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泗水县是甲骨邑名最集中的传承区《国语·楚语》:“鲁有弁费。”韦昭注:“弁即卞也。”《后汉书·郡国志》:“鲁国,古奄国。”《今本竹书纪年》:“(盘庚)十四年,自奄迁于北...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河西甲骨文大楼,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泗水县是甲骨邑名最集中的传承区

泗水县是甲骨邑名最集中的传承区

《国语·楚语》:“鲁有弁费。”韦昭注:“弁即卞也。”《后汉书·郡国志》:“鲁国,古奄国。”《今本竹书纪年》:“(盘庚)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十五年,营殷邑。”商代帝王盘庚是从泗水、曲阜一带所在的古奄国地区迁往安阳殷墟建都的,盘庚迁往安阳殷墟后,古奄国还依然是商朝的重要版图。方言是有固定文化沿革区的土著语言,甲骨方言和部分卜辞邑名集中在古奄国传承区的情况,间接说明甲骨文化的产生与该地区的史前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就甲骨文中与泗水县相关的部分甲骨邑名遗址述证如下,并以此求教于各位方家斧正。

…子卜…东成于丘商(P1609)

勿东成于丘商(P1609)

…申卜夬贞夜戊戌东成于黄奭(P1609a)

贞东成于南,东成于东(P1609)

…未卜东成于逃(P0140)

戊戌卜丙乎雀东成于出日于入日牢(P0682)

“东成”以合文的形式出现在甲骨文中,“东成”与“东城”谐音,疑邑名“东成”与泗水县泉林镇的东城遗址是为一处。东城遗址位于雷泽湖北岸的一片坡地上,含有大汶口、龙山、岳石及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见图片1)。“东成”与“丘商、黄奭、南、东、逃”等分别出现在同版卜辞中,可知“东成”与它们相距不远。“丘商”与“丘上”谐音,“东成”东南相距约33公里处即平邑县资邱乡丘上村西北遗址区应是“丘商”故址。“东成”东北约25公里处即平邑县魏刘庄乡的玉皇城遗址应是“黄奭”旧址。“东成”西北约9公里处的南庄应是“南”邑遗址区。“东”在宁阳县东庄乡附近。“逃”在“东成”西南6公里处。

…贞妇井乎黍于丘商受年(合集9529)

贞勿乎妇妌伐龙方(P1261)

贞妇妌黍受年,甲午卜展贞有于黄尹(甲选243)

贞夜辛亥乎妇妌宜于磬京(亭)(P05 98)

卜辞中的“妇井”、“妇妌”可理解为同一邑名。“妇井”可与“驸井”谐音。《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今泗水县东部历山与雷泽湖之间有驸马井村,附近民众也有人省称为“驸井”

者。驸马井村北和村西分别有商周时期及岳石文化时期的遗址分布,村西几块天然的古磬石叠压在一起,上层的一块石磬重达几吨,击打痕迹遍布整个磬身,因该磬石像马的形状,当地居民俗称响马石(见图片2)。《尚书·泰誓》:“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传》云:“祭社曰宜,冢土,社也。”甲骨文“京”、“亭”互假,疑响马石按放处即是“妇妌宜于磬亭”的旧址。《左传·成公二年》:“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山东省古地名辞典》载“龙”在泰安郊区北集坡镇境内,详址待考。“丘商”在平邑境内,“黄尹”遗址见后文。

…未卜东成于逃(P0140)

合文“东成”遗址区位于泗水县泉林镇东城庄老村底中,“东成、逃”同版,亦证两地相距不远。《水经注》:“泗水出鲁东北。余昔因公事,沿历徐沇,路经洙泗,因令寻其源流,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春秋》昭公七年,谢息纳季孙之言,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杜预曰:‘鲁国卞县东南有桃墟,世谓之曰陶墟,舜所处也,井曰舜井。’”桃墟即陶墟,位于“东成”西南约6公里处的安久庄遗址区内,“桃、陶、逃”音谐,疑安久庄古槐树附近的遗址区与卜辞邑名“逃”是为同地。

丙寅卜大贞叀协又保自又尹十二月(P0287)

甲骨方言传承中心区,以“尹”为邑名的古邑,应以泗水县金庄乡的尹家城遗址区当之,尹家城当地人多称尹城,考古成果详见《泗水尹家城》一书。邑名“保、尹”同版,两地相距不会很远。“薄、保”音谐,辞例中的“保”应位于“尹”东约35公里处的潘坡、执事庄遗址区中,即泗水县泉林镇潘坡遗址区。

己巳卜行贞今月亡祸在青(P0739)

壬午卜在青贞王田…往…亡灾(P0739)

