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甲基异丁基酮报价】陕西甲基异丁基酮价格多少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陕西甲基异丁基酮价格多少,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甲基乙基酮详细资料大全

优质回答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丙酮气味。易挥发。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油类混溶。溶于4份水中,但温度升高时溶解度降低。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含水11.3%),共沸点73.4℃(含丁酮88.7%)。相对密度(d
20
4
)0.805。凝固点-86℃。沸点79.6℃。折光率(n
15
D
)1.3814。闪点1.1℃。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3300mg/kg。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81%~11.5%(体积)。高浓度蒸气有麻醉性。
基本介绍
中文名 :甲基乙基酮 外文名 :2-Butanone CAS号 :78-93-3 EINECS号 :201-159-0 中文别名 :丁酮;;MEK;;2-氧代丁烷 英文别名 :butan-2-one 分子式 :CH3COCH2CH3 危险品编号 :32073 分子量 :72.11 理化性质,物理性质,分子结构数据,化学性质,生态学数据,制备,用途,注意事项,应急处理处置方法,消防措施,操作处置与储存,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似丙酮的气味。 熔点(℃):-85.9 相对密度(水=1):0.81 沸点(℃):79.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42 饱和蒸气压(kPa):9.49(20℃) 燃烧热(kJ/mol):2441.8 临界温度(℃):260 临界压力(MPa):4.4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29 闪点(℃):-9 爆炸上限%(V/V):11.4 引燃温度(℃):404 爆炸下限%(V/V):1.7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可混溶于油类。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20.60 2、摩尔体积(m
3
/mol):91.6 3、等张比容(90.2K):196.3 4、表面张力(dyne/cm):21.0 5、极化率(10-24cm
3
):8.17
化学性质
1.甲基乙基酮由于具有羰基及与羰基相邻接的活泼氢,因此容易发生各种反应。与盐酸或氢氧化钠一起加热发生缩合,生成3,4-二甲基-3-己烯-2-酮或3-甲基-3-庚烯-5-酮。长时间受日光照射时,生成乙烷、乙酸、缩合产物等。用硝酸氧化时生成联乙酰。用铬酸等强氧化剂氧化时生成乙酸。丁酮对热比较稳定,500℃热裂生成烯酮或甲基烯酮。与脂肪族或芳香族醛发生缩合时,生成高分子量的酮、环状化合物、缩酮以及树脂等。例如与甲醛在氢氧化钠存在下缩合,首先生成2-甲基-1-丁醇-3-酮,接着脱水生成甲基异丙烯基酮。 该化合物受日光或紫外光照射时发生树脂化。与苯酚缩合生成2,2-双(4-羟基苯基)丁烷。与脂肪族酯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β-二酮。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与酸酐作用发生酰化反应,生成β-二酮。与氰化氢反应生成氰醇。与氨反应生成酮基哌啶衍生物。丁酮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各种卤代酮,例如与氯作用生成3-氯-2-丁酮。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黄色的2,4-二硝基苯腙(m.p. 115℃)。 2.稳定性:稳定。 3.禁配物:强氧化剂、碱类、强还原剂。 4.聚合危害:不聚合。
生态学数据
1 .生态毒性 LC50:1690~5640mg/L(96h)(蓝鳃太阳鱼);3200mg/L(96h)(黑头呆鱼,pH值7.5);1950mg/L(24h)(卤虫);<520mg/L(48h)(水蚤,pH值8);918~3349mg/L(48h)(水蚤,pH值7.21) IC50:110~4300mg/L(72h)(藻类)。 2 .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h):24~168; 厌氧生物降解(h):96~672; 3 .非生物降解性 水中光氧化半衰期(h):1.80×10
