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WTA 有哪些曾经被誉为 “天才少女”的选手如今却堕落了?答卡拉坦切娃姓名:卡拉坦切娃(Karatantcheva)性别:女国籍:保加利亚生日:1989.8.8身高:1.71米体重:63.5公斤项目:网球辉煌...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澳大利亚队,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WTA 有哪些曾经被誉为 “天才少女”的选手如今却堕落了?

WTA 有哪些曾经被誉为 “天才少女”的选手如今却堕落了?

卡拉坦切娃

姓名:卡拉坦切娃(Karatantcheva)

性别:女

国籍:保加利亚

生日:1989.8.8

身高:1.71米

体重:63.5公斤

项目:网球

辉煌战绩

现世界排名:150位

最高世界排名:35位

职业生涯总战绩:78胜24负

2005年迄今战绩:28胜16负

职业生涯总奖金:$338,156

瓦伊迪索娃

个人简介

姓名:瓦伊迪索娃(Nicole vaidisova)

(同样可译为:瓦迪索娃或维迪索娃)

性别:女

国籍:捷克

生日:1989.4.23

出生地:纽伦堡

身高:1.81米

体重:63公斤

项目:网球

赞助商:Reebok

球拍:Yonex RQ iS 2 Tour

球鞋:Reebok KFS Pump Advantage

转入职业巡回赛年份:2003

单打冠军头衔:6个

现世界排名:第52位

最高世界排名:第7位

她的野心:赢得温布尔顿,成为世界第一。

她的爱好:观看NHL(美国冰球大联盟)的比赛、滑冰、阅读、看电影、听流行音乐——麦当娜是她最喜欢的音乐人。

她的教练:Alis Kodat,同样来自捷克,“他是个很好的教练,在他的带领下我有了进步”。

她的家人:爸爸陪着她四处旅行、比赛;她还有两个弟弟,一个九岁,一个一岁。

她的语言:她会说捷克语、德语和英语,正在学习法语。

印象最深的比赛:2002年第一次参加美国公开赛,2003年赢得橘子碗比赛(Orange Bowl,少年组重要赛事),今年进入澳大利亚公开赛少年组决赛。

最喜欢的城市:纽约。只去过几次,但非常喜欢,丰富多彩、变幻无穷!

关于打比赛:最喜欢四处旅行,认识不同的人,赛事上的气氛都非常好。不过旅行在外的时候,十分想念家人和朋友。

最景仰的球员:格拉夫——她十分努力,也因此成为女子网坛最佳球员,其成就难以逾越。

她的网站:

多克奇

[编辑本段]【个人简介】

姓名:多克奇(Jelena Dokic)

性别:女

国籍:澳大利亚

生日:1983.4.12

身高:1.75米

体重:60公斤

项目:网球

球拍:Wilson[K]Tour.FX

运动服:FILA /Lacoste

球鞋:FILA Alfa /Lacoste

辉煌战绩

握拍:右手

转入职业时间:1998年

现在世界排名:76(2009.7.20)

现在冠军排名:53(2009.7.20)

单打最高排名:4(2002.8.19)

双打最高排名:10(2002.2.4)

单打冠军头衔:5(2009.7.13)

双打冠军头衔:4(2009.7.13)

职业生涯总战绩:282胜174负(2009.7.20)

职业生涯总奖金:$3,988,615 (2009.7.20)

[编辑本段]【职业生涯】

1.青少年组比赛辉煌战绩:1998年美网决赛战胜斯莱伯尼克获得冠军,1998 法网女双与克里斯特尔斯合作获得冠军,女单进入决赛负于佩特洛娃,1998年青少年组年终世界第一。