壬辰卜在杞贞今日王步于青亡灾(卜通740)

甲午卜在青贞王步于索亡灾(卜通740)

《春秋公羊传》隐公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娄。”“杞、索”分别位于新泰和兖州境内,从“杞”到“索”是两日的行程。甲骨文存在简称记载邑名的情况,从地理位置及行程线路上分析,“青”应以泗水县泉林镇龙王崖(音yai)的老村底遗址区当之,龙汪崖曾三改村名,“最早叫青丘庄,二改盘石庄,后改龙汪崖。”疑“青”是“青丘庄”的简称。

贞叀品令取子豕宁十三月(P1051)

丙寅卜古贞叀勿令取子豕宁三月(P1051)

弗其取弜马氏在子豕(P1576)

辞例中“子豕”是一组合文。在卞邑、雷泽湖一带长期寻证相关古遗址过程中,曾听贺二村的一位耆老介绍:“听老人们传说,泉林陪尾山泉头东南百余米处,很早以前有个叫执事的庄子。”因之前曾在这一带即陪尾山诸泉东南处的老百货公司家属院见过少量的龙山、岳石及商周时期的陶片标本,亦证此句传言不虚。“子豕”与“执事”音谐,疑辞例中的“子豕”旧址与执事庄是同一遗址区。

己未卜贞有弁我直今五月(P0246)

乙丑卜有弁目今日(P0301)

戊午卜至妻御父戊良有弁(P0246)

《路史·国名纪》:“卞,卞明国,汤伐有卞。”《山东通志》“:卞,古卞明国……汤伐有卞,今泗水县卞城。”《国语·楚语》:“楚申无字,鲁有弁费。”韦昭注:“弁即卞也”。弁邑即今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旧址(见图片3),该遗址周边墓葬群中近年曾多次批量出土商代双孔骨制贝币等。卞邑位处雷泽湖西岸的陪尾山群泉西部,东部约4公里处是“妇井”邑址,东北约6公里处是“东成”旧址,西北约7公里处是“南”邑遗址区。卞邑遗址面积至少在9平方公里,东北部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存,西部和西南部以商周文化为主。

贞侑于黄尹三牛(P1476)

己未卜夬贞黄尹弗蚩王(P1476)

贞妇妌黍受年、甲午卜展贞有于黄尹(甲选243)

己亥卜壳贞有伐于黄尹亦有于蔑(P0412)

“黄尹”与“妇妌、蔑”分别出现在同版卜辞中,说明它们应是互为毗邻的邑名关系。“黄尹”与“黄阴”谐音,疑蔑邑西北8公里处的黄阴集村遗址是卜辞中的“黄尹”故址。黄阴集遗址位于该村西北和东北部的泗河南岸一带,该遗址东西长近500米,南北宽200至300米不等,是一处岳石文化和殷墟文化为主的遗存,村中地下50厘米处的石辅路旧址至今依然保存完好。“黄尹”东约8公里为“妇妌”旧址。

戊寅卜夬贞雨其蔑(P0894)

乙未卜贞于蔑告秋(P0895)

己亥卜壳贞有伐于黄尹亦有于蔑(P0412)

《今本竹书纪年》:“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蔑。”《左传·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左传·定公十二年》:“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杜预注曰:“蔑,姑蔑,鲁地。鲁国卞县南有姑蔑城。”蔑邑遗址位于泗水县南陈乡天齐庙村北,北与“黄尹”相距约8公里。国家文物局曾对蔑邑遗址进行考古挖掘,证实该遗址是一处以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代早期文化为主的遗存。

…搭仓(P0604)

甲午卜于搭仓(P0605)

戊…王…有…搭仓(P0274)

“搭仓”是一组会意合文,在辞例中可用为邑名。“搭仓”可与“大厂”谐音,疑“搭仓”遗址位于泗水县原南陈乡大厂村东南处的老砖瓦厂遗址区中。

夜庚寅祭大庚(P1559)

己卯卜夜庚辰有于大庚至于中丁一牢(P0041)

辛丑卜乙巳钻(转)于大庚(P1141)

方言“夜儿”是指昨天。“大庚”可谐音为“大耿”,疑泗水原南陈乡耿家庄即大耿家庄村东河南岸的平地遗址区是卜辞邑名“大庚”故址,该遗区内含有红胎黑皮硬陶、素面红陶、灰硬陶等残片,南边的丘陵高地是商代早期的墓葬群,西南方向的围山子上是一处古代的兵寨旧址。

庚申卜旅贞叀元卜用在二月(P0002)

壬寅卜贞母癸丁叀羊兹用(P1550)

