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朱婷年挣千万,生活中有多低调,如今生活如何呢?在中国排球界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排球运动员。比如有朱婷、张常宁、丁霞等等。这些排球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朱婷年薪,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朱婷年挣千万,生活中有多低调,如今生活如何呢?

朱婷年挣千万,生活中有多低调,如今生活如何呢?

在中国排球界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排球运动员。比如有朱婷、张常宁、丁霞等等。这些排球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也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排球运动员朱婷。在今年的女排世界杯中,朱婷带领着中国女排获得了世界冠军,而朱婷也获得了个人的MVP。朱婷的名字已经响彻了全世界,名气上升的朱婷的身价已经过了千万。成为了中国女排身价最高的球员。拥有这么多钱朱婷在生活中常常以朴素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显得十分的低调。

朱婷生于河南省,从小身高就比普通人高了一头。13岁的朱婷身高就已经超过了一米七。在老师的强烈推荐下,朱婷上了体校。她也开始接触到排球这一项运动。朱婷对排球非常感兴趣,也开始了自己排球生涯。在体校期间,朱婷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方面十分的良好。也参加了不少的国内排球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总教练郎平在比赛时看中了朱婷的潜能,让朱婷进入了国家队,在国家队期间,朱婷坚持每天艰苦的训练,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力。

后来的朱婷多次代表国家女排去参加比赛。带领队员们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绩。在朱婷的职业生涯中,她一共获得了13座女排比赛个人的MVP奖杯。每一场的大型的比赛上,朱婷是全队表现最稳定的队员。在比赛中获得得分王的称号。朱婷的扣球杀伤力巨大,常常让对方招架不住。受到了不少国外俱乐部的邀请。开出了不少于千万的合约,但朱婷选择为自己国家效力。

现在的朱婷每年就能挣千万,并且朱婷的身价还在不断地上涨。拥有巨大的财富的朱婷,在生活中却十分的低调。从小家庭贫困的朱婷就懂得节约。每一次去国外比赛时,队员们都在商场上购物,而朱婷都只是看一看,并没有买。朱婷更喜欢去平价的服装去购物,自己平时穿的衣服价格也都非常低,身上也从不带奢侈品。

朱婷还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自己赚的钱都用来给父母买礼物,捐钱为自己的家乡修路,做公益等事情上。朱婷勤俭节约的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为中国体育做贡献的时候,不忘帮助贫困的孩子。希望朱婷能在排球道路中越走越远,取得巨大的辉煌。也期待朱婷下一次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

女排一姐年薪过千万,为什么生活天差地别?

最近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上又拿到了一个冠军,在近日结束的世界女排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11连胜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拿到了冠军。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激励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感情,凝聚了向心力。作为中国女排的核心队员朱婷,虽然她年薪千万,但是给自己花的很少。

朱婷是中国女排的核心队员,是中国女排冉冉上升的星星,也是新时代中国女排的领军人物。在多个国际重要的大赛中,为中国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国际女排的认可。随着她的名气上升,朱婷的收入也水涨船高,每年的薪资加上产品的代言以及企业奖励、奖金等等,年收入超过了2500万。

但是朱婷并没有把这些钱全部用在自己的生活消费上,而是很多被她无私的献爱心了。她为家乡很低调的捐献了两所希望小学,同时也花费几百万人为家乡修了一条公路,也为家乡修建了一所养老院。同时身边的队友生活上有困难的话,她也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身边的亲人有困难的话她也会帮助。所以她每年的消费是非常多的,但是为自己的消费是非常少的。

这才是不忘初心的运动员,朱婷洗尽铅华之后,人能够不忘自己的初衷。年薪千万大多都花在了公益事业上,都反哺了社会。在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了更多的贡献。

为父母改善伙食,村里人:还帮村里修了路,她是谁呢?

2015年的排球世界杯上,一个身高1米98的女排运动员引起了很多观众的注意力,她扣球有力,掷地有声,完成一次有一次的绝杀,并且助队夺得了阔别11年的世界杯冠军。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夺得冠军,我们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她就是现役中国女排的队长,也是中国女排的主力。现在的朱婷可以说已经是一个成功人士,那么朱婷成功后有多感恩?为父母改善伙食,村里人:还帮村里修了路!

了解朱婷的人都知道,朱婷早期的排球生涯并不是很顺利。朱婷来自于河南周口一个贫困的家庭,家里的小孩很多,而且朱婷的父母都是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靠着家里的几亩田养家糊口。当年,朱婷因为身高上的优势被排球教练相中,但是朱婷的家里穷,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供她学习排球,朱婷中间有一段时间一度想要放弃。不过好在朱婷有一个非常支持她的父亲。

为父母改善伙食。当年,在父亲的坚持下,东拼西凑、砸锅卖铁凑齐了朱婷的学费、生活费。可以说,如果没有父亲的支持,朱婷不会继续学习排球,也不会成为大家眼中的巾帼英雄。而孝顺的朱婷在成功之后也是拿出自己的薪金报答自己的父亲。她为父、母亲买房子、买汽车,改善父母的伙食。除此之外,她还给自己的弟弟妹妹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

