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的开幕式2016年1月20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冬奥会开幕式,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的开幕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的开幕式

2016年1月20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致欢迎辞。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第十三届冬运会组委会主任刘鹏致开幕辞。开幕式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第十三届冬运会组委会执行主任雪克来提·扎克尔主持。

1月20日晚18点,开幕式正式开始,在《新疆好地方》、《塞北雪》、《阿里山的姑娘》等特色新疆歌曲的伴奏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会旗首先进入会场。随后入场仪式开始,本次冬运会的裁判团队走在最前方。引导员手持“雪花”模样的道具,引领各代表团入场。52个吉祥物雪莲娃的扮演者与54名手持新疆手鼓的志愿者站成一排,交替表演,欢迎参加此次冬运会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52个代表团登场,东道主乌鲁木齐代表团最后一个登场。随后,现场进行了升国旗、奏唱国歌仪式。随后运动员代表热汗拜·塔拉布汗,教练员代表许兆晓,裁判员代表邱招义进行了现场宣誓。18点50分,开幕仪式结束,文艺演出开始。本次文艺演出共分为序幕、三个篇章和尾声共五部分。序幕由歌手刘媛媛、阿布都拉与速滑全能世界冠军叶乔波、中国首位冬奥会男子冠军韩晓鹏四人共同演唱本次冬运会的主题曲《穿越冰雪》,曲调充满了新疆特色,展示了冰雪运动的魅力。第一篇章“冰雪缘”包括《冰雪少年》、《冰雪之恋》、《冰雪嘉年华》三个部分。第二篇章“天山情”有《我们新疆好地方》、《达坂城的姑娘》、《比波尔》、《鸿雁》、《掀起你的盖头来》五个部分。第三篇章“中国梦”依次展示了《魅力青春》、《茉莉花开》、《太极雄风》、《彩带如虹》四个部分,展示了新疆的美好生活,以及新疆人对实现中国梦的一种美好期待。

19时49分,十三冬主火炬塔在第七棒火炬手阿迪力·吾守尔的手中点燃,他通过高空绳索走向开幕式场馆内的一朵雪花,将雪花点燃后,由雪花引向大屏幕中的雪莲花火炬塔,室外的火炬塔同时点燃。

2022冬奥会开幕式现场有解说吗

2022冬奥会开幕式现场有解说。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现场,有中、英、法三个语种的解说员承担现场解说工作。这些解说员均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英语频道主主播、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季小军担任英文解说,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出任英文播报之后,季小军再度担此重任。苏毅担任英文备份解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法语频道主播乔东卓担任法语解说。张善辉担任法文备份解说。央视《新闻联播》主播宝晓峰担任中文解说。王端端担任中文备份解说。

这届冬奥会开幕式,语言播报顺序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官方语言之一的法语,其次是国际奥委会另一官方语言英语,最后是东道主中国的官方语言汉语普通话。

冬奥会开幕式播报员季小军:没人注意到我们就是最大的成功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结束后,担任现场英文解说的季小军采访表示:如果我们把播报的工作完成了,没有人注意到我们的声音,播报完全融合在整个仪式里面,这可能是我们最大的成功。如果一旦被人注意到,那可能就是这个过程当中有瑕疵。我们就希望大家都开开心心地看完整个仪式,因为仪式很精彩、很漂亮。看完仪式就像电影的配乐,你不会特别地注意到配乐是什么,我们也希望仪式当中有那个声音在,但你不会特别注意到这个声音是什么,这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冬奥会开幕式现场是露天的吗

冬奥会开幕式现场是露天的。张艺谋告诉总台记者,结合国际奥委会的建议,冬奥会的开幕式一般选择在露天场馆举行。我国首次在冬季,又是露天场地下举办如此规模的活动,再比如也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首次用了相对非常少的演职人员来举办。而在这首次的背后是机遇,更是挑战。

冬奥会的含义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冬季项目运动会。冬季奥运会每隔4年举行1届,并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隔两年举行。按实际举行次数计算届数。

该赛事的主要特征是在冰上和雪地举行的冬季运动,如滑冰、滑雪等适合在冬季举行的项目。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4年在法国的夏慕尼举行。

客观分析2022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会是什么样的

北京冬奥会如期而至,还没来得及欣赏来自各国运动员的体育竞技精神之美时,却已经被冬奥会开幕式震撼了一把,它传递给世界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美,更是把中国的理念带给了世界,同时相信通过这次开幕式,世界一定能读懂中国!

