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关龙的传说最佳答案有关龙的传说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龙不是被帝王们全部霸占。在民间,龙仍然以各种方式出现。中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人们以赛龙...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湘西甲管伸缩器,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有关龙的传说

有关龙的传说

最佳答案有关龙的传说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龙不是被帝王们全部霸占。在民间,龙仍然以各种方式出现。中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人们以赛龙舟、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下面介绍一些龙的传说:

龙的传说——天龙:

太原晚报副刊以“天龙”为名。有朋友问:天龙是怎样的龙?为什么会有天龙?

天龙,当然指天上的龙,或升天的龙。龙能够腾翔于云天,是由其取材对象和神性决定的。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兆祸、示威来概括。其中的“好飞”和“通天”,是“天龙”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知道,作为龙的集合对象,雷电、云雾、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而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牛、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枣古人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等,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等,和飞升腾跃在空中的雷电、云雾、虹霓等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

“好飞”必然“通天”。因为“飞”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辽阔、至高无上的天。因而,从远古到如今,人们总是让神龙常常出现在浩渺无垠的昊天云气中。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双耳盆上,有将“鱼藻纹”和“鸟纹”刻划在一起的图案;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鸟鱼纹”,也将天上飞的鸟同水中游的鱼枣龙的集合对象联系起来。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的模糊集合之初,龙就开始有了“通天”的意味。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了一件“龙凤导引升天帛画”。画面上的龙,竖身卷尾,头脸朝天,肢爪划动,跃跃而上。旁边是它的同伴枣昂首展翅的凤。龙凤之下,站一位双手合十的裙服女子。显然,这位女子在祈祷着、接受着龙凤的导引,要飞升到天上去,做一名自由自在的“女仙”。

于是,龙就有了沟通天地,做天地间的桥梁和信使的能力和身份。那些专制帝王们之所以称自己为“真龙天子”,其根本点就在于瞅准了龙的“通天”的神性,和充当天地间桥梁和信使的能力。

对于老百姓而言,“天龙”则是一种民族心理的对应、释放和外化。我们的祖先们,生活在异常艰辛的环境里,自然界灾害频仍,氏族间你争我斗,自身面临生老病死诸多苦痛。进入阶级社会后,又增加了来自专制皇权的压力,而这后一种压力又同道德伦理相结合,以“三纲五常”等形式箍桶填鸭般灌进人们的血脉中,不容分说、无可拒绝地捆绑住人们的手脚。然而,追求自由乃是人之为人的天性枣天性自由却无时不在羁绊之中,于是,人们期冀着、希求着、幻想着挣开绳索,超脱尘世,过一种能使天性充分展开的无拘无束的生活。

龙为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提供了可能。它既可以舒畅地在水中游,矫捷地在地上走,更可以潇洒地在天上飞。天上多么美妙啊!皎洁的明月,雪白的云团,艳丽的霞光,更有长风千里,电掣万仞,雷霹八方……天龙,天龙,实际上是人心想高飞、在高飞啊。

龙的传说——龙珠:

人们在建筑彩画、雕刻、服饰绣品等载体上常见“龙戏珠”(有“单龙戏珠”、“二龙戏珠”、“三龙戏珠”、“多龙戏珠”之分)图案。有朋友问了:什么是“龙珠”?“龙珠”因何而来?“龙戏珠”又是怎么回事?

龙珠是与龙有关的珠。“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颌下。”这是《庄子》的说法了。《埤雅》也言“龙珠在颌”。《述异记》讲,“凡有龙珠,龙所吐者……越人谚云:‘种千亩木奴,不如一龙珠。’”上述说法讲了两个意思:一是龙珠常藏在龙的口腔之中,适当的时候,龙会把它吐出来;二是龙珠的价值很高,用民谚来说,就是得一颗龙珠,胜过种一千亩柑橘。

那么,龙珠从何而来呢?龙为什么要戏珠呢?

我们知道,珠,是水中的某些软体动物,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其贝壳内分泌并形成的圆形颗粒,因其有亮丽的光泽而被人们所喜爱,因而被称作珍珠。既然水中的动物能生出珠来,作为水族之长的龙,自然也要有珠而生了枣这该是龙珠神话产生的一个基本思路。

但是,事情好像还不是这么简单。龙是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集合的对象有鱼、鳄、蛇、猪、马、牛,以及雷电、云雾、虹霓等等。其中,鳄类和蛇类是卵生的。卵是圆形的,也可以说是颗粒状的,是比珍珠大得多的颗粒。那么,古人会不会把鳄卵蛇卵当作一种“珠”呢?回答是肯定的。古人能将鳄蛇作为主要的集合对象,对其卵自然不会忽略;对鳄和蛇来说,卵的意义是重大的,是生命之源,有卵便有鳄、有蛇,进而才有龙。因此,卵是完全可以以“珠”的身份进入龙的生活之中的。那么,龙珠就是龙卵;龙戏珠,实际上就是龙戏“卵”,是龙这个神物,对生命的呵护、爱抚和尊重。其中体现和表达的,是古人的一种“生命意识”,即对转承不息的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和发挥。

民间吞珠化龙的传说为我们的看法提供了注脚:某少年割草(或打水)得一宝珠,此珠放到米缸涨米,放到钱柜生钱。某财主知道后,带人来抢珠。少年情急中将珠放到口里,却一不小心咽了下去。于是口渴求饮,缸水喝干了,又去喝河水、江水。喝着喝着,头上冒出了角,眼睛朝外凸,身子变长出鳞枣化为龙了。这样的传说广泛地流传于四川、浙江、广东等地,从中透示出“珠”的珍贵,以及珠和龙生命相依的关系。

太阳,是我们对“珠”的另一个理解。我们见到的一些龙戏珠图案,尤其是那些二龙戏珠图案,其珠多有火焰升腾,分明是一枚“火珠”或“火球”;下面是滔滔海水,可以理解为火球跃出海面。在人们的视野和观念中,堪称“火球”的,太阳可排在第一。那么,很显然,火球出海也就是太阳出海了。既然是太阳出海,为什么要龙来“戏”呢?这里要引入古人眼中的四方神: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龙则是代表东方的神物。这样看来,龙戏珠就有太阳崇拜的意思了,该是太阳崇拜和龙崇拜的交融。

龙分雌雄,这是二龙戏珠的图案比较多的原因。如果珠作卵解,就是父母双方共同呵护、爱抚他们的子女;如果珠作太阳解,就是雌雄二龙共迎旭日东升,让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再者,二龙对称,龙体弯长,珠形滚圆,在构图上也具有一种美感。

龙的传说——乌龙:

少华山下的龙潭堡,原先只有十来户人家。村里住着:一家姓刘的父女二人,靠做卖豆腐为生。女儿名珠凤,出落得俏模俊样。

有一天珠凤去挑水,钩搭上挂上来一条小黑蛇。她把小黑蛇捉下来放到井台上,说:“怪可怜的,放了去吧!”小黑蛇对她点了点头,一转身窜到井里去了。

珠凤挑水刚进屋,听见背后有人叫她。转身一看,是个二十来岁的漂亮小伙。小伙拉住珠凤的手,在她手心里放了一粒滚圆滚圆的珠子,说:“我是渭河龙君的五太子,刚才在龙潭中戏游,不小心撞在你的钩搭上挣脱不得,多谢大姐救命之恩。这是一颗龙珠,你把它放在水缸里,就不用天天挑水了。往后有啥为难事,大姐只管说一声吧。”说完,顿时不见了影儿。珠凤追出门外,只见井口一团白雾,听得井水哗啦啦响了几声。她觉得像是在梦中一般,再看手里,分明是颗宝珠。进屋后,她将龙珠往水瓮里一丢,哗枣,水花翻溅,泛起满满一瓮清水,尝一口,比那井水还甜,珠凤知是宝物,对谁也没讲,连她亲大也瞒着。只是常常想起乌龙,每天都去井台上挑一担水,偷偷往井里看上几眼。

离龙潭堡四五里的孙家堡住着一家财东尹立先。珠凤他妈死的时候,刘老汉没钱殓葬,借了尹财东十两银子。日子穷,还不起,却常给尹家送些豆腐,权当付了利息。这十两本银尹财东也不催要,乐得一年到头吃豆腐不花钱买。

珠凤姑娘年长一年,越发出落。尹立先贼眼骨碌一转,打起了珠凤的鬼主意。先是请了个能说会道的媒婆,给珠凤说媒下聘礼来了。刘老汉执意不肯,珠凤心性刚烈,提起礼盒子摔到门外,媒婆碰了一鼻子灰。

尹财东知道了,气得直翻白眼,骂道:“老东西给脸不要脸,十两银子的财十几年咧欠着不还。哼!连本带利纹银百两,三天内交来啥说不说,交不来银子枣哼哼!”他眯起眼一声冷笑:“叫珠凤姑娘来顶账!”话传到刘老汉耳朵里,他也没了主意。珠凤只是爬在炕沿上哭,左思右想没办法”等到半夜她大睡定,跑到井台儿上,牙一咬,心一横,大叫一声:“妈,儿跟你来了!”眼睛一闭,纵身扑进井里。

珠凤只觉得头晕目眩,像是腾云驾雾一般。忽听得耳朵边有人呼喊:“珠凤,珠凤妹妹!”慢慢睁开眼一看,原来自己不曾落到水里,却躺在乌龙的胳膊上。“乌龙哥!”她像见到亲人一般,伏在乌龙的怀里大哭起来。乌龙劝她说:“珠凤,你的事我都知道,你不要难过。狗财东为富不仁,天理难容,看我收拾这条老狗”……我送你回去吧!”珠凤不肯,他在她耳边一阵悄声絮语,说得珠凤含泪带笑,连连点头。

听得珠凤投井、乡亲们打着火把下井救人。乌龙见有人下来,轻声对珠凤说:“好妹妹,我不送你了。”双手将珠凤托起。下井的人摸到珠凤,连忙绑上绳子,把她救了上来。

夜深人静,珠风把她和乌龙的事从头到尾给父亲学了一遍,老汉听了暗暗惊喜,却又半信半疑。珠风从瓮里捞起龙珠,老汉见果然不是世俗之物,才信了珠凤的话。珠凤跳井得救的消息传到尹立先耳里,老贼捋着鼠须一阵奸笑:“嘿,分明是天公作美。我尹某人家财万贯,金银满箱,再能有这么个美人几,可真是……啊,嘿……”贼眼一转,吩咐下人分头准备去了。第二天一大早,老贼带着一伙家丁朝珠凤家奔去。走到半路,一阵狂风卷着沙石吹得天昏地暗,带来的财礼早刮得没了影儿,尹贼连人带马翻倒在地。狂风过后,老贼一看,财礼虽空,人马俱在,就揉了揉被摔歪的鼻子,带着一帮家院,挥棍舞棒,直奔刘老汉家来抢珠凤。

乌龙见老贼三番事过,仍不知改,待老贼冲到井台边,便现出真形,口含龙珠,喷出一股清泉。一时间电闪雷呜,恶浪滔天,尹贼一伙狼哭鬼嚎,随波翻滚,被冲入渭水河中,喂了鱼鳖。

一会儿云消雾散,满天霞光,云端里舞起一条黑色巨龙,龙背上坐着珠凤姑娘。飞到山顶,乌龙卧下歇息,珠凤向父亲和乡亲们挥手告别。

从此,人们就把这村子叫做龙泉村,后来又改成龙潭堡,把龙歇息的山头也起名叫做乌龙山,年代久了,都叫做五龙山了。

龙的传说——龙舟: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其起因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事物原始·端阳》)吴越交战,勾践败而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了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拨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二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舟去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碑》)。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三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这种说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除上述外,各地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在贵州黔东南地区,有说法认为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舍身杀死毒龙的老人;云南傣族认为是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又作“岩宏窝”)。还有“迎夏至”、“避恶日”——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不祥的日子等说法。

