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巴以和谈的巴以和谈进程优质回答由于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对巴以土地不公正的分割,导致巴以旷日持久的冲突。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并由于以色...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美国巴西,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巴以和谈的巴以和谈进程

巴以和谈的巴以和谈进程

优质回答由于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对巴以土地不公正的分割,导致巴以旷日持久的冲突。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并由于以色列数度的反复而中断。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武装反抗,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2007年11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中)在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会见参加中东问题国际会议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左)和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在美国的斡旋下,巴以和谈中断近7年之后,双方谈判代表2007年12月12日在耶路撒冷举行重启和谈后的首轮谈判。谈判秘密举行,据说气氛紧张,巴方代表炮轰以方的东耶路撒冷建设项目,以方代表则提出来自加沙地带的火箭袭击。

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2008年9月26日表示,以色列扩张犹太人定居点的行为是巴以双方在和谈中面临的主要阻碍。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日前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发言时也说,根据目前情况,和谈需要更多的时间。分析人士认为,尽管问题多多,但巴以和谈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当然,对于巴方而言,影响巴以和谈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以色列继续扩建犹太人定居点。根据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21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自去年底巴以双方宣布重启和谈以来,以方共批准在东耶路撒冷和西岸地区的定居点新建4486套住宅。正如阿巴斯在联大会议上所说,以色列停止扩张定居点是实施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第一阶段,也是目前巴以和谈的基础,但这一目标至今未能实现。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称“六日战争”)之后,安理会采用了242号决议。242号决议对巴以冲突提出了一个和平解决的方案。这个解决方案被以色列、约旦、埃及接受了,但是被叙利亚拒绝了,直到1972到1973年。

1970年,美国国务卿威廉姆·P·罗杰斯提出了罗杰斯计划,该计划呼吁苏伊士运河两岸双方停火90天,保留一个军事停滞区,努力在安理会242号决议框架下达成共识。甚至在安瓦尔·萨达特成为埃及总统之前,埃及政府就接受了罗杰斯计划。以色列拒绝根据罗杰斯和平计划与埃及会谈。

在1972年安瓦尔·萨达特突然把苏联军事顾问从埃及驱逐出境,重新向美国政府表达愿意在罗杰斯计划的基础上谈判。而在那之前,巴以和谈都没有什么进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马德里和平会议打破了这个僵局。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后,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在国务卿詹姆斯·贝克的帮助下)提出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在西班牙马德里开会,直接涉及阿以冲突,这是一个突破。这个突破是以色列和它的邻居们进行直接双边和多边谈判的先兆,这次谈判被称为1991年马德里和平会议,谈判在华盛顿特区展开,虽然收效甚微,但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试图解决长达半个世纪的冲突。会议确定了阿以谈判的基本原则——“土地换和平”,即让以色列通过归还它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人领土,来换取与阿拉伯人的和平相处。

1993年1月,以色列解除与巴解组织接触的禁令。此后,在挪威的主持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进行了一系列秘密会议。这些会议的直接结果就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奥斯陆协议》,该协议官方称为《临时自治安排准则宣言》,是1993年9月13日在白宫的草坪上签署的。该协议规定以色列先期归还巴勒斯坦加沙和杰里科两地,巴勒斯坦人实施为期5年的自治,这是“土地换和平”原则的第一次具体实践。奥斯陆协议讨论了在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下未来巴勒斯坦国建立的必要因素和条件。拉宾、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长西蒙·佩雷斯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褒奖了他们在签署奥斯陆中所作出的贡献。拉宾代表以色列人民说:“曾经与你们——巴勒斯坦人——作对的我们,今天对你们大声、清楚地说,流血、眼泪,够了,够了!”

