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刘国梁执教生涯成绩如何?答1991年刘国梁破格入选国乒,是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而2002年只有26岁的刘国梁选择退役。随后,2003年他就出任中国国家...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张继科马龙,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刘国梁执教生涯成绩如何?

刘国梁执教生涯成绩如何?

1991年刘国梁破格入选国乒,是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而2002年只有26岁的刘国梁选择退役。随后,2003年他就出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教研组组长兼男队总教练。

对于刘国梁上任后第一项任务就是带队出战多哈世乒赛团体赛,而少帅也是不负众望,带领王励勤、马琳、王皓、孔令辉和刘国正击败德国夺得冠军,这也是刘国梁上任后带队赢得的第一个重要赛事冠军。然而人生路上怎能没有挫折,2004年奥运会上虽然赢得男双金牌,但王皓输给柳承敏,男队丢掉了最有分量的男单金牌,刘国梁与王皓并肩离开场馆时的那一幕,永远刻在人们心中。

正所谓强者终有所为,刘国梁证明自己是愈挫愈勇,2005年上海世乒赛带队收获男单和男双冠军,2006年男团决赛击败韩国赢下桂冠,而2007年萨格勒布世锦赛男队也没有掉链子,收获男单和男双金牌,2008年世乒赛团体赛又是拿到男团冠军。毫无疑问,北京奥运会是大考,而刘国梁也以完美战绩通过这次大考,不仅收获男团金牌,马琳、王皓和王励勤还包揽男单前三名,雅典奥运会丢掉男单金牌的遗憾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这之后刘国梁在世乒赛和奥运会甚至几乎不知道失利是啥滋味,2009年和2011年包揽男单和男双冠军,2013年单项世乒赛虽然丢掉男双金牌,但张继科、王皓、许昕和马龙包揽男单四强,而2015年和2017年世乒赛依然是包揽男单和男双冠军。至于男团对决更是没有对手撼动刘国梁麾下的战队,从2010到2016年又是男团四连冠。

至于刘国梁带队在奥运上战绩,虽然雅典丢掉男单桂冠,但从北京到伦敦再到里约,身为教练的刘国梁再也没有失手。根据统计,刘国梁作为男队主教练在奥运会上总共拿到7金,而在世乒赛上拿到20个冠军,当然这项统计并不包括世乒赛混双冠军。

别忘了,2013年刘国梁出任国乒总教练兼男队主教练,也就是说,女队成败也跟刘国梁有关系,要多操一份心。而2013年世乒赛女单和女双夺冠,2015年和2017年女队也是包揽单打和女双桂冠,而2014年和2016年世乒赛中国女团都赢得冠军,还有里约奥运会女单和女团都夺得金牌,这意味着刘国梁在操心女队后,也为女队拿到这10个冠军立下功劳。

综上所述,刘国梁自从2003年当上男队教练到今年世乒赛后卸任国乒三军统帅,不算上混双冠军,他为男队赢得27个冠军,为女队赢得10个冠军,总共是37个冠军,两项大赛就拿到如此多冠军,刘国梁可谓是交出一份光彩成绩单。

刘国梁的执教生涯真的是十分成功,中国国乒队能够拿到这么多的冠军,他功不可没!

林昀儒有没有赢过许昕

林昀儒与几位国乒名将的交手记录 (1)对阵樊振东:1胜6负 (2)对阵方博:1胜0负 (3)对阵林高远:2胜5负 (4)对阵梁靖昆:0胜1负 (5)对阵马龙:2胜3负 (6)对阵王楚钦:3胜4负 (7)对阵许昕:0胜4负 (8)对阵张继科:0胜1负 从统计来看,林昀儒还是战胜过好几位国乒主力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01年出生的林昀儒,现在才刚刚是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不过有意思的是,他对许昕的战绩是四战全负,看来林昀儒与张本智和一样,还是难以翻越许昕这座大山啊!

别再说许昕不厉害了,如今的乒乓球时代,对直板太残忍

这是 【乒谈】 2020年第107篇文章,期待您的阅读

说起郭跃华、郗恩庭、江嘉良、许绍发、庄则栋等等这些上世纪的乒乓球,或许很多朋友不是非常熟悉,但是都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直板。

1999年8月8日,荷兰埃因霍温,23岁的刘国梁和19岁小师弟马琳展开最终的对决,21制的时代,打满5局艰难战胜。获胜后刘国梁激动躺地,那一瞬,直板的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大满贯诞生。

要说直板最为辉煌的年代,不得不提的就是三个人:柳承敏、马琳和王皓,他们分别打进了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男单决赛,而 2008年奥运会男单决赛,也是最后一次,两个宗师级直板在殿堂级的大赛上相遇。自此,直板式微。

许昕2007年左右刚刚步入人们视线的时候,很多人说他是假直板,首先是反手太差了,然后还非常喜欢退台,击球点太晚,正手多以侧拐弧圈为主,前冲太少。这些年来,许昕通过各种大赛的历练,已经跻身超一流高手中,尤其是在2019年前后,反手实现了 “非线性成长” ,可是仿佛还是缺点什么,很多人对于许昕的定位和标签还是“手感好”、“艺术家”和“双打金左手”,但是单打方面还没有完全被肯定,所以在东京奥运会单打名额的竞争上,现在是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

本文呢, 【乒谈】 先来带大家了解下许昕这些年的大赛战绩,然后我要放一个观点—— 其实真的不是许昕不厉害,而是这个时代对直板太残忍。

因为迄今为止许昕没有拿到过奥运男单名额,所以重点统计了许昕在世乒赛上的表现。

早在2007年的萨格勒布世乒赛队内选拔赛中,许昕就拿到了直通,但是最后只是参加混双比赛,2009年世乒赛来到了王皓的福地——横滨,所以 许昕参加单项世乒赛其实比张继科还早2年 ,但是在横滨,许昕碰上了突然爆发的陈杞,止步32强。

2011年,许昕逐渐开始步入到职业生涯巅峰期,但是他遇上了一个因为缺席了2010团体世乒赛,憋着一股劲要证明自己的对手,大师兄王励勤,结果可想而知;2013年许昕意气风发来到巴黎并且顺利打进半决赛,于是淘汰阶段还剩4个人,许昕VS张继科,马龙VS王皓。

