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美国男篮出局,是教练的战术不行吗?这次世界杯,美国男篮的出局跟教练的战术布置没有太大关系。这次执教美国男子篮球队的可是NBA著名的战术大师——波波维奇。我想这个世界上...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中国男篮教练,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美国男篮出局,是教练的战术不行吗?

美国男篮出局,是教练的战术不行吗?

这次世界杯,美国男篮的出局跟教练的战术布置没有太大关系。这次执教美国男子篮球队的可是NBA著名的战术大师——波波维奇。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有资格质疑波波维奇的战术。那么在波波维奇领导下的美国男篮为什么会被淘汰出1/4决赛?难道仅仅是因为运气不佳吗?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众多超巨的缺席——这支美国男篮国家队被大家戏称为史上最差的美国队。所以在这届世界杯的比赛中美国队即使赢球,也赢得很艰难。再也不像以前世界杯时那样,一路砍瓜切菜般拿下比赛。终于,被称为史上实力最差的美国队以79-89不敌法国,无缘赛会四强,卫冕失败。与赛前集体看好夺冠的大热门塞尔维亚一样最终被挡在了4强之外。

至于超巨缺席世界杯的原因,前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对此做出了解释:国际篮联将男篮世界杯的举办年份调整到奇数年,是众多NBA大牌球星退出美国队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巨星不想今年参加世界杯,明年又参加奥运会,众多超巨几乎一致的选择了参加明年的奥运会而放弃了今年的世界杯。世界杯的影响力跟奥运会是没法比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世界篮球强国之间的篮球水平正在逐渐接近。美国队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一枝独秀称霸世界。在今后的世界级比赛中,会充满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这对于篮球的发展其实是一件好事。同时也给中国篮球提了个醒,无论是在世界还是亚洲,中国男篮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张卫平爆料 中国男篮首次见NBA球星时发生了啥

美国,篮球运动的发源地,国际篮坛的绝对霸主,全世界篮球爱好者的麦加圣地。

对篮球运动员来说,不管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只要消息不是那么闭塞,就一定都知道,美国代表着篮球运动的最高水平,NBA是全球竞技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

每一个有实力的篮球运动员,只要对篮球这项运动充满热忱,都希望能到美国的高水平赛场上一试身手。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从建国后一直到1978年,中国篮球人始终没有机会亲身感受美国篮球文化。

事情从1971年开始迎来转机。那一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访华邀请,一场轰轰烈烈的“乒乓外交”拉开帷幕,中美关系正式破冰。1976年四人帮倒台之后,中美关系逐渐步入正轨。到了1978年,篮球也正式成为“体育外交”的重头戏,中美两国着手在篮球领域展开交流。

这年11月,在中美两国政府的联合推动下,中国男篮国家队第一次应邀造访美国,女篮国家队也加入访美代表团,男女篮先后跟多支美国球队交手,打响一系列“中美篮球友好邀请赛”。作为当时国家队的绝对主力,张卫平随队出征,一生中第一次踏上美国土地。

如今提及中美两国之间的“篮球外交”,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1979年8月华盛顿子弹队的那次访华之旅。然而事实上,子弹队的访华是美国方面礼尚往来的回访,打破坚冰的却是中国男女篮1978年11月的这次访美之旅。正是因为这次中国男女篮的访美比赛取得成功,才为后续两国之间的“篮球外交”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女篮直飞美国,男篮则在造访美国之前先顺道拜访了阿根廷,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呆了一段时间。他们跟当地的几支职业球队先后交手,胜多负少。最后一场比赛打完,两边球员们坐在一起聚餐,一个从美国来的黑人球员听说中国男篮要去美国,扭头就问坐在旁边的张卫平:“你们知道要跟谁打比赛吗?”

张卫平回答:“好几个大学球队吧,第一个好像叫什么UCLA。”对方一听,下巴都快掉到桌子上了:“这UCLA可厉害了,你们跟他们打,肯定不能像打我们这么轻松。”

当时受各种条件所限,包括张卫平在内的中国篮球人的确对美国篮球所知甚少,也没有渠道查询相关信息。当时他有所不知,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篮球队是美国大学生联赛(NCAA)里赫赫有名的传统豪门,绰号“棕熊队”,此前刚刚由传奇教练约翰-伍登带队完成“12年夺10冠”的丰功伟业,其中包括一轮空前绝后的“七连冠”,出产过“天勾”贾巴尔、超级中锋比尔-沃顿等传球球星,在美国大学篮坛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事实上,为了充分体现诚意,当时的美国政府对这次“中美篮球文化交流”高度重视,为中国男女篮安排的对手全是篮坛精英。男篮方面,除了第一站的对手是UCLA,随后四站对手分别安排了旧金山大学(NBA“指环王”比尔-拉塞尔的母校)、维克森林大学(后来邓肯、保罗等人的母校)、乔治城大学(后来尤因、莫宁、穆托姆博、艾弗森等人的母校)和罗杰斯大学(大纽约地区名校)。女篮方面,除了UCLA、北卡罗莱纳州大和马里兰大学等几所大学强队,还安排美国女篮国家队跟他们打最后一场比赛。

