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火炬图案、北京奥运会火炬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北京奥运会火炬,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奥运会火炬图案代表什么

最佳答案代表中华民族龙腾虎跃的民族气节
京2008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由银、红两色组成,对比色彩产生的醒目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下半部分的红色选择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借以承载千年中国印象,与北京奥运会的主景观保持了完美的一致。红银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具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并可抛光到与瓷器相媲美的程度,堪称民族的瑰宝。
渊源共生,和谐共融!
北京奥运会火炬外形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而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这是因为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而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北京奥运火炬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
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火炬燃料无污染
火炬内部系统的设计,选择了年过六十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洲作为总设计师提出的方案。航天科工集团为刘兴洲院士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身高”72厘米,“体重”985克的北京奥运火炬在燃烧的稳定性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方面达到了相当的技术高度。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燃烧时间为15分钟。而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
在火炬的设计工艺方面,火炬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使火炬十分轻盈。在火炬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使手感舒适而不易滑落。
而火炬使用的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历届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原点
最佳答案每当希腊圣火点燃的瞬间,或者火炬中途抵达某个国家的时候,抑或是火炬最终抵达奥运会主会场的那一刹那,都会成为当届奥运会上人们翘首期盼而又难以忘怀的精彩片段。火炬从古代雅典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一路走来,跨越了五洲,突破了种族、性别、宗教和国家的界限,传递了人类的勇气、理想和力量之光,传递了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梦想和企盼。今天,奥运火炬已经和奥运五环标志一样,成为奥林匹克最高精神的象征。那么,历届奥运火炬都有些什么样式呢?
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火炬设计介绍:是由柏林奥组委秘书长卡尔·迪姆教授根据古希腊瓷器上的绘画设计。火炬体是由经抛光处理的钢材料制成,在手柄部分刻有“Fackelstaffel-Lauf Olympia-Berlin 1936(奥林匹亚火炬接力-柏林1936)”字样。字体上方有奥林匹克五环旗和德国的鹰徽标志,字体下方绘有本次火炬传递的路线图。在火炬顶部的平台上则写有感谢火炬手的字样;火炬由以镁为主的燃料供燃,重460克,长27厘米。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火炬:别出心裁
1948年伦敦奥运会火炬设计介绍:本届奥运会圣火传递过程中使用过三种火炬,除了一种标准的外,还有一种适用于海上传递的和一种为最后一名火炬手特制的火炬。由最后一名接力手带进奥运会开幕式会场的那把火炬是用不锈钢制成,火炬身上写有“第14届奥运会伦敦1948”字样。本届奥运会圣火的燃料是镁,这样燃烧效果更好,而且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时间也能看得清楚。
1948年第14届伦敦奥运会火炬:立体扎实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火炬设计介绍:本届奥运会的火炬头部呈圆锥型,其上写有“第15届奥运会赫尔辛基1952”字样,下面则用英文和芬兰文写有“赫尔辛基”字样。 在火炬头的中部,绘有一个装饰性的月桂树枝,而另一面上画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火炬的手柄部分由木料制成,并涂了漆。
1952年第15届芬兰赫尔辛基奥运火炬:简约大方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火炬设计介绍:本届奥运会的火炬模仿了1948年伦敦奥运会火炬的形状。在杯状火炬头下部,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和“第16届奥运会墨尔本1956”字样。本届奥运会的马术比赛于当年较早的时候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赛事也采用了大会统一的火炬。
1956年第16届墨尔本奥运火炬:雄厚有力
1960年罗马奥运会火炬设计介绍:本届奥运会的火炬采用了古典风格的设计,模仿了古代火炬的样式。火炬下部有“第17届奥运会”字样。
1960年第17届罗马奥运会火炬:古典庄重
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火炬设计介绍:本届奥运会的火炬呈圆柱状,外面覆有不锈钢,里面可填充燃料。为减轻火炬整体的重量,托盘部分特用铝材料制成。火炬上有“第18届奥运会东京1964”字样以及奥林匹克五环标志。
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火炬:刚劲有力
1968年墨西哥奥运火炬设计介绍:本届奥运会的火炬顶部带有与本届会徽和宣传画上同样的“Mexico 68”字样。火炬上部呈圆锥型,并采用了开槽通透的设计。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火炬:独一无二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火炬设计介绍:本届奥运会火炬的燃烧管外部有“第20届奥运会慕尼黑1972”字样。手柄部分的托架上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和本届大会的会徽,形如四射的光芒。
1972年第20届墨尼黑奥运会火炬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的火炬设计介绍:长66厘米,重540克,燃料是经特殊处理的橄榄油,能燃烧10分钟。鉴于火炬传递手要持火炬跑1千米,本届奥运会组委会标识管理机构采用了较为实用的火炬设计方式。火炬以重量轻的铝制成,火炬的顶部设计成黑色是为了使火焰在照片上更醒目。本届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在手段上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火种首次通过卫星用激光从雅典传送到渥太华。
1976年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火炬:时尚神秘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火炬设计介绍:本届奥运会的火炬上写有“莫斯科奥运会1980”字样。在下边托架上有本届奥运会的会徽。