不论客观与否,在我看来,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会是‘’美‘’的,中国作为东道主,而北京又作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毫无疑问,它更是成功的。

同时在这场开幕式中,我想用六个‘’美‘’来分析和评价它。

一、和谐之美

仪式前的暖场主题表演是《一起向未来》,“一起向未来”也是这次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

暖场节目是10个城市连线的分场活动,每个地方都充分展现各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发展成果和老百姓安居乐业、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10座城市10种风格,但他们都体现出了中国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国发展。

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经济陷入旋涡、发达国家靠印钞和躺平来维系生存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所展现出来的和谐之美就像来自春天的召唤,中国这是在向全世界招手——我们拥有同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来吧,我们一起向共同的未来!

中国这种“和谐之春”的召唤,给全世界带去了春的消息、带来了新的希望。

二、文化之美

全球四大文明古国三大都已经“古”了,只有中华文明还有“今”。中国所体现出的文明之美是真的美入人心。

第二十四届冬奥会,我们的开幕时间是2月4日的20点4分,这一天还恰逢春节期间的大年初四,又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中国代表团出场的时间是21点24分。从这些安排巧妙的时间节点和数字,就能看出中国人做这场开幕式的用心,这就是文化之美啊!没有文化,何来如此精心与美妙的设计?

但这不是最美的,最美的是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进行倒计时。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业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中国的上古先民顺应天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的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最终形成了农历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融合农历,成为中国农耕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倒计时最后一秒给了立春,也就是2月4日这一天的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新的开始。把二十四节气与中国的地理人文乃至冰雪运动融合在一起,简直是古今中外文化的完美融合!本来难懂的文化,在冬奥会开幕式上融合得那么自然易懂。

三、科技之美

整个冬奥会开幕式从头至尾都充满着科技与美的融合。

开幕式一开场就是春天来了,小草泛绿,燕子北归,科技之美、寓意之美跃入眼帘。小草后来幻化成蒲公英,伴随着彩蝶的翩翩飞舞,一个小男孩的显影轻吹一口气将蒲公英吹散开去,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天空,变成了璀璨的烟火,象征着种子撒满大地,同时烟火打出了“立春”和“spring”。

这样的开场,充满着浪漫的科技美感,充满着美妙的想象力。

接着在《冰雪五环》的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更加令人震撼的科技与美的融合。在现场的超大屏幕上,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接着幻化成了黄河之水奔流而下,寓意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之水倾斜奔流而下,瞬间整个场地奔流着黄河之水。接着河水停止奔流慢慢冰冻,然后由冰冻的水面下幻化出一块巨大的、晶莹剔透的蓝色冰立方。接着,24束激光刻刀在冰立方上迅速闪动,不断雕刻,从1924年第一届法国夏蒙尼冬奥会开始,历届冬奥会的标志、举办城市、举办时间等信息被雕刻出来,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冰立方上的图案最终定格在了2022年中国北京冬奥会。

然后,冰立方前出现了六名冰球运动员,他们挥动球杆用冰球击中冰立方,冰球来回撞击带动激光刻刀,然后冰立方开始碎裂,经过精雕细琢后,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从碎裂的冰立方中缓缓升起。冰雪五环破冰而出,寓意世界打破隔阂。

看到这样的精彩演绎,真的是不止让人赞叹,而是超乎想象的惊叹!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出这样科技与美完美融合的节目,做出这么高大上的寓意。

四、团结之美

令人非常感动的是国旗入场环节。在鸟巢的舞台中央,当12个孩子缓缓展开鲜艳的五星红旗,占豪感觉整个人的汗毛孔都张开了。然后又看着五星红旗在《我和我的祖国》的伴奏中,被176名来自56个民族、全国各地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同志缓缓向前传递,一直传递到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手中······而那个吹着《我和我的祖国》的小号手,是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

这一幕幕真的是太令人感动了。五星红旗为什么那么鲜艳?就是因为我们各行各业、各个岗位的人一起拱卫她,正是因为我们都团结在红旗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创造了一个个辉煌、一个个奇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就是这么一代代人铺就的。

