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姑娘致谢郎平--女排姑娘流泪鞠卡躬致谢郎平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女排姑娘致谢郎平,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中国女排的资料
![中国女排的资料](/uploads/2023-11-30/6567e8743066c.png)
优质回答编辑本段早期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1956年曾派女队在参加在法国举行的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是次比赛中,中国女排先后击败奥地利、荷兰和联邦德国等女排队伍,获得第6名。
碍于亚洲人身型和力量一般不及欧洲人和美洲人,中国女排的战略以快为主,凭着“前后交叉”和“快慢掩护”等战略在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取得不俗成绩。
50年代后期,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发展出“勾手大力发球”、“上手飘球”等技术,接着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亦开始在全运会和中国排球联赛等比赛中运用这些技术。
60年代,一股亚洲女排新势力正挑战着苏联女排的皇者地位,这股势力就是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东洋魔女”由大松博文的教导下,在1960年的第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仅败于卫冕的苏联女排夺得亚军,却接连在的两年后的第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会的决赛中击败该宿敌夺标,日本女排更在1960年后曾创下118场国际赛连胜纪录,震惊世界。“东洋魔女”的成功亦引起中国排球界的注意,于是中国排协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在1965年4月邀请了大松博文来华一个月,协助训练中国女排,令中国女排得到较有系统的训练和明确的发展方针。
虽然男女子排球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可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会籍,故中国女排无缘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
1974年,中国女排在第7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获得第14名。及至1976年,新的中国女排国家队正式成立,袁伟民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
重组后中国女排国家队,不久就先后参加三项参加的大型国际赛事:1977年的第2届世界杯、1978年的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曼谷亚运会,中国女排分别获得第四名、第六名和亚军,这样的成绩不单没有令中国女排气馁,反而增强了女排成为亚洲盟主的信心。
中国女排终于在1979年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中有所突破,她们在决赛以盘数3比1,击败当时的亚洲和前世界冠军日本女排,首次称霸亚洲。
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遭受西方国家抵制,原本能够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女排便失去一次参赛机会。 所以,1981年的第3届世界杯正好为世界八支女子排球劲旅提供互相切磋的机会。 当时,除中国外,日本、苏联、美国等亦是夺标热门。
编辑本段80年代的腾飞
三连冠
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的指导下,在80年代开始腾飞。
1981年,第3届世界杯在日本举行,比赛采用单循环制,经过了七轮二十八场比赛,中国女排以七战全胜姿态,压倒卫冕的主办国日本,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在三大球运动(足球、篮球、排球)队伍中的首个世界冠军。 袁伟民、孙晋芳、郎平等分获最佳教练、二传和优秀球员等奖项。 是次比赛,最经典的一场是对苏联女排赢盘数3比0(局分为15-4, 16-14, 15-0),末局更令对手不能拿到一分,这个战果刚好是1978年第8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中苏联女排击败中国女排的比分。
1982年,中国女排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9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初赛对美国队曾以盘数零比三落败,更一度陷入出线危机,主教练袁伟民果断起用年轻队员梁艳、郑美珠替下周晓兰、陈招娣,结果中国女排以3比0轻取古巴,赢得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 中国女排接连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匈牙利、古巴、苏联和澳大利亚等球队之后,夺得半决赛席位。 在半决赛赛中,中国女排又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昔日劲旅日本,而劲敌美国队则意外地被东道主秘鲁队淘汰。 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秘鲁,首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尽管在1983年的亚洲锦标赛决赛败于日本,进入调整期的中国女排仍是洛杉矶奥运会的夺标热门。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虽然中国女排又在分组赛被宿敌美国队击败,其后却越战越勇,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美国,报却分组赛一败之仇,并首次获得奥运金牌,同时亦成为女子排球三连冠。