这些说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没有说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管是为了纪念某某人,还是为了“迎夏至”、“避恶日”,为什么偏偏要举办“龙舟”竞渡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赛“龙舟”而不赛其它什么“舟”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龙的基本神性入手。我们说过,龙有喜水、好飞、善变、征瑞等神性和兴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既然有这样的神性和神职,被生活在江渎四流、湖泊星罗的水乡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崇拜意识必然要外化为具体行为。这些行为包括:祭神,将人间美味敬献给神灵,并伴之以香火,让其款款享用;娱神,歌唱、舞蹈,想着法儿让神快乐;拟神,模仿神的举止形态,表示自己和神物有密切的关系,自己身上已秉赋了“神性”,从而能够“神灵活现”。这大概是“龙舟竞渡”的深层动因。人们相信,通过声势浩大的竞赛龙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龙心神感应而大娱大悦,从而焕发神性,克尽神职,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稼渔丰成。同时,也使人们自身秉赋龙性,像龙那样强悍矫健,进而怯邪弥难。至于纪念某某人云云,只不过是一种附会。原因大概在于,这些人杰的“人性”和龙的“神性”有相通一致之处,又多少分担了龙的一部分“神职”。比如伍子胥就曾被奉为长江水域的“水仙”、“涛神”、“潮神”和“江神”;屈原也曾被封为“广源顺济王”,有“江神即楚大夫屈原”之说。

“龙舟”是做成龙形或刻有龙纹的船只。古代那些有“真龙天子”之称的帝王们,行走水路时一般都要乘龙舟。如“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穆天子传》),“上御龙舟,幸江都”(《隋书·炀帝纪》)。皇帝乘坐的龙舟,高大宽敞,雄伟奢华,舟上楼阁巍峨,舟身精雕细镂,彩绘金饰,气象非凡。南宋画院待诏李嵩画的“大龙舟”,即是一例。民间用来竞渡的龙舟和皇家龙舟不可比肩,一般都做得窄小狭长一些,以利赛事。

用作竞渡的龙舟,其形制因时代而变化,因地域而不同。据载,旧时西湖上的龙舟,约四五丈长,头尾高翘,彩画成龙形;中舱上下两层,船首有龙头太子和秋千架,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剑、戟等“十八般武艺”和各式旗帜。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

苏州的龙舟分成各色,四角插旌旗,鼓吹手伏在中舱,两旁划手十六人。篙师执长钩立于船头,称作挡头篙。船头亭上,选面端貌正的儿童,装扮成台阁故事,称龙头太子。船尾高丈余,牵系彩绳,由擅长嬉水的小儿表演“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等节目。

当代用来竞渡的龙船,形制比旧时简化了许多。船以色彩分赤龙、青龙、黄龙、白龙、黑龙等。船身、船上的罗伞旌旗等装饰,以及划手们的服装乃至船桨,都要求一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龙舟短则七丈多,长则十一丈余,划动时有如游龙戏水。福建的龙舟,船首雕刻龙头,口能开合,舌能转动。贵州的龙舟由三只独木船联合而成,中间较长的一只称“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挥,两边的两只船身稍短,称“子船”。

有关竞渡的仪式、规定、技巧和情景也因时因地不同而丰富多彩。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锣挟鸣涛鼓骇雷,红旗斜插剪波来。锦标夺到轩腾处,风卷龙髯雪作堆。”古人的诗句将几百年前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跃然纸上。

诗中提到的“标”即“标竿”或“标船”,是各龙船争夺的目标。“标竿”上悬挂锦彩、银碗、钱钞等赏物,立于水中,快捷先到者可得。“标船”设置在终点,当竞渡的龙舟接近时,将“标”抛入水中,让诸“龙”争夺。标有“鱼标”、“鸭标”、“铁标”等。鱼标鸭标是活的,投入水中即刻游走,要一下子捉住,是不容易的。铁标沉重,抛落便到水底,如果没有相当棒的潜水本领,同样是捉不起来的。因此,龙船上一般都要安排一两个水性极好的“标手”,专司夺标之职。

有的地方还流行“做胜会”——即由看船上的游客买土罐或鸭子,掷入水中,由参与竞渡的龙舟,入水争夺以为娱乐。

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如在屈原投水的汨罗江畔,每年龙舟竞渡前,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抬着龙头,一批一批地汇聚在屈原像下,叩拜、吊唁、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澡,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地域不同,讲究不同。有的地方出龙前数日,要祀神演试一番,名曰“下水”。上岸送神,称作“拨龙头”。竞渡的组织者,年前率众位游手,将一根带叶竹竿竖立桥头,以便来年“出龙认色”,其名曰“钻五”;月朔互相往来,名曰“拜客”,等等。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龙舟竞渡也传到了日本及东南亚诸国。比如,日本的九州、冲绳等沿海地区,就流行一种赛船活动。不过他们不叫龙舟竞渡,而叫“爬龙”。新加坡常在端午节这天,举行全国性的龙舟比赛。他们的龙舟披红挂彩,扮作“狮子”、“狗熊”的司鼓手站在龙舟最前面,擂动大鼓,指挥和协调划手动作。整个比赛,一般从下午两三点开始,直到夕阳西下才告结束。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84年5月16日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年10月,在广东佛山举行了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赛。1985年6月6日,中国龙舟协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宣告成立。7月,第二届屈原杯龙舟赛在葛洲坝三江航道举行,观众多达十余万。这样的龙舟竞渡至今已举行了十数届。近年来的龙舟竞渡,赛制趋于完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向国际性赛事进展。

龙舟竞渡需要宽而深的江海湖泊,水域浅小浮不起船的地方就竞渡不成了。于是,浅水地的人们就做成“旱龙舟”,在街市、高台、场地上游走,俗称“迎鬼船”。江西一带有这样的风俗,时间亦在端午节。

造龙船也不只是为了竞渡。如贵州黔东南和湘西一带苗族同胞的“龙船节”,所做的龙船就不是为了竞赛,而主要是为了乘坐龙船游村串寨,会亲访友。龙船下水前,先由歌师唱吉祥祝福歌,祝愿龙船一路顺风。每条船上都有一位“鼓头”,由全寨推选出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坐于龙颈击鼓发令,主持船上活动。龙船过寨,鸣放铁炮传告亲友,岸上报以“接龙”鞭炮,亲友遂上前向船上的人敬米酒,并将鸭、鹅、彩绸等礼品挂于“龙头”。龙船靠岸,水手们将糯米饭团和菜肴放在船帮上就餐,不用碗筷。妇女、儿童这时纷纷前来“讨路边饭”,据说吃了龙船上的食品能消灾避难。龙船形制精巧美观,龙身由一只母船和两只子船捆扎而成,叫做“子母船”,皆为独木镂空。龙头约长两米多,用水柳木雕刻,装有一对一米多长的龙角。因龙头着色不同,分为青龙、赤龙、黄龙等。各寨为了保护龙船,还专门建有“龙篷”。龙船节从农历五月十六日开始,具体节期各地各寨略有不同,只要全寨薅完秧,本寨龙船即可下水,历时三天左右。在广东水乡,龙船出游时,家家送米酒给划船的人,并由老人为龙点眼,然后才下水游去。游完后,龙头供奉在龙王庙,船身埋入河床沙泥中,第二年挖出来再用。傍晚,村民们还要烧一大锅“龙船饭”,不管什么人都可以食用,以广结“龙缘”,遍得“龙福”。

龙的传说——舞龙:

每逢节日庆典,我们都能看到欢腾旋跃,让人兴奋不已的舞龙。舞龙也称“龙舞”、“耍龙”、“闹龙灯”、“玩龙灯”、“龙灯会”。那么,为什么要舞龙呢?

舞龙的用意,概括起来不外乎这么几条: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娱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

其中,祈雨祈福是最基础的。两湖一带民间传说,战国时的鬼谷子和金角老龙相遇,鬼谷子说:“据我掐算,近日有雨,城内三十六点,城外四十八点。”金角老龙有意让鬼谷子的预言落空,便利用职务之便,让城内下了四十八点,城外下了三十六点,结果城内不少老百姓死于水患。后来玉皇大帝问罪,金角老龙受到贬黜。为了赎罪,老龙便在每年的新春到来之际,逐门逐户地向老百姓鞠躬赔礼,并承诺一年的风调雨顺。于是,人们便据此传说,用竹条铁丝、绸缎纱布扎制成彩龙,每逢年节舞耍一番,表达欢快喜悦之情,也寓意老龙臣服,天随人愿。四川铜梁一带的传说也异曲同工:东海龙王患腰痛病,变成一个老头上岸求医。大夫通过把脉知其非人,便让其恢复原形,并从其腰间捉出一条蜈蚣。龙王病愈后,以泄露天机为谢:言人们只要照它的样子造一条龙四处舞游,便能保雨水及时,五谷丰成。

舞龙祈雨在先秦时期已开始流行,到汉代已具相当规模,形式也多有讲究。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汉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龙,炎夏求雨舞赤龙或黄龙,秋季求雨舞白龙,冬天求雨舞黑龙。这些龙长达数丈,每次出动五至九条不等。

后世的舞龙,大都包含有祈雨祈福的意味。如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山区的“龙头蚕身灯”。该灯由“龙”的头和“蚕”的身与尾组成。制作考究,形体小巧,头尾能曲能伸,宛转灵活。竹圈联成蚕身,绳索系其内,白布蒙其外,外用红绿彩环缠身,由三个舞技出众的民间艺人分别持头、腰、尾三个部分执耍。“龙头蚕身灯”一般都是成对出行。出灯前,每对灯都要下到江边“吸水”,然后才沿门沿户祝福吉祥。为什么要“吸水”呢?很好理解,龙吸饱了水,才能保证雨水充足。

南方一些地方流行舞草龙枣由柳条、青藤、稻草扎成,夜晚舞耍时,龙身上满插香火,因而又称“香龙”、“香火龙”。舞龙结束时,还要在喧天的锣鼓鞭炮声中,恭恭敬敬地将草龙送到江河溪潭之中。其用意也是让龙回龙宫,以保佑一方地面风调雨顺。

以娱神娱己为目的舞龙可追溯到汉代的“鱼龙曼延”。《汉书·西域传赞》载:“孝武之世……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颜师古解释说,巴俞都卢、海中砀极都是歌舞名,而“鱼龙”,则是由人装扮成一种来自西域的巨形珍兽枣舍利之兽,先在庭前舞蹈戏乐,然后到殿前激水,水花飞溅中,化作一条巨大的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目”。然后,再化作身长八丈的黄龙,“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故又名“黄龙变”。由此看来,“鱼龙”,当是一种由人装扮成巨鱼和巨龙进行表演的大型舞蹈。由于巨鱼和巨龙之间有一个“变”的问题,因此在表演时,可能还需要幻术、布景、烟雾等来配合。

那么,“曼延”又作何解释呢?“曼延”也作漫衍、曼衍、蔓延等,是古代一种大兽的名字。据说这种大兽“似狸,长百寻”,可以“仿此演为百戏。”古代八尺为一寻,百寻就是八十丈。因而《西京赋》中有“巨兽百寻,是为曼延”之句,薛综注曰:“作大兽,长八十丈,所谓鱼龙曼延也。”由此推断,“曼延”是“假作兽以戏”,是由人扮演成各种巨兽的舞蹈。“鱼龙”当是其中典型的主要的一种,因而称作“鱼龙曼延”。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李尤在《平乐观赋》中都有对“鱼龙曼延”的生动描述。从中可以看到,作为汉代的大型歌舞,“鱼龙曼延”集合了当时最高水平的演员阵容以及布景、道具和特技,可谓规模宏大,幻象纷呈。除中心节目“巨鱼变巨龙”外,还有由人扮装的熊、虎、猿猴、大象、大雀、大龟、大蟾蜍及其它不知名的奇兽参与演出。

史料之外,还可以从汉代画像石上找到“鱼龙曼延”的影子。如铜山洪楼发现的乐舞百戏画像石,山东沂南出土的角抵百戏画像石,上面都有鱼龙作舞的图像。

“鱼龙曼延”从汉至唐,延续了将近七八百年的时间,唐以后,整体上逐渐失传,后世传留下来的,只是其中的部分节目。民间的龙舞、狮子舞、麒麟舞等,可视作对“鱼龙曼延”的传承和演变。

灯与龙的结合,大约起始于宋时。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道:“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这样的龙灯,即是我们所说的放置在那里专供人们观赏的龙形灯饰。问题是龙是一个能行走、善飞腾的神物,总不能呆到那儿不动啊,况且无论宫廷还是民间,自古都有舞龙的传统。既然舞,就不光在白天舞,晚上也要舞,晚上舞就离不开灯,因此大凡舞之龙,都通称“龙灯”。