4
~7.10×10
5
;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h):64.2~642; 一级水解半衰期(h):>50a。
制备
丁酮是干馏木材的蒸出液(木醇油)的重要组分。工业上从仲丁醇、丁烷等制取。 1.仲丁醇脱氢法 有气相和液相脱氢两种方法。气相脱氢用锌铜合金或氧化锌作催化剂,温度400~500℃,常压;液相脱氢用兰尼镍或亚铬酸铜作催化剂,温度150℃。液相脱氢反应温度及能耗较低,产率较高,催化剂寿命长,分离工艺简单。 2.丁烷液相氧化法 丁烷液相氧化的主产品是乙酸,同时副产丁酮(约占乙酸产量的16%)。反应温度150~225℃,压力4.0~8.0MPa。例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1976年用此法生产了22.6万吨乙酸,得到3.6万吨的副产丁酮。在美国约20%的丁酮是用此法生产的。截至2011年,正在研究、发展的方法有丁烯液相氧化法、异丁苯法等。 3.丁烯液相氧化法 此法称为互克尔法(Wacker法)。以氯化钯/氯化铜溶液为催化剂,在90~120℃、1.0~2.0MPa条件下进行反应。 CH
2
=CHCH
2
CH
3
[O
2
]→CH
3
COCH
2
CH
3
丁烯转化率约95%,丁酮收率约88%,得到的反应液通过蒸馏等方法提纯而得到成品。此法工艺过程简单,但设备腐蚀严重,需用重金属作催化剂。此法尚未套用于大规模生产。 4.异丁苯法 正丁烯和苯经烃化生成异丁苯,异丁苯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异丁苯,最后用酸分解得到丁酮和苯酚。 苯烃化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反应温度50~70℃,得异丁基苯;异丁基苯于110~130℃、0.1~0.49MPa压力下,液相氧化生成异丁基苯过氧化氢;然后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分解,于20~60℃提浓氧化液,生成丁酮和苯酚,最后分离精制而得成品。此法特点是工艺设备腐蚀较轻,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
用途
1、用作醋酸纤维素、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涂料、油墨等的溶剂,染料的粘结剂,润滑油脱蜡剂,硫化促进剂等 2、用作测定镉、铜和汞的试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和半导体光刻用溶剂 3、GB 2760—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干酪、咖啡和香蕉型香精。亦可用作萃取溶剂。 4、丁酮主要用作溶剂,如用于润滑油脱蜡、涂料工业及多种树脂溶剂、植物油的萃取过程及精制过程的共沸精馏,其优点是溶解性强,挥发性比丙酮低,属中沸点酮类溶剂。丁酮还是制备医药、染料、洗涤剂、香料、抗氧化剂以及某些催化剂的是中间体,合成抗脱皮剂甲基乙基酮肟、聚合催化剂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阻蚀剂甲基戊炔醇等,在电子工业中用作积体电路光刻后的显影剂。 5、丁酮是制备杀螨剂吡螨胺的原料。 6、是有机合成原料,可作溶剂。在炼油工业中作润滑油的脱蜡剂,同时用于医药、涂料、染料、洗涤剂、香料和电子等工业。液体油墨的溶剂。化妆品中用于指甲油的制造,作为低沸点溶剂,能降低指甲油的黏度,有快干性。
注意事项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鼻、喉、黏膜有 *** 性。长期接触可致皮炎。本品常与2-己酮混合套用,能加强2-己酮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但单独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 *** 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 性:家兔经眼:80mg,引起 *** 。家兔经皮开放性 *** 试验:13780µg(24小时),轻度刺。
致突变性: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啤酒酵母菌33800ppm。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
0
