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赛事君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乒乓赛事,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乒乓球高手,曾经称霸世界乒乓球界的日本十大高手
- 2、宣宣 琪琪 小建和君君四人比赛打乒乓球,每两个人要赛一场,结果宣宣胜了君君,而且宣宣 小琪和小建三
- 3、广东乒乓球女队员贾君
- 4、日语君是什么意思?
- 5、乒乓球信陵君是谁
- 6、乒乓球运动员张乙简历
本文目录导航:
乒乓球高手,曾经称霸世界乒乓球界的日本十大高手
![乒乓球高手,曾经称霸世界乒乓球界的日本十大高手](/uploads/2025-01-09/677f040bf3e48.png)
最佳答案 如果谈起哪个国家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贡献最大?大家都会觉得是中国(世界冠军数量、海外兵团人数最多),也有人认为是英国(现代乒乓球的发源地),实际上从技术创新上来说,日本才是对乒乓球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他们的三大发明:直拍打法、海绵胶皮、弧圈球对推动世界乒乓球的普及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上世纪二战后三十多年里,日本乒乓球曾经一度引导了世界乒乓球发展的潮流,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声显赫的顶尖高手,中日对抗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现在我将那些曾经同国乒拜过腕子的日本乒乓高手做个盘点,看看哪位高手是你的最爱。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十位:小野诚治
在1979年平壤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一名来自于日本钢琴制造车间的工人小野诚治轰动了世界乒坛,作为一个赛前不被人看好的业余选手,23岁的小野诚治在单打比赛中过五关斩六将,他采用日本传统的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成为本届世乒赛中国选手中最大的克星,16进8时他先以3:2力挫中国正胶快攻选手鲁尧华,昂首进入八强。在此后三场面对中国选手的比赛中,小野上演了一出三英战吕布的精彩表演,在八进四的淘汰赛上,他先以3:1击败了中国长胶倒板怪球手黄亮,闯进了男单四强,在一场令人窒息的半决赛中,他又以3:2险胜中国长胶削球大师梁戈亮,杀进了男单决赛,成为了本届世乒赛最大的一匹黑马。决赛面对中国选手郭跃华,两人打法套路相同,比拼的是谁球拉得更转更冲,谁的意志品质更顽强,小野诚治先以25:225:17先拔头筹,郭跃华在顽强地扳回一局后不幸大腿肌肉严重拉伤,在大腿缠满绷带的情况下再次上场,伤势再次加重,无法坚持比赛,只得把冠军的头衔拱手让给小野诚治,小野诚治举起沉甸甸的圣.勃莱德奖杯时不禁喜极而泣,他的这次胜利,成为了日本男子乒乓球世界冠军史上的绝唱,时至今日已经四十多年了,日本男运动员再也没有登上过世界乒乓球冠军的最高领奖台。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九位:江口富士枝
说起日本历史上的女子乒乓球选手,不能不提到江口富士枝,她是日本女乒史上名气仅次于松崎君代的优秀运动员,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日乒著名的“五朵金花”之一。她个子不高,右手直握球拍,典型的左推右攻单胶打法,步法灵活,攻势凌厉,1954年初次参加温布利世锦赛就打入女单四强,1957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夺得第24届世锦赛女单冠军,另外还在团体和混双决赛中力斩两枚金牌,1959年惜败于如日中天的松崎君代夺得女单亚军,其霸主地位被松崎所代替,鉴于她为世界女乒做出的突出贡献,199年,她被国际乒联选入世界乒乓名人堂行列,她也是日本仅有的三名女选手的其中之一。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八位:河野满
