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女排为什么厉害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古巴女排,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从里约冠军到东京第九,女排到底怎么啦?她们还能回到世界之巅吗?
- 2、郎平,此去无归期
- 3、古巴女排有多无敌
- 4、你认为朱婷与当年古巴路易斯谁更胜一筹?
- 5、日本“小朱婷”横空出世,扣球高度达到多少?
本文目录导航:
从里约冠军到东京第九,女排到底怎么啦?她们还能回到世界之巅吗?

答女排到底怎么啦,局外人谁也不清楚,即使说出个子丑寅卯也是猜着说。这里也不想过多去猜,但愿女排能尽快振作起来。
女排虽然在东京奥运会上表现得不尽人意,但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展望未来女排还能否重回巅峰呢?笔者认为完全可能。因为我们的选手还在,女排的根基还在,现在就需要管理层能做出正确选择。首先要选好主教练。回顾中国女排的发展过程,最初是由主教练袁伟民和教练邓若曾带出了以孙晋芳、郎平等队员为代表的老女排,实现了“五连冠”。自此至今经历过十几位主教练,其中尤其以陈忠和和郎平成绩最为突出,都带出了世界冠军。现在要想让女排重回巅峰,必须选好主教练,主教练人选决定女排今后的发展。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主教练,这是管理层的事,本人孤陋寡闻不想多言。其次,要选好队员。为了保持队伍的延续性,还应以原女排的原班底为基础。原队中的年龄大的球员该退役的退役,否则退回地方队。正在当打之年的有伤球员首先要治疗并养好伤,然后再考虑去留问题。对于年龄尚可但技术不行的队员退回原队。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补充一批年轻有实力或有潜力的选手到女排队伍中。这样既保证了球队的延续性又增添了新的力量。
如果能做好各项工作,中国女排就一定不会垮,经过两、三年的磨炼,又是一支顶级队伍,也将成为巴黎奥运会的夺冠热门。
问题确实很多,广大球迷说得很多,都从不同角度有所点到。正说明全国球迷真心爱我们的女排,希望能重整旗鼓,东上再起。但是前提是找个好教练,同时必须认真总结,深刻反思,有刮骨疗毒的勇气,推陈出新,大胆启用后起之秀,刻苦训练,重新扛起女排精神的大旗。
有句俗话说过: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恰中了女排的情况。里约意外夺冠,是好事。但由于普遍存在的胜者为王的不正确认识,人们没能客观理智地看待成绩与不足,而是把女排捧上天,也把郎平捧成了神。物极必反,在这种一片颂歌之下,谁都再难以保持冷静与理智而会变得膨胀起来。而失去冷静的思考,就难以清醒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而变得武断和执拗起来。才造成队内的有利因素得不到很好的正视发扬,不利因素也得不到及时的改进和纠正。此消彼长,积累下来,才有了此次东京奥运之败。这个过程,说明了不能正确看待成绩,不能在取得成绩的时候保持理智,不能一分为二看到仍存在的不足,而是胜者通吃盲目捧高,乃至出现造神运动所带来客观上的伤害。这就是好事变成了坏事。
而此次东京之败是坏事,反过来看也许未尝不是好事。它起码可以打破里约以来的一片盲目崇拜与喧嚣,会使所有人都立刻惊醒起来。认真检视女排上至教练下至队员,所有训练比赛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会使被掩盖的问题得到暴露,暴露了才能得到解决。现在的女排队员条件没有大的变化,虽有部分老队员退役,但不会伤筋动骨。而且新队员的储备,条件也不差。只要新教练能破除迷信,贯彻科学训练,科学组织战术体系,综合实力应不会下降,而且可能会有新的提升。所以三年之后,中国女排再次站上世界之巅也未必不可能。未来可期,此次坏事也许变成好事。
现在的理由不可以令人信服,一个朱婷可以左右一球队令人匪夷所思,外界对球队的猜测有些道理,告人家不是好的办法,若无人关心女排如同男足。
本人初浅的感觉就是:“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让法院调查吧!
告诉全国人民一个真相!
