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萨罗科尔特斯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皮萨罗,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弗朗西斯科·皮萨罗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 2、不是黑死病,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瘟疫到底是啥?
- 3、历史上真实的“降维打击”——《印加帝国的末日》
- 4、《人类简史》
- 5、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第三次远征经过是怎样的?
本文目录导航:
弗朗西斯科·皮萨罗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答弗朗西斯科·皮萨罗是一位西班牙的殖民者、冒险家;是秘鲁印加王国的征服者;也是绞杀印加古老文明的刽子手。他也许是他所处的殖民时代里最野蛮的征服者、殖民者。尽管皮萨罗目不识丁(一生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学会写)但是他所创造的伟大军事功绩却是他那个时代无人可比的,他的征服对今天秘鲁、厄瓜多尔等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无人歌颂皮萨罗,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在历史上的影响是不可能被抹掉的。
皮萨罗于1475年生于西班牙特鲁希略土,他的父亲是一名穷乡绅,他是父亲的私生子。少年时代皮萨罗没有上过学(他的一生中也没有接受过正式教育),性格非常怪僻。由于生活贫穷,皮萨罗不得不替别人牧猪,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他经常把怨恨发泄在猪的身上,因极不负责,经常遭到主人的责骂。有一次,他把猪给丢了,皮萨罗害怕遭到严厉惩罚偷偷地溜走了。当时新大陆刚发现不久,西班牙的殖民触角已经伸到美洲,皮萨罗在西班牙走投无路,乘机搭船到新大陆,希望能够找到人们传说中的财宝,这也是他殖民生涯的开始。
1502年到1509年,皮萨罗生活在加勒比海岛屿中的希斯盘纽拉岛。1513年皮萨罗参加了一个探险队,该探险队沿着南美东海岸南下,发现了太平洋。在探险过程中皮萨罗学到许多航海知识,对地球环境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一切为他以后的殖民活动奠定了基础。1519年皮萨罗来到巴拿马,并在此定居下来。当时科尔特斯在墨西哥发现黄金的热潮冲击着他,他下定决心去征服掠夺,当时科尔特斯已经占领了北方,皮萨罗只好向南打算。1522年,皮萨罗通过关系认识了一位西班牙探险家阿尔·安达哥瓦雅,安达哥瓦雅在此之前访问过印加帝国,并且满载黄金珠宝而归。当皮萨罗得知印加帝国的人使用黄金盒子,用金盆子来喝水吃饭时,激起了他的强烈征服欲和掠夺欲;而科尔特斯的征服给了他不少经验和启发,这—切促使皮萨罗去征服印加,去掠夺诱人的黄金。
1524年11月,皮萨罗纠集一伙西班牙亡命之徒,以印加黄金为诱惑促使他们投资200磅黄金,买得1艘船,又招收了112个西班牙亡命之徒,带上若干印第安奴隶,开始了第一次远征,目标就是安达瓦哥雅所说的印加。皮萨罗自封为探险队长,从巴拿马出发沿着太平洋东海岸南下。经过70天的艰苦航行,探险船来到一个河口,当地印第安人称这条河为毕鲁河。皮萨罗误以为印第安人所说的毕鲁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印加黄金帝国,因此他就把印加帝国称为秘鲁(这也就是今天秘鲁共和国国名的由来)。其实,皮萨罗还远没有到达印加国境,然而远征队已经死亡30多人,在毕鲁河口,皮萨罗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不得不泊到另一个港口,上岸驻扎,准备继续搜索。这时候他们带来的食品已经快用尽了,但又没有一点外援,皮萨罗不得不把他们惟一的船派回去取供应品,探险队也就被困在这个海港。47天以后,当供应食品到达后,远征队又饿死了20多人,因此皮萨罗把这个海港起名为“饥饿海港”。第一次远征受挫,对皮萨罗打击很大,他一度失去信心,准备返航,但是印加人的黄金又深深吸引着他,他决心继续下去。
一路上皮萨罗惊喜地发现印第安人的村落一个个扩大,他们的黄金饰品也越来越大,这大大刺激了皮萨罗的掠夺欲,皮萨罗意识到自己要寻找的印加帝国也越来越近。他们见到黄金就抢,遇到印第安人就杀。后来,由于印第安人的强烈反抗,皮萨罗进展缓慢,甚至停滞。1524~1525年皮萨罗的远征只到了今天的哥伦比亚地区,远征的目标仍然没有达到。
