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复交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关系怎么样
2010年7月, 因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抗议哥方在美洲国家组织会议上指控委内瑞拉境内有大批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人员,委内瑞拉中断与哥伦比亚的外交关系。8月,两国复交。
很长时间以来,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两国关系因为哥伦比亚与美国的军事协议一事不断起纷争,近些年摩擦不断。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代表了拉美地区两大阵营,两国在地区事务和与美国的关系上一直有不同看法。特别是在对美关系上,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自上台后便一直奉行批评美国的政策,并主张将美国势力排挤出南美地区。但是,哥伦比亚总统乌里韦政府则主张与美国保持传统的合作关系。2009年10月,美国和哥伦比亚以打击贩毒和恐怖主义的名义签订了一项引起争议的军事合作协议。根据这一协议,美国可以使用哥伦比亚的7个军事基地。哥伦比亚的这一做法引起了委内瑞拉的不满,委内瑞拉因此宣布“冻结”与哥伦比亚外交关系并召回驻哥大使。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认为,哥美协议将为美国从哥伦比亚入侵委内瑞拉铺平道路。针对美国的紧逼,委内瑞拉不断购入武器加强国防。2010年查韦斯与到访的俄罗斯总理普京签署了价值50亿美元的武器购买协议。对此,乌里韦认为,委内瑞拉从俄罗斯购置军备意在挑起地区军备竞赛,将带来“极其破坏性”影响。由此可见,双方在地区事务和对美关系上立场的分歧导致了双方在外交上的紧张局面,而两国间在安全问题上的相互猜疑和竞争则加剧了两国间关系的持续紧张。
委内瑞拉的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哥伦比亚、荷兰和墨西哥。
委内瑞拉的外交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倡南南合作。积极推动拉美地区一体化,注重同古巴、玻利维亚、巴西等拉美国家开展合作。重视同俄罗斯、伊朗等亚非国家发展关系。坚决反对美干涉内政。
委同160多个国家保持外交关系,是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十五国集团、石油输出国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美洲国家组织、美洲玻利瓦尔选择、南美国家联盟、南方共同市场、里约集团、拉美一体化协会、拉美经济体系、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成员国。拉美经济体系总部设在加拉加斯。 同中国的关系
双边政治关系
1974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委内瑞拉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9月,中国在委设使馆;11月,委在华设使馆。
2004年12月,委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2006年8月,中委签署《中国旅游团队赴委内瑞拉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
201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赴委参加委独立200周年庆祝仪式。
同美国的关系
委美于1835年6月30日建立外交关系。查韦斯总统上台执政后,美批评委政府侵犯人权,指责其支持哥伦比亚反政府游击队并与哥贩毒集团有联系。为此,美对委国家石油公司采取制裁措施。查韦斯总统批驳美方有关指责,反对美以人权、反毒为借口干涉委内政,明确反对美政治、经济和贸易制度。2010年,委拒绝接受美新任驻委大使提名。委美经贸联系紧密,美是委最大出口市场,委是美第四大石油供应国。
同欧洲国家的关系
欧盟是委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委重视发展同欧盟国家的关系,以求引进资金、技术和增加出口。委与欧盟成员国签有多项经贸和科技合作协定。
2010年,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俄罗斯总理普京和葡萄牙总理苏格拉底访委,查韦斯总统访问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葡萄牙。2012年6月,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访委。
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关系
委重视同拉美国家关系,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大力推动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拉美一体化战略,同古巴、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家关系密切。
2010年7月,委内瑞拉中断与哥伦比亚的外交关系。8月,两国复交。
2010年,查韦斯总统访问乌拉圭、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古巴、巴西、多米尼加和阿根廷,乌拉圭总统穆希卡、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巴西总统卢拉访委。古巴、玻利维亚、阿根廷、厄瓜多尔等国元首出席在委召开的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第九次峰会。2011年12月,委成功举办首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峰会。2012年7月,查韦斯总统赴巴西出席南共市特别峰会。7月31日,委正式加入南共市。
同亚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关系
委看重亚太及非洲地区发展前景,逐步加强与上述地区的经贸合作,把发展与亚太及非洲国家的关系作为实现外交多元化的重要目标。
2010年,查韦斯总统访问伊朗、叙利亚和利比亚,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访委。2012年1月和6月,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两次访委。委支持伊朗、土耳其和巴西关于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协议,反对国际社会制裁伊朗。
截获2018年5月我国与多少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截至2018年5月27日,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79个(其中两个是准主权国家)。
一、亚洲国家(45个)
1、阿富汗 1955年1月20日
2、亚美尼亚 1992年4月6日
3、阿塞拜疆 1992年4月2日
4、巴林 1989年4月18日
5、孟加拉国 1975年10月4日
6、文莱 1991年9月30日
7、柬埔寨 1958年7月19日
8、朝鲜 1949年10月6日
9、东帝汶 2002年5月20日
10、格鲁吉亚 1992年6月9日
11、印度 1950年4月1日
12、印度尼西亚 1950年4月13日
13、伊朗 1971年8月16日
14、伊拉克 1958年8月25日
15、以色列 1992年1月24日
16、日本 1972年9月29日
17、约旦 1977年4月7日
18、哈萨克斯坦 1992年1月3日
19、科威特 1971年3月22日
20、吉尔吉斯斯坦 1992年1月5日
21、老挝 1961年4月25日
22、黎巴嫩 1971年11月9日
23、马来西亚 1974年5月31日
24、马尔代夫 1972年10月14日