五连冠
接着两年,中国女排又获得了1985年第4届世界杯冠军和1986年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的佳绩。
1980年代初的中国,正是百废待兴,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三连冠和五连冠的成绩,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80年代腾飞的象征。
编辑本段90年代的下滑
中国女排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夺得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后,开始青黄不接,早一辈的名将如郎平和梁艳等早已相继退役,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败于该届盟主苏联女排,最后只获得铜牌。 中国女排在1989年的第5届世界杯和1990年的第11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均卫冕失败,决赛分别负于古巴和苏联而获得亚军。
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巫丹的禁药事件让胡进所带领的中国女排只获得第七名。
1994年,在巴西举行的1994年第1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更滑落至第八名,第八名争夺战中更败于宿敌日本女排。 在广岛亚运会中更在决赛败于韩国女排而卫冕失败,中国女排陷入低潮。
1995年,名将郎平被中国排协聘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率领中国女排走出历史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但她始终未能带领球队重夺得世界冠军,故她于1998年宣布辞职。
在90年代,中国女排虽然出现了不少优秀球员,如副攻的赖亚文和吴咏梅、主攻的许新、孙玥和王丽娜、接应二传的丘爱华等,却只曾在1990-98年期间的四次三大女排世界冠军赛事(世界杯、世界女排锦标赛、奥运会)中屈居亚军,那年代正值古巴女排创造八连冠的超强王朝。
编辑本段千禧年代的中兴
2000年在教练胡进带领下的,中国女排在悉尼奥运会在八强止步,中国女排兵败后,中国排协便委任在中国女排队中曾担任十多年陪练员的陈忠和先生担任主教练。
2001年,陈忠和决心重用新人,除了逐步淘汰上一代女排名将,更提拔了不少潜质新人如刘亚男、冯坤、周苏红、杨昊等,结果,中国女排在陈忠和教练领导下,在日本夺得世界大冠军杯,这是中国女排十多年来夺得的世界级正式大赛冠军。 不过由于世界大冠军杯属洲际杯性质,传统地位难与三大女排世界冠军赛事相提并论,故在国内没有造成大太回响。
另外,中国女排亦接连在2001年和2002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决赛周进入最后决赛,分别败于美国队和俄罗斯队而无缘冠军。
2002年,在德国举行的第1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赛中,中国女排利用走线策略,在两轮分组赛中分别输给实力明显较自己较弱的希腊女排和韩国女排,以确保在赛事中尽量避开两大劲敌:意大利女排和俄罗斯女排。 最终虽然中国女排达到了赛前所期望的前四位成绩,但却受了国内(不满女排打假的观众)和国外(巴西女排和荷兰女排)一片指责,陈忠和教练一度受到下台压力。 不过在十天后举行的釜山亚运会,中国女排又获得冠军,陈忠和教练地位得以确保。
编辑本段2003年世界杯
2003年是中国女排丰收的一年,接连夺得瑞士女排精英赛、世界女排大奖赛、亚洲女排锦标赛等几个国际赛事冠军。 一时间,国人憧憬中国女排可以重夺世界冠军,终于在十一月于日本举行的第9届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十一战全胜的姿态勇夺冠军,一骚十七年之痒。 国内又重现八十年代的女排热潮,女排精神一词又再度被提起。 中国女排亦因此夺得中国最佳体育团队奖。中央电视台亦制作特备节目走过十七年以庆祝中国女排重夺世界冠军。
编辑本段雅典奥运会
雅典奥运会在2004年举行,国人期待中国女排可重夺失落了20年的奥运金牌。 事实上,中国女排赛前的状态并没有在2003年时那样大熟大勇,身高1.97米、为中国女排夺得03年世界杯的主力功臣赵蕊蕊因在一次练习中受伤而缺阵了半年,中国女排亦在较早前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宣告卫冕失败。
奥运会女排赛赛前,陈忠和教练亦表明现今世界各国女排实力十分接近,未敢轻言中国女排能够夺标而回,首战对美国女排赛事中战成盘数1-1后不久,赵蕊蕊便因右脚伤退出比赛,更令中国女排夺冠之路蒙上阴影。
不过中国女排在其后比赛中却越战越勇,最后杀入了奥运女排决赛,对手正是在03年世界杯未能参赛的俄罗斯女排,中国女排在首两盘比赛中落后,但最终惊天逆转的反胜对手盘数三比二(28-30, 25-27, 25-20, 25-23, 15-12),在奥运女排赛事中折桂,并实现了女排两连冠,中国女排亦因此再度夺得中国最佳体育团队奖。
编辑本段北京奥运会(最终获得铜牌)