帮村里修路。朱婷在成功之后不仅改善了父母的伙食,而且还为自己的家乡修路。朱婷在上小学的时候,从家里通往学校和村外的两条路破旧不堪,晴天黄沙漫舞,雨天泥泞不堪。为了报答育养自己的家乡,朱婷拿出工资重修这两条路,如今这两条路变得又宽敞又平坦,孩子们去上学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弄得一身泥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为了感谢朱婷,把这两条路亲切地称为“朱婷路”。

朱婷这一路走来是非常的不容易,哭过、笑过、输过、赢过,如今的她也已不再是当年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了。值得一提的是朱婷虽然在排球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但是她并没有骄傲,也没有忘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就让我们一起祝福朱婷,希望她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希望她能带领中国女排长盛不衰。

朱婷的千万奖金用来干什么了?

这位女排运动员,半年败光2000万,当今中国“最富有”的女运动员!

想必你也猜到了,里约夺冠后最火爆的女排队员,当属主攻手朱婷了。

算算朱婷的收入与支出,看完震惊了.

首先作为奥运冠军成员,朱婷得到了奥运夺冠奖金20万。

她参加综艺活动和商业代言获得大约150万元,之后远赴土耳其参加世界排球职业联赛,收入世界第二年薪—110万欧元!

在2016年12月25号回国休假期间,参加不少活动捞金800万。

如此一来,朱婷2016年的的收入大约2000万元人民币!

朱婷是一个来自河南周口的一个农村,应该是一个很勤俭节约的女孩子;

’然而,在半年内朱婷却几乎把这笔2000万的巨款“败光了”!

为何如此“挥霍”?

半年之内是如何花完这2000万的?

翻翻她的消费清单。

朱婷一直都是个孝顺的孩子,她的家庭条件不好,但她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所以,她有钱以后最先想到的是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

她花了60万为父母在周口市区买了一套房子,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妹妹从小的学习费生活费都是她负责。

为了家乡的发展,朱婷出资建了一条柏油路,全长近20公里耗资达800多万人民币。

面对朱婷如此大的付出,乡亲们都很感激,纷纷称赞她是个好闺女,是他们的骄傲。

不光是修路,朱婷看到很多老人没有好的生活条件,又出资110万捐建了一所养老院,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朱婷希望人们都能老有所依。

除此之外,她又花了360万捐建了两所学校;

一所是希望小学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

另外一所是排球学校,朱婷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学习排球,为中国排球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更加让人感动的是,朱婷捐建养老院和学校的时候,政府工作人员曾询问她是否以她的名字命名,但被她拒绝了:“用我的名字干啥,用国家的名字就行了。”

半年就花光2000万了,看完除了感动就是感动,还有一种让人敬佩之心。

她用自己的青春和血汗拼搏获得的钱,

没有去享受豪宅别墅豪车私人飞机,

而且回馈给自己的家乡建设和乡亲父老和后代子孙的发展,

试问多少人能做到?

在金钱之上和唯利是图的社会里,对比那些身价数亿的人,她无疑是“最富有”!

富有,不一定是体现在金钱上!

这让人肃然起敬!

世界冠军朱婷,为什么半年花光所有积蓄?

朱婷是女排的核心,是中国女排乃至世界女排的象征。25岁的朱婷获得了许多荣誉。她连续三年被评为世界排球年度最佳女排运动员。在收获荣誉的同时,朱婷的收入也有所增加。2016年,她加入了土耳其的瓦基弗银行俱乐部,开始了她的海外之旅。凭借俱乐部的工资和奖金以及各种广告代言,朱婷的年收入达到了2000万左右,成为中国体育界另一位吸金运动员。

成名后,朱婷花60万元在家乡为父母买房。为了家乡的发展,朱婷投资800万元修建了一条全长20公里的沥青路。这条路方便了当地人的生活,也被当地人称为“竹亭路”。朱婷又投资110万元修建了一座养老院。此外,朱婷还斥资360万元修建了两所学校,一所是希望小学,用于帮助负担不起阅读的儿童,另一所是排球学校。她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学习排球,发展排球事业。

朱婷的一系列公益活动只用了半年时间,她花了一年时间才赚到钱。据许多村民和母校师生说,只有23岁的朱婷并不是一位炙手可热的体育明星,而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朱婷能吃苦,不怕输,充满斗志”,“朱婷把第一笔奖金都给了父母,非常孝顺懂事”。如今在周口,“朱旋风”仍在吹拂着许多人的心向前迈进。

朱婷在她的家乡和母校,“朱旋风”正悄然进入人们的心灵深处。在朱婷的母校校园里,悬挂着“弘扬冠军精神,不放弃,不放弃”和“在最美好的时代为最纯洁的梦想而努力”的大标语。朱婷当时的数学老师王伟说,朱婷创造了奇迹,是一个鲜活的榜样。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朱婷年薪两千万为家乡修路】朱婷年薪》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