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西班牙历史 关于宗教的优质回答历史上西班牙是属于天主教势力范围的,后来公元8世纪时摩洛哥的伊斯兰势力从直布罗陀海峡“入侵”西班牙,占领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摩尔帝国统治...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伊比利亚西甲教学视频,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西班牙历史 关于宗教的

西班牙历史 关于宗教的

优质回答历史上西班牙是属于天主教势力范围的,后来公元8世纪时摩洛哥的伊斯兰势力从直布罗陀海峡“入侵”西班牙,占领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摩尔帝国统治了西班牙七百年,但逐步没落。

其13世纪修建的阿尔罕布拉宫是摩尔人抵抗北部基督教国家的最后据点,但在内部纷争,东征十字军和蒙古铁骑的三重打击下一蹶不振,彻底失去了曾有的辉煌。

尽管摩尔人在格林那达又喘息了百余年,最终还是被西班牙的天主教徒们赶回了北非摩洛哥的大漠老家。欧洲的伊斯兰统治也从此正式结束。

扩展资料:

天主教对西班牙人的影响

天主教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西班牙人的日常生活中。像其他天主教徒一样,西班牙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都是在教堂中度过的:出生后的洗礼,第一次领圣餐,婚礼和死后的葬礼。

西班牙节日众多,有一个原因就是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村子、每一种职业都有一个圣徒作为守护神。每到圣徒生日的时候,这个城市或者行业公会就要举行大弥撒和宗教游行。另外,每一个教徒也都有自己的守护神,不仅要过自己的生日,也要过圣徒的生日。

西班牙人的名字大多取自圣徒,最常见的男女名字就是圣父圣母“何塞”和“玛丽亚”,而且不论男女,都经常把这两个名字连用。比如西班牙前任首相就叫“何塞·马利亚·阿斯纳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班牙历史

欧洲古代各国名称

优质回答1、奥地利帝国

奥地利帝国是一个地跨中欧、南欧、东欧和东南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国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1804年),人口约2120万人(1804年)。领土包括现在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北意大利、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和波兰的加利西亚等广大地区。

帝国的首都为奥地利皇室领地内的维也纳,奥地利皇帝世袭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806年,拿破仑勒令弗朗茨二世放弃罗马皇帝尊号,神圣罗马帝国瓦解。

奥地利是德意志邦联的永久主席国和神圣同盟的三巨头之一,也是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统治下的奥地利和波西米亚王国等其他领地的统称。

1867年2月,匈牙利获得自治,6月奥地利帝国正式改组为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是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的政合国,1867年后匈牙利从法理上已经脱离奥地利帝国独立,但两国的外交立场保持一致。1918年一战战败后解体。

2、瑞典帝国

瑞典帝国是1611年至1721年期间存在的一个帝国。这一时期瑞典曾晋身欧洲列强之一,在近代史上又称为帝国时代(瑞典语:stormaktstiden)。直到18世纪大北方战争后地位被俄罗斯帝国取代。

瑞典在十七世纪期间曾崛起为一个欧洲强国。原先瑞典只是北欧一个贫困、人口稀疏的国家,缺乏任何国际影响力或重要性。她的国力得以迅速在欧洲提升至领导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归功于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及首相亚塞尔·奥辛斯达拿的努力。

由于成功介入三十年战争,以及在俄罗斯及波兰立陶宛联邦夺取不少领土,瑞典俨然成为欧洲新教国家的领导者。

3、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版图以日耳曼尼亚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原属中法兰克王国)和勃艮第还有弗里西亚(今低地国家)。

962年德意志(前身是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后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

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其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自由城市。早期是皇帝拥有实际权力的封建帝国,14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邦联。选帝侯是诸侯中有权选举德意志神圣罗马皇帝的诸侯。

选帝制度从13世纪中实行,一直到1806年帝国灭亡为止。

初期有七个选帝侯,分别是三个教会选帝侯: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和四个世俗选帝侯:萨克森选侯,勃兰登堡藩侯,普法尔茨选侯(或称莱茵行宫伯爵),以及波希米亚国王(后期由奥地利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皇帝兼任) 。

