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朱婷扣球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中国女排朱婷,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中国女排国家队球员,扣球高度排名前三位的边攻手分别都是谁呢?
- 2、朱婷五次三大赛数据统计(数据+图表)
- 3、朱婷扣球高度,为何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 4、朱婷的球是不是没有前几年的扣球高度高了?为何?
本文目录导航:
中国女排国家队球员,扣球高度排名前三位的边攻手分别都是谁呢?
中国女排人才济济,特别是扣球高手如同天上的繁星,那么在这些繁星中,中国女排国家队球员,扣球高度排名前三位的边攻手分别都是谁呢?
我们都知道扣球高度是排球运动员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参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边攻手的指标。其中朱婷、张常宁、李盈莹在现役国手中,都是最好的。
第一名朱婷
朱婷的最高扣球点达到3.08米,最快时速97.2km/h。朱婷的扣球姿势最好看,主要是身材瘦长高挑,肌肉紧致,身姿舒展,面部表情很时候也算平静,看朱婷进攻,就是过瘾,而且她的动作很像当年的郎平。朱婷的姿势真是不浪费一点高度,柔韧性又好,毕竟是郎导调教出来的,正如网友说,看你扣球就想说:愿你最辉煌时万人追捧,愿你随时光逐渐暗淡时依旧在大家记忆里。全力以赴地扣每个球 我们是为之而敬畏的人! 应该载入学生课本中。
第二名张常宁
张常宁扣球秒杀绝大多数男同胞了。扣球爆发力太强了,球扣到对方手里,要不是把对方扣倒,要不就是接球的时候手狠狠地疼。张常宁扣球可以实现空中拐弯,当手接触球的一瞬间 看到对方正面拦截。从腰部力量传到肩膀再到手臂,让球瞬间改变轨道。世界级主攻手就是不一样,看看那胳膊与肌肉,就是与众不同,那是代表努力与汗水
第三名李盈莹
李盈莹的先天优势手臂长,那么不必经常出力极限冲跳,自然节省体力,使得体力悠长,她是罕见的左手主攻,让扣球手法独道、变化多端、轻重结合,快慢结合。她扣的球不仅快,而且因为手大,能完全包住球,这让她的扣球旋转极强;不仅线路分化多,能覆盖对方的整个球场。
朱婷五次三大赛数据统计(数据+图表)
1.截止目前,朱婷共参加了六次三大赛,五次进入最佳阵容。
1.1 朱婷三次最佳扣球(扣球双率第一),中国队三次世界冠军!
1.2 朱婷四次扣球效率总榜排名第一,一次排名第三(东京奥运因手腕伤和手腕韧带撕裂未能发挥正常水平);
2. 从2014到2019三大赛,国家队共56场比赛,朱婷参加了50场比赛,其中有40场为全队最高分。里约奥运八场,场场得分王!
3. 作为中国女排的当家球星、球队的第一得分点,朱婷除了在进攻端保持稳定高效的输出外,还要承担繁重的一传和防守任务,这在世界排坛极为罕见。
3.1 扣球:汇总数据表明,
朱婷扣球总数量1714次,
扣球数量占比均值29.14%,
扣球净得分占比均值31.33%
成功率均值48.25% 效率均值39.22%
3.2 一传和防守:
一传总数690个,占比均值19.94%
防守总数619次,占比均值15.38%
——图表显示:仅2018世锦赛,朱婷扣球净得分占比与扣球数量占比几乎持平,其他四次大赛,扣球净得分占比高于扣球数量占比,尤其是【里约奥运,扣球净得分占比高于扣球数量占比12个百分点】
朱婷扣球高度,为何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朱婷首次进入国家队是2013年,当时她还是一个未满20岁的黄毛丫头,身单力薄的,但是在当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上,朱婷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各种超手进攻,砸的不亦乐乎,而且命中率极高,屡试不爽,对面的拦网压根就碰不到球又或者是指尖稍微能接触到球。当时朱婷报备的数据弹跳是3.27,对比起当年的路易斯,朱婷并没有差很多。