作为早期直拍生胶两面攻的代表,日本眼镜选手河野满绝对是四十多年世界男子乒坛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打生胶的运动员,他这种独特的打法在第34届世乒赛大放异彩,在团体半决赛中,他连克约尼尔、克兰帕尔、盖尔盖伊三员匈牙利大将,为日本打入决赛立下头功。在单打比赛中,他以3:2击败上届男单世界冠军本格森,进入四强之列,在半决赛中,河野满以3:0轻松击败了中国选手梁戈亮,获得了同中国第一高手郭跃华决一雌雄的资格,在这场万人瞩目的决赛中,已经34岁高龄的河野满势如破竹,力克郭跃华,夺得了职业生涯中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他也是日本使用生胶打法最成功的一位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七位:星野展弥
如果评选上世纪60年代中国观众最熟悉的日本乒乓球选手,有“桌球小僧”之称的星野展弥绝对是最佳人选之一,徐寅生十二大板战星野的一幕至今让许多老球迷们津津乐道。1961年北京世乒赛男团决赛,前三盘中国队以1:2落后,形势比较严峻,第四盘由“智多星”徐寅生出战日本的世界冠军星野展弥,前两局打成了1:1平,第三局赛场气氛更趋白热化,徐寅生以20:18拿到了盘点,在他一记强劲的正手进攻后,星野被迫退台防守,徐寅生连续将球扣至星野的反手,一板、两板、三板……北京工人体育场的上万名观众也一起跟着数数,打到第十二板时,徐寅生突然一板打到星野的中路空档,星野略微犹豫了一下,回球失误,双方精彩绝伦的高超技术赢得了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这一动人画面也成为中国体育史上传颂已久的传奇佳话。尽管星野展弥先后输给了徐寅生和荣国团,但他仍然在男双比赛中夺得了一枚金牌。同徐寅生这一盘攻守大战,拉开了中国同日本强强对抗的帷幕,也标志着中国乒乓全面崛起,星野展弥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功不可没。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六位:伊藤繁雄
在上世纪60年代末,日本男乒活跃着声名远扬的“三剑客”,而伊藤繁雄就是其中一个核心人物,他属于日本传统的直拍单面拉打法,进攻凶悍,意志顽强,其旋转强烈的反手发球配合一板威力无比的强攻更是他拿手的得分利器,在1969年世乒赛上,他一举夺得男团、男单两枚金牌,成为他运动生涯中的高光时刻,尽管在第31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连输给三名中国队主力(其中同李景光的一盘比赛仅仅拿了9分,创造了世乒赛男团决赛史上败得最惨的记录),但他在60年代末取得的一系列佳绩和优异表现,仍然可以称得上日本乒乓史上一名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五位:田中利明
作为日本乒乓球在世界乒坛崛起的标志性人物,田中利明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1955年荷兰乌得勒支世乒赛,初出茅庐的田中利明一举夺得男子单打冠军,成为继佐藤博治之后第二个夺得世乒赛单打冠军的日本选手,正式吹响了日本乒乓球取代东欧、称霸世界的号角,1957年,他再一次加冕世锦赛男单冠军,成为日本男乒历史上第一个夺得两次单打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和荻村伊智朗组成的日本男乒双星座,在世界乒坛早已传为佳话,两人你争我夺,互相竞争,互相促进,使日本乒乓球迅速登上了世界乒乓球最高峰,他也是入选世界乒乓球名人堂的三名男选手之一。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四位:木村兴治