皮萨罗意识到以前使用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形势,因为西班牙人和印加人比例悬殊太大,必须要采用新的方法来对付印第安人。1526~1528年,皮萨罗开始了他的第二次远征。这一次远征收获远远超过第一次。皮萨罗知道自己力量单簿,因此一路上收敛了不少,到处装出一副亲善无害的样子,用小恩小惠收买印第安人,赢得了纯朴的印第安人的热情接待,他们向西班牙军队赠送了大量食品、金银、布匹,皮萨罗欣喜若狂,他的计策终于发挥了作用,真正做到了不战而胜。两次远征,尽管皮萨罗取得一些成功,得到一些黄金,但是仍然没有找到神秘富饶的印加帝国,自己也消耗了大量黄金,弄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决定回国请求国王查理一世援助。1528年,皮萨罗带着几名印第安人和许多精美礼品回国。翌年,西班牙国王看到征服印加有利可图,就授权皮萨罗为全权代表,代表西班牙去征服秘鲁,并且为他提供军费,组建了一支军队,皮萨罗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皮萨罗回到巴拿马,用西班牙皇帝的援助组建了第三支远征队,但是还是不足200人,而他要去征服的是有五六百万人的印加,并且当时皮萨罗已经56岁了。远征队于1535年从巴拿马出发,1537年皮萨罗登上了秘鲁海岸,他只带了177人和62匹马向内陆推进,进入了印加人的一个重要城市——卡哈马城。当时印加帝国内部刚刚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内部争夺皇权的斗争,国势很弱,新登位的国王阿塔华尔帕十分惧怕皮萨罗,不敢采取积极抵抗的态度,阿塔华尔帕留下了大部队,率领手无寸铁的五千侍从同皮萨罗谈判。皮萨罗命令部队发动进攻,这实际上是一场大屠杀,西班牙不损一兵一卒,而印加的士兵几乎全军覆灭。这样皮萨罗很顺利地打开了进入印加帝国首府的北门,控制了印加君主,开始实现他的黄金梦。
皮萨罗攻入卡哈马城后,把阿塔华尔帕软禁起来,这是他从科尔特斯那里学到的经验。他的战略正确无比,印加帝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制,所有的权力来自印加皇帝,在印加人的心目中,皇帝不是人而是神。皮萨罗控制了印加王,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印加帝国。由于国王被囚,印加人失去了精神支柱也就没有力量对西班牙人的入侵作出反应。皮萨罗把印加王囚禁在一所长22英尺,宽17英尺,高9英尺的石室里。印加王知道西班牙人想要的只是黄金,因此他对皮萨罗许诺,给皮萨罗以充满关押他的石室那么多的黄金,惟一的条件就是释放其本人。皮萨罗欣喜若狂,并且主动打开印加国王的镣铐,但是忠于诺言的印加皇帝认为只有赎金交齐才能解下镣铐,自己又主动带上,善良的印加王并不知道,对于殖民者而言诺言是毫无意义的。印加人为了赎回他们的国王,从全国各地拿来了黄金,来填充石室。然而当赎金齐了后,皮萨罗却失言,于是印加国王继续被囚禁。不久,皮萨罗又自设法庭,把阿塔华尔帕送上了断头台,除去了后患,这样皮萨罗成了印加的真正统治者。阿塔华尔帕的死,也预示着印加帝国的灭亡。
1533年11月,皮萨罗开进印加首都库斯科,印加人未作任何反抗。不久皮萨罗模仿科尔特斯立一个新的印加皇帝做傀儡,利用这个傀儡,皮萨罗开始实现他的黄金梦。西班牙人洗劫了皇宫、神庙、花园和一切公共建筑,只要是稍微贵重一些的物品都被掠夺,印加人大批逃亡。皮萨罗把掠夺的黄金,五分之一送给西班牙国王,五分之四同他的部属瓜分了。印加入的文明中心——库斯科被破坏得不堪入目。1535年皮萨罗放弃了被毁坏的库斯科,创立了利马市,该市成了日后秘鲁的新都。
迪戈·德·阿尔玛格是皮萨罗的一个亲密的同事。他曾经大力支持皮萨罗的探险,给皮萨罗很大的帮助。但是在疯狂的掠夺过程中,他认为皮萨罗分给他的战利品太少,极不公平,他多次要求皮萨罗重新分配,但是皮萨罗野蛮地拒绝了,因此阿尔玛格怀恨在心。1537年阿尔玛格率领他的一部分支持者发动叛乱,但皮萨罗早有准备,很快平息了叛乱,阿尔玛格被捕获,并被处死刑。皮萨罗认为问题已经解决,因此对叛乱的残余并没有深究,这就留下了致命的祸根。1541年,在皮萨罗占领库斯科的第8年,阿尔玛格的一伙死党暗杀了这位66岁的殖民领袖。
在殖民史上,皮萨罗是残忍的代表,但是他的残忍性格并不影响他伟大的军事功绩。皮萨罗创造的以少胜多的例子在军事史上是极为引人瞩目的。皮萨罗以180人的力量,成功地征服了有600多万人口的印加帝国,这在历史上是最惊人的军事功绩。而从作战条件来分析,西班牙人的火器是并没占绝对优势的火绳枪装火药费时,实际上并不如弓箭好用,尤其是在秘鲁的山地、丛林中;更何况皮萨罗刚进入卡哈马卡时,只有3人有火绳枪,不到20人有火器。西班牙人的胜利主要是靠指挥和决心,而不是常人所说的武器。当然皮萨罗也遇到不少好运气,但皮萨罗在军事指挥上的重要作用不能因为他是一个殖民者而加以否定。
