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比赛受伤被抬走)女排比赛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女排比赛,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女排惜败土耳其后又惜败美国,主要是哪里出了问题?
- 2、女排张晓雅为何被行李车运送到机场?
- 3、赵蕊蕊的人物经历
- 4、排协对郎平的批评是冤枉她吗?
- 5、老女排名将陈招娣,为祖国体坛做了哪些贡献?
- 6、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李盈莹背后到底有谁在推动?
本文目录导航:
女排惜败土耳其后又惜败美国,主要是哪里出了问题?

答【朱婷手腕受伤,自由人拉垮,女排后继无人】
首场比赛中,中国女排以0:3不敌土耳其队,作为头号球星的朱婷只有4分进账。
赛后,郎平透露朱婷的手腕有旧伤,不太好发力。而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队在首轮获胜后,势头正盛。
比分交替领先,场上呈火热化最后郎平关于比赛详细过程接受采访时做出表示:”做了很多的准备,关键是自己的一传啊没有,进攻啊都没有,拦网都没有,所以我们都是很吃惊的,我们也是挺惊讶的,我们平时练这么多啊,然后今天基本上都是谁也不下球。朱婷不下球,对方发朱婷比较多,朱婷一传上不来。“这个问题侧面表示了,除朱婷外其他队员训练不佳,太过依靠朱婷。
北京时间7月27日上午,在东京奥运会女排第二场比赛中,作为卫冕冠军的中国女排以0:3不敌美国队,遭遇到两连败。虽然输掉了比赛,但较之上一场,经过以郎平为首的教练组的调整,中国女排的状态在回暖中,这或许是一个好的信号。
美国队教练卡奇·基拉伊也马上指出了这一点。这个场面类似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情形。当时,获得金牌的巴西队在小组赛中仅名列第四。他说:“一支球队在预赛中苦苦挣扎,然后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取得关键胜利,这种事并不少见。现在我不会把中国排除在外。”
基拉伊说:“今天,朱婷的状态回归比大家预想的要好很多。我祝她身体健康,但我不知道她的健康状况如何。我们用不着担心这一点。我们只需要制定我们的比赛计划,准备好迎接她向我们发起的强大进攻。她是中国队的基石。”
同样关于第二场比赛郎平表示:虽然是0:3,但是打的很激烈,但是我们还缺了一点还差了一点拦网和防守(拦网和防守)。但是我们还是一直在备战。训练啊开会啊看录像啊都是正常。
记者还曾问到是否考虑让朱婷休息?郎平回应:”那我让他休息谁来啊?他也希望可以坚持,他也要扣球啊,他也要坚持。“
有什么能让朱婷舒服的方法?郎平回应:他没有舒适的时候,他要发力吗?他要扣球吗我觉得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问题,他也要坚持。这个问题侧面回应了,朱婷一旦受伤,没有人可以顶替,女排后即无人,朱婷一旦退役,女排将面临着长时间的低迷。
在首场中,郎平就表示键是自己的一传啊没有,进攻啊都没有,拦网都没有,朱婷身负旧伤还被制约。而多次被替换上去的李莹莹也是没有发挥出来。而自由人王梦洁则是两场比赛中状态不佳。
在首局比赛中,王梦洁就出现了多次接球犹豫的现象。反观美国队,她们的自由人贾斯汀妮·王,拥有中国和墨西哥血统,今年6月出现在美国队的奥运大名单,全场比赛表现出色。对于王梦洁的表现,球迷们并不满意。首场面对土耳其队,王梦洁的表现就非常糟糕,和本场比赛一样,一传不到位直接影响了中国女排的进攻。
其实在奥运会前,中国女排公布12人大名单时,外界就有关于王梦洁顶替里约奥运会最佳自由人林莉的讨论。林莉无缘东京奥运会之后,很多球迷为这位中国女排曾经的主力自由人鸣不平。有的球迷认为,老实人林莉这次有些吃亏了,因为在前段时间进行的世界女排联赛的比赛中,王梦洁的状态非常一般,林莉甚至曾经多次扮演救火队员王梦洁调整状态。当时林莉的状态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并没有打动中国女排的教练组。
而到现在,王梦洁已被众多网友带上热搜 出土一些人们表情包。官方却发表声明说”别把键盘变成伤害他人的武器“这不仅让人感慨,与林莉未能参加比赛官方声明差距太大。
最后,希望女孩们加油!找回自己的状态!