1806年拿破仑勒令弗朗茨二世于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国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4、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由其领土、自治领、殖民地、托管地及其他由英国管理统治的地区组成,被国际社会及历史学界视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

一般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资产阶级执政的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使其经济、军力、科技、文化迅猛发展,标志着英国的崛起。

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1815年击败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后,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主导国际事务达一个世纪之久,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为“不列颠治世”。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大英帝国与新兴的德意志帝国的矛盾无法调和,1914年英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一战结束后的1922年,根据巴黎和会夺取德国殖民地而达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覆盖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为了世界历史上跨度最广的国家。

由于帝国的领土、属土遍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国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的说法,所以被形容为继西班牙帝国之后的第二个“日不落帝国”。

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英国日渐式微的国力,大英帝国逐渐瓦解。

5、西班牙帝国

西班牙帝国或西班牙殖民帝国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和殖民帝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被认为是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16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欧洲环球探险和殖民扩张的先驱,并在各大海洋开拓贸易路线,使得贸易繁荣,路线从西班牙横跨大西洋到美洲,从墨西哥横跨太平洋,经菲律宾到东亚。西班牙征服者摧毁了阿兹特克、印加帝国和玛雅文明,并对美洲大片领土宣称主权。

一时之间,凭著其经验充足的海军,西班牙帝国称霸海洋;凭著其可怕、训练有素的步兵方阵(Tercio),它主宰欧洲战场。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皮埃尔·维拉尔称之为“演绎出人类历史最非凡的史诗”,西班牙在16世纪至17世纪间经历其黄金年代。

西班牙与敌对国家持续斗争,引起领土、贸易和宗教冲突,都使得西班牙国力在17世纪中叶开始下滑。在地中海与奥斯曼帝国战事频繁;在西欧,法兰西殖民帝国逐渐崛起并威胁西班牙的霸权;

在海外西班牙首先与葡萄牙帝国竞争,后来的对手还包括大英帝国和荷兰殖民帝国,而且英、法、荷三国支持海上抢劫,西班牙过度动用军力、政府贪污渐趋严重以及军费导致经济停滞,最终导致帝国的衰落。

1713年的乌得勒支和约使西班牙失去在亚平宁半岛和低地国家的剩余领土,结束其欧陆帝国的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地利帝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瑞典帝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圣罗马帝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英帝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班牙帝国

简评查理大帝

优质回答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768-814)和查理帝国皇帝(800-814)。曾征服西欧大部分地区,是西欧中纪初期最强大的统治者。

查理是中洛林王朝开创者丕平之子,于768年位,与其弟卡洛曼共治;771年其弟死后成为全法兰克国王。774年查理罗马教皇求援之际,攻占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德王国,自兼伦巴德国王,并进军马,控制意大利半岛大部分地区。772-804年,查理经过多次战争,征了萨克森和其他中欧地区。778-801年与统治伊比利亚半岛的阿拉伯人次交战,夺得埃布罗河以北的土地。在半岛北部建立了西班牙边防区。788合并巴戈利亚,796年打败游牧部落阿瓦尔人,占领多瑙河下游。查理曾抵诺曼人的入侵,控制弗里西亚和布列塔尼,并进攻易北河地区的斯拉夫人部落,迫其臣服。

查理统治期间对外进行了50多次战争,使法兰克王国成为控制西大部分地区的大帝国,疆域西临大西洋,东至易北河及波希米亚,北达北海, 南抵埃布罗河及意大利中部。查理于800年圣诞节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人帝”,史称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遂称为查理帝国,以亚琛为统治中心。

为了巩固统治,查理在边境地区设立“马克”(边区),委派藩侯统辖,其地区划分为伯爵辖区,任命伯爵全权治理。对帝国境内各部族的法律进行修订。经常派以伯爵和主教两人组成的巡按使团,巡行各地,对地方行政、司法和宗事务进行监督。他还封赐贵族和教会许多有特权的领地,规定拥有一定数量土的人必须在伯爵或领主率领下服军役,而土地数量不足者则需供养从军者。这些措施促进了封建领地制的发展。