不是说谁喊得凶就是理吧?
中国女排能否回到世界巅峰,这要看国家 体育 总局,中国排协请请的主教练是谁的问题了。要想建一支能打硬仗,能出成绩的队伍必先选帅,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中国女排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队伍,全国人民对中国女排的期望仍旧很高。只要国家 体育 总局,中国排协选对主帅人选,相信中国女排肯定会重回世界巅峰。相信"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口号重新会在华厦大地响起。
主力队员实力仍是世界最强之一,相信郎导悟出原因了。如果郎导离开,正和某些人心意,女排也迎来低潮!现在国内有股逆流,攻击郎平。尽管郎平一再妥协,也没有用。送郎导:不忘初心,坚持原则,坚持自我,送给恶意的人一个炸弹,让女排成为巨人。
自然可以,也许下一次,也许等10年。
体育 比赛就是这样,不管是状态还是年龄还是竞争,都让 体育 项目没有永远的王者之师。
就拿女排来讲,古巴女排曾经很厉害,上世纪90年度独霸排坛10年,更是史无前例的获得1992、1996、2000年奥运三连冠。现在古巴女排连参加顶级世界大赛的机会都没有。
新科奥运冠军美国女排,一直是世界排坛的超级劲旅,然而谁能想到东京奥运会竟然是美国女排第一次夺取奥运冠军。可怜美联社每到奥运会就预测美国女排夺冠,脸被打肿无数回,练得正宗厚皮脸,终于预测成功了一回。
这一次中国女排奥运成绩惨淡,主要还是自身出了问题。
一、麻木乐观
女排世联赛之旅替补的惨败到主力的大胜太过梦幻,以至于所有国人忽略了其中真正的原因。
现在回想一下,是替补和主力相比真的很弱吗?
为什么奥运会上我们的主力打得像世联赛上的替补?
然而,世联赛上主力的大胜完全符合我们对女排的预期,于是就自然而然、理所当然以为是替补不行。
事实上是都不行,替补和主力差距没那么悬殊。
二、备战不力
其他的女排在多打比赛,我们的女排在集训,集训可以储备体能,不能有效打磨对战效果。
之前中国女排经常找男排练兵,最近几乎没有了,不知道是疫情原因还是自负原因。
三、预备不足
朱婷的手伤教练组不知道吗?为什么那么麻木自信麻木乐观?
可以说教练组应该没有朱婷不能上场的预案,所有的都是照朱婷上场如何围绕朱婷来打而准备的。
女排出局了,无所谓了,朱婷才休战。
女排的崛起、重回世界之巅任重道远。
一、基础薄弱
中国女排的后备力量在哪里?
中国有多少女排人口?有多少女排注册运动员?
有多少省市还有女排队伍?
的数据都很惨淡,惨不忍睹。
中国高校女排队伍是30个左右,美国高校女排是我们的300多倍!
二、联赛水平低
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中国女排参加女排世界俱乐部联赛,从来没有拿过冠军,最好成绩是第三名。
联赛水平低,必然造成球员水平低,球员进国家队之后,需要提升的东西太多了。
陈忠和也好、郎平也好执教最大的困难就是无人可选,没地方去选人才。
三、教练力量薄弱
郎平之后,谁能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这个其实很简单,找个人都行,问题是谁能胜任?
总不能让64岁的陈忠和重出江湖吧?
其他的知名教练都担任过中国女排主教练,都以失败而告终。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女排可能会频繁的更换主教练。
当然重回世界之巅,也许没那么困难,中国女排自身还有好多利好因素。
一、主力框架还在
即使朱婷手伤不能上场,以张常宁,龚翔宇,李盈莹,袁心玥等人实力完全可以支撑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争金夺银。
二、训练的有利因素
其实中国女排女篮女足在训练上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找男子队伍做陪练,而且是长期陪练。
三、冠军底蕴和女排精神
历史 上中国女排经历过起伏,波峰波谷,也有过很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而女排精神就是中国女排崛起的最大法宝。
在绝境中逆袭,在困境中迸发,中国女排经历过太多逆境中夺冠的事例,她们值得我们的信赖。
女排加油,期待你们早日再腾飞!