女排张晓雅为何被行李车运送到机场?
答北京时间12月19日,在国内最大的排球论坛,四川女排主将张晓雅受伤后一路坐行李车被队友“抬”着前往下一个客场的照片,引发热议。
当时,张晓雅在四川女排备战与八一队的比赛训练中意外受伤,扭伤脚踝。但在打完客场与八一队的比赛后,四川女排还要在第二天奔赴福建,准备客场挑战福建队的比赛。但张晓雅受伤的左脚依然无法受力,不能走路。为了不把张晓雅落下,队友们想着“抬也要把她抬到福建去”,于是便这样做了。
四川女排的姑娘们,一路用各式各样的行李车,接力把张晓雅送到了机场。这有爱的一幕感动了全国球迷,被盛赞“演绎了张艺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精髓”,又创造了中国女排历史上的一个经典画面。
张晓雅,司职副攻,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员、前中国女排国手。
赵蕊蕊的人物经历
答赵蕊蕊曾经多次受伤,亦有“玻璃美人”之称。个人爱好绘画、听音乐。
赵蕊蕊父母均为排球运动员,赵蕊蕊自小受父母启蒙,对排球有相当的天赋,1994年入选八一青年女排,开始了职业生涯,1999年加入国家队,2001年再次加入国家队,在多项国际赛事中有优秀表现,而且其相貌清秀可人,故深受球迷的喜爱。
在2003年的世界杯比赛中,她是队中的副攻手,本届比赛她表现出众中国女排获得11连胜并勇夺冠军,个人亦获得最佳扣球手奖项。
2004年初,赵蕊蕊饱受伤患困扰,但鉴于她是2003年世界杯的重要功臣,教练陈忠和仍坚持让她参加雅典奥运会,结果她在首场对美国队的分组赛赛事上阵不到五分钟便告受伤,需要缺席余下比赛,不过中国女排仍最终夺标而回。
2008年北京奥运会,赵蕊蕊随中国女排参赛,最终在半决赛中不敌巴西队,在三四名决赛中战胜古巴,获得铜牌。
从玻璃美人到中国女排“当家花旦”
哪场比赛表现会最好呢?赵蕊蕊大手一挥,自信地说:“下一场最好!”这个笑若桃花的女孩,必将给中国女排更多精彩,给世界体坛更多惊喜。
中国女排 曾经以五连冠的战绩叱咤排坛,称雄世界,2003年续写辉煌,一度沉寂
11月15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9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0战胜最后一个对手日本队,以11场全胜的战绩,17年后再次赢得世界杯的冠军!
重登冠军宝座的女排姑娘笑得分外幸福,最惹人注目的笑脸,还是赵蕊蕊的,年龄最小、海拔最高,笑起来像个可爱的天使。
这个1.97米的女孩,能攻能守,拦网技术出神入化,而且被权威评为本次世界杯女排的“最佳扣球手”,成了女排的新一代“当家花旦”。
小郎平出世
1981年,赵妈妈怀了第二个孩子,当年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抓得很紧,为此赵怀富不得不写了生二胎的申请书,递交到南京体育学院所在区的计生办,对方说做不了主,你找上级吧。申请书又交到了镇计生办,对方建议把孩子做了,赵怀富一听就火了:“这可是两条人 命,出了事谁负责?手术单你们谁敢签字?反正我是不签!”
一拖又是几个月。1981年7月,南京体育学院召集院计生办、学院工会、人事部、院团委和赵怀富一家再次开会,会议的唯一议题就是“老赵家能否生第二胎”。看到赵妈妈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坐在旁边,与会各方于心不忍。会议最后形成决议:允许生第二胎,但孩子不享受幼儿保健费,医院费用由赵家自己承担。今日赵怀富再拿出那张陈旧的账单,乐呵呵地说:“16块3毛2,蕊蕊当初就值这么多。”
长胳膊长腿的赵蕊蕊在1981年10月8日出生,接生的护士笑:“哟,‘小郎平’出世了,看这大脚丫子!”赵怀富曾是江苏队排球主力,身高2米,而夫人是前辽宁女排的主力副攻手,身高1.8米,女儿不高才怪哩!