朱婷刚出道时候,扣球都是全力起跳。因为她身高高,弹跳能力有相当强,所以经常是超手进攻。尤其是世青赛时候,超手扣球相当爽,都是钉地板,对手根本拦不到。对阵日本青年队是最明显的,因为日本青年女排实在是太矮了。
但是,这样打也就意味着需要体力做保证,全场都是全力起跳,想想都觉得可怕。二传一味的给高球,朱婷就得一次次用尽全力起跳,扣球效果可能看得很爽,但时间长了,就会跳不起来的,而且也会比别的攻手更快消耗体力,有点得不偿失。
朱婷之所以扣球高度没有当初这么高了,主要原因还是根据中国女排的战术特点,对自己的打法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郎平指导的战术理念中,中国女排需要打出“小快灵”的风格,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就是目前中国女排所崇尚的战术理念。
如今郎导打造的中国女排是高快结合,不但有进攻,而且要求快,现在中国女排的整体流畅对比起之前确实快了许多,这对每一位运动员都有要求,后排的一传保障,二传的手上功夫,丁霞如今传球的要快了许多,因此进攻球员是在对方拦网还未来得及的时候就将球扣下,特别是平拉开战术,所以朱婷在进攻上加快,高度上就做了减法,因为效果比高举高打还要好,而且又不怎么耗费体力。
实际上,追求,减少一定的高度,在我看来是非常合理和奏效的战术,这不但为中国女排赢得了好的比赛成绩,也让朱婷的职业生涯可以延续得更长一些。众所周知,超手扣球虽然威力巨大,但对于体能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膝盖、脚踝等部位的伤病。
随着比赛经验的积累,何必一味费力的起跳扣超手呢。加上中国女排近来打法明显提速,二传手给朱婷的球也是又快又平,不再一味追求高度。这样即省体力也丰富了打法,常让对手无所适应。这也是朱婷主动求变力求得分的保证,不存在实力下降的问题。随着朱婷在大赛中的强势表现,可以左右比赛的走势,各国诸强也加大了对她的拦防力度。可以说,随着对其研究透彻,确实朱婷的进攻不再像从前那么顺畅,常常一锤定音的球需要三板两板才能解决。如果手法不丰富是绝难下球得分的,所以才看到朱婷的不断变化,适者生存的法则大家都懂的!
朱婷的球是不是没有前几年的扣球高度高了?为何?
目前,朱婷在国际比赛中给出的扣球高度为3米27,有球迷也称最高可达3米30。这样的高度在女子排坛完全可以超手进攻了。但是,作为中国女的进攻核心,面对意大利、塞尔维亚、美国等强队,朱婷从第一局甚至是第五局,都要作为重炮从头轰到尾。如果每一次扣球都充分起跳,追求3米27的扣球高度的话,那朱婷很可能打到第三局就跳不动了。实际上,艾格努的扣球也不是每次都能达到3米40,那是她最高的扣球高度。 作为意大利的唯一一个进攻强点,艾格努因为体力的原因,打到第四、第五局扣球高度也会大大下降。
对于朱婷扣球高度的下降,郎平也曾做出过解释:“我们现在对球队要求是整体提速,有些给朱婷的球传得比较平, 更突出让她打快,而不是一次次浪费体力拔高。 ”这样的改变,实际上对朱婷减少伤病,延长运动寿命是大有裨益的。像朱婷当初的偶像金延景,眼下也到了快退役的年龄,她早就不依靠拔高点来突破强攻了,而是打得更巧,靠一些手腕的变化。也有球迷发出这样的疑问,以朱婷的身高、身体素质及力量,为何不像艾格努那样采取大力跳发呢?朱婷也亲自回答了这个问题:“ 跳发球对体力要求还是比较高,我还是更多地把体力放在进攻上吧。 ”
如果说面对三人拦网,朱婷不发全力或不充分使用她的扣球高度的话,那球也很难攻过去。但面对单人拦网或一个半人拦网时,以朱婷的身高完全可以采取轻拍、抹、吊或打点打线等策略,没必要每个球都发全力去进攻。 这也是朱婷现在打球更为聪明的地方。 出道即巅峰的球员并不多见,朱婷的扣球高度有所下降,一个是球队提速的需要,另一个也是她自身节省体力的需要。如果前三局硬拔高度把体力用完了,那么拼到决胜局朱婷跳不起来了,其他人又不能下球得分的话,那中国队就真的不好办了。
很多球迷发现朱婷的进攻似乎没有前几年高了,这是为何呢?
