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季后赛什么时候开始2025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nba季后赛什么时候开始,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在NBA的联盟中,组成“三巨头”意味着什么?
- 2、湖人为浓眉付出了什么,谁会赢得未来?
- 3、火箭奇才达成的重磅交易对于两队分别有什么影响?
- 4、3换4重磅交易正式达成,76人豪阵解体,具体的交易方案是什么?
- 5、大变局!未来5年将是中国汽车品牌生死战
本文目录导航:
在NBA的联盟中,组成“三巨头”意味着什么?

答众所周知,得到戴维斯后,湖人正在积极补强第三巨星,那么有没有人想过湖人为什么要组建三巨头?为什么不用钱去交易一些合适的角色球员?其实组建三巨头对湖人来说是最划算的操作。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看。湖人为什么一定要组建三巨头?聪明人会这么做,800万美元会告诉你答案看了的季后赛,就能明白,巨星远比全明星更能“干掉”普通球员。一个球队有一个巨星,也是一线巨星,对于提高球队的竞争力是相当明显的。湖人得到戴维斯后,他们可以腾出尽可能多的空间,腾出高达3270万美元来追求伦纳德。
那么湖人为什么执着于组建三巨头呢?答案是工资空间。湖人高价得到戴维斯后,戴维斯下赛季将面临合同到期,到时候湖人和戴维斯续约,绝对是超级顶薪。此外,黄沾的合同,湖人将永远没有机会在未来三年加强它。因为球队工资低于工资帽,湖人将获得450万美元左右的空间中等收入。湖人可以利用老将160万美元底薪+450万美元的空间中等收入进行补强,但是明年补强的话,就只有零空间和一个价值880万美元左右的全中等收入了。哈登在输给湖人的新闻发布会上留下这句话后不到24小时,他的标签就从“火箭核心”变成了“三大网”。
多家美国主流媒体报道,关于哈登的“四支球队大交易”正式达成。哈登成为篮网球员,与杜兰特、欧文组成“三巨头”;火箭得到了奥拉迪波、埃克苏姆、库鲁特,四个首轮,四次选秀互换;步行者得到洛弗尔和第二轮;奈特得到了珍妮特·艾伦和王子。这种大事,很难界定是不是赢家。但至少哈登和“老大哥”杜兰特重逢,火箭送走了球队的不和谐,买下了未来。哈登杜兰特欧文组成篮网“三巨头”。一个篮球够他们分吗火箭没有让哈登参与交易选择火箭以17分之差输给湖人的那晚,哈登坐在新闻发布厅,留下了“引爆”全联盟的话语。
“我们不够好。虽然我很爱这个城市,也为这个城市做了一切,但是现在的情况很疯狂。我觉得我和火箭的关系很难修复。就这样吧,。”结果不到24小时,一桩涉及四支队伍的大事终于达成。在这笔交易中,哈登终于如愿以偿地去了布鲁克林篮网,与前“老大哥”杜兰特、欧文组成了“三巨头”。篮网付出的代价是2022、2024、2026三个无保护的首轮,2021、2023、2025、2027四个篮网的选秀互换权。不仅如此,火箭还获得了2022年骑士首轮选秀顺位。球员方面,奥拉迪波、埃克苏姆、库鲁特来到休斯顿。从持续了几个月的“闹剧”的故事线来看,似乎发布会上的激烈言辞终于促成了《哈登去哪儿》的大结局。然而,火箭用一个哈登换来了三个球员,可能还有八个未来的新秀,这其实符合他们的预期。
湖人为浓眉付出了什么,谁会赢得未来?
答
浓眉带给湖人什么?
