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裁判被罚视频——本轮西甲最大争议!皇马获点后主裁判遭10人围攻,西媒:明显误判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西甲裁判被罚视频,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本轮西甲最大争议!皇马获点后主裁判遭10人围攻,西媒:明显误判
- 2、世界杯中所用到的专用术语有哪些?
- 3、世界杯西班牙为什么被黑
- 4、马竞2比2莱万特,西蒙尼为何被红牌罚下?
- 5、皇马拉莫斯在西甲“大鹏展翅”的手球为什么没有判罚?
本文目录导航:
本轮西甲最大争议!皇马获点后主裁判遭10人围攻,西媒:明显误判

优质回答北京时间2月25日凌晨,西甲第25轮的一场较量在皇马与莱万特之间展开。双方本赛季首回合交手中,莱万特在伯纳乌带走了一场胜利,所以本场比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皇马的复仇之战。首发方面,即便皇马将迎来连续两场与巴萨的比赛,索拉里依然派出了最强阵容。维尼修斯、本泽马与巴斯克斯搭档锋线,卡塞米罗、克罗斯、莫德里奇组成中场,后防线则是雷吉隆、纳乔、瓦拉内与卡瓦哈尔的组合。
比赛开始后,两支球队踢得都十分主动,皇马占据着场面优势但进攻缺乏威胁,只依靠对方在禁区内的手球犯规,由本泽马主罚点球命中取得领先。而主场作战的莱万特的威胁进攻则是一波接一波,光是在上半场就两次击中了球门立柱。
下半场第60分钟,莱万特终于利用一次反击攻破了皇马的大门,扳平了比分,主场的球迷们似乎也看到了双杀皇马的希望。不过17分钟过后,皇马再次获得点球,而这粒点球的判罚无论是在赛中还是赛后都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第77分钟,皇马的角球在莱万特的禁区内造成了混乱。卡塞米罗拿球后向侧面一趟,莱万特替补登场的杜库雷出脚解围慢了一步,卡塞米罗应声倒地,主裁判在犹豫了几秒后吹罚了点球。
在哨响后,莱万特的球员就像发了疯一样冲向主裁判,将其团团围住讨要说法。肇事者杜库雷也向前解释说自己没有碰到卡塞米罗,不过经过与视频助理裁判确认后,主裁判坚持判罚点球,贝尔主罚命中,2-1,皇马再度将比分超出。
从比赛回放来看,没有一个镜头可以交代清楚杜库雷是否踢到了卡塞米罗。不过以杜库雷的动作幅度,如果踢到了卡塞米罗可能很难继续坚持比赛了;但是根据规则,即便只是鞋钉蹭到,主裁判也可以根据鲁莽动作来做出点球的判罚。
赛后西班牙马卡电台的Andujar Oliver认为,卡塞米罗表演的成分很大,此粒点球不应存在。 而在《马卡报》设立的投票中,参加的人次超过了10万人,其中认为主裁判误判的比例高达75%。不过在评论下面,也有球迷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称:“那有什么证据证明杜库雷没有踢到卡塞米罗呢?”只能说今天出现的这一幕也从侧面证明,在足球场上即便有了VAR技术的介入,但是争议也永远都无法消除。
世界杯中所用到的专用术语有哪些?