2.职业生涯初期:多克奇也是一位网坛颇具传奇色彩的少女。在她的职业生涯初期,可谓大起大落。15岁出道时,她便与菲力普西斯合作,夺得霍普曼杯混双冠军,此后,初出茅庐的多克奇居然在温网首轮,直落两盘(6:2、6:0)挑落当时排名世界第一的辛吉斯,使辛吉斯成为温网历史上第一个首轮出局的女单卫冕冠军。在第四轮中,也只是以1:2惜败给皮尔斯而已。17岁前的多克奇堪称年轻一代女网选手中的第一高手,没想到,昙花一现的多克奇接下来的成绩大为倒退。她不仅连续在三项职业赛事中,首轮遭淘汰,而且,在2000年的澳网中,本土作战的多克奇又在首轮输给名不见经传的匈牙利选手。进入2002年后,多克奇的成绩开始回升,排名始终保持在前10名的行列。

3.2003年以后成绩逐渐开始走下坡路,甚至逐渐跌出前20名,期间在比赛中负于初出茅庐的莎拉波娃和中国金花郑洁,成绩逐渐没落。在此期间还因国籍的更换和众所周知的臭名昭著的父亲的原因,一度患上了抑郁症,职业生涯的奖金也被父亲独吞。2006年重新恢复了澳大利亚国籍的多克奇获得了澳网的外卡,但是首轮就负于了法国选手拉扎诺,其后便一蹶不振,甚至在2007年只参加了一两场比赛,抑郁症和没有赞助资金参加比赛让这位昔日的天才少女逐渐被人们淡忘。

4.2008年:在男朋友和教练的帮助下,多克奇逐渐战胜了自己的抑郁症,并重新投入到职业比赛中,在2008年整年的比赛中,她参加了ITF挑战赛这样的低级别赛事,并取得了45场比赛中的35场胜利,并把世界排名提升到TOP200,我们熟悉的多克奇开始了自己的救赎之路。

5.2009年:(1)1月:在经历了相当长的沉寂之后,2009年多克奇卷土重来,先是通过澳大利亚的澳网外卡选拔赛成功取得了澳网的外卡,随后又接连战胜了奥地利新星帕斯泽克,俄罗斯的查克维塔泽,丹麦的沃兹尼亚奇和另一位俄罗斯选手克雷巴诺娃,一举杀入澳网八强,创造了个人澳网的最佳战绩,并在澳网后一举重返TOP100。

(2)2月:澳网后又代表澳大利亚参加了联合会杯,并成功帮助澳大利亚队杀入世界组附加赛,在其后的孟菲斯赛上通过资格赛一路杀进正赛,无奈首轮碰到了澳网中负于自己的丹麦选手沃兹尼亚奇,但是其回升势头依然可喜。

(3)3月:参加了北美的两站皇冠赛事—印第安威尔斯和迈阿密站的比赛,均获得外卡,在前一项赛事中止步首轮,在其后的迈阿密站比赛中进入第二轮,在第二轮的较量中再次以1-2的比分惜败今年第三次交手的沃兹尼亚奇,未能抓住进一步提升自己排名的机会,然而即使这样她的排名目前也上升到了第71位。尽管她的北美硬地赛季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现在的多克奇有理由让人们相信她这位才26岁的“老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4)4月:报名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MPS集团赛和查尔斯顿赛,因伤退赛,期待在接下来的红土比赛中可以看到多克奇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4月25-26日,在澳大利亚队冲击联合会杯世界二组的比赛第二场单打出战并以7-6,6-4战胜瑞士选手沃格勒,随后澳大利亚队在第三场单打中取胜,锁定了来年世界二组的席位。

(5) 5月:5月4日至10日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100K红土赛,杀入半决赛,遗憾不敌德国选手佩特科维奇,但是世界排名来到了68位,上升势头可喜,然而在随后的华沙红土赛上首轮负于名不见经传的罗马尼亚选手奥拉鲁遗憾出局,表现的不尽如人意。

来到法网,单打第一轮在3-6先丢一盘的情况下,6-1、6-2强势逆转克罗地亚选手斯普雷姆,双打搭档俄罗斯猛女克雷巴诺娃首轮也轻松战胜对手;单打第二轮中,多克奇面对世界第四的德门蒂耶娃,发挥异常出色,首盘6-2轻松拿下后,第二盘在3-4落后因背伤遗憾退赛,也止步女单第二轮。