):3000ppm(7小时),(孕6~15天),致颅面部(包括鼻、舌)发育异常,致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致凝血异常。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著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菸。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包装注意事项: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胶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各种溶剂的简写
优质回答有机溶剂及其英文简写
环己烷(CYH)、环己酮(CYC)、二丙酮醇(DAA)、四氢呋喃(THF)、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亚砜(DMSO)、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有机单品溶剂
中文名称 简称 英文名称
(A)酯类 ESTERS
乙酸甲酯 MAC Methyl Acetate
乙酸乙酯 EAC Ethyl Acetate
乙酸异丁酯 IBAC Isobutyl acetate
乙酸正丁酯 BAC Butyl Acetate
乙酸正丙酯 NPAC Propyl Acetate
乙酸异戊酯 IAAC Isoamyl acetate
美特酯 MTA Propylene Glycol Mono Methyl Ether Propionate
丙酸酯(乙氧基丙酸乙酯) EEP Ethyl Ethoxy Propionate
(B)醇类 Alcohols
甲醇 MT Methyl alcohol
乙醇 EA Ethyl alcohol
异丙醇 IPA Isopropyl alcohol
异丁醇 IBA Isobutyl alcohol
正丙醇 NPA n-Propyl Alcohol (1-Propanol)
正丁醇 NBA n-Butyl Alcohol (1-Butanol)
(C)酮类 Ketones
丙酮 CP Acetone
丁酮 MEK Methyl ethyl Ketone
环己酮 ANONE Cyclohexanone
二丙酮醇 DAA Diacetone Alcohol
甲基异丁酮 MIBK Methyl isobutyl Ketone
异甲基丙酮 IPO Isophorone
(D)醚类 Glycol ethers
甲氧基乙醇醚 MCS Methyl Cellosolve
乙氧基乙醇醚 ECS Ethyl Cellosolve
丁基罗芙 BCS Ethyleb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
正二丁醚 DBE N-Dibutyl Ether
(E)芳香族类 Aromatics
甲苯 TL Toluene
二甲苯 XY Xylene
通用溶剂 MSP
油漆溶剂 S-100
油漆溶剂 S-150
油漆溶剂 S-200
二级丁基、异丁基、三级丁基、三者的结构式如何
优质回答1、异丁基结构式:-CH(CH3)CH2CH3
2、二级丁基结构式:-CH2CH(CH3)2
3、三级丁基结构式:-C(CH3)3
扩展资料:
有机物产生同分异构体的本质在于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主要有下列三种情况:
1、碳链异构:由于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如CH3CH(CH3)CH3和CH3CH2CH2CH3。
2、官能团位置异构:由于官能团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如:CH3CH2CH=CH2和CH3CH=CHCH3。
3、官能团异类异构:由于官能团的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主要有:
a、单烯烃与环烷烃:通式为CnH2n(n≥1)。
b、二烯烃、单炔烃与环单烯烃:通式为CnH2n-2(n≥3)。
c、苯及其同系物与多烯:通式为CnH2n-6(n≥6)。
d、饱和一元醇与饱和一元醚:通式为CnH2n+2O(n≥2)。
e、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酮、烯醇:通式为CnH2nO(n≥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丁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分异构体
甲基异丁酮的基本信息
优质回答[中文]: 甲基异丁基(甲)酮 、甲基异丁酮
[英文]: methyl isobutyl ketone; MIBK
[说明]: CH3COCH2CH(CH3)2
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有令人愉快的酮样香味)。溶于乙醇、苯、乙醚等。是硝酸纤维素、某些纤维素醚、樟脑、油脂、石蜡、树脂和喷漆等的溶剂,也用于有机合成。由亚异丙基丙酮经温和氢化或用丙酮一步法制得。
醇跟醛、酮怎么鉴别出来?