给女儿起名时赵怀富动了脑筋,最后定下来叫蕊蕊,一朵“娇嫩的花”。两个“蕊”字共有六颗心,父亲预祝小女儿将来能获得六个冠军,即两次全国冠军,两次亚洲冠军,两次世界冠军;还要有“六心”:勇攀高峰的雄心,勇往直前的信心,百折不挠的决心,坚持到底的恒心,永感不足的虚心,永不改变的爱国心。
赵父每次出差回来,总是给蕊蕊买回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小球,家中都成“球国”了。等蕊蕊刚会走路,赵父又带她到乒乓球馆、篮球馆和排球馆去玩儿,她一见到球就不肯撒手。蕊蕊1岁半第一天去幼儿园,爸妈要走,她大哭大闹,幼儿园阿姨赶忙塞给她一只排球,蕊蕊抱住球哭声立止。从幼儿园回来后,蕊蕊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爸爸带队训练的排球馆,兴致勃勃的,从小就和排球结下不解之缘。
蕊蕊5岁就蹿到1.50米。那年父母带她去沈阳姥姥家,父母买了张站台票才将她领上火车,再拿着户口本艰难地向乘务员解释。后来换了位乘务员,一口咬定他们在撒谎,“5岁的小孩能有这么高?!”赵父挺委屈的,出站时又提醒小蕊蕊:“蹲下点儿,快点儿走!”
赵怀富说:“孩子身高带来的不便是我们遗传的,我们就要让这不便变成财富,下定决心,将孩子培养成郎平式的人物。”
伤是镶在乌云上的银边
赵蕊蕊从小就有个性,坚持己见,认定球是方的,就不准你说是圆的,因此隔壁阿姨送她一个“二榔头”的绰号。
读小学时,爸爸跟大女儿赵蓉蓉谈去八一队学打排球的事,蓉蓉没应。在一旁做作业的蕊蕊却跳了起来:“我去!”“那怎么行,你现在还是小萝卜头!”
经不住小女的恳求,父母应了。赵蕊蕊11岁就进了八一队,13岁真正开始学打排球。别人还在母亲怀里撒娇呢,赵蕊蕊却独自到北京闯天下。既要承受部队严格的纪律约束和大量训练,同时还要处好人际关系,对一个孩子很不容易。但什么都不会做的蕊蕊,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学会独立生活。
一进八一队,赵蕊蕊就郑重其事地向爸爸宣布:“我先在青年队打三年基本功,争取到一队,争取打主力,然后争取进国家队打主力,然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赵蕊蕊练得很苦,节假日也坚持加班加点,自己练习,放假回家也从不间断训练。有时晚上就要乘车归队了,上午她仍然坚持训练。
“蕊蕊真懂事,是个好孩子。”领导、教练都这么说。
除了在八一队进行正常的训练,八一队的主教练韩云波还抓紧时间给赵蕊蕊吃小灶,每一个动作都让她反复练习多遍,决不允许犯一丝错误。赵蕊蕊私底下也琢磨战术技巧,每次电视有排球比赛,她都舍不得眨眼睛。比赛前她给父亲打电话,让他将比赛录下来,以便自己回家后琢磨。
对排球的这份热爱和执著,使赵蕊蕊进步神速。入队半年她就被队友推荐为副队长,自199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学员。
挫折总是埋伏在顺境之中。1998年夏天,赵蕊蕊随八一队在秦皇岛集训,天热地板打滑,她不小心摔倒,右膝半月板严重受伤,后来与国家青年队失之交臂。1999年的秋天,赵蕊蕊膝关节半月板又老伤复发,训练中跌倒在地。
从不流泪的她此时哭了,捶着自己的腿,一个劲儿说这怎么办?疼痛对于她根本无所谓,她是对迫在眉睫的世界杯赛而心急如焚!为了保护好这个“小巨人”,队里断然决定放弃赵蕊蕊参加世界杯赛资格,并建议手术治疗。
摘除半月板是个小手术,但有风险,万一失败,赵蕊蕊将不能重返排球场。连夜从南京赶来的赵怀富心事重重,病床上的女儿却依旧展开了甜美的笑容,坚定地说:“我要手术。保守治疗就能保证我重返球场,旧伤不再复发?如果害怕风险而不敢去‘搏’,又哪来成功的希望?现在科技发达,手术成功了,今后教练和我就再无后顾之忧了!对国家对我都好啊!”
做手术虽令人沮丧,18岁的蕊蕊却把它看成是镶在乌云上的银边。上手术台后,赵蕊蕊若无其事,打麻药的护士都被逗乐了:“你怎么一直在笑啊!”