谁是当今日本乒乓球采用人海战术对抗中国乒乓的创始人?谁是世界乒坛最早采用直拍弧圈打法的拓荒者?这个人就是现在的日本乒协主席、国际乒联执行副主席木村兴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几乎打败了所有中国乒乓高手,是中国队最头疼最难缠的对手之一。他身材修长,长相斯文,总是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貌似文弱的他却拉得一手漂亮的前冲弧圈球,具有子弹般的冲击力,令所有的对手望而生畏,凭着这个杀手锏,他先后四次夺得世乒赛男双和混双冠军,徐寅生、荣国团等都曾经败在他的拍下,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克星,那就是风华绝代的中国两面攻名将庄则栋,两人交手,木村总是铩羽而归,这也成为他运动生涯中最大的郁闷。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三位:长谷川信彦
日本乒乓为世界乒坛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弧圈球技术,而长谷川信彦则是参与弧圈球开发的主要执行者,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横拍弧圈两面拉技术的先行者之一,也是日本当时仅有的一两个横拍选手之一。他身材不高,步法灵活(被日本人称为步法先生),意志顽强,其弧圈球旋转之强烈在当时的世界乒坛首屈一指,其快速凌厉的弧快打法令对手闻风丧胆,在他17岁时,就成为日本男队夺得世界团体冠军的主力,20岁时就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在其职业生涯的比赛中,先后夺得过14次亚洲冠军,在世锦赛上先后六次在男团、男单、混双项目上夺得世界冠军的称号,在日本男乒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荻村伊智朗和田中利明,排在历史影响榜的第三位。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二位:松崎君代
谁是日本女子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选手?谁是世界乒坛第一个实现金满贯(团体、单打、双打、混双)的女选手?她就是被称之为“翩迁起舞”的日本乒乓女皇松崎君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大批直握球拍的日本女将如井喷式爆发,而松崎君代就是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星,从1959年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始,她先后在女团、女双、女单和混双四个项目上夺得过七个世界冠军,开创了以她为首的东洋魔女时代,宣告了欧洲横板削球统治世界的一去不复返,引领了一股直拍快攻打法的热潮,把她称为世界乒坛里程碑式的传奇人物毫不为过。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一位:荻村伊智朗
说起荻村伊智朗这个名字,相信广大乒乓球爱好者都有所耳闻,他不仅在世界乒坛,而且在世界体育界都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他运动员生涯里,他两次夺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另外还在男团、男双、混双上一共获得过12个世界冠军、5个亚军、3个季军,排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所有获得过世界冠军的亚洲男选手中第一位(那时可没有世界杯和奥运会),即使放到今天也是一个巨星级的存在。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而且还是一名伟大的体育活动家和政治家,在其任职国际乒联主席期间,他做过许多促进乒乓球普及与发展的举措,去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过教练、做过指导,同时他又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当年他向周总理提议邀请文革后的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名古屋世锦赛,并利用这一大好契机,间接地促成了举世闻名的中美乒乓外交,无论从运动成绩还是为乒乓球运动所做的贡献,他都是所有运动员中的佼佼者,把他称之为乒乓皇帝可谓实至名归。