25、蒙古 1949年10月16日
26、缅甸 1950年6月8日
27、尼泊尔 1955年8月1日
28、阿曼 1978年5月25日
29、巴基斯坦 1951年5月21日
30、巴勒斯坦 1988年11月20日
31、菲律宾 1975年6月9日
32、卡塔尔 1988年7月9日
33、韩国 1992年8月24日
34、沙特阿拉伯 1990年7月21日
35、新加坡 1990年10月3日
36、斯里兰卡 1957年2月7日
37、叙利亚 1956年8月1日
38、塔吉克斯坦 1992年1月4日
39、泰国 1975年7月1日
40、土耳其 1971年8月4日
41、土库曼斯坦 1992年1月6日
42、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984年11月1日
43、乌兹别克斯坦 1992年1月2日
44、越南 1950年1月18日
45、也门 1956年9月24日
二、欧洲国家(44个)
1、阿尔巴尼亚 1949年11月23日
2、安道尔 1994年6月29日
3、奥地利 1971年5月28日
4、白俄罗斯 1992年1月20日
5、比利时 1971年10月25日
6、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1995年4月3日
7、保加利亚 1949年10月4日
8、克罗地亚 1992年5月13日
9、塞浦路斯 1971年12月14日
10、捷克 1949年10月6日
11、丹麦 1950年5月11日
12、爱沙尼亚 1991年9月11日
13、芬兰 1950年10月28日
14、法国 1964年1月27日
15、德国 1972年10月11日(1950年与民主德国建交)
16、希腊 1972年6月5日
17、匈牙利 1949年10月6日
18、冰岛 1971年12月8日
19、爱尔兰 1979年6月22日
20、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21、拉脱维亚 1991年9月12日
22、列支敦士登 1950年9月14日
23、立陶宛 1991年9月14日
24、卢森堡 1972年11月16日
25、马其顿 1993年10月12日(1999年马台建交后中马断交,2001年中马复交)
26、马耳他 1972年1月31日
27、摩尔多瓦 1992年1月30日
28、摩纳哥 1995年1月16日
29、黑山 2006年7月6日
30、荷兰 1972年5月18日
31、挪威 1954年10月5日
32、波兰 1949年10月7日
33、葡萄牙 1979年2月8日
34、罗马尼亚 1949年10月5日
35、俄罗斯 1949年10月2日
36、圣马力诺 1971年月5月6日
37、塞尔维亚 1955年1月2日(与南斯拉夫建交),2006年6月5日(塞尔维亚继承南斯拉夫)
38、斯洛伐克 1949年10月6日
39、斯洛文尼亚 1992年5月12日
40、西班牙 1973年3月9日
41、瑞典 1950年5月9日
42、瑞士 1950年9月14日
43、乌克兰 1992年1月4日
44、英国 1972年3月13日(1954年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三、非洲国家(53个)
1、阿尔及利亚 1958年12月20日
2、安哥拉 1983年1月12日
3、贝宁 1964年11月12日
4、博茨瓦纳 1975年1月6日
5、布隆迪 1963年12月21日
6、喀麦隆 1971年3月26日
7、佛得角 1976年4月25日
8、中非 1964年9月29日
9、乍得 1972年11月28日
10、科摩罗 1975年11月13日
11、刚果(金)1961年2月20日
12、刚果(布)1964年2月22日
13、科特迪瓦 1983年3月2日
14、吉布提 1979年1月8日
15、埃及 1956年5月30日
16、赤道几内亚 1970年10月15日
17、厄立特里亚 1993年5月24日
18、埃塞俄比亚 1970年11月2日
19、加蓬 1974年4月20日
20、加纳 1960年7月5日
21、几内亚 1959年10月4日
22、几内亚比绍 1974年3月15日
23、肯尼亚 1963年12月14日
24、莱索托 1983年4月30日
25、利比里亚 1977年2月17日
26、利比亚 1978年月8月9日
27、马达加斯加 1972年11月6日
28、马拉维 2007年12月28日
29、马里 1960年10月25日
30、毛里塔尼亚 1965年7月19日
31、毛里求斯 1972年4月15日
32、摩洛哥 1958年11月1日
33、莫桑比克 1975年6月25日
34、纳米比亚 1990年3月22日
35、尼日尔 1974年7月20日
36、尼日利亚 1971年2月10日
37、卢旺达 1971年11月12日
38、塞内加尔 1971年12月7日
39、塞舌尔 1976年6月30日
40、塞拉利昂 1971年7月29日
41、索马里 1960年月12月14日
42、南非 1998年1月1日
43、南苏丹 2011年7月9日
44、苏丹 1959年月2月4日
45、坦桑尼亚 1964年4月26日
46、多米尼加 2018年5月1日
47、多哥 1972年9月19日
48、突尼斯 1964年1月10日
49、乌干达 1962年10月18日
50、赞比亚 1964年10月29日
51、津巴布韦 1980年4月18日
52、冈比亚 2016年3月17日
53、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2016年12月26日
四、美洲国家(26个)
1、多米尼加共和国 2018年5月1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2、安提瓜和巴布达1983年1月1日
3、阿根廷 1972年2月19日
4、巴哈马 1997年5月23日
5、巴巴多斯 1977年5月30日
6、玻利维亚 1985年7月9日
7、巴西 1974年8月15日
8、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9、智利 1970年12月15日
10、哥伦比亚 1980年2月7日
11、哥斯达黎加 2007年6月1日
12、古巴 1960年9月28日
13、多米尼克 2004年3月23日
14、厄瓜多尔 1980年1月2日
15、格林纳达 1985年10月1日
16、圭亚那 1972年6月27日
17、牙买加 1972年11月21日
18、墨西哥 1972年2月14日
19、秘鲁 1971年11月2日
20、苏里南 1976年5月28日
21、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974年6月20日
22、美国 1979年1月1日
23、乌拉圭 1988年2月3日
24、委内瑞拉 1974年6月28日
25、巴拿马共和国2017年6月13日
26、萨尔瓦多 2018年8月21日
五、大洋洲国家(10个)
1、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2、库克群岛 1997年7月25日
3、斐济 1975年11月5日
4、密克罗尼西亚 1989年9月11日
5、新西兰 1972年12月22日
6、纽埃 2007年12月12日
7、巴布亚新几内亚 1976年10月12日
8、萨摩亚 1975年11月6日
9、汤加 1998年11月2日
10、瓦努阿图 1982年3月26日
扩展资料:
截止2018年5月26日,共有19个国家未与中国建交。
亚洲国家:不丹;
欧洲国家:梵蒂冈;
非洲国家:斯威士兰;
大洋洲国家:所罗门群岛、图瓦卢、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
北美洲国家: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海地、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南美洲国家:巴拉圭;
除不丹外的这些国家与台湾有所谓的“外交关系”,与大陆没有外交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交关系
中国先后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及过程
一、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末期
