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黄沙鳖怎么养黄沙鳖的饲养方法优质回答黄沙鳖是中华鳖的地方种,分布于广西、广东的西江流域地区,是西江水系特有的鳖种。那么黄沙鳖是如何 饲养 的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黄沙鳖...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广西甲鱼养殖招聘网最新,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黄沙鳖怎么养黄沙鳖的饲养方法

黄沙鳖怎么养黄沙鳖的饲养方法

优质回答黄沙鳖是中华鳖的地方种,分布于广西、广东的西江流域地区,是西江水系特有的鳖种。那么黄沙鳖是如何 饲养 的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黄沙鳖的饲养 方法 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黄沙鳖怎么养

鳖属肉食性.但草食也会吃,可以选用味道比较腥的鱼饲料.或包心菜叶也可以,鸡肝.猪肝都是鳖爱吃的食物,市面上没有专卖鳖饲料,也要注意乌龟的饲料鳖是不会吃的。

水质不挑惕(自来水即可),水大概2~3天换一次,因为鳖食容易让水质变臭,能勤换水就要常换。

放小砂粒或小石粒,鳖会钻进沙石里,只露一颗头出来,这样会让它会觉得较有安全感。

如果刚开始饲养,不吃东西是因为还没熟悉环境,鳖很怕生,只要饲养环境整得好,很快就会改善了。

鳖完全养在水中并不是正确的观念, 其实鳖是喜欢钻在潮溼的土里或沙里。

良好的养鳖环境是一边水,一边有潮溼的沙或小石子。

如果鳖都不吃,试著用鸡肝(腥的食物)或包心菜叶,或比较腥的鱼肉就会改善食欲,一般都是早与晚放饲料。

黄沙鳖的外形特征

(1)稚鳖(体重3g~50g)。外观形态近似圆形,背部随脊椎隆起,表皮外观呈橄榄绿色或土黄色,分布有清晰可见的黑色斑纹,沿脊椎两侧对称分布有相同数量弯曲排列的皱褶线,裙边宽厚且边缘呈金黄色,腹面呈橘红色上有清晰对称排列的黑色斑块,数量一般为7对~8对。

(2)幼鳖(体重51g~150g)。外观形态近似圆形,随个体的生长,背部逐渐趋向扁平,体表外观颜色逐渐转呈浅黄色,分布的黑色斑块变大变浅,腹部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原有的黑色斑块也随个体的生长消退为暗纹状黑灰色斑块,裙边宽厚,边缘呈金黄色。

(3)成鳖(体重150g)。外观体型钝圆扁平,背部呈浅土黄色,背甲上清晰可见脊椎骨和肋骨的结构排列形状花纹,脊椎两侧间断或不间断纵向弯曲排列的表皮皱褶线非常明显,裙边宽厚较硬,鳖体后部的裙边边缘呈金黄色,尾裙上分布众多疣粒,手摸有沙粒感,背甲前端边缘表皮分布的疣粒较稀少。腹部呈红黄色,胸腹表面清晰可见密布的毛细血管。随着个体的生长,腹部的暗纹状黑灰色斑逐渐隐退,体重达500g以后,只在腹甲上留有2对暗纹状的灰黑色斑块, 其它 斑块全部消失。

可数性状

(1)鳖体背部脊椎两侧纵向排列的间断或不间断的皱褶线数8条~9条,多数为9条。

(2)稚鳖和幼鳖腹部斑纹数:7对~8对,多数为7对;成鳖腹部暗黑灰色斑块数:2对。

(3)成鳖背甲外观上清晰可数的脊椎骨和肋骨花纹数:脊椎骨8个,肋骨8对。

黄沙鳖的生活习性

体重150g以下,生长缓慢;体重达150g,生长明显加快;体重400g,进入生长高峰规体重达1500g后,又进入生长缓慢期。 黄沙鳖的市场状况

大家能说说我国甲鱼品种的养殖现状与改进建议吗?