北京奥运会的大名单具体阵容是:杨昊(3号)、王一梅(1号)、李娟(11号)、张越红(8号)、惠若琪(19号)、赵燕妮(14号);副攻手五人:赵蕊蕊(9号)、薛明(10号)、马蕴雯(17号)、徐云丽(6号)、陈瑶(13号);二传手三人:冯坤(2号)、宋妮娜(12号)、魏秋月(5号);接应三人:周苏红(7号)、刘亚男(4号)、李珊(18号);自由人二人:张娴(15号)、张娜(16号)。其中张越红、宋妮娜、陈瑶、李珊、张娜五人暂时不参加集训。排管中心要求她们保持状态,随时待命。
北京奥运会参赛的12名队员是:二传:冯坤(2号)、魏秋月(5号);主攻:杨昊(3号)、王一梅(1号)、李娟(11号);副攻:赵蕊蕊(9号)、薛明(10号)、马蕴雯(17号)、徐云丽(6号);接应:周苏红(7号)、刘亚男(4号);自由人:张娜(16号)。
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赛程及比分
2008年8月9日(六) 20:00 中国VS委内瑞拉 3:0
2008年8月11日(一) 20:00 中国VS波兰 3:1
2008年8月13日(三) 20:00 中国VS古巴 2:3
2008年8月15日(五) 20:00 中国VS美国 2:3
2008年8月17日(日) 20:00 中国VS日本 3:0
2008年8月19日(二) 20:00 中国vs俄罗斯 3:0
2008年8月21日(四)20:00中国VS巴西 0:3
2008年8月23日(六)12:30 中国VS古巴 3:1
中国女排为避免小组出线最末位,2008年8月17日晚上,不得不与日本队死拼。上届冠军尴尬若此,皆因上仗惜败美国队之故。美国队由前中国女排教练郎平督战,于是郎平便再受非议,棋圣聂卫平更公开说她不爱国。
老聂等偏激不无道理,因日前中美交锋无半点“和平之战”的味道,更因中国三大球夺牌的希望,只能寄望于女排。昨晚之战,中国女排一度没能从之前的阴影中缓过来,一开局便被对手打了个12比3,好在能及时稳住阵脚,最终化解了危机。
郎平该不该执教美国队,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只不过美国队当时尚未成熟,矛盾未凸现而已。其实,郎平的解释是很过得去的,也为大众所接受:她将自己执教美国队视为为中国排球争光,将与中国队较劲视为职业操守使然。
事实也是,从世界体育交流的角度来说,郎平有理。洋为中用,中为洋用,由来已久,也越来越普遍。中国女排最初的崛起,就得益于日本大松博文带来“东洋魔女”的训练手段。中国女子射箭本届奥运突破夺金,与韩国教练传授绝技密不可分。昨晚乒乓球女团决赛,与中国队对垒的新加坡队,教练还是刘国梁之胞兄刘国栋。中国跳水梦之队前辈梁伯熙,带领陈肖霞奥运夺冠之后也曾摇身一变成了加拿大队的总教练。因此,对被“自己人”打败无须耿耿于怀,关键还是自己要不断强大,就像乒乓球从来没为此烦恼一样。至于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更应虚怀若谷。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当然,就照顾球迷的感情因素而言,也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也就是中国足球联赛中行之有效的“避嫌”。在中超、中甲赛场,近年来有条不成文的规定,从交战对方出来的球员和教练,若遇到“自家人”都退居幕后,不伤筋骨,避了骂名。事实上,在国际大赛使用裁判的问题上,避嫌的做法早已有之。因此,假若郎平们能有此共识,不妨借鉴之,那一切将和谐许多。
首都体育馆那历经风雨洗礼的屋顶,在昨晚简直要被欢呼的声浪“掀掉”。这里的一万三千名观众见证了一场荡气回肠的大胜,在北京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0完胜俄罗斯女排,挺进四强。
与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决赛相同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过程。经过四年岁月洗礼,保留了一半原班人马的中国女排依旧坚强、俄罗斯女排却愈加脆弱, “这场球是生死之战。”正如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赛后所言,“这场球肯定要拼,不然没有机会了。但是在拼的过程中还控制住了心态,今天队员的心态很好,在落后的情况下也不是很慌乱,没有急于求成,而且打出了不服输的劲头。”
前两局一开始,中国女排都让人捏了把汗——首局0比4开局、次局1比4开局,和小组赛那两场败仗时的表现一样,中国队自己的一传不到位、进攻打不开。然而一支真正成熟的队伍,懂得如何在最需要的时候自我调整,昨晚的中国女排就体现了这种对比赛的控制力。
第一局,中国女排依靠王一梅的一轮大力发球将比分追到9平,此后双方比分一路紧咬,但关键时刻俄罗斯队频频失误送分,加莫娃的扣球出界令中国队拿到开门红。
第二局依靠周苏红的发球轮次又连得5分、反超比分,此后俄罗斯主帅卡普拉拉频频调兵遣将,但中国女排双塔赵蕊蕊和马蕴雯完全压倒了几门俄罗斯火炮,中国女排在22比24落后的情况下凭借拦网挽救两个局点。俄罗斯队配合失误又将这一局拱手送给中国队。
如此“委屈”地丢了两局之后,俄罗斯全队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尽管第三局薛明替换赵蕊蕊上场,但中国女排的高塔依旧是对手无法逾越的天安门城墙,俄罗斯女排引以为豪的强大攻击线本局彻底哑火,中国女排仅耗时一个半小时就拿下整场比赛。
“太激动了,终于又进一步,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小将李娟赛后颤抖着嗓音说道,“赛前教练没有进行太多针对性的布置,我们只是放开拼,拼得了胜利。”她和王一梅、马蕴雯等首发队员同为鲜有大赛经验的新人,顶着外界的疑问打上奥运主力,如今她们用成绩证明自己,足以接过四年前“黄金一代”的枪。
而顶着雅典奥运冠军光环的“黄金一代”老队员更不容易,队长冯坤在小组赛的两度落泪,一度让人为她的状态担忧。但站在四年前的决赛老对手面前,冯坤又恢复了从容调度的大将风采,“胜利来之不易,靠的是每一个人相互支持、鼓励。小组赛我们的确有一定的挫折,但及时调整心态、给自己减压。”冯坤说,赛后的她看起来依旧平静,喜悦没有让她再流泪。