肯定能回到世界颠峰,但不知要到何时了。
郎平,此去无归期
答随着东京奥运会结束,郎平说,是时候回归生活了。
作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她在赛场上现身时,浑身总辐散出一种威严的气场,身体前倾,微锁着眉头,双眼直盯前方,紧抿嘴唇。那是她标志性的神态,就像一头正在狩猎的猛兽。
2013年,就是带着这样沉静而勇猛的气势,郎平归国,二度执教中国女排。
重新整顿好经历伦敦奥运周期后人心涣散的女排队伍,郎平在至9年时间里,先后发现并培养出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猛将,并率领女排夺得包括世界杯和奥运会在内的多个冠军,重回巅峰。
2021年,又一个奥运周期的终结点,这位英雄式的人物将满61岁,人们才发现,她真的老了。她面部的肌肉明显地向下垂坠,目光带有更深的疲惫。带着满身的伤病,扛住高压执教9年后,她终于决定告别。
这并不是场完美的谢幕表演,反而非常壮烈。
本次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无缘八强,创下女排参加奥运以来的最差战绩。疫情打乱备战奥运的节奏、明星球员朱婷的手腕受伤严重,种种因素形成合力,重创了这支昔日的冠军球队。
而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7月29日,中国女排不敌俄罗斯,出线的形势已经十分危急。但结束比赛后,面对遭遇重挫的女排队员,郎平仍然要求她们离场时“抬起头来”。
这也再次映射出郎平亮相排坛40年来身上最值得崇敬的品质——无论在球场上经历多少输赢时刻,她始终如此,保有一种昂扬的姿态。从“五连冠”时期起,她所接受的教育,她所见识的世界,使她比任何人都明白,中国女排的精神,不在成败。
转机还是来得晚了些。
东京奥运会女排小组赛上,手腕旧伤复发的主攻朱婷首场仅拿下4分。先后对阵土耳其、美国、俄罗斯奥林匹克队,中国女排遭遇三场连败,开不了张。
但7月29日比赛结束,郎平仍然要求女排姑娘们“抬起头来”。她似乎意识到,主攻朱婷伤势严重,场上其他队员的主动性因此难以调动,于是索性让21岁的小将李盈莹替补登场,直接代替朱婷,架起一座新的“重炮”台。
李盈莹的发挥验证了郎平的判断。接下来的两场比赛,中国女排对阵小组赛未见败绩的意大利队,以及实力稍弱的阿根廷队,皆以3比0的战绩锁定胜局。
面对此前接连到来的失败,她们已然了解,出线无望,但仍然重振了精神,继续去追求剩下的比赛中那些看似没有意义的胜利。
这不免让人回想起2018年的女排世锦赛,中国和意大利在半决赛中争夺决赛资格,却最终以2比3的成绩惜败,中国女排失去夺冠的可能。在所有队员的情绪都陷入沮丧之中时,郎平鼓励大家,要好好备战接下来和荷兰队的比赛,争夺铜牌。
在那天晚间的队会上,郎平讲了一番令在座所有人都记忆深刻的话。她说:“不能奏国歌了,还是要尽最大努力把国旗升起来。”
她出生在1960年的天津,从小学习成绩很好,母亲一心想培养她上清华。但当年郎平发现,自己虽然体格瘦弱,但推铅球比谁都推得远,凡是跟运动相关的一切,她都比别人玩得好。
14岁那年,她瞒着母亲,偷偷去北京市第二业余体校报名被发掘,体校老师答应说可以保送她进北京体院,母亲才同意郎平走上运动员的道路,此后,她的 体育 之路便一发不可收拾。
郎平18岁入选中国女排,在教练袁伟民的培养下,21岁时,以她作为主攻手的中国女排7战全胜,夺得了第三届世界杯冠军,由此开启了中国女排的“五连冠”时代。在1982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赛、1986年世锦赛中,中国女排蝉联冠军。
1986年,郎平退役,不久后即赴美留学。中国女排的命运,也随之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浮。
进入90年代,中国女排的成绩一再下滑,落到世界第八的位置。1994年,赖亚文、崔永梅等老队员甚至写下了辞职报告,想要离开女排队伍。当年11月,昔日的总教头袁伟民找郎平聊起女排的现况,希望她能回国执教。
袁伟民对郎平说:“女排最缺乏的是一种精神,是教练的凝聚力,要用一种人格的力量来调动运动员。”
1995年2月15日,结束了第一段婚姻,告别在美国已然建立的生活,郎平赤手空拳回国。第二天下午,她就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自己带领女排重回亚洲巅峰的目标。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当时公认的世界一流球队依次是古巴队、巴西队、俄罗斯队、美国队,没有任何专家看好中国队。但郎平就是带着这样一支没有球星的队伍,在小组赛中五场全胜,并先后完胜德国队和俄罗斯队,虽最终败于古巴女排,却爆冷摘下银牌。
2020年8月13日,王丽娜在微博晒出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有球迷评论:“奖牌可以生锈,荣耀和精神没有生锈!”