优质回答1 帽子戏法的来历 :
在现代足球中,一个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独中三元被称作Hat-trick,就是帽子戏法。这个说法源于19世纪70年代在英国广为流行的板球比赛。板球和美国的棒球相似,都要求投球手投掷的越快越好,对方击球越远越好。自有板球以来,凡进板球场观赛的球迷都严格遵守着一条规矩:一迈进球场大门便须脱帽,这意味着对球场上所有球员、裁判和观众的尊重。在这里,帽子就代表了尊重。一般说来,如果一名投球手连续投出3个好球而将对方3名球员淘汰出局,是件相当神奇的事。板球俱乐部碰到这样的情况,便授予那个投手一顶帽子,作为一种至上的荣誉象征。简言之,"帽子戏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连续用3个球得分而获得一顶帽子鼓励,这个词19世纪70年代才出现在印刷品中的,后来就渐渐的被引入到了足球领域中,一直沿用到了现在。现在"帽子戏法"的应用范围已不限于体育领域,人们还用它来形容任何连续3次的成功。例如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三度竞选连获成功,这史无前例的成就,美国《时代周刊》当时称之为"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帽子戏法"。
“Hat-trick”意为:帽子戏法。特指在一场比赛中连进3球。这个词源于19世纪70年代在英国广为流行的板球比赛。在板球比赛中,如果一名投球手连续投出3个好球而将对方3名球员淘汰出局,他通常会得到一顶新帽子作为奖品,这就是“hat trick”的来历。
现在“hat trick”的应用范围已不限于体育领域,人们还用它来形容任何连续3次的成功。尤以足球比赛最为常见。
帽子戏法是英文Hat-trick的意译,起源于板球比赛。队员使用的球拍是一块木板,打的是红皮小球。自有板球以来,凡进板球场观赛的球迷都严格遵守着一条规矩:一迈进球场大门便须脱帽,这意味着对球场上所有球员、裁判和观众的尊重。在这里,帽子就代表了尊重。 一般说来,板球投手能用连续3个球得分,是件相当牛的事。早在19世纪,板球俱乐部碰到这样牛的事,便授予那个投手一顶帽子,作为一种至上的荣誉象征,而且观看比赛的观众也会脱下帽子向选手致意。这叫叫作”帽子戏法”,简言之,帽子戏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连续用3个球得分而获得一顶帽子鼓励的游戏啦!
由板球比赛到橄榄球比赛,足球比赛,以及其它一些比较类似的球类比赛,帽子戏法就这样用开啦!
现在,在体育竞赛场合,如果有独中三元的表现,就叫做“帽子戏法”。 帽子戏法,足球用语。专指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踢进对方球门三个球。帽子戏法源于刘易斯.卡洛尔的童话《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书中说到一位制帽匠能够出神入化地用帽子变戏。后来,英国板球协会借用其意,给连续三次击中门柱或横木、使对方3人出局的每个投手奖帽子一顶,以显示其出神入化的投球技巧,这便是板球的“帽子戏法”。后来,“帽子戏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赛中,其具体含意就是“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踢进对方球门三个球”。“帽子戏法”的说法,在我国流行较晚,大约始于中译本《贝利自传》的问世。在1958年“世界杯”巴西对法国的半决赛中,贝利一人连入三球,淘汰了法国队,《贝利自传》将此次辉煌辟为一章节,题目就叫“帽子戏法”。
2 黑马:
黑马一词并不是股市中专用术语,黑马原本是指在赛马场上本来不被看好的马匹,却能在比赛中让绝大多数人跌破眼镜,成为出乎意料的获胜者。19世纪,英国政治家杰明狄斯雷斯在《年轻的公爵》这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精彩的赛马场面。比赛刚开始,两匹夺冠呼声最高的良种马一路领先,眼看其中一匹胜券在握,全场为之狂呼。不料在接近终点时,忽然有一匹不起眼的黑马从后面奋力追赶上来,风驰电掣般把两匹良种马抛在后面,领先抵达终点,夺得了冠军。从此,“黑马”一语不胫而走,由赛马场上的俚语发展成体坛上的惯用语,不时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当一个初出茅庐的运动员或运动队出了好成绩、获得了冠军,赛后的新闻媒体便会以“出现黑马”加以报道赞誉。黑马一词渐渐地又扩大到其他领域的报道中。1861年,原本名气不大的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时,有人也把他称为“黑马式”的总统。“黑马”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是:“比喻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出人意料的优胜者”。
3德比:
一百多年前,在现代足球和篮球还没有成型的19世纪,赛马是欧洲的第一运动。1870年,“德比”(derby)这个词在体育界诞生时,就是出现在赛马比赛中。当时在英国最古老的舍瑞郡艾普森赛马比赛中,德比十二世伯爵爱德华·斯塔利把“德比”引用于赛马,那是指同为3岁、体重也相同的两匹赛马之间的比赛,赛程为1.5英里。