(6)6月:多克奇在伤病的影响下没有参加任何草地热身赛直接参加温网,遗憾的首轮被德国小将马勒克逆转,很早便结束了自己的温网之旅,随后的瑞典红土赛多克奇本报名参赛,却在最后退赛,接下来即将到北美的硬地赛季,相信养好伤的多克奇来到自己最为擅长的快速硬地球场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7)7月:多克奇本报名参加了瑞典红土赛,但是由于单细胞增多症的侵袭而不得不临时退赛,并需要休息两周左右的时间,她本人也期待尽早恢复,备战即将到来的北美硬地赛季和美国网球公开赛。

[编辑本段]【单双打成绩】

单打: 冠军(8):

2008 - 佛罗伦萨挑战赛, 卡塞塔挑战赛(意大利), 达姆施塔特挑战赛(德国);

2002 - 萨拉索塔赛, 伯明翰赛;

2001 - 罗马赛,东京公主杯,莫斯科赛

亚军(7):

2003 - 苏黎世赛;

2002 - 巴黎室内赛,斯特拉斯堡赛 圣迭戈赛;

2001 -巴夷亚赛(巴西), 苏黎世赛, 林茨赛.

四强(13):

2004 - 东京泛太平洋公开赛

2003 - 华沙赛;

2002 -亚密利亚岛赛, 汉堡赛, 洛杉矶赛, 蒙特利尔赛, 巴夷亚赛(巴西), 东京公主杯;

2001 - 汉堡赛, 斯海尔托亨博斯赛, 索波特赛(波兰);

2000 - 温网,悉尼奥运会

双打:

冠军 (4):

2002 - 萨拉索塔赛(和利霍夫彩娃搭档), 洛杉矶赛(和克里斯特尔斯搭档), 林茨赛(和佩特诺娃搭档);

2001 - 林茨赛(和佩特诺娃搭档).

亚军(6):

2003 - 罗马赛(和佩特诺娃搭档);

2002 - 莫斯科赛以及苏黎世赛(和佩特诺娃搭档);

2001 - 法网(和马丁内兹搭档), 纽黑文赛(和佩特诺娃搭档);

1999 - 东京公主杯(和科泽尔搭档).

四大满贯成绩:

澳网:2009年八强

法网:2002年八强

温网:1999年八强,2000年四强,2001年第四轮

美网:2000,2001年第四轮

四大满贯双打成绩:

法网:2001年亚军

补充:

1999-2000年以及2009年代表澳大利亚队参加联合会杯

2000年代表澳大利亚队参加奥运会

[编辑本段]【与世界名将交手记录】

1.小威 0-4:

2000 美网 R16 6-7 0-6(0-2)

2000东京公主杯 1/4决赛 3-6 4-6(0-2)

2000年终总决赛 1/4决赛 6-7 0-6(0-2)

2003 查尔斯顿赛 1/4决赛 2-6 2-6(0-2)

2.萨芬娜 0-2:

2003 上海赛 R16 1-6 4-6(0-2)

2009 澳网 1/4决赛 4-6 6-4 4-6(1-2)

3.大威 1-3(4):

2000 意大利赛 R16 6-1 6-2(2-0)

2001 爱立信赛 1/4决赛 2-6 3-6(0-2)

2001 汉堡赛 半决赛 3-6 1-6(0-2)

2002 巴黎赛 决赛 多克奇退赛

2002 圣迭戈 决赛 2-6 2-6(0-2)

4.德娃 5-4:

2000 纽黑文赛 R32 4-6 3-6(0-2)

2000 悉尼奥运会 半决赛 6-2 4-6 4-6(1-2)

2001 纽黑文赛 半决赛 4-6 7-5 6-4(2-1)

