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老一代中国女排三连冠的成员都有谁?答1.1981年:主攻:郎平、张蓉芳、杨希副攻:周晓兰、陈亚琼、梁艳、曹慧英、朱玲二传:孙晋芳、周璐敏接应:陈招娣、张洁云2.1982年:主攻:...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郎平个人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老一代中国女排三连冠的成员都有谁?

老一代中国女排三连冠的成员都有谁?

1.1981年:

主攻:郎平、张蓉芳、杨希

副攻:周晓兰、陈亚琼、梁艳、曹慧英、朱玲

二传:孙晋芳、周璐敏

接应:陈招娣、张洁云

2.1982年:

主攻:郎平、张蓉芳、姜英

副攻:陈亚琼、梁艳、周晓兰、曹慧英、朱玲

二传:孙晋芳、杨锡兰

接应:郑美珠、陈招娣

3.1984年:

主攻:郎平、张蓉芳、姜英、侯玉珠

副攻:梁艳、杨晓君、朱玲、周晓兰、李延军

二传:杨锡兰、苏慧娟

接应:郑美珠

1980年代初的中国,正是百废待兴,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三连冠和五连冠的成绩,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80年代腾飞的象征。

扩展资料

1982年,中国女排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初赛对美国队曾以盘数0-3落败,主教练袁伟民果断起用年轻队员梁艳、郑美珠,结果中国女排以3-0轻取古巴,赢得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秘鲁,首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尽管在1983年的亚洲锦标赛决赛败于日本,进入调整期的中国女排仍是洛杉矶奥运会的夺标热门。

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虽然中国女排又在分组赛被宿敌美国队击败,其后却越战越勇,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美国,报却分组赛一败之仇,并首次获得奥运金牌,同时亦成为女子排球三连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

中国女排五连冠功臣,因病逝世时年仅58岁,为何骨灰中发现数枚钢钉?

说起中国女排,相信只要是中国人一定会是非常骄傲的。她们的出场往往都少不了汗水与拼搏,都会响起振奋人心的中国国歌,她们的队服上永远都能让人一眼就看见大大的中国两个字。中国女排对于生活在80年代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信仰的化身,是爱国、坚毅、勇敢、锲而不舍的代名词。

中国女排的每一场比赛,每一名队员,甚至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上对手的名字,在那时候中国人的脑海中都是念念不忘的。记得有一部讲中国女排的电影的预告片里面有一段郎平的独白,她一个个介绍了中国女排的成员的姓名和性格,其中提到了一位有着火爆脾气的陈招娣,是的,今天,陈招娣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

正文

陈招娣1955年出生,是中国浙江人。从小陈招娣的身体就特别结实,很少感冒生病,个子也长得高,身体素质比普通孩子要好很多,加上她一直对体育锻炼情有独钟,喜欢体育运动,所以在她17岁的时候就进入杭州体校学习排球,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她就与排球结缘。

后来她参军,就到八一队打球,直到1976年,成为了国家排球队的一名运动员。开始每天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当时陈招娣的身上已经有很多处伤,没想到,在与日本队的一场比赛中,又加重了她的伤情。当时的日本女排在世界上的排名是很靠前的,在比赛中,一名日本女排选手在扣杀的时候,刚好打在了陈招娣之前受伤的胳膊上,可谓是雪上加霜,旧疾添新伤一下让陈招娣躺在了病榻上,但是伤痛并没有让陈招娣趴下,仅仅休息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又重回赛场,一只胳膊受伤了就用另一只胳膊主攻,当时所有人都被她的这种不屈的精神感动了,记者在报道中给她起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叫她"独臂将军"。

就是靠着性格中的这股子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她成为了女排队伍中的领军人物。性格直爽有着火爆脾气的她不仅在自己训练时严格要求,还帮助其他的队员训练。不管是在平时的训练中,还是在赛场上,任何一个球她都会拼了命的去接。在对手的眼里,她就是最坚固的一座防守堡垒,在队友眼里她就是在关键时刻最能出手的"拼命三郎"。

那时候的中国,各个行业都如同初春的萌芽,蓬勃奋发,中国女排队伍就像时代的缩影,中国女排的精神让人们勇猛而振奋,陈招娣与前中国女排队伍一起,披荆斩棘,一路凯歌,1981、1982、1984年分别获得了世界杯冠军、世锦赛冠军和奥运会冠军,这就是历史上的女排三连冠,接着又分别在1985年和1986年获得了世界杯和世锦赛冠军,成就了中国排球史上的第一个五连冠!这样的荣誉,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热血沸腾的,然而这样的荣耀背后也包含着运动员常年的伤病。

陈招娣是五连冠的有功之臣,五连冠之后,因为腰伤很严重,陈招娣出任中国女排总教练。1993年离开排球队伍开始到文化部门就职。2006年晋升少将军衔,虽然上不了赛场,但是一直心系中国女排。

直到2013年,58岁的陈招娣因病去世。火化后,在她的骨灰中发现了很多枚钢钉,这每一颗钢钉都是她坚毅性格的见证,也代表着中国女排永远不灭的精神。

结语:

人们常常说,中国女排,流血不流泪。中国女排的精神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用顽强不屈的精神去面对困难。对于陈招娣来说,排球不只是她的工作和事业,也是她生命的全部。从她骨灰中发现的钢钉,熠熠生辉,光芒万丈,折射出那一代中国人的勇气和力量,也见证着每一代中国人对于女排精神的传承。

陈招娣:女排五连冠功臣,体育界第一个女将军,病逝触动郎平出山

2013年4月1日下午,北京市八宝山东礼堂召开了一场浩大的送别仪式——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排球协会顾问 陈招娣 ,因患癌症治疗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8岁。

陈招娣是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主力队员,曾获得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锦赛的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她和 宋世雄 解说女排比赛,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陈招娣是 体育 界在军队里第一位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女军人。

1955年,陈招娣出生于浙江杭州,她从小就表现出了突出的运动天赋,跑步、跳远、打球样样都行,是学校小有名气的“运动健将”。1970年12月,浙江女排成立,年仅15岁的陈招娣进入浙江队,成为了一名排球运动员。

由于成绩突出,陈招娣在1971年被选调到北京 体育 学院青年集训队。当时陈招娣的球风非常顽强,敢打敢拼,很快在同龄球员中脱颖而出,先是被八一女子排球队选中,并最终于1976年被 袁伟民 选入国家女排。

当时“文革”刚刚结束,重组不久的中国女排初入国际大赛,成绩并不算理想。主教练袁伟民为了提高成绩,对女排队员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有一次训练结束后,袁伟民问队员们: “谁还想加练?”

但姑娘们一天训练下来,早已精疲力竭,没有人响应袁伟民的话。陈招娣心想: 那我就再练一会吧! 于是主动走了过去。

袁伟民规定的加练项目,是让运动员先触碰场边的铁丝网,再跑到3米线做翻滚救球,再跑回来开始下一轮的救球……一共要接15个好球才算结束。

陈招娣头几个球还能勉强接住,但在接到第9个球时,她实在累得跑不动了,这个球就没接住。此时袁伟民说: “你没接住,扣掉一个球!”

陈招娣有了情绪,后面的几个球也没接好,当第9个球从她眼前消失的时候,袁伟民说她的好球已经被扣完了,要求她重新开始。

陈招娣顿时来气了,她朝袁伟民吼道: “反正是我主动加练的,我不练了总行吧!” 说完她就往外走。

袁伟民也生气地吼道: “你想不练就不练?这是训练,又不是儿戏!你今天走了,明天第一个练你!”

陈招娣又转头回来,她倒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不服气,她心想: 我一定要接起15个好球给教练看看!

袁伟民依旧不紧不慢地发球,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陈招娣的体力再次超支,她实在觉得受不了了,于是再次转身撤退,但走到门口时,她还是觉得不甘心,又第三次转身回到了训练场,终于凭借着惊人的毅力接完了15个好球。

陈招娣的这个 “三进三出” 的故事,成为了女排精神的象征。当时在女排队伍里,她的年纪算是大的,队友们看她都能坚持下来,也就更加积极训练了。 这个故事后来还被写成文章《苦练》,入选了初中的语言课本。

陈招娣就这么经过苦练,成为了中国女排著名的二传手,她在球场上不仅单防能力出色,还与 陈亚琼 开创性地使用“双快”战术,正式拉开了排球运动在二、三号位战术配合创新的序幕。

1978年,陈招娣从国家队回八一队打全国甲级联赛,不慎左臂挠骨首次受伤。1979年6月,日本女排访华,与中国队打了一场比赛,陈招娣在比赛拦网时,被隔网而对的 奥岛圭子 大力扣中受伤部位,又导致挠骨断裂。

但两个月的全运会中,陈招娣用绷带吊住左臂,带伤单手出战比赛,她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了“独臂将军”的美誉。

在1981年11月16日晚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上,陈招娣不慎在第三局扭伤了腰。尽管如此,她依旧拼命防守对方的进攻。中国队与日本队激烈鏖战2小时5分钟,最终成功地捧起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比赛结束后,陈招娣已经疼得无法站起,只好由队友背着上了领奖台,场景催人泪下。这个晚上,全国的观众都记住了“拼命三郎”陈招娣。

1982年,陈招娣又跟随女排夺得了世锦赛的冠军。1983年,陈招娣正式退役,并进入北京 体育 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她先后担任了八一女排领队兼教练、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等职务。

1986年夏,时任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的陈招娣带队到成都打比赛,在组织队员训练时,她经常感到恶心,还对同事抱怨: “四川的辣椒太辣了,把胃都辣坏了!”

同事提醒她说: “你该不会是有了吧?”