尽管在安东尼-戴维斯的交易中湖人送走的许多年轻球员,如今在其他球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戴维斯为湖人提供了全方位的贡献,让湖人从西区陪跑到成为最佳球队之一,湖人不应有丝毫懊悔。
不管湖人(本季目前49胜14负)在季后赛能走多远,他们都无需为交易引进戴维斯而感到懊悔。
只要戴维斯能如预期那样在休赛期和湖人续约,佩林卡都是在已拥有詹姆斯的湖人阵中再添加一名顶级全明星球员。而且至少从战绩上看,湖人也已从西区陪跑一跃而成最佳球队之一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湖人在今夏有关戴维斯的三方交易中就没有放弃很多。湖人当时送走了许多年轻球员和未来选秀权,但佩林卡完全没必要产生所谓的“买家懊悔(buyer`s remorse)”,即便他送出的球员在其他球队大多取得了成功。
现年21岁的前锋英格拉姆首次入选全明星,本季他场均可得24.3分,领衔鹈鹕。在状元秀锡安-威廉姆斯因伤直到1月才首秀前,英格拉姆已竭尽全力维持鹈鹕战绩不辍。锡安复出后,鹈鹕也切实地获得了跻身西区前8的机会,而且他们很可能在首轮就对上湖人。
英格拉姆在湖人是一直被当做得分手来培养的,但在鹈鹕他却展现出除得分之外全方位的提升。每场出手6.3次三分,他的命中率也接近四成。在詹姆斯身边打球的侧翼球员若想获得成功,他们需要成为愿意出手,且命中率还不低的外线投手。但上赛季英格拉姆场均仅出手1.8次三分,命中率不过33%。
若还待在詹姆斯身边,他还能获得如此显著的进步吗?
或许也可以,但湖人宁愿押宝场均26.7分的戴维斯,也不愿去押宝英格拉姆。戴维斯为湖人带来的不仅是每场多出来的那些得分,特别是他还拥有成为NBA最强防守者之一的可能。
与此同时,鲍尔在鹈鹕也取得了进步,三分命中率从上赛季在湖人的32.9%跃升到38.3%。他的场均得分从9.9分提升到12.4分,助攻从5.4次提升到7次。而且更重要的是,鲍尔本季已出战了51场比赛,距他生涯最高纪录(52场,菜鸟赛季)仅差一场。
湖人从未拥有一个健康的鲍尔,英格拉姆和詹姆斯也天然不搭。他二人都是戴维斯交易中的关键筹码。在每一个可以设想到的交易内容里,他俩都是不可或缺的,至于角色球员和选秀权都是可商量的。
哈特也为鹈鹕带来了正面影响,生涯首次得分上双(10.2分),三分命中率也从33.6%提升到34.2%,他还是鹈鹕最出色的篮板手之一,场均摘得6.5个篮板。
在戴维斯交易中,湖人还将邦加、瓦格纳和杰梅里奥-琼斯送到了奇才,除琼斯没能跻身常规轮换外,邦加和瓦格纳都成为奇才有价值的轮换球员。在湖人出战22场,场均仅有5.5分钟的邦加,目前在奇才已出战58场,场均出战17.7分钟。湖人将他按照控卫来培养,但在奇才他是名侧翼球员,以52.2%的命中率场均得到4.6分。瓦格纳尽管打打停停,但他的表现也不差,以57.5%的高命中率场均得到9.5分。
通过送走哈特、瓦格纳、邦加和琼斯等,湖人得以通过交易引进戴维斯,而非用薪资空间硬吃。佩林卡随后利用薪资空间签下了丹尼-格林、波普、麦基、库科和考辛斯。在考辛斯不幸重伤后,他又签下了霍华德作为替代品。
尽管湖人在交易中流失了诸多年轻球员,但他们也借此组建起一套有经验的角色球员阵容。
佩林卡本可继续将库兹马作为筹码来策动一些交易,但库兹马本季表现并不算很突出,湖人也认为他比那些在交易中获得的选秀权和年轻球员更有价值。
至于选秀权,鹈鹕将得到湖人2021年的首轮签。只要戴维斯续约,这个选秀权最多也不会高于前20顺位,更可能接近第30顺位。此外,鹈鹕还能和湖人在2023年互换首轮签,并得到湖人2024和2025年的首轮签,以及2022年的次轮签。
尽管湖人为戴维斯所付出的,可能比佩林卡预想的还多,但赛场表现已证明了湖人不亏。
当然,湖人还在交易中放弃了今年首轮第4顺位新秀德安德烈-亨特。如今他场均得到12.3分,且已坐稳老鹰常规首发。据悉,如果湖人保留这个签位,他们更可能选择达柳斯-加兰德,后者在第5顺位被骑士选中。看看骑士(19胜46负)、老鹰(20胜47负)和鹈鹕(28胜36负)目前的战绩,佩林卡无需担心他让湖人错过了什么。
况且,戴维斯年龄并不大,今年3月11日才年满27周岁,还有一个漫长的、成功的生涯在等待着他。佩林卡仅需确保戴维斯能将自己的巅峰期都贡献给湖人就行了。
火箭奇才达成的重磅交易对于两队分别有什么影响?