皮萨罗征服了印加帝国后,在征服地区强行推行西班牙的宗教文化,这些地区至今的官方语言还是西班牙语,并保留着大量的西班牙文化。印加帝国崩溃后,南美洲也没有任何地方取得反欧洲征服的胜利,数百万印第安人仍然生活在南美洲。南美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印第安人从未得到过政权,欧洲的宗教和语言一直占着主导地位,可见皮萨罗这次远征意义深远。
皮萨罗的一生反映了西班牙对拉丁美洲进行殖民统治的过程,皮萨罗本人也是一个典型的殖民者的代表。对于这个改变历史进程的西班牙人,后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皮萨罗的远征是当时历史的产物,皮萨罗是改变印第安人历史的人物。
不是黑死病,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瘟疫到底是啥?
答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美洲还是一片相对原始的净土。当时这里生活着大约1亿印第安人(对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统治这片大陆的主要是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以及诸多印第安小部落。然而到了16世纪,一场意想不到的瘟疫却降临到这片净土,印第安人遭遇到空前的浩劫,从此沦为美洲大陆的配角。下面夜读史书就来和大家说说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瘟疫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1519年,西班牙冒险家埃尔南·科尔特斯带着一支600余人组成的队伍抵达墨西哥,当时这里是阿兹特克帝国的领土。在刚开始阶段,科尔特斯一行人受到阿兹特克人的欢迎,因为迷信的阿兹特克人认为眼前这群穿着奇装异服的人是神灵派到人间的使者。
然而,科尔特斯一行人为了掠夺黄金资源,利用卑鄙手段监禁阿兹特克帝国君主蒙特祖马二世,并控制了帝国首都特诺奇提特兰城。当然,科尔特斯当时还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统治着数百万民众的庞大帝国。
在得知君主被抓后,阿兹特克人迅速开始组织反抗。科尔特斯则自称是天神使者,并利用这一身份拉拢了不少印第安部落组成联盟,共同对抗阿兹特克军队的进攻。当时这些西班牙人所携带的枪炮对阿兹特克人造成了很大的杀伤,但在面对人数比自己高达成千上万倍的阿兹特克军队时,西班牙人的枪炮作用显得微乎其微。
1520年6月30日,阿兹特克人攻破被科尔特斯占据的特诺奇提特兰城,科尔特斯和他的军队在遭到重创后夺路而逃。这一个晚上被他们称为“悲痛之夜”。事后科尔特斯声称有154名西班牙人和超过2000名与他们合作的印第安土著在此战中丧生。但有人估算西班牙人和印第安土著的实际伤亡应该比科尔特斯宣称的至少高出一倍。
按理说,侵略行动遭到了如此重大的打击,科尔特斯一行人基本已经没戏了。可是就在此时,这群西班牙人的命运却迎来了重大转机。在科尔特斯的军队退出特诺奇提特兰城后不久,组织这场进攻的阿兹特克领袖以及他手下众多追随者就相继死去,阿兹特克人原本继续追击科尔特斯的计划被迫中止。在当时众多阿兹特克人的观念中,刚赶跑了入侵者就遭遇到了这样一场劫难,联系到此前科尔特斯自称是天神使者,这让他们认为自己这方是遭到了天神的惩罚。
在随后一段时间内,特诺奇提特兰城内的阿兹特克守军陷入了一片绝望的氛围之中。每天都有大批阿兹特克人倒下,尽管他们以最虔诚的态度祈求上天庇护,但却毫无效果。另一方面,许多印第安部落民都认同了科尔特斯是天神使者的说法,因此纷纷投入到他的阵营之中。经过一段时间休整,科尔特斯的军队卷土重来对守卫在特诺奇提特兰城的阿兹特克守军发动最后的围攻,并最终摧毁了阿兹特克帝国。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阿兹特克人不断死去呢?其实不是西班牙人的枪炮,更不是天神的惩罚,而是西班牙人从欧洲带至新大陆的天花病毒。
早在1518年时,天花病毒就被传至位于加勒比海的海地岛,结果很快造成该岛上的绝大部分印第安原住民感染天花去世。之后,天花又随着科尔特斯的军队传到了阿兹特克帝国。就在阿兹特克人正准备对科尔特斯的军队发起最后打击的时候,天花开始在阿兹特克帝国内疯狂传播。当时的阿兹特克人并不明白这是传染病,也没有相关的防护知识,因此在病毒肆虐下只能祈求上天庇护,结果只能无力地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倒下。盛极一时的阿兹特克帝国就在这场病毒的侵袭下迅速土崩瓦解。而那些入侵的西班牙人从小就得过天花,他们在痊愈之后获得了终身免疫,因此他们身上的天花病毒对印第安人能造成了致命伤害,却对自己毫发无损。这又反过来使印第安人们更加坚信他们就是天神的使者。