“龙灯会”一般在佳节、盛会时举行,场地选在长街广场、村头湾边开阔平坦的地方。龙的品种丰富多彩,有竹龙、木龙、荆龙、草龙、布龙、纱龙、纸龙;有由荷花和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刨花扎成的“木花龙”,用铁皮卷成的“铁皮龙”,等等。

龙灯各地都有。四川省铜梁县的龙灯比较出名。国庆50周年大典上的金色巨龙,就出自这个县。铜梁龙灯有“正龙”:头大、胫长、节内点灯,以灯光取代烟火,玩时比较安全。还有用竹编作龙骨,纸扎龙头,布做龙脊,借助灯火而起舞的“彩龙”;用皮纸或绢绸做皮,彩绘鳞甲,龙身能伸缩转动的“肉龙”或“蠕龙”;天旱时求雨,舞时可泼水的“黄荆龙”;用白花扎成,用来祭祀亡灵的“孝龙”;用稻草扎成,插入竹竿,执持起来耍舞的“草把龙”;以及由孩子们耍舞的,用一棵棵大白菜插上竹竿,点燃红烛,中间串以绳索的“菜龙”,等等。

铜梁人舞龙有不少讲究。过去沿袭汉代的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现在逢年过节舞彩龙,舞到人家门前就暂时停下来,龙头频点向主人拜年祝福,然后再上下翻腾,左盘右旋。这时,主人必须鸣放鞭炮以示欢迎,并有所答谢:裹着钱的“红包”或糖果香烟等。

广东佛山人也喜欢舞龙。四五十年代,佛山龙多是用一把把雨伞

国民党德械师的装备有哪些

最佳答案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以德国体制来建立新的军队。随着德国装备与德式训练的应用。与军火相关的重工业集团、生产设备制造厂、原料供货商,纷纷开始与中国密切交往。1934年,大量的德制装备运到中国,主要有24门150毫米野战重炮(即德军FH-18型),20门37毫米战防炮(即德军Pak35/36型)数千支毛瑟二四型步枪,数千支捷克造ZB26轻机枪及瑞士厄利孔(Ore-linkon)公司的20毫米机关炮,此外还有西门子的通信器材、蔡司望远镜、德制轻战车、架桥器材、防空探照灯等各种装备。

1936年和1937年,德国分别运交2300万和8200万马克军火给中国,其中有150毫米要塞大炮(用于长江江防)、高射炮、步枪、机枪、迫击炮、重机枪、各式弹药、钢盔,以及鱼雷、快艇、通信器材,还有制钢、炼焦、化工等兵工生产设备。在不到10年的时问里,国民政府在长江流域已初步整建起国防工业与新式陆军。为日后的抗战奠定了一个坚实的葺事基础。同时,陆军步兵的基本单兵装雀也依照当时德国军事力量的标准进行驻装备。

步兵制式野战装备配德制或仿德制1924年式7.92毫米步枪、德制M35钢盔、皮质背包、军毯、雨布、铁制创盒、水壶、干粮袋、刺刀、两组三联装的皮质枪弹盒。这套装具主要参考日军军制及后来德国军制设计,但许多单兵装具的设计却是与当时德军的样式相同。例如干粮袋、刺刀等。这些装具只在阅兵仪式和正式的野战训练中才有机会亮相。战时却很少配发,算是摆设吧。

步兵在战场上使用的战斗装具较为简陋,如大家较为熟知的单兵用弹袋,是帆布制的长形弹袋,携带方式至少有两种:一种是一长条由肩上斜绕一周至腰间再绕一圈,最后以布带打结系在腰间。这一种弹袋可插近20个弹包,每个弹包可容纳一个弹夹(5发枪弹),这种方式最为普遍,从诸多现存照片考证得知,“德式”部队即采用这种。另一种为较短的两条,或在胸前交叉,有如“X”形,或由两肩挂下,如同倒“U”字形。还有肩上一条,腰上一条的用法。

图解国民革命军中央军单兵手持手榴弹束

每名士兵除步枪外还携带两枚M24型手榴弹,放在一个帆布袋内。挂于左右胸前,由细布条连接挂于脖子上,绑在士兵的背后加以固定。通过历史资料来看,手榴弹袋也有五联装,甚至还有八联装的,或挂于胸前,或斜背于腰闻。由于当时缺乏反坦克武器,士兵甚至对坦克一无所知。因此只能采用身绑手榴弹冲向日军坦克这种极其惨烈的方式了。

步枪除德制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步枪外,其它中央军使用的步枪五花八门,最多的是“汉阳造”和毛瑟1904/1907年式的衍生型,包括四年式(元年式为6.8毫米,四年式改为7.92毫米)及东三省兵工厂生产的十三年式。由于中国与日军一样,把拼刺刀作为一种常用的战术,因此刺刀长度都在500毫米。尤其是中正式由于枪短,刺刀长达575毫米,但上刺刀后仍比日本三八式短10毫米左右,许多人引以为憾。

图解国民革命军中央军单兵手持上刺刀的中正式步枪,后背大刀片。

德制师配备的枪弹主要有尖头弹、圆头弹和重尖弹三种,另外还有特种枪弹,例如反装甲的钢心弹等。尖头弹供中正式系列步枪和捷克ZB26式轻机枪使用,圆头弹供“汉阳造”使用。虽然四年式是7.92毫米口径,但有一部分使用圆头弹。重尖弹则专供二四式或三十年式重机枪使用。

德制M35钢盔原是供新建立的德国空军用,在接受中国约22万顶的订单后,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立即指示优先供给中国。据目前已知的记载,到1936年共进口了315000顶M35钢盔,1937年开始装备,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嫡系部队都基本配发了M35。抗战初期的山西忻口战役中,前来增援的中央军第85师(师长陈铁)就因为佩戴M35钢盔,而被日军判定为主力部队,遭到猛烈打击。

德制师的军服主要是棉质的。不过据88师的万方澄回忆,当时冬天也有呢军服、呢大衣,春秋有驼绒夹衣,夏天为卡其短袖衫和短裤。事实上,军官确有呢质的军服,尤其是所谓“甲种呢”的黄绿色军常服。

军用水壶为椭圆形,主要由水壶、水壶套及背带三部分组成,非常具有中国特色(日式是平底的)。水壶套由橄榄绿色的帆布或呢制布料制成,到抗战困难时期,通常只是一层棉布。中式水壶一直使用肩背带,与后期将德式水壶挂在腰带上不同。

干粮袋(杂物袋)的形状与德式略有不同,携行方式则与早期德式的相同,也是用背带跨肩,后来才改系在腰带上。

中国仿德国1930式防毒面具外形与西班牙的类似,非德军之圆筒装具。巩县兵工厂在1934年(民国23年)向德国采购设备,准备自制防毒面具。1936年时日产量已达250副,型号定为二四式防毒面具。生产防毒面具的兵工厂还有金陵兵工厂、广东面具厂(广东面具厂后改名为42兵工厂所生产的型号,非按年号而定)等,型号有二三式、二四式、二七式及四二式。国民政府部队所使用的防毒面具圆筒装可能来自于法国在二次大战之前制作过的防毒面具圆筒装,其特征是增强纹是横的,不像德军二次大战中所用的直纹。国民革命军由于数量众多,且物资缺乏,所以防毒面具没有全部装备,只是配发给国民革命军嫡系部队和一些特殊兵种,如防空兵,炮兵等部队。由于侵华日军不履行日内瓦公约,大肆使用毒气,加之国军防毒面具的装备不足,就给广大中国抗战官兵带来了惨重的伤亡。

图解国军中央军毛瑟手枪枪手,为防止手枪套晃动,枪手在着装时一般先背负枪套,再挂上弹包组。

中国是使用德国毛瑟手枪最多,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的国家,它被亲切地称为“盒子炮”、“驳壳枪”、“匣枪”、“快慢机”等。另外毛瑟手枪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称-“自来得”,事实上这是它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它的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 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

在北洋政府陆军部档案中,有一份文件是1912年9月,陆军部与德商礼和洋行(Carlowitz&Co.)签约,购买:“七密里六三自来得毛瑟手枪二百杆,连有木匣手把,每杆连子弹五百粒,价计足银五十八两。共计足银一万一千六百两。在天津码头交货。关税在外。”这是自来得手枪一词,在1911年(民国元年)即已使用的明证,可能是最早引进的文件实例,而速射型要在将近二十年之后才出现。在美国,因为握把的形状,一般称之为扫把柄(Broom handle),也有由中文翻译而称之为盒子炮(Box Cannon)的。许多人称速射型为712型,并说这是毛瑟厂的型号,事实上这是德国GECO(Gustavo Glenshaw)公司的目录号码,与毛瑟无关。许多人也称盒子炮为C96(Construction 96即96型),这是在欧洲常用的一个名称,原先专指的是短管的盒子炮,与Bolo一样,即有人所称之为的警用型。所谓的Bolo,来自俄国的布什维克(Bolsheviks,俄国共产党的前身)党人,因为3.9寸的盒子炮当时为其大量使用之故。

中国的盒子炮来源有四种:

一、中国各兵工厂以机械辅助生产的:这一类的盒子炮材质及加工品质较好,虽然仍摆脱不了手工装配,零件不能互换等毛病,但整体而言,几乎可以与舶来品相比。已知的生产厂至少有:汉阳兵工厂、巩县兵工厂、大沽造船所、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重庆武器修理所、衡阳军械局等。

图解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手持驳壳枪的士兵冬装

二、修械所、厂、队生产:这一类盒子炮为随军修械队,在修枪之余,也制造一些军械。如宋哲元的西北修械所、湘西荼陵修械所、八路军梁沟四所等。这一类的材质及品质差距极大,有的修械所设备好,材料供应好,则产品较佳。象八路军那样在敌后的修械所,因为钢材来源断绝,多半是用铁道钢加工而成。

三、私人游动修枪、造枪商贩:这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如走方郎中。史料中说到河北、河南、四川都很多。由一人到数人不等,为地方豪强大户、小股军队、土匪修造枪支,按客户的意思,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天半月,以手工打造。其品质依人而异,一般都烙印有原厂的一切印记,惟妙惟肖。当然,也有的印得不知所云,可能是没有原枪做样子,只是师傅教下来,以讹传讹。这类枪很多中看不中用,打几发是可以,打多了就会出问题。有许多的表面处理非常粗糙,一看就晓得是手工打造。

四、舶来品:主要来源是德国和西班牙,经由上海、天津等地的洋行进口。有一份文件是1924年9月10日,陆军部与天津德商世昌洋行签约,购买:“德国新式口径七六三密理米突、枪筒九六密理米突、表尺一千米突之毛瑟手枪一千七百杆,连同空木柄及每杆子弹五百颗、甲(注:假)子弹一个、弹簧一个、弓簧一个、螺丝板一个、每杆净收价洋七十整,共计价洋一十一万九千元整。”本文件中的盒子炮,枪管核算起来只有3.77寸,相当特殊。1934年3月12日,中信局副经理李耀煌向蒋介石报告:“奉委员长电,渝,订买廿响驳壳手枪五千枝,经尊查得德制老牌毛瑟一种,西班牙仿装两种(注:Astra Super Azul,另外还有Royal),价格以西班牙之恩斯达牌低过德枪一元七角国币。德枪结构虽属较为坚固,惟枪杆稍短,以致射程亦少二百米突。如订货时要德枪加长枪杆如西班牙式,则射程当为一致。又,委员长曾电喻查捷克手枪,经尊查得捷克各厂无此种驳壳出售,合并陈明。”1936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开支列表中,有“购廿响驳壳手枪二万枝附子弹二千万发”一项,共280万法币。又如蒋介石致中国驻德商务参赞谭伯羽电报:“武昌,1938年3月1日:柏林。中国大使馆谭伯羽先生:密。请即商订德国八一迫击炮300门,每门配炮弹3,000发,如有现货更好。又购廿响驳壳手枪2万枝,每枝配弹2,000发,如无现货,则购买其他式手枪亦可。总愈快愈好,其价请速详报。中正。”许多经商业渠道进口的德国盒子炮,在弹仓的左侧,印有中文的[德国制]三字。有的人以为盒子炮就是10发,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6发、10发、20发都有,前两者用的是固定弹匣, 后者多为插入式。20发固定弹匣也有,但是极为罕见。