查理和封建主都以领地内的庄园作为主要收入源。他曾发布《庄园敕令》,详细规定庄园的组织和生产管理,反映了庄园具自然经济和以农奴劳动为主的特点。查理利用罗马天主教会作为巩固统治的工。他拥护罗马教皇,加强各级教会组织,命令居民严守教规和交纳什一税,使主教会进一步巩固了在西欧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查理重视文化教,设立学校,罗致欧洲知名学者前往讲学,派人收集和抄写大量古典文献,督贵族和教会人士致力学习,这些成就被西方史家称为“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

814年1月28日,查理在亚琛去世。他死后不久,查理帝国即告分裂。

微信上有安道尔这个国家,它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

优质回答安道尔与法、西两国的历史纠葛:意外建立,意外存续

安道尔是欧洲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国,起源于村庄,位于法国、西班牙交界处的比利牛斯山,有领土400多平方公里,人口8.5万人,流通货币为欧元,如今安道尔的国防和外交事务由法国和西班牙掌控,国内没有军队。

至于其中原因,涉及到安道尔与法国、西班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1.安道尔公国的建立完全是个意外

公元711年,阿拉伯名将塔里克·伊本·齐亚德带领下一支7000人的军队横渡海峡,从北非入侵伊比利亚半岛,经过八年战争征服了大半个伊比利亚半岛,并且很快向东北方向进军,想要跨越比利牛斯山入侵法兰克王国,结果遭到法兰克军和安道尔人的联合夹攻而失败。

当时的法兰克国王虔诚者路易因为安道尔人在战争中的帮助,同意该地独立,一方面是战胜奖励,一方面想在西班牙和法兰克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战争缓冲地带,毕竟当时的阿拉伯军队仍盘亘伊比利亚半岛不去。

2.安道尔公国变成两国共管

此后,法兰克王国解体成东、西法兰克两国,安道尔最终被赐予西班牙乌赫尔地方主教。但是,后来法国的富瓦伯爵野心勃勃,以政治联姻的方式获得了安道尔的绝大部分地区。

这下子问题出来了,安道尔同时出现了两个领主,一个是法国富瓦伯爵,一个是西班牙乌赫尔地方主教。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为了争夺统治权,双方多次进行战争,难分高下。迫不得已,1278年双方签订《纳贡协议书》划分统治权,西班牙乌赫尔主教独享宗教统治权,法国富瓦伯爵取得世俗统治权,共同管理安道尔。自此至今,安道尔成为了由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大国共同管理的公国。

安道尔为什么没有被法国或者西班牙任意一方所吞并?

1、留着安道尔对双方都有好处

在地理上,比利牛斯山分割了欧洲大陆与伊比利亚半岛,是西班牙和法国的天然地形屏障,安道尔最初的价值正在于法兰克王国对非洲摩尔人的战略缓冲地带。

同样的道理,在冷兵器时代,法国和西班牙谁能占领安道尔谁就拥有战略主动性,所以两国多次为此发生战争冲突,结果谁也奈何不得谁,最终为避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共管成为双方最好的选择。可见,安道尔能存在至今主要还是两大国互相妥协的结果。

2、安道尔的外交策略:两头靠,取平衡

安道尔公国虽被两国共管,但十分看重自己的独立性,所以其外交政策就是两头靠、取平衡,说白了就是谁也不得罪、谁也要依靠。其历史上两次被吞并危机最能体现其生存智慧。

No1.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派们为夺取政治支持将安道尔出卖给西班牙。安道尔议会立刻放下身段,请求法国皇帝拿破仑出任安道尔大公,拿破仑应允,安道尔因此重新恢复两国共管状态。

No2.引狼入室后,拿破仑入侵西班牙时期计划将安道尔并入法属的加泰罗尼亚。安道尔先是贿赂地方官将这一计划泄露,同时鸡贼地塞贡品给拿破仑,意思是我们给法国纳了贡,法国就是我们宗主国,吞并之举过于无耻。于是,吃人嘴软的拿破仑又一次成为安道尔大公,安道尔也再次逃脱被吞并的命运。