此后,天花病毒又向南扩散,于1525年或1526年侵入印加帝国,其造成的灾难与阿兹特克帝国并无二致。另一位臭名昭著的西班牙冒险家皮萨罗,仅率领一支不足200人的队伍就征服了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印加帝国。
天花病毒夺走了美洲大陆约三分之一(约3000多万)印第安人的生命,但灾难并未就此结束。随后麻疹、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又相继在美洲肆虐。与世隔绝的印第安人对这些病毒毫无抵抗能力,结果只能成批成批地死去。很多人认为14世纪肆虐欧洲的黑死病是一场惨痛的浩劫,可与16世纪美洲的这一系列传染病相比也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了。美洲大陆就这样在瘟疫的肆虐下彻底沦为了欧洲人的殖民地。
历史上真实的“降维打击”——《印加帝国的末日》
答这是一本让我读罢十分难过的书。
题目简单明了地解释了它的内容,即讲述西班牙殖民者是如何征服印加帝国的历史。
作为一本科普世界史的书,它在讲述一个结局早已注定的故事,是一个古老却原始的文明面临着殖民者带着坚船利炮的降维打击,螳臂当车的悲哀故事。这个故事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经落幕,关于它的详细记载也在漫长的历史和逐渐被遗忘的语言中渐渐佚失。只有在近现代的考古活动中,才能重新焕发一些微薄的生机。
关于南美被征服的故事并不是什么生僻的历史。早在小学时期的儿童历史读物里,我就读过几个相关的故事。比如某个奋起反抗殖民,最终身死道消的革命者;比如某个赠给殖民者一整个屋子的黄金,却依然换不来自由和生命的倒霉国王。他们的故事更像是历史洪流中种种弱势群体对侵略者的反抗,是给亘古流传的壮烈精神的注脚。
而十几年后的今天,读完这本书后,其中一个受害者的形象忽然变得更加立体清晰了一些。
印加帝王阿塔瓦尔帕的一生充满了讽刺的戏剧性,他生于印加帝国如日中天的 时候,也被迫见证了自己的国家面临另一个强大文明的不堪一击。
当西班牙殖民者登上印加国土时,这位年轻的国王正意气风发,前不久刚刚席卷帝国的瘟疫带走了他的父亲和强大的竞争对手,让他有机会从异母弟弟手中夺来权柄。然而他刚刚享受了三年权力的果实,来自另一片大陆的白皮肤客人就来到了他的宫廷。他们一同带来的除了不少粮食,和见所未见的新奇玩意之外,还有来自西班牙王室的一纸敕令和强大的武器。
在火枪面前,尚使用着长矛大棒的印第安人毫无还手之力,成百上千人被屠杀和奴役,愤怒的国王带领着军队包围了殖民者,想要通过人数上的优势扳回一局。然而天不遂人愿,文明落后的印加人被殖民者的火枪吓得魂飞魄散,混乱中国王本人也被殖民者趁机拉下肩舆,从此开始了他阶下囚的生涯。
生擒国王的殖民者首领,弗朗西斯科.皮萨罗最初只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投机者,觊觎新大陆的丰厚财富。科尔特斯在阿兹特克帝国的胜利更是给他注了一剂强心剂。得到印加帝国的首脑后,皮萨罗开始利用国王的特殊地位,奴役当地的人民,同时坐地起价,不断向原住民索取黄金等各种财富。
身陷囹圄的国王一边希望用卑躬屈膝的态度来换取自由,一边还忙于对付印加帝国内部的篡位,派人暗杀了王位的潜在竞争者。在面临拥有压倒性力量的侵略者时,这样内外不齐的态度让印加帝国很快成为一盘散沙。
手握王牌的皮萨罗得到了想要的一切,财富和荣誉都随之而来,他更不可能放开手中的人质。现在整个印加帝国都已是他的囊中之物,名存实亡的国王也就只能算是一个增加掠夺效率的工具。
最终,阿塔瓦尔帕也没能从殖民者手中买回自由,他于1533年被处决。
阿塔瓦尔帕死后,他的弟弟曼可.印加被扶持为傀儡国王。寄人篱下的国王自然谈不上什么尊严,他不仅无法为国民争取权利,连自己的妻子也无法庇护。日渐长大的小国王经过一系列策划和隐忍,终于逃出生天,在隐藏山中的城市比尔卡林巴建立了游击政权。他不在相信殖民者的花言巧语,一心一意支撑着风雨飘摇的帝国残骸。
曼可.印加的结局相比他被挟持的哥哥更有尊严些,不过依然令人唏嘘。登上南美洲的殖民者之间并非铁板一块,主导登陆的皮萨罗侯爵死于殖民者之间的内斗。刺杀他的七人逃窜到曼可的领地。不知是否出于同仇敌忾的心理,曼可收留了他们,并给了他们不错的待遇。只可惜,敌人的敌人未必是朋友,曼可最后死于这几位外族人的刺杀。
在他死后三十余年,最后一位印加帝王被送上绞刑架,印加帝国至此彻底灭亡。