2001 莫斯科赛 决赛 6-3 6-3(2-0)

2002 巴黎赛 1/4决赛 5-7 6-1 6-2(2-1)

2002 艾米利亚岛赛 1/4决赛 0-6 7-6 6-1(2-1)

2003 查尔斯顿赛 R16 4-6 6-4 7-5(2-1)

2004 迈阿密赛 R16 7-5 1-6 3-6(1-2)

2009 法网 第二轮 6-2 3-4(1-0 多克奇因伤退赛)

5.扬科维奇 1-0:

2003 上海赛 R32 7-6 4-4(扬科维奇退赛)(2-0)

6.兹娃 0-1:

2003 多伦多赛 R16 3-6 2-6(0-2)

7.伊万诺维奇 暂无交手

8.阿扎伦卡 暂无交手

9.库兹涅佐娃 1-1:

2003 迈阿密赛 R64 7-6 6-1(2-0)

2003 洛杉矶赛 R32 6-4 6-7 3-6(1-2)

10.佩特洛娃 1-0:

2001 多伦多赛 R64 6-7 7-5 6-1(2-1)

11.A-拉德万斯卡 暂无交手

12.沃兹尼亚奇 1-2

2009 澳网 R32 3-6 6-1 6-2(2-1)

2009 孟菲斯赛 R32 1-6 2-6(0-2)

2009 迈阿密赛 R64 3-6 7-5 2-6(1-2)

13.毛瑞斯莫 1-3:

2000 莫斯科赛 R32 1-6 4-6(0-2)

2001 意大利赛 决赛 7-6 6-1(2-0)

2003 华沙赛 半决赛 5-7 2-6(0-2)

2009 布里斯班赛 R32 6-7 6-7(0-2)

14.克里斯特尔斯 3-6:

2000 联合会杯世界一组 第一轮 7-6 5-7 9-7(2-1)

2000 莱比锡赛 1/4决赛 6-4 2-6 6-7(1-2)

2001 斯海尔托亨博斯赛 半决赛 4-6 2-6(0-2)

2001 东京公主杯 半决赛 7-5 6-4(2-0)

2002 汉堡赛 半决赛 4-6 4-4(多克奇退赛)(0-2)

2002 东京公主杯 半决赛 7-5 2-6 3-6(1-2)

2003 迈阿密 1/4决赛 2-6 0-6(0-2)

2003 莱比锡赛 R16 3-6 4-6(0-2)

2003 苏黎世赛 半决赛 1-6 6-3 6-4(2-1)

15.海宁 1-2:

2002 艾米利亚岛赛 半决赛 2-6 1-4(多克奇退赛)(0-2)

2002 汉堡赛 1/4决赛 7-6 7-6(2-0)

2003 苏黎世赛 决赛 0-6 4-6(0-2)

16.辛吉斯 2-3:

1999 澳网 R32 1-6 2-6(0-2)

1999 温网 R128 6-2 6-0(2-0)

2000 苏黎世赛 R16 2-6 3-6(0-2)

2001 美网 R16 4-6 0-6(0-2)

2002 蒙特利尔赛 1/4决赛 6-4 6-3(2-0)

17.郑洁 0-1:

2004 多哈赛 R16 4-6 1-6(0-2)

18.李娜 0-1:

2005 拉巴特赛 R16 0-6 6-3 2-6(1-2)

19.汉图楚娃 1-3:

2001 莱比锡赛 R16 6-4 6-7 0-6(1-2)

2002 柏林赛 R16 2-6 3-6 (0-2)

2002 温网 R16 4-6 5-7(0-2)

2003 林茨赛 R32 6-4 6-1(2-0)

20.查克维塔泽 1-0:

2009 澳网 R64 6-4 6-7 6-3(2-1)

21.莎拉波娃 0-1:

2003 温网 R32 4-6 4-6(0-2)

22.达文波特 0-9:

2000 温网 半决赛 4-6 2-6 (0-2)