手术做完后,父亲带女儿回家住了20多天。父女二人可没闲着,一进屋父亲就开始让女儿做身体恢复。5分钟的膝关节静立,让爱笑的蕊蕊也咬紧了牙关,疼得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一旁掐表的爸爸心疼,还是板着脸喊坚持。
赵蕊蕊理解爸爸的苦心:“这么多年,爸爸从没表扬过我,还老爱批评我,我只能跟妈妈诉苦。但每当我有困难,爸爸就是我最强大的后盾。”
一次吃掉11种营养品
谁都看得出,赵蕊蕊是个小美女。大眼睛,娃娃脸,短发很酷。但是起初赵蕊蕊可不是中国女排的“新长城”,而是一个容易受伤、还因为小事而哭鼻子的“玻璃美人”。
17岁入选了国家队,赵蕊蕊历经郎平、胡进、陈忠和三朝名教练,也历经挫折和风雨。1.97米的身高就能在球场上盖天罩地?排球同样也是力量型的运动,像赵蕊蕊这类“长麻杆儿”就是扛不住高强度的力量训练,训练过量就容易受伤,入选国家队后,赵蕊蕊技术基本功练出来了,伤病也练出来了,膝盖一折,还与悉尼奥运会无缘。
陈忠和也曾叹道:“如何训练高个儿队员,亚洲与欧洲相比是比较薄弱的。国内一米九几的高个子有二三十个,可真正成材的少。”有高度自然好,何况赵蕊蕊条件很好,但怎么训练呢?
首先从吃饭下手。排球运动员的素质与体重有关,太胖了不灵活,太瘦了无力,要有一定“吨位”的球员才有巨大的杀伤力。赵蕊蕊扣球无力,就得把这腰杆吃壮了才经练。为此,国家队专门将“如何把赵蕊蕊吃胖练壮”列为攻关课题,让她在训练和调养上都“吃小灶”。国家队领队李全强在制定新队规时还专门加了几条:吃饭不许挑食,不得随意减肥……
身体素质并不容易提高,为此赵蕊蕊没少遭罪。2001年,赵蕊蕊入选陈忠和重组的国家队。陈教练除了继续给她“吃小灶”,还当着全队的面不止一次狠狠批评过她,最狠的一次是:“今年要再练不出来,你就给我滚回去!”
蕊蕊站在那儿,泪就在眼里打转儿,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可这不过是小小挫折。集训后,女排该去打瑞士精英赛,这是本届女排成立后第一次出国打比赛。赵蕊蕊榜上有名,护照也办好了。临出发前一天,她高高兴兴地在屋里收拾东西,还好心地问留守的队友李珊要带什么,有人进来说:“陈导叫你。”
赵蕊蕊心里突然一沉,隐隐觉得不好。果然,教练说考虑到她的身体状态,还是留下来好。
上飞机前10个小时被撤下场是什么感觉?赵蕊蕊回到房间,对李珊说,“好了,明天我跟你们一起回北京。”她还想笑,眼泪却滑出眼帘。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赵蕊蕊觉得自己从此真正成长了。
赵蕊蕊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素质训练。有次女排开会时,领队李全强表扬了两个人。一个是带着腰伤还坚持训练的老将陈静;另一个就是赵蕊蕊——不是说她训练如何刻苦,而是她最多时一回吃了11种营养品!
营养品其实不好吃,何况一次吃11种营养品!赵蕊蕊大大咧咧地说:“我吃得太多,已经记不清滋味了,反正领队说多少就多少吧!”不过,赵蕊蕊随即又跟队医秦伟抱怨:“吃了那么多,我怎么还是觉得肌肉长得不够啊?如果再强壮一点,弹跳力会更强,扣球的力量会更大!我希望体重再长5公斤!”秦大夫解释:“你比别人都高,别人吃了能长十公斤,到你这儿也就长五公斤了。”
等赵蕊蕊再次出现在全国九运会赛场时,人们发现这丫头的确壮实了许多,扣球无论是还是力度都大大增强,努力终于看到成效。当吴咏梅淡出江湖,蕊蕊牢牢地把握住机会,占据了副攻主力之位;而在2001年国际排联大冠军杯女排赛上,蕊蕊更是和伙伴们一起,齐心协力勇夺冠军。
中国女排的“新长城”
捷报频传。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结束,赵蕊蕊当选为最受欢迎的球员。
场边一声声“赵蕊蕊、赵蕊蕊”的加油喝彩声,变成了点燃激情和鼓舞斗志的火种,让蕊蕊也感到特别快乐。不过她并不满足“最受欢迎”,她知道,一个优秀的球员仅仅因为外部条件让人喜爱远远不够,她渴望得技术单项奖,渴望证明自己打球的实力!