答北京时间12月3日,又一笔重磅交易达成,本以为自由市场平静下来,如今又热闹起来了。火箭与奇才达成了两大球星的交易,威少与沃尔最终还是达成了互换,奇才还给出了一个受保护的首轮签。
具体的交易方案为:火箭送出威少,得到奇才的沃尔和2023年受保护的首轮签。据透露,火箭得到的这个受保护的首轮签,将为2023年乐透保护,2024年前12顺位保护,2025年前十保护,2026年前八保护;如果均保护成功,将变成2个次轮签。
此外,双方总经理在此前的几周都没有再讨论这笔交易,可在当地时间12月2日下午重新联系上,并在几小时内达成交易。
随后休城记者透露:昨天的训练营,威少没有来球馆报到。
很显然,威少与火箭已经闹僵了,他不愿意新赛季继续留在队中。而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只有奇才有意得到威少,无奈第一次火箭要价太高。可随着威少一心想要离开,他们也就无法再要求更高的筹码,最终只得到沃尔和一个受保护的首轮签。
这笔交易火箭真的亏大了,沃尔上一次出现在赛场还是2018-19赛季中期,至今已经有707天没有参加正式NBA比赛。沃尔新赛季的状态是一个未知数,指望他来挽留哈登吗?这就有点难度太大了。火箭选择沃尔也是无奈的,毕竟没有其他球队愿意接受威少,就算是亏本的交易也只能这么做了。
对于沃尔的加盟,考辛斯第一时间发了一个笑脸,两人同为2010级的肯塔基校友,如今终于重聚了。
威少没有来到训练营,哈登则来到了训练营,并没有与球队闹翻。可这并不意味着哈登想要留下,依旧想要离开,可火箭并不打算放弃他,至少现在还不会。接下来就看火箭新赛季的表现,要是沃尔能够找回状态,那哈登或许愿意留下了。
奇才在这笔交易则就赚了,威少现阶段的状态肯定是比沃尔出色很多的,而在奇才还有一个老熟人——主帅布鲁克斯。布鲁克斯与威少那可是老相识,从2008年到2015年,布鲁克斯一直执教雷霆,威少也一步步成长为NBA的顶级球星。如今两人再次联手,威少也将会很快就适应进来,队内还有着比尔,新赛季的奇才也将要起飞了。
湖人名宿魔术师就直言:“现在每个人都要小心奇才了!他们今天交易得到了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威比组合将威胁到东部,让奇才成为一支季后赛球队。”
3换4重磅交易正式达成,76人豪阵解体,具体的交易方案是什么?