2001 温网 R16 5-7 4-6 (0-2)

2001 年终总决赛 1/4决赛 4-6 2-6 (0-2)

2001 林茨赛 决赛 4-6 1-6 (0-2)

2001 澳网 R128 4-6 6-4 3-6 (1-2)

2001 苏黎世赛 决赛 3-6 1-6 (0-2)

2002 斯坦福赛 1/4决赛 2-6 2-6 (0-2)

2003 纽黑文赛 R16 2-6 1-6 (0-2)

2004 泛太平洋赛 半决赛 1-6 0-6 (0-2)

[编辑本段]【家庭】

教练是比利奇,爸爸达米尔(可忽略不计); 母亲莉莉安娜; 弟弟萨沃,1994年举家从塞尔维亚迁往澳大利亚,喜欢购物,听音乐,喜欢海滩,喜欢的城市是罗马和巴黎,自我评价是活泼开朗外向,在赛场上专注、积极、求胜欲望强,最难忘的记忆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最崇拜的网球运动员是格拉芙。

米尔珍娜·卢西奇 前青少年世界排名第一

莫妮奎·蔚乐 前青少年组冠军,但进入成年组比赛后,仅取得5胜11负,从未战胜过前300位的选手,最高排名为817位

澳网的历史?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Australian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是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简称“澳网”,是四大满贯赛事中每年最先登场的,通常于每年一月的最后两个星期在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举行。澳大利亚公开赛自1905年创办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不过与另外三项四大满贯赛事相比,澳网还是最年轻的。赛事目前由澳大利亚网球协会(Tennis Australia)主办。

中文名: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外文名: Australian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

赛事级别: 大满贯赛事

举办地: 澳大利亚,墨尔本

举办时间: 每年一月中旬

比赛类型: 室内 硬地

比赛奖金: A$ 11,806,550

目录

赛事历史

赛地介绍

冠军奖杯

历届冠军

夺冠次数排名男子单打

女子单打

球场种类

吉祥物

奖金总额

中国战绩赛事历史

赛地介绍

冠军奖杯

历届冠军

夺冠次数排名 男子单打

女子单打

球场种类

吉祥物

奖金总额

中国战绩展开编辑本段赛事历史

1904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网球机构官员决定 澳网场地

成立澳大拉西亚草地网球协会(the Australasian Lawn Tennis Association)负责筹办每年一届的澳大拉西亚锦标赛(Australasian championships)并共同组队参加戴维斯杯的比赛。1905年11月,首届澳大拉西亚锦标赛在墨尔本圣克尔达路(St Kilda Road)艾伯特公园(Albert Park)内的仓库老板板球场(Warehouseman's Cricket Ground)的举行。当时总共有17名男选手参赛,最后罗德尼·希斯(Rodney Heath)夺得了男单冠军。 澳大拉西亚锦标赛最初一直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主要城市之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比赛照片(20张)间轮流举行,直到1922年新西兰退出澳大拉西亚草地网球协会成立自己的网球协会。同年,赛事还增设了女子组和混双的比赛,玛格丽特·莫尔斯沃思(Margaret olesworth)成为澳网历史上首位女单冠军。1927年,赛事更名为澳大利亚锦标赛(Australian Championships)。在1968年网球职业化后,澳网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并于1969年正式更名为澳大利亚公开赛(Australian Open)。 自从1905年举办首届比赛以来,澳网曾先后在墨尔本、悉尼、阿德莱德、布里斯班、珀斯和新西兰等6个地方举办过。后来由于各界对比赛地点不确定的非议日渐高涨,1972年,赛事组织者决定将比赛固定在一个能够吸引最多的赞助商和观众的城市举办。结果澳网再次回到并永久落户于其诞生之地墨尔本。接下来的16年里,澳网一直是在墨尔本库扬草地网球俱乐部(the Kooyong Lawn Tennis Club)的场地上举办的。 在澳网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澳大利亚选手获得了1980年代之前的历届比赛的大部分冠军。特别是在1960年代澳大利亚网球的黄金时期,罗德·拉沃、罗伊·爱默生(Roy Emerson)和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三人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冠军头衔。但是自从1988年澳网进驻墨尔本公园以来,至今还没有澳大利亚本土选手获得过澳网男女单打的冠军。 在2005年,澳网度过了其百年生日。不过这只是历史上第93届比赛,其中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停办了8年,另外1977年举办了2届,而1986年又停办了1年。百年澳网的比赛总奖金达到创纪录的1910万澳元,其中男女单打冠军奖金为120万澳元。 澳网 李娜