朱婷首次进入国家队是2013年,当时她还是一个未满20岁的黄毛丫头,身单力薄的,但是在当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上,朱婷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各种超手进攻,砸的不亦乐乎,而且命中率极高,屡试不爽,对面的拦网压根就碰不到球又或者是指尖稍微能接触到球。当时朱婷报备的数据弹跳是3.27,对比起当年的路易斯,朱婷并没有差很多。
现如今排球趋势都是走向高大化,高个队员随处可见,因为个子越高越有优势,可以弹跳高,扣球有杀力,拦网有威胁。朱婷的能力在当今排坛可以说是佼佼者,而目前唯一能够与朱婷媲美弹跳的就是意大利女排的接应,头好重炮手艾格鲁,她是由于黑人出生,天生自带的优势,所以她的弹跳也相当惊人!
都知道弹跳是很耗费体力的,每一次起跳前都要准备充足,而每一次起跳都会消耗很大的体力,对于排球运动来说,一场比赛要起跳非常多次,不单单是进攻,还有前排的拦网,如果一个运动员的体质不够强大,那么比赛很可能就会累的不行。
再一个,如今郎导打造的中国女排是高快结合,不但有进攻,而且要求快,现在中国女排的整体流畅对比起之前确实快了许多,这对每一位运动员都有要求,后排的一传保障,二传的手上功夫,丁霞如今传球的要快了许多,因此进攻球员是在对方拦网还未来得及的时候就将球扣下,特别是平拉开战术,所以朱婷在进攻上加快,高度上就做了减法,因为效果比高举高打还要好,而且又不怎么耗费体力。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曾经陈忠和打造的黄金一代就是抢,而如今的中国女排同样如此。
让26岁的朱婷和22岁的埃格努比弹跳高度,那显然是勉为其难的!更何况埃格努作为黑人运动员,她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运动天赋,其他运动员是根本无法比拟的!
除了埃格努,放眼当下,朱婷的弹跳能力仍然是非常出色的。但俗话说岁月不饶人,随年龄增长运动水平下降,应该说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都说自家的才是最好的,但不吹不黑说句公道话,若论打球的聪明劲和球商,咱们的大婷婷不知要比埃格努高出多少倍?随着打球经验的不断增加,朱婷的进攻已从过去的多强攻,逐渐向多智取转变。
这一点,朱婷和李盈莹姐妹俩到是蛮像的,大家注意到,最近李盈莹的进攻手法也是越来越丰富,声东击西,指南打北,强攻暴扣和四两拨千斤都让球迷赏心悦目!
朱婷刚出道时候,扣球都是全力起跳。因为她身高高,弹跳能力有相当强,所以经常是超手进攻。尤其是世青赛时候,超手扣球相当爽,都是钉地板,对手根本拦不到。对阵日本青年队是最明显的,因为日本青年女排实在是太矮了。
但是,这样打也就意味着需要体力做保证,全场都是全力起跳,想想都觉得可怕。二传一味的给高球,朱婷就得一次次用尽全力起跳,扣球效果可能看得很爽,但时间长了,就会跳不起来的,而且也会比别的攻手更快消耗体力,有点得不偿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更好的分配体力,朱婷现在已经不是每次都全力起跳了。二传传球适当降低高度,球平一点,快一点,朱婷不需要跳那么高,需要抢点,这样的进攻能够达到扣高球同样的效果,能得分就行。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朱婷的高快,就是对手难以防范的,所以现在追求快,而不是追求高,朱婷的扣球高度自然没有前几年高了,不是说她达不到那么高,是不需要那么高。
与年龄有些关系,但并不是朱婷本身的能力问题,而是主教练郎平要求的。郎平曾经说过,打快球的话,朱婷就不用每一个球都用力去跳,可以替她节省一些体力。
球扣得越高,体能确实会消耗得越快,所以郎平才让朱婷去抢而降低了原来的扣球高度。也就是说,朱婷的扣球高度不是年龄的原因导致下滑,而是有意降低了。不过,从过去的比赛来看,实际打出来的效果并不理想,二传的传球太低且不到位,这让朱婷非常不舒服。刚开始的那段时间,二传也因为传球太低而被球迷批评,如今看来,传球高低是郎平要求的。
当然了,也不是说郎平这么要求不对,追求也是可以理解的,她也是考虑到朱婷的体能问题,毕竟她是球队最主要的得分点。如果输在体能上,很容易让对手趁虚而入。刚开始是会有很多不适应,因为二传手要改变传球的习惯,力度也不好控制,后面应该会更好一些。