结束语:七十年来,日本乒乓球在世界乒坛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经历了崛起—鼎盛—衰落—沉沦—复兴五个阶段,如今的日本乒乓球已经从长达三十多年的睡梦中苏醒过来,俨然成为中国乒乓球队最大的对手,随着国乒马龙、丁宁、刘诗雯等一批老将的退出,以张本智和和伊藤美诚为首的日本新星迅速崛起,几乎打败了所有国乒的主力选手,这标志着往日那支所向披靡的虎狼之师开始向我们篡班夺权!一场中日乒乓强强对抗的局面就此重新拉开了帷幕!是国乒继续保持优势、长盛不衰?还是日本卧薪尝胆、重返巅峰?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大家就日本乒乓的现状和历史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我们群策群力,为国球的强盛不衰加油呐喊吧!@_
宣宣 琪琪 小建和君君四人比赛打乒乓球,每两个人要赛一场,结果宣宣胜了君君,而且宣宣 小琪和小建三
最佳答案君君赢了0场,一场没赢。
思路解析:这道题目最快的方法是假设法。
4个人每人之间比赛一场,那就是一共打C4²,一共6场。
因为宣宣,小琪,小建三人胜场相同。因为宣宣胜了君君,所以宣宣至少赢了1场。
1.那么假设宣宣赢了一场,其他2人也都赢了一场。总共6场比赛,那么君君就要赢3场,也就是君君要赢宣宣,与已知矛盾,所以不对
做到这里就知道,宣宣赢了一场不对,那么就是宣宣赢了2场,其他两人都是2场,一共是6场。一共6场比赛,君君一场没赢。
感觉这是公考试题,一定要选对方法,快速,准确解答。
广东乒乓球女队员贾君
最佳答案贾君
世界青少年乒乓球巡回赛总决赛冠军 在雅典奥运会落下帷幕之际,我们得到一个新闻线索:有个叫贾君的包头姑娘,刚取得世界青少年乒乓球巡回赛总决赛的冠军。 贾君
今年刚刚18岁的贾君是建国以来内蒙古进入国家乒乓球队第一人。职业的敏感让我们随即与贾君的父母取得了联系。 采访是在贾君的启蒙教练——包头体校乒乓球教练张萍老师那儿进行的,贾君的父母——贾海平、吴洁华夫妇的脸上满是自豪的笑意。在他们的讲述中,一个活泼可爱、刻苦懂事而又个性十足的女孩儿跃然眼前…… 说起来,贾君就像天生为打乒乓球而生的,这是父母绝对没有想到的。起初,他们只是希望宝贝女儿能健健康康地长大,而女儿与乒乓球结缘,纯粹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遇。 贾君5岁那年,一天,贾海平和吴洁华带着她逛街,准备回家的时候,贾海平突然想起一位亲戚在东河区体校院儿里开了一个乒乓球班儿,很久不见亲戚了,他想顺便去看看他。领着女儿一踏进那间训练房,小贾君立刻就被那些飞舞的小球和“乒乒乓乓”的响声吸引住了。与亲戚聊了半天,贾海平回头一看,见女儿还站在一边看别人打球,竟着迷得一动不动。“这孩子少见,这么小就能静得下来看球,要不让她试试?”见贾君那么专注,吃惊之余,亲戚提议道,并转头问贾君:“喜欢打乒乓球吗?敢不敢上来打一打?”“敢!”小贾君接过球拍,毫不怯场地站在了球案前。她那么一站,引得周围的人都笑出了声,原来小贾君刚比球案高一点儿。可看着看着,笑声没了,人们的脸上都满是惊讶的神情,谁都没有想到,这个第一次摸拍的5岁孩子竟一来一去打得像模像样,根本不像其他初学乒乓球的人摸不着球的边儿。那是贾君第一次打球,但球却始终没有掉拍,这让那位亲戚很是高兴,一个劲儿地向贾海平夫妇俩建议:“让这孩子打球吧,没准儿以后真能有大出息。”像大多数父母一样,贾海平夫妇并不敢奢望女儿成名,他们只想让这个唯一的宝贝健健康康地长大,所以给女儿报了名,希望通过打球让孩子的身体更好。谁知从开始练球的那天起,小贾君就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执著。 因为年龄太小,每次贾君练球都是由父亲贾海平接送,不管刮风下雨,贾君从没有耽误过。有时候见天气实在太差,妈妈心疼女儿,便劝说:“君儿,咱今天不去练球了,下次再补上也不要紧……”可每次这时候,小贾君的嘴总是撅得老高,一个劲儿地抗议:“不嘛,不嘛,我就要去打球。”每次,他们都拗不过女儿,乖乖地送女儿去练球。