2001年第12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决赛中,亚男因伤无法上阵,赵蕊蕊第一次获得首发上场并打满全场。憋足了劲儿的她,在场上表现出色,再次和同伴捧回了胜利的金杯,获得“最有价值球员”奖项。
紧接着开幕的世界杯排球赛,赵蕊蕊再次大放异彩。场内场外都有人在关注着这个可爱的女孩。赛场上的赵蕊蕊总把袖口撸得高高的,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如果失了球,赵蕊蕊会懊恼地重复那个动作,如果截住对方的强攻或者扣球得分,她立刻笑容灿烂,高举双臂欢呼。
在日本鹿儿岛,赵蕊蕊更成了“大明星”。每有中国女排的比赛,现场的球迷都会高喊赵蕊蕊的名字,热辣辣地展示爱的标语。连负责转播赛事的电视记者都被赵蕊蕊“迷惑”了,镜头总在捕捉“中国高妹”的每一个细节,放大她的一颦一笑。
折服观众的,不仅仅是因为她天使般永不消减的笑容,更因为她冷静沉稳的球风和魄力,令人震撼的高度和力量。中国老女排中周晓兰的拦网赫赫有名,被人们称作“天安门城墙”,而现在比“城墙”更难逾越的是赵蕊蕊筑起的“网上长城”,三场比赛14次拦网直接得分,令对方的强攻成为“哑弹”。多少重炮手曾在她的十指关前被封杀。赵蕊蕊自己也信誓旦旦,“我立志成为世界最棒的拦网手,就像中国的万里长城,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不仅是技术上的成熟,四年联赛和世界比赛的磨炼,赵蕊蕊的心理素质也渐入佳境,坦言自己一刻也不敢放松:“主力的位置等不来,也保不来,只能靠拼!别人都说,你那么好的条件肯定能打上主力,但是国家队完全不同于地方队,时刻有危机、有压力,需要我时刻严阵以待。”
哪场比赛表现会最好呢?赵蕊蕊大手一挥,自信地说:“下一场最好!”这个笑若桃花的女孩,必将给中国女排更多精彩,给世界体坛更多惊喜。
长胳膊长腿的赵蕊蕊在1981年10月8日出生,1992年11岁时开始在江苏省少年体校练篮球,1994年13岁时进入八一青年排球队,真正开始学打排球。除了在八一队进行正常的训练,八一二队的主教练韩云波还抓紧时间给赵蕊蕊吃小灶,每一个动作都让她反复练习多遍,决不允许犯一丝错误。赵蕊蕊私底下也琢磨战术技巧,每次电视有排球比赛,她都舍不得眨眼睛。
1998年夏天,赵蕊蕊随八一队在秦皇岛集训,天热地板打滑,她不小心摔倒,右膝半月板严重受伤,后来与国家青年队失之交臂。
1999年的秋天,赵蕊蕊膝关节半月板又老伤复发,训练中跌倒在地。为了保护好这个“小巨人”,队里断然决定放弃赵蕊蕊参加世界杯赛资格,并建议手术治疗。
1999年17岁的赵蕊蕊入选国家队,历经郎平、胡进、陈忠和三朝名教练,也历经挫折和风雨。排球是力量型的运动,像赵蕊蕊这类“长麻杆儿”就是扛不住高强度的力量训练,训练过量就容易受伤,入选国家队后,赵蕊蕊技术基本功练出来了,伤病也练出来了,膝盖一折,还与悉尼奥运会无缘。
2001年,赵蕊蕊入选陈忠和重组的国家队,那一年的国际排联大冠军杯女排赛上,赵蕊蕊牢牢地把握住机会,占据了副攻主力之位,与队友勇夺冠军。2001年第12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决赛中,赵蕊蕊第一次获得首发上场并打满全场。憋足了劲儿的她,在场上表现出色,再次和同伴捧回了胜利的金杯,获得“最有价值球员”奖项。
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结束,赵蕊蕊当选为最受欢迎的球员。
作为中国女排的“第一高度”,在2003世界杯的技术统计排名上,赵蕊蕊的扣球列第一,拦网列第二,得分列第六,拥有1米96的身高,扣球出手点高,同时又擅打快球,拦网能力也很出色。
2004年的一次重伤几乎毁了职业生涯。
说到赵蕊蕊的伤,有许多镜头不能不提:
2004年3月26日,雅典奥运会前,在福建漳州与女排队员集训的赵蕊蕊在训练中起跳拦网不慎受伤,后来被诊断为疲劳性骨折。当时诊断完全恢复可能要2到3个月的时间。
2004年8月15日,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首场对阵美国女排,仅仅经过140天恢复的赵蕊蕊执意要首发出场,中国队与美国队打成1-1平的时候,赵蕊蕊在做一个“背飞”动作着地时右腿再次骨折,当时她就忍不住疼痛,在队医的帮助下退出了赛场,随后组委会的单架把她抬出了场地接受治疗。而“高妹”的首次奥运之旅就这样早早结束了。