1990年代中旬,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有很多权力和责任从以色列转移到巴勒斯坦人手中。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的主要城市和全部加沙地带实现了完全自治。出于安全考虑,以色列仍然(还会继续)存在于约旦河西岸。但是巴勒斯坦控制了大多数巴勒斯坦人的公民职能。

1995年伊扎克·拉宾被暗杀后,和平进程最终陷于停滞。约旦河西岸定居点的人口几乎长了两倍。后来,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自杀式袭击和以色列军队随后的报复行动使得和谈的条件站不住脚。

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自1993年以来制造了很多自杀式袭击(包括1996年5月以色列大选前的一波自杀式袭击),1996年6月新任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因此宣布了一项新政策,该政策背弃“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致使中东和平进程裹足不前。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执行。内塔尼亚胡先宣布了一项针锋相对的政策,他把它称作“互惠主义”,如果阿拉法特继续内塔尼亚胡称之为“巴勒斯坦凯旋门政策”(直接或间接煽动或支持恐怖主义)的行为,以色列就可藉此拒绝参与和平进程。希伯伦和怀伊协议就是在这个时候签署的,它的签署是在以色列认为“它的条件部分满足了”之后的。

关于在希伯伦重新部署的草案,也被称作“希伯伦草案”或“希伯伦协议”,开始于1997年1月7日,1997年1月15日到17日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缔结。这个协议根据奥斯陆协议处理了以色列军队在希伯伦地区重新部署的问题。该协议处理了在希伯伦的重部署、安全问题以及其它问题。

而怀伊河备忘录则是一项政治协议,用来协商奥斯陆协议的实施的,完成于1998年10月23日。由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和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亚希尔·阿拉法特。于怀伊河谈判,签署与白宫,比尔·克林顿总统作为官方见证人。1998年11月17日,以色列120名国会议员以75票赞成,19票反对的结果通过怀伊河备忘录。该协议处理未来在约旦河西岸的重新部署,安全问题以及其它问题。

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巴勒斯坦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2000年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由于分歧严重,加之以方蓄意拖延,协议形同虚设。

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召集巴勒斯坦最高权力主席亚希尔·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开和平会议,力劝双方在耶路撒冷地位、犹太定居点、边界划分和巴难民回归等问题互做让步。据报道,如果犹太人定居点(占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的85%)被割让给以色列,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就提议给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将近95%的土地以及全部加沙地带。除了东耶路撒冷郊外已经并入以色列的大量非犹太人区域,大多数地盘将落入以色列人的管辖范围之内。巴勒斯斯坦回归权力的问题将通过有效的货币赔偿来解决。根据巴勒斯坦消息来源,剩下的区域将由巴勒斯坦人来控制。根据安全路线的配置方式,以色列路线会阻止巴勒斯坦人自由通过他们所建议的国家,并减少吸收巴勒斯坦难民的可能性。巴勒斯坦国的边界、领空和水源将会落入以色列手中。

阿拉法特拒绝了这个提议,但是没有讨价还价。甚至在美国的压力下都没有形成一个能够满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的站得住脚的巧妙方案。因为戴维营会议失败了,所以克林顿指责阿拉法特。在接下来几个月的会议中,克林顿任命前联邦参议院乔治·J·米歇尔来领导一个真相调查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后来发表了《米歇尔报告》。

2000年9月,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事件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特别是沙龙2001年3月上台后坚持推行强硬政策,致使巴以关系更加恶化。

戴维营会议失败之后,克林顿参数在2000年秋天被提出,它包括一项方案,即,巴勒斯坦国包含约旦河西岸94%到96%的土地,大约80%的定居者仍然在以色列的管辖下,作为交换,以色列在“绿色路线”(1967年边界)的计划下应该让出一些土地(所谓的“土地交换”)。交换将包括1%到3%的以色列土地,这样,最终巴勒斯坦国约旦河西岸的那部分将会达到原有土地的97%。

2001年1月在塔巴会议上,谈判在克林顿参数的基础上继续着。以色列谈判小组提出了一个新的地图。该提议从约旦河西岸消除了“以色列临时控制的”土地,巴勒斯坦方面接受了这个地图,作为未来谈判的基础。但是,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当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谈判,谈判以一个协议而结束。