贾君再懂事也是个孩子,像好多小朋友一样,她也喜欢早晨赖在被窝里,可只要妈妈说一句“君儿,该起来去练球了”,贾君都会一骨碌爬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催爸爸快点儿……贾海平是个慢性子,一次因为送女儿去练球迟到了,还惹得女儿哭了鼻子。 天赋加上勤奋,贾君的球技突飞猛进,进步让许多人吃惊,甚至连贾海平夫妇都没有想到。贾君上幼儿园大班那年,贾海平的单位组织职工进行乒乓球比赛,也是想试试女儿的球技,贾海平对女儿说:“君儿,爸单位这两天正比赛乒乓球呢,你敢不敢去打打看?”“那怕什么?”随后,贾海平把女儿领到了单位。那场球让所有人对小贾君刮目相看,连贾海平都没想到,女儿会打得那么好,竟能打败号称“球技不错”的工会主席。那次,贾海平的单位领导很郑重地当着许多人的面颁给小贾君一个“特殊奖”。抱着得来的奖品——一个小地球仪,小贾君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她把那个地球仪转来转去,妈妈告诉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在这上标有位置。小贾君握紧两个小拳头,一字一顿地说:“妈妈,以后我要当世界冠军!” 打球需要有好的球拍,而正在发育运动量又大的孩子又需要特别的营养,为了了解更多的对手,以提高球技,参加各种比赛也是极为重要的,而所有这些都需要钱。贾海平在呼铁局包头水电段工作,吴洁华则在铁路的大集体上班,为了培养女儿练球 ,他们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可每当看到贾君取得好的成绩,他们的心里总像是灌了蜜一样甜。 1995年,9岁的贾君去呼和浩特市参加了“内蒙古少年儿童青城杯乒乓球比赛”,在回来的火车上,贾海平父女俩碰到了包头体校的张萍老师。因贾君之前参加过多次市级的比赛,所以他们早就相识。这次,张老师发现,贾君的进步太快了,爱才的她向贾海平建议:“这孩子给我的感觉是悟性特别好,而且她又这么爱打球,要不让她来体校专业训练一下?”回到家后,贾海平说起了张老师的建议,吴洁华不乐意了:“那可不行,这打球玩玩儿还行,真要走专业,孩子受苦受累不说,以后打不出成绩,学习也耽误了,前途可咋办?再说,你看咱君儿多聪明,不上学不是可惜了吗?”贾君从小就聪明,凡事一点就透,学习跟玩儿一样就能轻松地拿到好成绩,难怪吴洁华不乐意。可听她这么一反对,贾君不高兴了,一连几天一个劲儿地嚷着要去打球。 被女儿缠得没办法了,吴洁华来了个缓兵之计:“打就打,这么小的孩子跑到昆区住宿,运动量也大了,我看你能扛得住?”见妈妈同意自己进体校打球了,贾君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出乎吴洁华的意料,先扛不住的是自己。一连好多天,吴洁华硬憋着不去看女儿,可心里却揪作了一团:孩子还小,从来没有离开自己身边,这回一走这么多天,也不知道她想不想家?会不会哭 ?吃饭怎么样?晚上睡得好吗?……一天,吴洁华实在忍不住了,从东河坐了车就跑到了包头市体校,找到乒乓球训练馆一看,女儿练球练得正欢呢。见妈妈来了,贾君很是高兴,吴洁华在女儿脸上怎么也看不出自己的那些担心,她的心放下了一大半。 虽说小小年纪就离开了父母,可因为有了乒乓球,贾君就像小鱼进了大海,在乒乓球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畅游着,训练起来比其他大她好几岁的同学都刻苦,这一点,教练张萍最有感触。 在张萍老师眼里,贾君虽然年龄最小,可她很有天赋,虽然平时话不多,长得也文文静静的,可一打起球来,立刻就像个小男孩儿一样泼辣,而且特别聪明,悟性好,有时候一些技术要点别人还在琢磨时,贾君已经领悟到并且去练习掌握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贾君属于比赛型选手,越是人多的时候她的球感就越好,与初次参赛的选手不同,从一开始打比赛,贾君就从没有怯过场。也许真是由于天生热爱这项运动,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后,许多同学巴不得早早地轻松轻松,可贾君却还用晚上的时间钻进训练馆练球练到很晚才回宿舍休息。 体校的重点是体育,可对于文化课,学校也从未放松。贾君刚进体校的那年,一天,老师把吴洁华叫去了,狠狠地告了贾君一状,“你家这孩子上课老不听讲,总是在那儿玩儿,这样下去怎么行?……”等老师说完,吴洁华只说了一句:“老师,咱到考试的时候再说好吧?