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里约奥运会金牌生锈,运动员感叹:还是中国奖牌质量好最佳答案2008年我国举全国之力,花费了四百多亿美元,举办了一场让世界为之惊叹的奥运会。这届奥运会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北京奥运会奖牌,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里约奥运会金牌生锈,运动员感叹:还是中国奖牌质量好

里约奥运会金牌生锈,运动员感叹:还是中国奖牌质量好

最佳答案2008年我国举全国之力,花费了四百多亿美元,举办了一场让世界为之惊叹的奥运会。这届奥运会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被国际奥委会喻为奥运史上的标杆。

北京奥运会之后许多比赛场馆,后来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为举办各种大型赛事提供了帮助。但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举办奥运会其实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买卖。因为奥运会的经济投入实在太大,很多城市举办奥运会之后都是亏损的状态。比如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被人们视为2009年希腊经济危机的催化剂。

还有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实际支出130亿美元,超出计划二倍还多,也因此让巴西背上了巨额债务。里约奥组委为了节约开支,承载很多方面闹出了笑话。比如最为运动员们重视的奥运奖牌,很多运动员回国后反应,自己的奥运奖牌出现了生锈掉色的现象。而且概率高达5.93%,就连金牌也未能幸免。

为此巴西奥组委只能承诺,运动员们将自己的奥运奖牌寄回,然后统一修复,至于更换肯定是不可能的了。相比之下,北京奥运会的奖牌,就要显得高大上多了。不仅质量上有保证,还采用了独特的金镶玉设计,寓意金玉良缘,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文化。

也难怪不少运动员都感慨北京奥运会,确实是史上最好的奥运会。

中国奥运会的金牌是不是拿金子做的?

最佳答案不是纯金的。北京奥运会奖牌首次采用“金镶玉”设计,对于奖牌制作工艺要求非常高,所以相关人员以及设计者将对整个制作过程进行严格把关。 按照规定,镀金不低于6克。银牌则是百分之百纯银,铜牌中95%-98%的成分为铜,再加上一部分锌。

6000枚的奖牌是用13.04公斤纯金、1.34吨白银、0.83吨黄铜和4吨高品质的昆仑玉锻造而成的,每1枚金牌的实际含金量为6.5克黄金。

扩展资料:

奖牌特点

1、玉文化体现中国传统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人以玉比德,金玉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及对运动员的尊重和礼赞。因此,玉镶嵌在奖牌中的设计获得了大家高度的赞赏。

其次,设计在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还突出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理念。其相关设计也与之相配而形成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的载体。

2、奖牌挂钩彰显汉文化

这项设计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其形状似双龙聚首,又似祥云浮空,是中国汉代时期的代表物品。北京奥运会奖牌包装盒则以中国传统工艺制作,整体四方造型的木制漆盒。北京奥运会奖牌丝带由机织而成,工艺精美,朱地云纹,喜庆祥瑞。

3、抗冲击性能、安全性能良好

为了提高奖牌的抗冲击性能,提高强度,奖牌设计修改完善小组对奖牌金属和玉结合的工艺技术以及安全性等进行了多次技术测试。实验证明,将奖牌从两米高空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奖牌完好无损。

4、筛选严格含金量不打折

北京奥运会一共需要制造2500枚左右奖牌,北京奥组委将按照严格程序对奖牌使用的玉石和金属材料进行选择。在玉的产地和成色上,北京奥组委有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机制和条件。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奖牌最后的加工都将有严格的程序,使金、银、铜每块奖牌玉的成色保持一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奥运会奖牌

2008奥运会的奖牌中有块玉,它就不怕烂?

最佳答案据原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王宁介绍,在奥运会期间,运动员在获得奖牌后处于兴奋状态,有可能将奖牌抛向空中。为了提高奖牌的抗冲击性能,提高强度,奖牌设计修改完善小组对奖牌金属和玉结合的工艺技术以及安全性等进行了多次技术测试。实验证明,将奖牌从两米高空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奖牌完好无损。

第一次跌落实验失败

如何保证北京奥运会2000多块奖牌在正常范围内经受住外力冲击?攻克这个难题的主要任务落在了王沂蓬身上。

接到这个任务时离国际奥委会要求的最终交稿时间只差两个月了。在这种情况下,王沂蓬一刻也不敢懈怠,赶紧开始找专家,从力学、材料学、结构学的角度等各方面探讨这一问题。其间,设计团队还委托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各地的专业单位来负责这一工作。

但是第一次跌落实验,失败了。而就在这时,一个令他更加沮丧的消息传来,专家们在研究了一个月后,给出的答案———“不行”。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就意味着设计团队一年的心血白费了。

2毫米定成败

玉石后面直接就是金属,要防止它掉在地上不碎,就必须将振动波消除掉。数次试验失败之后,王沂蓬开始考虑在金属与玉之间填充特殊材料,以达到消除振动波的效果。经过与生产厂商反复“讨价还价”,王沂蓬有了2毫米的“发挥空间”。

王沂蓬心里明白“必须要在这2毫米的地方解决所有的问题。”

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材料填充在金属与玉之间形成缓冲,王沂蓬等人又查遍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资料文献,访遍了材料学专家、玉石方面的专家以及雕塑方面的专家,最终选定了一种航天材料。

前三次的实验虽然失败,但王沂蓬已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第四次实验,在奖牌下落的几秒内,王沂蓬的眼睛一眨也没眨。在那几秒后,等候在工作室的学生们接到了王老师的电话———“给奥组委打电话吧,通过了。”

今年1月份,国际奥委会的总部收到了北京奥组委寄来的北京奥运会奖牌实物,这其中还包括了一盘录像带。在这盘录像带中,镶嵌着玉石的奖牌从两米的高空中自由降落———镜头定格在掉落在地上的奖牌上,玉石毫发无损。这项完美设计的最后一道难关被攻克,中国的设计师们成功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京奥运会奖牌烧不烂》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