当年,正因为中国女排的异军突起,国际排联甚至破例将郎平推选为“世界最佳教练员”。在此之前,只有金牌队伍教练员才能获此殊荣。
伦敦奥运周期,4年间三度换帅,中国女排再度陷入困局。值此危难之际,2013年3月27日,新来的排管中心领导邀请郎平第二次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没过几天,昔日队友陈招娣去世,给郎平带来了沉重打击,她因此同意接过帅印,决定再次将女排精神传递下去。
此后9年间,郎平率领面貌崭新的女排队伍,夺得包括世界杯和奥运会在内的多项大赛冠军,重回世界一流梯队。尤其是在里约奥运会上,郎平灵活运用“奇兵”刘晓彤,在与东道主巴西队的对战中上演惊天大逆转,才开启了夺冠之门。
此次东京奥运会失利,郎平在接受采访时哽咽,说自己负主要责任,对不起关心女排的球迷。
但网络上却少有责怪的声音,人们似乎毫不犹豫地相信,无论经历多少失败,以郎平为精神偶像的中国女排,一定会再度归来。
郎平知道,女排运动员进入国家队,代表中国与世界各国展开较量,这是处于“世界尖端”的行当,而她的观念是,“ 体育 到了世界尖端水平的时候,智商和情商要非常高。”
曾经,作为运动员的郎平,与美国的海曼、古巴的路易斯并称19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后来,她又成为国际排坛唯一的女主教练。她在场的比赛,敌方的教练和运动员都免不了慌张。
郎平凭借的,正是她对这颗圆球及其规律的深刻理解。
2013年,郎平二度接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首先就提出了“大国家队”的理念,她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女排适龄人才的梳理,分批招入运动员,开展多期集训进行考察。伦敦奥运周期的女排队员,她只留下了其中6人,并转而拉拔出一系列新生力量。
第一年,她将印象中那个弹跳力出众的河南小姑娘调来国家队,那就是朱婷,当年公布国家队大名单时,很多人都问,“朱婷是谁?”但后来的故事表明,朱婷是中国排坛百年难遇的天才选手。接下来,郎平又挖掘出张常宁、李盈莹等人才,强势地支撑起朱婷的对角。
对于那些年纪稍长但实力强劲的球员,郎平也不肯放过。
2014年,她把1987年出生的颜妮选入国家队时,这个姑娘自己都不相信未来还能有怎样的发展。但7年过去,她的名字仍在国家队之列,这位老将身高臂长,又凭借闪电般迅疾的拦网,曾两度获封“最佳副攻”,被誉为中国女排的“北长城”。
在球员之外,“大国家队”还有着更宽阔的内涵。
在女排年轻化的趋势下,郎平同时起用安家杰、吴晓雷、于飞、李童等年轻教练。她还请来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著名的外科医生Sherwin S.W.担任队医,为女排队员减少伤病。还有拥有 体育 教练证书和骨外伤专科临床医师证书的理疗博士Elizabeth Darling,为女排提供特聘 体育 医疗服务
“大国家队”方案破解了中国女排此前多年的困顿。从前,女排国家队“一套阵容打天下”,主力队员在大小赛事中超负荷运转,替补队员得不到上场机会,与主力之间差距明显。
但郎平的队伍中,只有首发和非首发队员的区别,主力队员大面积轮换,且能够分流不同的队伍去迎战不同的比赛。
在这样的机制下,2019年,由教练安家杰带领最年轻的女排二队,才能够以3比0的战绩完胜由名将埃格努领衔的、骄傲的意大利女排。东京奥运会上,替换了朱婷的李盈莹,也才能够霎时逆转战局的颓势。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队员,郎平都提出了关于“阅读”的要求。不是要求大家一定要“读书”,而是必须达成对事物内在逻辑的理解。
两度接手中国女排,她做的第一件事,总是“阅读队员”。
在见面之前,她先要队员们填写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全都关于队员个人:你的性格特征、技术特点、希望教练在哪些方面为你提供帮助,等等。郎平借助这种方式,能够迅速达成对队员的认识。