此后又三百余年,比尔卡林巴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重现于世。古老的帝国已成往西,如今还有一部分人们说着当年的语言。只是过往终究是过往,它不会重归,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和历史的书页中,供人凭吊,或为笑谈而已。
《人类简史》
答《人类简史》
本书属于:历史,地理-史学理论-社会发展理论
内容简介 · · · · · ·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
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自己?
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
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壮踩上月球的脚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我们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
从公元前1776年的《汉摩拉比法典》,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
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
从兽欲,到物欲,从兽性、人性,到神性,
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快乐吗?
我们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变成什么?
作者简介 · · · · · ·
尤瓦尔·赫拉利, 1976年生 ,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
他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在学术领域和大众出版领域都有很大的兴趣。
他的《人类简史》一书让他一举成名,成为以色列超级畅销书,目前这本书已授20多个国家版权,在历史学之外,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信手拈来,根据图书改变的课程上传YOUTUBE后风靡全球,拥有大批青年粉丝。写书,视频课程之外,他还开设有专栏。
文中观点
1. 生物学家把所有生物划分成不同的物种。而所谓属于同一物种,就是他们会彼此交配,能够产出下一代。从同一祖先演化而来的不同物种,会属于同一个“属”。许多属还能再归类为同一“科”。
2. 与我们最相近的亲戚,就是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其中,黑猩猩与我们最为接近。不过就在6万年前,有一头母猿产下两个女儿,一头成了所有黑猩猩的祖先,另一头则成了所有人类的祖奶奶。
3. 最早的人类是从大约250万年前的东非开始演化,祖先是一种更早的猿属南方古猿。
4. 在欧洲和西亚的人类成了尼安德特人。至于在东方的亚洲,住的则是直立人,一共存续了将近200万年,是目前所知存续最久的人类物种。至于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则住着梭罗人,这种人很能适应热带的生活环境。同样在印度尼西亚,还有另一个小岛弗洛里斯,这里住的远古人类则是经历了一场侏儒化的过程。身高最高不过1米,体重最重也不过25公斤。2010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发现了丹尼索瓦人。
5. 庞大的大脑也是个庞大的负担。大脑结构脆弱,原本就不利于活动,跟别说还得用个巨大的头骨把它装着。而且大脑消耗的能量惊人。对智人来说,大脑只占身体总重约2%-3%,但在身体休息而不活动时,大脑的能量消耗却占了25%。
6. 直立的步行方式需要让臀部变窄,于是产道宽度受限,而且别忘了婴儿的头还越来越大。 于是,分娩死亡成了女性的一大风险。而如果早点儿生产,婴儿的大脑和头部都还比较小,也比较柔软,母亲就更有机会渡过难关,未来也可能再生更多孩子。于是,自然选择就让生产开始提前。与其它动物相较,人类可说都是早产儿,许多重要器官的发育都还不够完善。
7. 到了大约30万年前,对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以及智人的祖先来说,用火已是家常便饭。
8. 我们还无法得知智人是在何时、由何种早期人类演化而来,但科学家多半都同意,大约10万年前,东非就已经有了智人,外貌和我们几乎一模一样。大约7万年前,智人从东非扩张到阿拉伯半岛,6万年前到达亚洲,4.5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1.6万年前从西伯利亚到达美洲。
