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马拉多纳的丑闻为何那么多?退役后的马拉多纳依旧特立独行,从吸毒吸得差点儿挂了到现在的阿根廷主帅,虽然外界褒贬不一,但一代球王敢作敢为的性格和对阿根廷足球的爱是不变...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巴西球星,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马拉多纳的丑闻为何那么多?

马拉多纳的丑闻为何那么多?

退役后的马拉多纳依旧特立独行,从吸毒吸得差点儿挂了到现在的阿根廷主帅,虽然外界褒贬不一,但一代球王敢作敢为的性格和对阿根廷足球的爱是不变的。记得几个月前他还曾经批评梅西带球太独,而当08年的世界足球先生评选结果出来后,老马当众抨击国际足联评选不公。

获奖的应该是梅西,一件简单的事表现了马拉多纳对阿根廷后辈的关爱和期望。而反观贝利退役后先是在家养老,而后开始公开胡乱预测世界大赛冠军要不就是到处给别人颁奖,所以场外的马拉多纳和贝利,也有天壤之别。

扩展资料:

2020年11月25日,足坛传奇球星马拉多纳意外离世,这位天才球星就这样走了,前不久的时候他刚刚进行了手术,恢复的十分不错,随后他出院回家静养了,在当地时间11月25日中午,他突然失去意识,心脏骤停,多辆救护车到达现场,但是仍然没有挽救他的生命。

他的离世对于球迷的打击太大太大,他是阿根廷国家代表人物,他对这个国家有着很大的影响,阿根廷国家将会为他哀悼三天。众多的足球俱乐部,媒体都是发文悼念马拉多纳,英国每日电讯报在悼念中说道:

马拉多纳赢得了世界杯,带领那不勒斯在欧洲和意大利都赢得了荣誉,但是他的人生和职业生涯却被丑闻和性格上的缺陷所玷污了。这也引来了很大的争议。

为什么马拉多纳痛恨贝利和普拉蒂尼

马拉多纳说他一生最痛恨两个人,一个是法国的普拉蒂尼,在马拉多纳的心底,他永远是个小人。 另一个他最痛恨的人,不说大家也知道,对,就是那个所谓的“球王”——巴西人贝利。马拉多纳不喜欢他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个政客,虚伪。除此以外,还多次辱骂足球皇帝贝肯鲍尔。

分析原因:

正因为86年世界杯以前的几年内,普拉蒂尼的地位一直在他之上,压他一头,所以一直到86年世界杯26岁,才被认可为是当时世界头号球星。之前的世界头号球星轮不到他。 没普拉蒂尼,他在八十年代可以独尊!有了普拉蒂尼,86年以前的世界足坛,他没站在最顶峰,说八十年代是他一人天下成了笑话。

因此,他恨死了普拉蒂尼;只怪普天王生的年代不对!

在世界足球史上,有球王贝利在,使得他不能成为被公认的足球史上的第一号球星,多次在权威评选中落在贝利德后面,以至于耿耿于怀。总想极力否定别人,抬高自己。甚至说出假如没吃药,他的竞技水平还能再高出三倍,贝利联第二都轮不到的大话!试想:没有贝利他可能还真是史上的第一人!

因此,他恨死了贝利。只怪他不应该从事足球.

说穿了,就是嫉妒心理在作怪!

那么除了痛恨这两个人,为什么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他也不放过呢?是因为贝皇多次贬低他。但也不是贝皇一个。

贝肯鲍尔:谁更有天才?贝利--足球中的教父,还是迭戈马拉多纳--拥有灵巧技术的阿根廷人?

我认为是贝利。他的技术放在今天也是人们不敢想像的。马拉多纳留给人们的记忆都和毒品有关。很遗憾,但确实如此。

贝肯鲍尔:马拉多纳最具传奇色彩 贝利才最伟大。

克鲁伊夫:对我来说贝利是最强的,而且至今如是。他的1100个进球……马拉多纳的技术当然也是应该肯定的……我不认为马拉多纳留给我们的仅仅是毒品方面的新闻。但他的手球给他带来了某些东西,不是吗?