2013年,二传手沈静思初次在球馆里见到郎平,郎平抬头看见她,就出人意料地唤出了沈静思的小名:“小葵,跑步前进!”
在这种心与心之间的贴近过程中,郎平更容易分辨出,应该如何与性格不同的姑娘交流。何时威严,何时柔善,她心中全有分寸。
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她还逐渐教会队员们“阅读比赛”,要读懂对手的攻防意图,领悟比分之间的因果关系。
郎平的姐姐郞洪曾在接受《人物》采访时讲述这种“阅读”的思路,比如说人家扣小斜线很厉害,防不胜防,那就要看到,她是在近网情况下才能扣小斜线,如果给的球是远网,她就无法打出这个效果。因此,郎平训练大家,要根据场上的变化,对球提前做出判断。
同时,她还借助更加科学的分析手段,引进意大利的技术分析软件,将对手扣球的路线进行计算,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布防,调整进攻策略。
更可贵的是,郎平将这一切富有智慧的谋略,都建立在日积月累的苦工之上,她说,“其实胜利没什么秘诀,就是做好每一天。”
她对女排队员基本功的训练从不含糊。安排队员练指卧撑,以锻炼手指力量,增强拦网效果,体重偏重的王一梅总是害怕这个环节,每次练完,她的手指都疼得像要断掉一样。但郎平总是点名,要追着王一梅做指卧撑,“大梅,你还往哪儿藏?”
而郎平从来都是以身作则的人。拖着一身的伤病,她的关节时常疼痛,但一场五个小时的训练下来,她四处走动指导,坐着休息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
郎平崇敬乔丹,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她读乔丹的传记,也会把他身上那些优秀的品质讲给队员们听。她从乔丹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种纯粹的竞技意识,当运动员走到世界最尖端的位置,他所进行的战争,是自己同自己的战争。
“乔丹的心理素质太棒了,越到关键时候,打得你死我活了,一般容易手软,就怕万一进不了球,乔丹相反,比赛越白热化,他越打越来劲,越打越敢出手,就是能表现,就是能进球。他觉得,他的价值就体现在关键时刻不凡的表现,他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阻碍他得分,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要战胜自我。”
她在自传里写:“一个优秀的球员,首先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优秀的人。”
1986年,达成“五连冠”后,郎平决定退役,先是进入北师大英语专业学习。次年,她就通过“新中国教育基金会”公派自费去美国留学,先到了华裔集中的洛杉矶。
当时,她身上只有几百美元,并且因为签证的性质,不能工作,生活因此没有来源,洛杉矶的华裔接济了她,并且时常为她举办派对。但她吃住都要仰仗他人,且仍然生活在一个华人圈层中,这和她的初衷相违背。
当时,她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是想走下冠军的宝座,从零开始。
她知道,离开女排,自己什么都不是,她必须将生活完全归零,重新开始学习新的本领,“我努力不被‘五连冠’的巨大成功和巨大荣誉蒙住眼睛,保持心地透亮”。
因此她再次做出决定,离开庇佑着她的洛杉矶,辗转前往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在这块多山、气候干燥的土地上,融入当地原住民的生活。也就是在这里,她结识了好友劳尔,并成为劳尔的助理教练,在新墨西哥大学执教大学女子排球队,她因此获得了免费读书的机会。
郎平就这样放任自己在贫瘠的生活中摔打着成长起来,而她的学习涉及到的方面,事无巨细。
她在这里取得了 体育 管理现代化专业硕士学位,具备了更加专业的视野,这也直接影响了她此后执教中国女排的策略,不再延续老女排时代压榨身体极限的训练方式,而是结合心理学、营养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科学地为女排队员定制训练方案。