再来说说朱婷的扣球高度,在去年的世界杯中,她在与韩国女排的比赛中刷新了自己的扣球高度纪录(3米08)。当时在比赛结束后,官方给出的数据就是3米08。你可能会问,朱婷的扣球高度不是3米27、3米30吗?其实那些只是摸高高度,与扣球高度还是不一样的。意大利女排当家球星埃格努的扣球高度比朱婷高,她也才3米10。
另外,再来跟大家分享一件事,女排 历史 名宿基里洛娃将朱婷列入了 历史 最佳阵容。虽然朱婷的实力已经不需要再证明,但这也是对大婷的一种认可。与朱婷一起入选的还有索科洛娃、路易斯、托雷斯、瓦列夫斯卡、沃洛兹和法比,这些都是排坛的佼佼者。很多球迷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也替朱婷感到高兴。
中国女排现在也是停赛不停练,每天都坚持训练,保持竞技状态。不过,这样练下去,球员的身心都会很累,而郎平也是一样的,笔者认为适度当放一些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女排加油,朱婷加油。
看了很多作者写的,大概总结出来就是朱婷的扣球高度变低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作者的依据是国际排联公布的朱婷的扣球高度是327,实际她现在没有这么高了,而她出道的时候能扣327,所以,降低了,事实不是这样的,朱婷目前正处在巅峰时期,扣球高度丝毫没有下降,保持得很好。
当今女子排坛的三大巨星朱婷,艾格努,博斯科维奇是公认的,当前她们在比赛中能扣出来的极限高度是朱婷的310,艾格努的315,博斯科维奇也就3米左右。国际排联公布的报名高度朱婷327,艾格努336,博斯科维奇310,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个高度,毫无根据,比赛当中女子队员是扣不出来的,336的实际扣球高度是男排的顶级扣高高度了。
当今女子队员中,实际最好的高度是艾格努的315。很多人会说当打之年的艾格努,扣球极限高度也只有315而已,但315是一个多么恐怖的高度,你知道吗?女排的网高224厘米,标志杆80厘米,也就是说标志杆的顶端才304厘米,315厘米的扣球高度,比标志杆顶端还高出十厘米,只要不砸1米线,这个高度可以超手任何一个女子排球运动员的拦网。对比之下,朱婷的现在的310厘米稍微逊色一点,但除了艾格努,还有谁能跟她比?朱婷在当下的年龄阶段,身体素质,经验技术正处在巅峰,是人球关系维持在最佳的一个状态,这个扣球高度,已经是她作为一个高个黄种人在排球比赛中能扣出的最高高度了,刚出道的时候,她比较难把人球位置,助跑起跳时机掌握在最佳状态,现在的朱婷,能。
博斯科维奇3米左右的扣球高度,但下球能力超强,一是3米的高度,足够超手了,二是她力量足,线路多变,特别是避手线打点很精准,而她的国家队向来都是左右两门重炮,并不似意大利那样过份依赖艾格努的进攻,所以即使失误跟艾格努不相上下,但成功率博斯更高。
中国女排现役队员中,扣高上三米的只有3个,朱婷的310厘米,袁心月和李莹盈都有扣到过3米的高度,其他队员,通通没有3米,报名高度325厘米的张常宁,实际扣球高度根本没有上过3米,有人说有295,但没有截图,也说不清具体哪场比赛扣出来的,不知道真与假。不过295的扣高,足够超手95%的拦网,但不论是315,310,300都只是一个上限值,不是每个球都能扣出来,她们也有被拦的时候。读者们,也不要过于在意那些公布的扣球数据,说白了,你报3米5也行,但是你扣不出来。
最后,想说的就是朱婷是唯一,目前正在巅峰。
朱婷扣球高度确实下降了不少,我觉得原因有二:
首先降低扣球高度是国家队的一种需要 ,郎导从接手中国女排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高快结合的打法,2014年世锦赛的美国女排打法应该是她期望的最理想打法,两边拉开中间施压充分利用网长这些句子是我们看比赛听解说最多的句子,而现在意大利和塞尔维亚女排在高快基础上又多了进攻强点,所以这个奥运周期还是颇具威胁。郎导开始打造中国女排时,因为一传问题中国女排一直快不起来,所以她就因地制宜的改进了打法,那就是接应参与一传,甚至用四人接一传模式来应对不足,而朱婷作为最强点,关键时刻解放她的一传来打进攻,所以我们看到15年世界杯和16年奥运会朱婷关键时刻高高跃起扣球的飒爽英姿。里约奥运会后,朱婷一传逐渐稳定,龚翔宇在接应位置一传也可以加强,再加上张常宁伤愈后状态回归,她们和自由人组成四人一传体系,明显比上周期稳健了不少,这也为中国女排向高快方向发展提供可能,要突破高拦网那就要打快来撕扯开对手的盯防,而快的方式就是压低传球弧度,给攻手提供抢时间机会,所以我们发现19年世界杯中国女排明显快了不少!