9. 智人来到阿拉伯半岛的时候,欧亚大陆多半都已经住着其它的人种。那么,这些其它人种后来怎么了?关于这点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第一种是混种繁衍理论。另一种称为替代理论。最近数十年来,替代理论一直是这个领域的大致共识,这项理论不只背后的考古证据更可靠,政治上也更为正确。
10. 就现代中东和欧洲的人类而言,有1%-4%的尼安德特人DNA。虽然这百分比并不高,但意义却很重大。几个月后,从丹尼索瓦人的手指化石中取得DNA,完成定序,结果又投下了第二颗炸弹:结果证明,现代美拉尼西亚人及澳大利亚原住民最高有6%的丹尼索瓦人DNA。
11. 现存历史离我们最近的梭罗人遗迹,大约是5万年前。丹尼索瓦人在那之后不久也绝迹。至于尼安德特人,是在大约3万年前退出了世界舞台。而到了1.2万年前,像小矮人般的弗洛里斯人也从弗洛里斯岛上永远消失。
12. 大约就是在距今7万到3万年前,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这也正是所谓的认知革命。
13. 究竟人类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最常见的理论,认为人类语言最为灵活。虽然我们只能发出有限的声音,但组合起来却能产生无限多的句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二种理论,也同意人类语言是沟通关于世界的信息的方式。然而,最重要的信息是关于人类自己,我们的语言发展成了一种八卦的工具。然而, 人类语言真正最独特的功能,是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据我们所知,只有智人能够表达关于从来没有看过、碰过、耳闻过的事物,而且讲的煞有其事。
14. 社会学研究指出,借由八卦来维持的最大自然团体大约是150人。只要超过这个数字,大多数人就无法真正深入了解所有成员的生活情形。即使到了今天,人类的团体还是继续受到这个神奇的数字影响。
15. 标志汽车的小狮子标志,源自德国施泰德洞穴发现的象牙制狮人雕像。
16. 狗是第一种由智人驯化的动物,而且早在农业革命之前便已发生。虽然专家对于确切的年代还有不同意见,但已有如山铁证显示,大约1.5万年前就已经有了家犬,而它们实际加入人类生活的时间还可能再往前推数千年。
17. 智人的第一波殖民正是整个动物界最大也最快速的一场生态浩劫。其中受创最深的是那些大型、毛茸茸的动物。第一波的灭绝浪潮是由于采集者的扩张,第二波灭绝浪潮则是因为农民的扩张。这些教训,让我们得以从一个重要观点来看今日的第三波灭绝浪潮:由工业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
18. 学者曾经以为农业就是起源于中东,再传布到全球各地,但现在则认为农业是同时间在各地独自发展而开花结果,而不是由中东的农民传到世界各地。
19. 这正是 农业革命真正的本质: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
20. 文字是采用实体符号来储存信息的方式。苏美尔文字系统结合了两种类型的符号,刻印在黏土泥板上。第一种符号代表的是数字,另一类型的符号则代表人、动物、商品、领土、日期等等。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本是无聊之极的财经文件。
21. 还不到9世纪的时候,发明了另一种部分表意的文字,让储存和处理数字数据的效率一日千里,成为重要的里程碑。这种文字是由10个符号组成,代表从0到9的数字。很容易让人搞错的一点在于,虽然这些符号现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但其实是印度人发明的。
22. 印度的种姓制度。统治者主张,种姓制度反映的是永恒的宇宙现实,而不是历史发展的偶然。印度的宗教将洁净和不洁视为两大重要概念,也以此作为社会金字塔的根基。虔诚的印度教徒相信与不同种姓的成员接触会造成污染,而且污染的不只个人,甚至还会污染整个社会,也因此这实在是万万不可。
23. 学者为了把概念讲清楚,通常把生物学上的区分称为性(sex),而文化上的区分称为性别(gender)。性区分的是男性和女性,属于客观标准,在整个历史上未曾改变。 至于性别区分的是男人和女人,所谓够男人和够女人的标准存在于主体之间,而且会不断改变。
24. 认知失调。一般认为认知失调是人类心理上的一种问题,但这其实是一项重要的特性,如果人真的无法同时拥有互相抵触的信念和价值观,很可能所有的文化都将无从建立,也无以为继。书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中世纪欧洲的贵族既信奉天主教,又要遵守骑士精神。另一个是自由与平等价值观的矛盾。