您看她的学习成绩。”吴洁华了解女儿,她从上学起就是这样,成绩一直不错。果然,期中考试的时候,从来都不好好听讲的贾君让老师吃了一惊:考试成绩全班第一。“这孩子,以后不是北大就是清华的料。”老师的话又勾起了吴洁华的担心,她跟女儿商量:“君儿,你学习这么好,要不别打球了,给妈好好学习,考个大学。”谁知女儿却不乐意:“妈,现在大学生还不是一片一片的?我就打球,给妈拿个世界冠军回来。” 见女儿着实离不开乒乓球,吴洁华也不再说什么,一门心思地支持女儿打球了。虽然如此,每参加一次比赛都需要自己掏钱,吴洁华感到家里的经济实在紧张。贾君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回来跟她商量:“妈,我想参加全国铁路红领巾杯乒乓球比赛……需要几百块钱……”“又是比赛、又要钱,君儿,咱要不别打球了……”没等她的话说完,吴洁华就见女儿哭了,心不由得一软:“好了好了,别哭了,去就是了。不过妈可把话说在前面,你这次要是打好了妈就继续供你,打不好你就得听妈的。”听妈妈这么一说,贾君破涕为笑:“行,这次我要打不好就不打球了。”不知是谁说过,成功源于自信,那一次的比赛,贾君得了个冠军回来,吴洁华乐得合不拢嘴。 在体校待了两年之后,因为球技的快速提高,张萍老师感觉贾君应该去水平更高的队里才会对她更有帮助,于是送她进入内蒙古队代训。3年后的1998年,内蒙古自治区九运会即将举行,为备战九运会,体委领导决定由张萍老师带队,带领两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去素有“乒乓之乡”美称的河北,在知名的乒乓球教练唐银生的河北省队代训。此时的贾君也早有回到包头的打算,在内蒙队的3年里,除了拿了两次冠军之外,参赛的机会非常少,因为乒乓球在内蒙古属弱项,所以周围的大环境对提高成绩少有帮助。得知张萍老师选定了自己去河北代训,贾君高兴坏了急地赶了回来,想要早一天去那个满是高手的河北队见识见识。 那次的河北之行改变了贾君的命运。尽管是初见贾君,但她仍给唐教练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河北队的一个多月里,贾君抓紧一切学习的机会,此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已被爱才如渴的唐教练盯上了。聪明、刻苦、有韧劲儿,球风凶狠,暗暗观察中,贾君的特点让唐教练很是欣喜。8月举行的内蒙古九运会结束后,手棒冠军奖杯的贾君又回到了河北队,唐教练希望她能留在河北队训练、打比赛,而这也正是贾君所盼望的。要知道,在乒乓球界,唐银生教练被誉为“世界冠军的启蒙教练”,曾经培养出齐宝香、高军以及后来的牛剑锋、白杨等世界冠军,对他的大名贾君早有所闻,能在他的队里打球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 有了名师的指导,贾君的球技随之突飞猛进,两个月后的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首次代表河北队参赛的贾君一路拼杀,一举夺得冠军。也就是在那次比赛中,已成为国家乒乓球女队教练的齐宝香发现了极有潜力的贾君,为她以后进入国家队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能在高水平的省级队训练当然是件好事,可每月的代训费却是笔不小的数目。除去零花,光代训费每月就要交队里850元钱,对于贾海平这样普通的人家来说,着实有些吃力。为了让女儿能接受更高水平的训练,贾海平与吴洁华节衣缩食,有的人说他们太苦自己,可朴实的贾海平夫妇却总是笑笑说:“只要女儿有出息,做父母的再苦再累也心甘。” 懂事的贾君深知自己的家境,更能体谅父母的不易。女孩子要吃零嘴儿,当队友们买这买那的时候,贾君从来不凑那热闹,她知道要珍惜父母寄来的每一分钱,更知道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就是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许是从小独立生活惯了,贾君养成了遇到什么事都放在心里的习惯,即使放假回家,吴洁华从女儿嘴里也从没听到她说起在队里的艰苦,总是她取得好成绩的好消息。那次,吴洁华去河北省队看望女儿,一天,当她路过大门口时,被小卖部的一位老大爷叫住了。“你是贾君的妈?我跟你说,这孩子可太懂事儿了。