3、现在的安道尔已经没有吞并的价值

如今安道尔名义上主权独立,但依然是法国和西班牙共管,没有自己的军队,别人说一它就一,吞不吞并无所谓了;何况处于热武器时代,安道尔的战略要冲地位不复存在,吞并它就像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仅此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国和西班牙两大国保护下的安道尔已经近700年没有发生过战争,国民生活安逸,堪称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典范。

谁能讲一下英国的历史,包括苏格兰啊,爱尔兰呀什么的?

优质回答做任务,望楼主,

奥运会由国家派队伍出赛,当然英国队;世界杯上一个足协就能派一个队,英国有4个足协: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所以有4支队

英国包括大不列颠(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是欧洲共同体12个成员国之一。它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英国是由不列颠群岛中大部分岛屿组成的,其中第一大岛是大不列颠,第二大岛上有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苏格兰西部沿海有一个叫做赫布里底的大群岛。苏格兰本土的东北沿海有奥克尼群岛和萨得兰群岛。上述这些群岛都与本土有行政上的关系,但爱尔兰海上的马恩岛以及大不列颠与法国之间的海峡群岛则基本上自治,不是联合王国的组成部分。

英国的面积大约为242500平方公里(93600平方英里),从南部海岸到苏格兰的最北部将近1000公里(约600英里),横向最宽处将近500公里(约300英里)。

"Britain"这个词起源于希腊和拉丁词,而最终可能追溯到凯尔特语。尽管用"史前时期"这一尺度来衡量时,凯尔特人也是稍后才来到不列颠群岛的(在此之前的那些文明就已创造了诸如埃夫伯里巨石建筑遗址和圆形巨石阵这样的著名历史遗迹),但是有关英国历史的文字记载毕竟还是从讲述凯尔特人开始的。"凯尔特"这个词语相当普遍地经常用来区分不列颠群岛的早期居民和后来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侵者。

罗马人的统治从公元43年起延续了300多年。在罗马人于408年最后撤走之前,该岛开始遭到来自北欧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的侵扰,经历了一段日趋混乱的时期。"England"这个词正是从"Angles"而来的。在此后的两个世纪中,侵扰逐步变成了定居,并建立了许多小王国。不列颠人在如今的威尔士和康沃尔地区独立生存下去。这些小王国中出现了力量较强称霸全国的王国,先是在北方(诺森布里亚王国),然后在中部(麦西亚王国),最后在南方(西撒克斯王国)。但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海盗接着入侵英国并定居下来,尽管在10世纪时西撒克斯王朝曾击败过入侵的丹麦人并一度称霸英格兰的广大区域。

1066年发生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此定居。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成为贵族的语言,法律结构受到了英吉利海峡彼岸所通行的那一套的影响,社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威尔士虽然常常处于英格兰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但一直是凯尔特人的堡垒。然而在1282年卢埃林王子阵亡之后,爱德华一世发动了一场战役并取得胜利,把威尔士置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威尔士人的民族情绪继续高涨,15世纪初由欧文·格林德领导的起义便说明了这一点。1536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把英格兰与威尔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统为一体。

当初住在苏格兰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纪,来自爱尔兰的苏格兰人在如今的阿盖尔地区定居。洛锡安住着英格兰人,而威尔士不列颠人则继续北上来到斯特拉思克莱德。9世纪时,苏格兰各地区联合起来抵御北欧海盗。在整个中世纪,英格兰当时强大的君主国一直威胁着苏格兰的独立。

英格兰与苏格兰最终的联合表明,当时宗教上的差异比之以往的民族仇视更加至关紧要。在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由苏格兰詹姆斯六世(英格兰詹姆斯一世)继位。即使如此,英格兰和苏格兰除了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统治时一度被强行联合在一起,在17世纪它们一直是相互独立的。到1707年,由于意识到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合会带来益处,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单一的大不列颠议会。苏格兰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宗教社区。但是在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这两位汉诺威王室新教徒统治期间,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詹姆斯二世党人发动过两次叛乱,试图恢复信奉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室。