2001年3月右翼利库德党候选人阿里尔沙龙于2001年被选为以色列总理沙龙政府上台,巴以冲突愈演愈烈,“土地换和平”更无从谈起。

在阿盟的支持下,阿拉伯政府领导人的贝鲁特会议于2002年三月展开。会议提出一个结束巴以冲突的计划。以色列外长西蒙·佩雷斯欢迎该计划,说:“每个和平计划的细节一定要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人之间直接谈判,为了使这个计划成为可能,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一定要让恐怖行动结束。就在昨天晚上我们在尼坦雅所见证了这一令人震惊的事件。”关于前一天晚上尼坦雅自杀式袭击事件,贝鲁特没有解决得了。由于以色列不希望“全部撤回”到1967年以前的边界线,也不希望巴勒斯坦难民权力的回归,所以以色列不准备像阿盟号召的那样开启谈判。

2002年6月,美国、欧洲、联合国和俄罗斯“四方”勾勒出了一个和平“路线图”原则,包括巴勒斯坦国的独立。

该路线图于2003年4月30日正式公布,那是在马哈茂德·阿巴斯前所未有的被任命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总理之后。美国和以色列都提倡一个新的总理地位,因为他们都拒绝再与阿拉法特合作。

该路线图呼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独立行动,只有在双方建立亲密关系之前,有争议的问题都将被推迟讨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必须“承担看得见的努力来逮捕、瓦解和遏制个人和团体的、针对以色列任何地方的暴力袭击计划和行动”,并且“重新建立和重新聚焦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安全机构”必须“开始持久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行动,旨在反抗所有涉及恐怖活动的行为,以及拆除公共建设的恐怖行为”。以色列那个时候被要求拆除2001年5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停止所有定居点活动,从2008年9月28日后它所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地移除武装,并且结束宵禁,放宽个人和货物活动的限制。

但由于巴以冲突不断,“路线图”计划搁浅。

从2006年12月到2008年9月中旬,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会面36次,还有低级别的谈判。

2007年奥尔默特欢迎阿盟重新支持阿拉伯和平倡议。在奥尔默特和平协议谈判和建立巴勒斯坦国的额巴勒斯坦国的努力下,他为巴勒斯坦提出了一个计划。按照该计划,以色列应该马上得到约旦河西岸7%的土地,包括大多数的定居点街区,并且巴勒斯坦应该在稍后的日子里接受一块大小相当于约旦河西岸5.5%的沙漠地区。巴勒斯坦拒绝了该计划,声称以色列想要阻断领土的连续性并把耶路撒冷当做它的首都。

2007年11月,在中东问题有关四方等国际社会的努力下,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举行,中断7年的巴以和谈得以重新启动。但由于以色列于2008年底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巴以和谈再度中断。

在巴勒斯坦两大党法塔赫和哈马斯爆发了冲突之后,哈马斯控制了加沙地带,把巴勒斯坦政权分裂为两个政权,每一个政权都声称自己是真正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法塔赫控制了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哈马斯控制了加沙地带。加沙和以色列的敌意上升了。在埃及的斡旋下,达成了2008年以色列—哈马斯停火协议,该协议从2008年6月19日到2008年12月19日持续了半年。协议的崩溃导致了2008年12月27日的加沙战争。

2009年,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宣布他支持一个未来的巴勒斯坦国,但是坚持说,巴勒斯坦人应该做出互惠姿态、接受两条原则:承认以色列是一个犹太民族的国家;解除未来的巴勒斯坦国的武装并注入额外的安全保障,包括保卫以色列的边界。那年年末,白宫宣布召开奥巴马总统、内塔尼亚胡总理和民族权力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之间的三方会议,以为新的中东和平谈判奠定基础。