泗水县泗张镇元卜村河东岸的东台子是一处商周时期的遗址区,面积不详,疑元卜遗址与卜辞邑名“元卜”有关。元卜遗址南部紧邻泗张镇西部的砖瓦厂曾出土一批带有铭文的商代青铜器,如《母癸爵》、《母乙爵》、《史母癸尊》等[1]。

辛未贞今日告其步于父丁一牛在祭卜(P0019)

在该辞例中“祭卜”可当邑名使用,方言中“埠、卜”读音不分,“祭卜”可音讹为“纪埠”。泗水县踅庄乡有南纪埠、北纪埠两个村,因当地民众有“南纪埠最早叫南昌隂”的传闻,邑名“祭卜”只能在北纪埠村附近寻找。依据商早期部分素面红陶、灰硬陶标本分布情况看,疑卜辞邑名“祭卜”与北纪埠村中古井附近的遗址区是为一处。

…王其麓父…亡灾(P0340)

叀麓父获又大鹿亡灾(P0341)

“麓父”是一组合文,“麓父”可谐音为“鲁夫”,今泗水县城关镇东南4公里处的鲁夫和五里庙村之间济河西南岸,有一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时期的残存遗址,农业学大寨时该遗址被毁坏三分之二,疑该遗址与卜辞邑名“麓父”相关。鲁夫村东南部是一处春秋时期的遗址。

庚申卜宾贞今气王从望乘伐下轳受…(甲选188a)

辛丑卜宾贞令多尹先从望乘伐下轳受有又(甲选255)

王从望乘,令望乘先归田(甲选199)

2000年在泗水县卞邑调查遗址时,有人介绍“邹县的田黄最早叫田望”,以此可证古奄国地区存在“望、黄”读音不分的情况。“望乘”今可谐音为“黄城”,疑望乘旧址今位于泗水县圣水峪乡黄城西南与营里之间的高台地遗址区内,该遗址含有岳石文化商早期和殷墟文化遗存,是泗水县境内海拔较高的遗址区之一。

…宾贞葊人伐下轳受有又一月《甲选188b)

丙申卜壳贞今气王勿伐下轳弗其受有又(P1033)

…用轳方西于妣庚王宾(P1024)

己酉卜壳贞轳方亡其祸五月(P1032)

庚申卜宾贞今气王从望乘伐下轳受…(甲选188a)

“望乘”西北5公里处的金庄乡下芦城遗址,应是“下轳”即下芦故址,下芦城一邑双名,同时亦称芦城,该残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还是面积数万平米的土台高地,冷兵器时代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现已被夷为平地。“望乘”与“下轳”都是较为稀见的古地名。“妣庚”位于“轳”东北约8公里处。

甲申贞其又打钻(算)于尹(卜通251)

丙寅卜大贞叀协又保自又尹十二月(P0287)

甲骨方言传承中心区以“尹”为邑名的古邑,应以泗水县金庄乡的尹家城遗址区当之。尹家城当地人多简称尹城,考古成果可参见《泗水尹家城》一书。“保、尹”同版,两地相距不会很远,“保”与泗水县泉林镇潘坡遗址区应为同地。

贞长人于研奠(P1039)

勿于研奠(P1039)

甲骨文“研”字,像用两块岩石研磨中间谷物之会意。“研”可借用为“岩”或“盐”,“严奠”与“岩店”谐音,疑泗水县金庄镇岩店村西区的遗址是卜辞邑名“严奠”的旧址。当地人传说岩店村名的来历与历史上这里曾是食盐集散地有关。

壬申卜贞王田仓仓往来亡灾(P0604)

在仓仓(P0604)

邑名“仓仓”是合文,因此组文字是仓在仓上之会意,可与“仓上”二字的读音暗合,疑泗水县杨柳镇仓上村的遗址区是“仓仓”旧址,该遗址的墓葬区曾出土过许多商周时期的古陶。

在折(P0056)

通过“在折”一语可知“折”应是一处古邑名称。“折”可谐音为“柘”,甲骨方言传承区以“折”为邑名的古村邑应以泗水县柘沟镇驻地当之,柘沟不仅是宋代“鲁柘砚”的出产地,而且从大汶口文化时期直至现代一直是以生产陶器闻名的古镇,疑柘沟镇三中附近东至马庄一带的河两岸遗址区与“折”是为同地。

…风侯忒(卜通560)

壬寅卜风侯弗忒眣(卜通560)

甲骨文“忒”可通“退”,上述两组辞例中“风侯”一词当做邑名理解可讲(见图片4)。“风”、“丰”音通,“侯”与“后”谐音。疑泗水县中册镇丰后岭村北的风后庙遗址与卜辞邑名“风侯”是为同处。《炎皇氏族文化考.伏羲考》一书中曾推证风后庙遗址,在明代以前一直是风后人的居地。