25. 三种全球秩序。第一种是经济上的货币秩序。第二种是政治上的帝国秩序。第三种是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
26. 金钱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27. 宗教信仰的重点是自己相信,但金钱信仰的重点是别人相信。
28. 宗教必须同时具备普世特质和推广特质。第一,它信奉的超人类秩序必须普世皆同,不论时空而永恒为真。第二,它还必须坚定地将这种信念传播给大众。
29. 泛神论、多神教、一神教、二元论宗教。真正多神论与一神论不同的观点,在于多神论认为主宰世界的最高权力不带有任何私心或偏见,因此对于人来各种世俗的欲望、担心和忧虑毫不在意。
30. 目前所知的第一个一神论宗教出现于公园前1350年,埃及法老阿肯那顿宣布,当时在埃及众神里一位位阶并不高的小神阿顿其实是庙宇的至尊。
31. 基督教一开始只是犹太教的一个神秘教派,该教派信徒想说服犹太人,拿撒勒人耶稣就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弥赛亚。这个教派最早的领导者之一是来自大数的保罗,他认为宇宙的至高神有私心偏见,对人类并非漠不关心,而且他甚至还化为肉身,为了人类的救赎被定死在十字架上,这种事不该只有犹太人知道,而应该让全人类都了解。于是,就有必要将关于耶稣的好事传到世界各地。
32. 然而,就算 一神论势力 看涨,二元论却未真正消失。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些一神论宗教吸收了大量的二元论信仰和习俗,许多我们以为是一神论的基本概念,都是出自二元论的本质和精神。
33. 另一个关键的 二元论 概念,就是 认为身体和灵魂、物质和精神是有清楚区隔的。 诺斯替教和摩尼教认为,善神创造了精神和灵魂,而恶神创造了物质和身体。根据这种观点,人就成了善的灵魂和恶的身体之间的战场。
34. 从历史上来看,一神论就像是个万花筒,继承了一神论、二元论、多神论和泛神论,收纳在同一个神圣论述之下。
35. 佛教的核心人物释迦摩尼不是神而是人 ,俗名乔达摩悉达多。根据佛教经典,释迦摩尼大约在公元前500年是个喜马拉雅山区小国的王子,看到身边的人深深陷于苦难之中,而心生不忍。佛陀的教诲一言以蔽之: 痛苦来自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
36. 混沌系统分成两级,一级混沌指的是不会因为预测而改变。二级混沌系统,指的是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
37. 现代科学与先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之处: 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 。 3.取得新能力。
38. 长期海上航行得败血病的原因是缺乏维生素C。
39. 阿姆斯特朗登月前在美国西部沙漠里受训的小故事。
40. 第一个发现美洲的是哥伦布,但是他自己不知道,认为是印度,所以把当地人称为indians,这正是美国原住民也被称为印第安人的原因。1507年,地图绘制大师马丁•瓦尔德泽米勒出版了新版的世界地图。于是这片西班牙船队向西航行所碰上的土地,终于首次以一块独立大陆的姿态出现在地图上。既然要画,瓦尔德泽米勒就得给它取个名字,但他误以为发现美洲的人是亚美利哥•韦斯普奇(意大利水手Amerigo vespucci),因此为了向他致敬,这片大陆就被命名为America(美洲)。
41. 西班牙入侵阿兹特克和印加帝国。科尔特斯消灭了爱之特科帝国,皮萨罗消灭了南美印加帝国。
42. 亚当•斯密出版了《富国论》,亚当•斯密明确提出: 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
43.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大重点,就在于出现了一种 新的道德标准 : 应该把利润拿出来,继续投资生产。
44.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洋威风八面的时候,荷兰的西印度公司也在大西洋大展身手。为了掌控哈德孙河这个重要商业通道,西印度公司在河口的一座小岛上开拓了一个殖民地,名为“新阿姆斯特丹”。这个殖民地不断遭受美国原住民威胁,英国人也多次入侵,最后在1664年落入英国手中。英国人将这个城市改名“纽约”(即新约克,约克为英国郡名)。当时西印度公司曾在殖民地筑起一道墙,用来抵御英国人和美国原住民,这道墙的位置现在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街道:华尔街(wall street,直译为墙街)。