优质回答甲鱼,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顺应市场需求快速发展起来的特种养殖品种之一,经过近40年的养殖发展,产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年不到千吨,增加到2012年30万吨,甲鱼养殖已成为我国农村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由于优良品种是甲鱼健康养殖的要素之一,所以甲鱼种质一直受业内各方的高度关注,为此我就我国甲鱼品种的现状与改进提点自己的建议并和业内同行探讨。

一、我国目前主要甲鱼养殖品种介绍

我国土著的甲鱼品种主要有中华鳖、山瑞鳖和斑鳖,后两种品种数量很少,故被国家列为保护动物,特别是斑鳖,其珍贵可与熊猫同论。我国也从国外引进了几个品种,通过驯养,已在我国安家落户,并取得了一定的养殖效果,为了让大家了解国内外甲鱼品种的特性和差异,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中华鳖

中华鳖是我国目前养殖的主要品种,但因我国幅源辽阔,南北东西之间的纬度和气候差异大,所以各地域之间也出现一些生态地理品系,它们的商品在市场上也因地域品系的不同价格不同,有的甚至相差很大。

1、黄河品系(黄河鳖)

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甘肃、宁夏、河南、山东境内,其中以河南、宁夏和山东黄河口的鳖为最佳。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使黄河鳖具有体大裙宽,体色微黄的特征,很受市场欢迎,生长与太湖鳖。

2、洞庭湖品系(湖南鳖)

主要分布湖南、湖北和四川部分地区,其体形与江南花鳖基本相同,但腹部无花斑,特别是在鳖苗阶段其腹部体色呈桔黄色,它也是我国较有价值的地域中华鳖品系,生长和抗病与太湖鳖。

3、鄱阳湖品系(江西鳖)

主要分布在湖北东部和江西及福建北部地区,成体形态与太湖鳖,但出壳稚鳖腹部橘红色无花斑,生长与太湖鳖。

其他还有乌鳖、砂鳖、墨底鳖、小鳖等,因群体数量较少,不再细述。

(二)国外引进的品种

1、日本鳖

日本鳖主要分布在日本关东以南的佐贺、大分和福冈等地,也有传说目前我国引进的日本鳖原本是我国太湖鳖流域的中华鳖经日本引入后选育而成(但未见有文选报道),故也有叫日本中华鳖的,目前被农业部定为中华鳖(日本品系)。

2、珍珠鳖(佛罗理达鳖)

佛罗里达鳖属鳖科鳖亚科软鳖属,又称珍珠鳖、美国瑞鱼。分布美国,但主产区主要在佛罗里达州,1996年我国开始引进养殖。佛罗里达鳖体色艳美、个体较大、生长迅速,但肉质清蒸不如中华鳖鲜美。

3、泰国鳖

体形长圆,肥厚而隆起,背部暗灰色,光滑,腹部乳白色,微红,颈部光滑无瘰疣,背腹甲最前端的腹甲板有绞链,向上时背腹甲完全合拢,后肢内侧有两块半月形活动软骨,裙边较小,行动迟缓,不咬人,其中500克的成鳖背中间有条凹沟。其外部体色进与中华鳖,只是其腹部花色呈点状,不是块状。这种鳖生长快,喜高温,但肉质差,且早熟,一般400克就开始产卵,所以它最适合在温室内控温直接养成成鳖上市,不适合在温差较大的野外多年养殖。

4、刺鳖

又称角鳖,主要分布于加拿大最南部至墨西哥北部间。体形较大,体长可达45厘米。吻长,形成吻突。背甲椭圆形,背部前缘有刺状小疣,故叫刺鳖。新世纪初引入我国,也是大型品种,所以消费对象也主要是宾馆饭店,因市场局限所以也不应盲目发展。

二、建议

(一)加大原产地保护力度

由于甲鱼有着地域特性优势,所以进行原产地种群保护,已为当务之急。保护不单纯是圈地保护,而应实实在在地在种质提纯上下功夫。如黄河品系在宁夏和河南区域的种质就较其他地域的要纯些,这也许与本地域流通落后有关。再如西南品系(黄沙鳖)不但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形态在1000克时宽厚的裙边也较其它地域的品系突出,缺点是背部肋板暴露明显影响了一些地方的销售外观。而太湖品系的抗逆性是提高养殖成活率的关键,特别是其腹背的脸谱式花斑是其种群的特征优势,故花鳖就深受浙江本地消费民众的青睐。所以在进行保护的同时提纯与选优,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二)做好种苗区域规划