爱尔兰在公元前就出现了许多王国,但爱尔兰并没有能免受北欧海盗的侵犯,到公元10世纪时竟成了北欧海盗的一统天下。

1169年英格兰的亨利二世发动对爱尔兰的入侵。英格兰籍教皇阿德里安四世授予亨利二世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因为他急于想使爱尔兰教会完全顺从罗马。爱尔兰大部分地区都落到了盎格鲁—诺曼权贵手中,但是在中世纪英格兰几乎没有在此直接行使管辖权。

都铎王朝的几位君主干预爱尔兰的倾向要强烈得多。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对爱尔兰造反者发动过一系列战役。'抵抗运动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乌尔斯特省,1607年由于抵抗运动失败以及领导人出逃,乌尔斯特变成了来自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移民聚居地区。

由于英国内战(1642~1652),爱尔兰又爆发了多次起义,但都被克伦威尔镇压下去。1688年詹姆斯二世被废黯之后,英格兰与爱尔兰之间的战争更是不断。18世纪大部分都是脆弱的和平时期。18世纪末,英国政府为谋求稳定作出了多方努力。1782年,爱尔兰议会(建立于中世纪)获得立法自主权;在宪法上与大不到颠的唯一纽带是王国政府。然而,该议会仅仅代表少数盎格鲁-爱尔兰特权阶层,天主教徒被排斥在外。1798年发生了一次起义,但没有成功;1801年,爱尔兰与大不列颠联合为一体。

虽然1916年都柏林民族起义者的起义遭到了镇压,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未期,一股称为爱尔兰共和军的游击力量开始对英国当局采取军事行动。1920年通过的爱尔兰政府法案规定要成立两个地方自治议会,一个设在都柏林,另一个设在贝尔法斯特。该法案于1921年在北爱尔兰实施,乌尔斯特省9个郡中有6个接受了它们自己的议会,同时在英国议会中仍享有席位,并服从英国议会的最高管辖权。但是,爱尔兰共和军继续在南部为争取脱离英国当局赢得独立而战斗。1921年6月签订了停战协定之后,根据同年12月缔结的英—爱条约建立于爱尔兰自由邦,1949年该自由邦成为爱尔兰共和国。

海峡群岛和马恩岛虽不属于联合王国,但与联合王国有着特殊的关系。海峡群岛在10世纪和11世纪时曾是诺曼底公国的一部分。马恩岛在1266年以前名义上一直由挪威行使主权,到1765年最终才直接由王国政府管辖。今天,海峡群岛和马恩岛都有各自的立法机构和法律制度,英国政府则负责那里的防卫和国际关系事务。

