自己先说一说。
③和同桌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的每一个习题,都紧扣教学重点力图为学生创设说的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树立自信,并学会尊重他人。]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发散练习:有15个小朋友,要分成几个人数相等的小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下课以后去分一分。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课后的拓展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以形成。]
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一、情境引入
1、今天是我们的一位好朋友的生日,想知道他是谁吗?
2、(电脑出示:淘气)让我们一起来唱首生日歌吧!听听淘气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吧。
3、板书课题:生日。
二、探究新知
1、统计前的准备活动
(1)今天是几月几日?(10月16日)原来淘气是10月出生的,我们班有谁也是10月份出生的?
(2)你是10月份出生的,那你知道你出生的月份属于什么季节的呢?
指名学生说:你是几月出生的,属于什么季节?
(3)我们来看一看,你们出生的季节刚才你们说对了吗?
出示课件:四个季节的图片(并说明哪几个月是什么季节)
(4)现在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属于什么季节了吗?给你的同桌说一说,说完后坐直。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
(5)老师要看看谁是亮眼睛,看好了。我们请春季过生的同学举手;请夏季过生的同学举手;请秋季过生的同学举手;请冬季过生的同学举手。猜一猜哪个季节过生日的最多。
(6)大家的说法各不相同,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有什么好办法知道?
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举手数一数、举不同颜色的卡片、分排站立、画正字等)
2、经历统计活动
(1)6人小组合作统计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做一次调查。那调查应注意什么?来看看小组合作的要求吧!
(幻灯)
(2)小组活动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调查一下,并完成统计图。
(3)全班汇总
师:刚才老师看了同学们在小组的表现,真积极!下面我们一起完成大的统计图好吗?请各小组长汇报你们组的统计结果,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统计的。
(4)验证数据
师:这是刚才大家每个大组调查的结果,老师根据你们的统计绘制出这张班级统计图。请小朋友们先来数一数在春季过生日的有几人?夏季、秋季、冬季过生日的有几人呢?
师:那你们算一算,我们一共统计了多少名同学?再看一看,今天来这里上课的同学有多少人?说明在统计时有没有多余的?有没有遗漏的?看来,同学们在统计时非常认真。
3、观察统计图,拓展思维
(1)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现在你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了吗?从图中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呢?
(2)师:谁愿意和老师做朋友?谁能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3)师:老师也有生日,你们猜猜老师的生日可能在哪个季节呢?生猜。钟老师12月份过生日,是什么季节呀?(冬季)对了,老师是冬季过生日的,根据统计图我们可以猜测出最有可能的结果,但是这个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就像猜老师的生日一样。
三、拓展应用
1、这个统计图是怎么得来的呀?说一说。
2、在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统计呢
4.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班级情况及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二十一名,大部分来自移民家庭,经过两年的学习,这个班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喜欢学习数学,乐于探究,乐于合作。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过程,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所观察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长方体纸盒、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礼品盒,大家想看看吗?(出示课题:看一看(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观察,老师要给大家提一些要求:
1、保持观察姿势,不能左瞧右看,随意改变自己的观察位置。
2、观察后要说清楚自己看到的是几号面,这些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我相信大家都能按要求去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圆满完成观察任务的,有没有信心?(出示标有序号的长方体)
二、参与活动,探究新知。
(一)体验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也有不同。
1、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
2、通过讨论、交流,指名不同位置学生代表发言,说说自己看到了几号面?是什么形状?
3、师:同样一个长方体,怎么有的同学看到的面是正方形,有的看到的面却是长方形呢?
4、生讨论、交流、汇报。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课件演示)
(二)体验不同位置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同一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1、师:我刚才听有的同学说只看到一个面,有的同学却看到了两个面,还有的同学看到了三个面。请看到一个面的同学挥挥手、看到两个面的同学点点头、看到三个面的同学拍拍手。
提问:为什么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在不同位置观察时,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
2、同学中有没有看到更多个数的面?那么,在同一位置最多只能看到几个面呢?
3、生再次保持不变的观察姿势和位置,进一步细心观察,并讨论、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课件演示)
5、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不仅观察仔细,善于动脑,还能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真棒!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做一个拍手游戏,想不想做?(师带领学生做拍手游戏,回顾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
(三)认识各个面的名称。
1、师:老师带来的礼品盒上标有数字序号,同学们说的时候很方便,可是生活中不可能给每个物体的面上都贴上这样的序号,怎样才能正确说出各个面的名称呢?其实,人们已经习惯给物体的各个面起一个名字了,大家在书上26页迅速地找一找,看看各个面都叫什么?
2、谁能给老师的礼品盒上各个面贴上他们各自的名称?(出示另一长方体纸盒和名称标签)
3、师:一般,我们把物体朝上的面叫“上面”,那么朝下的面呢?和观察者正对的面叫“正面”,那背后的面呢?相对于观察者右侧的面叫“右面”,那左侧的面呢?
4、出示不同的长方体并变换位置,让学生指出各个面的名称,使学生加深对各个面名称的理解,知道这些面的名称不是固定不变的。
三、联系生活,实践应用。
游戏一:猜一猜。出示26页情境图,先说说每个人各站在讲桌的什么位置,再猜猜他们各会看到讲桌的哪些面?最后动手连一连。(课件演示)
游戏二:练一练。出示27页“练一练”4题,今天智慧爷爷买了生日礼物要给一位朋友过生日,淘气、笑笑和机灵狗也去凑热闹,他们各自看到礼物盒的那一面呢?先说说,在连连。(课件演示)
游戏三:标一标。出示27页“练一练”1题,同学们还认识了物体各个面的名称,看谁能准确快速地标出“正面”“上面”和“右面”。(课件演示)
游戏四:摸一摸。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纸盒,摸摸它的各个面,并对同桌说说每个面的名称和形状。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5.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和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认识单位“米”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①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②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认识米用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三、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铅笔长15米。()
②课桌高70米。()
③一棵树高16厘米。()
(2)完成练习一第3—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5。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练习加、减法的计算。
二、计算练习
1、口算
(1)用小黑板出示练习十四第9题。先指名学生说出口算过各和得数,再指名学生直接口算得数。
(2)小结:口算加、减法,一般从高位算起,要用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在前一位上增加1,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在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合起来再减。
2、笔算
(1)做练习十四第10题第一小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地做在课本上。
(2)提问:加法用竖式是怎样算的?减法用竖式是怎样算的?加、减法的笔算有什么相同的地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做练习十四第10题其余两小题
(4)做练习十四第11题。做完后提问:用整千数去减,退位后个位上用几减的?十位上百位上呢?所以,减数笔差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有规律?为什么差和减数个位上相加是10,十位、百位上相加是9?
(5)谁能说一说这个规律说说1000减后面几个数各得多少?谁能说说十位、百位上各用几去减的?
(6)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第13。
三、应用题练习
做练习十四第14、15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12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奥运开幕〉奥运开幕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24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