彼时刚刚结束伦敦奥运会的争夺不久,尤其是王皓已经走下坡路了,人们纷纷期待着许昕马龙这对师兄弟能够有所作为。然而面对张继科和王皓,许昕和马龙却完全没有任何攻击力,都被对手抓住技术漏洞吊打。

同样兵败半决赛,那时候的马龙已经在考虑要么退役,要么改换器材放手一搏的问题了,2014年世界杯2分失利,更是激发了马龙,彻底加强反手攻防,所以在2015年的苏州,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马龙,开启了他的王朝;但是这个阶段许昕却完全没有改变的意识,吃老本掉队了。

2017年世乒赛,许昕败给了如日中天的马龙,2019年许昕在第三轮意外输给了法国人西蒙,已经越来越能明显的看到,虽然技术在不断加强,可是许昕跑不动了,再也难以找到2013年一样的意气风发的状态。或许,2021世乒赛,能否顺利举行,许昕能否顺利参加,都不一定,奥运男单冠军和世乒赛男单冠军好像已经渐行渐远吗?

其实,作为一个直板选手,许昕已经很厉害了,他的打法也是适应这个时代的打法,只不过反手确实半路出家,难以和横板超一流选手对抗,可是就连吴敬平指导都说,从手感、对上旋球的理解和步法来说,许昕已经超越了 历史 上多数直板。

或许有球友会问:步法好不好,不难看出,可是手感和上旋球的能力强,是怎么体现的呢?手感方面很简单,要知道许昕打出过很多匪夷所思的神球,被誉为是乒乓球的艺术家,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上旋球能力强,主要是体现在他的正手上。 其实这是一个很难比较的维度,刘南奎、金泽洙、刘国梁、柳承敏、马琳和王皓的正手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顶级, 许昕的正手强就体现在:大球时代力量强,旋转诡异多变(前冲侧拐,兜一板),击球时机可早可晚,同时台内小球也还可以。

说到直板式微,要从内外因辩证地看。 外因就是国际乒联历年来的改革,内因就是成绩驱动下,家长和教练的选择。

仔细观察体坛可以发现,好像非洲和美洲黑人篮球天赋非常强,所以NBA超级巨星大多数都是来自贫民窟的黑人,欧洲人在网球和足球上的天赋肉眼可见,也出来很多的天王巨星,比如网球之神费德勒,而亚洲人,更小点说国人,好像在小球和单人项目上更有天赋。可见,不同的人,受自身身体素质的限制以及价值观念的支配,喜欢不同的运动。

为了不断推广乒乓球运动,尤其是在欧洲,国际乒联近些年出台不少改革措施: 禁止倒板、禁止发球时用身体遮挡、对颗粒打法严格限制、乒乓球从38毫米增到40和40+,有机胶水改为无机、21分制改为11分制。 目前又在赛事制度上进行尝试和创新,比如T2比赛和即将开始的澳门赛。

乒乓球的核心要素有:、旋转、落点、节奏、弧线和力量 ,可以简单地认为,直板的优势在于、旋转、节奏上,横板的优势在于力量上。在前三板的争夺中,直板选手可以打出更多的变化,变化就是控制力,可以转化成得分,所以你看刘国梁和马琳就是三板斧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对手对手就解决我。横板的优势更在于相持,尤其是退到中远台之后的两面洪水般的进攻,显然直板是难以招架的。

可以看到,乒联的改革严重地降低了球速和旋转,同时由于球体变大,落点和节奏变化似乎不那么容易了,也没那么有效果了。他们认为增加相持球就是增加乒乓球的观赏性,可以更好地打开欧洲市场。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乒谈】 分享下对于乒乓球观赏性的理解。

、力量、旋转、落点、弧线和节奏是乒乓球运动的核心要素,催生了很多技术,所谓对拉,其实更多的是力量纬度的展示,很多人认为只有力量美才是运动的美。

其实不是, 运动还有很多美,比如创意美、灵感美。固然正反手对拉几十板一定可以引燃赛场,但是一招毙命的灵感球照样好看, 比如: 1997年世乒赛男单决赛,瓦尔德内尔面对萨姆索洛夫,老瓦观察对手站位后,果断偷袭了一个直线长球到萨姆索洛夫的正手大角度,老萨都没反应过来,赛场上出现雷鸣般的掌声,为了瓦尔德内尔的这一灵感球;再比如2004年奥运会老瓦和柳承敏的对决,柳承敏侧身使出全身力量,正手拉直线,老瓦直接不看球自信打回头,两个人都是追求一板过,出球之后谁也没有回来还原;再比如,对手还在攻球,老瓦已经走向毛巾台了,走的路上顺便打了个卸力回球;再比如,2015年世乒赛男单决赛,方博面对马龙,正手直接拉出一个高难度的直线,落点比较浅而且侧拐非常厉害,马龙没有碰到球。

6大核心,任何单一因素或者任何组合因素,都可以诞生一种乒乓球的美。只是 这种美太高级了,普通观众难以看懂,所以这是运动推广过程中的难点。

之前的文章中, 【乒谈】 做过一个投票调研:“您认为乒乓球比赛中,应该遵循某一种套路吗?”,很开心大多数球迷和我思考的一样,不应该。

在我们刚开始学习一件事情的时候,基本是从模仿别人开始,尤其是别人做得比较成功的,我们更会模仿。比如,我们参加一份工作,这个岗位就有能力模型和SOP标准作业流程,以求最快适应。可是对于乒乓球比赛来说,影响比赛走势的因素太多了,所以 我们应该做的,首先是不断补齐自己的技术短板,然后在赛场上忘记套路,依据来球去选择最为合理的处理球方法。

如果走职业乒乓路,那么一定要争取出成绩,不然未来退役后的的生存都是问题,毕竟 任何一个行业能吃到肉的,都只是top20。 外在环境决定了横板比直板更容易出成绩,所以一个还没有太强烈自主意识的5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和教练基本都会给支配性地选择横板,这就是直板后备力量越来越单薄。