由的文件看来,抗战前到抗战初,中国买的都指定是要20发,买来当然是配到了中央军去了。所以,说中央军主要配发10响毛瑟手枪,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德械师中的士官大多配用毛瑟“二十响”全自动手枪。他们携带着造型简单的专用皮制枪套,只有半截,上下为开放式,毛瑟枪的木壳枪套直接插入其中。同时还配有毛瑟枪专用皮质弹匣包。正面有可装20发弹匣的弹包12个,用皮带扣系在后腰,“Y”字形肩带分3点支撑弹包组。国军毛瑟枪手在着装时,先将枪套以左肩右肋或右肩左肋的方式背负,再将弹包组穿上,如此手枪套即被固定于弹包组之下,而不会晃动。

图解国军中央军冲锋枪枪手

冲锋枪(当时中国叫手提机关枪)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单人近战武器,特别是轻型或微型冲锋枪由于火力猛烈、使用灵活,很适合于冲锋或反冲锋,以及丛林、战壕、城市巷战等短兵相接的战斗。因此,目前冲锋枪作为枪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对于步兵、伞兵、侦察兵、边防部队及警卫部队等来说,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个人自卫和战斗武器。早在1915年,为了适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地战的需要,意大利人B•A•列维里设计了一种发射9mm手枪弹的双管连发枪,从而奠定了现代冲锋枪的基础。1918年,德国人H•斯迈塞尔设计的第一支适于单兵使用的伯格曼MP18式9mm冲锋枪问世,同年,其改进型MP18I式冲锋枪正式装备德国陆军使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冲锋枪初步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许多国家对冲锋枪的战术作用认识不足,因而产品型号不多。有代表性的冲锋枪包括意大利的维拉• 佩罗萨和伯莱塔M1938A式,德国的伯格曼MP18I式和MP38式,西班牙的MX1935式和T•N•35系列,瑞士的MKIO,美国的汤普森M1928A1式及苏联的1934/38式。这些冲锋枪因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体积、质量较大,安全性、可靠性差,使生产的数量和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军队也曾从德国大量引进施梅瑟(Bergman) MP18冲锋枪(中国人曾称其为“花机关枪”其实就是德国的施梅瑟MP18冲锋枪的外销版),其枪长832mm,重4.1千克,弹夹内可容9mm子弹32发,初速为395米/秒,射速为500发/分钟,射程约70米左右,因为 MP18型冲锋枪的性能并不算出色,所以才未能成为我军士兵的标准装备,只是配发给班长的士官们作为战场上的制式武器,或提供给国军突击队作为攻坚武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军队曾从德国大量引进9毫米伯格曼MP18冲锋枪(中国人曾称其外销版为“花机关),全枪长832毫米,重4.1千克,弹匣容弹量32发,初速395米/秒,射程约70米左右。因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体积、重量较大,可靠性差.所以未能成为士兵的标准装备。只是配发给班长的士官,为战场上的制式武器,并配有为MP18专用的皮制六匣弹匣组.携行方式与毛瑟枪手一致。

国民革命军的机关枪手一般为班长左右的士官,他们配备一挺9mm伯格曼MP18冲锋枪,和单兵的个人携行具外还配有为其冲锋枪专用的皮制六袋弹匣组,可装其专用弹匣6匣(每匣32发子弹),MP18冲锋枪专用弹夹包的搭披与毛瑟枪手一致,也是通过Y字型肩带和背后的皮带扣系在后腰上。

ZB-26式轻机枪:一次大战时,参战部队开始注意到,有必要发展轻便的速射武器,由步兵携行,随时提供强大的火力。因此开发出了使用手枪子弹的手提轻机枪(或称冲锋枪),以及使用步枪子弹的轻机枪,其共同特性是,两者都可以进行全自动射击,为步兵提供支援火力。德国人将MG08改进为MG08/15/及MG08/18轻机枪,美国白朗宁(Browning)的1918型自动步枪(BAR Browning Automatic Rifle),英国的刘易士(Lewis Gun)轻机枪,法国的乔奇(Chauchat)轻机枪,都成为步兵运动中的主要火力。1920年时,哈力克(Vaclav Holek)在布拉格军械厂(Parga Zbrojovka- Prague Armory)开始设计一种新型的轻机枪。他设计的概念来自同厂的另一位设计师杰兰(Rudolf Jelan)。第一把制出的样枪称为布拉格一式(Praga I), 使用马克沁机枪的帆布弹带,呈交给捷克国防部测试。测试成绩与有名的白朗宁、麦迪生(Madsen)和维克斯(Vickers)不相上下,国防部要求布拉格军械厂继续研发。

1923年时,捷克国防部公布了一项测试标准,挑选自动步枪或轻机枪以供未来捷克陆军使用。布拉格二式A型(Praga IIA)也参加了此项测试,结果仅次于麦迪生轻机枪。哈力克继续改进他的设计,制出了布拉格I-23型(Praga I-23),此型采用了伸缩枪托、可迅速更换的枪管、脚架等功能,虽然测试结果仍次于麦迪生,但是因为是本土设计,终于击败群雄,获得采用。此时布拉格军械厂已经濒临破产,哈力克及大部分技术人员均已先后离职。因此布拉格军械厂的轻机枪虽获捷克国防部,但已无力生产。1925年11月,布拉格军械厂与设在勃诺的国营兵工厂(Ceskoslovernska Zbrojovka Akciova Spolecnost v Brno)签署了生产合约,授权国营兵工厂生产并销售当时称为M24的轻机枪。勃诺(Brno,德文为Brunn),是捷克东南部Jihomoravsky区的首府,在塞尔特语(Celtic)中为山城之意。斯拉夫人从5世纪开始便在此居住,德裔由13世纪开始进入此区,促成了该地的发展,到了二次大战之前,当地的居民已大半为德国后裔。设在勃诺的捷克国营兵工厂,1922年成立,75%股权属于捷克政府,20%股权属于史考达炼钢厂(Skoda Works),5%股权属于员工。当时已生产毛瑟型的98/22型,行销包括中国东北军的各国军方,甚获好评。哈力克随后加入了国营兵工厂,协助完成了生产蓝图和生产公差。先导型称为布拉格26型轻机枪(Lehky kulomet Praga vzor 26),样枪于1926年4月为捷克国防部验收合格,同年开始正式量产,定名为勃诺国营兵工厂26型(Zbrojovka Brno vzor 26-ZB-26)。

次年,中国开始大量开始引进ZB-26轻机枪,同时也大量仿制。根据勃诺工厂历史(Zbrane Pro Cely Svet)的资料,由1927-1939年,一共运送给中国30,249挺ZB-26轻机枪。

抗战八年中,国民政府的兵工厂平均每月产量为414挺,平均战损量515挺,占86%。以96个月计,八年中共生产了39,744挺捷克式轻机枪。而战时每年的实际平均补充量为10,685挺,超过平均年战损量,其中的差异即为外购或经由租借法案取得。

图解国民革命军中央军轻机枪射手

轻机枪射手

主要配备ZB26式轻机枪和专用弹袋组。皮制或帆布制的弹袋组可装6个弹匣,两条肩带在后背交成“X”状。佩挂弹袋后一般不扎皮腰带。此外,轻机枪手还配备有水壶、干粮袋和一支驳壳枪自卫。等基本单兵装备。有些还有一块棉质的月牙形披肩,用来保护肩部,以减少军装的磨损。

图解国军德械师骑兵部队军官

骑兵

骑兵这是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兵种,他和步兵兵种拥有同样的光辉历史。在冷兵器时代,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军队,骑兵是绝不能缺少的兵种。而且,由于在生产力极其有限的古代,牲畜对国家和人民来说就非常重要了。于是,牛和马的多少就成为国家实力的衡量标准,同时,步兵与骑兵的多少和战术素质的高低,也就是军事实力衡量的标准了。中国的骑兵使用要从周朝后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赵这些位于北方边陲的诸侯列国,抗击匈奴等游牧民族开始算起,善于阵地战的这些中原国家,在屡遭游牧民族侵扰后,改变其原有的战略思想,用“施夷长技以制夷”的方法,大量发展骑兵,之后的历代王朝也不同得加以发展,传统一直保持了数千年。但到了热兵器时代机械化的发展,尤其是坦克战车的诞生,骑兵就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国民革命军由于机械化装备发展较晚,所以,骑兵在快速机动方面,还是占有主导地位。无论是德械师,还是其他地方部队,都保持着相当数量的骑兵部队。国民革命军的骑兵部队拥有自己的军种颜色为黄色,德制师的装备是最好的,除与步兵拥有同样装备外,如:钢盔、军毯、水壶、弹袋、饭盒和防毒面具等。还配有专用的骑步枪和马刀,有的部队还穿着着绿色的军服(未经证实,实否是骑兵专用的军服)。在国军中的地方部队骑兵里,由于其原有的历史原因(归属中央之前,地方军阀大多都是自购装配)骑兵的装配杂乱,种类繁多。但决大多数都使用的是英国生产的托尼式钢盔和中国传统的近战武器-大刀。

图解国军普通骑兵部队士兵

中正式骑步枪:1932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全国制式武器会议,决定以德国1924式步枪,兼用为骑步枪,使用的子弹为标准7.92x57mm尖弹,定为制式步枪。该枪在德国只是小量生产,可算是当时最新型的步枪之一。

1934年时财政部为了武装税警总团,向德国毛瑟厂订购一万枝步枪,兵工署技术司借机请财政部部长孔祥熙向德国厂家索取二十四年式全套的制造图纸,并附原料表,检验样板,对版图纸一副。在收到资料后,兵工署技术司即刻移交给巩县兵工厂,让其根据图纸、样版,开始修改模具,筹备制造二十四年式步枪,原先预计在1934年10月底制出第一批新枪。但是毛瑟厂所赠的样版,是已经使用过的,交来的图纸中还有一些小错误。于是兵工署技术司又向德国兵工署正式商讨索取德造二十四年式制造图纸及检验样版图。巩县兵工厂当时厂长毛毅可,原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奉派前往德国引进1924式制造图纸及检验样版。新图纸于1935年收到,仍由巩县兵工厂负责开发研制。

巩县兵工厂在1935年7月开始试产,原定名为二四式步枪,亦称1924年式短式毛瑟枪。节套上的印记也开始模仿毛瑟的横幡商标(Banner),打上二四式。在筹备试产过程时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曾到巩县兵工厂视察,后来由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呈请批准。1935年8月之后,将新枪定名为中正式骑步枪。节套上打印中正式、巩县兵工厂厂徽及生产年月。因此,有不到二千把的此型骑步枪,是印有二四式的枪匣。中正式骑步枪于1935年10月10日正式量产。之后正式装备骑兵部队。

图解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步兵师工兵冬装

工兵

德制师内设有专职的工兵营,直属于师部,为整个作战师提供专业服务,诸如架桥,扫雷,布雷,设、排路障等工作。其配置体系和技术职能都是按德军的军制设立和培训的,并拥有先进的德制工兵重型装备,如架桥器材。还配有与装备同步进口的运输车辆,完全可与所属部队同步机动。为示区别,工兵佩戴专用的白色底衬领章。相比之下大多数部队工兵营的装备比较简单,重型装备很少,运输基本靠驮马大车等。但当时绝大多数军队是靠步行,也算可与所属部队同步机动。 一般来说,国军的大多数部队的工兵营的装配是比较简单的,重型装备很少,其装备的运输基本靠驮马大车等传统的中国运输工具搭载,但由于当时中国的绝大多数军队机动方式是靠步行,所以也算可以与所属部队同步机动。最让其他部队羡慕的就是国民党中央军德械师里的工兵营了,他们不但拥有先进的德国造工兵重型装配,例如架桥器材,而且还配有与装配同步进口的运输车辆已达到与其所属的部队同步机动。工兵除佩戴有其兵种专用的白色底衬领章,其他个人装具是与步兵基本相同。因为,在战场上国军的很多部队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中战斗减员严重,拥有爱国精神的将领们经常把二线部队也拉上一线参加战斗。工兵也就不例外了。除个人装具外,工兵个人还配发其专业工具和一个皮制工具包斜挎在肩上。