她们队里每天来我这儿买零嘴儿的小姑娘多了,可我一次都没见贾君踏进我这个门。听别人说,队友们玩儿的时候贾君就练球,要我看呐,贾君要是打不出去,她们这一拨儿就没一个能打出去的……”后来吴洁华才听说,女儿每月只允许自己花40块的零花钱,平时从来不乱花一分钱,只有到了夏天,她才偶尔买颗西瓜解解馋……知道才12岁的女儿这么懂事,那天,吴洁华的心里百感交集。 贾君长大了,更能体谅父母的难处了,见河北队迟迟不能给自己转正,心里很着急。恰在此时,吉林省的一位教练也看好贾君,希望她去那里打球,许诺除不要代训费之外,每月还给贾君600元工资。2000年年底,贾君放假回家后跟父母商量起了这事。“爸、妈,我知道咱家的困难,要不我就去那儿吧,反正那儿也有高水平的对手,在哪儿打也是打。”商量好此事后,贾君给唐教练打去了电话,说了自己的打算。电话那头,唐教练一听就急了:“那可不行,你可不能走,你已经在乒协注册了,是咱们河北的人,哪能走哇?转正的事儿你别操心……”放下电话后,未及贾君开口跟父母说,唐教练的电话又来了,在电话里,他跟贾海平、吴洁华谈了好长时间。 教练的一片心意让贾君一家非常感动,春节一过,贾君又回到河北,3月便转为河北省队的正式队员。就在贾君一门心思刻苦训练的时候,机会悄悄地向她走来。2000年8月,国家乒乓球队要挑选后备力量进入国家队,因此调各省的尖子队员去国家队集训。按照惯例,一个月的集训期过后,队员们就要打道回府等候通知,可贾君却破例被留了下来,这一练就是3个月。 在吴洁华的印象中,2001年的那个春节不仅是女儿、也是他们最快乐的一个春节。大年三十那天下午,贾君才从北京回到了包头的家里,刚进家门,吴洁华就感觉女儿的情绪特别好。“君儿,这回能进国家队了?”见女儿这么高兴,吴洁华以为会有什么好消息。“还不知道呢,不过我这3个月在那训练感觉可不一样了,觉得自己又懂了不少东西……”原来女儿是为自己掌握到了切实的知识而兴奋呢,这就是女儿——从来都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的女儿,吴洁华的心里很欣慰。 晚上,贾君打电话给唐教练拜年,电话那端,教练的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兴奋:“恭喜你!初六去北京报到,可不能迟到!”那一刻,这巨大的惊喜让贾君有些发呆,“告诉你妈,你进国家队了!”电话里,唐教练高兴地喊着…… 女儿进了国家队,知情的邻居、朋友们都说他们养了个争气的姑娘,还有的说贾君前途无量。这话听得多了,贾海平夫妇的心里反倒淡然了许多,别人只看到女儿风光的一面,有谁能了解她的艰苦呢?即使作为父母的他们也不能完全了解。去国家队三年了,贾君只回过一次家,与父母的联系就是那一部电话。吴洁华总听女儿说自己技术水平还需要不断地补课,可她并不知道,每天的训练结束后,女儿自己还要练上很久,三年来从未间断。 这些情况,还是一次看电视里乒乓球比赛时,听前国手杨影说的。“……这些队员平时训练都很刻苦,尤其是女队的贾君,从进入国家队时起就一直在给自己补课……”因为女儿的缘故,看电视时只要有乒乓球,他们总要认真地看,似乎那去年,去北京办事的吴洁华想顺便去看看一年多没见面的女儿,可事不凑巧,那天不是女儿的休假日,而队里的规定极为严格,不是自己的休假日,不能擅自离队……那次,吴洁华只是匆匆见了女儿一面,没说几句话便回到了包头。尽管也有遗憾,可她知道,女儿是队里2008年奥运会的重点培养对象,不加劲儿练哪成呢? 虽说聚少离多,可吴洁华能感到女儿的那份关心。今年自己过生日前几天,女儿打来电话:“妈妈,你快过生日了,我送你件礼物吧。”“行呀,送妈妈什么?可别乱花钱。”“不告诉你,告诉你到时候你就没有惊喜了,这礼物你肯定喜欢。”出乎吴洁华的意料,女儿的礼物是一张大大的照片,是国家乒乓球队的合影。照片里,女儿又长大了,也更漂亮了。抚摸着照片,吴洁华开心地笑了。女儿说她的心愿就是当奥运会冠军,吴洁华相信会有这一天,她仿佛看到在国歌声中,女儿开心的笑脸是那么美……
日语君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君(くん),酱(ちゃん),桑(さん)都是对人的称呼。
君:一般是长辈/前辈对晚辈(男士)的称呼,绝不可以反过来使用。也可以在平辈之间作为比较亲密的称呼。翻译的时候一般不用后缀身份级别等代名词。
酱:是非常亲密的人之间的爱称。肯定不能对上级,主要是对晚辈或者很熟悉的平辈之间的带有亲热感的称呼。翻译的时候一般译为”小……“,比如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称为是爱酱,翻译成中文就是小爱的意思。