130年后的21世纪,艾普森赛马比赛仍在继续,但当人们再听到“德比”时已经是在足球场上了,而此时的“德比”也引申为足球地理上同城或邻居球队之间的对抗。英超有伦敦德比、曼彻斯特德比、伯明翰德比、利物浦德比等等;意甲有罗马德比、米兰德比、都灵德比;西甲有马德里德比、巴塞罗那德比;德甲的慕尼黑德比、鲁尔区德比;南美的德比也广泛存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演的德比只有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圣保罗德比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可以说,足球因为德比而美丽,而美丽的足球则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
德比是英国中部的一个城市,以举行英国的大赛马会而著称。此项赛马会是在1870年由德贝伯爵创立,每年六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在伦敦附近的EPSOM举行赛马,是英国非常有名的赛马大会之一。这天被命名为德比日,后来英国人把它引用到了两支同城球队之间的比赛,以形容比赛的激烈。这就是德比大战。
世界德比之最
历史最悠久的德比
苏格兰格拉斯哥:流浪者———凯尔特人这是世界足球历史上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也是迄今为止实力最为均衡的一对德比。他们合起来把持了苏格兰联赛历史上一半的冠军头衔,但凯尔特人在1967年拿到的欧洲冠军杯却是苏格兰独一无二的。
最让人惋惜的德比
意大利都灵:都灵———尤文图斯如果不是1949年5月4日的空难,那么如今在意大利都灵称王称霸的很可能不是尤文图斯。在那次空难事件中,都灵队整整损失了一大批国家队精英,据说这让意大利足球水平“倒退了20年还多”。此后都灵队再也没能找到往日辉煌,虽然上一次夺得欧洲冠军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但他们如今仍然要为保级而战。当然,这同样也造就了尤文图斯的霸业。
最热闹的德比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胡拉坎———独立———竞技———河床———博卡———萨斯菲尔德———青年人———拉努斯———圣洛伦佐等13个球队这是最热闹的德比,我们可能很难想象在一个城市里面汇集了如此之多的高水平俱乐部,这些球队几乎代表了整个阿根廷足球的历史,每一个球队都有着光荣的传统和引以为豪的代表人物,他们之间的斗争却又每每被爆炒到极至。
平均实力最强的德比
意大利米兰:AC米兰———国际米兰一母同胞,他们在获得的战绩上几乎打成平手,中国的意甲迷中此二队的拥趸最多。
最具影响力的德比大会:英格兰伦敦:阿森纳———托特纳姆热刺———切尔西———西汉姆联———南安普顿———查尔顿———水晶宫———女王公园巡游者
这是全欧洲最繁华的足球大会,伦敦城中汇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俱乐部,其中包括了六个超级球队和两个常常出现在超级行列的水晶宫和女王公园巡游者。阿森纳、热刺和切尔西之间的比赛由于近年来实力逐渐靠拢而变得更加激烈。
最新崛起的豪门德比
意大利罗马:罗马———拉齐奥如果在10年前,这两个球队之间的竞争并不会比维罗纳同切沃的德比更加引人关注,但是随着两个球队都开始走上暴发户的路子,特别是最近两年两队各自拿到了一个联赛冠军,因此双方的对抗异常火爆。
德比战缘何你死我活
同一个城市的两个或者多个球队在各个方面存在分歧是德比情结的根本原因:意识形态方面的对峙属于比较极端的例子,更多的还是出于历史原因,沿袭下来的传统甚至一种心态上的惯性,使得德比球队之间的斗争不停地升级。
意识形态的分歧并不多见,不过苏格兰格拉斯哥的两支球队流浪者和凯尔特人就属于这种情况:1872年建队的流浪者强调新教信仰,自1910年起禁止天主教徒加入,而凯尔特人则是一名天主教圣母会教士在1887年组建,该队的支持者是爱尔兰裔的苏格兰球迷。这两个球队从根本上说是代表了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宗派传统,教义上的冲突让这两个球队从来没有停止过你死我活的斗争。
还有一部分是属于历史原因,这其中不少德比球队都曾经是一家,结果出于种种原因最终分裂成两家,意大利球队尤为突出:在米兰,1899年米兰板球和足球俱乐部成立,1908年主张以国际球员为主的一派出走,在米兰城的另外一个地方成立了国际俱乐部,这就是如今的国际米兰,而原有的球队在重新换了老板之后变成了今天的AC米兰。
其他德比的结仇却跟他们创立者的世仇有很大关系,比如前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几个球队,都有着颇深的历史渊源:斯巴达克代表了生产合作社,鱼雷艇代表了汽车工人,火车头队代表了铁路工人,中央陆军和苏维埃之翼则隶属于武装部队的体育部,迪纳摩则代表克格勃。由于这些部门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些球队之间的比赛也因为背景的不同而变得格外有意思。相同的事情在南美也不例外,巴西里约热内卢,两“弗”的对抗每次都能够吸引15万人来马拉卡纳看球,因为弗卢米嫩塞一直把自己定位成贵族足球队,50年代前甚至不愿意同黑人球员签约,而弗拉门戈从一开始就欢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加盟,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包括意大利的罗马和拉齐奥也存在这种性质的对抗
