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自由人服装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女排自由人,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女子排球中的“自由人”是什么意思?
![女子排球中的“自由人”是什么意思?](/uploads/2025-01-31/679c429326352.png)
优质回答分类: 体育/运动
解析:
"自由球员"或"自由人"(LIBERO)是国际排联于199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试行的一项规则,称为自由球员(Libero Defensive Player)。自由防守球员的功能在于加强防守达到平衡攻守的效果。
自由球员的规则如下:
1. 球队可以没有自由球员,但最多只登记两人。
2.一队在比赛时只能有一位自由球员在场上。
3.自由球员必须身着与其他同队球员明显不同颜色的球衣。
4.自由球员的替补不计入普通球员的替换次数(不纪录)。
5.自由球员的替补必须于一球落地之后至第一裁判发球哨音响起前完成(教练无须请求自由球员的替补或使用号码牌);并只限于替换同一人,且同一自由球员的替换至少须以一球的往返为间隔(即一次死球)。
6.记录表须注明自由球员。
7.自由球员不得列于轮转表上,但可于比赛前替换上场。
8.自由球员的轮转只限于后排。不得发球或轮转至前排,并不得拦网或企图拦网。
9.如球的位置高于网高,自由球员不得于场上任何位置将球处理过网至对方场地。
10.如第二传球为自由球员于前排以高手将球传出,则第三球攻击高度不得超过网高。
11.自由球员不得为球队队长。
附:排球名次解释:“双自由人”
按照国际排联竞赛规则的要求,每队比赛中只能设一名自由人,在场上不允许两名身着自由人服装的队员同时承担后排防守任务。我们所说的“双自由人”指的是一名自由人身着规定服装,而另一位则身着普通队员的比赛服,在比赛中以替补队员的身份上场,行使后排防守的实际职能。这样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两位后排防守队员联手保卫本队的后防线。
中国女排“双自由人”阵容的首次亮相是在5月底的中国国际邀请赛哈尔滨站上,主教
练陈忠和原本打算在本次大赛上让熊、李二人各打一站,以各自表现敲定最终人选。首先亮相的熊姿在上海站表现不俗,第二站哈尔滨站本该是李颖的表现时间,但就在飞赴哈尔滨之前,陈忠和有了新的设想。在这一站他少报了一名主攻,让熊姿占用这个名额,成为一名 *** 自由人服的“自由人”,和李颖并肩把守中国队的后防线,“双自由人”阵容由此而生。
“双自由人”配置并非中国女排首创,对一传要求较高的亚洲球队中,也有其他队伍尝试过此举,中国台北男排便有两名后排队员,一个身高1米78,另一个只有1米68,前不久结束的亚洲男排挑战杯赛上,他们便是以“双自由人”阵容参战的。
排球运动里什么叫“自由人”
优质回答自由人的全称是“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就是在排球比赛中只能在后排进行防守活动的队员。自由人只能去替换在后排的运动员,而且在该运动员在换到前排之前就要将自由人换下。之所以叫“自由人”,主要是因为他在场上的替换次数不受限制,也不用经过第二裁判的批准,就可直接上下场。
自由人最早出现好像是在1996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当时只是使用这一规则,自由人要身穿一个带有字母“L”的马甲上场,一区别其他运动员。当时也没有专职的自由人,各队的自由人都是“兼职”。一般各队都是由对内防守比较好的运动员担任这一职责。中国女排最早出现在自由人位置上的可能应该算潘文莉了,她是一名来自八一女排的主攻。后来自由人正式的被国际排练(FIVB)写入了竞赛规则,自由人也成为排球场上除了主攻、副攻、主二传、接应二传后的第五个“岗位”,也出项了专门练自由人的“矮个子”运动员,出现了像张娜这样的优秀的专职自由人。
具体关于自由人的情况详见2005-2008国际排联竞赛规则第六节。
第六节 后排自由防守队员
19后排自由防守队员
19.1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确定
19.1.1各队可以在确定的12名队员中,确定1名队员为“后排自由防守队员”。
19.1.2比赛前,必须将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登记在记分表的专栏中。
19.1.3后排自由防守队员不能担任队长和场上队长。
19.2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服装
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必须穿着有区别其他同队队员颜色的上衣(或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专门服装),样式可以不同,但必须有与全队一样的号码。
19.3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行为
19.3.1比赛行为
19.3.1.1他可以替换在后排的任何一名队员。
19.3.1.2作为特殊的后排队员,他不可在任何的位置上(包括场区和无障碍区)对整个球体高于球网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
19.3.1.3他不可以发球、拦网和有拦网试图。
19.3.1.4如果他在本队的前场区(或延长区)运用了上手传球,则不允许其同伴在高于球网处完成对该球的进攻性击球。但他在其他区的传球无碍。
19.3.2替换
19.3.2.1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替换不记在该队的换人次数之内,而且没有次数限制。但两次替换之间必须经过比赛过程。替换他的队员必须是由他替换出场的队员。
19.3.2.2替换必须在比赛成死球后,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前进行。比赛开始前,第二裁判员核查完位置后,允许后排自由防守队员进行替换。
19.3.2.3裁判员鸣哨发球后,发球队员击球前,替换不被拒绝,但死球后必须给与口头告诫。如果再次发生应按延误犯规判处。
19.3.2.4替换只能在进攻线与端线之间球队席前的边线处进行。
19.3.3新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指定:
19.3.3.1经第一裁判员的同意,教练员或队长可指定任何一名队员替换受伤的后排自由防守队员。本场比赛中被替换的受伤的后排自由防守队员,不能再次上场比赛。被指定替换他的队员,按照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规定完成本场比赛。
19.3.3.2新指定的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号码,必须记在记分表的备注栏内。
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为何有两个人服装不统一?