2010年9月,奥巴马政府推进恢复停滞的和平进程,使有关各方两年来第一次同意直接谈判。

在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作为行动协调器的同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罗德海姆·克林顿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来把各方诱骗到谈判桌上,并且用得到埃及和约旦对直接谈判支持的方式而说服了不情愿的巴勒斯坦纳。谈判的目的是在一年之内形成一个最后最终协议的框架,尽管普遍的预期是相当低的。直接谈判的目的是以形成一个对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来说的两国解决方案而正式终止巴以冲突,并推动持续长期的和平,在官方上叫停将来对土地的声索,如果再发生暴力的话,接受拒绝新的争端升级的思想。但是,哈马斯和真主党却重申,如果双方达成了任何协议的话,他们就要威胁到和谈。以色列政府公开发表声明,如果双方签署的这么一个2012年协议只是因为哈马斯和真主党在威胁着和平进程而去生效的话,那么和平就不会直接存在。这份声明因此就让美国来评估一年多之内可能来到的和平,使聚焦消除一部分和谈威胁成为可能。

以色列怀疑,如果最终协议一旦产生,责任落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手上,那么哈马斯和真主党就仍然会得到助长新暴力的支持。同时,只要巴勒斯坦方面拒绝承认以色列是一个犹太人国家,以色列政府就明确地拒绝和巴勒斯坦的任何可能得协议。以色列声称那土地以前就是犹太人的,尤其是,犹太人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了犹太人的历史,并且现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口,超过80%都是犹太人。从1980年代起,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里的主流认真地接受了领土和外交妥协的概念,对两国解决方案比较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说,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在领土交换原则上是一致的,以色列人已经确认了。以色列用以保持定居点作为交换条件的可能让给巴勒斯坦土地的比例问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巴勒斯坦人要求比例为1:1,而以色列人则给得少。2012年4月,马哈茂德·阿巴斯给内塔尼亚胡写了一封信,重提重启和谈,并说以色列必须停止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定居点建设,并要求以色列接受1967年前的边界,并把这个边界作为两国方案的基础。2012年5月,阿巴斯重申如果以色列人给出“任何有希望的或是积极”的建议,他就愿意与以色列接洽。不到一个礼拜,内塔尼亚胡就回了阿巴斯阿巴斯的四月份的信,这是他第一次正式承认巴勒斯坦拥有自己国家的权利,尽管像以前一样,他宣称巴勒斯坦应该解除武装管制,并说他的新的民族团结的政府对重新谈判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并推动了谈判。

在哈马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代表之间经过了几个星期的激烈的三方非直接外交,什么都没有达成。同时,巴勒斯坦内部的和解会谈也停滞了,结果,在奥巴马到访以色列期间,哈马斯对以色列五次发动火箭袭击。

7月17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赢得了阿盟对于一个“方案”的支持,这个方案包括对巴勒斯坦人的经济奖励和对以色列人的安全保证,而这些奖励和保证是伴随着一个新的谈判框架而形成的。但是巴勒斯坦领导对该提议有所犹豫。7月19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领导人被授权之后,克里宣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权利机构领导人已经“三年来第一次建立了一个重启直接和谈的基础”。但是,哈马斯——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带的政权,却拒绝了克里宣言,声称阿巴斯没有权利以巴勒斯坦人民的名义去谈判。

2013年7月,美国国务卿克里在连续6次访问中东后宣布,巴以新一轮谈判于2013年7月29日至30日在华盛顿启动。

以色列“大屠杀”已致61死美国为何阻止联合国调查?