…酉…贞中水…只(获)羌(P1194)

“中水”是一组合文,当邑名理解可通。泗水县中册镇驻地古称“中水”,卜辞邑名“中水”应位于中册村‘中水大街’两侧、即中心校南面和西面的遗址区中,近现代的民居建在商周时期的遗址区上。“只羌”在相关辞例中与方言“获犟”表意相同,是胡闹意。

取单行女(P0210)

在该辞例中,“单行”可当邑名解。疑卜辞邑名“单行”旧址位于泗水县中册镇中杨庄老村底及该庄西南区老子庙附近的遗址区中。至今还有许多当地人,把中杨庄称为“单家行”或简称为“单行”。村名单家行中的“行”字,一直延旧俗读阴平音ha,“行”为什么读“哈”音,当地人也无法解释,疑它应是该字古音在这一地区延续的结果。疑“取单行女”是某位商代的世王迎娶该邑中某位女子为妃或者为后的一段文字记录。

叀商方步立于大乙忒羌方(P0417)

参加过第二次文物普查的一位老同志告知,他们在泗水县故县村普查时,当时有一位80多岁的耋老介绍“故县最早的村名叫商荒”。“商荒”可音谐为“商方”,疑“商方”故址与故县村北的遗址区是为同地。“商方”、“小宗”与“大乙”分别同版,说明三地较为靠近(见后文)。“羌”的造字物象,像人扛曲尺之象形,表意应为“量”或“匠”,“忒羌方”可与方言“忒两晃”谐音,是犹豫不决之意。

贞中子乎田于勾(旬)(P1018)

“旬”的物象,应该是古代民间系绳木钩的象形。“旬”是多音字,组合数字使用为“旬”,不组合数字使用多数情况下用为“勾”,“勾”可借为“够”或“沟”。“于勾”可借音为“玉沟”,疑“于勾”与泗水县北玉沟村燕柳古桥西侧的遗址区是为同地,“于勾”遗址区全部被民居占压。

弜秦宗于妣庚(P0785)

戊寅卜血牛于妣庚(P0550)

庚申卜旅贞往妣庚宗钻悠在十二月(P0335)

辞例中“妣庚”二字有当合文使用的情况,“妣、庚”两处邑址应相距不会很远,疑前两组辞例中的“庚”是(P0335)中“庚宗”一词的简称。《左传·昭公四年》:“初,穆子去叔孙氏,及庚宗,遇妇人,使私为食而宿焉。”《左传·哀公八年》:“明日,舍于庚宗,遂次于泗上。”王子襄《泗志钩沉》:“今治即春秋之庚宗,《左传》叔孙豹奔齐,舍于庚宗,吴伐鲁次于庚宗。杜预云:泗水有庚宗亭,即此。”从鲁国都城去齐,沿泗水上游沿南经庚宗东行是一条最近的线路,疑商代的“庚宗”旧址应位于泗水县古城区北至东洼村和西洼村之间的遗址区中。“妣”应在“庚宗”近区求证,详址待考。

庚戌卜壳贞于母己即(御)巳(甲选030)

被释为“御”字的甲骨文当“即”字的异体理解,可组成多句方言使用。“子、巳”是同一个字形。疑“即(御)巳”可谐音为“祭祀”一词。十几前笔者曾听闻泗水治地古城东门外仲庙附近有个叫“母己”的老庄子,疑仲庙西侧的仲子亍遗址区即是“母己”故址。

王其焚率录王于东立豕出离(P1181)

邑名“东立豕”与“东立石”谐音,疑泗水县城关镇的东立石村遗址是卜辞邑址“东立豕”故地。疑“出离”是一句方言,意为回来看看。东立石遗址位于东立石村西部,过去曾是一处较大的集市和庙会旧址,遗址上建有前后两座大庙,当地人把前庙称做大奶奶庙,把泰山碧霞祠称做二奶奶庙。

贞王去朿于仓羊(P0549)

丁未卜夬贞王往去朿于仓羊(卜通325)

贞曰氏来乃往于仓羊(卜通462)

乙未卜壳贞王其去朿告(甲选057)

《说文》:“朿,木芒也。象形,读若刺。”邑名“去朿”可音讹为“曲池”或“曲泗”。《左传·桓公十二年》:“十二年夏,盟于曲池,平杞、莒也。”疑泗水县城关镇曲泗村中北部的遗址区与“去朿”是为同地。“去朿”东北约10公里处是“仓羊”遗址,见后文;“去朿”与“仓羊”同版,与“氏来”间接同版,“氏来”应在新泰市石莱镇驻地河北岸的老围子墙旧址中求证。

