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影视西甲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甘肃文化影视西甲,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甘肃有哪些文化遗产你知道吗?
优质回答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真是数不胜数。而在甘肃境内也有着几处文化遗产,比较出名的就是敦煌莫高窟和万里长城嘉峪关,除此之外,在2014年,甘肃又有5处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的新成员,甘肃文化也被国内外更多人熟知。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甘肃有哪些文化遗产吧。
1、敦煌莫高窟
敦煌石窟,是我国和世界闻名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玉门昌马石窟。因其各石窟的艺术风格同属一脉,主要石窟莫高窟位于古敦煌郡,且古代敦煌又为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统称敦煌石窟。
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时间最早创于公元366年(另有始建于西晋末年及东晋永和九年等说),后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时代连续修凿,历时千年,延续时间最长;现存石窟700余个,规模最大;雕塑3000余身,壁画4500余平方米,内容最丰富。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
敦煌石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立体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百科全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万里长城嘉峪关
嘉峪关长城,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以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雄关”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万平方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
内城有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在两门外各有一瓮城围护,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嘉峪关关城是长城众多关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3、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巴黎藏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阁经)有记佛龛之文日:“右在县东(寿昌县)六十里,香旧图云,汉(阙)佛龛百姓更营造。”推测文中所记佛龛当指此。据此可知,西千佛窟始创年代应早于莫高窟,至少应与莫高窟属同时代建造。据出土简文记载,悬泉置遗址西汉武帝时称“悬泉亭”,昭帝时期改称“悬泉置”。
东汉后期又改称“悬泉邮”,魏晋时曾废弃。唐以后复称“悬泉驿”,宋以后又废置。清代又称“贰师庙”,“吊吊水”,其名取之南侧山中悬泉水。遗址由主体建筑坞堡和坞外附属建筑仓、厩构成。坞呈正方形,边长48。10米,土坯砌筑,坞内有两组房屋建筑。坞墙设于东墙正中,宽3米。坞东北及西南角有角墩。
悬泉置遗址是继居延遗址之后简牍出土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遗址,该遗址的科学发掘,对研究汉晋驿站的结构、形制和布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与之相联系的大量简牍及其他各类遗物为我们了解汉代邮驿制度及西北边郡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
4、玉门关遗址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是长城西端重要关口。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南边是沼泽地,北边是哈拉湖,再往北是汉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
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历史上的玉门关颇负盛名,唐宋元明清都有骚客文人吟咏。“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等。唐代诗人王之涣“春风不度玉门关”更是流传千古。