产业的发展与地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样甲鱼这种高档消费品的产业发展也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如目前我国甲鱼的主产销区主要在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9年甲鱼的总产量为20.08万吨其中68%产于这三个地区,所以与产业发展要素之一的种苗需求也主要在这几个地区,目前国家和当地政府在这些地区建设有相当规模的甲鱼原良种场,但和目前的发展需要还应加强,特别是一些地方还有乱建和滥建的现象,而有些地方则因当地其它建设的需要也有拆迁减少的。所以做好我国甲鱼产销发展趋势的研究后,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甲鱼种苗基地长远的区域规划十分重要。

(三)加强优良种质的选优

甲鱼的良种选育是一项既艰苦又费时的基础工程,特别是选育工作还要有资深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一般企业很难承担,而一些研究院校因出成绩慢,又要投入大量资金,故也不敢问鼎这项工作,所以甲鱼优良品种的选育在国内几乎是空白。笔者认为选育新品种确有难度,但各地利用本地的土著品种,进行提纯选优,是可以做到的,如浙江在太湖品系的突变型甲鱼中选出乌鳖作为新品系推广。广西也在本地的土著品系中选出性状较优的墨底鳖进行推广,效果也不错。甲鱼是从远古进化至今的特殊生物,其生长和抗逆优势的发挥最好是在土生土长的原生地,所以选优本地品系是提高中华鳖地域品系优良性的最好办法。笔者认为尽量不要去引进外来品种养殖,因为那样不但风险大时间长,也极易破坏原生态的生物多样性,如日本鳖引进我国后足足化了十几年驯养时间,才达到目前的养殖水平,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四)对良种繁育基地进行动态管理

对已有的甲鱼良种基地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很有必要,管理可以由省级主管部门进行,主要管理品种品质和产量流向,并进行有效的检测检验,特别是对引进品种的管理,更应加强,具体管理办法可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合理制定。这样可做到心中有数良性指导,协调发展。如浙江省在管理方面实行了动态监督检查,对不合格的先提出整改,再不合格的采取取消资格摘掉牌子的管理措施,效果很好

甲鱼的养殖技术?

优质回答甲鱼又名中华鳖,俗称团鱼、水鱼,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膳食价值及药用价值,受到水产养殖者的青睐。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水产养殖已经成为当地比较重要的支柱产业。笔者结合自身长期从事水产推广的实际经验,总结出一套快速养殖甲鱼的关键技术,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为养殖者提供参考依据。

1 甲鱼池塘建造

亲鳖池面积一般为667m2左右,水深1.2~1.5m,池深2m左右,池底铺设20cm左右的沙泥土。养鳖池周围都应具有围墙,防止甲鱼爬出。同时,在围墙与水面之间的池埂,应留出空地,以便鳖的活动和繁殖。稚鳖池最好建在室内,一般以水泥池为好,池塘面积15~20m2,水深0.8~1.0m,底铺5~10cm厚的粉沙,同时池塘四周也应该设置防逃墙。幼鳖池面积为200m2左右,0.8~1.0m,底铺铺设细沙,池周加20cm高的防逃墙。成鳖池面积一般667~1334m2,水深1.5~2m左右,可利用普通养鱼池加修30cm的防逃墙即可。

2 甲鱼卵的孵化

应选择品质优良的甲鱼卵,一般要求甲鱼卵受精率在90%,卵的重量为4~8g左右。发育正常的受精卵外壳上有细小白色斑点,卵粒颜色为粉红色或红色,而未经过受精或者受精后发育不良的卵没有白色斑点。要采用先进设备和孵化技术,缩短孵化时间,从而培育出体质健壮的幼甲鱼。准备好若干个盛卵器,细沙5mm,加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然后均匀平铺在盛卵器中,厚度大约2~3cm,同时用手指在细沙中按出许多小洞,将卵放置于小洞中,之后将盛卵器放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孵化,恒温培养箱孵化条件设置为温度28~30℃,相对湿度80%~90%。要求幼甲鱼在7月上中旬就孵化出第1批,8月末结束孵化,孵化率在90%,个体重量达到4g。