2005年4月21日,赵蕊蕊在上海接受了手术,拆除一年前在她第一次骨折时在右腿中放置的钢板,病床上的“高妹”一直在憧憬着手术之后,尽管站在赛场上。
2007年2月1日,赴美再次进行手术。经过前女排功臣郎平的介绍,赵蕊蕊和队友冯坤一起赴美疗伤,而医生的无情判决令赵蕊蕊的心情冰冷到极点:你的骨头并没有长结实,如果你想毫无后顾之忧,则还需要接受一次加固手术。而这次手术让一块钢板永久的留在了赵蕊蕊的右腿。
2008年2月24,伤愈的赵蕊蕊进入中国女排漳州奥运备战14人大名单,2月24在与来访的古巴女排首场对抗赛中,赵蕊蕊复出帮助中国女排以5-0横扫对手,这一场比赛她拿到了14分。
2008年4月3日,结束了性别大战的中国女排奔赴湖南郴州进行奥运备战,然而在刚刚抵达的第一天,赵蕊蕊就出现脚踝扭伤,不过庆幸的是问题不大,很快就恢复了。
作为一名副攻手,赵蕊蕊将拦网视作自己赖以成功的绝技,以灵活和作为进攻的利器。2008年瑞士女排精英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赵蕊蕊表现越来越好,与队友的配合也日渐娴熟,也让我们对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上的表现有了更多的期待和信心。
1999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三
1999年 亚洲锦标赛冠军
2001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亚军
2001年 第9届全运会冠军
2002年 釜山亚运会冠军
2002年 世界女排锦标赛第四
2003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
2003年 亚洲锦标赛冠军
2003年 女排世界杯赛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2008年 瑞士女排精英赛亚军
2008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第五
2008年 北京奥运会季军
2008年 奥运会后将退役,09年不在国家队[蔡斌称看其恢复程度是否留队}2009年,郎平创建了第一支中国女排俱乐部,“广东恒大俱乐部”,赵蕊蕊说:“只要郎导一声召唤,我非常愿意去郎导的手下调理。”
2011女排亚锦赛排球穿越比赛冠军
排协对郎平的批评是冤枉她吗?
答批评是对的,这样的结果难以接受。但必须肯定郎平对中国女排的贡献,不能抹杀成绩。善意的批评可以接受,恶意的攻击必须反对。
我也喜欢运动,我知道一个优秀的运动员需要通过比赛锻炼成长,郎指导这几年就是在做这样的工作,培养更多的女排队员。但是,任何比赛都有输赢,队员再优秀,也会因身体,心理,年龄等多种原因达不到最佳状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因一次比赛成绩不好,就否定全队的功劳,就否定教练的成绩。
中国是礼仪之邦,卸磨杀驴的事儿不能干,人走茶凉的事儿也不能做。排协没有体现出中国人的大度和礼仪,对郎平指导的工作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是不对的。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大家都对郎平指导的辛勤付出表示赞赏和肯定,排协不能代表全体国人的意志。
胜负乃兵家常事,生意有亏有赚,朋友有聚有散,英雄也会犯错,支持郎平,感谢郎平,她们那一代体育工作者创造了女排精神,这也是中国至今的体育精神,受不了磨难,挺不起脊梁。不要老是宣传输不起的情绪,这种人都是树倒猢狲散,落井投石的人。不要把体育比赛当民族战争。
对郎平的整个执教周期,应该作出全面公正的评价。虽然此次东京奥运会成绩不理想,仅获第九名,但她所执教的两个奥运周期的世界排联三大赛事,取得了三金一银一铜的傲人成绩,现今世界排名仍居第三。而郎平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后,中国排协不但私毫没有表示感谢之意,其排协官网还刊载一篇对女排及郎平在内容上没有客观公正评价的文章,引发众怒。郎平无论作为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应该对她的功绩作出肯定。
老女排名将陈招娣,为祖国体坛做了哪些贡献?