5、麦积山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位于天水东南约30公里山中。据文献记载,后秦时开窟造像,创建佛寺。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在中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素有“小江南”、“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诗圣杜甫赞美麦积山:“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形象地勾勒出来麦积山高耸的外貌。正如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6、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是中国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千米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在北魏之前称唐述窟,唐代称灵岩寺,明代始称炳灵寺。今存窟龛196个,分布在上寺、下寺、洞沟、佛爷台等处。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196个,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900多平方米。最大的唐代弥勒坐佛高达27米,最小的雕像高10厘米。
其中,西秦开凿的有2窟1龛,北魏开凿的有8窟25龛,北周的有2窟,隋代的2窟,唐代的有20窟113龛,唐代作品艺术成就最高。该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名僧法显的墨书题记,是国内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纪年题纪,对全国其他古老石窟的断代提供了标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7、锁阳城遗址
锁阳城又名“苦峪城”、“瓜州故城”、“晋昌故城”等,遗址位于甘肃省的安西县,是一处隋唐时期(公元581至907年)的郡城遗址。锁阳城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隋唐时期古城址,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
城墙为夯土板筑而成,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东西长565米,南北长约469米,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城墙高10米,四角还有以土坯砌成的墩。此外,还有瓮城4座,马面24座。外城有环墙两道,总长约8。5公里。其东北角有一正方形小城,周长约300米,墙高6。5米,厚14米,这座小城即是隋代的玉门关。
此外,在城址内还发现有当年铸造兵器遗留下来的积炭堆和陶渣等。锁阳城具有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隋唐时期的军事、农业、城市形制以及当地的生态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电视台的频道介绍
优质回答甘肃,矗立在祖国西北高地上的一颗明珠。悠悠黄河、丝绸之路在这里孕育出了灿若星辰的古老文明。
甘肃卫视,一扇打开陇原壮阔图景的电视窗口,一个探索西北的卫星频道。
历史,曾在这里大开大阖,从古丝绸之路上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前沿到西部开发的世纪转折,从共和国工业的摇篮到古老丝路的重新复兴,从层层叠叠的文化遗产到伟大山川和多种民族的交互融合,所有这一切,既成为甘肃获得骄傲、尊严、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也给了甘肃卫视表达的冲动和欲望。
1998年12月18日,甘肃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正式上星播出。2004年12月16日,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挂牌成立,甘肃卫视频道正式组建。目前,甘肃卫视已覆盖至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的23个全国中心城市,即将新增的覆盖城市有12个,从而使甘肃卫视覆盖的全国中心城市达到35个。2006年,甘肃卫视全国城市覆盖人口超过一亿,2007年随着覆盖城市的大幅度增加,全国城市覆盖人口将达到二亿。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电视传媒业的竞争空前激烈,地方省级卫视群雄并起,面对现状,2007年下半年,甘肃省广电总台在卫视频道定位和包装、栏目设置、节目编排、广告经营等方面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现在,甘肃卫视以甘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依托,已形成较明晰的频道定位,拥有包括《今日聚焦》、《法治视线》、《中国西北角》、《我从陇上走过》、《大戏台》等一批品牌栏目,并将针对甘肃卫视覆盖观众以中青年为主、以中高学历为主的特点,在全力打造电视剧板块、新闻资讯板块、法治板块和地方综艺节目的同时,将于2008年晚间黄金时段以《中国西北角》为核心、以历史人文为内容,瞄准高端人群重点推出特色栏目带。
2007年9月6日,甘肃省广电总台与贵州电视台结成战略联盟,双方以合作公司为纽带,在甘肃卫视频道运营、节目创优、广告经营、人员培训、改革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以此为契机,2008年,甘肃省广电总台将在不断深化改革,搞活内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甘肃卫视节目品质,提升频道影响力与含金量,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做好客户产品与节目的深度融合,持续创新广告形式,开发更加适合投放的广告资源,全面提升广告客户的传播效果。
浴火重生,蓄势翱翔。甘肃卫视正在以成为推广西北形象、展现甘肃精神,获得广泛认同的西部强势电视媒体为目标,以全新姿态积极迎接新的竞争,在竞争中不断进取,不断成长、不断超越。
节目介绍
《时尚旅游》
节目通过秀山丽水,旅途故事,旅游玩家,特产小吃,旅游提示,实用细致的出行公告,力求成为公众出行的好参谋,并在人文地理、历史文化之间真正构筑一条理性地桥梁,创造旅游大文化概念。