优质回答以色列“大屠杀”已致61死, 美国阻止联合国调查。

14日,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馆至耶路撒冷的举动,引发巴勒斯坦民众大规模抗议示威,并在巴以地区多地与以色列士兵发生冲突。目前,冲突目前已造成至少61名巴勒斯坦人丧生、2800多人受伤,这是2014年加沙战争以来巴勒斯坦人单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

对此,巴勒斯坦当局形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制造的流血事件为“一场恐怖的屠杀”。当日,联合国安理会欲对流血事件展开独立透明的调查,但此举遭到美方的阻止。这也是美国就涉及以色列的问题,在联合国内动用的第43次否决权。

据15日消息,联合国安理会14日欲通过一项对“屠杀事件”进行独立调草案。据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透露,草案中写道:“安理会对巴勒斯坦平民遭杀害表示愤怒和遗憾,并要求进行独立透明的调查,以确保追究责任。”

此外,法新社指出,草案中对巴勒斯坦平民的抗议定义为“和平行为”。这与以色列官方的描述大相径庭。1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形容以军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并将冲突归罪于“暴力的另一方”。另一方面,据英国《每日电讯报》透露,巴勒斯坦当局形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制造的流血事件为“一场恐怖的屠杀”,并呼吁国际社会出面干涉这样的杀戮行为。

每日电讯报报道截图

为美国大使馆新馆致辞的内塔尼亚胡

同时,草案还呼吁安理会各方保持克制,以避免进一步升级。

但最终草案未能通过。美联社援引两位匿名的联合国外交官员,称安理会的成员未能在草案上达成一致。而CNBC、英国《独立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均透露,是美国在此次决议中投出反对票。CNBC额外指出,这也是美国就涉及以色列的问题,在联合国内动用的第43次否决权。

去年12月18日,同样是有关耶路撒冷的问题,美国用一票否决权挡下了安理会“重审耶路撒冷地位”的草案。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表示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将从特拉维夫迁馆。

而此次美国动用否决权,阻止联合国的调查计划之后,巴勒斯坦外交部长马勒基(Riad al-Malki)立即回复:“美国已经成为以色列在安理会的避难所,(美国)一直都在支持以色列侵犯巴勒斯坦权益的行为。”

新华社报道截图

“在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犯罪中,美国是共犯!”马勒基补充道。

14号,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将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并在耶路撒冷举行开馆仪式。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美国财政部长努钦、以及伊万卡夫妇参加仪式,特朗普并未出席。

伊万卡参加开馆仪式图自CNN

开幕式场内一派安详和平,场外的加沙地带则历经残酷的流血冲突。新华社称,冲突目前已造成至少61名巴勒斯坦人丧生、2800多人受伤。这也是2014年加沙战争以来巴勒斯坦人单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

巴勒斯坦抗议示威人群

对此,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国领导人分别用“荣耀之日”和“残酷之日”,这一对截然不同的回应,来形容5月14日场景。

在美国大使馆新址内,内塔尼亚胡说:“多么辉煌的一天,请铭记这一刻。感谢总统特朗普,也感谢在场的大家。”同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则这么说:“今天是巴勒斯坦人民所经历的的最残暴的一天。这(伤亡人数不断上升)显示了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残酷手段。”此外,阿巴斯还宣布巴勒斯坦举国将为死者默哀3天。

这次巴勒斯坦民众的抗议活动从3月30日就开始了,到目前已经造成总共90多人死亡。而5月15日是以色列建国70年国庆日,也是巴勒斯坦灾难日。有分析人士称,抗议活动预计将因此达到高潮。

来源:凤凰网资讯

这次巴以冲突的起因是什么

优质回答这次巴以冲突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遗留问题、宗教和政治分歧等。相关内容如下:

1、历史遗留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成立之初,阿拉伯人是不希望看到一个非阿拉伯国家出现在自己的旁边,因此对以色列的建国持反对态度。

2、当时冷战的开始,各个小国需要选择站队,阿拉伯国家选择和苏联站在一起,以色列则成为了美国支持的对象。宗教和政治分歧也是巴以冲突的重要原因。以色列是一个基督教或者犹太教的国家,而巴勒斯坦则是伊斯兰教的国家,三个宗教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矛盾。

3、政治分歧也是导致巴以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外部势力的干涉也是巴以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等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和干涉,以及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打压和干涉,都是导致巴以冲突的重要因素。

巴以冲突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1、巴以冲突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巴以冲突的持续,许多投资者和消费者都持观望态度,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此外,巴以冲突还导致许多投资和贸易活动停滞不前,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巴以冲突对中东地区的安全和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巴以冲突的持续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导致该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受到威胁。此外,巴以冲突还导致该地区许多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加剧了地区局势的不稳定。

3、巴以冲突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巴以冲突的持续加剧了国际社会的紧张情绪,导致许多国家对巴以冲突采取了制裁措施。此外,巴以冲突还导致国际社会对中东地区的关注度降低,对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什么14个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一致反对美国?