普拉蒂尼:最天才的球员是贝利 ,马拉多纳当然也很好。当他却靠了上帝之手出名。然后又迷上了毒品。 再见,各位。

斯蒂法诺:贝利更好一些。并且他不依靠禁药。

济科:贝利是最伟大的球员,他有着一名球员梦寐以求的所有才能,不过他需要处于最佳的状态,才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所有才华。

马拉多纳是我这一代球员中最出色的,虽然他太依赖自己的左脚,但他有着无人可比的创造力--即使闭上一只眼,也能穿透任何一条防线。有趣地是,在和他的交手中,我从来没有输球。去年在里约热内卢,他出席了为我而进行的纪念赛,我对他说:‘如果你想嬴球,你就来我这一队。’马拉多纳是个非常有趣的人。

马拉多纳的双面人生

巴西球星贝利凭借自己精湛的足下功夫被人们誉为世界第一代“足球之王”,退役后他又当选了巴西政府的 体育 部部长,创造了人生的又一辉煌。那么第二代球王的桂冠应当属于谁呢?人们自然会想到阿根廷球星“迭戈·马拉多纳”。是的,作为新一代的球王,他的确当之无愧。不过,与第一代球王贝利相比,马拉多纳的人生可谓是一波三折,被人们公认为是20世纪最富争议的足坛怪杰。

马拉多纳,身材不高却壮如铁塔,在绿茵场上技艺精湛,斗志顽强。比赛场上,他不仅是全队的发动机,而且常常力挽狂澜。他的左脚保险费高达3000万美元,因为其相关球技已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控球、盘球、射门技术均天下无双。法国足坛巨星普拉蒂尼这样称赞马拉多纳,“我在球场上所能做的事情,对他来说就像摆弄一个橘子一样毫不费力。

1960年10月30日,马拉多纳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贫寒家庭,兄弟姐妹8人,自己排行第5。从小他就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喜欢穿街走巷地踢足球。这可是南美足球明星的一大特色经历。由于国家物质条件艰苦, 社会 贫富悬殊,足球基础设施很差,酷爱足球运动的大多数下层居民只好把街巷当成球场,把路灯当成障碍,练习球技。球王贝利就曾经做过街头小球王,而马拉多纳9岁时就已经是街头小球王了。早上他带着足球上学,晚上他抱着足球睡觉。然而尽管有这样的历练,由于身材矮小,马拉多纳几乎与职业足球生涯无缘。13岁的时候,马拉多纳这位球场千里马总算碰到了一位独具慧眼的伯乐,他被允许参加当地的一支少年足球队。果然他表现不俗,带领该队创下140场不败记录。1976年10月20日,年仅15岁的马拉多纳代表阿根廷青年俱乐部首次亮相国内甲级联赛,8场比赛共进12球,被评为全国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1980年、1981年马拉多纳连续两年被评为南美最佳球员。

1981年,他所在的博卡青年队获得了国内联赛的冠军。

由于在绿茵场上的天才表现,1977年马拉多纳被选人了阿根廷国家队,从此开始了他打遍五大洲的足球生涯。1979年,第2届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上,马拉多纳初次亮相国际足坛,便表现出非凡的球技,最终帮助阿根廷队以6战6胜的成绩夺得了该届世界青年锦标赛的冠军,马拉多纳被评为最佳球员。在球场上,他动作敏捷,善于捕捉战机,巧妙地突然启动,突破对方防守,在快速运动中当机立断,准确射门。许多人至今都难以忘怀马拉多纳留给世界球迷的第一次经典场面——那是在阿根廷和原苏联进行的决赛,足足80分钟过去了,比分仍是1:1.终场前10分钟永远是多梦时刻,身披10号战袍的马拉多纳中场推球疾走,几位原苏联后卫先后上前,均如螳臂当车,望尘莫及,只得目送马拉多纳冲入禁区。对方门将猝不及防,马拉多纳已起脚劲射——就是这关键的一脚,把阿根廷队踢上了冠军宝座。赛后,世界各国都刮起了10号球衣风,号称“马拉多纳旋风”。1982年第12届世界杯足球赛,阿根廷迎战欧洲“红魔”比利时。马拉多纳单刀独对比利时6名队员的防守。那6名比利时人用惊恐的目光注视着马拉多纳的一举一动,好像面前不是一个球员而是一头防不胜防的魔兽。一个球队用半数的人盯防马拉多纳一人,这恰恰是对马拉多纳实力最恰当的认可。1984年他从西班牙转会意大利那不勒斯队,使原本不出名的那不勒斯队一举成为联赛冠军,并协助那不勒斯夺得了一次欧洲足总杯冠军、一次意大利杯和一次意大利超级杯冠军。为此,他赢得了那不勒斯队球迷们的爱戴,球迷们称他为“足球之神”。