,就是我对于直板如今式微的原因思考。说完了原因,再来说几点解决问题的想法,或者说是关于未来顶级直板的畅想吧,虽然不一定专业领域直板能传承多久(我相信业余领域直板基业长青)。

如今乒乓球技术发展的趋势,上旋球的对决非常重要,所以直板选手一定要突破原来并不那么擅长的中远台对攻对拉,尤其是要解决对手的调正压反和压反调正战术。 比如,对方在正手位对拉中突变我方反手,以往我方基本就只能放高球解决了,或者削一板变一下节奏,我方非常被动,那么如何高质量地应对这一板球呢? 值得思考,球友们如果有想法,可以在评论区沟通。

再比如,对手逼住我们反手,然后突变正手大角度,如何增加正手扑这一板球的回球质量,同时还要防止受伤。所以身体素质的训练,是直板选手必须要加大的层面,尤其是步法训练、力量训练和预防受伤的缓冲性训练。

直板横拉的宗师是王皓,推挡如马琳刘国梁,而传统反手攻,金泽洙柳承敏师徒使用地出神入化,直板反手还有一些侧切等小技术,可以看到虽然直板反手的进攻性没有横板出色,但是我们可以胜在选择多,所以 如何将这些技术合理地结合运用,是目前还没有答案的课题。 同样一板球,可以用直板横拉,可以用传统反手,可以推挡,那么什么手段最为合理,如何快速评估,如何预防因为选择较多带来的迟疑和纠结?这是我们还要思考的问题。另外,不同的握拍,有不同的影响。比如直板横拉的握拍属于反手利,影响正手的提升。

如今的乒乓球比赛,越来越单调了。发球变化少,再也难以看到偷袭长球的灵感球了,接发球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拧拉,然后形成反手相持,转正手相持或者正反手摆速,总之就是很单调,尤其是很多直板选手的比赛也十分单调了。

要知道 像马琳这样的直板宗师,虽然每项技术只有“三板斧”,但是要知道他的武器库里的东西比横板选手多多了,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反手位侧切一板,然后下一板迅速进攻;比如侧身位用正手削一板,然后正手冲;甚至还看到过十分“业余”的动作,类似于推挡板型的暴弹。 所以,直板选手胜在活多,要敢于和对手打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始终牵制对手。

策略和球商,乍看是非常高大上的概念,但是其实就是一句话:如何更加合理地打球。

有球友向 【乒谈 】咨询过,为什么我打了那么长时间的乒乓球,技术上还是没有进步呢?为什么平时练习的时候打得挺好,一到比赛就不行了?其实,这就是因为没有训练球商,千万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就 “直板如何才能提升竞争力,延长生命力” 这个话题,在评论区讨论。另外,关于乒乓球技战术和名人,球友们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私信我,或者也可以写在评论区,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一一安排哦。

您认为男子乒乓球最伟大运动员是? 单选 0 人 0% 瓦尔德内尔 0 人 0% 马龙 0 人 0% 佩尔森 0 人 0% 萨姆索诺夫 0 人 0% 波尔 0 人 0% 马琳 0 人 0% 王励勤 0 人 0% 王皓 0 人 0% 张继科 0 人 0% 樊振东 0 人 0% 其他人 投票

乒乓球女队厉害还是男队更厉害?

中国乒乓球队的能力是在世界上出了名的,1959年容国团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后,中国队开始崛起,但那时候中国队还不是最强的。中国队真正垄断世界级的乒乓球比赛是在90年代后期一直到现在

中国的乒乓球究竟有多恐怖呢?可以说中国的乒乓球相当于美国篮球在世界的地位,国际的比赛没有国内比赛的含金量高,各个国家的乒乓球队都在研究中国乒乓球队的打法。国际比赛中领奖台上经常会有两个中国队的成员。

乒乓球女队的成绩要比男队好。女队出过很多大满贯,如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丁宁。男队的大满贯得主有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马龙。

虽然说女队战绩要比男队好,但是如果女队打男对肯定还是男队要更胜一筹。无论是从力量还是体力上男生总是要比女生的体力好的。就比如说力量型的队员张继科来一个高质量的削球,女队的成员一般都很难接得住,但是女队也不可能会被男队完胜,据国家队内透露的消息,顶尖女打手比如张怡宁等人与顶尖男打手张继科马龙等对打,让4到5分还是有得打的。当然比赛并不只要是技巧是主要的,累如状态,运气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总的来说男队女队都是世界最顶尖的乒乓球运动员,都是国家的骄傲。男女对打本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比赛,所以说这并不符合实际。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中国女乒3-0横扫美国队,中国乒乓球到底有多强?

中国的乒乓球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乒乓球的世界排名

从1973到1979年的国际乒联排名中就可以看出。当时的世界排名最高的是瑞典的伊藤美诚,当时伊藤美诚的世界排名为228名,而最大的对手就是日本选手平野美宇了,当时的伊藤美诚排名世界第一。到了1981年的乒坛“三大天王”争夺大战中,中国的马龙、张继科和马龙以3:1战胜伊藤美诚夺冠时,当时的伊藤美诚排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马龙则是排在第二位。1981年到1983年的三年中伊藤美诚共击败了马龙四次夺冠,而马龙也先后五次夺得世界冠军头衔。而当时的世界排名第二的平野美宇也不过是三位世界冠军之一而已。因此从1981年到1984年之间可以说是乒乓球台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了。

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的地位

乒乓球,是我国国球。自从1966年乒乓世界杯以来,我国乒乓球队就以惊人的战绩称霸世界乒乓球界。不仅拿下了六连冠还打破了世界乒坛“五连冠”纪录。除了乒乓球比赛之外,还有游泳、体操、跳水、花样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所以说即使是在国际赛场上我们也是很有竞争力的。当然我们也曾击败过韩国、日本等传统强国:虽然韩国是我们的假想敌国!但最终还是不负众望夺得亚洲杯冠军而扬眉吐气。

中日乒乓球比赛

根据国际乒联的统计,日本自1972年以来取得了14次乒乓球世锦赛冠军。1972年3月1日,日本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同年8月25日,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之后的1970年和1972年,日本又连续两届获得奥运会金牌。1974年,中国成为了首个获得奥运会单打冠军的国家;1978年11月27日,又获得了世界杯女单冠军;1981年10月23日的一次比赛中又取得了女单冠军。所以中日乒坛地位对比起来是非常悬殊的!