优质回答鉴别方法如下:
【方法】
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丙醛、丙酮、丙醇,然后往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小块用滤纸吸干煤油的金属钠,观察到有气泡生成的是丙醇。
2、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丙醛和丙酮,然后往试管中分别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是丙醛,无明显现象的是丙酮。
【解释】丙醛、丙酮、丙醇的官能团分别是醛基、羰基、羟基,这三个官能团的性质各不相同。只有羟基能够与金属钠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此外,只有醛基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因此可以利用三者化学性质的不同来鉴别。
扩展资料:
丙醛、丙酮、丙醇的化学用途:
1、丙醛
丙醛是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正丙醇、丙酸、三羟甲基乙烷、丙醛肟等中间体,进一步生产醇酸树脂、农药除草剂和杀虫剂、药物眠尔痛和乙噻嗪,还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食品、轻纺、饲料、橡胶助剂方面的精细化学品生产。还可作乙烯聚合的链终止剂。
2、丙酮
丙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于生产环氧树脂,聚碳酸酯,有机玻璃,医药,农药等。亦是良好溶剂,用于涂料、黏结剂、钢瓶乙炔等。也用作稀释剂,清洗剂,萃取剂。还是制造醋酐、双丙酮醇、氯仿、碘仿、环氧树脂、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重要原料。在无烟火药、赛璐珞、醋酸纤维、喷漆等工业中用作溶剂。在油脂等工业中用作提取剂。
用于制取有机玻璃单体、双酚A、二丙酮醇、己二醇、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异丁基甲醇、佛尔酮、异佛尔酮、氯仿、碘仿等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在涂料、醋酸纤维纺丝过程、钢瓶贮存乙炔、炼油工业脱蜡等方面用作优良的溶剂。
3、丙醇
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原料。主要用于制药、化妆品、塑料、香料、涂料及电子工业上用作脱水剂及清洗剂。测定钡、钙、镁、镍、钾、钠和锶等的试剂。色谱分析参比物质。电子工业用。在许多工业和消费产品中,异丙醇用作低成本溶剂,也用作萃取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丙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丙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丙醇
过氧化物的有机过氧化物
优质回答含过氧基(-O-O-)的有机化合物 编号 品 名 别 名 备注 52001 2,2-过氧化二氢丙烷 [含量≤27%,带有惰性固体] 2178 52002 2,5-二甲基-2,5-过氧化二氢己烷 [含量≤82%,含水] 2174 52003 2,2-双-(过氧化叔丁基)丙烷 [在溶液中,含量≤52%] 2883 [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带有A 型稀释剂≥13%] 2884 52004 2,2-双-(过氧化叔丁基)丁烷[在溶液中, 含量≤52%] 2111 52005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工业纯][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 2155 52006 2,2-双-(4,4-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基)丙烷[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 2168 52007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2-乙基己酰) 己烷[工业纯] 2157 52008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3,5,5-三甲基己 酰)己烷[在溶液中,含量≤77%]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异壬酰)己烷 3060 52009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苯甲酰)己烷 [工业纯] 2172 [含量≤82%,带有惰性固体] 2173 [含量≤82%,含水] 2959 52010 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乙烷 [工业纯] 2179 [在溶液中,含量≤52%] 2897 [在溶液中,含量>52%~≤77%] 2180 [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带有A 型稀释剂≥13%] 2885 [在溶液中,含量≤27%,带有A型稀释剂≥36%和乙基苯≥36%] 3069 52011 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 [工业纯] 2145 [在溶液中,含量≤57%] 2146 [含量≤57%,带有惰性固体] 2147 52012 过氧化乙酰磺酰环己烷 乙酰过氧化磺酰环己烷 [含量≤82%,含水≥12%] 2082 [在溶液中,含量≤32%] 2083 52013 过氧化双-(1-羟基环己烷)[工业纯] 2118 52014 3,3,6,6,9,9-六甲基-1,2,4,5-四氧环壬烷 [工业纯] 2165 [在溶液中,含量≤52%] 2166 [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 2167 52015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3-己炔 [工业纯] 2158 [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 2159 52016 过氧化氢异丙基 异丙基过氧化氢 52017 过氧化氢叔丁基 过氧化氢第三丁基;过氧化叔丁醇 [含量≤80%,带有氢过氧化二叔丁基和/ 或A型稀释剂] 2092 [含量≤72%,含水] 2093 [含量>72%~≤90%,含水] 2094 [含量≤82%,含水≥7%,含氢过氧化二 叔丁基≥9%] 3075 52018 过氧化氢叔戊基 [在溶液中,含量≤88%,含水≥6%] 3067 52019 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氢[工业纯] 过氧化氢叔辛基 2160 52020 过氧化氢异丙苯[工业纯] 过氧化羟基茴香素;枯基过氧化氢 2116 52021 过氧化氢二异丙(基)苯 [在溶液中,含量≤72%] 2171 52022 过氧化氢二叔丁基异丙(基)苯 52023 过氧化氢蒎烷[工业纯] 过氧化氢-2,6,6-三甲基降蒎基 2162 52024 过氧化氢(对)孟烷[工业纯] 2125 52025 过氧化氢四氢化萘[工业纯] 2136 52026 过氧化二叔丁基[工业纯] 2102 52027 过氧化叔丁基苯[工业纯] 52028 过氧化叔丁基异丙(基)苯[工业纯] 2091 52029 1,3-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 [工业纯] 2112 [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 1,4-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 [工业纯] [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 52030 过氧化二异丙苯 过氧化二枯基;硫化剂DCP 2121 [工业纯] [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 52031 过氧化异丁基甲基甲酮 2126 [在溶液中,含量≤62%,带有A型稀释剂] [含A型稀释剂≥19%和含甲基异丁基酮 ≥19%] 52032 过氧化甲乙酮 过氧化丁酮液;催化剂糊M [在溶液中,含量≤45%,含有效氧≤10%] 2550 [在溶液中,含量≤52%,含有效氧>10%] 2563 [在尼龙酸二异丁酯中,含量≤40%,含有效氧≤8.2%] 3068 52033 过氧化乙酰丙酮 [在溶液中,含量≤42%,含水≥8%,含 A型稀释剂≥48%,含有效氧≤4.7%] 2080 [糊状物,含量≤32%,含溶剂≥44%, 含水≥9%,带有惰性固体≥11%] 3061 52034 过氧化环己酮 [在溶液中,含量≤72%,含有效氧≤9%] 2118 [含量≤91%,含水] 2119 [糊状物,含量≤72%,含有效氧≤9%] 2896 过氧化环己酮浆 如:催化剂糊H 催化剂糊HCH 52035 过氧化甲基环己酮[在溶液中,含量≤67%] 3046 52036 过氧化二丙酮醇[在混合物中,含量≤ 57%,含水≥8%,含二丙酮醇≤26%, 含过氧化氢≤9%,含有效氧≤10%] 2163 52037 过氧化(二)乙酰[在溶液中,含量≤27%] 2084 52038 过氧化(二)丙酰[在溶液中,含量≤27%] 2132 52039 过氧化(二)异丁酰[在溶液中,含量≤52%] 2182 52040 过氧化(二)正辛酰[工业纯] 2129 52041 过氧化(二)正壬酰[工业纯] 2130 52042 过氧化(二)异壬酰[工业纯 过氧化二-(3,5,5-三甲基己酰) 2128 52043 过氧化(二)癸酰[工业纯] 52044 过氧化十二(烷)酰[工业纯] 过氧化(二)月桂酰;引发剂B 2124 [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 2893 52045 过氧化(二)苯甲酰 [工业纯] 2085 [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 2085 [糊状物,含量≤72%] 2087 [含量>77%~<95%,含水] 2088 [含量≥32%~≤52%,带有惰性固体] 2089 [含量≤77%,含水] 2090 [含量≤62%,带有惰性固体≥28%,含水 ≥10%] 3074 过氧化(二)苯甲酰油膏 52046 过氧化二-(2-甲基苯甲酰)