但这场胜利却让主帅陈忠和有些忘情,拿下最后一分,他甚至像四年前夺冠时那样跳了起来。“中国队这四年经历了很多,包括老队员伤病,新老队员交替,经历很多挫折,输了很多……”回首这个奥运周期,陈忠和无限感慨,“但我们一直相信我们的队伍,一致的目标是北京奥运会,现在还是跟2004年一样,用我们的团队精神去打每一个球。”
中国女排黄金一代 真的不想说再见
随着赵蕊蕊的最后一记扣杀,中国女排昨天中午在首体以3比1击败古巴队,夺取一枚珍贵的铜牌。当全场比赛结束的那一刻,姑娘们拥抱在一起,激动的泪水难以抑制。她们一起走过了艰辛的8年!这是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的谢幕演出,8年来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幕,人们怎能轻易忘记…… 昨天中午,当中国女排再度出现在首体球场时,全场中国球迷依然给予她们最热烈的掌声。“中国队,加油!中国队,加油!”呐喊声依然响彻首体。
昔日世界最佳二传冯坤上场了。2001年2月,当冯坤拿到中国女排大名单时,本报记者就在她身边,她看了这张纸很久,她很激动,因为她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一员。艰苦的训练和陈忠和的严厉批评一度使她几乎崩溃,一向不怎么流泪的冯坤在2001年的眼泪很多,有时候累得只能靠着双手一点点地爬着楼梯回到宿舍。冯坤成为队中的绝对主力,并在2003年世界杯率队夺取阔别17年之久的世界冠军。2004年的雅典,冯坤引领全队实现大逆转,夺取阔别20年之久的奥运会冠军。
“辣手旋风”周苏红上场了。周苏红很不容易,她一直在代表着在病床上的丈夫汤淼进行着奥运会比赛。在她的脸上,你看不到一个女人的内心痛苦,她把这些痛苦释放在了球场。陈忠和曾说:“我就喜欢周苏红在球场上的那种顽强作风。”她一传稳定进攻迅猛,在场上有耗不尽的能量。周苏红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特别会因一点小事而感动,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打完奥运会的。
“中国制铁”杨昊上场了。伤痛剪断了杨昊飞翔的翅膀,但她的双手依然可以弹奏动听的钢琴曲《天鹅湖》。
“妙手剑客”刘亚男上场了。“只要你自己不放弃,我就不会放弃你!”陈忠和的这句话使一度退役的刘亚男坚持到现在。“
不死鸟”张娜上场了,虽然因伤病,她已不像过去那样天衣无缝,但她依然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不死鸟”。
“第一球星”赵蕊蕊上场了。她的伤再度出现反复,也许她真的没有机会再度征战奥运会了。打完最后一分,饱受伤病折磨的赵蕊蕊再也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她哭成了泪人! 也许,这也是陈忠和的告别演出。每当球员打出好球,陈忠和就会挥拳叫好,他们太需要这场胜利了。当胜利来临,陈忠和与黄金一代球员告别时,眼泪横飞。
8年来,他们风雨同舟;8年来,他们经历苦乐;8年来,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又扛负着巨大的压力。姑娘们不愿离去,久久地在场上拥抱告别。中国女排全体队员手拉手,绕场一周,向观众鞠躬致谢!陈忠和向全场观众握紧拳头挥手再见!虽然没能夺取金牌,但女排精神没有垮!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真的不想说再见!
编辑本段世界冠军记录
年份 世界大赛 主教练 队员
1981年 第3届世界杯 (主办国: 日本) 袁伟民 孙晋芳、张蓉芳、郎平、陈亚琼、周晓兰、杨希、朱玲、曹慧英、陈招娣、周鹿敏、张洁云、梁艳
1982年 第9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主办国: 秘鲁) 袁伟民 孙晋芳、张蓉芳、郎平、陈亚琼、周晓兰、杨锡兰、梁艳、姜英、郑美珠、曹慧英、杨希、陈招娣
1984年 洛杉矶奥运会(主办国: 美国) 袁伟民 张蓉芳、郎平、朱玲、周晓兰、杨锡兰、梁艳、姜英、侯玉珠、苏惠娟、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
1985年 第4届世界杯 (主办国: 日本) 邓若曾 郎平、杨晓君、侯玉珠、郑美珠、梁艳、巫丹、姜英、杨锡兰、殷勤、李延军、苏惠娟、林国清
1986年 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主办国: 捷克斯洛伐克) 张蓉芳 杨晓君、侯玉珠、郑美珠、梁艳、巫丹、姜英、杨锡兰、殷勤、李延军、苏惠娟、刘玮、胡小风
2003年 第9届世界杯(主办国: 日本) 陈忠和 刘亚男、冯坤、周苏红、杨昊、王丽娜、赵蕊蕊、张萍、张娜、张越红、宋妮娜、李珊、陈静
2004年 雅典奥运会(主办国: 希腊) 陈忠和 刘亚男、周苏红、杨昊、冯坤、王丽娜、赵蕊蕊、张萍、张娜、张越红、宋妮娜、李珊、陈静
编辑本段历来荣誉
世界冠军 : 7次
世界女排锦标赛 : 1982年、1986年
世界杯 : 1981年、1985年、2003年
奥运会 : 1984年、2004年
其他主要比赛冠军 :
世界女排大奖赛 : 2003年
世界大冠军杯 (洲际杯) : 2001年
瑞士女排精英赛 : 1990年、2000年、2003年、2007年
亚洲女排锦标赛 : 1979年、1987年、1989年、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 [9]
亚运会 : 1982年、1986年、1990年、1998年、2002年、2006年
俄罗斯总统杯女排邀请赛 : 2006年、2007年
女排亚洲杯:2008年
奥运会和亚洲杯阵容
教练:陈忠和
队员:1. 王一梅 2. 冯坤 3. 杨昊 4. 刘亚男 5. 魏秋月 6. 徐云丽 7. 周苏红 9. 赵蕊蕊 10. 薛明 11. 李娟 16. 张娜 (自由人) 17. 马蕴雯
朱婷深夜致谢郎平,为恩师开启新生活感到开心,中国女排未来的发展如何?