五根手指握在一起才是拳头,56个民族、14亿人团结在一起才有力量。人字不仅仅是一撇一捺,更是代表着相互支撑。14亿人相互支撑、团结一致的状态,才让我们突破了一个个艰难险阻,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迈向了我们的伟大复兴。

团结之美在此时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占豪热泪盈眶。

五、融合之美

天安门前的口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要想团结世界,就得先自己团结;要想世界融合,就得张开怀抱。独行虽快,但我们更希望众行远。世界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家庭,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如今的中国团结、奋进,正在开辟新的未来,中国希望和全世界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走向共同繁荣的大融合。

这一次的开幕式,是真的体现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融合之美。在各国运动员出场之时,我们国家改编了19首世界名曲来欢迎各国运动员出场。当各国运动员全部出场完成,直播画面上出现了代表各国的雪花,而在场地中央,演员们拿着写着各国名字的雪花引导牌聚拢在一起翩翩起舞。

当演员们把引导牌放在地上,这些引导牌又化作一片片雪花聚拢成一个圆,圆形又变成了雪花团,雪花团又被橄榄枝编织成了一颗巨大的雪花,大雪花汇聚到场地中央,散发出万道光芒,代表着世界人民大团结所焕发出的巨大能量。大雪花在全场飘荡,最后又回落到场地中央散射万道光芒,而整个场地则幻化为地球。

这一片雪花融合全人类的寓意,真的是太深刻、太唯美了!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都能明白中国的表达,中国希望世界人民大团结,希望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实现整个人类的共同繁荣。如此汇聚的人类大关怀、大情怀,真的代表了全中国人的心声!

六、寓意之美

开幕式从开场都充满了寓意,让人在美的画面和旋律中深深懂得。但是,最后一个环节的寓意真的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意义。

当由所有代表团的名称的小雪花和橄榄枝构筑成的大雪花在场地中央缓缓升起之后,形成一个雪花台,这个象征世界人民大团结的雪花台成了全场的中心。

当第24届冬奥会宣布开幕后,另一个寓意深刻的节目又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全世界都懂了。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几十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并肩前行,他们走过之处,一幅影像长河缓缓展开,影像照片展现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生活瞬间和奥运健儿的拼搏瞬间。这是在告诉全世界,人类的历史长河是世界各国的人民共同创造的。这个节目既是向全世界的人民致敬,也是在向全世界传递我们一起肩并肩前行的价值和意义。

全世界只有团结起来并肩前行,才能创造更多更美好的未来。在影像长河的两边,从中国结图案幻化成了本届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请注意英文的翻译,是“Shared Future”,共同的未来,而不是某个国家的未来,这再次展现了中国人博大的胸怀。

和平鸽的展示环节则是令人感动,600多名小朋友拿着和平鸽模型,她们踩着脚下的星星雪花自由而有序地嬉戏玩耍,伴奏由孩子们演唱本届冬奥会的主题曲《雪花》。随着歌声,小朋友们汇聚在大雪花周围,她们汇聚成了一个心形,代表着世界人民团结一心。

这个时候最有寓意的一幕出现了,在东南方向有一个迷失了方向的小孩,正在她茫然彷徨之际,她的小伙伴向她奔来,拉着她回到了共同的家园。这个彷徨迷失方向的小朋友是谁,不言而喻,大家都懂······

最巧妙的是点燃火炬的环节。火炬在传递之后,不是像传统的那样点燃火炬,而是由新疆少女依拉木江、赵嘉文共同点燃火炬。点燃的方式和过去所有奥运会的火炬点燃方式都不同,是将传递火炬直接装在了代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大雪花中央。

这次火炬不再是那种熊熊燃烧的超大火炬,而是变成了一个小火炬,这不但寓意着低碳环保,更寓意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的寓意真的是太绝妙了!太令人感动了!

这场冬奥会的开幕式,不仅仅来自张艺谋导演和成千上万的创作者们,更是来自14亿中国人的共同意志,来自我们党和国家的大誓宏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愿就像那一根奥运火炬一样,相比世界之辽阔,哪怕现在只是“星星之火”,最终也必然能燎世界人民大团结之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冬奥会开幕式)冬奥会开幕式现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