图解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步兵师卫生兵

卫生兵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 1935年9月25日,颁布的公一字第588号令关于步兵师配置中明文规定,设立师属卫生队,以为部队提供专门的医疗救助,平时作为军医院使用。真正意义上的军医(专业外科医生,指西医)在我国出现得比较晚,其设备与医疗水平都比较落后。虽说有国外留学归国的,但实属少数,大部分为国内培养。即便是这样,也远远达不到部队战时的要求,只能短期培训一些有医疗知识的学生或士兵充实部队。但由于医疗药品的缺乏,战斗中负重伤的士兵生还率极低,这也是中国军队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卫生兵分军医和救护兵两种。军医为军官,救护兵由士兵和士官组成,均佩戴有绿色底衬领章,军阶与步兵相同.左上臂戴印有红十字标志的环臂布章,配有专用的木制或皮质急救箱并有背带,以及仿德1930式防毒面具和毛巾。平时戴布制野战帽,战时配发德制钢盔,而像西北军、晋军和两广部队等地方部队则佩戴英制钢盔。国军的急救箱与西方军队的皮制急救包不同,有其中国的传统特色。军用皮带与其他兵种一致,但战时随个人需要佩戴。

图解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步兵师宪兵的冬装

宪兵

宪兵是所有国家军队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兵种,虽不属于战斗部队,但他在监督部队的军风纪、输导公路交通、维持军队秩序,军事法庭审判及查处军中违纪事件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习惯称之为“军事警察”)。大家可在很多的历史照片和影视资料中的重大军事场合看到宪兵的身影。国民革命军的宪兵是从士兵中挑选出来的,多为士官。直接隶属于军部或师部。军衔的底色为暗红色,与经理(军工部门)同色。军服与其它兵种一致,只是在左臂上配有环臂布章,上面印有“宪兵”两个大字,与当时的日军相似。宪兵的钢盔非常有特色。有两种型式,一种是与英国制托尼式钢盔相似的钢盔改型;另一种是类似西方国家热带殖民地军队所戴的防暑帽(比较像越南军队带的头盔)。无论什么部队全是如此佩戴,包括德制师。除头盔外,宪兵还佩带一个小哨,与当时的警察使用的一样,做联络之用。武器配备的是毛瑟二十响全自动手枪和专用的皮枪套,与毛瑟枪专用皮质弹匣包。正面可装20发弹匣的弹包12个,背后有皮带扣系在后腰,Y字型肩带分3点支撑弹包组。

我们用的木材是从哪来的?

最佳答案我国木材资源分布

①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② 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③ 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黑龙江省伊春市是中国著名的森工城市,建国以来50年间为祖国建设输送了累计2.4亿立方米的木材,有"中国林都"的美誉。 伊春市的五营区有世界的原始红松林保护区。

词目:木材

拼音: mùcái

基本解释

[lumber;timber;wood] 树木采伐后经过初步加工的树干或大枝

详细解释

树木砍伐后,经初步加工,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用的材料。

《周礼·地官·委人》:“丧纪共其薪蒸木材,军旅共其委积薪刍。”郭沫若 《少年时代》第一篇三:“其次再一层一层的用大石、细石、木材、瓦粉等把那坑陷充实起来。”

木材泛指用于工民建筑的木制材料,常被统分为软材和硬材。工程中所用的木材主要取自树木的树干部分。木材因取得和加工容易,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参考宁波爱佳绿可木业板材有限公司

木材按树种进行分类,一般分为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

概述

木材是能够次级生长的植物,如乔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质化组织。这些植物在初生生长结束后,根茎中的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向外发展出韧皮,向内发展出木材。木材是维管形成层向内的发展出植物组织的统称,包括木质部和薄壁射线。

木材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据木材不同的性质特征,人们将它们用于不同途径。

1.木材的种类

木材可分为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两大类。杉木及各种松木、云杉和冷杉等是针叶树材;柞木、水曲柳、香樟、檫木及各种桦木、楠木和杨木等是阔叶树材。中国树种很多,因此各地区常用于工程的木材树种亦各异。东北地区主要有红松、落叶松(黄花松)、鱼鳞云杉、红皮云杉、水曲柳;长江流域主要有杉木、马尾松;西南、西北地区主要有冷杉、云杉、铁杉。

[编辑本段]2.木材的构造

树干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即木材)和髓心组成。从树干横截面的木质部上可看到环绕髓心的年轮。每一年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色浅的部分称早材,是在季节早期所生长,细胞较大,材质较疏;色深的部分称晚材,是在季节晚期所生长,细胞较小,材质较密。有些木材,在树干的中部,颜色较深,称心材;在边部,颜色较浅,称边材。针叶树材主要由管胞、木射线及轴向薄壁组织等组成,排列规则,材质较均匀。阔叶树材主要由导管、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等组成,构造较复杂。由于组成木材的细胞是定向排列,形成顺纹和横纹的差别。横纹又可区别为与木射线一致的径向;与木射线相垂直的弦向。针叶树材一般树干高大,纹理通直,易加工,易干燥,开裂和变形较小,适于作结构用材。某些阔叶树材,质地坚硬、纹理色泽美观,适于作装修用材。

[编辑本段]3.木材的缺陷

也称疵病,可分为三大类:

① 天然缺陷。如木节、斜纹理以及因生长应力或自然损伤而形成的缺陷。木节是树木生长时被包在木质部中的树枝部分。原木的斜纹理常称为扭纹,对锯材则称为斜纹。

② 生物为害的缺陷。主要有腐朽、变色和虫蛀等。

③ 干燥及机械加工引起的缺陷。如干裂、翘曲、锯口伤等。缺陷降低木材的利用价值。

为了合理使用木材,通常按不同用途的要求,限制木材允许缺陷的种类、大小和数量,将木材划分等级使用。腐朽和虫蛀的木材不允许用于结构,因此影响结构强度的缺陷主要是木节、斜纹和裂纹。

4.木材的物理性质

木材的主要物理性质有:

① 密度。指单位体积木材的重量。木材的重量和体积均受含水率影响。木材试样的烘干重量与其饱和水分时的体积.烘干后的体积及炉干时的体积之比,分别称为基本密度.绝干密度及炉干密度。木材在气干后的重量与气干后的体积之比,称为木材的气干密度。木材密度随树种而异。大多数木材的气干密度约为0.3~0.9克/厘米3。密度大的木材,其力学强度一般较高。

② 木材含水率。指木材中水重占烘干木材重的百分数。木材中的水分可分两部分,一部分存在于木材细胞胞壁内,称为吸附水;另一部分存在于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之间,称为自由水(游离水)。当吸附水达到饱和而尚无自由水时,称为纤维饱和点。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因树种而有差异,约在23~33%之间。当含水率大于纤维饱和点时,水分对木材性质的影响很小。当含水率自纤维饱和点降低时,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质随之而变化。木材在大气中能吸收或蒸发水分,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相适应而达到恒定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木材平衡含水率随地区、季节及气候等因素而变化,约在10~18%之间。

③ 胀缩性。木材吸收水分后体积膨胀,丧失水分则收缩。木材自纤维饱和点到炉干的干缩率,顺纹方向约为0.1%,径向约为3~6%,弦向约为 6~12%。径向和弦向干缩率的不同是木材产生裂缝和翘曲的主要原因。

5.木材的力学性质

木材有很好的力学性质,但木材是有机各向异性材料,顺纹方向与横纹方向的力学性质有很大差别。木材的顺纹抗拉和抗压强度均较高,但横纹抗拉和抗压强度较低。木材强度还因树种而异,并受木材缺陷、荷载作用时间、含水率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木材缺陷及荷载作用时间两者的影响最大。因木节尺寸和位置不同、受力性质(拉或压)不同,有节木材的强度比无节木材可降低30~60%。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木材的长期强度几乎只有瞬时强度的一半。

6.木材加工、处理和应用

除直接使用原木外,木材都加工成板方材或其他制品使用。为减小木材使用中发生变形和开裂,通常板方材须经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自然干燥是将木材堆垛进行气干。人工干燥主要用干燥窑法,亦可用简易的烘、烤方法。干燥窑是一种装有循环空气设备的干燥室,能调节和控制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经干燥窑干燥的木材质量好,含水率可达10%以下。使用中易于腐朽的木材应事先进行防腐处理。用胶合的方法能将板材胶合成为大构件,用于木结构、木桩等。木材还可加工成胶合板、碎木板、纤维板等。

在古建筑中木材广泛应用于寺庙、宫殿、寺塔以及民房建筑中。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最著名的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公元857年;山西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高达67.31米。在现代土木建筑中,木材主要用于建筑木结构、木桥、模板、电杆、枕木、门窗、家具、建筑装修等。

木材鉴别

为尽可能的避免广大木雕爱好者在选购木雕产品时由于木材方面的知识不足,被混淆视听。我们为大家介绍几种较常规的木材特征,这些木材经常被用于木雕工艺。

紫檀木

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木纹不明显。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这是鉴别紫檀木的有效方法。紫檀木的产地主要在印度,我国的云南、两广等地也有生产。其中有两种分布于我国:一为紫檀,俗称小叶檀;一为蔷薇木,俗称大叶檀。小叶檀很少有大料,材料直径多在20厘米以内,再大就会空心而无法使用,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紫黑,有的黝黑如漆,几乎看不出纹理。一般认为中国从印度进口的紫檀木是蔷薇木,即大叶檀。大叶檀纹理较粗些,颜色较浅些。打磨后有明显木线,即棕眼出现。我国自古认为紫檀木是最名贵的木材,由于过于名贵,故紫檀器物比黄花梨的要少。虽然紫檀不及黄花梨那样华美,但静穆沉古是任何木材都不能比拟的。

黄花梨

这种材料颜色不静不喧,恰到好处,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花梨木颜色从浅黄到紫赤,木质坚实,花纹精美,成八字型,锯解时芳香四溢,中国海南产的花梨木最佳,其显著特点是花纹面上有鬼脸,即树结子为最佳,花粗色淡者为低。另一特点是其心材和边材差异很大,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黄花梨古无此名,只有“花梨”或写作“花榈”,后来冠之黄花梨,主要是区别现在的所谓“新花梨”,因为海南花梨早在明朝末年就已砍伐殆尽,所以现在用料多为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进口花梨木,但品种繁多,质次各异,品质相差很大。

鸡翅木

鸡翅木属红豆科,计约四十到六十种,在我国有二十六种,主要产于福建省。因其花纹秀美似鸡翅膀而改名。匠师普通认为鸡翅木有新、老两种,新鸡翅木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浑浊不清,僵直无旋转之势,且木丝有时容易翘裂、起茬。老鸡翅木肌理细致紧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文。尤其是纵切面丝细浮动,具有禽鸟头翅那样灿烂闪耀的光辉。目前市场的鸡翅木,绝大部分是新鸡翅木。

铁力木

铁力木或作“铁犁木”或“铁栗木”,在几种硬木中长的最高大,价值又较低廉。铁力木有时有花纹,似鸡翅木而较粗,过去家具商曾用它冒充鸡翅木出售。铁力木是较大的常绿乔木,树干直立,高可十余丈,直径达丈余。原产东印度。我国两广皆有分布:木质坚硬耐久,心材暗红色,色泽及纹理略似鸡翅木,质糙纹粗,棕眼显著。在热带多用于建筑,极经久耐用。

榉木

榉木属榆种,产于江、浙等地,别名榉榆或大叶榆,木材坚致,色泽兼美,用途极广,颇为贵重,其老龄木材带赤色故名“血榉”。又叫红榉。它比一般木材坚实,但不能算是硬木,故老匠师及明式家具的真正爱好者都予以重视,认为不应因用料较差而贬低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榉木材质坚硬,色纹兼美,有很美丽的大花纹,层层如山峦重叠,被木工称之为“宝塔纹”。

沉香

进口沉香

又名沉水香、燕口香、蓬莱香、密香、芝兰香、青桂香等。来自瑞香科植物沉香的含树脂的心材。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伊朗、泰国等地。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所产的沉香习称新州香,质量最好,燃之香味清幽,并能持久。越南产的沉香习称会安香,质量稍次,燃之香味甚善,带有甜味,但不能持久。

进口沉香多呈圆柱形或不规则棒状,表面为黄棕色或灰黑色;质坚硬而重,能沉于水或半沉于水;气味较浓,燃之发浓烟,香气强烈。进口沉香性微温,味苦辛。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药效比白木香佳。