优质回答在2021年的9月1日晚上朱婷在社交平台上面发表了一则动态,表示自己为老师郎平开启新生活感到非常的开心,而且感郎平指导。很多网友对此都送去了祝福,并且表示就算郎平指导退下来了我们中国女排依旧是未来可期的。其实这一次的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的表现让很多网友都觉得有一些失望,因为毕竟大家对中国女排的期待值还是非常高的。
期待今后的成绩
可是由于一些原因,所以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赛场上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实力,并且没有获得很好的成绩。或许有很多网友对此觉得有一些难以接受,但是没有人会指责这些姑娘们,因为无论获得什么样的成绩对于我们而言她们都是我们的战士。所以说网友们除了对这个结果有一点小小的失望以外还是非常的支持这些运动员,希望他们今后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不要盲目的自信
虽然说这一次东京奥运会没有取得好成绩,但是也给中国女排提了个醒。因为在这一次的奥运会之前,所有人都以为中国女排是无敌的,甚至觉得中国女排就应该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国际上的女排比赛还是非常精彩的,竞争也非常的激烈,所以说大家千万不要盲目的自信。
努力就会有好结果
在这一次奥运会过后,虽然郎平卸任了主教练这个位置,但是很多网友表示就算郎平卸任了中国女排依旧不会松懈。因为中国女排这群姑娘们不仅仅是在为自己奋斗,而且也是为整个国家奋斗,所以说她们在今后会加倍的努力,用接下来的成绩来洗刷这一次的失败。所以网友们也不要为中国女排的未来感到担忧,因为这群姑娘们只要努力,那么无论是谁指导都是一样的结果。
再见了,郎平
优质回答郎平要退役了。
据此前报道,郎平将在奥运会后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职务,正式退休。
8月2日,中国女排在结束本届奥运会之旅后,所有女排成员都向郎平鞠躬致谢。
8月3日,北师大工作人员表示,郎平退休后将前往珠海校区工作:
她说:
“干得真的是太累了,也应该休息休息了。”
从顶级运动员到顶级教练,郎平的人生璀璨而动人。
她陪了中国女排40年,也陪了我们观众40年。
作为顶级运动员,她拿过奥运冠军;
作为顶级教练,她帮助别人拿过奥运冠军、世界杯、世锦赛。
中国体坛因为有郎平,又荣耀又感人。
然而,告别的这一天还是来了。
这个倔强又不服输的女人,带着满身伤病,终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在中国体坛, 乒乓球能把对手打哭,而女排能把观众打哭。
中国人对于郎平的认知,总是和中国女排紧紧联系在一起。
郎平13岁的时候开始学打排球,18岁就因为天赋过人入选了国家队。
当时的国家队,条件艰苦,训练条件也很极端。
简陋的竹棚是训练室,踩着三合土,每天训练7个小时。
教练让她对着墙练,她就踏踏实实的、日复一日的和墙面打交道。
那样的日子多苦啊,但是她坚持下来了:
郎平的主教练观察她,说她能吃能睡能练,练球刻苦到晕倒过好几次:
郎平对自己极端苛刻,每天加班加点的训练。
而在不久的将来,她这些努力也在赛场上一次又一次的被验证过,确实有用。
因为训练,她被砸成过脑震荡,整个人又瘦又高,眼睛总是又坚定又倔强。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发挥稳定竟然杀入了决赛。
决赛对手是日本,这对当时积弱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当时,我们要向国际上传递“中国不弱”、“中国人会创造奇迹”的信号,女排就绝不能输!
所有中国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女排身上。
所有人都围在电视机旁、收音机旁,攥着拳头静静地等着女排开赛。
而郎平,创造了这次奇迹!最终女排以3:2的比分,战胜了日本队。
当时整个中国都沸腾了!
那是中国女排第一次拿下世界冠军,而那致胜一球,就是郎平标志性的扣球。
她一战成名,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赢来了一个响彻寰宇的绰号——铁榔头。
在那之后,她就成了万人空巷的女神。
人们高举着火把在街上庆祝,嘴里喊的都是“女排万岁”,所有人都在拥抱欢呼!