乙未卜壳贞勿隹王自正豕坛(P0378)

“豕坛”应是一组合文,此字会意有豕在攀登盘口、束颈、鼓腹、圜底的坛壁时发出的声波意。“豕、寺”同音,方言中“坛”可音转为“台”,“豕坛”可谐音为“寺台”一词。疑“豕坛”邑址与泗水县高峪乡寺台遗址区是为同邑。曾听闻“舜曾在古泗水境内筑过三寺,寺台的古寺便是其一。”寺台遗址是以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为主的文化遗存,曾出土云雷纹灰黑胎硬陶,绳纹夹砂黑褐色陶鬲残件等。

“”即古“曹”字,“豕坛、”同版,亦证两地相距不远。疑“豕坛”东北十几公里处即泗水县泉林镇曹家庄遗址是“”邑故址,曹家庄河沟平地处有商代素面灰硬陶和红陶标本存在。

贞在北史有只羌(P0317)

“只羌”在相关辞例中与方言“获犟”表意相同,是胡闹或捣乱的意思。“北史”应是一处邑名,“北史”可谐音为“白石”,疑泗水县高峪乡北白石村小南沟北的村中遗址区与邑名“北史”是为同地,该遗址以红胎黑皮陶、商代素面红陶和素面灰硬陶残片为主,遗址区被民房全部占压。“羌”可借为“量”的谐音字,“有只羌”应是口语“又获犟”的讹音,意为又要胡闹。

庚辰王卜在轳贞今日步于丑亡灾(P1033)

…王卜在丑贞…于果亡灾在二月(P0760)

疑卜辞中的“丑”邑遗址与泗水县高峪乡丑村遗址是为一处,该遗址位于今丑村老村底一带,现已全部被民宅占压,岳石文化晚期和殷墟文化层因素分布于地下1米左右的土层中,其中出土的夹沙黑褐陶粗绳纹甗足残件与殷墟出土的陶甗器类型相同;遗址区中原有尧王庙等古代建筑,惜已全部毁坏。国内以丑为名的村邑仅见泗水一处。“轳”与“丑”同版,“丑”西南约25公里处的下芦城即芦城遗址区,应是“轳”邑所在地。“丑、果”同版,亦证两地较为靠近,疑“果”新泰市果都镇驻地的遗址区有关。

戊子卜贞王田仓羊往来亡灾(P0603)

癸亥卜王…其仓羊大邑(P0711)

壬辰卜方其仓羊见何(P0885)

乙卯卜壳贞今日王往于仓羊之日大采雨王不步(P0651)

贞曰氏来乃往于仓羊(卜通462)

今日往于仓羊(甲选088)

《墨子·尚贤下》:“是故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舜即商部族的高祖夔。王献唐先生在《炎黄氏族文化考·起于渔业时期者》中论述了舜帝活动的中心范围在平邑、泗水、曲阜一带,常阳旧址当距泗水的历山、雷泽湖不远。邑名“仓羊”是甲骨文中较为重要的一处地名,“仓羊”与“常阳”或“相阳”谐音,疑“仓羊”与泗水县星村镇北百顶村西的相阳城遗址区是为一处,该遗址区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1公里有余,内有大汶口、岳石和商周时期的文化层分布。“氏来”、“去朿”分别与“仓羊”同版(见前文),它们之间应是互为辅证的邑名遗址。

己丑卜在小宗又打钻(算)自大乙(P0066)

己丑卜其有钻于夜日有钻于大乙(P0934)

甲骨文中的“大乙”一词,除专指成汤即“大(天)乙”外,在个别辞例中理解为邑名可通。辞例中的“大乙”一词应是古邑名称,“大乙”可谐音为“大李”。疑大乙遗址与泗水县星村镇大李村北100米处的遗址区是为一地,该遗址含有岳石文化和殷墟文化遗存。辞例中“又打钻”一词可与口语“又打算”音谐。

乙丑卜在小宗又打钻自大乙(P0066)

疑“打钻”可谐音为“打算”一词。“小宗”在该组辞例中可用为邑名,当商王室的支系宗族理解不通。将“宗”读阴平音转通“崇”,疑“小宗”邑址与泗水县黄沟乡小崇义村北200米处的后岭和大崇义村西的遗址区是为同地,该遗址面积不祥,含有商周文化遗存。“小宗”西北约10公里处是“大乙”遗址,邑名“小宗”、“大乙”两处遗址邻近,它们是互为辅证的邑名关系。