3 合理投喂甲鱼饲料

甲鱼饲料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动物性饲料为辅,植物性饲料包括小麦粉、玉米、大豆等。一般幼期甲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应该保证50%左右,成甲鱼(200~600g)需要的蛋白质为45%左右。

饲料配方。甲鱼植物性饲料的配方为麦麸30%、面粉7%、玉米粉5%、鱼粉30%、食用盐1%、植物油3~5%,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均匀搅拌。鲜活动物性饲料以鱼、螺、蚌、虾碎泥为主。制作饲料的机器为常规的绞肉机或颗粒机,制粒前将2种饲料先混合在一起,然后再充分拌匀,制成颗粒和团状,制成颗粒状或团状结构,直径可根据甲鱼的规格口径来确定。

饲料投放量及时间。幼期甲鱼投放量一般为25g~250g。夏天由于水温高,取食量大,可以在上午和下午各投放1次,秋季每天投放1次即可。春季由于水温比较低,摄食量不大,一般在10:00左右投放1次,投放量为总体重的5%~10%。在进入冬季后,在幼甲鱼和成甲鱼入冬之前应当增加鲜食动物饲料,有利于体内储存脂肪,安全越冬。

4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由于池塘环境恶劣、水质差,饲料变质等原因,在养殖鳖的各个阶段均会引起甲鱼病害的发生,常见的几种病害有以下几种。

出血病,由气单胞杆菌引起,临床症状为全身都具有炎症,腹部充血发红,口、鼻、肠管出血,发病甲鱼呆滞,摄食减少,运动下降。防治方法:使用抗菌类药物,磺胺0.2g/千克体重或土霉素7.5g/100kg,混入饲料中喂,饲料要少喂些,使病甲鱼吃光,以达到治疗效果。

鳃腺炎病,是危害甲鱼最严重的传染病,不及时控制,就会死亡。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发肿,腹甲部没有出血斑和血点,为纯白色贫血状态。防治方法:将病鳖后将其捞出隔离饲养,以防蔓延,同时池水用200mg/L漂白粉溶液进行彻底消毒。

毛霉病,是由霉菌寄生全身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表现在鳖甲、颈部、四肢均寄生霉菌,出现白斑,使表皮坏死,产生溃烂。一般此病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稚鳖,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成鳖患此病后死亡较少,但影响正常生长。防治方法:首先要保持水质一定肥度,抑制霉菌发生,当发现患病的甲鱼后,立即用10mg/L漂白粉溶液浸洗3~5h。另外,全池泼洒1mg/L高锰酸钾溶液2次。

寄生虫病,鳖体上可寄生蛭、螨、吸虫、等多种虫害,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欲降低,引起皮肤、内脏出血及肠穿孔。防治方法:体表寄生虫可用8mg/L硫酸铜溶液,或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0min即可。

水霉病,由真菌引起,一年四季皆可发生。防治方法:病鳖池用2mg/L的孔雀石绿溶液或100mg/L福尔马林或消毒15min即可,或在饲料中拌喂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红脖子病,由病毒引起的,症状表现为甲鱼颈部发红、充血、肿大,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使用肌肉注射金霉素、氯霉素等药物,用量15万单位/千克体重,注射部位在鳖的后腿基部与腹板之间,约1.5cm深。

5 结语

甲鱼养殖是今后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在实际生产养殖过程中,往往受到技术的限制,导致甲鱼养殖慢、产量低等问题。掌握一套快速养殖甲鱼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便于在今后生产中能够科学、高效、规范化进行养殖甲鱼,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黄沙鳖的养殖方法?