4乌龙球:
前几年,德国的施拉普纳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我们的足球事业,有人给了施先生一个称呼:施大爷,并且很快流行起来。
现在要弄清楚这个称呼的始作俑者不会太难。不过几百年后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恐怕会费些功夫,搞不好还会以为是因为施拉普纳年过古稀、德高望重所以被尊称为“大爷”,那就相差千里了。
好在中国有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问,那就是考据之学。将来不失传的话,类似这样的问题都不难理出头绪。考据之学是明清时代兴盛起来的,但这个兴盛细论起来有些凄凉。清初大兴文字狱,笔下稍不留神,就有杀身之祸。一个叫查嗣庭的官员在江西主考,出了个题“维民所止”,有人密报说“维、止”是影射“雍正”二字去首,结果查大人入狱,病死狱中,最后还被戮尸,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范本。这样的环境中,谁还有心思赋诗作文,大家一股脑都转而研究经书的文字音韵、校勘训诂等等,考据之学因此成为时尚。到乾隆、嘉庆年间,这门学问登封造极,名家辈出、成绩斐然,史有乾嘉学派之称。
考据的核心是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来历和传承。如果以考据的态度细究起来,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乌龙球”是足球中一个很常见的说法,意思谁都知道。从语言的角度说,其来历大约是这样的:英语“own goal”(自进本方球门的球)与粤语的“乌龙”一词发音发音相近,而粤语“乌龙”有“搞错、乌里巴涂”等意思,大约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记者便在报道中以“乌龙”来翻译“own goal”。
那么“乌龙”究竟何意?1998年世界杯的时候,“乌龙球”大盛,兴趣所至,我对乌龙有一考。最后吃惊地发现乌龙原来竟然是一条忠心耿耿的狗。晋陶潜《搜神记》有载:传说晋时会稽张然养狗名乌龙,有奴与张然之妻私通,欲杀张然,乌龙伤奴以救主。后人由此以乌龙为狗的代称。唐代白居易有诗:“乌龙卧不惊,青鸟飞相逐。”李商隐也有诗:“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皆属此意。
但忠诚事主的“乌龙”到头来居然变成足球赛事中最为人所不耻的自进球的代称,实在是一代名犬的悲哀。
我过去的古文字学老师满腹经纶,一生以读书教书为乐,述而不著。记得有一次到先生家拜访,先生指着书房里一大摞文稿说:“这是某某(为长者讳隐其名)写的甲骨文文字研究,积稿盈尺,但都是望文生意,一窍不通。”
凑巧而且不幸的是,数年之后我偶然遇到这位某某,前呼后拥,已经被媒体捧为集金石、甲骨文、书法于一身的大家!
时至今日,只要看到诸如“水变油”等等的闹剧,我就会马上想起这位某某。在这样的问题上,考据的态度和精神实在是需要提倡。
5越位:
1.凡进攻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者,即为处于越位位置。下列情况除外:
a.该队员在本方半场内。
b.至少有对方队员两人比该队员更接近于对方的球门线。
2.当队员踢或触及球的一瞬间,同队队员处于越位位置时,裁判员认为该队员有下列行为,则应判为越位:
a.在干扰比赛或干扰对方;
b.企图从越位位置获得利益。
3.下列情况,队员不应被判为越位:
a.队员仅仅处在越位位置;
b.队员直接接得球门球、角球或界外掷球。
4.队员被判罚越位,裁判员应判由对方队员在越位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果该队员在对方球门区内越位,那么这个任意球可以在越位时所在球门区内任何地点执行。
国际理事会关于越位决议:
1.判断越位,是以同队队员将球传给他的一刹那,而不是他接球时。如队员处在非越位位置,同队队员向他传球或踢出任意球时,该队员在球飞行时跑到前方也不构成越位。
2.如果进攻队员平行于对方倒数第二个防守队员或平行子对方最后两名(含两名)防守队员,那么该进攻队员不越位。
6死亡之组
是说,在这个组中,都是很有可能拿冠军的球队,但是很不幸被分在一个组里,要经过小组赛来淘汰分数低的球队,很激烈···很有看头·· 比方说,巴西跟阿根廷,意大利,西班牙分在这个小组里,这些队曾经都有过夺冠,而在小组赛里就必须淘汰两只球队。很残酷,这样的组就叫“死亡之组”
世界杯西班牙为什么被黑
优质回答决赛负于法国之后,西班牙与欧国联冠军擦肩而过。几乎所有西班牙媒体都把矛头指向了主裁判安东尼-泰勒,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冠军归属的判罚,也因此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这次误判甚至登上了《马卡报》的头版,“他们在改变足球!”