…其田…于花(P0112)

贞画受年(P0320)

王其田于画离大狐(P0320)

甲骨文“花”字绘意陶盆内栽种一棵有花有叶的植物之意。“花”可通“画、华”,“花”即古“华”字。《三国志·魏武纪》:“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路史·太昊纪》:“伏羲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意有所动,因生伏羲。”王子襄《泗志钩沉》:“汉华县,自高陉山,东至华胥山境皆属华。”泗水县黄沟乡老华村村南有南台子遗址一处,现已沉入华村水库中。华村水库水位下降时,在其东岸的河滩上,还能偶尔发现大汶口文化彩绘红陶、龙山文化黑陶、商代灰硬陶和夹砂绳纹红褐陶及周代灰陶残片等。王献唐先生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伏羲考》中以为华村遗址是古华胥国旧地。

贞东成于南,东成于东(P1609)

“南”在该辞例中可理解为邑名。因东成遗址位于雷泽湖北岸(见前),可知“南”邑当距“东成”不远,疑泗水县黄沟乡南庄村北的遗址与卜辞邑址“南”是为同邑。南庄遗址出土有绳纹夹砂灰硬陶、树木回纹夹砂棕黄陶、云雷纹红褐陶残片等,其中云雷纹红褐陶残片与商代青铜器习见的纹饰风格一致。南庄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长近400米。

癸亥贞贲禾于蔑,癸亥贞贲禾于河,癸亥贞贲禾于岳(甲选221)

辛未卜燎于河受禾,壬申卜燎于蔑雨(甲选258)

贞夜丁亥乎往河有来(合集8332)

庚申卜壳贞取河有从雨(P1186)

己巳卜亘贞燎于儿,贞往于河有雨(甲选213)

方言“夜”是指昨天,(合集8332)组辞例的内容应是戊子日的一组刻辞,通过“往河”、“取河”的字眼,可以判定“河”是指邑名。“蔑”与“黄尹、河”分别同版,亦证三地相距不远。“河”与“贺”音谐,卜辞邑名“黄尹、蔑”两处遗址的分布情况,为确定“河”与泉林镇的“贺庄”是同一古地名提供了佐证,“黄尹”位于贺庄西南约7公里处的黄阴集遗址中,“蔑”邑故址应与贺庄南偏西约13公里处的古蔑城遗址有关。“岳”或为邑名或为山名,应与“蔑、河”二邑邻近,详址待考。“儿”是多音字,可谐读为“倪”,依据与几处“儿”同版邑名遗址对应关系看,“儿”与曲阜市王庄乡倪家村老碾盘附近的遗址应是同一处古邑。

同版卜辞中出现的两个或多个地名,均是距离较为靠近的古邑,上述文中举证的部分甲骨邑名,有的是同版或间接同版的邑名关系,难能可贵的是均有商代的遗址和相关的村名信息与之对应。泗水县是甲骨邑名最为集中的传承区,新泰、宁阳、曲阜、平邑是亚传承区,甲骨邑名的数量不如泗水多。参照上述部分甲骨邑名所在的地理位置,我们发现它们在古奄国辖区内是呈网状结构分布的关系,这也是甲骨文化在该地区的呈现形式之一。(韩云山)

注释:

[1]参见解华英《山东泗水发现一批商代铜器》(《考古》1986年12期)。

甲骨文宣布总部将迁往哪里?

12月12日消息,来自国外媒体的报道,甲骨文日前公开表示,将把公司总部由硅谷迁往得州的奥斯汀。

甲骨文发言人表示,甲骨文目前正在采取更加灵活的办公地点政策,公司总部由加州迁往奥斯汀后,将有助于甲骨文更好的发展业务,此外也能够给员工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目前,甲骨文的员工可以自主的选择办公地点,可以在家进行兼职、或者是全职工作,而甲骨文未来也将继续维持目前在全球各地的运营中心。

扩展资料

加州现科技公司出走潮

软体公司甲骨文11日宣布,公司总部即将从旧金山湾区搬到德州,这是继惠普公司之后另一家出走德州的硅谷大科技公司,引发当地人士对加州经济的忧虑。日前,电动车大厂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也宣布,已经搬到德州。

甲骨文公司总部设在旧金山红木城,计划将总部移到2018年成立的德州奥斯汀办公园区,该区可容纳一万名员工。目前甲骨文约有13万5000余名员工,市值1825亿美元。

甲骨文在红木城有3大栋地标型的办公大楼,企业声明仍会维持旧金山湾区的办公室,但是不确定是否减少在当地的办公面积,只要员工的工作属性许可,他们得以选择办公室地点或者继续在家工作。