当时,人民日报用整版报纸报道了郎平以及女排球员们:
凭当时的条件,女排赢得了比赛,那简直就是奇迹啊。
世界三大球类,我们终于拿了一个排球冠军。
所有中国人彻夜难眠,为扬眉吐气的祖国高兴,也为为国争光的女排高兴。
而关于郎平的奇迹,还远不止如此。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又到了女排一展身手的时候。
郎平顶住了压力,再次带领女排夺冠,国内沸腾到了极点。
北大几千名学生,在街头放烟花庆祝。
那之后,郎平被印在邮票上:
人民日报每天都在报道她。
那个时候,中国人的心愿就是给她送个手绢,希望她能一直抗住压力,带来荣耀。
人们都在争相学习“郎平精神”,不怕苦不怕累,要努力向上绝不认输。
在那之后,中国女排就成了“奇迹”、“传说”的代名词。
女排姑娘们也靠着这口气,所向披靡、摧枯拉朽,一口气夺得5连冠:
即便到了现在,5连冠的记录仍然无人可破。
郎平与美国名将弗罗拉·海曼、古巴名将米雷亚·路易斯,并称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
比赛的时候,她每次都是拿命在拼。
她后来说,自己有次比赛累到跳不起来扣球了,可是仍然在咬牙坚持。
竭尽全力不服输的郎平,在运动员时期拿下了让世界感动、沸腾的佳绩。
“郎平”就成了那个时代,不怕苦、不服输的时代面庞。
五连冠之后,26岁的郎平退役了。
她身上有很多伤,膝盖做了很多次手术。
常年累月的训练让她浑身带伤,甚至拿了“残疾人证”:
打不了球了,她也挫败、沮丧,人生没有了排球好像不知道怎么办了。
她没有接下国家安排给她的工作,而是决定去美国,重新学 体育 管理。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真的很“不识好歹”,毕竟国家安排给她的铁饭碗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但是郎平拒绝了。
还要自费去美国奔赴一个前途未知的可能,这太冒险了。
再后来,郎平自陈:
“我得学习新东西,不能靠着冠军过日子。”
往后几十年,她的教练生涯都在验证她这句话的正确性。
刚到美国,她借住在朋友家里,连新衣服都买不起。
为了谋生,她去夏令营做教练,在新墨西哥大学当助教,换来了读书的机会。
除此之外,她在意大利俱乐部打了一年球,在这段时间她拿到了美国绿卡,考了研究生。
很快,她被邀20万美元的年薪,执教八佰伴球队。
在美国站稳了脚跟,日子也越来越好。
就在这时候,她接到了祖国的呼唤:
“郎平,中国需要你。”
就是这句感召, 她临危受命,第一次担任中国女排的教练。
她抛下了当时仅仅2岁的女儿,回国了。
她抛下了年薪几十万美元,拿着900元人民币月薪,回到中国女排执教了。
郎平让当时徘徊在低谷期的女排,从世界排名第七,拿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银牌、亚运会金牌。
21世纪第二个十年,郎平再次带领中国女排走向黄金时代。
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奇迹夺冠,让电视机前无数人兴奋尖叫。
2019年女排11连胜, 成就女排世界杯五连冠。
正应了那句话:
中国体坛,乒乓球能把对手打哭,女排能把观众打哭。
每一次比赛拿到冠军,她都在场上落泪。
平时铁面无私、严肃端庄的郎平,这时候就哭得又柔软又令人心疼。
这就是十年如一日艰苦卓绝的结果啊, 体育 竞技容不得一丝松懈,必须要有硬实力才能拿下成绩。
作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女教练,她也用成绩告诉世人,女人真的没什么做不到的。
作为运动员,她是大满贯冠军;
作为教练,她帮助别人拿了大满贯。
她的人生辉煌又动人,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榜样。
而东京奥运会这次,无论成绩如何,我觉得她在我心里都一样的高大伟岸。
毕竟,英雄也有疲惫的时候, 体育 竞技输赢都是常事,但郎平的精神图腾永远不灭。
唯一令我感到黯然的是,郎平的离开,意味着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最信任、最有力量、永远不服输的铁榔头离开了,我们观众以后看什么呢?
郎平的人生,给了我们观众太多辉煌、荣耀,也给我了我们太多感动和希望。
作为球迷,我们也确实不该再奢望什么了。
她已经太累了,这一生为我们、为国家、为女排都做了太多,承受了太多。
而且她的身体 健康 也到处是伤,她做过左髋关节的置换手术,躺在病床上的她,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叱咤风云的铁榔头。
当教练的郎平,让中国女排拿了一波连胜,震惊了世人。
有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就有“铁榔头”气质,无所不能、战无不胜。
郎平的精确和沉稳特别安抚人心,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郎平”这两个字就代表着某种饱含期待的信任。
或许还要再过很多年,我们才能知道这场分别意味着什么。
但我们需要承认,郎平不是神,郎平也表现过很多无能为力的难过。
我们始终要记住的是,她的精神、她的坚强。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向她看齐,学她的赤忱、学她破釜沉舟的勇气、学他的坚韧和热爱。
她找到了一生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也用了一生在为热爱奋斗。
这多么动人啊,其实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输掉的那一场球,不过是人生里无数次球赛的一次输赢罢了。
我觉得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郎平致意,因为郎平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图腾一直在熠熠生辉啊。
那是时代精神,永远不服输、不低头的中国精神。
那么此时,让我们告别永远的铁榔头,用一次分享,为郎平精神致敬。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被骂“拜金女”,为钱“叛国出逃”,8次出征奥运全世界为她鼓掌
3跳满分,奥运最小冠军一战封神!这个天才少女,太好哭了
郎平的2段婚姻:与前夫育有一女,56岁嫁鉴宝专家,收获真爱
优质回答文/下凡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 ,郎平对“不再执教”的事情做了回应:
“干得太累了,也应该休息休息,我们有优秀的年轻教练,应该让他们带着球员去冲一冲。”
在中国女排结束最后一场比赛时,女排姑娘们向郎平深深鞠了一躬,主教练郎平就此谢幕!