第100届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一场史诗般的经典男单对决过后在罗德拉沃尔球场圆满落幕,没有比这样再完美的结局了。2012年,四大满贯赛事最年轻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也迎来了它的第100届赛事。“生于”1905年、中间因各种原因几度中断,从最初草地赛场改为现在硬地场的澳网赛事,不仅在举行时间上几经变动,与此同时还曾先后“周游”七个城市,直至最终落户墨尔本公园! 如今作为每年四大满贯的头一项赛事,澳网却是比温网、美网和法网都要年轻的一个网球盛宴。当1905年首届澳网赛事(当时名为澳大拉西亚锦标赛)在墨尔本圣克尔达路艾伯特公园内的仓库老板板球场的举行时,仅有可怜的17名球员参赛,不过即使如此当决赛在罗德尼-希斯和亚瑟-柯蒂斯之间展开时依然吸引到了5千名观众,并有幸目睹希斯成为首位澳网冠军。 1906年,澳网首次造访新西兰,在基督城进行比赛,而这也是新西兰两次承办的第一次,6年后新西兰的黑斯廷斯市又获得了承办澳网的机会。1922年女子选手终于得到了亮相澳网的机会,玛格丽特-莫尔斯沃斯有幸摘得首冠。1927年,赛事更名为澳大利亚锦标赛。在1968年网球职业化后,澳网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并于1969年正式更名为澳大利亚公开赛,当时之所以称作公开赛是因为赛事允许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同时报名参赛。 由于比赛地一直不固定引发非议,1972年,赛事组织者决定将比赛固定在一个能够吸引最多的赞助商和观众的城市举办。结果澳网再次回到并永久落户于其诞生之地墨尔本。接下来的16年里,澳网一直是在墨尔本库扬草地网球俱乐部的场地上举办。1977年,澳网由通常的1月改到12月举办,使得在当年举办了两届比赛。但由于紧邻圣诞节,赛事时间的改变并没有起到预先设想的效果,所以到了1986年,原定于年底比赛推迟到第二年1月举办,后来这一赛期一直沿用至今。 1988年,政府斥巨资在墨尔本中央商务区南边的墨尔本板球场旁新建的费林德斯公园网球中心正式启用,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观众人数大幅攀升,有超过26万名观众亲临现场观看比赛,而前一年在库扬网球中心这一数据仅有14万人。也正是在启用新场地后,澳网才由草地改为现在的硬地球场。1996年,比赛场地再次扩大,并更名为墨尔本公园。 2000年,为了纪念澳大利亚网球英雄历史上唯一一位两度实现真正的大满贯的罗德-拉沃尔,中央球场被命名为罗德-拉沃尔竞技场。而在2003年,中央球场旁的1号球场又以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网球选手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的名字命名为玛格丽特竞技场。