答北京时间12月9日,另一笔NBA交易正式宣布,是关于丹尼-格林和霍福德的,在此之前,雷霆和76人已经达成初步协议。现在两队都被官方,宣布,交易真正达成了,所有参与的球员都可以在新赛季为球队效力。
具体交易方案如下:雷霆派出丹尼-格林, 弗格森普里耶, 76人得到霍福德20日34日签梅尔顿签约权,塞尔维亚控卫瓦西里耶米西奇,签约权,2025年首轮签约。
这也是丹尼-格林被交易的一个又一个案例。雷霆首先从湖人,交易了施罗德,然后交易到76人。新赛季,他将穿76人的球衣。他在社交媒体上正式告别了湖人:“感谢我的湖人家人,感谢洛杉矶,市,感谢各地的湖人粉丝欢迎我来到你们的城市并加入你们的团队。”
在雷霆,官方欢迎霍华德,他在与76人队签署了一份1.09亿英镑的合同后拒绝了。他上赛季场均只有11.9分6.8篮板4.0助攻。这样的表现配不上他的社会地位,于是76人交易走了,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在雷霆再次证明自己的保罗?然后雷霆卖个好“价”,有意思。
别看这笔交易,雷霆接受了霍福德的大合同,但对于雷霆,他们并不担心,所以他们可以继续在明霞卖,然后拿到选秀挑。在这个3换4的大交易上,雷霆还是大赚了一笔,拿到了首轮签约,可以做更好的重建。别忘了,明年的休赛期,霍福德只有一年的合同了。对于一些想要释放薪资空间的球队,他们会很感兴趣,然后迅雷会再次获得奖励。
这个休赛期,雷霆也很活跃,上赛季的六大主力中,只有亚历山大离开了球队,为了重建也相当疯狂。
随着霍福德,的离开,加上理查德查德森,之前的交易,由76人组成的超级豪珍也正式解体。上赛季76人也是狂射,形成了豪华阵容。不幸的是,他们之间没有火花。随着西蒙斯的受伤,季后赛第一轮被凯尔特人横扫出局,这让球队下定决心做出改变。
在新赛季,76人也将会以恩比德西蒙斯为核心,哈里斯将会继续留在球队中,他身边也会有一些帮手。库里和格林的加盟将增强球队的外线投射能力;老将霍华德的加盟将增强球队板凳深度,新主帅里弗斯的到来,新赛季的76名球员也值得期待。
大变局!未来5年将是中国汽车品牌生死战
答前不久,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发言,其中一个令人警醒的事实——上半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已经超越中国,并预计2020年全年销量也将如此。
车圈刮起了一阵“恐欧风”,似乎谁也没想到,重注押宝新能源路线的中国,会在销量领先5年后,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如此轻易地就被欧洲反超。2008年,我们第一次提出新能源战略,并给予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厚望。今天来看,似乎这个目标要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但小侦探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现在的时局就像NBA季后赛,两支球队已经打到3:3,接下来的五年,才真正进入抢七决战。新能源能否实现“弯道超车”,乃至中国车企能否超越国外车企,也将在接下来的五年冲刺中杀出结果!
■欧洲销量反超中国,真的很可怕吗?
可能很多人看到的数据是上面这张表,上半年欧洲纯电、插混车型注册量分别为26.9万和23.1万辆,总计50万辆;而中国上半年纯电和插混销量分别为37.8万辆和10.8万辆,总计48.6万辆。相比之下,欧洲比中国确实多卖出1.4万辆新能源车。
事实上,当我们细化到具体的车型分类,就不难看出一个特征:欧洲卖出的新能源车中,44%都是插混车型,而中国的新能源车中有79%是纯电车型。也就是说,作为新能源的“完全体形态”,中国纯电车型的销量仍然领先欧洲10.4万辆!而在纯电车型阵营中,我们按级别细分的话,中国纯电动车腰部是由A级车和B级车构成的,而欧洲纯电动车腰部则是由A0级和A级车构成。
这样的销量分布,与中欧的地缘条件和用户的购车动机有关。欧洲国家众多,单一国家国土面积较小,且欧洲车主从汽油车时代就有偏好小车的消费惯性。一台实际续航200~300公里的纯电车型,就足够一个欧洲家庭实现“跨国旅游”的出行需求。同时,欧洲的政策导向属于PHEV与BEV双管齐下,因此从用车成本的角度考虑,不少欧洲消费者也更愿选择插混车型。
相比之下,中国对于纯电的补贴力度明显高于插混,且有剔除插电的态势,同时对纯电续航里程、能量密度都有较细化的补贴梯度,且中国消费者对空间有更强刚需,这些因素使得中国消费者更偏向于一步到位,选择定位较高的车型。
综合纯电销量占比以及售出车型级别这两方面差异,我认为在含金量方面,中国仍然领先欧洲。不是说上半年少卖1.4万辆车,我们的大战略就输了。我更关心的是疫情过后,欧洲车企们(特别是德系品牌)会不会在中国境内“大杀四方”!