大约距今九千年以前,不列颠诸岛与欧洲大陆还是连成一体的,那里居住着 中石器时代的地中海人和阿尔卑斯人。约五千年前,伊比利亚人自地中海地区西 迁,是首批从大陆渡海过来的,征服了原有的居民。这次征服必定十分野蛮悲 惨,使我们已经找不到任何中石器人的痕迹了。著名文化古迹索尔兹伯里平原上 的怪石圈,就是伊比利亚人留下来的。是为第一次换血。 到了约两千五百年以前,有凯尔特人自今天德国南部一路砍杀过来,先后占 领了今日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地,接着又越海占据了不列颠诸 岛,残酷屠戮伊比利亚人。是为第二次换血。 自公元一世纪中叶,罗马帝国对不列颠进行了长达四百年的殖民统治。政 府、法律和商业都使用拉丁语,只剩下乡下人才说凯尔特话。铺石的公路自此四 通八达,繁荣城镇星罗棋布,罗马人还带来了基督教,其文化、习俗、生活用品 也大量渗入,整个社会生活都罗马化了。直到五世纪初老家起火,他们才开始撤 离。这是第一次被殖民地化。 前门去狼,后门进虎。紧接着于五世纪中叶,原居住在西北欧的三个日耳曼 野蛮部族——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人横渡北海,所谓“条顿人的征服”,(严 格地讲,可以说是四次引狼入室。因为罗马军团撤离以后,软弱的不列颠暴露于 北方野蛮苏格兰人同皮克人的侵扰之下。据说首先是一位凯尔特部族领袖,主动 邀请朱特人前来协办国防的;而朱特人见有隙可乘,后来才反客为主,并引发盎 格鲁及撒克逊人也来大举入侵。)耗时一百五十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小菜一 碟!日耳曼人把凯尔特整个一个民族的成年男子几乎打杀干净啦(第三次换 血)!他们这些刽子手构成了今天英吉利民族的主体。自然,残留的妇孺免不了 繁衍生息,于是一代又一代的混血种横空出世。 金庸历史小说非常有趣,其耐看不亚于斯蒂文森。然而,若按照小说中那些 仁人志士伸张正义、替天行道的血性脾气,非得要报伊比利亚人同凯尔特人,还 有中石器人的血海深仇,将那些屠夫的孽种——今日的英国人,杀个精光不可! 历三四百年七国共存(类春秋战国)的局面,迟到九世纪初,延伸至十一世 纪初,日耳曼野蛮人终于从自身各个部族纷乱称雄之中名义上得到统一,演绎出 英国统治世系的第一个朝代——撒克逊系。 就在撒克逊系统御国家的同时,九至十一世纪,来自北欧的维京海盗——其 中主要是丹麦人,大规模入侵英国。他们除了在英格兰东北部建立“丹麦区”, 进行直接赤裸裸的统治之外,以后又向南方扩张。到十一世纪上半叶,虽说不断 受到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反抗,仍有三十年之久,整个英格兰都已置于了丹麦国王 卡纽特统治之下——此三十年即英国朝廷的第二系,丹麦系。前后历三百年,语 言、文化、司法、度量衡……无不受到深深的影响。屈辱的殖民地史,居然列入 了国祚的正统。 十一世纪中叶卡纽特帝国瓦解以后,政权重归撒克逊人的手中,是谓西撒克 逊系。但是新王爱德华之母却是个诺曼底人(所谓诺曼底人本来也不是诺曼底的 人,而是原居住于北欧的诺曼人,于九世纪南徙至今法国西北部、由于他们到来 才称做诺曼底的地方,安顿了下来。操法语,与法国同化了。当时受封于国王的 公爵,其领地叫公国,伯爵的叫伯国。十世纪初建立了诺曼底公国,为法国封建 诸侯中最强大的;名份上为法王属下,实际有相当的独立性),国王本人是个半 撒克逊半诺曼底的杂种,他自幼在诺曼底长大,长期流亡于兹,三十八岁才回 国。即位以后便大量起用诺曼底人,还跟其表弟诺曼底公爵结为联盟,以抗衡国 内的贵族,并使法语成为社会上层主要的交流工具。可谓里通外国、引狼入室之 先声。 一○六六年,那位表弟诺曼底公爵威廉,根据表哥生前有让他继位之愿望, 率兵五千乘舰队入侵英国,打败并杀死了新王哈罗德。英国大主教于西敏寺为之 加冕,凭着圣经将英格兰交付与之,不久他便携着一批归顺的大主教、王孙贵 族,返回诺曼底去也。