优质回答美国1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让一份旨在推翻美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决定的决议草案胎死腹中。

尽管结果在意料之中,但阿拉伯人的激愤情绪可能因此受到强化,引发更大规模冲突,加剧中东动荡。

分析人士认为,在民意和国际舆论的双重压力下,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与美国、以色列的关系势必受到较大冲击,美国将更为孤立。

唯一的反对票

安理会当天对这份由埃及起草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结果为14票赞成、1票反对。由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投票反对,草案未获通过。

埃及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布勒阿塔在投票前表示,决议草案旨在确保任何改变耶路撒冷老城特点或人口构成的企图都“没有结果、无效”。决议草案还呼吁所有各方不要向耶路撒冷派驻外交使团。

12月1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埃及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布勒阿塔出席安理会会议。新华社/法新特朗普本月6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启动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的进程。此举遭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拥有57个成员国的伊斯兰合作组织13日宣布,承认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同时宣称美国的决定“无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7日表示,土方将在东耶路撒冷开设驻巴勒斯坦国大使馆。

这一事件还刺激了巴勒斯坦民众和伊斯兰世界的神经,引发巴以之间的流血冲突,至今已造成至少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500多人受伤。

无独有偶,白宫18日宣布,本来将于本周出访埃及和以色列的美国副总统彭斯将把中东之行推迟至明年1月14日。白宫的理由是他要留在华盛顿确保税改法案过关。

对以色列未必利好

特朗普在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的做法可谓一意孤行。美国否决安理会决议后,更显孤立。

12月1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在投反对票时举手。新华社/路透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指出,在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来自民众层面的压力巨大,会倒逼政府做强硬表态,并波及这些国家政府与美国的合作,对这些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在美国国际战略中的配合程度都会产生巨大冲击。

马晓霖认为,以色列领导人虽然盛赞特朗普新政是“历史性里程碑”,但从宏观和长远的视野看,这种不利于长久、公正解决中东问题的“大礼”,对以色列也未必就是好消息。

巴以和平进程无法排除美国

虽然目前巴勒斯坦方面有诸多“排斥美国角色”的表态,但大家都清楚,美国是这一地区最有实力的调停者,巴以和平进程很难排除美国的参与。

12月1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里亚德·曼苏尔(中)出席安理会会议。新华社/法新通过谈判解决耶路撒冷地位问题是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路径,美国近日也多次强调仍然支持巴以和谈。

面临巴以和谈的一个个巨大障碍,做为重要调停者的美国,如果有诚意致力于和平,需要做的是排除障碍,而不是一边喊口号,一边搬石头挡道,给巴以和平道路添堵。

背景链接

巴以和平进程停滞多年,就是在多个核心问题上难以实现突破,而耶路撒冷的归属是其中最为敏感和复杂的问题之一。

以色列1967年占领东耶路撒冷后,单方面宣称整个耶路撒冷是其“永久且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巴方则要求建立一个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以色列对耶路撒冷拥有主权,很多和以色列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把使馆设在特拉维夫而非耶路撒冷。

巴以曾在2000年因为时任以色列总理沙龙硬闯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发生持续多年的流血冲突,近些年来,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暂时处于悬而未决的搁置状态,巴以因而处于微妙的平衡状态之中。

现在,观察家们普遍认为,这一脆弱的平衡已被打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美国巴以草案》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