那个年代,电脑仍未普及,劳尔的丈夫约翰教郎平学会使用电脑,同时,约翰帮助郎平更快地适应了英语环境,他给郎平上课时用的是教儿童看图识字的书,鼻子、眼睛、嘴巴,像指导小孩子一样教起。
同时,劳尔教会了她如何为人处世,她起初寄住在劳尔夫妇家,不懂得应该帮主人分担家务,是劳尔大大方方地邀请她,“你能帮我一起打扫吗?”从此之后,她学会在劳尔做饭的时候帮忙打下手,吃完饭就主动洗碗。郎平对生活细节的感知,就这样一天天丰满起来。
1995年,重新回到国内,成为主教练的郎平与过去相比,更加成熟稳重。
那年11月,她首次参加国际排联会议,排联主席热情地起身拍手,说“欢迎郎平女士作为主教练来参加我们的会议”。她一眼望去,参会的其他人全是男性,她往中国教练席一坐,心想,就得坐出一点女人的气概和气势。
当时,大家在讨论排球新规则中的“自由人”角色,很多国家都没有异议。但郎平清晰地意识到,这个规则更有利于欧美队伍。
亚洲队员个子小,身材细痩,我们的优势在于,后排技术纯熟,而欧美队的后防偏弱。“自由人”规则若生效,那么欧美队则可以在后排任意位置替换队员,巩固防守。
郎平一针见血地提出异议,并展开了心理博弈。她告诉排联主席,当时包括世界杯在内,所有的大奖赛都在亚洲,亚洲球迷数量众多,赞助商也愿意出钱,如若更改规则不利于亚洲排球的发展,那么“你会失去很多的观众和赞助,你更难生存”。
彼时,排联还想让运动员改穿紧身的、近似于泳衣的运动服,以增强观赏性。
郎平也直截了当地反对,“亚洲人的体型特点一般腰比较长,臀部的形状不像古巴人那么漂亮,让我们穿那种游泳衣式的运动服,不会好看,反而难受。”
对于中国女排,乃至世界排坛而言,郎平都是一份闪亮的礼物。但不止于此,当她在“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行进的时候,每一位女性,每一个国人,都能从她身上获取勇气,和力量。
告别郎导,以及,你的存在。
参考资料:
1.郎平,陆星儿.激情岁月:郎平自传[M].东方出版中心,1999.09
2.马寅.荆棘与荣耀:新时代女排奋斗记[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12
3.人物.郎平:阅读者[EB/OL].[2017-01-14]
4.新华社. 回首东京,寄望未来——专访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EB/OL].[2021-08-04]
5.人民日报. 制胜法宝是“做好每一天”[EB/OL].[2016-09-24]
作者 | 尧七
编辑 | 莫奈
排版 | 文月
古巴女排有多无敌
答目前古巴女排保持的8连冠至今无人能破,队伍涌现了许多世界级巨星,包括路易斯、托雷斯、贝尔和马佳丽斯等精兵强将。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世界女子排坛,是非常特殊的十年,这十年诞生了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由古巴女排创造的,古巴女排犹如天外飞仙,从1989年第五届女排世界杯开始,一直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古巴女排所向披靡,不可思议地夺得9次世界冠军,实现不可超越的八连冠,将女排三大赛冠军基本收入囊中。
其她球队都成了陪衬,虽然轮番冲击古巴女排,但都铩羽而归,无法撼动古巴女排的王位,拼尽洪荒之力也只是个银牌。可以说这十年是其她强队最失落的十年,是“既生瑜何生亮”式的悲哀十年。
古巴女排介绍:
当年古巴女排独树一帜的“四二配备”打法也是女排强队中的一景,实力突出的二传手轮转到前排可以当强攻使用,也证明古巴女排队员的身体素质确实世界超一流。
在古巴女排二传手里面,最为著名的当属曾获1999年世界杯MVP的阿奎罗,她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代表两个国家队拿过世界冠军的球员。古巴女排在上世纪80年代非常厉害,是世界强队,也是中国队的老对手
你认为朱婷与当年古巴路易斯谁更胜一筹?