《法治视线》传播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通过节目弘扬正气,伸张正义,进一步增强公民对法制社会的信心,从而使之成为社会公众与公检法等部门之间沟通、互动的交流平台。
《故事甘肃》
以纪实的手法,纪录片的形态,一周讲述一个精彩故事的方式,记录在变革时代中我们视线所及的,使我们感动的事件和人物。
《中国西北角》
“对外”,说明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传者是本省媒体,受者是指以省外观众为主的受众。展示、介绍、表达”是指传播的语态,实际上是一种叙述的方式,使居高临下为平等的交流。
《我从陇上走过》
栏目纪录了曾在甘肃生长生活,而今活跃在全国政治、经济、文艺等各个领域的精英们成才、立业、成名的非凡之路及其背后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经济频道是甘肃省唯一定位为财经资讯和生活服务的专业频道。她以“关注经济服务百姓”为宗旨,通过类型化、特色化的系列栏目报道财经动态,传递市场信息,发布权威评论,同时力求以平民视角观照生活,贴近观众,提供切实有用,温馨周到的服务。
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经济频道设有《百姓经济》、《田野之光》、《健康之友》、《家园》、《股世风云》等栏目和综合管理部、节目推介部共七个栏目(部门)。
节目介绍
《百姓经济》:以“品百姓生活,看人间万象”为栏目目标,以《每日新视线》、《百姓故事会》为核心板块,辅以观众热线通报和天气资讯等内容。
《田野之光》:“田野”版和“项目甘肃”版,每周各播出一期。“田野”版以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为主,“项目甘肃”版以宣传贯彻省委“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主题,深度报道全省各地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健康之友》:经济频道下设的一档以实用为主的健康服务类专栏节目。每期时长为25分钟。
《家园》:经济频道下设的一档房地产专栏节目,每周播出三期,每期时长20分钟。
《股市风云》:一档以股市信息传播和评论为主体,以权威性和服务性为特色的专业化证券咨询类节目,为日播节目,每期节目时长为25分钟。 甘肃电视台文化影视频道是甘肃省内电视媒体中,时间最长、覆盖率最高,覆盖人口最多,收视率最高的频道,也是甘肃省内广告创收最多的地面频道,该频道所使用的传输频率,从1970年甘肃电视台创办时,就开始使用,三十七的历史积淀,使频道的影响力,在甘肃省内深入人心,目前使用无线和有线双路传输,全省覆盖率达98%,并辐射陕西、宁夏、青海、四川、内蒙等周边地区,覆盖人口超过3000万,经过多年的打造,已经形成了以影视剧为龙头,以品牌栏目为框架的鲜明特点,成为甘肃第一影视平台,持续稳定的保持着甘肃省内电视媒体中收视率第一。2008年甘肃电视台与贵州电视台联合优势资源,以市场化的运作机制,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联手打造甘肃电视台文化影视频道。
2008年甘肃电视台文化影视频道,将强化甘肃第一影视平台的形象,每天七大剧场,24小时不间断播出,将满足不同观众,不同时段的需求,通宵达旦的影视剧场陪伴难以入睡的人们直到天明。周五、周六每天七集连续剧,让观众朋友实实在在的过把瘾。
2008年甘肃电视台文化影视频道将以全新的模式、全新的形象,展示给广大观众。
节目介绍
《文化风景线》:充分挖掘甘肃丰富的文化历史积淀,关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成为频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荧海碟影》:为广大的影视爱好者提供一个平台,通过这个栏目,递最新的影视动态,放送精彩的影视片段,推介国内外优秀的影视作品,分享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感悟,从而培养一批固定的受众,正确引导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欣赏。
加大对总台播出的电视剧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本频道的首播剧,让电视剧与《荧海碟影》栏目成为一个联合体,相互提升收视率,突出文化影视频道的特色。
《与你难舍》:原《阳光地带》总栏目名称改为《与你难舍》。周一至周三,《点石成金》。教育资讯专题。时长15分钟,内容包括:教育信息、教学改革成果、教育监督热点话题。周四,《心灵丝雨》。时长15分钟,访谈类节目。内容包括:关注人的内心情感、心理困惑与心理健康问题。节目内容与周一至周三的三期教育资讯专题联系互动、互有关联。增加节目的整体性、联系性。周五、周六,《走进国学》,名家讲坛类节目,追溯中国历史文化源头,普及国学知识。
三档节目互相联动、共为一体。从人物着眼,从事件着眼,引人入胜,力求推出名记者、名主持、名专家带动节目整体力度。加大节目的影响力,强化节目符号,塑造品牌,以强有力的自我宣传、节目内容提高社会关注度。 公共频道自办节目始于1993年7月1日。1995年12月1日实现全省有线电视联网。随着全省广电干线网的开通,频道节目信号现已覆盖全省14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和部分县、乡、镇。根据中央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市、县广电职能转变的要求,省级公共频道“以标准频道免费传输”,市、县“按规定时段时长在公共频道中插播自办节目”,因此,公共频道被称为“我们大家的频道”。
目前,频道内设综合管理部、总编室、新闻部、专题部、技术部、播控部、产业经营部、节目创优室,职工15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高、中级职称46人,初级职称70多人。