1980年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火炬:充满民族特色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的火炬设计介绍:由特纳公司的纽哈特设计,重1.2公斤,长56.5厘米,由铝和铜合金制成,以丙烷作燃料。手柄部分用皮革制成,并套有环状金属装饰物。火炬上有“第23届奥运会洛杉矶1984”和用古拉丁语蚀刻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字样,以及大会主体育场的纪念塔图案。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火炬:设计理念超前
1988年汉城奥运会火炬设计介绍:本届奥运会的火炬头部写有“第24届奥运会汉城1988”字样,并装饰有本届大会的会徽和韩国绘画。手柄部分以皮革制成。
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火炬:庄重大气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火炬设计介绍:本届奥运会的火炬手柄部分写有“第25届奥运会巴塞罗那1992”字样,并装饰有本届大会的会徽。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火炬:充满力量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设计介绍:本届奥运会火炬呈古代火炬最简洁的形状,由一束直管组成,外边套有金属环。火炬的外型还象征了古希腊建筑的线条。火炬身的22根铝管代表着历史上曾举办过的22届夏季奥运会。在上边的镀金铜环上有“亚特兰大1996”字样和本届奥运会的会徽,而在下边的环上写有所有举办过现代奥运会的城市名字。这把火炬是历届夏季奥运会火炬中最长的一把,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柄需要手握中间部位的火炬。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充满古典气息
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设计介绍:本届奥运会火炬的设计理念来自悉尼歌剧院的建筑轮廓、太平洋蔚蓝的海水以及“飞去来器”精妙的弧线。该火炬体分为三层,分别象征着土、火和水。
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火炬:充满想象
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设计介绍:由金银两色的金属和木质手把构成,火炬高68厘米,重700克。整个火炬呈卷起的橄榄叶状,犹如向上喷发的烈火。希腊著名设计师安德雷亚斯·瓦罗佐斯是这款精美火炬的设计者,他在21种不同设计方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数千年来,橄榄树一直被地中海国家誉为神圣之树,它不仅是希腊最有力的象征之一,也是雅典城邦的古老象征。它是希腊神话和艺术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橄榄枝被全球人民视作和平与自由的象征。
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火炬:精巧别致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设计介绍: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浓厚底蕴。
祥云火炬有多长?有多重?
最佳答案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外型呈锥体曲面异型,其灵感出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背后是中华五千年的深厚积淀。同时,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 外型 ]中国“祥云”画上纸卷轴
灵感:跨越几千年中国文化
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色彩:银红对比效果醒目
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由银、红两色组成,对比色彩产生的醒目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下半部分的红色选择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借以承载千年中国印象,与北京奥运会的主景观保持了完美的一致。红银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具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并可抛光到与瓷器相媲美的程度,堪称民族的瑰宝。
材质:手持火炬感觉像握手
“祥云”的设计师、联想事业中心责任设计师章骏说,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适合火炬手传递。
“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针对国际奥委会这一规定,章骏和他的团队在设计之初就对历届奥运火炬的重量做了深入分析。“雅典奥运会的火炬只有700克,但是我们觉得不能比这个轻太多了,不然拿在手里没有分量。而火炬本身是一个象征、是一个符号,要有一定重量,当然也不能太重。”
联想创意事业中心负责人姚映佳说,在选择了符合条件的铝合金材质后,火炬手手持的部分决定使用橡胶皮革漆。这是首次创造性的在奥运火炬上使用这一材料,这种漆表面的触感接近于人体的皮肤。当火炬手手持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时,他感受到的将不再是冷冰冰的金属,而仿佛是与另一只手紧紧相握,而橡胶皮革漆除了手感舒适以外,另一大优点就是不像金属表面那样光滑易滑落。
[ 技术 ]“祥云”有颗可靠的“芯”
“祥云”之“芯”分三部分
美丽的祥云、火热的漆红、古朴的纸卷轴……2008奥运会火炬“祥云”有着完美的外表。在美丽的外表下,“祥云”跳动着一颗有力的“心脏”。因为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有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气候条件,大风、大雨都将对火炬的燃烧技术进行严峻的考验。为了给火炬提供可靠的燃烧系统,航天科工集团为奥运圣火贡献了一颗可靠的“芯”。这颗“芯”的燃烧系统包含燃烧器,稳压装置,燃气罐三部分。其中燃烧器采用了创新的双火焰方案,即预燃室加主燃室。预燃室与主燃室分开的做法在奥运火炬的设计上尚属首次,预燃室的火焰将保证火炬“火种不熄”,即便遇到大风天气,埋在火炬顶端下方的预燃室仍不受影响。而主燃室衍生出的火焰将使整支火炬的火苗熊熊燃烧,保证火炬的视觉效果。
“亮黄”火焰不会忽高忽低
“祥云”的设计采用了稳压阀,它用于保持气体的压力,从而使火焰高度得以稳定。
与往届奥运会火炬的混合燃料不同,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的燃料采用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而且温度范围比较宽。丙烷燃烧只形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丙烷气体燃烧的火焰颜色为亮黄色,这样的颜色便于识别和电视转播、新闻摄影的需要。
不用保温车燃料稳定供应
当火炬的燃料温度至20℃时,燃料罐内的丙烷燃料会产生10个左右大气压的压力,而结实的“祥云”的燃料罐可以承受150个大气压。因此,完全不必担心火炬燃料因压力过大产生外泄。当外界温度低至-20℃时,丙烷燃料产生的大气压仅为2个,在如此低的大气压下,如何保证火炬的能源供给源源不断呢?稳压阀和回热管将解决这一问题。
以往的奥运会火炬采用的是混合燃料,需要配备保温车以保持燃料的温度和产生的压力,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使用回热管,将火炬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用以加热燃料。这样,燃料罐不用借助外部加热装置的帮忙,就能使燃料产生足够的压力,支持火炬熊熊燃烧。
跌落遇雨火炬继续燃烧
为了确保祥云燃烧系统的稳定,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充分考虑,燃气罐采用螺纹连接,避免安装疏忽造成无法点燃。同时也实现了火炬意外跌落时仍会继续燃烧。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京奥运会火炬图案、北京奥运会火炬》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40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