当时,中美两国尚未正式建交,一切对外联络工作都需要通过中国驻美联络处来完成。中国男女篮代表团由中国篮球界元老牟作云担任团长。男篮由钱澄海指导带队,主要队员包括张卫平、穆铁柱、黄频捷、匡鲁彬、王德礼、何钜华、王宗兴、邢伟宁、张明书、柳继增、陈凯、嵇照光等人。女篮由周懿娴教练带队,队员包括宋晓波、张明香、孙瑞云等。

飞机抵达第一站洛杉矶是在晚上。缓缓下降的过程中,张卫平跟其他人一样好奇,扒在舷窗口往下面看。夜色苍茫中,只见大地之上到处灯火辉煌,星星点点连在一起,好像一大片灯海此起彼伏,蔚为壮观。赞叹之余,张卫平忍不住心想,大晚上开这么多灯,该多费电。

离地面又近了一点儿,张卫平发现机场旁边有个停车场,停着密密麻麻一大片汽车。再定睛一看,旁边居然支起一个超大屏幕,正露天放着好莱坞电影。光影流转,在漆黑的夜色中格外耀眼。当时国内连14寸的黑白电视都是稀罕玩意儿,突然见到这种堪比巨幕的露天电影场,男篮小伙子们真是眼界大开,纷纷赞叹不已。

下了飞机,取了行李,男篮队员上了美国方面安排的大巴车,一路穿行在灯火通明的洛杉矶公路上,一直走了50公里才从机场赶到下榻酒店。第二天,队员们需要到特定的银行兑换旅行支票,美方司机又是连开50公里,才找到该银行驻洛杉矶的一家支行。张卫平暗暗心想:“这洛杉矶也忒大了吧?”

当时他初来乍到,方向感全无,又加上夜里光线不足,才产生了不少误会。其实从机场到酒店和从酒店到银行是不同的两个方向,但不管怎样,洛杉矶的繁华似锦、地广人稀,确实给张卫平留下深刻印象。

比起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张卫平印象更深的是当地人的文化素质。抵达洛杉矶的那天夜里,从机场前往酒店的路上,男篮队员们亲眼目睹了这么一个现象。道路前方虽说是红灯,但路面上半个人影车影也没有,以当时在国内的习惯,可以放心大胆地往前开。但美国司机一看是红灯,马上乖乖停下,一直等到转为绿灯,才一踩油门继续前进,男篮小伙子们普遍都不太理解。当时国门未开,秩序、规则等观念对中国人来说还是新鲜事儿,男篮小伙儿们当时突然见到美国司机这种“自觉性”,难免觉得耳目一新。搁在如今,恐怕也就不值一提了。

为了照顾中国男女篮的饮食起居、交通出行、协调联络等事宜,美国方面特地组织了一个将近十人规模的接待小组,个个都会说流利的中国话。领头的是个刚退伍的老兵,说是老兵,其实年纪也不大,大概在三十四五岁左右。当天晚上,老兵代表美国政府为中国男女篮接风洗尘,酒足饭饱之后,双方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美国篮球。

老兵主动发问:“你们了解美国篮球吗?”中国男女篮的队员们面面相觑,无人应答,一时间这句提问有如石沉大海,场面颇有点尴尬。张卫平心想,咱不能露怯啊,想起十四五岁刚进队时听教练讲过一个美国球星,明明是篮球运动员,百米跑、跳高等项目的水平比我们的全国纪录都好。张卫平依稀还记得他的名字,马上脱口而出:“别的不知道,就知道有个球星叫张伯伦,厉害!”