在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集团)的直接领导下,公共频道以“面向全省,服务公众”为宗旨,每天播出18个小时。《公共新闻网》、《直面》、《新新闻时间》、《天天一壶茶》、《陇原今朝》、《荧屏扫描》、《城里城外》等自制类节目精彩纷呈。2000年以来,我台电视节目共获得全国和省级奖250多件,保持了获奖节目年年有增长、年年有国家级奖项,在甘肃新闻传媒市场上赢得了较大的影响力。
节目介绍
《公共新闻网》: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报道省内各地重大的、显著的、接近的、有趣的、突发的人或事。
《新新闻时间》:这档节目依据一种新的学术思潮,将新闻和娱乐结合在一起,侧重地方性,强调参与性。
《天天一壶茶》:一档电视读报栏目,旨在搜索全国平面媒体,传播有效信息。
《直面》:以独特的思维,用纪实的手法来报道发生在全省各地的有影响有价值的新闻事件,突出细节,强化镜头,以生动的语言和电影的效果来链接老百姓关注的新闻。
《城里城外》:城里城外不同人的生活态度,最真实的记录,最原始的还原。 都市频道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以全省县城市居民为主要收视对象的专业化频道,2001年3月1日正式开播。频道下设办公室、总编室、新闻部、专题部、制作部、广告部、播出部。
都市频道拥有先进的制作、播出设备和一支高素质的采编队伍。节目分为新闻、影视、娱乐、科技、财经五大版块,全天播出19个小时。都市频道开播以来,始终坚持“引领都市时尚,再现都市生活,传播都市文化,服务都市市民”的办台宗旨。以平民的视觉,百姓的眼光,把握都市脉搏,体味都市生活,充分体现“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特色,在政府与百姓之间架起“连心桥”,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让都市与您真情相伴,温馨每一天!甘肃电视台都市频道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以全省县城市居民为主要收视对象的专业化频道,2001年3月1日正式开播。频道下设办公室、总编室、新闻部、专题部、制作部、广告部、播出部。
都市频道拥有先进的制作、播出设备和一支高素质的采编队伍。节目分为新闻、影视、娱乐、科技、财经五大版块,全天播出19个小时。都市频道开播以来,始终坚持“引领都市时尚,再现都市生活,传播都市文化,服务都市市民”的办台宗旨。以平民的视觉,百姓的眼光,把握都市脉搏,体味都市生活,充分体现“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特色,在政府与百姓之间架起“连心桥”,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让都市与您真情相伴,温馨每一天!
节目介绍
《新城市》:节目汇集当天全省最新的时政要闻,民生新闻和国际新闻的综合类节目。
《资讯零距离》:一档服务百姓强大信息流,贯穿百业信息,实现真正的甘肃首档资讯零距离版块。使网络信息、平面媒体信息实现进入千家万户电视化。
《都市快报》:一档民生新闻类栏目。
《人车在线》:以介绍本地的最新上市车型为主,并附以活动与人物介绍,围绕车人合一的栏目理念,突出人和车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反映车”元素的同时,为本土的广大车迷竭诚服务。 作为甘肃省一个年轻的电视专业化频道,从每天早上9:00至次日凌晨1:00连续播出16小时,主要内容以中外电影、电视剧,影视资讯专题和娱乐专题为主。
频道影视剧的播出采取剧场化,分别开设了《精彩930》、《欢乐七点半》和《休闲时光》三个剧场,主要播出风格清新、健康向上的国产主题剧和节奏明快、时代感强的港台剧、日韩剧。开播三年来,剧场播出了一批极具震撼力的电视作品,家喻户晓,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除此之外,频道引进的影视资讯栏目,如《每日文化播报》、《环球影视》、《娱乐纵天下》、《影视快讯》、《勇者总动员》以其高雅的格调,丰富的内容,深得专业工作者和影迷朋友的喜爱。
开播三年以来,先后获得“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中华荟萃全国电视纪录片奖”和“甘肃电视文艺奖”等重要奖项,并出色地承办了“体彩杯—全省电视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大赛”和“欢庆甘肃省广电光缆干线网全线开通文艺晚会”等重要活动。
你所不知道的甘肃风俗文化
优质回答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始终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的生活习惯、饮食、服饰、节庆、信仰等都会有所不同。甘肃是个历史悠久的省份,自古以来,人们特殊的风俗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甘肃文化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甘肃岁时习俗
除夕