[含量≤87%,含水] 过氧化二-(邻甲基苯甲酰) 2593 52047 过氧化二-(2-氯苯甲酰) 过氧化二-(邻氯苯甲酰) [含量≤77%,含水] 过氧化二-(4-氯苯甲酰) [含量≤77%,含水] 2113 [糊状物,含量≤52%] 2114 [在溶液中,含量≤52%] 2115 52048 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 2,4,2,4-四氯过氧化二苯甲酰 [含量≤77%,含水] 硫化剂DCBP 2137 [糊状物,含量≤52%] 2138 [在溶液中,含量≤52%] 2139 52049 过氧化乙酰苯甲酰[在溶液中含量≤45%] 乙酰过氧化苯(甲)酰 2081 52050 过甲酸 过蚁酸 52051 过乙酸 过醋酸;过氧化乙酸;乙酰过氧化氢 [含量≤43%,含水≥5%,含乙酸≥35%, 含过氧化氢≤6%,含有稳定剂] 2131 [含量≤16%,含水≥39%,含乙酸≥ 15%,含过氧化氢≤24%,含有稳定剂] 3045 52052 过氧化(二)丁二酸 过氧化双丁二酸;过氧化丁二酰;过氧化(二)琥珀酸 [工业纯] 2135 [含量≤72%,含水] 2962 52053 双过氧化壬二酸[含量≤27%,含壬二酸≥ 13%,含硫酸钠≥53%] 2958 52054 双过氧化十二烷二酸 [含量≤42%,含硫酸钠≥56%] 3063 52055 过氧化氢苯甲酰 过苯甲酸 52056 过氧化-3-氯苯甲酸 过氧化间氯苯甲酸 [含量>57%~≤86%,带有3-氯苯甲酸] 2755 [含量≤57%,含水和3-氯苯甲酸] 3081 52057 过苯二甲酸 52058 叔丁基过苯二甲酸 第三丁基过苯二甲酸 52059 过氧化乙酸叔丁酯 过氧化醋酸叔丁酯;过氧化叔丁基乙酸酯 [在溶液中,含量>52%~≤77%] 2095 [在溶液中,含量≤52%] 2096 52060 过氧化二乙基乙酸叔丁酯 过氧化二乙基醋酸叔丁酯;过氧化叔丁基二乙基乙酸酯 [工业纯] 2144 [在溶液中,含量≤33%,带有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33%] 2551 52061 3,3-双-(过氧化叔丁基)丁酸乙酯 [工业纯] 2184 [在溶液中,含量≤77%] 2185 [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 2598 52062 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 过氧化叔丁基异丁酸酯 [在溶液中,含量>52%~≤77%] 2142 [在溶液中,含量≤52%] 2562 52063 4,4-双-(过氧化叔丁基)戊酸正丁酯 [工业纯] 2140 [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 2141 52064 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 过氧化叔丁基新戊酸酯 2110 [在溶液中,含量>67%~≤77%] 3047 [在溶液中,含量≤67%] 52065 过氧化新戊酸叔戊酯 [在溶液中,含量≤77%] 过氧化叔戊基新戊酸酯 2957 52066 过新化新戊酸异丙基苯酯 [在溶液中,含量≤77%] 过氧化异丙苯基新戊酸酯;过氧化新戊酸枯基酯 2961 52067 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 过氧化叔丁基-2-乙基己酸酯 [工业纯] 2143 [含量≤31%,含2,2-二-(过氧化叔丁基) 丁烷≤36%,含钝感剂≥33%] 2886 [含量≤12%,含2,2-二-(过氧化叔丁基) 丁烷≤14%,含A型稀释剂≥14%,带有 惰性固体≥60%] 2887 [在溶液中,含量≤52%] 2888 52068 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戊酯[工业纯] 过氧化叔戊基-2-乙基己酸酯 2398 52069 过氧化-2-乙基己酸-1,1,3,3-四甲基丁酯 [工业纯] 过氧化-1,1,3,3-四甲基丁基-2-乙基乙酸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辛酯 2161 52070 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工业纯]
过 过氧化异壬酸叔丁酯;过氧化叔丁基-3,5,5-三甲基己酸酯 2104 52071 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 过氧化叔丁基新癸酸酯 [工业纯] 2594 [在溶液中,含量≤77%] 2177 52072 过氧化新癸酸叔戊酯 过氧化叔戊基新癸酸酯 [在溶液中,含量≤77%] 2891 52073 过氧化新癸酸异丙基苯酯 [在溶液中,含量≤77%] 过氧化异丙苯基新癸酸酯;过氧化新癸酸枯基酯 52074 过氧化丁烯酸叔丁酯 [在溶液中,含量≤77%] 过氧化叔丁基丁烯酸酯;过氧化巴豆酸叔丁酯 2183 52075 过氧化顺式丁烯二酸叔丁酯 过氧化叔丁基顺式丁烯二酸酯;过氧化马来酸叔丁酯 [工业纯] 2099 [在溶液中,含量≤52%] 2100 [糊状物,含量≤52%] 2101 52076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 [工业纯] 2097 [在溶液中,含量>77%] 