答中国女排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自上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是顶尖的国际球队。今天的中国女排依然会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和银牌。
中国的灵魂女排就是郎平教练,从球员期到教练期。但在球员时期,中国女排的关键人物不仅仅是郎平还有陈招娣。
陈招娣:绝望的三郎太在“独臂”比赛中,中国女排“助推器”冲出亚洲
中国/克洛克-1/精神的创始人为国家赢得了无数荣誉
说到陈招娣,可能现在的球迷都不是很熟悉,但是一直关注排球的老球迷肯定很熟悉。陈招娣生于1955年,中国女排在七八十年代开始争夺世界冠军。陈招娣在这个时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是中国的功勋勇士女排。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女排先后获得亚锦赛、世界杯和亚运会冠军,陈招娣是球队的核心球员。
1972年,18岁的陈招娣先后进入杭州业余体校和北京体育学院青年训练队。她才华出众,通过专业系统的实践,进步神速。1973年,陈招娣毕业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1974年,技术出众的陈招娣,自然进入八一女排,在国内比赛中崭露头角。很快,她就赢得了国家队的青睐。1976年,陈招娣被招入国家队训练。
陈招娣他们进国家队的时期就是中国女排崛起的时期。他们开始走出亚洲,决心在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1977年中国/克洛克-1/获得世界杯第四名,1978年世锦赛第六名,亚运会亚军。在此期间,女排并没有显示出世界霸权的边缘。
幸运的是,当时的中国女排自上而下都有着顽强的斗志,发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久,中国女排在1979年亚锦赛上夺得亚锦赛冠军。从此,中国女排达到了巅峰。1981年,陈招娣被调任领队位置,同年世界杯,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
变成教练
1982年,陈招娣率领中国女排再次夺得世锦赛和亚运会冠军。中国女排开始确立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1983年,陈招娣开始逐渐转型。
陈招娣不仅排球技术娴熟,还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人才。1983年成为“八一”女排副政委,为陈招娣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1986年,陈招娣成为国家青年队主教练,晋升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带领中国女排继续当教练。
严格要求自己,用行动诠释什么是女排精神
纵观陈招娣,排球生涯可以说非常成功,这一切都源于她的自律。女排、陈招娣的训练后总是多练一点,也是在和自己较劲。除了刻苦训练,陈招娣顽强的战斗风格也是推动她成功的重要因素,她的“独臂”比赛故事至今回味无穷。
那是1978年,当陈招娣完成国家队训练任务,8月1日重返国家比赛时,陈招娣伤了左臂。1979年陈招娣征战亚冠,与一家日本俱乐部比赛。当她封网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她意外受伤,桡骨骨折。但是,背后还是有博弈的。经过两个月的自我修炼,陈招娣还没恢复就匆匆赶回来了。她用绷带抬起左臂,单手完成了比赛。
陈招娣这体现了女排的精神和一个解放军顽强的作风。很多人说文艺兵和运动兵没有真正的军事精神,但是从陈招娣,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作风。
后来有人问陈招娣什么是女排灵,陈招娣说这个:
“热爱事业,团结协作,兢兢业业,持之以恒,吃苦耐劳,永远坚持到最后一刻。个人实力不强,集体实力才是真正的强,为理想而努力!”