老兵一听乐了,说:“这张伯伦现在就住在洛杉矶,你们想不想见?”队员们当然求之不得,于是老兵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了,你们等着吧。”

第二天下午,中国男篮在UCLA训练馆做热身练习。练到一半,突然听到球馆门口有动静儿,张卫平转身一看,只见一个2米10多的黑大个儿昂首阔步从外面进来,三步两步就走到他们身边,这人原来就是传说中的“张大帅”。

张卫平一打量,这张伯伦奇人自有异相,下身穿一条淡粉色长裤,脚蹬白色帆布球鞋,上身穿一件粉红色紧身背心,留着一嘴大络腮胡,头上戴着一副大墨镜,大摇大摆,旁若无人。张卫平心想:“可算知道这NBA球星是怎么个意思了。”

张伯伦虽然派头十足,跟中国男篮的小伙子们在一起却格外客气,基本上有问必答,恭恭敬敬。张卫平问他:“您现在还打篮球吗?”张伯伦微微一笑:“不怎么打了,我现在主要打排球。”后来老兵给介绍,原来张伯伦当时已经退役,自己在附近的一处山顶上修了个古堡,堡内的一切设施都按他的身高来量身打造,什么都是特大号。因为喜欢排球,张伯伦自己掏钱买了个排球队,自任老板、总经理、领队、主教练、主力球员,玩得不亦乐乎。

聊了一会儿,张伯伦有事先走,张卫平知道机会难得,赶紧把大伙凑在一起,跟张伯伦一起拍了张合影。当时女篮队员正在旁边训练,瞧见男篮跟张伯伦合了影,马上嚷嚷着也想一起照个相。于是,张卫平托老兵去问张伯伦,能不能先别走,跟女篮队员们也拍个合影。老兵上去问了两句,过来回话:“张伯伦说了,他就喜欢跟姑娘们照相,马上就来!”

于是乎,“张大帅”欲走还留,主动跟女篮队员们也拍了一张合影。姑娘们在前面排成一排,张伯伦伸开两条大长胳膊,把所有人往怀里一搂,笑得连嘴都合不拢。拍完照,还挨个跟姑娘们握手道谢,人人都感叹:“没想到这NBA巨星还这么平易近人”。当时他们不懂,后来才听说,这张伯伦平生最喜欢自吹自擂的就是“睡过两万个女人”,向来就喜欢在脂粉堆里打滚儿……

比赛日当天,张伯伦又是“不请自来”,主动到UCLA球馆里看中国女篮的比赛。过来之后,“张大帅”一见男篮队员们都在看台上观战,直接走过来跟大家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兴高采烈。

当时看台上有不少球迷观战,一见张伯伦来了,大伙儿全都一拥而上,找这位大球星要签名。张伯伦倒也是来者不拒,谁请他签名他都签,但全程眼皮都不抬,随手一划拉就是一个,完全是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业。男篮小伙儿们一看,也排着队上去请张伯伦签名。张卫平翻出这次比赛的秩序册,递到张伯伦眼前。张伯伦抬头一看,认出是跟自己相谈甚欢的中国男篮小伙儿,签名的时候格外用心,一笔一划地在秩序册上写下自己的全名,态度跟刚才对球迷判若两人。

女篮打完就该男篮登场比赛,张卫平和队友们走进场地做准备活动。UCLA的男篮队员们也陆续进场,在场球迷的欢呼声顿时达到最高分贝,几乎震耳欲聋。张卫平不经意间瞥了一眼张伯伦,只见这位NBA巨星懒洋洋地瘫靠在看台座椅上,一双眼皮耷拉着,眼看就要昏昏入睡。等到比赛即将跳球,张卫平走到中圈附近,再一看这张伯伦,却已经从看台上消失无踪。

看来,尽管UCLA是响当当的NCAA超级劲旅,这“张大帅”对他们的比赛也根本不屑一顾。之所以这天又“不请自来”,完全是为了在现场亲眼看看中国姑娘们打球。

一篇关于中国男篮对美国男篮的文章

查看文章

姚明责任感获美媒体好评 科比:巨人是篮球桥梁2008-08-13 23:47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孔孟飞英 搜狐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11日凌晨,英文雅虎网站专栏作家阿德里安-乌贾纳罗斯基发表一篇文章,对姚明在中国男篮奥运会首场对梦八队的表现进行了点评:

在中国男篮对美国男篮的比赛还没有结束时,由于双方分差拉得比较大,出于保护姚明的需要,姚明被中国男篮教练组提前替换下场。

姚明向空中挥了一拳,然后走向中国男篮的板凳席。这就意味着姚明率领的中国男篮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夜基本结束了,同时也意味着姚明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这场比赛是一笔财富。”姚明说到,“这将会是我一生当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通过中美男篮这场大战,姚明有很多具体的财产可以留给后人:他的精神、他的决心和他的斗志。姚明让中国国内数以亿计的观众享受了一顿篮球大餐,他使得美国篮球运动员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也使得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开发中国市场的目标一步步成为可能。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姚明通过自己的表现证明自己无愧于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这项荣誉。“姚明为我们所有人搭建起了一座桥梁。”科比说道。看到姚明在场上努力地奔跑,频繁地做深呼吸,我们就能够理解他即使在严重受伤之后重返国家队的那种责任感。对于姚明来说,对祖国的责任感已经成为了他生命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姚明此前一直奔波于NBA和中国国家男篮两条战绩,这使得他付出了很大的健康代价,他的脚、腿和脚趾都曾经受过伤,让人看了都觉得心疼。即便如此,姚明仍然坚持认为,能够为国家效力是他最大的荣耀,这一点不得不让人敬佩。在奥运会对美国男篮的首战当中,姚明做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也是力所能及能够为他的祖国所做的这一切。