世界乒乓球男子排行榜列表

1 (<<) 12946.50 王皓 中国

2 (<<) 12867.25 马琳 中国

3 (<<) 12757.75 马龙 中国

4 (<<) 12628.75 王励勤 中国

5 (<<) 12596.00 萨姆索诺夫 白俄罗斯

6 (<<) 12492.50 波尔 德国

7 (<<) 12476.25 陈玘 中国

8 (<<) 12350.00 柳承敏 韩国

9 (<<) 12217.75 朱世赫 韩国

10 (<<) 12147.25 庄智渊 中华台北

【姓名】王皓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3年 12月1日

【出生地】吉林长春

【身高】176厘米

【体重】65公斤

【血型】A

【身份】运动员

【个人爱好】听音乐、看书

【注册单位】解放军

【运动项目】乒乓球

【世界排名】第二(2008年08月23日北京奥运会男子单打决赛中负于马琳)

【曾经外号】千年老二(因经常获得亚军,总是让冠军旁落,2008年08月23日再次重演)

【转会经历】

1992年开始从事专业训练,教练是薛瑞昆;1996年进入八一队,教练是荆雨德;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99年初升入一队。

【主要成绩】

1998年 全国少年锦标赛男单第六 ;

1999年 世界俱乐部赛团体冠军 ;

1999年 亚洲少年锦标赛团体冠军、男双亚军、男单亚军 ;

2000年 男子世界俱乐部赛团体亚军;

2001年 九运会男团冠军 ;

2002年 荷兰公开赛、埃及公开赛男单冠军、男双第三 ;

2003年 第5届城运会男单第三;

2003年 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3年 亚锦赛男团冠军、男单冠军;

2003年 中国公开赛男单亚军、男双亚军(与孔令辉);

2003年 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男双冠军(与孔令辉);

2003年 第47届世乒赛男双亚军;

2003年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04年 希腊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4年 第47届团体世乒赛男团冠军;

2004年 奥运会男单亚军,世界杯第三名;

2005年 亚洲杯男单冠军,亚锦赛男团冠军,卡塔尔公开赛男双冠军,中国公开赛(哈尔滨站)男双亚军,深圳站男单亚军,48届世乒赛男双冠军(和孔令辉),世界杯男单亚军;

2006年 国际乒联巡回赛斯洛文尼亚站男单冠军,克罗地亚站、卡塔尔站男双冠军,第48届不来梅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

2006年 多哈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男子团体冠军;

2006年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07年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第三名,双打和王励勤合作获得亚军;

2007年 中国公开赛冠军(连胜王励勤马琳);

2007年 世界杯男子单打冠军。

2008年 排名世界第一位

2008年 第49届(广州)世乒赛男团冠军主力成员,最佳男运动员

2008年 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

2008年 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亚军

王皓右手直握球拍,底板:红双喜——狂飙皓 正手套胶:DHS 天极3 反手套胶:蝴蝶套胶。作为直板选手,他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已经日臻完善、运用娴熟,有很强的杀伤力。

王皓的个人网站是全乒乓的皓月当空,网址是有兴趣就去看看吧!

不来梅团体赛后,刘国梁这样评价王皓:“这几年王皓度过了运动员生涯中最困难的一个阶段,这次比赛,他又重新找回了自信和灵感,赢得了信任,证明了自己。”经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所以这两年王皓所经历的坎坷在爸爸看来都会化作他成长道路上有益的经验。“从小打比赛,在同年龄组里甚至跟比他大两三岁的孩子打,王皓总是第一。13岁就进了八一队,很短的时间又上到国家队,一路上都非常顺。这两年他遇到了一些挫折,我想是要把这一课补上。就像2004年奥运会那会儿,总感觉他的实力还没到那份儿,却被摆在那个位置上,经历了这么多,现在他的实力才跟他所处的位置相当。”王爸爸说。

这两年经历的多了,随着年龄增长,思想也慢慢成熟,看待事情的思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以前,一想起奥运会失利,就经常会想如果那么打也许我就赢了,总是很后悔。而现在更多的是想过程,通过比赛来发现问题。可能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从今年开始,我的训练也比以往踏实了,更能集中精力,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比以前长,更投入一些,这点对于比赛肯定会有帮助。以前打比赛,总想着上场以后,一点点找感觉,可现在训练踏实了,一上场就能把所有困难和比赛节奏控制好。我想,思维方式的转变是这两年中自己最大的进步。

经常被教练骂醒

小贴士

我想做“偶像+实力派”

相比正式的采访,王皓似乎更愿意回答网友那种五花八门的问题。今年年初,准备副刊里的“明星茶座”的时候,正赶上他们一天三节课训练,采访时间改了又改。一天,好不容易在上午训练结束后“逮住”了王皓,他是一脸的不情愿。可随着提问进行,他倒愈发来劲,还冲着门口等他的王振大叫道:“王振,你快来看看啊,这些问题挺有意思的。”直到所有的问题问完了,他还有点意犹未尽。此番抛出几个临时想出的问题,只想让大家了解一下离开国家队,打超联的王皓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

马龙

出生年月:1988-10-20

身高:175cm

体重:64公斤

奥运会报名项目:乒乓球

运动经历:

2004年世青赛单打第1名

2004年全国锦标赛单打第2名

中国乒乓球队昨天踏上不来梅世乒赛的征程。在男团阵营中,刚刚年满18岁的北京小将马龙是年龄最小的队员,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这么重大的世界比赛。入围世乒赛阵容,几乎就意味着马龙本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这个冠军,让年轻的马龙有些激动,又有些不安。

2004年神户世青赛,从1/4决赛苦战中国台北,到半决赛险胜日本,再到决赛迎战韩国,马龙每场比赛都为中国队拿下2分,成为男队卫冕的第一功臣,他自己也不负众望获得了男单的冠军。接下来,马龙在无锡全国锦标赛上,战胜了刘国正、王皓和李平,一路杀进了决赛,最终负于王励勤获得亚军。