■欧洲车企如何“围剿”中国消费者
所谓“弄不死我的都会让我更强”,持续影响大众集团5年之久的“排放门”事件并没有将其摧毁,反而让这个巨无霸坚定不移地把战略重心转向新能源。大众的杀招也是从燃油车时代蜕变而来——基于MQB平台研发的MEB纯电平台。
按照大众的规划,2022之前要在全世界建立8个MEB工厂,中国独占两个。截至目前,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建设了MEB平台的生产线和工厂,总产能将达到60万台/年。2025年之前,大众将在国内推出不少于10款基于MEB平台的车型,定位涵盖轿车、SUV甚至厢式车,其中I.D.系列将成为其在纯电领域的拳头产品。考虑到MEB平台灵活多变的特性,奥迪、斯柯达等集团下的品牌必将跟着受益。
总的来说,利用平台化优势“多生孩子打群架”,是大众从燃油车时代就坚信不疑的生意经。
与大众的“群狼战术”形成对比,宝马的脚步则显得相对保守而现实。这几年宝马走的是“燃油+插混+纯电”通吃的策略,国产宝马iX3马上就要在中国首发并接受预定,明年开始交付。iX3基于燃油车平台打造,使用时下并不常见的不含稀土原料的励磁同步电机,综合续航里程500公里,小侦探盲猜iX3的售价可能在45~55万元之间,不会走量,试探一下市场。按照宝马的规划,截止至2021年底,宝马将推出至少5款纯电车型,包括iX3、i4、iNEXT SUV和Mini Cooper SE。
未来几年宝马将依托“油电兼容”为主的产品攻入市场,感觉B格稍逊?别忘了早在上个五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还处于技术爬坡阶段时,宝马就拿出了i3、i8这些足以写入车史的激进产品。显然宝马在新能源领域起步早、积淀深,“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宝马将在2022年发布纯电7系,然而比之更早一步的奔驰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奔驰希望在市场上迅速投放5款纯电车型和20款插电车型,从A级到S级,从GLA到GLE,其中插电将成为奔驰的常态化产品。纯电领域,EQC已经在试探市场反馈,更入门的EQA也将在明年发售。而奔驰EQ系列还将推出B、E、S、V,目前已在国内注册相关商标。另外,据传奔驰将在3年后停产燃油版大G,转而推出纯电EQG——买糕的!
更可怕的是,未来5年合资股比将逐渐放开,外资车企赚的钱会更多揣进国外品牌的腰包,而中国恰好有着相对完善的新能源基建和用户基盘。国外品牌到底会抢走多少国内用户,中国品牌能不能守住自己的阵地?无需过度悲观,客观来看,我总结出中国品牌的一大劣势和三大优势。
■劣势:品牌号召力差距仍然较大
没办法,品牌永远是汽车行业的一座大山。目前国内已立稳的高端品牌无外乎红旗、蔚来等寥寥数家,领克、WEY、小鹏等品牌则是以高端之名,行平价之实。溢价?不存在的!高合、岚图八字尚缺一撇——品牌层面,他们短时间内可能很难撬动外来的“百年老字号”。
想一想,如果国外品牌按照他们的节奏,在国内集中投放产品,届时从平价到高端的各种细分市场必将充斥国外品牌的车型。虽然消费观念更加开放的85后正成为新能源车消费的舆论主导者,可一旦“德国高级车”开始导入,并给到一个相对真诚的价格,国内大部分由传统动力汽车转型而来的用户(他们其实才是消费主导)恐怕还是会真香预警。
■优势1:产品力我们可以不吃亏
基于电动车的行驶系统特征,未来纯电车型领域,豪华品牌很难在驾乘感受上保留明显优势。电动车的研发精力可以更多分配到底盘调校、车联网、人机交互、ADAS上面,这一点我们本土品牌其实从燃油车时代就已经建立起一定的优势了。
当奥迪把安卓系统引入A4L并将其作为重要营销卖点时,我们的车机功能和人机交互已经做到了非常强大的自然语义识别,以及深度的互联网定制服务,各家中国品牌都在努力探索并构建自己的车载服务生态,并通过OTA持续优化升级,进而留住自家用户。
没有了发动机和变速器,中国品牌在动力、NVH、行驶质感、操控等方面更容易追上甚至超越国外品牌。当百公里加速不再成为贵与贱的等高线,该着急的其实是国外豪华品牌——他们该怎么做,才能凸显自己的高端与独特呢?