其次降低扣球高度有利于体能保持 ,朱婷作为中国女排进攻核心,各国都在研究她,她们抑制中国女排的方法就是破坏我们的一传,重点盯防朱婷进攻,有时三人拦防朱婷,如果还是那种高举高打,势必慢了些在对手重点盯防下,朱婷扣球成功率势必会打折扣,朱婷要完成这种抑制,那么她在抢同时增加了手法变化,可以说俩周期朱婷从实力派蜕变成了技术派,每一次高高跃起扣球,对体能有一个很大的损耗,这对体能保持不是很好的朱婷来说是不利的,而降低弧度打快一点也有利于朱婷体能保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实力略微下滑也是正常的现象,朱婷也不例外,我们发现34岁的拉尔森在美国国家队这么多年依旧能占据一席之地,与她丰富的进攻手法有很大关系,未来的朱婷还应该靠手法去得分,高举高打的扣球也只能在关键时刻用用!
25岁的朱婷还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她的进攻高成功率是中国女排获胜的最有力武器,只要能帮助队伍获胜,朱婷就依旧是那个朱婷!
朱婷扣球没有原来高了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人为降低高度找了一些说词,什么为了快主动降低了高度,武功就是唯快不破。什么朱婷还能跳那么高,只是不需要跳那么高了。我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朱婷的身体素质在降低。我们亚洲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素质下降的就是比欧美人,黑人快。现在朱婷扣球的扣死率已经降低了,和艾格努比差距是明显的,艾格努大量的扣球是钉地板,发球时速超过100公里,太恐怖了,跳发就是9米线后面扣球。我们最优先的男队员能不能发出这么大威力的球都是问号❓最强盛期的朱婷也没有艾格努的威力是不争的事实。我也希望朱婷李盈莹比艾格努强,我们拿冠军就是把里攥的了。真心希望朱婷张常宁等老队员运动能力下降的慢点,李盈莹等年轻队员成长的再快点,更盼望我们中国的艾格努能够横空出世,中国女排长期雄霸天下。
越来越成熟了,扣球狠而圆猾,能攻破别人的防线,打乱别人的心理,一上场,一出手,对手都十分忌惮,胆怯,当今世界女排,没有人能与朱婷比肩。是难得的奇才,如假以时日,修身养性,必集将才帅气为一身,造福中国女排,中国 体育 ,其精神更能激励各行各业,让国人受益匪线,影响深远。中国有个孙杨在泳坛中成绩斐然,可惜修身欠佳,落的禁赛八年,其教训非常深刻。因而 体育 竞技不但成就突出,人品,人格,勿慎勿喜更重要!
扣球高度没有之前高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刚出道的朱婷技术并没有现在成熟,那时候的朱婷还很年轻,身体素质比较好,她没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同时她掌握的扣球技巧,也没有现如今的朱婷技巧多。当时比赛的朱婷,扣球并没有太多技巧可言,全靠自身扣球高度和力量取胜,进攻线路单一。
第二种原因,如今的朱婷早已身经百战,经过多场比赛的对抗,让朱婷也成长了不少。随着年龄的增加,现如今朱婷的体力不复当年 ,为了节约体力,朱婷放弃高点进攻 ,注重扣球技巧,以及进攻手法,朱婷能够成为世界第一主攻手,与她进攻端的实力不无关系。
朱婷放弃扣球的高度,转变为快的扣球,有一点好处,当敌人看到你的进攻企图时,朱婷凭借扣球和刁端的手法,抢先一步把球扣出,这样对手就无法对朱婷的进攻造成阻碍。高度扣球和扣球各有千秋,高度扣球可以让对手碰不到主攻手所扣的球,而扣球可以在对手形成有效拦网时,抢先一步把球扣到敌方阵地里。
前者对体力要求颇高,朱婷体力不同往日,高度扣球自然要被朱婷放弃,扣球加上线路多变,符合现在朱婷的身体素质要求。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女排朱婷扣球》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44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