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教练陈忠和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女排教练,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中国女排陈忠和为什么退役

陈忠和曾是前福建省男排的运动员。
1979年,被前中国女排主教练袁伟民看中,调入国家女排,担任陪打教练;第一个陪练对象就是郎平。
1986年,陈忠和回福建女排任教练;
1989年,被召回国家女排,协助胡进,担任任助理教练;
1993年,回到福建,并带领福建女排在全国联赛中,从甲B级晋升甲A。
1995年,前中国女排主将郎平回国担任国家女排主教练时,陈忠和受邀再次进入国家队担任教练职务。
2000年底,陈忠和竞选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受到了郎平大力支持,并最终受聘;任期至2008年奥运会结束。
2009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宣布,任命陈忠和为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
中国女排为什么不用陈忠和主教练?
陈忠和带中国女排夺得过2003年世界杯冠军,2004年奥运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铜牌,在自己家门口痛失金牌之后离任。据说当时陈忠和本人是愿意续约,继续执教中国女排,魏纪中从中作梗,“说,陈忠和带队不可能有新的突破”,排管中心了魏纪中的意见,陈忠和约期满离任。
2009年蔡斌上任,蔡斌带队打亚锦赛,败北泰国之后,被迫离职。2010年排管中心直接任命王宝泉为中国女排主教练,王宝泉上任广受诟病,先是利用自己职位便利,让自己女儿入队,成为主力,随后又因为魔鬼训练手法,和队员闹翻,罢训,队员伤病严重等等,重压之下,以健康不佳为由辞职。2011年排管中心直接任命俞觉敏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带队参加了2011年世界杯和2012年伦敦奥运,1/4决赛5局比赛,以2分之差,输给日本队,遗憾出局,重压之下,俞觉敏离职。可以说伦敦奥运周期那几年,中国女排动荡不安,成绩滑落到低谷。2013年,排管中心主任换成了潘志琛,他是一个实干型的领导,他有眼光,有手段,处事坚决。他上任后,可以说,三顾茅庐,诚意十足的跑到广州找郎平,(当时郎平是恒大俱乐部教练),要郎平接手低谷中的中国女排,郎平刚开始也不太愿意出山。陈招娣的病逝,触动了郎平,她觉得自己应该为中国女排留下一些财富,再加上潘志琛三顾茅庐,诚意十足的邀请她,最后郎平终于答应出山。
据说在此之前,潘志琛也有意于陈忠和,他心里有陈忠和,郎平两个满意候选人,据说其他人不在他考虑范围内,当时,蔡斌也准备好了竞聘稿件,已经通过初次的应审,也参加中国排管中心3月份举行的主教练竞聘陈述,陈忠和当时已经是福建体委副主任,临近退休,无意出山掌印。所以潘志琛才果断的三顾茅庐请郎平出山。郎平答应出山后,在竞聘当天陈述完后的30分,排管中心就对外招开记者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任命郎平为中国女排2016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主教练”这是非常罕见的,通常来说,竞聘陈述结束后,排管中心会聘请排球专家进行进一步可行性论断,少则一天,多则半个月,才会对外公布,可见领导潘志琛对郎平的信任。最后证明潘志琛的做法完全正确,的确是一个实干型的领导。
2016年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夺冠后,魏纪中再次阻挠排管中心用人,意在推蔡斌上位,刚上任排管中心主任的李全强,他在排管中心任职多年,经验丰富。没有魏纪中的建议,直接跑到美国,和手术康复中的郎平续约。最后郎平终于答应续约中国女排总教练一职,排管中心并任命安家杰为中国女排执行教练。当陈忠和最终落选中国女排主教练时,相信有很多人气得粗口过。接着中国女排就进入了动荡期,主教练换了一个又一个,成绩都不怎么理想,当时心里还觉得挺解气,“这就是踢开陈忠和的后果,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陈指导落选的事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陈指也有才尽时。2004年奥运会之后,国际上对中国女排加强了针对性的研究,没过多久,意大利率先宣布找到了限制中国女排的方法,接着中国女排那些眼花缭乱、防不胜防的战术一下失效了,而陈指并没有找到有效应对的办法,再加上黄金一代年龄大了状态下滑,而欧美国家涌现了一批好手,2008年奥运会虽获季军完成任务,但中国女排的整体水平已现走下坡路的迹象。其次,陈指对国际排坛发展趋势不够敏感,或者说没有找到将高大化和快变有效结合的那个点。不能说陈指不想改变,只是效果没有达到预期,调整来调整去还是偏重于传统的快变。从这个角度看,陈指相对来说思想上有点保守。第三,陈指没有推动整个女排体系的发展。这一点通过郎平第二次接手女排主教练之后中国女排体系的大变化可以看出来,大国家队的概念激发了从上到下的动力,推动了校园排球的开展,在培养运动员的同时也注重教练员的培养,推动了大数据在排球运动中的应用这样的大格局是陈指以及其他教练都没有的。
陈指带领的中国女排所打下的成绩是很辉煌的,2004年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队连扳三局惊天逆转俄罗斯的经典,足够他名留中国历史,但是未能带动女排运动更上层楼。一个教练的成功取决于好多因素,除了教练员本身的能力之外,那一批队员的条件、世界女排对手的强弱、各方面的支持等,都是重要的因素。陈指导在中国女排时间长,并率队夺得了、世界杯、奥运会的冠军,这样的成绩,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从个人的角度讲,他已不需要再证明什么。同时,当时队伍老化、伤病较多、各国球队对中国女排的技战术特点已非常熟悉。所以,换一个教练,也是可以理解的。从现在女排发展的趋势看,国际化的视野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技战术,还包括团队的组建、国际沟通与影响力、对球员的潜力挖掘与培养手段。陈指导08年奥运会女排表现还行,但与当时指导美国的郎平直接对话,落了下风。在执教期间受诟病最多的一是瑞士女排赛战术性选择对手;而是队员受伤严重:赵蕊蕊、张萍等。再说,陈指导也有自己的选择,年龄、家庭、省上的安排,都是他要考虑的因素。但无论如何,陈忠和的名字讲载入中国女排的史册。
功勋教练陈忠和中年丧妻,后迎娶小11岁女排队员,如今过得幸福吗?