国产沉香

又名沉水香、沉香木、耳香、上沉、白木香、海南沉香、女儿香、莞香、岭南沉刀香。来自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含树脂的心材。

土沉香分为一号香(质重香浓)、二号香(质坚香浓)、三号香(质较松、香味佳)、四号香(质浮松、香淡)四种规格。其状不规则,表面多呈朽木状凹凸不平,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质相间的斑纹。

黑檀木

黑檀木属柿树类,主要产于印度、印尼、泰国、缅甸等国。黑檀木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白色(带黄褐或青灰)至浅红褐色;心材黑色(沌黑色或略带绿玉色)及不规则黑色心材(其深浅相间排列条纹)。木材有光泽、无特殊气味。纹理黑白相间,直至浅交错,结构缅而匀,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细腻,是一种十分稀少的珍贵家具及工艺品用材。

绿檀木

绿檀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主要为印度越南、非洲,我国云南也有少量分布,因其木质坚硬,香气怡人,色彩绚丽多样,且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硒、钴为抗癌物质,其香味需经摄氏35度方可蒸发出,而人体正常体温为摄氏37.5度,中医理论认为檀香味能起到定心、安神、醒脑、镇邪、通窍等,所以人们常把它作为吉祥物,自己佩戴或馈赠亲友。

檀香木

檀香木是檀香的芯材部分,不包括檀香的边材(没有香气,呈白色)。檀香隶檀香科檀香属,是一种半寄生性小乔木,高可达8至15米,胸径约20至30厘米,小者仅3至5厘米。原产地为印度哥达维利亚河流域,南至迈索尔邦及印度尼西亚,东、西努沙登加省及东帝汶。檀香木一般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时间长了则颜色稍深,光泽好,包浆不如紫檀或黄花梨明显。香气醇厚,经久不散,久则不甚明显,但用刀片刮削,仍香气浓郁,与香樟、香楠刺鼻的浓香相比略显清淡、檀香分老山香,新山香,地门香,雪梨香。

酸枝木

酸枝木有多种,为豆科植物中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植物。在黄檀属植物中,除海南岛降香黄檀被称为“香枝”(俗称黄花梨)外,其余尽属酸枝类。酸枝木大体分为三种,黑酸枝、红酸枝、和白酸枝。它们的共同特性是在加工过程中发出一股食用醋的味道,故名酸枝。

在三种酸枝木中,以黑酸枝木最好。其颜色由紫红至紫褐或紫黑,木质坚硬,抛光效果好。有的与紫檀木极接近,常被人们误认为是紫檀,唯大多纹理较粗。

红酸枝纹理较黑酸枝更为明显,纹理顺直,颜色大多为枣红色。

白酸枝颜色较红酸枝颜色要浅得多,色彩接近草花梨。有时极易与草花梨相混淆。

花梨木

花梨木,属于紫檀属树种,它的木质比较硬,颜色大多是赤色或红紫色,纹理很清晰,色泽也比较柔和,木材的颜色有点淡时靠近木材的中心,但是越往外颜色就越深,就是赤色或红紫色,其实这才是花梨木的本色。

香樟木

香樟木有一种很好闻类似有樟脑的香味。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生于山坡、溪边;多栽培。主产长江以南及西南各地。木材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红棕色至暗棕色,横断面可见年轮。质重而硬。味清凉,有辛辣感。香樟木有治疗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食的功效。

黄杨木

黄杨木,树小而肌理坚细,色彩极艳丽,有的呈蛋黄色,因其难长,故无大料,常用其制作木梳及用于刻印,用于家具则多做镶嵌材料。

黄杨木是热带、温带较常见的常绿植物,我国东南沿海、西南、台湾都有广泛的分布。

黄杨科树种有4属100多种。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木材淡黄色,质地坚韧,纹理细腻,硬度适中,没有棕眼,生长期长,无大料,

黄杨木生长非常缓慢,逢冬开花,春到结子,一般要生长四、五十年才能长到3—5米高,直径也不足15厘米,所以有“千年难长黄杨木”“千年黄杨难做拍”(乐器中的一种拍子)的说法。旧时传说黄杨遇闰年不仅不长,反要缩短。宋苏轼:“俗说,黄杨一岁长一寸,遇闰退三寸”故有“千年矮”之谓,

楠木

楠木中比较著名的品种可分三种: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也很美观;二是金丝楠,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更为难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三是水楠,木质较软,多用其制作家具。

楠木属樟科,种类很多,常用于建筑及家具的主要是雅楠和紫楠。 前者为常绿大乔木,产于四川雅安、灌县一带;后者别名金丝楠,产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苏南部。楠木的色泽淡雅匀称,伸缩变形小,易加工,耐腐朽,是软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种。

椴木

椴木的白木质部份通常颇大,呈奶白色,逐渐并入淡至棕红色的心材,有时会有较深的条纹。这种木材具有精细均匀纹理及模糊的直纹。

椴木机械加工性良好,容易用手工工具加工,因此是一种上乘的雕刻材料。钉子、螺钉及胶水固定性能尚好。经砂磨、染色及抛光能获得良好的平滑表面。干燥尚算快速,且变形小、老化程度低。干燥时收缩率颇大,但尺寸稳定性良好。

椴木重量轻,质地软,强度比较低,属于抗蒸汽弯曲能力不良的一类木材。抗腐力,白木质易受常见家具甲虫蛀食。可渗透防腐处理剂。

阴沉木

在中国民间,阴沉木即炭化木,蜀人称之为乌木,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神木”。阴沉木的形成久远,据可考资料记载:远古时期,原始森林中的百年千年名贵古木,由于遭受到突如其来的重大的地理、气象变化(如地震、山洪、雷击、台风等),有的被深埋于江河湖泊的古河床、泥沙之下,有的被埋藏在缺氧的阴暗地层中,时间长达数千年,甚至几万年,它们历经激流冲刷、泥石碾压、鱼啄蟹栖,以致形状各异,姿态万千。经大自然千年磨蚀造化,阴沉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其质地坚实厚重,色彩乌黑华贵,断面柔滑细腻,且木质油性大、耐潮、有香味,万年不腐不朽、不怕虫蛀,浑然天成。古籍中记载个别树种还具有药用价值。它集“瘦、透、漏、皱”的特性于一身,不愧享有 “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的美誉。

阴沉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贵及地位的象征。我国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和“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的民谚。在古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皆把阴沉木家具及出自阴沉木雕刻的艺术品视为传家、镇宅之宝,辟邪之物。历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阴沉木尤其成为各代帝王建筑宫殿和制作棺木的首选之材。清代帝王更将其列为皇室专用之材,民间不可私自采用,致使阴沉木更加稀少。民国时的窃国大盗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皇帝梦”没做多久就一命呜呼。但为了显示曾有过帝王身份,其家人费尽心思,耗费大量家财觅得阴沉木,为其拼了一副棺木。这虽是历史笑谈,但从中也看出了阴沉木的贵在难求。

严格说来,阴沉木已超出了木头的范围,而应将之列为“珍宝”的范畴。这是因为,在故宫博物院的“珍宝苑”就珍藏有阴沉木雕刻而成的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可见其珍贵的程度已远远不是一般木头所能企及的。阴沉木家具及艺术品就其质地、文化价值和升值前景看,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甚至已经超过了名贵的紫檀木。

由于乌木为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量越来越少,一些天然造型的乌木艺术品极具 收藏价值。

条纹乌木

条纹乌木,又称纹乌木,顾名思义是有条纹的乌木。《红木》国标将条纹乌木从乌木中分出,独立成为一个类别。条纹乌木与乌木同属于柿树科(Ebenaceae)柿树属(Diospyros),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材色:乌木木材的心材材色乌黑,而条纹乌木木材的心材材色黑或栗褐,间有浅色条纹。柿树属(Diospyros),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材色:乌木木材的心材材色乌黑,而条纹乌木木材的心材材色黑或栗褐,间有浅色条纹。条纹乌木古时称木、文木、乌文木,晋代崔豹《古今注》:“木出交州林邑,色黑而有文,亦谓之文木。”晋代嵇合《南方草木状》:“文木树高七八尺,其色正黑,如水牛角,作马鞭,日南有之。”据古籍记载:“乌文”舶上将来,乌文烂然。在日本对乌木与条纹乌木有黑檀的称谓,据须藤彰司《南洋材》介绍:条纹黑檀,心材黑色,有灰色或红褐色的条纹。

木材工业发展前景

在未来全世界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将发挥更大的影响。由于中国劳动力素质高,劳动力价格便宜,中国将成为世界加工工业中心。木材工业,如胶合板、家具制造等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型企业居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制造出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出口产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木材加工行业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生产总量的增长,但更具实质意义的变化将是从木材工业大国迈向木材工业强国。

龙的传说

最佳答案龙的传说——天龙:

太原晚报副刊以“天龙”为名。有朋友问:天龙是怎样的龙?为什么会有天龙?

天龙,当然指天上的龙,或升天的龙。龙能够腾翔于云天,是由其取材对象和神性决定的。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兆祸、示威来概括。其中的“好飞”和“通天”,是“天龙”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知道,作为龙的集合对象,雷电、云雾、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而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牛、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枣古人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等,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等,和飞升腾跃在空中的雷电、云雾、虹霓等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

“好飞”必然“通天”。因为“飞”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辽阔、至高无上的天。因而,从远古到如今,人们总是让神龙常常出现在浩渺无垠的昊天云气中。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双耳盆上,有将“鱼藻纹”和“鸟纹”刻划在一起的图案;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鸟鱼纹”,也将天上飞的鸟同水中游的鱼枣龙的集合对象联系起来。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的模糊集合之初,龙就开始有了“通天”的意味。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了一件“龙凤导引升天帛画”。画面上的龙,竖身卷尾,头脸朝天,肢爪划动,跃跃而上。旁边是它的同伴枣昂首展翅的凤。龙凤之下,站一位双手合十的裙服女子。显然,这位女子在祈祷着、接受着龙凤的导引,要飞升到天上去,做一名自由自在的“女仙”。

于是,龙就有了沟通天地,做天地间的桥梁和信使的能力和身份。那些专制帝王们之所以称自己为“真龙天子”,其根本点就在于瞅准了龙的“通天”的神性,和充当天地间桥梁和信使的能力。

对于老百姓而言,“天龙”则是一种民族心理的对应、释放和外化。我们的祖先们,生活在异常艰辛的环境里,自然界灾害频仍,氏族间你争我斗,自身面临生老病死诸多苦痛。进入阶级社会后,又增加了来自专制皇权的压力,而这后一种压力又同道德伦理相结合,以“三纲五常”等形式箍桶填鸭般灌进人们的血脉中,不容分说、无可拒绝地捆绑住人们的手脚。然而,追求自由乃是人之为人的天性枣天性自由却无时不在羁绊之中,于是,人们期冀着、希求着、幻想着挣开绳索,超脱尘世,过一种能使天性充分展开的无拘无束的生活。

龙为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提供了可能。它既可以舒畅地在水中游,矫捷地在地上走,更可以潇洒地在天上飞。天上多么美妙啊!皎洁的明月,雪白的云团,艳丽的霞光,更有长风千里,电掣万仞,雷霹八方……天龙,天龙,实际上是人心想高飞、在高飞啊。

龙的传说——龙珠:

人们在建筑彩画、雕刻、服饰绣品等载体上常见“龙戏珠”(有“单龙戏珠”、“二龙戏珠”、“三龙戏珠”、“多龙戏珠”之分)图案。有朋友问了:什么是“龙珠”?“龙珠”因何而来?“龙戏珠”又是怎么回事?

龙珠是与龙有关的珠。“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颌下。”这是《庄子》的说法了。《埤雅》也言“龙珠在颌”。《述异记》讲,“凡有龙珠,龙所吐者……越人谚云:‘种千亩木奴,不如一龙珠。’”上述说法讲了两个意思:一是龙珠常藏在龙的口腔之中,适当的时候,龙会把它吐出来;二是龙珠的价值很高,用民谚来说,就是得一颗龙珠,胜过种一千亩柑橘。

那么,龙珠从何而来呢?龙为什么要戏珠呢?