而就在不到两个星期之前,惠普公司宣布将把企业总部从硅谷迁到德州休士顿。

德州州长艾波特鼓励企业搬离加州,他在推特赞扬甲骨文的搬迁之举,“德州是商业、工作和机会之境,会继续吸引最好的企业与人才”。

大公司相继出走对加州经济会带来冲击。“信使新闻”报导,旧金山湾区商业协会执行长温德曼指出,加州长期忽视“糟糕的商业环境”,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他说,德州没有征收州所得税,而加州对年收入100万美元者征收13.3% 州税。认为加州的经商环境愈来愈不友善,几乎每个组织都面临制定“退出”策略的压力,“这现象令人感到不安与担忧。”

很多人都想要去河西走廊,那么你知道河西走廊在什么地方吗?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东部,鹤立山西部,乌鞘岭北部,新疆自治区南部。河西走廊长一千多公里,宽几公里到二百多公里,是北京南北走向的狭长平原。河西走廊现在是指甘肃的十四个市:酒泉、张掖、武威、金昌、嘉峪关。河西走廊,古称永州、凉州,简称河西。晋朝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都在这里建都。它是通往西域的主要道路,也被称为梁勇。古凉州、凉州是古凉州、凉州的属地和治地。

一、河西走廊,许多地方降水量不足二百毫米,但祁连山冰雪丰富,雨水充沛,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河西走廊曾是佛教的主干道,是丝绸之路的拓荒之地和咽喉。汉代设四郡,镇守驻军,为西北军事重镇。后来四面环山,成为中原豪杰的避暑胜地。

二、河西走廊的经济繁荣程度仅次于长安和苏杭。河西走廊的商人古代有徽商、晋商、徽商、江浙商。茶道东起武夷山、黄山、湖北省,经长安、太原、晋中、呼和浩特、银川、中卫,进入河西走廊,再经新疆、俄罗斯、中东、地中海。万里丝绸之路东起苏杭,经长安至天水,兰州进入河西走廊,穿越新疆,穿越中东至地中海沿岸。

三、河西走廊历史文化悠久。四大考古奇迹:故宫明清档案、安阳甲骨文、敦煌遗书、居延竹简,后两者与河西走廊有关;被命名为旅游标志的骑马飞燕也在这里出土,这里一直保存着古代村落的农耕文明。有汉族、蒙古族、藏族、裕固族、哈萨克族、回族、满族等近50个民族。主要是汉族。在绿洲地区从事农业。藏族、裕固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以牧场为生。

罗振宇对甲骨文的贡献是什么

可能问的是:罗振玉

罗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字叔蕴,号雪堂,江苏省淮安府人,金石学家。在甲骨文和敦煌写卷研究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甲骨四堂之一。

罗氏曾有一篇“自挽联语”,概括了他一生的几件大事,内容如下:

毕生寝馈书丛,历观洹水遗文、西陲坠简、鸿都石刻、柱下秘藏,守缺抱残差自幸。

半世沉沦桑海,溯自辛亥乘桴、乙丑扈跸、壬申于役、丁丑乞身,补天浴日竟何成。

“洹水遗文”

指殷墟甲骨文。1898至1899年间,王襄、孟定生、王懿荣分别判断出甲骨上刻的是古文字,开始加以收藏。1903年罗氏在上海见到刘鹗收藏的甲骨,“一见诧为奇宝,怂恿刘君亟拓墨,为选千纸付影印”,《铁云藏龟》由此面世。1907年罗氏进入学部后开始收藏甲骨,并深感其珍贵和濒危,为此,1910年前后大量搜求,毕生收藏甲骨数以万计。

1911年罗氏编辑甲骨文资料,并出版《殷虚书契》前三卷,至1933年陆续出版了八卷本《殷虚书契前编》(1913年)、《菁华》(1914年)、《后编》(1916年)、《续编》(1933年)、《铁云藏龟之余》(1915年)等,刊布甲骨文资料五千四百余版,占同期海内外刊布总数的三分之一,为传统国学的研究提供大量新资料。

1903年罗氏在《铁云藏龟序》中已论证甲骨文为“夏殷”遗物,有助于古文字研究,“且可证经史”。1908年进一步向古董商访求到甲骨的真实出土地[2],1910年发表《殷商贞卜文字考》,第一次考定甲骨真实出土地为史称“殷墟”的安阳小屯,又对照《殷本纪》,首次确认了这批历史资料的性质。1915年初罗氏完成并刊印《殷虚书契考释》,提出形音义可考的甲骨文485字;考订出商先王庙号十八、先公庙号二,至今该书仍然是甲骨文研究的重要资料,由于罗氏在甲骨的搜集、保藏、流传、考释等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被称为“甲骨四堂”之首。