答从1981年--1986年中国女排五连冠后,接着从1991年--2000年就是古巴女排八连冠,其中最出色的球员就是1967年出生的路易斯了,尽管身高仅1.74米,但四肢修长,弹跳高度达一米,助跑摸高达3.37米,经常能看到她直上直下的定地板球。中国的郎平、美国的海曼和古巴的路易斯被称为世界三大主攻手。路易斯在世界上是继郎平、海曼之后的一颗排球巨星。朱婷是当代排球第一人,生于1994年,她们不是一代人,年龄相差27岁。在俱乐部层面上朱婷今年帮助瓦基弗银行队夺取了土耳其联赛冠军、土耳其杯赛冠军、土耳其超级杯冠军、女排欧冠冠军四个冠军,在欧洲是第一家同时夺取四个冠军的女排俱乐部,一时朱婷的人气爆棚。在国家队朱婷已经帮助中国女排夺取了2015年的世界杯和2016年的奥运会冠军两个冠军了,她们不是一个时期的球员无法相比,她们都是各自年代最出色的球员。
日本“小朱婷”横空出世,扣球高度达到多少?
答日本“小朱婷”横空出世,引起了不少网友们的热议。很多网友提到:有着“小朱婷”称号的日本运动员实力有这么强吗,能与朱婷相比较?这个运动员到底是谁呢?日本“小朱婷”名叫梅丽莎,实力在同龄人当中非常出色,梅丽莎的扣球高度达到了3米2,并且深受教练们的重视,奥运会有望得到重用!
“小朱婷”
梅丽莎并不是一个日本人。相反地,她的皮肤黝黑,身材比较强壮,是古巴人。提起古巴这个国家,大家都知道以前的古巴女排可是非常的厉害,她们惊人的爆发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令球迷们非常震惊,并且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地位。虽然现在的古巴女排与以前相差甚远,实力也是渐渐的退步。但是这些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还是很强的。身为古巴人的梅丽莎当然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并且弹跳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
梅丽莎的扣球高度达到了3米2,比其他运动员出色的太多,甚至可以与日本男排的高度相比较,梅丽莎深受日本球迷们的期待!很多人非常好奇为什么梅丽莎不去古巴女排发展,偏要去日本女排发展自己呢?在早期,梅丽莎也曾是古巴女排培养的一员,被当地球迷们称为天才。在古巴训练很长时间的梅丽莎实力进步非常的快。
得到重用
在15岁的时候,梅丽莎离开了自己的国家,来到日本求学。因为超强的排球实力,梅丽莎在校园比赛上表现出色被球队看中邀请她加入。梅丽莎也一直对排球非常的热爱,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球队的要求,与球员们一同接受真正的训练。虽然梅丽莎天赋极强,教练们一教就会,但是她认为自己还有很多的缺点,选择更加的努力完成训练项目,实力也在渐渐地提升。
虽说日本女排的技术与中国女排相比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不过他们渴望日本女排注入新能量,不断地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值得大家学习。值得一提的是,以梅丽莎现在的实力,只要她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将全部精力放在赛场上,梅丽莎的未来会成为日本女排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女排值得关注的对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古巴女排为什么厉害》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35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