安东尼-泰勒此役作出的第一次争议出现在第30分钟,罗德里左路横传,皮球打在了孔德的手臂上,主裁判并未作出判罚。视频助理裁判介入判罚,但最终也没有判罚点球。从慢镜头来看,孔德明显有向后摆动手臂,阻挡皮球的嫌疑。

前西甲裁判伊图拉尔德分析,“他的手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做出了这个动作,他并没有扩大防守面积。”因此,主裁判没有判罚点球是正确的。
然而,与这次犯规相比,安东尼-泰勒做出的第二次判罚不仅争议更大,而且决定了比赛的胜负,也就决定了冠军的归属,因此引发了西班牙媒体的集体不满。

这次争议出现在第80分钟,特奥中路直传,姆巴佩得球突入禁区之后斜射破门。从慢镜头来看,姆巴佩明显处于越位位置。
令人惊讶的是,视频助理裁判确定进球有效,但并未划线解释姆巴佩是否越位。《马卡报》透露了主裁判与视频助理裁判之间的通话内容,后者表示,“继续前进,继续前进。”也就是示意姆巴佩的进球不存在问题。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姆巴佩为什么没有被判罚越位呢?
布斯克茨透露了主裁判的解释,“裁判告诉我们,加西亚去主动触球,因此就不算越位。然而,他主动去触球,是因为球会传给处于越位位置的姆巴佩,这简直毫无道理可言。”
奥亚萨瓦尔同样愤怒地表示,“所有踢过球的人都知道姆巴佩越位了,说他不越位的人肯定从来没踢过球。”

那么,埃里克-加西亚是否触球了呢?
西班牙后卫解释,“特奥想把球传到我的身后,我的确碰到了球,但姆巴佩当时处于越位位置。裁判向我解释,我是主动碰球,因此即使VAR介入,这球也不能判越位。他认为,按照规则,我是不能碰球的,那我该怎么办?让他跑过去?我希望他们未来会修改这条规则。”
也就是说,在特奥传球的瞬间,姆巴佩处于越位位置,但按照主裁判、视频助理裁判的理解,只有埃里克不去触球,姆巴佩才会被判罚越位。

主裁判做出的这次判罚的确符合目前的规则,规则规定,“出球瞬间处于越位位置的球员接到来自对方球员有意处理的球(对方球员的有意救球除外)不被视为获益。救球是指球员用除手臂和手之外的身体的任意部分(本方罚球区内的守门员除外,其可以使用手臂和手进行扑救)阻止或企图阻止即将进入球门或距离球门非常近的球。”
前西甲裁判伊图拉尔德指出,“加西亚试图倒地铲球,如果他碰到球了,那么姆巴佩的进球就是有效的。姆巴佩没有干扰加西亚的解围,他只是去跑位。按照规则,只有姆巴佩干扰了加西亚的解围,进球才会被取消。”
伊图拉尔德甚至提醒西班牙球员去学习规则,“助理裁判甚至没有举旗,所以主裁判不需要去看回放。球员们要知道规则,他们有很多空闲时间,看看第17条规则就够了。”

不过,他的这番解释似乎无法被接受,《马卡报》指出,“没有一个镜头能够证明姆巴佩没有越位,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个丑闻。VAR的诞生是为了确保不会出现误判,但这就是今天所发生的。幸运的是,这次误判出现在欧国联,而不是世界杯或欧洲杯。”
马竞2比2莱万特,西蒙尼为何被红牌罚下?