在与美国男篮的比赛当中,姚明甚至还投中了一记三分球,拉开了那场比赛进攻的序幕。“我感到很荣幸的一点是,自己能够在这里亲历这场比赛。”美国男篮控卫克里斯-保罗说道,“当姚明投中那记三分球之后,我感觉就像是一本史书在这里翻开了第一页

中国男篮跟美国历史上交锋几次?

从1982年起,中国男篮与美国队有过8次交锋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男篮首次参加奥运会,中国男篮时任主教练是钱澄海,队中有王立彬、匡鲁彬、孙凤武、张斌等球员。中国男篮与美国队分到一组,乔丹、尤因、德雷克斯勒和穆林当时作为大学生球员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由于两队实力悬殊,美国队大比分领先后就雪藏了主力球员,下半场就没有看到乔丹的身影,全场比赛中国队以48-97告负。美国队最终夺得了本土奥运会的冠军,中国队获第10名。 4年后汉城奥运会,中国队巧合地再次与美国队同组,美国队阵中拥有大卫-罗宾逊和丹尼-曼宁、里奇蒙德等日后扬名NBA的球员,中国队此次以57-108再次负于对手,获得汉城奥运会第11名。 1994年第12届世锦赛 中国VS梦之二队77:132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 中国VS梦之三队70:133 2000年悉尼奥运会 中国VS梦之四队72:119 2002年第14届世锦赛 中国VS梦之五队65:84 2006年第15届世锦赛 中国队vs美国梦七队90:121 中国男篮与美国男篮世界大赛战绩 1982年世锦赛,中国vs美国73比96 1984年奥运会,中国vs美国48比97 1988年奥运会,中国vs美国57比108 1994年世锦赛,中国vs美国77比132 1998年世锦赛,中国vs美国81比107 1996年奥运会,中国vs美国70比133 2000年奥运会,中国vs美国72比119 2002年世锦赛,中国vs美国65比84 2006年世锦赛,中国vs美国90比121

历史中美篮球赛中国是否赢过美国

中美篮球比赛中国赢过一次,是2001年北京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项目的半决赛。

中国队在半决赛中他们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队,从而终结了对手的46连胜纪录。中国队在本届大运会上派出了姚明、巴特尔以及王治郅三大中锋领衔的中国队出战,此外阵容中还包括杜锋、朱芳雨、郭士强、莫科以及张劲松等人。

在这场半决赛中,两队在上半场打得难分难解,即便是到最后一节,两队的比分也没有拉开。在终场前中国队仅领先对手一分,不过美国队拥有绝杀的球权。不过在这关键时刻,姚明挺身而出,奋力帽掉对手的上篮,从而帮助中国队以83-82一分险胜对手,从而终结美国队在世界范围内的46连胜纪录。

扩展资料:

中国男篮与美国梦之队,在世界大赛的战场上,称得上是“老对手”。早在1984年,中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与“梦之队”的前身美国大学生球队进行过交手,第一次与世界篮坛顶级劲旅对阵,中国男篮以48-97的巨大分差告负。

4年后的汉城奥运会上,中美对决再度上演,当时美国男篮派出的仍是以大学生球员为主要班底的阵容,中国男篮以57-108大比分输掉比赛。

真正意义上的与“梦之队”碰面,是1994年的男篮世锦赛,被誉为“黄金一代”的中国男篮感受到了与世界顶尖职业球员之间的差距,他们以77-132输掉比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两年之隔中国男篮再度面对美国“梦三队”,这场比赛中国男篮输给了美国63分,创造了迄今为止中美交战的最大分差纪录。

2008年的8月10日晚22:15分,对于关注和喜爱中国篮球的人们来说,是个不眠之夜的开始,中国男篮北京奥运小组赛首战挑战美国男篮“梦八队”的比赛正式开始。

尽管最终中国男篮以31分之差败给了美国男篮,但是他们在上半时比赛的表现,值得永远被铭记和称颂,即使是最终比分定格的31分分差,也是中国男篮奥运会历史上与美国交手的最低分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男篮教练—中国男篮教练谈美国男篮》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