中国乒乓球队,一向不乏新星出现,2002年有了王皓,2003年出现邱贻可,2004年涌现出陈玘,而2005年则属于马龙。

2005年,马龙有着一连串辉煌的战绩。在年初的卡塔尔公开赛上,首次参加单打比赛的马龙第一轮就淘汰了刚刚获得欧洲12强桂冠的俄罗斯名将斯米尔诺夫。谈起自己第一次参加国际成人赛事的经历,马龙回忆说,那时候最紧张的是预选赛,三场小组赛完了之后心里就平静多了。此后,马龙在中国公开赛、日本公开赛上,接连战胜了波尔、施拉格。

邱贻可、陈玘相继出现纪律问题,小马龙倒是很让刘国梁放心。“虽然他更小,但属于比较好管理的队员。”刘国梁欣慰地介绍,“现在马龙是他这年龄段中比较突出的选手,他后面比较突出的选手还比较少。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世乒赛,能够让马龙进一步成熟起来。”

姓名:萨姆索诺夫(Vladimir Samsonov)

国籍:白俄罗斯

性别:男

生日:1976.4.17

身高:1.90米

体重:90公斤

项目:乒乓球

辉煌战绩

[编辑本段]

萨姆索诺夫6岁开始打球,右手横握球拍,技术全面,防守能力强,柔中带刚,善于造成对手的失误。

1995年世乒赛男双亚军;

1996年欧锦赛男双冠军,意大利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单、男双亚军,世界杯男单第三;

1997年欧洲12强赛男单亚军,奥地利公开赛男双冠军,卡塔尔公开赛男单亚军,瑞典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单冠军、男双亚军,世界杯男单第三,世乒赛男单亚军;

1998年欧洲12强赛男单冠军,欧锦赛男单、男双冠军,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单冠军,南斯拉夫公开赛男单亚军;

1999年欧洲12强赛男单冠军,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单冠军、男双亚军,德国公开赛男单亚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冠军,世乒赛男双四强;

2000年巴西公开赛男单亚军,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单冠军,世乒赛男双四强,奥运会男单八强;

2001年欧洲12强赛男单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冠军,世界杯男单冠军,世乒赛男单并列第五;

2002年欧洲12强赛男单亚军,德国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3年欧洲12强赛男单亚军,欧锦赛男单、男团冠军,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4年巴西公开赛男单冠军,美国公开赛男单四强,欧洲12强赛男单第五;

2005年欧锦赛男单冠军、男双亚军,欧洲12强赛男单亚军,克罗地亚、德国、俄罗斯公开赛男单冠军,世界杯第四名;

2006年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单冠军。

王励勤个人简介

[编辑本段]

姓名:王励勤(Wang Liqin)

性别:男

籍贯:江苏

出生地:上海

生日:1978.6.18

身高:1.86米

体重:75公斤

项目:乒乓球

爱好:听流行音乐,看好莱坞大片

最喜欢的影星:汤姆•克鲁斯,皮尔斯•布鲁斯南

最爱看的杂志:《读者》

最喜欢的颜色:黑、白、灰等显示成熟的颜色

除乒乓以外最喜欢的运动:F1

最喜欢的车手:舒马赫

球拍底板:狂飙王

海绵胶皮:正手狂飙2 反手Nittaku

最新世界排名:世界第四

技术特点:右手横板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技术全面。

共13次获得冠军 属慢热性运动员

奥运会参加次数:3次

技术特点

[编辑本段]

王励勤6岁开始打球,13岁进上海队,15岁入选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队。王励勤是右手横拍球员,他性格内向,在场上单兵作战能力强。王励勤擅长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弧圈球技术属世界超一流水平,技术全面,没有明显弱点,唯一不足是反手相持时没有太多的旋转,是当今优秀运动员的典型代表。

荣誉统计

[编辑本段]

1995年全球青少年赛17岁以下组男单冠军,全国锦标赛男单亚军;

1996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双冠军;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混双第三名(与王楠)、男单16强,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双冠军;中国公开赛男双亚军(与阎森),澳大利亚公开赛男双亚军(与阎森)、男单第三;

1998年中国大奖赛男双亚军(与阎森)、男单第三;亚锦赛男团、男单,混双(与王楠)冠军,男双第三(与阎森);亚运会男团、男单、混双(与王楠)冠军;

1999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单、男双(与阎森)冠军;爱立信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决赛男单冠军;首届世界乒乓球俱乐部赛亚军;第45届世乒赛男双亚军(与阎森)、混双第三;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男团亚军,悉尼奥运会男双冠军(和阎森);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男团、男单、男双冠军;瑞典、中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英国公开赛男单冠军;世界杯男单亚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亚军、男双冠军;

2002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双冠军,中国公开赛男单冠军,波兰公开赛男双冠军、男单第三名,丹麦公开赛男双冠军;亚运会男团、男单冠军、男双第三;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男双冠军,中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四强,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亚军,德国、瑞典公开赛男单冠军,丹麦公开赛男单四强,世界杯第三名;

2004年第47届世乒赛男团冠军,奥运会男单第三名,国际乒联巡回赛新加坡站、长春站、韩国站男单冠军,日本站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05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第48届世乒赛混双冠军(与郭跃)、男单冠军,男双第三名(与阎森),亚锦赛男单、混双、男团冠军,男双亚军,中国公开赛(哈尔滨站)男单冠军,深圳站男单、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四强;

2006年国际乒联卡塔尔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第48届不来梅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

2007年第四十九届萨格勒布世乒赛击败队友马琳夺得男单冠军,和郭跃合作夺得混双冠军,和王皓合作获得男子双打亚军。

2008年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主力成员,以3:0完胜韩国选手朱世赫。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和男单季军。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季军,以4:2输给了队友马琳,3、4名争夺赛上,4:0战胜瑞典选手佩尔森。

职业生涯

[编辑本段]

王励勤是右手横拍球员,他于1984年正式接受乒乓球训练,7年后进入上海队,其后于1993年入选国家队。

1995年,王励勤于全球青少年赛的17岁以下组别的男子单打项目赢得冠军,又在全国锦标赛男单中取亚军,开始出现一丝光芒。1年后在国际乒联巡回赛中的男子双打项目夺标。