2097 [在溶液中,含量≤77%] 2098 [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 2890 52077 过氧化苯甲酸叔戊酯 [在溶液中,含量≤92%] 3044 52078 过氧化邻苯二甲酸叔丁酯[工业纯] 过氧化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酯 2105 52079 双-(过氧化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酯 [工业纯] 2106 [在溶液中,含量≤52%] 2107 [糊状物,含量≤52%] 2108 52080 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 [在溶液中,含量≤77%] 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酯 2103 52081 过氧化十八烷酰碳酸叔丁酯[工业纯] 叔丁基过氧化硬脂酰碳酸酯 3062 52082 2,4,4-三甲基戊基-2-过氧化苯氧基乙酸酯 [在溶液中,含量≤37%] 2,4,4-三甲基戊基-2-过氧化苯氧基醋酸酯 2961 52083 3- 过氧化叔丁基-3-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 [工业纯] 3-过氧化叔丁基-3-苯基酞内酯 2596 52084 过氧化二碳酸二乙酯
[在溶液中,含量≤27%] 过氧化二乙基二碳酸酯 2175 52085 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工业纯] 过氧化二正丙基二碳酸酯 2176 52086 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过氧化二异丙基二碳酸酯 [工业纯] 2133 [在溶液中,含量≤52%] 2134 52087 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丁酯 过氧化二正丁基二碳酸酯 [在溶液中,含量≤52%] 2169 [在溶液中,含量≤27%] 2170 52088 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 过氧化二仲丁基二碳酸酯 [工业纯] 2150 [在溶液中,含量≤52%] 2151 52089 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 过氧化二-(2-乙基己基)二碳酸酯 [工业纯] 2122 [在溶液中,含量≤77%] 2123 [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 2060 52090 过氧化二碳酸二(异十三烷基)酯[工业纯] 过氧化二(异十三烷基)二碳酸酯 2889 52091 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四烷基)酯 过氧化二(十四烷基)戊碳酸酯 [工业纯] 2595 [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 2892 52092 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六烷基)酯 过氧化二(十六烷基)二碳酸酯 [工业纯] 2164 [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 2895 52093 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八烷基)酯 [含量≤87%,含有十八烷醇] 过氧化二(十八烷基)二碳酸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硬脂酰酯 2592 52094 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 过氧化二环己基二碳酸酯 [工业纯] 2152 [含量≤91%,含水] 2153 52095 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 过氧化-二-(4-叔丁基环己基)二碳酸酯 [工业纯] 2154 [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 2894 52096 过氧化二碳酸二苯甲酯[含量≤87%,含水] 过氧化苄基二碳酸酯 2149 52097 过氧化二碳酸-二-(2-苯氧基乙基)酯 过氧化-二-(2-苯氧基乙基)二碳酸酯 [工业纯] 3058 [含量≤85%,含水] 3059 52098 过氧化二-(3,5,5-三甲基-1,2-二氧戊环) [糊状物,含量≤52%] 2597 52099 过氧化蒎烯 52100 土荆芥油 藜油;除蛔素;除蛔油 52101 有机过氧化物混合物[未列名的] 2756 52102 有机过氧化物[未列名的] 2255,2289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陕西甲基异丁基酮报价】陕西甲基异丁基酮价格多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6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