优质回答在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中,出现穿着不同服装的两个人是因为比赛队伍中安排了自由人(libero)的位置。
根据国际排联的规则,每支队伍可以有一到两名自由人。自由人的主要作用是加强队伍的防守能力,她们通常在后排进行替换球队稳定防守。为了在比赛中能够更清晰地识别自由人的位置和轮次,她们会穿着与队友不同的服装。
这种服装不统一的情况在排球比赛中是常见的,目的是为了在比赛中区分自由人和其他队员,确保她们在比赛中的角色和责任清晰明确。
排球中最吃力不讨好的位置,为何这样说排球中的自由人?
优质回答喜欢看女排的读者,一定熟悉林莉。
林莉,中国女排运动员,国家队队员,随队获得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2016年,获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个人荣获最佳自由人奖。
不得不说,林莉是一名刻苦而用心的球员,在球场上她不是最耀眼的,但必定是最显眼的。我们看图
首先,相对于队友,她很矮。171的个头在女生里面自然是很高了,但对于打排球,则还远远不够。对比旁边的朱婷,她明显要矮一个头。
其次,她永远穿着和队友“格格不入”的服装——人家黄色她红色,人家蓝色她也红色
最重要的区别是,别人抓拍其他人,都是这样的姿势
朱婷
颜妮
张宝宝
龚翔宇
唯有林莉,只有一个姿势
就好像《中国心》里面唱的那样——“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这一切,可能都要归咎于,她是中国女排最棒的自由人。
其实自由人这个位置,以前是没有的。
"自由人"(LIBERO)是国际排联于199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试行的一项规则,称为自由球员(Libero Defensive Player)。自由防守球员的功能在于加强防守达到平衡攻守的效果。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这届奥运比赛中,首次开始出现自由人。
自由人主要是为了加强球队的防守,他们要穿和本队其它球员不同颜色的球服。他们可以随时与后排球员替补。这个举动可以不跟裁判打招呼,但必须在球成为死球之后,不算在正规替补次数内,也只能替补后排位置的球员。
那么自由人剩下的,就只有在后场接球了。在后排防守,接发球、接扣球、救球、垫调传球之类的间距、重要,而又吃力不讨好的任务,就是自由人的。
还有一个关键点,自由人是不能扣球、拦网或试图拦网、在前场区做二传参与前场进攻的。
正因为这样的特性,自由人需要的是稳定的防守和快速反应。个子高的队员脚下移动慢、重心也高,如果用来防守,因为角度高很容易把球垫过网,个子矮的队员脚下移动比较快,重心也低,接球的角度会很好。所以一般自由人都会比攻手们矮上一截。
而且由于自由人的特殊性,无法当选队长。
排球比赛规则要求必须有队长在场上,若自由人当队长,被换下场后要请示裁判换人和指定场上队长,快速换人还快速得起来不?自由人再次上场又要请示裁判这样太浪费时间了。所以自由人当队长想法很美好,具体实施起来却是费时耗力,FIVB干脆就不让自由人当队长了。
大家都看过林莉的表现,虽然最近有所恢复,但状态下滑是无法忽视的。不知道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谁会接班?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女排自由人服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458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