王励勤之后于1997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的男单项目16强出局、混双项目得季军、国际乒联巡回赛中卫冕男双冠军,又与阎森在中国公开赛男双项目中获亚以及在澳大利亚公开赛与合拍阎森得男双亚军与男单的季军,成绩卓越。1998年的中国大奖赛,王励勤得男单季军、男双项目亚军、亚洲锦标赛的混双、男子团体、男单赢得冠军与男双季军、亚运会中夺得了男单、男团、混双三项金牌,都是证明了王励勤的利害。

1年后,王励勤再次蝉联国际乒联巡回赛的男双冠军,并首次男单项目冠军、又于爱立信中国乒乓球擂台赛中赢得了男单冠军、世界乒乓球俱乐部赛事亚军、世乒赛男双亚军与混双季军。2000年,王励勤先后在世乒赛中得到男团赛事亚军、悉尼奥运的男子双打项目为中国摘下了一面金牌,及后于丹麦公开赛取男单冠军、男双亚军,又在美国、日本与中国公开赛中的男单项目夺冠、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再三赢得男单以及男双冠军。

2001年,王励勤于世乒赛赢得男单、男双、男团项目的三个冠军,并于瑞典、中国公开赛赢得男单、男双冠军、英国公开赛男单项目冠军与世界杯男单项目亚军和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男双冠军以及男单亚军。后1年,王励勤在卡塔尔公开赛赢得男双冠军、中国公开赛男单冠军、波兰公开赛男双冠军、男单季军与丹麦公开赛男双项目冠军,并再次参加亚运会赢得了男单和男团金牌、男双铜牌。

2003年,王励勤再于世乒赛赢得男双项目冠军、中国公开赛中男双四强出局、男单、日本公开赛男双亚军、男单项目四强被淘汰、德国、瑞典公开赛男单夺冠、世界杯名列第3。

2004年,王励勤重获世乒赛的男团项目冠军,并于雅典奥运以4:1击败瑞典“长青树”瓦尔德内尔,得到一面男单铜牌。 2005年,王励勤在家乡举行的第四十八届世乒赛单项比赛中,半决赛战胜韩国选手吴尚垠,决赛逆转战胜同胞马琳,第二次获得世乒赛男单冠军杯圣勃莱德杯。同年代表上海队在中国全国运动会中,获得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冠军,单打决赛对手为王皓。

2006年王励勤代表中国参加在德国举行的第世乒赛团体比赛,在团体赛半决赛中,3:2险胜德国队领军人物蒂姆.波尔(Timo Boll),率领中国队3:1击败德国队步入决赛,决赛中再克韩国的2004年奥运会男子单打冠军柳承敏,带领中国队以总比分3:0夺冠。

2007年在克罗地亚萨格勒布举行的第四十九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半决赛中,再度4:3击败老对手韩国队的柳承敏,在决赛中大比分1:3落后,小分1:7落后的近乎绝望的形势下,再度逆转成功,击败两年前的决赛对手,同为中国男子乒乓球队队友的马琳,六年内第三次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和前辈庄则栋一起,成为继其之后,世乒赛42年来首位三度夺冠的伟大选手

马琳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0.02.19

身高:174cm 体重:75kg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辽宁沈阳

项目:乒乓球

打球经历:7岁开始打球,13岁进汕头乒乓球学校训练,1994年2月进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一队。

世界排名: 第一(2008年08月23日男子单打决赛中战胜王皓)

技术特点:右手直握球拍,正手极具杀伤力的暴冲弧圈结合直拍横打,器材配置为底板:YASAKA YEO 正手套胶:红双喜 天极2 反手套胶:蝴蝶 大巴。

习惯动作:旋转球拍,用球拍当扇子扇风。

出生地点:沈阳

出生体重:8斤2两

家庭成员:父母

启蒙教练:杨沈立

现在的教练:刘国梁、吴敬平

最喜欢的电影:《泰坦尼克号》

最喜欢的食物:刺身、烤肉、海鲜、山楂

最喜欢的颜色:天蓝色

最喜欢的国家:中国

最喜欢的地方:沈阳

最难忘的人:父母

最难过的事:比赛输球

最遗憾的事:世锦赛没拿到冠军

最高兴的事:比赛胜利

最害怕的事:听到各种不好的消息

小时候喜欢的娱乐方式:弹玻璃球、拍pia唧(一种印有剧集或卡通人物的方形或圆形的翻纸牌游戏,在北方也叫拍画片、拍方宝)

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电动火车、手枪

现在最喜欢的娱乐方式:郊游、喜欢去大自然

最喜欢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最喜欢的运动项目(除了乒乓球):足球

最喜欢的运动员:刘国梁、乔丹

最喜欢的一句话:永不放弃

称号:世界杯先生

国内荣誉:

1997 全运会男团冠军

1998 全国俱乐部甲级联赛冠军(代表八一队),全国锦标赛团体、混双冠军

1998 全国俱乐部甲级联赛冠军(代表八一队),全国锦标赛团体、混双冠军

国际荣誉:

1996 亚洲杯男单冠军

亚洲锦标赛混双冠军

1997 澳大利亚公开赛男双冠军

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双冠军

1998 亚洲锦标赛男双及男团冠军

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9 瑞典公开赛男双冠军

法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首届世界乒乓球俱乐部锦标赛男团冠军

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冠军,男单亚军

2000 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亚军,世界杯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在改大球后所夺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2001 第4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冠军,男单季军,男双、混双八强;九运会男单、男双冠军;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男双亚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开赛男单、男双亚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02 美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波兰、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荷兰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亚运会男团冠军,男双季军、混双季军;

2003年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与王楠)冠军、男双(与秦志戬)季军,男单八强,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丹麦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亚军,瑞典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世界杯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在11分赛制下夺取的第一个男单世界冠军);

2004年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冠军,希腊公开赛男双冠军,新加坡公开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无锡站男单、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雅典奥运会男双冠军(与陈玘),男单十六强;世界杯男单冠军;