■优势2:新势力的本事不可忽视
以一众国内造车新势力为首,我们已经开始从底层打造整车电子架构,从零开始设计电动车的功能模块,蔚来、小鹏等品牌无不如此。而就在前不久,大众还在为I.D.车型的Bug修改和软件升级痛苦不堪,甚至逼走了负责该项目的高管。大众这样体量的车企,要想真正打造出未来智能化的电动车,势必要和传统的供应商模块化体系说再见,其中牺牲掉的传统利益链条,不知动了多少人的奶酪。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新势力,甚至一部分传统车企很有希望取得技术层面的先发优势。未来5年,如果国外品牌无法在中国实现自己的智能化目标,用户必然会在“硬气的品牌”和“更智能的用车体验”之间做出理智的抉择,最终用脚投票。
■优势3:国内新能源路线的多元化发展
诚然,上一个5年出现了不少借补贴“骗补”的投机分子,但随着政策一步步细化、行业从大跃进到大浪淘沙,我国在政策与市场的培养下孕育出了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和消费模式。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方面,除了镍钴锰体系下523、622、811的此起彼伏,磷酸铁锂在经过技术攻关后迎来第二春,我们正处于811冷静摇摆、铁电池产品爆发的关键阶段。同时,以蔚来、北汽为首,上汽、广汽、吉利等紧随其后的“换电”技术解决了纯电用车的衰减焦虑。基于“换电”技术,我们甚至推出了BaaS这种创新的电动车消费模式。
鸡蛋多,篮子也多,我国这种兼容并蓄、多元发展的新能源路线,如果能在5年内形成一定的行业壁垒,实际上对于国外品牌也是有相当压力的。
■小侦探总结
现在有一种说法:“我们努力了好几年,各种新能源政策、基建,好不容易有了规模和体系,人家国外品牌进来投放产品,坐享其成。”我不认同这个观点,如果没有大规模基建和政策引导,国内新能源产业又怎能形成上述3个优势呢?
即便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真的不如欧洲,也不代表中国输了。未来5年,中外品牌的竞争将不仅限于品牌和产品,还包含了由新能源汽车衍生出的技术路线竞争、品牌生态竞争、消费模式竞争,后三者恰恰是中国品牌在未来5年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底牌。当然,现在下任何结论都为时尚早,本文也是重点讨论豪华品牌最为集中的欧洲阵营,其中以德系品牌为主。毕竟中国品牌向上,遇到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它们。相比之下,美国品牌特斯拉属于“全图AOE攻击”,其他美系乃至日韩豪华品牌暂无明确的、成规模的国内产品投放规划。
疫情过后,世界经济局势暗流涌动,车企作为工业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产业节点,再加上电动化不可逆转的浪潮,未来5年可能成为决定一国汽车行业兴衰的“决战期”。时局难料,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洋品牌”的竞争,我们更应该以不骄不躁的心态不断精进与完善。至于未来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会是怎样的格局,咱们走着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nba季后赛什么时候开始2025》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454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