郎平在女排的这几年,外界对她的评价都极高,白岩松还曾评价她: “哪里有郎平,哪里就有奇迹。”
可是谁能想到,为国家付出那么多的郎平曾经也被骂过 “卖国贼”。
1960年 ,郎平出生于天津的一个普通家庭,她是家里的老二。
郎平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日子过得很拮据,再加上母亲的身体不好,一家人的生活就更艰难了。
在郎平的记忆中,她从来都没有穿过新衣服,自己的衣服都是捡着姐姐穿不了的,缝缝补补的衣服还能接着穿。
郎平却从来没有抱怨父母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相反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衬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时,母亲的腰不好, 12岁 的郎平会在妈妈下班时帮她搬自行车,做重活,但从不奢求父母给她买东西。
也就是因为这样,郎平才有顽强不屈的人格。
后来郎平因为身体素质不好,被父亲经常催促要求多加锻炼,所以一有时间郎平就会蹦蹦跳跳。
在这个锻炼过程中,郎平也感受到了锻炼的乐趣,她的身体素质也慢慢变好。
13岁时 ,她的身高就达到了1.7米,有着身高优势的她还曾被篮球队选中。
那时,郎平也认为自己以后会往篮球这方面发展,可是人生就是这样计划赶不上变化。
一次偶然的机会,排球教练看到了郎平,认为郎平在排球方面有很大的天赋,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人才,甚至说可以称为是排球天才。
就这样,郎平就从篮球队转到了排球队进行训练,她也开始了自己的排球之路。
1976年 ,郎平被选入北京市女子排球队,在训练中,淤青、受伤、流血早已成了家常便饭,有很多和郎平一起训练的人,因为承受不住,都半途而废了。
但是郎平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坚强的训练下去,除了日常严格训练外,好强的郎平还会给自己加练。
旁人对郎平的做法很不理解,但这并不影响郎平成为更加厉害的自己,后来她勇猛果断的打法,也被众人称为 “朝阳大炮”。
1978年 ,郎平参加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她出色的表现,征服了袁伟民教练的心,后来郎平被选进了国家队。
当时的国家队条件并不比现在,吃住和训练条件都非常艰苦。
有的时候她们在海边训练,为了省下水费,海就是她们的澡堂,身上的伤口再碰上咸的海水那种滋味只有女排姑娘们懂。
她们也没有宽敞明亮的训练室,只能在简陋的竹棚里训练,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
但无论训练多么艰辛,条件多么艰苦,中国女排毫无退缩,放弃之意,她们凭借永不放弃,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中国女排在世界站稳了脚步。
1981年 ,中国队凭借稳定的成绩,在第三届世界杯上杀入了决赛。
进入决赛后,中国女排面对的是日本队,这场比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观众席和荧幕前的所有中国人都为中国女排加油助威,希望女排可以赢得这场比赛。
而女排最终也不负众望,创造了奇迹,以3:2的比分战胜了日本队。
在这次比赛中,扣球像榔头一样的姑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都记住了她。
她就是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她顶住巨大的压力直接用一记暴扣打败日本队。
在那之后,郎平像开了外挂一般,多次获得世界冠军。
那时的郎平与美国名将弗罗拉·海曼、古巴名将米雷亚·路易斯,并称为 “二十世纪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
即使到了现在,女排曾经创造的五连冠的记录仍然无人可破。
郎平的毅力很坚定,后来她透露,自己有次比赛累到跳不起来扣球了,可是依旧咬牙坚持。
她的每一次比赛都在这么的拼命,也导致了后来的退役。
中国女排在拿下五连冠后,郎平身上多处受伤,膝盖做了很多次手术,浑身上下伤痕累累,甚至拿了 “残疾人证” ,所以26岁的郎平选择了退役。
郎平内心其实不想这么早结束女排生涯,可是这并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她的身体已经不能再支撑她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攻手了,退役之后的郎平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可以干些什么。
最终郎平没有接受国家给她安排的工作,而是选择去美国重新学习 体育 管理这门学科。
可郎平选择跑去美国的原因,也并没有那么简单。
退役后,郎平本是受国家任命到 体育 局工作,但26岁的郎平因为太过于善良而栽了跟头,不小心被卷入了官场的纷争里。
因为郴州的训练基地条件太差,他们想重新休整一下,领队就找到了郎平,希望她能帮助申请经费来进行场馆的改造。
郎平当然愿意帮助他们,二话不说地帮助他们申请资金,但是这笔资金,最终并没有用到场馆的改造上,而是被人挪用了。
纪检委彻查此事,可最终的责任都由郎平承担,进行申辩后的郎平才得以免除责罚,但她对这种乌烟瘴气的官场氛围已经毫无兴趣。
通过这次事件,郎平还意识到,自己并不能靠之前所取得的成绩安稳地过下半辈子,她必须注入一些新的知识来提高自己。
所以她选择放弃留在 体育 局平步青云的机会,而是申请去美国留学。