桑:是比较正式、正规的礼节性称呼。运用范围最广,所有关系都可以用桑来称呼。但是熟悉的人之间用桑会有距离感。
拓展资料:
日语称谓词:
人称代词是代替人的名称的词,具有明显的指代性质,而不表示实质性概念。然而,较之其他语言,日语的人称代词较为复杂,有如下几个特点。
1、日语用于同一指向的人称代词存在多种变体。如:第一人称代词有「わたし、わたくし、あたし、ぼく、おれ、、わし、小生」等;第二人称代词有「あなた、あんた、おまえ、きみ、てまえ、てめえ、贵、贵下」等;第三人称代词有「彼、彼女、あの人、あの方」等,尤其是第一、二人称代词尤为丰富。
自己称呼自己:较多用おれ(和熟悉的人说),或わたし、わたくし(对长辈或尊长,客人说)
妻子称自己丈夫,分两种情况:
1 和别人讲自己丈夫
内(うち)の主人(しゅじん)
或单说:主人(しゅじん)
or内の旦那(だんな),おとうさん,
2 直接和自己丈夫打招呼
あなた 或
おかあさん,パパ-papa (孩他爸)
自己称呼妻子:
直接叫妻子的名字(自己叫老婆时)
女房(丈夫在跟外人说自己老婆时)
ママ(mama) (孩他妈)
称呼对方家人的敬语:
ぉ父さん -- 父亲
ぉ母さん -- 母亲
ご主 人 --丈夫
奥さん --妻子
娘さん -- 女儿
息子さん(坊ちゃん) --儿子
ぉ兄さん --哥哥,兄(包括堂兄,表兄)
ぉさん --姐姐(包括堂姐,表姐)
妹さん -- 妹妹(包括堂妹,表妹)
弟さん -- 弟弟(包括堂弟,表弟)
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家人用:
はは --妈妈
ちち --爸爸
主人 --丈夫
妻--妻子
娘 --女儿
息子 --儿子
兄 --哥哥,兄(包括堂兄,表兄)
妹 -- 妹妹(包括堂妹,表妹)
弟 -- 弟弟(包括堂弟,表弟)
直接称呼自己的家人用:
おじいさん:爷爷
おばあさん:奶奶
ぉ父さん :爸爸
ぉ母さん :妈妈
ぉ兄さん :哥哥
ぉ柿さん :姐姐
一般未婚夫妻之间(男女对象朋友)之间的称呼都直呼其名,加さん
他人的未婚夫妻:直呼其名,加さん
未婚妻:(女性の)婚约者(こんやくしゃ), フィアンセ
未婚夫:(男性の)婚约者, フィアンセ
乒乓球信陵君是谁
最佳答案魏无忌。信陵君和乒乓球没关系。信陵君是魏无忌,魏襄王的孙子,魏昭王的少子,魏安厘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其中,信陵君为战国四公子之首。
乒乓球运动员张乙简历
最佳答案张怡宁
1981年10月5日生于北京,原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
张怡宁6岁时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北京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2000年,张怡宁在第45届世乒赛上获得女团冠军与女单亚军。2001年张怡宁获得第46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同年,张怡宁还拿下世界杯女单冠军和九运会女团冠军。2004年,张怡宁在雅典奥运会上与王楠合作获得女子双打冠军,并夺得女单冠军。 2005年,张怡宁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了个人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 2006年,德国世乒赛,张怡宁率领中国队第16次捧起考比伦杯。年底,张怡宁世界排名第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张怡宁与郭跃王楠合作夺得女团冠军,随后在女单决赛中击败王楠成功卫冕。四年后再度夺得双料冠军。 2011年3月31日,张怡宁正式对外宣布退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乒乓赛事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359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