拉美足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队员的个人球技十分突出,这与欧洲的讲究队伍配合的传统风格迥然相异,马拉多纳就是拉美足球风格的杰出代表。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足球赛,是马拉多纳演绎拉美足球艺术的顶点。在这次世界杯比赛期间,马拉多纳大放异彩,以队长的身份,统领球队全力以赴,以高超的技艺和不屈的意志一路冲杀,为阿根廷再次夺得世界杯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个人不仅打入5球,而且助攻5次,凭借令人眼花缭乱的球技和大将气魄,征服了亿万球迷,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新球王,最终他被评为这届世界杯赛最佳球员。

然而就在对英国四分之一决赛中,他创造了被后人讥讽为“上帝之手”的进球。当时阿根廷落后一球,马拉多纳带球连过数人之后斜传队友,然后自己冲入禁区高高跃起准备接队友传球顶射,无奈身高有限,眼看球要落地,情急之中他佯装头顶,实际却用手轻轻拨了球一下,足球飞人球网。由于裁判没有看清,判进球有效。5分钟后,他连续控球30秒,晃过对方多名队员的防守,又一次从自己的半场把球带到了英国队的

门前,然后拔脚怒射,球直穿网窝,阿根廷队最终胜出。就在这粒球被誉为世界足球史上的最佳进球之时,比赛结束后的录像片却把马拉多纳所谓“上帝之手”伎俩公之于世,整个足坛震惊了,英国球迷尤其愤怒,谴责这种足球流氓行为。直到2002年,英国网民评出的全球大骗子排行榜,马拉多纳仍然位居第二。“上帝之手”给这位世界球王的人格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1991年,马拉多纳在帮助阿

根廷夺得14届世界杯亚军的第二年药检中,居然被检查出服用过可卡因,这可是远比服用兴奋剂还要耸人听闻的吸毒行径。于是,马拉多纳涉嫌与黑 社会 有染的消息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遭到曝光,世界足协立刻下令禁止马拉多纳参赛15个月。热爱马拉多纳的各国球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心爱的球王会有如此拙劣的行为。正处于事业巅峰的马拉多纳,为什么会这样?人们疑惑了。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用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马拉多纳——“双重人格”。球场使他的人生大放异彩,生活却使他的人生遭人唾弃,这种性格缺陷早在1982年世界杯对巴西队的比赛中就可见一斑。在那场被巴西队淘汰的比赛中,马拉多纳被盯防他的对方队员所遏制,以至最后恼羞成怒,故意上前推搡,结果被红牌请出球场。由于自小条件艰苦没有好好学习,马拉多纳的文化素养十分低下,日常生活也没有规律,导致没有正常的兴趣爱好,因此吸毒、混黑 社会 等种种贫民窟孩子特别容易沾染的习气,最终占据了他的业余生活。马拉多纳创造的“上帝之手”水落石出多年以,他还大言不惭地对英国公众说:“不是上帝之手,是马拉多纳之手!”