同事的话提醒了陈招娣,她赶紧去医院做了个检查,发现果然是怀孕了。但她的第一反应却是: 这个孩子不能要。因为她当时忙于事业,没有精力抚育孩子,但是如果去做流产手术,就要休息半个月,但她自己作为主教练,就要错过备战亚洲青年女排锦标赛了。最后她决定留下孩子,继续组织队员训练。

有一天,陈招娣正站在高台上为队员们掷球,此时领队冲了进来,对陈招娣吼道: “你给我下来!”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教练已经有了3个月的身孕了。

最终此次亚锦赛,中国青年女排取得了亚军,拿到了世界青年女排锦标赛的入场券。

正当陈招娣准备在自己的教练岗位上大展拳脚时,1988 年,她做了直肠癌手术,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排球教练的工作,挥别了排球场。

1989年初,陈招娣大病初愈,此时中国女排重新组队,国家体委有意借调她担任领队。此时海南省也想要她,并准备任命她为 文体厅副厅长 。当时陈招娣的爱人也在海南工作,如果她去海南,不仅有一个不错的工作,还能和爱人和女儿团聚,但她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决定回到国家队。

陈招娣回到女排以后,深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新时期运动队的思想工作,已不能沿袭过去的老一套的做法,他要求自己多长几个心眼,凡事都从细微处养眼,她不仅和队员们一起训练、生活,还经常和他们一起聊天、说笑和 娱乐 。就是在这种交流中,她掌握了队员的思想动态。

陈招娣和队员们熟悉了以后,觉得她们和80年代的老女排相比,缺少把排球运动当成一种事业的拼劲,于是她经常给队员们讲老女排的故事,队员们听了以后都很受鼓舞,纷纷表示自己要像老女排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不辜负全国人民的希望。

陈招娣带领这支女排先后取得了1989 年的世界杯第三名、1990 年的世锦赛亚军、1991年世界杯的冠军,但也经历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仅获得第7的低谷,后来她回忆起这次失败时曾说:“那感觉,就像是死过了一回。”

1993年,陈招娣回到军队系统工作,先后担任 总政文化 体育 局局长、总政直工部副政委、总部宣传部副部长 等职。

回到部队从事行政工作,对陈招娣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以前当运动员、教练、领队,主要是动,而现在坐机关,则是以静为主;以前只用管排球,现在则是排球、篮球、田径、游泳等项目都要管。 陈招娣比以前更忙了。

但陈招娣再次靠着自己的狠劲克服了这些困难,只要有解放军队的比赛,她就去看,只要有不懂的问题,她就去向别人请教,尽管她闹出了一些笑话,但却很快熟悉了业务,从 “排球专家” 变成了 “杂家”

1995年10月,陈招娣随解放军代表团征战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军人运动会,夺得了13枚金牌,金牌总数名列第3。1996年,中国排球联赛推出后,陈招娣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任中国排球联赛的技术代表。

2006年,陈招娣因为工作突出,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了 体育 界第一位女将军。对于将军的军衔,她曾说:“如果说夺冠是运动员的执着追求,当将军是士兵的光荣梦想的话,那么我现在真的是美梦成真了!”

尽管在事业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陈招娣一直觉得很亏欠家人,尤其是她的女儿 郭晨 。由于陈招娣经常要深入到各军区的体工队调研,没有空管孩子,郭晨从小就在寄宿学校上学,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每逢陈招娣出差,就由同事把孩子领回家过周末。

但郭晨从小就很懂事,她在学校里喜欢帮助同学,经常被评为“十佳少年”,高考时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开大学。

陈招娣是一个开明的母亲,她和女儿的关系很好,她曾说: “我们经常在网上聊天,我从来不干涉她的事情,充分尊重她自己的意愿。我感觉有些事情,她还是更喜欢和自己的同学、朋友聊,那么我也就不强行追问她。这也难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都有自己信赖的谈话对象。”

2013年2月,陈招娣的癌症再次复发,不得不住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治疗。尽管她积极配合治疗,但病情却一直反复,她经常疼痛难忍。 每当她疼的时候,女儿就让她咬自己的手,女儿说: “每当你咬我的时候,我知道你很难受,你咬我的力度,我能感觉到你有多痛,我不怕被你咬,只要你能坚强地挺过去,再疼我也忍着,加油!”

陈招娣住院期间,远在美国的 郎平 回国探望她,她看着昔日的队友躺在病床上,不禁泪如雨下。 陈招娣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没有谈自己的病情,而是和郎平交流新女排的训练战术,她希望郎平能够回国,继续为中国女排发光发热。

但奇迹没有出现,3月31日,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4月1日,陈招娣病逝,年仅58岁。

追悼会当天,老女排成员郎平、孙晋芳等人在老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陆续来到现场,与老队友再见最后一面。他们共同为陈招娣送上了一个花球,上面写着: “我们为你感到自豪,永远怀念你!”

当时的中国女排已经进入低谷期,女排内部曾有人提出希望邀请身处美国的郎平回国担任教练,但郎平本人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有些犹豫,但和病重的陈招娣见面以后,她终于坚定了回国的念头。她说: “在中国女排最需要人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做点牺牲?”

最终郎平再度复出,她带领中国女排又创造了一个高峰,延续了女排的辉煌。相信陈招娣的在天之灵,看到这些成绩,也会感到欣慰吧!

诗人臧克家曾在《有的人》里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陈招娣虽然离开了,但她所代表的女排精神却永远留了下来,她将成为中国 体育 永远的精神向导!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郎平个人资料』郎平个人资料陈招娣》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