那年,和她一起出国的还有她的第一任丈夫,也就是女儿白浪的父亲。
刚到美国,郎平没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自己的生活,她一直借住在朋友的家。
为了缓解经济上的压力,郎平去夏令营做教练、在大学当助教,换来了读书的机会。
那段时间,郎平一边修养自己的身体,一边提升自己的学业。
然而在郎平到美国学习后,前女排队长的丈夫胡进担任起国家队的教练,但他并没有找到适合女排的训练方法,女排的成绩一落再落。
这时, “郎平,中国需要你” 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强烈。
1995年 ,心系祖国的郎平毅然决然地回国了,当时她的女儿才两岁,而且她和丈夫总是聚少离多,这也使得婚姻走向了终点。
回国后,郎平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女排的训练上。
陪女儿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她缺席了女儿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母女之间的感情很生疏。
而郎平回国后的生活并不好,经常日日夜夜不停地工作。
有时在睡梦中还会突然惊醒,醒来后又开始探究到底什么样的战术最好,超乎常人的工作量使郎平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
但郎平每天辛苦的付出并没有被理解,她感受到自己在国家队被人排挤了。
有很多人觉得郎平的时代已经是往事,不值一提,她再用以前的训练方法就是吃老本,并不能带领现在的女排走向胜利。
但郎平的训练方法却给中国女排带来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正是在她的指导下训练,使队员们的能力有了巨大的进步。
但在郎平准备带领队员参加下一届奥运会时,上级领导突然把教练又换成了胡进,郎平知道消息后崩溃了。
于是,她辞去了教练的职务,伤心地回到美国,但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美国排球队曾多次邀请郎平来给她们当教练,但都被郎平拒绝了。
一知道郎平回到美国的消息,就立马再一次向她发出邀请,想高薪聘请她成为美国排球队的技术指导。
当年她在中国队担任教练的时候,没日没夜地辛勤付出,每个月只有 500元 的薪水,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能力不行。
但郎平并不在乎工资的多少,她只想着让中国女排登上冠军的舞台,为了这个目标她不停地努力拼搏,可是她在国家队并没有得到尊重和重视,随便就被人取代了她的成绩。
职场的险恶让郎平心灰意冷,伤心绝望的她回到了美国,但生活仍然要继续,她的家人也需要她的照顾,所以她需要经济来源。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美国排球队向郎平提出了每年 60万美金 的工资,郎平有些心动了。
2005年 ,郎平加入了美国女排。
2008年 ,奥运会上郎平带领美国队打败了中国队获得亚军。
然而中国球迷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开始对郎平进行语言攻击,说她是为了钱背叛中国,骂她是 “卖国贼”, 甚至冤枉她已经加入美国国籍了。
虽然郎平赢了比赛,但她感觉失去了自己。
后来,曾经一起日夜训练的队友因病救治无效,离开了人世。
队友生前却希望郎平能够重新回到中国,带领的中国女排取得胜利。
这让郎平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被击破,她决定重新回到中国带领女排走向世界。
回到中国之后,郎平担任女排主教练的职责,凭借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对女排姑娘们展开全新的训练方式。
在之后的各种比赛中,中国女排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优异成绩,战胜了强大的对手,令曾经取笑中国女排的人哑口无言。
而事业的巅峰,也引来了爱情。
2010年 ,郎平遇见了一位鉴宝专家 王育成 ,当时两人并不熟。
一年后,两人又再次相遇,恰好郎平很喜欢古董,而王育成很喜欢排球。
兴趣相投的他们自然而然的联系就变多了,王育成也是一个很浪漫的人,时不时还给郎平准备小惊喜,渐渐的郎平也对他产生了好感。
2016年 ,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王育成对郎平很温柔细致,是郎平坚强的后盾。
而郎平对丈夫的称呼是 “王老师” ,两个人相互举案齐眉,生活得很幸福。
结婚后的几年里,王育成始终陪伴在郎平身边细心地照顾她。
在郎平要去美国做手术时,王育成会放下工作陪同妻子一起飞往美国。
后来郎平重归国家队带队训练,王育成也是寸步不离陪伴郎平。
王育成的细致与贴心让女排姑娘们很是感动,郎平自己也感概道: “虽然爱情来得有些晚,但还是来了。”
戳链接看完整视频郎平为何曾被骂“卖国贼”?
往期精彩:
“日本乒坛一姐”福原爱:2段情史,为何最后下嫁“妈宝男”?
刘璇:36岁下嫁“穷小伙”,老公真实身份曝光,嫁得比郭晶晶还好
2婚2离,61岁被9.8亿富婆倒追,“丑男”王为念有啥魅力?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女排姑娘致谢郎平--女排姑娘流泪鞠卡躬致谢郎平》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3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