1997年10月29日,马拉多纳率领博卡青年队迎战老对手河床队,以2:1完胜对手,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联赛赛场。2001年10月10日,在博卡青年队的主场,阿根廷人为马拉多纳美丽但褒贬不一的25年足球生涯举行了告别比赛。遵循惯例,身穿10号球衣的马拉多纳率领国家队战胜了世界明星队。

马拉多纳曾经凭借他从贫民窟腾飞的丑小鸭身份、优越的天赋、失败的泪水以及坚强的意志赢得世人的钦佩,又以他超群的足球天赋和不凡的球技赢得全世界的球迷的爱戴,但也以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让球迷和观察家们扼腕叹息。他在自传里说:“在我眼里,只有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的家庭,我不欠任何人任何东西。我只想过好一天是一天,我周围有无数的朋友,无数人每天围着我,我妻子无条件支持我,我两个女儿如我梦中想像的一样可爱。更重要的是,整个阿根廷都尊敬我,我也为之疯狂。”人们说足球是圆的,什么都可能发生,这或许正是足球和马拉多纳的魅力所在吧。

马拉多纳是个怎样的人?

我用一个足球能做到的,马拉多纳用一个桔子也能做到……”---普拉蒂尼

1960年10月30日,马拉多纳(Diego Armando Maradona)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维拉-费奥里托区,1岁在教堂做洗礼时,幼小的他哭闹挣扎,需要两个大人按住才能完成仪式。若干年后,类似的情况在足球场上重现,要想“制服”马拉多纳,一两个人可不够。

“卡拉多纳!”

3岁时,马拉多纳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皮革制作的足球,他第一次踢这个球用的是左脚(相关资料摘自马拉多纳自传《EL DIEGO》),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左脚第一次触碰一只足球,23年后,这只脚将球捅进了英格兰的大门,创造了世界杯史上最神奇的进球。

1971年9月28日,一个名叫“卡拉多纳”的足球神童第一次上了报纸,这是记者们的拼写错误。3个月后,11岁的马拉多纳带着一只足球在电视上露面,这时已不会再有人写错他的名字,因为他和他的小洋葱头队(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属下的少年队)已经小有名气。教练科内霍甚至将马拉多纳用在更高年龄段的比赛中,慢慢的,马拉多纳出名了,大家都知道了青年人俱乐部有这么一个孩子,为了公平竞赛,结果14岁级别的比赛拒绝一名11岁孩子参加!

天才从小就是天才。1975年8月14日,14岁的马拉多纳升入了青年人俱乐部的成年队,被列入了甲级职业比赛的名单!虽然后来因联赛罢工而未能出场,不过这也创造了阿根廷国内联赛的一项纪录。

马拉多纳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号码是16号,那是1975年10月20日,在16岁生日前10天,马拉多纳在甲级联赛中替补出场,上演了处子秀,对手是科多巴队,这成为了他永远难以忘怀的一天,几天后,他在联赛中打进了2个球,马拉多纳回忆说:“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感觉自己的手能够触摸到天空!”

马拉多纳的几张生活照

在阿根廷青年人队的5年里,马拉多纳参赛166场,打进116球,1981年,他转会博卡青年,又在40场比赛中打进28球。在70年代末的阿根廷赛场,这个矮壮身影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太大了,至今观看那时候的比赛录像,你都能感受到来自一个绝对天才的震撼。

1982年夏天,马拉多纳转会巴塞罗那,在那里,他甚至做到了让皇马的球迷为一名巴萨球员喝彩。那是在伯纳乌球场,马拉多纳从中场启动,穿越了对手压上的防线,在晃过门将后,他又向回扣球,戏耍了回追上来的后卫胡安-何塞,当后者滑铲撞上立柱时,马拉多纳才轻松的将球送入大门。这个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上演了,伯纳乌的球迷们起立为这个进球鼓掌喝彩,马拉多纳令足球超越了仇恨的界限。