2005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男双亚军,中国公开赛(哈尔滨站)男双亚军,第48届世乒赛男单亚军,男双季军(与陈玘),世界杯男单季军;

2006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亚军,科威特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第48届世乒赛男团冠军,世界杯男单冠军,亚运会男团冠军,混双(与王楠)冠军,男双(与陈杞)亚军,男单亚军;

2007年49届世乒赛男双(与陈玘)冠军,男单亚军,混双(与王楠)亚军,世界杯男单八强,男团冠军;年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双冠军(与王皓),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科威特公开赛男单亚军,中国公开赛男单冠军,法国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子单打冠军,男双亚军(与王皓)。

2008年49届世乒赛团体赛男团冠军。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

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了四届世界杯冠军的选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人。被誉为世界杯先生. 在49届世乒赛团体赛结束后,他获得了13个世界冠军,是中国乒乓球男队获得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两名运动员之一(另一名是王励勤,也获得了13个世界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日本站 男单冠军,团体冠军.韩国公开赛亚军,男双亚军(与马龙)

2008年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团体冠军

2008年29界北京奥运会男子单打决赛冠军

在男子决赛中以4比1战胜队友王皓,获得单打金牌。

马琳和张一的幸福爱情:

体坛经历:马琳,7岁开始打球,13岁进专业队,1994年2月进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一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了四届世界杯冠军的选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人。被誉为“世界杯先生”。在49届世乒赛团体赛结束后,他获得了13个世界冠军,是中国乒乓球男队获得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两名运动员之一。

孔令辉与马苏的爱情时常见诸报端,王励勤与赵薇的绯闻也常常被媒体翻炒,看到队友的爱情被这样大肆的渲染,马琳退却了,他对自己的爱情采取了“低调、低调、再低调”的态度,以至于已经做好在奥运之后迎娶新娘的马琳却没有让观众知道新娘是谁。在马琳紧张打比赛的时候,让我们也一起分享一下他甜美而神秘的爱情吧。

朋友介绍开始恋爱

马琳的女朋友叫张一,一个漂亮的女演员。张一14岁考入沈阳军区前进话剧团,之后入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在学习期间先后接拍了《绝对计划》、《好想好想谈恋爱》、《天字一号》、《血色玫瑰》、《我们复婚吧》等电视剧。在上学期间曾经与范冰冰和林心如一起竞逐《还珠格格》的角色。张一比较忌讳别人提起她是马琳的女友,因为她觉得自己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全部是靠自己闯出来的,而不是因为自己是马琳的女朋友。

张一与马琳的相恋要追溯到2004年。有一次,她与另外一个演员被中国乒乓球队的朋友叫去吃饭,席间经过朋友介绍,她与马琳认识了。不知道朋友是不是有意要两个人相亲,反正两人当时对彼此的感觉很好,又正好同是沈阳的老家,所以聊起来特别投缘。马琳后来很感谢朋友的那顿饭,因为这顿饭让他认识了自己一生的挚爱。

中间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波折,似乎是一见钟情的马琳和张一不久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2005年,马琳带张一回沈阳与父母见面,母亲对张一的印象是,人长得大方漂亮、很有礼貌。张一也把马琳带回家给父母看了一下,张一父母对这个用智慧打球的世界冠军印象相当好。就这样,两家根本没别的意见就把未来的儿媳妇和女婿都定下来了。

一个玩具让两人的爱更深

由于工作关系,张一与马琳聚少离多,不过两人互相用行动支持对方的事业,以此增进彼此的感情。

刚开始,马琳并不太赞同张一拍戏,一个是觉得这样不太稳定,另外也是怕张一辛苦。但是后来看到张一的戏一部接一部,成绩也慢慢地有了很大的进步,马琳也就开始慢慢地对张一比较放心了。

而张一对于世界冠军的支持则是从一而终。在2006年“直通不莱梅”世乒赛国乒男队选拔赛中,马琳的状态很不好,遭遇四连败。他心情十分沮丧,躲在宿舍里不吃不喝。这时,张一成了调整马琳状态的关键砝码。张一知道马琳状态不佳后,特意去饭店订了鱼翅、燕窝等营养品,然后看着他一口一口吃完。临走前,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送给了马琳一个玩具——一个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能屈能伸,变换各种造型的棍儿。

马琳手里拿着这个棍儿,不停摆弄了一下午。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马琳突然有了状态,“见谁杀谁,眼睛充满着锐气”,硬把自己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最终拿到了通行证。而张一对待情感的智慧做法,也让心思细腻的马琳深深感动。从这以后,马琳对于张一的爱更深了。

生活中马琳是张一的小绵羊

别看在赛场上杀气腾腾,在生活中,马琳却完全不一样。张一幸福地称马琳是自己可爱的小绵羊。

张一说,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比如什么东西放哪里啊,DVD怎么开啊,马琳都要请示过张一才知道。张一每次外出拍戏,总要在拍戏之前抽空把家里的水电费、车牌费等交完了才能出门,这些事情她从来都不让马琳去做。有一次马琳打电话过来问张一说:”亲爱的,我要洗澡,水龙头怎么开啊。”张一幸福的说,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撒娇的成分在,不过马琳确实是一个只专注打球的男人,在生活中就是自己的一只小绵羊,但是却喜欢一直这样照顾他一辈子。

专心打完比赛再结婚

对于两个人的未来,张一很懂事地说,结婚怎么也要等马琳好好地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打完再说,比赛永远是他们两个人的头等大事。而马琳也想在自家门口拿奥运金牌把新娘娶进门。