我们知道,珠,是水中的某些软体动物,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其贝壳内分泌并形成的圆形颗粒,因其有亮丽的光泽而被人们所喜爱,因而被称作珍珠。既然水中的动物能生出珠来,作为水族之长的龙,自然也要有珠而生了枣这该是龙珠神话产生的一个基本思路。

但是,事情好像还不是这么简单。龙是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集合的对象有鱼、鳄、蛇、猪、马、牛,以及雷电、云雾、虹霓等等。其中,鳄类和蛇类是卵生的。卵是圆形的,也可以说是颗粒状的,是比珍珠大得多的颗粒。那么,古人会不会把鳄卵蛇卵当作一种“珠”呢?回答是肯定的。古人能将鳄蛇作为主要的集合对象,对其卵自然不会忽略;对鳄和蛇来说,卵的意义是重大的,是生命之源,有卵便有鳄、有蛇,进而才有龙。因此,卵是完全可以以“珠”的身份进入龙的生活之中的。那么,龙珠就是龙卵;龙戏珠,实际上就是龙戏“卵”,是龙这个神物,对生命的呵护、爱抚和尊重。其中体现和表达的,是古人的一种“生命意识”,即对转承不息的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和发挥。

民间吞珠化龙的传说为我们的看法提供了注脚:某少年割草(或打水)得一宝珠,此珠放到米缸涨米,放到钱柜生钱。某财主知道后,带人来抢珠。少年情急中将珠放到口里,却一不小心咽了下去。于是口渴求饮,缸水喝干了,又去喝河水、江水。喝着喝着,头上冒出了角,眼睛朝外凸,身子变长出鳞枣化为龙了。这样的传说广泛地流传于四川、浙江、广东等地,从中透示出“珠”的珍贵,以及珠和龙生命相依的关系。

太阳,是我们对“珠”的另一个理解。我们见到的一些龙戏珠图案,尤其是那些二龙戏珠图案,其珠多有火焰升腾,分明是一枚“火珠”或“火球”;下面是滔滔海水,可以理解为火球跃出海面。在人们的视野和观念中,堪称“火球”的,太阳可排在第一。那么,很显然,火球出海也就是太阳出海了。既然是太阳出海,为什么要龙来“戏”呢?这里要引入古人眼中的四方神: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龙则是代表东方的神物。这样看来,龙戏珠就有太阳崇拜的意思了,该是太阳崇拜和龙崇拜的交融。

龙分雌雄,这是二龙戏珠的图案比较多的原因。如果珠作卵解,就是父母双方共同呵护、爱抚他们的子女;如果珠作太阳解,就是雌雄二龙共迎旭日东升,让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再者,二龙对称,龙体弯长,珠形滚圆,在构图上也具有一种美感。

龙的传说——乌龙:

少华山下的龙潭堡,原先只有十来户人家。村里住着:一家姓刘的父女二人,靠做卖豆腐为生。女儿名珠凤,出落得俏模俊样。

有一天珠凤去挑水,钩搭上挂上来一条小黑蛇。她把小黑蛇捉下来放到井台上,说:“怪可怜的,放了去吧!”小黑蛇对她点了点头,一转身窜到井里去了。

珠凤挑水刚进屋,听见背后有人叫她。转身一看,是个二十来岁的漂亮小伙。小伙拉住珠凤的手,在她手心里放了一粒滚圆滚圆的珠子,说:“我是渭河龙君的五太子,刚才在龙潭中戏游,不小心撞在你的钩搭上挣脱不得,多谢大姐救命之恩。这是一颗龙珠,你把它放在水缸里,就不用天天挑水了。往后有啥为难事,大姐只管说一声吧。”说完,顿时不见了影儿。珠凤追出门外,只见井口一团白雾,听得井水哗啦啦响了几声。她觉得像是在梦中一般,再看手里,分明是颗宝珠。进屋后,她将龙珠往水瓮里一丢,哗枣,水花翻溅,泛起满满一瓮清水,尝一口,比那井水还甜,珠凤知是宝物,对谁也没讲,连她亲大也瞒着。只是常常想起乌龙,每天都去井台上挑一担水,偷偷往井里看上几眼。

离龙潭堡四五里的孙家堡住着一家财东尹立先。珠凤他妈死的时候,刘老汉没钱殓葬,借了尹财东十两银子。日子穷,还不起,却常给尹家送些豆腐,权当付了利息。这十两本银尹财东也不催要,乐得一年到头吃豆腐不花钱买。

珠凤姑娘年长一年,越发出落。尹立先贼眼骨碌一转,打起了珠凤的鬼主意。先是请了个能说会道的媒婆,给珠凤说媒下聘礼来了。刘老汉执意不肯,珠凤心性刚烈,提起礼盒子摔到门外,媒婆碰了一鼻子灰。

尹财东知道了,气得直翻白眼,骂道:“老东西给脸不要脸,十两银子的财十几年咧欠着不还。哼!连本带利纹银百两,三天内交来啥说不说,交不来银子枣哼哼!”他眯起眼一声冷笑:“叫珠凤姑娘来顶账!”话传到刘老汉耳朵里,他也没了主意。珠凤只是爬在炕沿上哭,左思右想没办法”等到半夜她大睡定,跑到井台儿上,牙一咬,心一横,大叫一声:“妈,儿跟你来了!”眼睛一闭,纵身扑进井里。

珠凤只觉得头晕目眩,像是腾云驾雾一般。忽听得耳朵边有人呼喊:“珠凤,珠凤妹妹!”慢慢睁开眼一看,原来自己不曾落到水里,却躺在乌龙的胳膊上。“乌龙哥!”她像见到亲人一般,伏在乌龙的怀里大哭起来。乌龙劝她说:“珠凤,你的事我都知道,你不要难过。狗财东为富不仁,天理难容,看我收拾这条老狗”……我送你回去吧!”珠凤不肯,他在她耳边一阵悄声絮语,说得珠凤含泪带笑,连连点头。

听得珠凤投井、乡亲们打着火把下井救人。乌龙见有人下来,轻声对珠凤说:“好妹妹,我不送你了。”双手将珠凤托起。下井的人摸到珠凤,连忙绑上绳子,把她救了上来。

夜深人静,珠风把她和乌龙的事从头到尾给父亲学了一遍,老汉听了暗暗惊喜,却又半信半疑。珠风从瓮里捞起龙珠,老汉见果然不是世俗之物,才信了珠凤的话。珠凤跳井得救的消息传到尹立先耳里,老贼捋着鼠须一阵奸笑:“嘿,分明是天公作美。我尹某人家财万贯,金银满箱,再能有这么个美人几,可真是……啊,嘿……”贼眼一转,吩咐下人分头准备去了。第二天一大早,老贼带着一伙家丁朝珠凤家奔去。走到半路,一阵狂风卷着沙石吹得天昏地暗,带来的财礼早刮得没了影儿,尹贼连人带马翻倒在地。狂风过后,老贼一看,财礼虽空,人马俱在,就揉了揉被摔歪的鼻子,带着一帮家院,挥棍舞棒,直奔刘老汉家来抢珠凤。

乌龙见老贼三番事过,仍不知改,待老贼冲到井台边,便现出真形,口含龙珠,喷出一股清泉。一时间电闪雷呜,恶浪滔天,尹贼一伙狼哭鬼嚎,随波翻滚,被冲入渭水河中,喂了鱼鳖。

一会儿云消雾散,满天霞光,云端里舞起一条黑色巨龙,龙背上坐着珠凤姑娘。飞到山顶,乌龙卧下歇息,珠凤向父亲和乡亲们挥手告别。

从此,人们就把这村子叫做龙泉村,后来又改成龙潭堡,把龙歇息的山头也起名叫做乌龙山,年代久了,都叫做五龙山了。

龙的传说——龙舟: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其起因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事物原始·端阳》)吴越交战,勾践败而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了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拨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二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舟去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碑》)。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三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这种说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除上述外,各地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在贵州黔东南地区,有说法认为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舍身杀死毒龙的老人;云南傣族认为是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又作“岩宏窝”)。还有“迎夏至”、“避恶日”——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不祥的日子等说法。

这些说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没有说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管是为了纪念某某人,还是为了“迎夏至”、“避恶日”,为什么偏偏要举办“龙舟”竞渡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赛“龙舟”而不赛其它什么“舟”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龙的基本神性入手。我们说过,龙有喜水、好飞、善变、征瑞等神性和兴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既然有这样的神性和神职,被生活在江渎四流、湖泊星罗的水乡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崇拜意识必然要外化为具体行为。这些行为包括:祭神,将人间美味敬献给神灵,并伴之以香火,让其款款享用;娱神,歌唱、舞蹈,想着法儿让神快乐;拟神,模仿神的举止形态,表示自己和神物有密切的关系,自己身上已秉赋了“神性”,从而能够“神灵活现”。这大概是“龙舟竞渡”的深层动因。人们相信,通过声势浩大的竞赛龙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龙心神感应而大娱大悦,从而焕发神性,克尽神职,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稼渔丰成。同时,也使人们自身秉赋龙性,像龙那样强悍矫健,进而怯邪弥难。至于纪念某某人云云,只不过是一种附会。原因大概在于,这些人杰的“人性”和龙的“神性”有相通一致之处,又多少分担了龙的一部分“神职”。比如伍子胥就曾被奉为长江水域的“水仙”、“涛神”、“潮神”和“江神”;屈原也曾被封为“广源顺济王”,有“江神即楚大夫屈原”之说。

“龙舟”是做成龙形或刻有龙纹的船只。古代那些有“真龙天子”之称的帝王们,行走水路时一般都要乘龙舟。如“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穆天子传》),“上御龙舟,幸江都”(《隋书·炀帝纪》)。皇帝乘坐的龙舟,高大宽敞,雄伟奢华,舟上楼阁巍峨,舟身精雕细镂,彩绘金饰,气象非凡。南宋画院待诏李嵩画的“大龙舟”,即是一例。民间用来竞渡的龙舟和皇家龙舟不可比肩,一般都做得窄小狭长一些,以利赛事。

用作竞渡的龙舟,其形制因时代而变化,因地域而不同。据载,旧时西湖上的龙舟,约四五丈长,头尾高翘,彩画成龙形;中舱上下两层,船首有龙头太子和秋千架,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剑、戟等“十八般武艺”和各式旗帜。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

苏州的龙舟分成各色,四角插旌旗,鼓吹手伏在中舱,两旁划手十六人。篙师执长钩立于船头,称作挡头篙。船头亭上,选面端貌正的儿童,装扮成台阁故事,称龙头太子。船尾高丈余,牵系彩绳,由擅长嬉水的小儿表演“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等节目。

当代用来竞渡的龙船,形制比旧时简化了许多。船以色彩分赤龙、青龙、黄龙、白龙、黑龙等。船身、船上的罗伞旌旗等装饰,以及划手们的服装乃至船桨,都要求一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龙舟短则七丈多,长则十一丈余,划动时有如游龙戏水。福建的龙舟,船首雕刻龙头,口能开合,舌能转动。贵州的龙舟由三只独木船联合而成,中间较长的一只称“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挥,两边的两只船身稍短,称“子船”。

有关竞渡的仪式、规定、技巧和情景也因时因地不同而丰富多彩。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锣挟鸣涛鼓骇雷,红旗斜插剪波来。锦标夺到轩腾处,风卷龙髯雪作堆。”古人的诗句将几百年前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跃然纸上。

诗中提到的“标”即“标竿”或“标船”,是各龙船争夺的目标。“标竿”上悬挂锦彩、银碗、钱钞等赏物,立于水中,快捷先到者可得。“标船”设置在终点,当竞渡的龙舟接近时,将“标”抛入水中,让诸“龙”争夺。标有“鱼标”、“鸭标”、“铁标”等。鱼标鸭标是活的,投入水中即刻游走,要一下子捉住,是不容易的。铁标沉重,抛落便到水底,如果没有相当棒的潜水本领,同样是捉不起来的。因此,龙船上一般都要安排一两个水性极好的“标手”,专司夺标之职。