功勋教练陈忠和中年丧妻
陈忠和是女排的功勋教练,他的人生之路是非常坎坷,充满着艰辛。1957年,他出生在福建省龙海,父母一辈子都是老实人,给大儿子取名叫平和,小儿子起名叫忠和。当年,袁伟明在漳州训练基地,组织女排队员集训,听说有一位小伙子球打得很好,他去观看了陈忠和的球技后,觉得他是个优秀人材。
就把他推荐到福建省男排,陈忠和正式成为男排队员,在那里他认识了女排队员王莉莉。两人互相仰慕,有很多共同语言,两人心里都有了对方。1977年,20岁的陈忠和带领省队获得全国冠 军,王莉莉也替他高兴,向他表白,两人确定恋爱关系。
他们也同时领证结婚,婚后不久,可爱的女儿也出生了。由于表现优异,陈忠和调到北京参加女排的陪练,夫妻分离,照顾家庭和孩子的事,就落在妻子王莉莉身上。一个人不仅要照顾女儿,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那年大哥因为车祸去世,婆婆悲伤过度,后来,瘫痪了。
那时,陈忠和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全部的重担都落在妻子王莉莉身上。1991年,快到春节了,陈忠和利用假期回到家里和妻子团聚,妻子对他说:“女儿都快三岁了,老跟我说要去北京。”说着眼泪流了出来,陈忠和也很难过,太亏欠妻子和女儿了,他对妻子王莉莉说:“过年放假我会来接你们去北京过年,一家人过一个团圆年”,王莉莉含笑点头。
团聚的时间是短暂的,妻子依依不舍地送他出门,让陈忠和没想到的是,这是最 后一次见到妻子王莉莉。几天以后,王莉莉有事去厦门出差,刚到厦门下火车,就惨遭横祸,被飞驰而过的火车卷入车轮下面。得知噩耗,陈忠和不敢相信,悲伤过度哭瘫在地,后来,还是陈朝娣陪着他,回到老家,处理妻子的丧事。
面对三岁的女儿,瘫痪在床的母亲,他几乎崩溃了,一天之间苍老了很多。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和老人,他不得不回到老家,担任福建女排主教练。他心里怀着巨大的悲痛,要照顾幼小的女儿,又要照顾瘫痪的母亲,又要负责女排的工作。
后迎娶小11岁女排队员
对一个大男人来说确实太难了,他也更沉默了,一直关注他的女排队员李东红,非常同情他。帮他收拾房间,洗衣服,有时为他做些可口的饭菜。陈忠和不敢接受这份同情和爱,让他别管了,别人说闲话,李东红却说:“我们光明正大,怕什么?”
陈忠和感激她,接受了这份爱,可是他们准备结婚时,却遭遇李东红父母的反对,他是一个结过婚的男人,而且比女儿大11岁,还带着孩子,女儿给人当后妈,怎么也不接受。李东红非常坚决,宁可和父母闹翻也不放弃,父母只好妥协,同意女儿嫁给陈忠和。
1995年两人结婚了,后来,李东红发现自己怀孕了,陈忠和却被郎平邀请担任助理教练。她狠下心不让丈夫分心,偷偷地把孩子打掉了。后来,又一次怀孕,女排那时候正准备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忍受着丈夫不在身边的痛苦,还好,儿子平安出生。
在陈忠和的带领下,女排相隔17年,获得2003年世界杯冠 军,也开启了陈忠和第2个女排的黄金时代。 陈忠和带领女排2004年夺得雅典奥运会冠军,2008年夺得奥运会季军,陈忠和是除了袁伟明和郎平之外,第3个女排最 牛的人。
如今过得幸福
如今,他已经退休了如今过得很幸福,许多网友呼吁他出山,重新执掌女排,也是不现实的,他毕竟是一个老人了,应该让他享受退休生活,他为女排的付出,人们是不会忘记的。陈忠和一生中,遇到了两个好女人,也是幸运的男人,也是令人钦佩的人,老实人仍然是优 秀的,也是有女人喜欢的,儿子大学毕业,女儿也结婚了,也应该享受平淡安逸的退休生活,你羡慕吗?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女排教练陈忠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65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