在巴塞罗那,马拉多纳第一次经历了命运的磨难。1982年底的肝炎让他休养了3个月,83年9月24日,他又被铲断了腿。尽管如此,在效力巴萨的2年里,马拉多纳仍留下了58场进38球的成绩单。1984年夏天,巴塞罗那将马拉多纳卖到了意大利,若干年后,他们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无形的力量

足球场上靠什么决定胜负?技术、、体能、战术……可有时候,你能在场上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无法用数字去量化,但却凌驾于这一切具体因素之上,它可以化平凡为神奇,可以在一瞬间模糊所谓强与弱的分别。

世纪妙传镜头连拍

1990年6月24日,世界杯1/8决赛阿根廷对巴西,61381名观众在一瞬间捕捉到了这种力量的影子。第81分钟,马拉多纳先在中圈变线晃过了阿莱芒,随后带球躲过了邓加的铲抢,又利用假动作突破了迎上来的罗查。此时,剩下的三名巴西后卫(加尔维奥、布兰科和戈麦斯)竟然不顾队形,集体向马拉多纳围拢过来!接下来,一脚传球——卡尼吉亚轻松破门——巴西出局。

这本是一场被很多人认为一边倒的较量,双方实力有不小的差距,但最终一个人在瞬间的爆发改变了一切。为什么那三个巴西后卫会那样的惊惶失措、忘记队形不顾一切的扑向马拉多纳?答案很简单:就因为他是马拉多纳,那一路突破而来的气势震撼人心,在一瞬间,巴西人的心理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摧毁,这种力量来自马拉多纳。

由此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不勒斯和那时的阿根廷都被称为一个人的球队,而1986年世界杯则是属于一个人的世界杯。在这个人身上,时刻焕发着这种无形但却可怕的力量,它可以让队友信心倍增,也可以让敌人从心底里感到恐惧。

在马拉多纳加盟前的一个赛季,那不勒斯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弱旅,他们仅以1分的优势勉强保级,而在马拉多纳加盟后,球队呈现出惊人的上升势头。在个人的头一个赛季,马拉多纳攻入14个进球,那不勒斯名列第八,第二个赛季攻入11球,球队进入三甲,第三个赛季,那不勒斯人的梦想实现了,1987年5月10日,马拉多纳率队历史上首次加冕意甲冠军(此时卡雷卡等人尚未加盟),从一支保级弱旅到意甲冠军,他带给那不勒斯质变只用了三年。“我来那不勒斯,就是为了能和马拉多纳一起踢球。”卡雷卡曾这样回忆道,1990年,他随马拉多纳拿到了个人唯一一次意甲冠军,球王走后,他和那不勒斯竟从此与任何奖杯绝缘。主教练比冈也认为,马拉多纳的力量已经超出了技战术的范畴。“有他在场上,我们就感觉自己是不可战胜的,他不仅仅提升了球队的技术水平,他还给整个俱乐部一种心理上的巨大鼓舞。”

最伟大的进球

1986年世界杯上的故事如出一辙,巴西和法国是夺冠的最大热门,但阿根廷拥有马拉多纳。对英格兰的比赛,人们见证了一个人击败一支球队的神话,关于马拉多纳那个无与伦比的进球,英格兰主帅老罗布森说,“我们保持着队形,没有犯错误,但对手是一个天才,那真是个该死的奇迹(Bloody miracle)。”在半决赛输给阿根廷队后,比利时老帅蒂斯也曾感叹说:“没有马拉多纳,阿根廷会是另一支球队,他们不会如此强大,如果把马拉多纳给我,我也能赢得世界杯。”

数据说明了一切,本届大赛的7场比赛中,阿根廷队共打进14个进球,马拉多纳攻入5球、助攻5次,一个人成就了其中的10球!1986年世界杯是一种战术的成功,阿根廷主帅比拉尔多围绕马拉多纳制定了独特的“球星战术”,布鲁查加、巴尔达诺等人只需跟跑,有马拉多纳在就有机会。那时候,比拉尔多的指导思想甚至可以归结为:“剩下的人守住球门,然后进攻的事情交给马拉多纳”。8年后,整体足球时代到来,这种围绕一个超强个体的独特踢法随着马拉多纳的退隐而绝迹江湖。