胜利的法国人几年以内不断焚毁村庄,杀戮平民,掠夺英 国贵族的土地以犒赏亲属及随从,统治上层换成了诺曼人的天下,新贵族取代了 盎格鲁撒克逊的老贵族,诺曼底——法兰西语和诺曼——法兰西法律成了英格兰 宫廷、英格兰贵族的语言和法律。教会也由法国来的意大利籍大主教接管了。然 而,正是这位建立了诺曼底王朝的外国殖民君主同他的世子(继位者)们,于司 法制度、兴建教堂乃至形成上议院、文化……等等方面诸多建树,即是说从世俗 (硬件)同灵魂(软件)两个方面,为社会公正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不朽的盛世 基业,很有一点汉武帝的气象哩!原先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每个人只有一个单名, 现今这样名字后边尾以姓氏,也是模仿他们法国贵族来的,这便是第三次殖民地 化。自此以后,再也没有外族跨海入侵、成立霸业的情事了。君主世袭制度也是 从威廉肇始,故被英国人大捧特捧为“征服者威廉”,几乎被当成我们的尧舜禹 汤(真是一群厚颜无耻的亡国奴)! 说起尧舜禹汤,要提一下英国朝代递嬗的历史,那是迟到九世纪之初,自撒 克逊国王埃格伯特开端的;较之我国西周共和,要晚上一千六百多年。一千二百 年以来划为三个系、九代王朝,九朝当中还夹着一个共和政体。三系前边已经交 代过了,第一代王朝便是这位威廉一世所建立。近一百年以后,安茹(法国地 名)伯爵亨利二世(威廉一世的重外孙,又是一个外国人)跑到英国来,创建了 安茹(又名金雀花)王朝——试设想一下,中国历史上若在北京建立一个约克 (英地名)王朝或普瓦提埃(法地名)王朝,敝国上邦的文人们会不出来文饰一 番,听由它赤裸裸洋名字刺激自己的自尊心吗?两朝共历三个半世纪之久,其中 很长一段时间英国都是在法国国王的指挥棒下,让法国人或其后裔黄袍加身,君 临英土。他们既是英国的一国之主,又在法国享有大片封地,作为法国藩镇,法 王的附庸,其实心里只把英国当成一块殖民地,诺曼底才是他们的老巢,他们的 根。一世以下有七位帝君,他们对英国只是遥领而已,大部分时间仍旧都呆在诺 曼底的,其第六位在位十年,居留英国还不及一年哩。你看清兵入关,满人主宰 天下以后,表现比他们还要好一些。尽管如此,英国人不去卧薪尝胆,不去做伯 夷叔齐,偏还要把亨利二世这个法国拐子,也看作他们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 一!直到十三世纪初法王将诺曼底收了回去,英国的君主这才慢慢地,开始一心 一意作个名副其实的英国国王了。又过了将近两百年,朝廷重行回复到英国血统 手中,开始了兰开斯特王朝。不过这一回殖民地亡国奴的滋味还要有得尝,又经 历了大半个世纪,下一个约克王朝的第一任国王开始,才可以娶英国女子——而 非法国女子,为王后;再又到建立都铎王朝的国王手上,英语才取代法语成为官 方语言。到十八世纪的三十年代在法庭上才废止法语使用英语。 剩下来还有两次值得一提。第一回在一六八九年,中国的吴三桂刚刚于十年 前闭上眼睛,英国大多数宗教徒出于强烈反对天主教国王掌政,不顾不久前荷兰 海军驶入泰晤士河奇袭英皇家舰艇的国耻(1666年6月,荷兰海军迅雷不及掩耳 冲入泰晤士河,炮毁英国舰只无数,王家船坞付诸一炬,尤为奇耻大辱者海军旗 舰“皇家查尔斯号”竟被虏走。炮声隆隆,伦敦震撼,实实在在预演了一场珍珠 港事变),请求国王的女儿玛丽同她的丈夫、荷兰统治者威廉(威廉不仅是国王 的女婿,还是他的亲外甥)前来承继王位。于是女儿偕同女婿率军登陆英国,打 得老豆跟老岳丈落荒而逃(当时玛丽的胞妹安,以及她的丹麦丈夫,倒向姐姐、 姐夫一边,也背叛了老爹及泰山。后来安继威廉三世为女王,这个忤逆不孝的女 人恶有善报,极富政声)。群臣请命:“玛丽女王,威廉摄政,如何?”“不 干!”于是这位既有德国也有英国血统的荷兰杂种威廉三世,英国话都说不好 的,堂而皇之地坐上了龙椅(玛丽为王后)。中国人要质问:伦理焉在,仁义何 存?简直岂有此理!