澳网中央球场独特之处在于它有一个可移动的顶棚,可以根据需要在下雨或是高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其中2003年在威廉姆斯姐妹之间进行的女单决赛便由于气温达到42度而在关闭顶棚的情况下进行的。 2008年由于过往有选手经常提出球场范围和场内其他位置的颜色十分刺眼,影响球员判断来球及观众欣赏赛事,澳网赛会遂斥巨资重新铺设场地,把沿用多年的绿色场地转为蓝色,场馆内除球场范围外其他地方则转为浅蓝色,并把这种颜色命名为“澳网纯正蓝”注册为商标。当然在澳网获得冠军的选手,可以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永久奖杯上,其中男子单打冠军将被授予被誉为澳大利亚网球之父的诺曼-布鲁克斯挑战杯,女子单打冠军则是在赛事举办之初共5夺女单冠军的达芙妮-阿克赫斯特纪念杯。 在澳网百余年历史中,本土选手曾一度对冠军头衔实施着垄断,不过随着的赛事的开放性增加,自从1988年澳网进驻墨尔本公园以来,至今再也没有澳大利亚本土选手获得过澳网男女单打的冠军。即使今年进入具有纪念意义的第100届,在男、女单比赛中,仅有斯托瑟一位本土种子选手,结果还在首轮爆冷出局,女单仅仅打到32强时便没了澳大利亚选手的身影;男单情况稍好,但托米奇和休伊特顶到16强后也就此双双出局,而这居然是8年来首次有2位本土选手齐齐杀入第四轮。 当然本土选手的强势肯定会引发球迷的热追以及带动票房的火热。不过作为公开赛,竞争开放也是现代竞技体育的典型特征之一。男单自半决赛起便连续奉上经典之战,最后决战德约科维奇击败纳达尔成功卫冕的过程更是被看作是史诗般的对决;女单则见证了青春无敌的准90后阿扎伦卡登基,女双比赛库兹涅佐娃/兹沃娜列娃在逆转意大利组合埃拉尼/文奇后成为澳网历史上首对在这一项目上夺冠的俄罗斯红粉,男双布莱恩兄弟的澳网四连冠最终被佩斯/斯特潘内克粉碎,另外佩斯还杀入了混双决赛只可惜最后抢十惜败未能一圆双冠梦。 为选手和球迷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提高赛事规格则是组委会的目标,在本届赛事期间澳大利亚网球协会就对外宣布已经启动了一项高达3.63亿澳元的扩建计划,并且确保澳网赛事将一直在墨尔本举办至2036年。据澳网官网报道,围绕墨尔本公园的首期扩建计划将在目前的第三中心球场——为玛格丽特-考特球场加建可伸缩顶棚,同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500个座位。这项工程结束后,澳网将成为四大满贯中唯一拥有3个全天候球场的赛事。 作为首期工程的另一重点,澳网将在墨尔本公园内建立一个新的东部广场,其中包括新建8块室内球场以及13块室外球场。同时还会新建一条连接墨尔本公园和两个球场的人行天桥,澳网扩建计划的首期工程将在5年内完工,而全部工程预计需要耗时10至15年。澳大利亚网协首席执行官实得分-伍德就说,“扩建将让澳网的未来确定在墨尔本举行至少到2036年!”