俗称“年关”,腊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是日午后,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整理室内外环境,接着贴春联、门神、半帘子,挂黄钱,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旧。晚上,家家吃青粉烩菜,叫“装仓”,表示全家团聚,人寿年丰。全家老幼饱食后,还要剩厂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余”。是夜,全家人彻底不眠,叫“熬年”或“守岁”。小辈给长辈磕头辞岁,长辈要给小辈发“福钱”,也叫“压岁钱”。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时令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日扫墓祭祖,谓之“春祭”。武威城乡习俗,凡有坟莹者,须于清明前一、二天到坟上供祭品、烧纸钱、添土;无坟茎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间,到郊外或于自家门前、街道巷口烧纸钱。禁忌在清明节当日上坟、烧纸。传说当日烧的纸钱就成铁钱,死者不能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日清晨,家家户户门头插柳枝,有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线或丝线绳,身佩香囊荷包,并在口、鼻、耳边涂抹雄黄酒,相传这样可以避五毒(即蛇、蝎、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来”的说法,男女青少年身着时兴的夏装,尽情游玩。青年妇女讲究绣香草荷包,缀上流苏,赠送亲友。
旧时,未出嫁的姑娘将荷包带在衣襟或系在发辫上,诱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会自惭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饼子卷糕,亲友间相互馈送。下午,城乡居民成群结伴,游览寺庙,旧时游海子,现在海水干涸,庙宇也毁于地震,改游文庙、古钟楼、雷台、海藏公园、西郊公园等。小孩到野外攀树折枝,编制柳帽,以预防暑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日城乡居民家家蒸月饼,以示全家团圆。武威人的月饼是发面蒸的,如倒覆的脸盆大,种类繁多,有分层月饼、拧丝月饼、对瓣月饼、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来”的俗语,意思是八月已经秋收,食物丰盛。亲友之间,互赠月饼,有攀比之意。
八月十五晚上,蛟洁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内,摆设香案,供上月饼及瓜果等祭品,点蜡燃香,全家围坐赏月。少许,由主妇切开月饼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饼,谈笑风生,颇有情趣。相传祭月神供的西瓜,须剜成锯齿形的两个瓣,如家中有孕妇,可数瓜牙数预测男女,奇数生男,偶数生女。
二、金锁、银锁、拴锁锁
张掖民间在过去有拴锁锁的习俗。“拴锁锁”是给孩子“过满月”,请干大(即拜干爹),或给小伙子、姑娘订婚时举行的一种仪式。 孩子呱呱坠地的第29天,须要“过满月”。这天凡是来过满月的亲戚邻里,一进屋门,首先要给孩子拴个“长命富贵”的锁,以示祝福。
待“宝贝蛋”能跑会跳后,父母又要请三个不同姓氏、品行端正的人给孩子当干大(即干爹),说是能镇邪驱恶、逞凶化吉。父母给孩子寻好“干大”后,择一良日,备好酒席,亲自登门请“干大”们届时光临。这一天吃饭之前,三个“干大”须将各自揣在怀里的“锁锁”掏将出来,一一挂于干儿脖上。
娃娃长大后,说下了媳妇,完婚前须先订婚,订婚又要挂锁锁。这天姑娘羞羞答答地在亲戚的陪伴下,早早来到小伙子家,万事就绪,宾主款款落席,一张大红的八仙桌上,双方的长辈笑呵呵地给孩子和姑娘互挂锁锁,锁锁一挂,这小伙子和姑娘就算被拴住在了一起,两家正式成为亲家。 不论是过满月,请干大,还是订婚所用锁锁,都是同样的东西,旧时,有钱人家专请银匠定制金锁或者银锁,穷家不是铜锁,就是串一串铜钱顶替。
三、陇东皮影
陇东皮影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它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旧时,陇东皮影戏是以食用的清油(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为傀儡的一种民间影子戏。白天有太阳的时候也可演出,称为热影子戏。
皮影戏起源很早,按陇东的民间传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生下来的时候,整天啼哭不止,但有一天,他看到窗子上照射的人影表演便不再哭了,但人影一离开窗子,他又啼哭起来。于是秦始皇命人雕刻出表演人的形状,不断地表演下去,胡亥不哭了,影戏也由此出现了。
北宋时,影戏演出已较为普遍。 《都城纪胜》说:“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镇守庆阳,当时艺人以演皮影戏犒劳将士。清末甘肃大将董福祥曾把环县皮影戏班带到京城为慈禧庆贺寿诞。
四、康宁塞外农家风情
康宁村隶属于张掖市小满乡,全村地势比较平坦,由南向北逐渐延伸,水源充足,属于大满灌区,耕地肥沃,主产小麦、玉米、少量糜谷、洋芋、豆类,经济作物有胡麻、苹果、葵花等。
康宁村由于历年来重视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种植梨树,使得全村人均年收入一直处在全区各乡村之冠,是个名符其实的“小康村”。张掖1992——1993年两届梨花节都在这个村举行,白花的梨花一望无际,令游客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甘肃的文化遗产是什么
优质回答甘肃的文化遗产:锁阳城遗址、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嘉峪关。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结出最绚丽的经济文化果实的地方。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在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甘肃文化影视西甲》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201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