可是,沿袭至今虚君实相的民主政治体制——议会高于国 王、平民院高于贵族院——正是此时确立,两党制格局也自兹形成;还有大败法 王路易十四、成就英第一帝国等等功业。因此,英国人把这次不怎么流血的外戚 入侵、大家都当亡国奴,十分自豪地称之为“光荣革命”,看得比中国人心目中 的唐宗宋祖,还要高出许多头哩。 第二回是在二十五年以后,安女王仙逝无嗣,同样出于英国国教对天主教的 排斥,遵照国会法案,举国迎接女王的表兄弟、德国番佬、汉诺威公爵乔治登 基,称乔治一世。根本不会说英语,又在德国土生土长的他(其太子,后来继位 的国王也一样),开始了史书上倒数第二个王朝,那又是一个以外国地名命名的 王朝!此王朝繁演了一百多年,传到了维多利亚。哗,这位十八岁少女直到白发 苍苍八十二岁老太太,金銮殿上龙椅一坐就是六十四年,比咱们康熙老皇帝还要 长哇!可这个维多利亚不也是个杂种吗,原来她的母亲本是德意志一个小公国的 寡妇,后来嫁到了英国王室。女王从小就在日耳曼人的教养下长大,母语说德 语,英语一辈子也说得不地道。登基三年后又嫁给她所狂热崇拜的一位母系的表 弟——不消说,那是个纯种日耳曼,狼子野心、非我族类无疑的喽!此后更加封 亲王,倚之为左右手,批阅公文,干预朝政,(呜呼,大权旁落,一至于斯!) 然而天哪,正是这一对野夫妇,文治武功,创造出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黄金时 代!中国的中山路、中山堂、中山大、中山医科大……已经够多的啦,而以她维 多利亚命名的,更遍及英、加、澳、亚、非诸多地域,还要多得多啊。英国人拿 胜利、勇气、恒心、真理、母性、正义、科学与文艺、和平与进步……几乎所有 想得到的颂辞,都奉献给了她,亲王也同样地世世代代倍受尊崇。你们瞧这个国 民有多贱!其实,维多利亚的意义不仅限于英国。十八世纪,世界文明的重心在 巴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即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世界文明的重心到了伦 敦。 这一类故事并不仅限于英国。我们知道古代日耳曼本是一个游牧民族, 精壮男子去外边打仗,不断夺取新的土地,然后整个部落,男女老少,不断地易 地迁居。他们极其重视荣誉,而这种荣誉是建立在比狠斗勇上边,认为掠夺、流 血得来的财物,远比诚实劳动——流汗得来的光荣。所以打仗——掠夺,便成了 生活的至高目的。为了抢劫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血流成河,何等的悲壮! 公元前一○二年,二十万条顿人于今法国马赛附近几乎全数被歼,死尸之多,居 民不得不用白骨去砌葡萄园的藩篱。次年另一支日耳曼人在意大利北部牺牲更为 惨烈,不单男人个个战死不屈,妇女们也成群先杀死自己的孩子,然后自刎。而 欧洲人脉管中涌动着的,正是古罗马人(也是好战的种族)和古日耳曼人的血 液!由此我们得知,如同汉民族这样死守着东亚一大片腹地,老子说“夫唯兵者 不详之器”,墨子主张“非攻”,勤勤恳恳地从事农耕;三千年来各种民族成份 无太大变动地延续了下来,虽足堪自豪,却并非世界人类史的唯一模式。 固然,王室皇族之间跨国互通嫁娶在欧洲的历史中据有特殊的地位,甚至曾 经与民族国家之逐步形成同步进行,这一点本来同中国不大相同。即便是如此, 从我们仍然可以得知,英国人是把宗教信仰、经济、政治的现实利益,以及 实际政绩,看得高于抽象的民族感情的。所以像汉族这样,将对民族的忠贞当作 超乎一切最高的价值标准,不惜掷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譬如从明末无数忠义 之士壮烈殉国,清初到处反清复明,直闹到秋瑾,乃至孙中山还要靠黑社会排满 起家,并不是人类文明史惟一的模式。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伊比利亚西甲教学视频〉伊比利亚主教》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