我国同苏联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赴苏访问,并同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取代旧中国同苏联签订的、有损中国权益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外来侵略,有利于我国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与此同时,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维护远东和世界的和平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五十年代初期,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思想。据此,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底进一步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次年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同上述两国正式倡议将这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此后不久,毛主席又明确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他还说:“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40多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经过这一时期的外交工作,新中国在国际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到195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有25个,为中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末
毛泽东主席冷静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他指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毛泽东主席指出,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支持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斗争,坚决支持古巴、巴拿马、多米尼加等拉美国家的反美爱国斗争。
中国大力支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斗争,先后同几内亚、加纳、马里、刚果、坦桑尼亚等国签署友好条约和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加强了彼此间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互助合作关系,积极支持安哥拉、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纳米比亚等国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和南非人民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的斗争。
中国奉行睦邻政策,通过友好协商,先后同缅甸、尼泊尔、蒙古、阿富汗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并签订了边界条约,同巴基斯坦签订了关于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地区之间的边界协定。同印尼解决了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三、 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期
在毛主席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抓住美国不断发出改善关系的信息,调整对美政策。从恢复中美大使级谈判,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直到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领导人经过直接会谈,于1972年2月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取得突破。
1973年1月,中美决定互设联络处,1979年1月两国正式建交,实现了关系正常化。邓小平副总理应邀访美,推动了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四、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
改善和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处理我国与邻国之间存在的历史遗留的领土和海域争端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缓解了我国同有关国家的关系。我国提出“和平相待、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全面解决”的原则,与印度耐心谈判,维持了边界的和平与安宁。
我国积极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我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我国按照“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四项原则,有力地促进了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
五、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同印度尼西亚复交,同新加坡、文莱和韩国建交,同越南、蒙古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我国与老挝签署了边界条约,与越南签署了关于解决边界领土问题的《基本原则协议》。
与印度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和《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1991年10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8国与柬四方在巴黎签署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
六、实行“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984年12月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以后,双方进行了较好的合作,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但1989年后,英国政府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改变了对华政策,在香港问题上公开与我国对抗。
为实现香港的平稳过渡,避免在香港特区成立初期出现法律真空,根据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规定,1996年12月经选举和协商产生的、由400人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选出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香港临时立法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复交》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28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