优质回答鳖病发生的原因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如果生态环境不适宜鳖的生存,鳖的有利的生活习性(晒背)得不到发挥和利用,而一些不利的习性(贪食、好斗)不能在集约化养殖的情况下加以限制,鳖病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一般情况下,鳖病的发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水质恶化的影响

理想的水质应呈淡绿色或茶褐色,肥嫩、新鲜,透明度为25~30厘米,pH值为7~8,氨的浓度为20毫克/升左右,不能超过50毫克/升。如果长期不换水,残饵和排泄物大量存积在池底,腐败后会使池水变质发臭,病原体大量孳生,传染性疾病就会暴发。另一方面,透明度过高的瘦水,浮游生物含量极低,亦不是鳖栖息的理想水质,它会导致水霉病、累枝虫病的暴发与流行。

人工控制的养殖水体,最佳的生长水温是30℃。水温20~25℃不适宜鳖生长,长期生活在这一水温下的鳖,食欲不振、体质虚弱,容易诱发白斑病。

(2)病原体的侵袭

病原体侵入鳖的肌体,会引起鳖的新陈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扰乱鳖的机体正常活动,从而发生疾病。鳖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一般鳖的致病菌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造成病原菌侵入的途径有:病鳖或伤残鳖的带入;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营养不足,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更换的池水受污染,含有大量病原体;养殖池没有独立的排灌系统,水源连通,一池发病便互相感染;养殖管理不善,乱丢病鳖或病鳖池用过的工具未经消毒便用到健康鳖池;水禽等其他生物体的媒介传染。

(3)敌害生物的为害

鳖的敌害主要有鼠、蛇、蟹、蚂蚁等,它们直接吞食或伤害鳖,造成病原体的继发性感染。

(4)鳖体抗逆力差

近亲繁殖使鳖的种质退化是鳖体抗逆力差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鳖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与年龄、个体大小、体质强弱有很大的关系。

2.鳖病的主要特点

(1)鳖对环境的影响敏感

人工养殖鳖的生态环境与鳖的天然生态环境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天然的环境广阔,鳖的密度很小;而人工放养的密度大,水质极易污染。水环境的恶化即会导致鳖生理机能失调,诱发疾病。如水质污染,会造成鳖的氨中毒和腐皮病发生。

(2)感染后潜伏期长

被病原体感染了的鳖有的几天内就发病,但有很多是“健康带菌者”,并不立即发病,而是隔一段时间,当环境条件适宜病原体繁殖,且鳖的身体衰弱时便暴发出来。如1996年11月底南宁市旺旺野生动物养殖场进行亲鳖迁移时,由于亲鳖受伤严重,鳖池和鳖体消毒又不严格,亲鳖感染了腐皮病、红底板病和红脖子病,但当时水温已下降到18℃以下,亲鳖带菌很快进入冬眠期。到1997年3月底水温逐渐回升,有利于病原体在鳖体内繁殖,而亲鳖经过冬眠后身体又十分衰弱,于是暴发了三种传染病。病原菌潜伏期长达5个月,疾病一直蔓延到8月,死亡率在20%。

(3)并发症多

鳖一旦生病,多数是多症并发,如腐皮病和疖疮病并发、白斑病和穿穴病并发、红脖子病和鳃腺炎病并发等。

(4)治愈困难

鳖病除了不易早期发现外,还由于缺乏特效药物和给药方法而使治愈困难。要控制一种鳖病,往往要采取多种综合治疗措施才能奏效,而且有的病(如鳃腺炎、红脖子病)治愈后还会出现反复发病。

3.鳖病的预防方法

水质、种苗、饲料、疾病防治是黄沙鳖养殖的四大要素,其中疾病防治是成败的关键。对鳖病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1)改善生态环境,注重生态防病

① 鳖场建筑要合理:根据鳖喜洁怕脏、喜阳(光)怕风、喜静怕惊的生活习性,在设计、建造养殖场前,对水源要进行详细调查,不能含有毒物质,附近没有污染源,没有或较少含有病原体。此外,养鳖场地应选择在向阳避风、没有人为干扰的地方。鳖池要有独立的排灌系统,各个池的水不能互相串联,以免鳖病蔓延。

② 鳖池水质要适宜:池水应经常保持淡绿色,水质清洁嫩爽,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对养鳖池要经常注意排除底污、加注新水,必要时部分或全部换水,防止池中腐殖质增多,以致病原菌孳生。