我爱马拉多纳

在巴蒂的自传中,他称1994年世界杯上的阿根廷是他经历过最强大的一支。“我们拥有迭戈-马拉多纳,最初和他一起踢的几场球,我无法理解他的意图,他的思路超乎常人,有时候他一拿球,我认为他不可能传到我想要的地方,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却把球传到了对我来说再理想不过的位置,只是我没有跑而错过了机会。马拉多纳对比赛的掌控能力太强了,巴尔博也有同感,总和我这么说,虽然我们亲自经历过和他一起踢球的感觉,但有时候仍感到难以置信。”这不是第一次有人谈及马拉多纳的神奇,那不勒斯的队友卡雷卡、德纳波利等人都曾说过,只要看到马拉多纳拿球,就向空档冲刺,他总有办法把球舒服的传到你脚下。

旷世奇才

“我们当时拥有一支完美的队伍,”巴蒂在自传中回忆道,“我认为没有什么球队比我们更强大了,即使今天,我也这样认为。只要一个眼神、一个笑容,彼此就明白要怎么做了,但后来我们失去了迭戈,没有了他,一切都变得困难了。”当马拉多纳在场时,阿根廷漂亮的两战两胜,希腊队被4球狂扫后,主教练帕纳格里亚斯气愤的斥责队员“满脑子只想着赛后去和马拉多纳握手……”。失去马拉多纳后,阿根廷队先后负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被淘汰出世界杯,巴蒂在那届大赛中4场打进4球,但他不是马拉多纳,他没能拯救阿根廷。

你很难量化马拉多纳对一支球队的影响力,就像你只能将阿根廷在1994年的瞬间变脸归结为一个原因:有还是没有马拉多纳。在自传《EL DIEGO》中,马拉多纳回忆了当时的一个场景:“比赛后,雷东多找到我,眼里含着眼泪对我说:“我在场上一直寻找着你,可我找不到,整场比赛我都在寻找着你!迭戈!”在那支阿根廷,马拉多纳已经成为了精神支柱,34岁的他也许再也不能像1986年那样突破过人,但他的存在与否却仍决定着一支球队的命运。

有人说,1986年对英格兰的比赛,是马拉多纳一生的浓缩,天神与魔鬼的两副面孔在同时闪现。不过,按照1986年阿根廷队友巴尔达诺的说法,马拉多纳不是神,更不是魔鬼。“20年来,所有人都对他说,迭戈,你是上帝,但只有真的靠近他,你才会了解,他更像个天真的孩子。他的一切都是与生俱来的,他的迷失只是因为率性而为,他从来没有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怀有过恶意。”(摘自2004年6月观察家报的采访)

当巴尔达诺最后被问道,如何评价这位率性而为的队友时,他这样回答:“我爱马拉多纳。”

一生中的经典时刻

--------------------------------------------------------------------------------

马拉多纳的俱乐部生涯:

小洋葱头队(1970-1975):详细介绍

阿根廷青年人(1975-1981):参赛166场、进球116个:详细介绍

博卡青年(1981-82):参赛40场,进球28个:详细介绍

巴塞罗那(1982-84):参赛58场,进球38个:详细介绍

那不勒斯(1984-1991):参赛259场,进球115个:详细介绍

塞维利亚(1992-93):参赛28场,进球7个:详细介绍

纽维尔斯老男孩(1993-94):5场0球;

博卡青年(1995-97):31场7球;

阿根廷国家队:

国家队详细介绍

处子秀1977年2月27日,5比1胜匈牙利;最后一战1994年6月25日,世界杯2比1胜尼日利亚;处子进球1979年6月2日3比1胜苏格兰;最后一个进球1994年6月21日世界杯4比0胜希腊;共参赛91场,进34球。其中世界杯参赛21场,进8球,助攻8次,是有详细数据统计以来世界杯上助攻最多的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巴西球星马拉多纳》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