优质回答在比赛进行中,主裁判似乎听到了视频裁判的提示,莫来莱斯的传中球好像碰到了洛迪的手,主裁判在反复确认后,决定判给莱万特一个点球,这时候科雷亚在抗议,主裁判毫不犹豫给阿根廷人出示一张黄牌,西蒙尼看到这样的情况也很不满,但又不知该怎么办。他只能不断对第四官员进行投诉,见到阿根廷主帅情绪激动,主裁判走了过来因为态度问题决定将西蒙尼红牌罚下,一旁的阿根廷主帅显得非常尴尬。
北京时间10月29日凌晨三点半,西甲联赛第11轮的最后一场比赛,在巴伦西亚城市球场展开争夺,卫冕冠军马德里竞技客场挑战莱万特。和蔼可亲的西蒙尼排出了7+8+9的组合,菲利克斯、格列兹曼以及苏亚雷斯一起首发亮相,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上半场第一十分钟,格列兹曼在左路传中后,球又回到了自己身边,法国射手顺势头球破门客场作战的马竞取得了1比0的领先。比赛第三十六分钟,苏亚雷斯在防守时不慎放到了贝佐,主裁判直接判罚了点球,巴希尔一脚劲射破门,将比分扳成1比1。
马竞在第75分钟再次取得领先,替补上场的后库尼亚倒地射门得手,慢镜头回放显示,库尼亚在德保罗传球之前,是完全没有越位的,巴西前锋就这样帮助马竞在客场领先2比1。转眼间,双方球员又围在一起,巴尔希想要罚点球时,遭到了阻拦,主裁判说要全部服从判罚。这位北马其顿中长一脚射左下角,完成梅开二度,莱万特成功将比分扳倒2比2。
足球运动员平时真的要注意场上情绪,留给比赛的时间不多了,主裁判吹响了比赛结束的哨声,最终双方比分是2比2,马竞客场战平莱万特,
皇马拉莫斯在西甲“大鹏展翅”的手球为什么没有判罚?
优质回答自从VAR在西甲获得启用之后,VAR裁判的“双标”执法就一直遭受诟病。在本轮皇马3-1战胜埃瓦尔之战中,VAR又放过了拉莫斯一个极为明显的禁区内手球,这在赛后引发了巨大争议。
这一幕出现在比赛第81分钟,当时皇马2-1领先。武藤嘉纪禁区右侧头球,皮球击中拉莫斯右肘。这的确是一次球打手,但拉莫斯的右肘明显没有贴紧身体,他张开胳膊扩大了防守面积。《马卡报》裁判专家安杜哈尔-奥利弗认为这该吹点球:“拉莫斯移动了身体,他在对方射门时把手肘抬了起来,他侵占了皮球的运行空间,这应该是个点球。”
但令人意外的是,主裁并没有第一时间判罚点球。在与VAR裁判通过耳机进行沟通之后,主裁示意比赛继续进行,皇马就此逃过一劫。如果这球吹点球的话,埃瓦尔很有希望将比分追为2-2,比赛走势将完全不同。
在赛后接受采访时,齐达内和卡瓦哈尔等皇马人都避谈裁判争议。埃瓦尔主帅门迪利巴尔则对裁判的判罚尺度表示严重不满:“皮球击中了拉莫斯的胳膊,在我看来这是个点球。拉莫斯也认为这是个点球,因为他当时这样对其他球员说。”
拉莫斯这次明显手球,但主裁却没有去看VAR,这让门迪利巴尔感到非常不解:“有的时候,裁判会利用所有转播机位看两三分钟回放。但这次,他们20秒之内就做出了决定,主裁甚至没去看VAR。我不知道VAR裁判怎么对主裁说的,难道VAR裁判认为这明显不是个点球?这种事情在吹手球时总是会发生,没人知道是否该吹点球,哪怕是裁判也不确定。”
拉莫斯“大鹏展翅”却不被吹点球,巴萨主席候选人弗雷克萨怒了。在社交网络上,弗雷克萨直接开喷:“这简直是丑闻!VAR已经成了让作弊合法化的工具!”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西甲裁判被罚视频——本轮西甲最大争议!皇马获点后主裁判遭10人围攻,西媒:明显误判》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26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