③ 实行“两头加温”饲养(又称保温饲养法):在越冬前的10月份(南方)和翌年3月份分别进行1个多月的加温饲养,以缩短鳖的越冬期,提高养鳖效率。在常温条件下,稚鳖、幼鳖冬眠前后停止摄食,体质较差,极易生病。而“两头加温”饲养可使稚鳖、幼鳖度过病原体潜伏期或高发期,提高稚鳖、幼鳖在冬眠期及冬眠复苏后的抗病能力和成活率。

在广西南宁市利用塑料大棚养殖,不必加温也能达到保温(两头保温)2个多月的目的。

④ 利用生物净化水质,控制鳖病发生:鳖的排泄物和残饵不仅腐败产生氨,妨碍鳖的生长发育,而且它们还是各种病原菌孳生、蔓延的基础和媒介。实践证明,在鳖池养殖一些水葫芦,混养少量的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罗非鱼(单性)、草鱼等,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可以大大抑制水中氨浓度的迅速升高和病原菌的孳生与蔓延,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增强鳖的抗病能力

① 培育优良品种,提高遗传品质,经常进行亲本的选育、复壮、提纯,挑选体格强健、抗病力强的鳖作为亲鳖,同时补充一些野生鳖,避免近亲繁殖,以提高鳖的遗传品质,建立黄沙鳖的纯种品系。

② 加强饲养管理,不断提高饲养技术水平。

第一,自繁自育。应尽量做到就地培育稚鳖、幼鳖和选育亲鳖,以保证其种类、规格、数量和质量。同时可避免从外地引入鳖时将病原体带入或引入受伤的稚鳖、幼鳖和亲鳖而导致继发性感染。

第二,合理放养。一是放养密度要合理,严格控制各种规格鳖的放养密度,以减少个体之间争空间、争氧气、争饵料的矛盾,减缓水质污染的,增强鳖的体质。二是按照大小规格分级饲养,避免大小同池、摄食不均匀而影响弱小个体的生长。

第三,控制水质和保持适宜水温。根据鳖的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质的要求,注意调理水质,保证鳖生长在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中。盛夏温度过高时,应适当加深水位,并搭棚遮阳;早春和晚秋,最好采取适当的保温和加温措施;常温饲养时,冬眠池要注意防冻。

第四,加强日常管理。勤除杂草、敌害,及时清除残饵,打扫饵料台,进行食场消毒,以保持鳖池环境的卫生;注意鳖的活动情况、吃食情况和生长情况。对独自漂浮于水面或爬上岸边泥土或草丛中、行动缓慢、废食等异常表现的病鳖应及时隔离,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病情的发展与蔓延。

第五,加强冬眠前的培育。冬眠前加强培育是促使亲鳖产后恢复、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减少冬眠后死亡的一个必要措施。冬眠前,投喂的饲料应以动物鲜活料为主,辅以配合饲料并增加脂肪的含量,补充2%~3%的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

③ 进行人工免疫。利用疫苗进行人工免疫防治鳖病,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它不仅可以克服鳖病给药和治疗的困难,有效地控制危害极大的鳖病发生,而且还能保护环境和提高鳖的品质。目前已有很多种疫苗生产和应用。例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药物实验厂生产的“水鱼细菌性疾病疫苗”,主要用于预防鳖红脖子病和红底板病等疾病,该疫苗在免疫后10天开始产生抗体,免疫期达9个月,免疫鳖的成活率可达80%。

(3)控制与消灭病原体

病原体的存在是鳖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消灭病原,控制病情的蔓延是做好鳖病预防的关键。从外地引入亲鳖或稚鳖、幼鳖时,必须把好检疫关,有严重疫情的地方不能引种。放鳖前或鳖移池时要进行水池和鳖体的常规消毒。对于动物性鲜活料要用药物消毒,经常进行食场和工具的消毒,定期喂药饵进行药物预防。这些都是控制和消灭病原,预防鳖病的有效措施。

参考资料: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广西甲鱼养殖招聘网最新:广西养甲鱼最出名的地方》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