编辑本段赛地介绍

赛场在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市网球中心。墨尔本公园的设施--中心球场:可收回 屋顶,15021个座位;1号球场:6000个座位;2号球场:3000个座位;3号球场:2000个座位;4号球场:1100个座位;露天练习球场:19块;室内练习球场:4块。

编辑本段冠军奖杯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冠军的名字将会镌刻在永久奖杯上,其中: 男子单打冠军将被授予诺曼·布鲁克斯(Norman Brookes)挑战杯,女子单打冠军将授予达芙妮·阿克赫斯特(Daphne Akhurst)纪念杯。冠名的两位都是澳网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其中布鲁克斯是澳网创始人之一,被誉为“澳大利亚网球之父”,而阿克赫斯特则在赛事之初5夺女单冠军。[1]

用30张照片告诉你,“澳大利亚”是多么不可思议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数量2569 万,近一半国民居住在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

一个男人躺在不倒翁上,脚蹬在另一个不倒翁上,看样子他应该很悠闲。这种梨外观的不倒翁,上面还装有两个蜗牛似的触角。触角可以当作挂钩,可以挂衣服,帽子之类的。

运动员在场上激烈的比赛,看台上的观众聚精会神的观看着。

城市的街道宽敞又干净。马路上的车辆不多,执勤的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这里是悉尼,人们来到这里可以乘坐小船,欣赏两岸的风光,感受大海的辽阔。

这块高十几米的“岩石”耸立在大地上,和周围的大树一样高。它其实是白蚁巢穴,无意间把它雕琢成了一个 旅游 景点。许多游客来到这里,用手摸摸,一睹它的风采。

一道道长长的闪电划破夜空,瞬间大地万物变成了红色。

晚霞映红了半边天,岸上的建筑物倒映在河中。

阵阵浓烟腾空而起,遮住了大半个太阳,地上一片狼藉。

一棵枯树上长满了青苔,嫩绿嫩绿的,很是显眼。地上铺了白白的一层霜,周围的树木也光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机。

这里袋鼠很多,它们生长在树林里。两只袋鼠站立着,眼睛望向远方,好像是受到了惊吓。

这个人抱着一大块树皮,这是她从面前的枯树上弄下来的。这些树皮拿回家,可以制作家具。

一位男士在厨房里做饭,他身后蹲着的是他的宠物,看样子像是袋鼠。以前小猫小狗是家庭宠物,现在袋鼠都成家庭宠物了吗?

一位美女在田间拍照。两旁的植物和她一样高了,她把胳膊伸进两旁的植物里,笑眯眯的对着镜头,尽情享受田园生活。

早晨,天刚蒙蒙亮,公园里静悄悄的。公园里有一间四个车轮搭建起来的帐篷。只见一个人坐在帐篷里,趁着微光,像是在认真看书。

这里摆放着很多重型机器,它们是把人举高的。在修理路灯、粉刷墙壁的时候,人站在里面就可以进行高空作业了,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种机器在城市里经常见。

两位舞蹈演员在舞台中央卖力的表演节目。只见她们倒挂在两根红绳子上,变换出各种花式动作,获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一只海边搁浅的鲸鱼孤零零的等待救援,一只黄色的大狗来到鲸鱼身边。它用鼻子闻了闻鲸鱼,默默的守候着它。

这些选手在进行自行车越野赛。你看他们都戴着头盔,骑着带有号牌的同款自行车在野外奋力追赶着。他们分为红、黑、绿三队,现在看来红队暂时领先。

当地人牵着两只大狼狗去遛狗,后面的两只羊紧紧的跟着。她每次出门都带上她的保镖狗和绵羊。它们和主人一样,圆滚滚的,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只运动鞋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仔细看里面就会看出端倪。为什么只放了一只,而不是一双哪?或许是谁丢了一只鞋呢!

黑色的马桶圈套在上面有点吓人,马桶里面像是一条蛇盘旋着。这样的马桶光看看就够吓人的了,更不用说使用了。你们敢用吗?反正我不敢。

这是悉尼歌剧院,好多人都来一睹它的风采。这座建筑物的顶端全是贝壳形状的,大小不同,组合在一起就拼成了楼顶。

远处看悉尼歌剧院,像是一个半剥开的桔子,这种设计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仿佛漂浮在大海中。

陆地四周被大海环绕,好像漂浮在大海中的小舟。碧绿的植物点缀着周围的建筑物,一片杂乱无章的景象。

一位当地人坐在花坛边悠闲的玩手机。可能是太热了,她的脚是泡在水里的,这样可以散热。旁边不知道放的什么东西,看起来怪怪的。

一辆自制货车拉着南瓜在公路上行驶。车上的南瓜一个比一个个大,橙黄色的,很是诱人。这南瓜如果拿回家吃,估计半个月也吃不完奥。

两只猫咪趴在篮子里,它们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仔细看看原来是一只。

男人下班后回到家,打开房门,进来后好像发现了什么。只见他双手扶墙,两眼放光的看向地板。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澳大利亚队〉澳大利亚队18强比赛照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