“西陲坠简”

是指汉代烽燧遗址简牍的发现与研究,自1901年以来,斯文赫定、斯坦因等在中国尼雅、楼兰等地进行调查发掘,并带走大量汉晋简帛文书,八年后国人才辗转得知此事。罗氏写道“光绪戊申(1908年),予闻斯坦因博士访古于我西陲,得汉魏简册载归英伦,神物去国,恻焉疚怀”[3],同时文物被收藏海外后“典守森严,不殊秘阁,苟非其人,不得纵览”[4]。于是,罗氏设法通过伯希和与整理这批简牍的沙畹建立了联系,沙畹允诺简牍整理好后,即提供文书写本。辛亥革命后,罗氏虽身在日本,但仍惦念简帛一事,1912年再次向沙畹催问,终于在1913年得到手校稿本。经三子罗福苌翻译,重新按内容分类,与王国维分任考释,于1914年出版近代简牍学的奠基之作——《流沙坠简》。

“鸿都石刻”

鸿都是汉代朝廷藏书的地。这里罗氏是指汉魏石经,也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石经原立于太学,汉魏以后屡遭破坏,原碑不复存在,仅有残石陆续出土。宋代开始有学者收集传拓石经残字并校勘经文,罗氏致力于儒学经典的传承,1928年开始收集经石的诸家拓本,整理考订,后又陆续增补,1938年重编为《增订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二卷》“计七经之文,总得五千五百九十三言,诸经校记一百八十言,合以序记残石,总得六千一百六十三言”,)[5]使“绝于永嘉之乱”的珍贵文物得以重现人间。

“柱下秘藏”

在此指明清大库档案。位于故宫东南隅(东华门内)的大库,是清代内阁存放档案和书籍的处所。1909年面临修缮,奏请焚毁无用档案。张之洞曾就宋人玉牒残页流散之事询问罗氏,罗氏提出大库所在地为明代文渊阁旧址,当还有宋版书,应加珍重。由此,张之洞奏请“片纸只字不得遗弃”,书籍和其它有关资料俱归学部,并要罗氏时时前往相助。期间,罗氏多次发现大量涉及清初历史的重要档案,包括清初绘制的“地图十大轴”等均被列入“焚毁”之列告张之洞。由此部分档案运至学部保存起来,更大量的由于内阁已“奏请焚毁”,遂让罗氏迅速“设法移入部中,但不得漏于外间。”于是装了八千麻袋运到学部后堂暂存,再转移至国子监敬一亭保管。

1921年这批档案存放于历史博物馆,除部分比较完整的被北京大学借去整理外,余下的数千麻袋档案再次被以“烂字纸”为名,经由教育部批准卖给同懋增纸店。同懋增纸店以四千元买下这些“烂字纸”,除零星出售外,大部用于化纸浆。罗氏因事至京,在市上看到洪承畴揭帖和高丽国王贡物表,断定是大库所出。在金梁协助下,以三倍价钱从同懋增纸店回收尚存的所有档案。为此曾奔走于京津筹款,1924年十月,立遗嘱时着重指出,有债务约四万元,须变卖所藏书籍、字画、文物以偿清,“诸欠款中以金息侯老伯手一万元为最要, 此系京旗生计维持会公款,借以购大库史料者”。

1922年罗氏以一万二千元买下劫余的大库档案后,初存北京彰仪门货栈,又移商品陈列所大楼,请十余人检视整理。发现不少有关边务战事、清初开国方略的档案,以及朝鲜、琉球、安南题表等等,很多都是前所未闻。消息传出人们得知纷纷要求观看,于是北洋政府想要收藏、国外有人且重金求让等,罗氏均不许。不久商部忽勒令移出,只好将少部分带回天津河北京旗生计维持会博爱工厂,大部分觅赁善果寺余屋,并连夜迁入。这一阶段整理编印了《史料丛刊初集》十册等。终因人力财力的限制,以不得转售异国为约,转让李盛铎。后归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档案才最终被保护起来。

其后,市面上仍有不少流散的大库档案,罗氏继续在北京收集,移居旅顺时,与所藏文物一起运旅。1934年成立大库旧档整理处,印行《大库史料目录》六编。除此以外,自1924年至1936年罗氏编辑、影印出版的有:《史料丛刊初编》、《清太祖实录稿》、《史料丛编》、《皇清奏议》、《皇清奏议续编》等。罗氏等学人对明清两代历史第一手资料的保护整理,使今天的清史研究得以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泗水县是甲骨邑名最集中的传承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