45. 鲨鱼如果不一直游动就会窒息。
46. 最后在1880年,英国政府迈出了前所未有的一步,立法规定全英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国家采取了全国统一的时刻表,要求人民依据人工的时钟来过生活,而不是依据当地的日升日落周期有所调整。
4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播送到纳粹占领下的欧洲地区,而每段新闻广播的开头就是大本钟报时钟声的现场直播,可以说正是自由的钟声。甚至还有些天才的德国物理学家,居然找出一套方法,只要靠着钟声只广播中的微小差异,就能判断伦敦当时的天气。对德国空军来说,这可是珍贵无比的战事情报。等到英国私密情报局也发现了这一点,就不再采用现场直播,而用一组录音来取代。
48. 目前有一项耐人寻味的结论: 金钱确实会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之后就效果就不那么明显。
49. 另一项有趣的发现是疾病会短期降低人的幸福感,但除非病情不断恶化,或是症状带有持续、让人无力的疼痛,否则疾病并不会造成长期的不快。
50. 目前看来,对快乐与否的影响,家庭和社群要比金钱和健康来的重要。多项重复研究发现,婚姻美好与感觉快乐,以及婚姻不协调与感觉痛苦,分别都呈现高度相关。
51. 关于快乐最重要的一项发现在于: 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与主观愿望之间是否相符。
52. 两千五百多年来,佛教有系统地研究了快乐的本质和成因;正因如此,最近有越来越多科学团体开始研究佛教哲学和冥想。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引自 全部
本人在最近在静修,暂时没有时间细看,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赠送《人类简史》电子版。期待能和您一起进步。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期待能与各位有共同爱好的好友一直前行!
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第三次远征经过是怎样的?
答皮萨罗回到巴拿马,用西班牙皇帝的援助组建了第三支远征队,但是还是不足200人,而他要去征服的是有五六百万人的印加,并且当时皮萨罗已经56岁了。远征队于1535年从巴拿马出发,1537年皮萨罗登上了秘鲁海岸,他只带了177人和62匹马向内陆推进,进入了印加人的一个重要城市——卡哈马城。当时印加帝国内部刚刚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内部争夺皇权的斗争,国势很弱,新登位的国王阿塔华尔帕十分惧怕皮萨罗,不敢采取积极抵抗的态度,阿塔华尔帕留下了大部队,率领手无寸铁的五千侍从同皮萨罗谈判。皮萨罗命令部队发动进攻,这实际上是一场大屠杀,西班牙不损一兵一卒,而印加的士兵几乎全军覆灭。这样皮萨罗很顺利地打开了进入印加帝国首府的北门,控制了印加君主,开始实现他的黄金梦。
皮萨罗攻入卡哈马城后,把阿塔华尔帕软禁起来,这是他从科尔特斯那里学到的经验。他的战略正确无比,印加帝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制,所有的权力来自印加皇帝,在印加人的心目中,皇帝不是人而是神。皮萨罗控制了印加王,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印加帝国。由于国王被囚,印加人失去了精神支柱也就没有力量对西班牙人的入侵作出反应。皮萨罗把印加王囚禁在一所长22英尺,宽17英尺,高9英尺的石室里。印加王知道西班牙人想要的只是黄金,因此他对皮萨罗许诺,给皮萨罗以充满关押他的石室那么多的黄金,惟一的条件就是释放其本人。皮萨罗欣喜若狂,并且主动打开印加国王的镣铐,但是忠于诺言的印加皇帝认为只有赎金交齐才能解下镣铐,自己又主动带上,善良的印加王并不知道,对于殖民者而言诺言是毫无意义的。印加人为了赎回他们的国王,从全国各地拿来了黄金,来填充石室。然而当赎金齐了后,皮萨罗却失言,于是印加国王继续被囚禁。不久,皮萨罗又自设法庭,把阿塔华尔帕送上了断头台,除去了后患,这样皮萨罗成了印加的真正统治者。阿塔华尔帕的死,也预示着印加帝国的灭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皮萨罗科尔特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1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