有的地方还流行“做胜会”——即由看船上的游客买土罐或鸭子,掷入水中,由参与竞渡的龙舟,入水争夺以为娱乐。

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如在屈原投水的汨罗江畔,每年龙舟竞渡前,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抬着龙头,一批一批地汇聚在屈原像下,叩拜、吊唁、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澡,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地域不同,讲究不同。有的地方出龙前数日,要祀神演试一番,名曰“下水”。上岸送神,称作“拨龙头”。竞渡的组织者,年前率众位游手,将一根带叶竹竿竖立桥头,以便来年“出龙认色”,其名曰“钻五”;月朔互相往来,名曰“拜客”,等等。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龙舟竞渡也传到了日本及东南亚诸国。比如,日本的九州、冲绳等沿海地区,就流行一种赛船活动。不过他们不叫龙舟竞渡,而叫“爬龙”。新加坡常在端午节这天,举行全国性的龙舟比赛。他们的龙舟披红挂彩,扮作“狮子”、“狗熊”的司鼓手站在龙舟最前面,擂动大鼓,指挥和协调划手动作。整个比赛,一般从下午两三点开始,直到夕阳西下才告结束。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84年5月16日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年10月,在广东佛山举行了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赛。1985年6月6日,中国龙舟协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宣告成立。7月,第二届屈原杯龙舟赛在葛洲坝三江航道举行,观众多达十余万。这样的龙舟竞渡至今已举行了十数届。近年来的龙舟竞渡,赛制趋于完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向国际性赛事进展。

龙舟竞渡需要宽而深的江海湖泊,水域浅小浮不起船的地方就竞渡不成了。于是,浅水地的人们就做成“旱龙舟”,在街市、高台、场地上游走,俗称“迎鬼船”。江西一带有这样的风俗,时间亦在端午节。

造龙船也不只是为了竞渡。如贵州黔东南和湘西一带苗族同胞的“龙船节”,所做的龙船就不是为了竞赛,而主要是为了乘坐龙船游村串寨,会亲访友。龙船下水前,先由歌师唱吉祥祝福歌,祝愿龙船一路顺风。每条船上都有一位“鼓头”,由全寨推选出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坐于龙颈击鼓发令,主持船上活动。龙船过寨,鸣放铁炮传告亲友,岸上报以“接龙”鞭炮,亲友遂上前向船上的人敬米酒,并将鸭、鹅、彩绸等礼品挂于“龙头”。龙船靠岸,水手们将糯米饭团和菜肴放在船帮上就餐,不用碗筷。妇女、儿童这时纷纷前来“讨路边饭”,据说吃了龙船上的食品能消灾避难。龙船形制精巧美观,龙身由一只母船和两只子船捆扎而成,叫做“子母船”,皆为独木镂空。龙头约长两米多,用水柳木雕刻,装有一对一米多长的龙角。因龙头着色不同,分为青龙、赤龙、黄龙等。各寨为了保护龙船,还专门建有“龙篷”。龙船节从农历五月十六日开始,具体节期各地各寨略有不同,只要全寨薅完秧,本寨龙船即可下水,历时三天左右。在广东水乡,龙船出游时,家家送米酒给划船的人,并由老人为龙点眼,然后才下水游去。游完后,龙头供奉在龙王庙,船身埋入河床沙泥中,第二年挖出来再用。傍晚,村民们还要烧一大锅“龙船饭”,不管什么人都可以食用,以广结“龙缘”,遍得“龙福”。

龙的传说——舞龙:

每逢节日庆典,我们都能看到欢腾旋跃,让人兴奋不已的舞龙。舞龙也称“龙舞”、“耍龙”、“闹龙灯”、“玩龙灯”、“龙灯会”。那么,为什么要舞龙呢?

舞龙的用意,概括起来不外乎这么几条: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娱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

其中,祈雨祈福是最基础的。两湖一带民间传说,战国时的鬼谷子和金角老龙相遇,鬼谷子说:“据我掐算,近日有雨,城内三十六点,城外四十八点。”金角老龙有意让鬼谷子的预言落空,便利用职务之便,让城内下了四十八点,城外下了三十六点,结果城内不少老百姓死于水患。后来玉皇大帝问罪,金角老龙受到贬黜。为了赎罪,老龙便在每年的新春到来之际,逐门逐户地向老百姓鞠躬赔礼,并承诺一年的风调雨顺。于是,人们便据此传说,用竹条铁丝、绸缎纱布扎制成彩龙,每逢年节舞耍一番,表达欢快喜悦之情,也寓意老龙臣服,天随人愿。四川铜梁一带的传说也异曲同工:东海龙王患腰痛病,变成一个老头上岸求医。大夫通过把脉知其非人,便让其恢复原形,并从其腰间捉出一条蜈蚣。龙王病愈后,以泄露天机为谢:言人们只要照它的样子造一条龙四处舞游,便能保雨水及时,五谷丰成。

舞龙祈雨在先秦时期已开始流行,到汉代已具相当规模,形式也多有讲究。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汉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龙,炎夏求雨舞赤龙或黄龙,秋季求雨舞白龙,冬天求雨舞黑龙。这些龙长达数丈,每次出动五至九条不等。

后世的舞龙,大都包含有祈雨祈福的意味。如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山区的“龙头蚕身灯”。该灯由“龙”的头和“蚕”的身与尾组成。制作考究,形体小巧,头尾能曲能伸,宛转灵活。竹圈联成蚕身,绳索系其内,白布蒙其外,外用红绿彩环缠身,由三个舞技出众的民间艺人分别持头、腰、尾三个部分执耍。“龙头蚕身灯”一般都是成对出行。出灯前,每对灯都要下到江边“吸水”,然后才沿门沿户祝福吉祥。为什么要“吸水”呢?很好理解,龙吸饱了水,才能保证雨水充足。

南方一些地方流行舞草龙枣由柳条、青藤、稻草扎成,夜晚舞耍时,龙身上满插香火,因而又称“香龙”、“香火龙”。舞龙结束时,还要在喧天的锣鼓鞭炮声中,恭恭敬敬地将草龙送到江河溪潭之中。其用意也是让龙回龙宫,以保佑一方地面风调雨顺。

以娱神娱己为目的舞龙可追溯到汉代的“鱼龙曼延”。《汉书·西域传赞》载:“孝武之世……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颜师古解释说,巴俞都卢、海中砀极都是歌舞名,而“鱼龙”,则是由人装扮成一种来自西域的巨形珍兽枣舍利之兽,先在庭前舞蹈戏乐,然后到殿前激水,水花飞溅中,化作一条巨大的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目”。然后,再化作身长八丈的黄龙,“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故又名“黄龙变”。由此看来,“鱼龙”,当是一种由人装扮成巨鱼和巨龙进行表演的大型舞蹈。由于巨鱼和巨龙之间有一个“变”的问题,因此在表演时,可能还需要幻术、布景、烟雾等来配合。

那么,“曼延”又作何解释呢?“曼延”也作漫衍、曼衍、蔓延等,是古代一种大兽的名字。据说这种大兽“似狸,长百寻”,可以“仿此演为百戏。”古代八尺为一寻,百寻就是八十丈。因而《西京赋》中有“巨兽百寻,是为曼延”之句,薛综注曰:“作大兽,长八十丈,所谓鱼龙曼延也。”由此推断,“曼延”是“假作兽以戏”,是由人扮演成各种巨兽的舞蹈。“鱼龙”当是其中典型的主要的一种,因而称作“鱼龙曼延”。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李尤在《平乐观赋》中都有对“鱼龙曼延”的生动描述。从中可以看到,作为汉代的大型歌舞,“鱼龙曼延”集合了当时最高水平的演员阵容以及布景、道具和特技,可谓规模宏大,幻象纷呈。除中心节目“巨鱼变巨龙”外,还有由人扮装的熊、虎、猿猴、大象、大雀、大龟、大蟾蜍及其它不知名的奇兽参与演出。

史料之外,还可以从汉代画像石上找到“鱼龙曼延”的影子。如铜山洪楼发现的乐舞百戏画像石,山东沂南出土的角抵百戏画像石,上面都有鱼龙作舞的图像。

“鱼龙曼延”从汉至唐,延续了将近七八百年的时间,唐以后,整体上逐渐失传,后世传留下来的,只是其中的部分节目。民间的龙舞、狮子舞、麒麟舞等,可视作对“鱼龙曼延”的传承和演变。

灯与龙的结合,大约起始于宋时。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道:“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这样的龙灯,即是我们所说的放置在那里专供人们观赏的龙形灯饰。问题是龙是一个能行走、善飞腾的神物,总不能呆到那儿不动啊,况且无论宫廷还是民间,自古都有舞龙的传统。既然舞,就不光在白天舞,晚上也要舞,晚上舞就离不开灯,因此大凡舞之龙,都通称“龙灯”。

“龙灯会”一般在佳节、盛会时举行,场地选在长街广场、村头湾边开阔平坦的地方。龙的品种丰富多彩,有竹龙、木龙、荆龙、草龙、布龙、纱龙、纸龙;有由荷花和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刨花扎成的“木花龙”,用铁皮卷成的“铁皮龙”,等等。

龙灯各地都有。四川省铜梁县的龙灯比较出名。国庆50周年大典上的金色巨龙,就出自这个县。铜梁龙灯有“正龙”:头大、胫长、节内点灯,以灯光取代烟火,玩时比较安全。还有用竹编作龙骨,纸扎龙头,布做龙脊,借助灯火而起舞的“彩龙”;用皮纸或绢绸做皮,彩绘鳞甲,龙身能伸缩转动的“肉龙”或“蠕龙”;天旱时求雨,舞时可泼水的“黄荆龙”;用白花扎成,用来祭祀亡灵的“孝龙”;用稻草扎成,插入竹竿,执持起来耍舞的“草把龙”;以及由孩子们耍舞的,用一棵棵大白菜插上竹竿,点燃红烛,中间串以绳索的“菜龙”,等等。

铜梁人舞龙有不少讲究。过去沿袭汉代的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现在逢年过节舞彩龙,舞到人家门前就暂时停下来,龙头频点向主人拜年祝福,然后再上下翻腾,左盘右旋。这时,主人必须鸣放鞭炮以示欢迎,并有所答谢:裹着钱的“红包”或糖果香烟等。

广东佛山人也喜欢舞龙。四五十年代,佛山龙多是用一把把雨伞连接

关于龙的故事

最佳答案据传,古时候森林里的动物很多,而且非常凶猛,常常成群结队出来袭击、吞食人类,致使人类无法安宁地生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们只好频频向天庭发出求救呼声,祈求上天能惩治那些无比凶残的动物。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六郎神到凡间查看,了解实情。 六郎神下到凡间目睹了动物撕咬凡人的场面,感觉到问题的严重,如果不及时拿出拯救办法,人类将无法生存。他重重地划出一条界线,暂时把人与动物隔离开,再遍访百姓,搜罗各方面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尽快在动物之中立一个“王”,以它来管制那些为所欲为的动物。六郎神了大家的意见,苦思冥想得出了一个妙计:以九种动物组合成一种新动物,取名为“龙”。说办就办,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画了起来。先勾画出蛇身,接着画驼头、鹿角、牛嘴、鱼鳞、凤尾、鹰爪,当画完“狮须”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他想这第九样“虎眼”只能先画在一旁放着,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念个咒,再把两只“虎眼”安上去,以后这东西才会更听话。快到八十天时候,有一个木匠带着斧子、墨斗到深山老林里砍伐木头,走入洞内歇息。偶然之中看见洞壁上画着一个动物图案,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东西,左看右看,就是缺少两只眼睛。他随手拿起墨笔,模仿六郎神画的“虎眼”,添在龙头上。这下坏了,洞壁上的龙张牙舞爪扭动起来,嘴里喷着浓雾,龙体火光四射,一时狂风大作,洞内飞沙走石,龙像一道闪电似的飞了出去。木匠趴在地上,吓得屁滚尿流。 一听说“王”龙出洞,那些凶猛的动物早已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出来食人,从此,人们有了安全保障,可以随随便便在山野劳作。 但是,龙成了百兽之王后,日益狂妄,根本不听六郎神的使唤,常常飞上天空兴妖作怪,有时连续降雨不止,地上常闹洪灾,百姓叫苦连天。后来,摇身一变,还多出了一条龙。六郎神一怒之下,一条镇在云层里,继续看管动物;另一条则打入东海,令它不得随意出入。 百姓以为龙虽然出了一点小差错,但毕竟功大于过,依然把它视为吉祥物,因此,逢年过节都要扎上一条龙,走村串户游耍一番,企盼来年风调雨顺,太平安康。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湘西甲管伸缩器-有关龙的传说》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