从陈招娣,的回答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使命感很强的运动员,为了成绩可以付出一切。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值得学习。
球场上,陈招娣充满技巧和激情。她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和带动队友。1981年世界杯,陈招娣因为抢到一个传球,不小心撞到队友,伤了腰。她没有选择结束,而是带着伤继续战斗。直到拿了冠军,陈招娣都痛得受不了。最后她依靠队友把她送上了领奖台。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个陈招娣。
解放军也肯定了陈招娣。2006年,陈招娣被正式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体育界第一位女将军。其实在陈招娣因病被解除教练职务后,他担任过很多文职职务。陈招娣先后担任总政治部文化体育局局长、总政治部副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对于这些任命和工作,陈招娣总是尽职尽责,很好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我国也善待这位功勋运动员。
对于国家的奖项和爱情,陈招娣这样说:
“如果说夺冠是运动员的执着追求,当将军是军人的光荣梦想,那么现在,我的梦想真的实现了。然而,对我个人来说,这既是鼓励,也是鞭策。”
与疾病抗争,为逝去而遗憾
世事无常,但如此优秀的中国运动员却饱受病痛折磨。面对疾病,即使是像陈招娣这样强壮的男人,最终也是输了。2013年4月1日陈招娣病情突然恶化,医院进行了及时抢救,但最终未能保留陈招娣的生命。
对于陈招娣,业内人士都很后悔,国家排水管理中心这样评价:
陈招娣为中国女排夺得世界五连冠、传承“顽强拼搏”精神、形成中国女排“全面、快速、灵活、多变”的技战术特点做出了巨大贡献。陈招娣同志是军队中唯一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女兵,她的英年早逝是国家排球界的一大损失。
纵观陈招娣,这是一个没有遗憾的辉煌人生。人生的意义不应该用时间来衡量,而应该用深度来衡量。毫无疑问,陈招娣亲手打造了女排精神,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女排精神。正是因为他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中国女排才有了现在的世界地位。
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李盈莹背后到底有谁在推动?
答在津苏之战中,刁琳宇的以外受伤无疑给江苏女排争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是双方谁都不愿意发生的意外情况,但有人偏偏再次把矛头指向了李盈莹,认为是她动作不规范导致了刁琳宇的受伤,更有甚者直接诽谤李盈莹是有意为之。而且在某些所谓大V的带动下,讨伐李盈莹的声音铺天盖地,大有不把李盈莹赶出排坛誓不罢休的趋势。
排球场上踩脚受伤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对运动员造成的伤害也的确很大。然而发生这样的事情大部分责任并不在于被踩一方。不然国际排联为了保护球员早就修改比赛规则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了,至今都没有修改就已经说明被踩者的动作并没有违规之处。而且对于排球比赛里为什么会出现踩脚受伤的情况次前已经解释过多次,这里不想再多做解释。只想分析一下为什么李盈莹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声讨,又是什么人在兴风作浪。
揣着明白装糊涂,昧著良心来获取利益的人
这些人对于排球场上踩脚受伤的事情主要责任不在于被踩者心知肚明,但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他们还是第一个挺身而出,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昧著良心把所有责任强加到了李盈莹身上,并还暗示李盈莹是有意为之,故意挑起事端,就是为了迎合江苏球迷心理,激起天津球迷的愤怒,以便获得更多流量。
什么都不关心,只为曾热度的人
这些人不管事情的责任在谁,谁被骂得最多他们就跟着骂谁,管他什么真相,管他什么事实,能蹭到关注,蹭到流量就可以了,对其他事情才不关心。
纯喷子
用宋丹丹的话说是没事找抽型的,在现实生活里各种不如意,还胆小怕事,生活的郁闷,只能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刷刷存在感,发泄发泄私愤,这些人不分青红皂白,看见什么都喷,如果现实生活中早就该打疫苗了。
小部分极端江苏球迷
没事都要找事碰瓷天津女排及其球员,以便粉饰江苏女排不得志的现状。更别说刁琳宇却是因为李盈莹而受伤。那就更有借口了,于是撒泼打滚也要赖上李盈莹,以便证明江苏女排比天津女排强,张常宁比李盈莹强。并且会以次为借口强调天津女排即便获得冠军也是靠不光彩的手段,包括前面十二次冠军。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被舆论导向误导,错误以为这事完全是李盈莹的责任,出于同情心而人云亦云对李盈莹产生质疑。
总之总总声讨李盈莹的人,有的虽然看上去是为刁琳宇讨回一个公道,而实际上心里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打着小算盘。有的单纯就是为了黑李盈莹,更有的就是人云亦云,其实根本没有几个人真正外关心刁琳宇好样伤情。
刁琳宇是踩到李盈莹脚才导致受伤,这一点是事实,谁都不能否认,也否认不了。但这不仅是一次意外,而且责任也并不完全在李盈莹,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排协,裁判、江苏女排还是刁琳宇本人都没有把责任推卸给李盈莹,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有些人作为第三方评论者虽然有权利发表你们的看法,但最好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昧著良心指责李盈莹是有意为之或许会有一时好处,但别忘了人在做天在看,总有一天会遭到报应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女排比赛受伤被抬走)女排比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593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