奥运励志:历史上10位乒乓球“大满贯”得主

奥运励志:历史上10位乒乓球“大满贯”得主 ,8月12日,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中国选手马龙VS中国选手张继科,科龙大战,巅峰对决。最终马龙4-0横扫张继科夺得金牌,成就个人大满贯!,励志人物配图, 乒坛大满贯得主,是指对夺得过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三大赛单打冠军运动员的美称, 1992年以来乒坛先后涌现出10名男女大满贯。新科大满贯丁宁成就伟业前后用时长达1914天,她也是真正意义上夺取三冠用时最多的女子大满贯得主。,国际乒坛第一位大满贯是瑞典名宿瓦尔德内尔。老瓦首次尝到单打世界冠军滋味是在1989年世乒赛,当时由他和阿佩伊伦、佩尔森等组成的瑞典队羽翼已丰,男团决赛以5:0的绝对优势把中国队打下擂台。当年4月9日举行的男单决赛,瓦尔德内尔力克队友佩尔森,喜吻勃莱德杯。1990年老瓦收获了世界杯单打冠军。1992年8月6日,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瓦尔德内尔幸运笑到最后,成为史上第一个大满贯得主。,事实上,邓亚萍原本有机会成为大满贯第一人,因为1992年奥运会女单决赛早于男单1天,而按目前的大满贯统计口径,邓亚萍居然被“降格”为用时最长的女子大满贯。1990年至1997年,邓亚萍一直是国际乒坛公认的大姐大。1991年5月6日,邓第一次夺得世乒赛单打冠军,那也是她的首个单打世界冠军。1992年8月5日邓收获奥运单打金牌。当时世界女子乒坛还没有世界杯单打赛,这样“乒坛魔女”集全两项冠军仅用了457天。1996年,国际乒联才推出世界杯单打赛,第一届于当年9月下旬举行,邓亚萍不出意料地收获首金。按现在的算法,邓亚萍用了1974天才成为大满贯,显而易见,这对曾经统治乒乓球多年的邓亚萍是十分不合理的。,刘国梁和孔令辉是第三、四位大满贯得主,他俩分别于1995年5月14日、1996年8月1日首次登顶,分别于1999年8月8日、2000年9月25日成为大满贯,用时分别是1102天、1961天。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俩联合打造了乒坛“孔刘时代”,他俩大满贯的跨度时间正是这一时代的见证。,进入本世纪,王楠、张怡宁、张继科、李晓霞先后成为“大满贯俱乐部”成员,其中的3名女将用时天数分别是1106天、1355天、1714天,张怡宁甚至完成了双大满贯杰作。细心的人会发现,王楠仅比刘国梁多用了4天。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2000年奥运会在南半洲举行,王楠将打破当时由刘国梁创造的最短天数纪录。奥运会通常在七八月间进行,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在当年九十月间进行的,悉尼击败北京成为200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也让王楠的大满贯用时天数多用了50天左右。,4年前,张继科创造了令人不可思议的用时最短纪录――445天。2011年5月15日,张继科在世乒赛摘取男单金牌。当年,他又获得世界杯单打冠军。2012年8月2日,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日,张继科经过一番周旋力克师兄王皓,由此在不5个月之内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三大赛男单金牌揽于囊中。张继科这一神奇表现,也将由刘国梁保持的用时最短世界纪录缩短了657天。,丁宁登顶里约奥运会女单冠军宝座,让她成为史上第9位大满贯得主。和绝大多数前辈们相比,丁宁的用时天数不短,她冲击大满贯的征战确实颇为坎坷,伦敦奥运会女单决赛她如能击败李晓霞,“张继科纪录”或许永远也不会出现,因为丁宁会在444天内完成大满贯杰作。那场决战,丁宁败在李晓霞拍下,她因此多用了4年时间才尝到了大满贯滋味。,马龙属于大器晚成型选手,他24岁时才第一次夺得单打世界冠军,里约奥运会前他先后摘取世界杯、世乒赛单打金牌,登顶里约奥运会男单赛场,让他在1411天之内集满三大赛男单金牌,跻身世界乒坛历史巨星行列。, 以下为历史上乒乓球大满贯球员一览: , 1、瓦尔德内尔 完成时间:1989―1992 ,1989年,24岁的瓦尔德内尔在多特蒙德世乒赛上大放异彩,先是率领瑞典队在男团决赛中5:0横扫中国队,随后又在单打比赛中连克斋藤清、克兰帕尔、格鲁巴和佩尔森,首次捧起圣勃莱德杯。,1990年,瓦尔德内尔在千叶世界杯上接连以两个3:2击败陈龙灿和马文革,拿到第一个世界杯冠军。, 2、邓亚萍 完成时间:1991―1996 ,1991年,中国女团兵败千叶,丢掉了蝉联八届的考比伦杯,而在女单比赛中,年仅18岁的邓亚萍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女单冠军。,1992年,斗志昂扬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一路披荆斩棘,顺利拿下女单金牌,成为中国体坛的代表人物。,1996年,女单世界杯正式创办,刚刚蝉联奥运会单双打冠军的邓亚萍,以一局未失的战绩完成登顶,成为世界乒坛第一位获得“大满贯”殊荣的女子选手。, 3、刘国梁 完成时间:1996―1999 ,1996年,刘国梁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战胜队友王涛,获得了三大赛中难度最高的的男单冠军,开启了异于常人的“大满贯”之旅。,同年,20岁的他在尼姆世界杯上以3:1战胜瓦尔德内尔。,1999年,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的世乒赛上,刘国梁在决赛中利用丰富的大赛经验压制了马琳的强劲势头,拿下了小球时代的最后一个世乒赛男乒冠军,也成为了中国男队第一个“大满贯”得主。, 4、孔令辉 完成时间:1995―2000 ,1995年,年仅20岁的孔令辉第一次参加世乒赛的单打比赛就获得了冠军,一跃成为集偶像气质与出众实力于一身的乒坛宠儿。,同年,他在尼姆世界杯中先后战胜了世界名将盖亭和罗斯科夫,赢得了第二个世界大赛男单冠军。,1996年的奥运会上,有机会冲击“大满贯”的孔令辉意外折戟,直到4年后的悉尼奥运会,25岁的他终于在决赛中3比2击败瓦尔德内尔,历经五年奋斗,终于成就了“大满贯”的伟业。, 5、王楠 完成时间:1997―2000 ,1997年,年仅19岁的王楠在第二届女子世界杯中展现了新生代球员的冲击力,她在决赛1比2落后的情况下逆转李菊,首获三大赛的单打冠军。,1999年,王楠在埃因霍温世乒赛的半决赛和决赛中再度上演两场逆转,先后击败了韩国选手柳智惠和队友张怡宁,首度捧起吉・盖斯特杯。励志奥运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张继科马龙战绩统计)张继科马龙》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