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体育赛事 转播权价格转播权是以比赛的场次卖的,都是每场多少钱的,但大部分是包年的,给你举个例子:随着英超联赛与天空电视台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比赛质量的不断提高,公众对于足...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西甲版权收益,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体育赛事 转播权价格

体育赛事 转播权价格

转播权是以比赛的场次卖的,都是每场多少钱的,但大部分是包年的,给你举个例子:

随着英超联赛与天空电视台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比赛质量的不断提高,公众对于足球比赛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英超联赛的电视转播费用大幅提升,从而为联赛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英超联赛在1992年与天空电视台签下的第一份五个赛季的电视转播合同价值1.91亿英镑。而在1997-98赛季,双方签定的第二份为期四个赛季的转播合同的价值就已经上升到了6.7亿英镑。到2001年8月,英超联赛又与天空电视台签定了第三份电视转播合同,这份为期三个赛季的转播合同的金额,已经暴涨到了11亿英镑。除了英国国内的转播权外,英超联赛的国际转播权销售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2004-05赛季的国际转播权的售价达到了2.5亿英镑。电视转播收入的提高也对英超联赛的整体收入起到了拉动作用,到2000-2001赛季英超联赛的年度总收入已经达到16亿欧元,占欧洲顶级联赛总收入的24%,其中电视转播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39%。电视转播除了带来巨额直接收入之外,还使联赛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如今的英超联赛已经成为了全球受关注程度最高的联赛,当每轮英超联赛进行时,全世界共有超过150个国家可以通过直播或者其他方式看到比赛,全球观众总人数达到了4亿5000万之多。

在电视转播收入大幅提升的同时,英超联赛的上座率也在不断的增长。在2000-01赛季,英超每场比赛的平均观众人数达到了32821人,这一数字居欧洲五大联赛之首,比号称“小世界杯”的意甲联赛还要多出3000人。到了2001-02赛季,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34324人,比英超首赛季的每场平均观众数上升了60.5%。其中曼联俱乐部的主场观众人数为场均67558人,在当年居世界之首。稳定增长的球迷人数也是球场收入的重要保证,2000-01赛季,英超各队的球场总收入达到了3.24亿欧元。

比如曼联队在2001-02赛季结束前六个月的总收入为8100万英镑,其中电视转播收入占2400万英镑,球员转会收入占800万英镑,专利商品收入也有900万英镑,除此之外还有门票等收入,纯利润高达3090万英镑。

英超为什么这么有钱

英超球队为什么能在转会市场上近乎集体性地疯狂投入?最直白的答案自然是因为赚得多。以2011-12赛季为例,英超俱乐部总收入达到23.6亿英镑(远超德甲的15亿、西甲的14亿、意甲的13亿和法甲的9亿),增幅达4%,未来单赛季收入更可能超过30亿。收入最主要的三大组成部分便是电视转播收入、比赛日收入和商业收入,转播收入在中小球队收入中的比例,普遍占到60%。而仅电视转播分成这一项,英超球队就足以获得超出其他联赛的优势。

英超的转播费分配秉持集体主义的做法,分成方案维护公平至上的准则:国内转播总收入的50%被平均分配给20支球队;25%作为成绩奖励分成,根据球队的联赛最终排名由高至低分配;最后25%则是设施费,根据球队主场比赛转播场次的多少分配。海外转播版权收益也是平均分配。

以2012-13赛季为例,平均分配收益为每支球队固定收获1380万镑;海外版权收益也是每队1893万;每一个联赛排名价值755881英镑,这导致的结果是榜尾女王公园巡游者与榜首曼联在成绩奖励分成上差距达到1512万;总计收入,冠军曼联得到6080万英镑的转播分成,这是英超史上单赛季最高,收入最少的球队女王公园巡游者得到3975万,最高与最低的比率不过是1.53:1。

集体主义的分成,赢得的是共同富裕,一起壮大。而其他联赛分成的模式,则最终导致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西甲目前的模式是俱乐部各自出售转播权益,这导致了利益分配的极度不均:巴萨皇马两家拿到的转播收益(占总额46.6%),几乎等同于另外18家的总和。上赛季双雄各自拿到1.4亿欧元,第三名马竞4200万已经是他们的零头,塞维利亚(2400万)、毕尔巴鄂(1700万)这等劲旅已经很难过日子,阿尔梅里亚(1200万)这样的平民球队更是举步维艰,转播费最高与最低球队的比率达到了惊人的14:1。转播费的不平衡,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双雄富连阡陌,其他球队贫无立锥,像拉科鲁尼亚这样的昔日豪强,如今也面临破产威胁。

意甲模式颇为复杂,赛季为例,既有固定的平均分配收益(占总额40%,每队1900万欧元),又有根据球队拥有的球迷(占总额25%)、所在城市居民(占5%)由多到少分配的收益,还有根据上赛季排名(占5%)、近5个赛季排名(占15%)、历史成绩(占10%)由好到差分配的收益,最终尤文图斯拿到了9509万欧元,米兰双雄在7900至8000万间,那不勒斯和罗马均在6000万上下,最少的佩斯卡拉、锡耶纳只是刚过2000万。

意甲分配方案仍然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路,相比之下,德甲模式更接近于英超的“均贫富”。职业联盟将电视转播收入的70.5%分给德甲,20.5%给德乙,其余归更低级别,德甲各队分配标准是近4个赛季的排名比较,其中本赛季占最大权重(40%),往前依次递减(每赛季递减10%),最终做出一份综合排名。第一名可得到转播收入总额的5.8%,此后每个名次递减0.16%,至最后一名收入为2.9%。这样,转播费收入最高的拜仁(2583万),与最低的菲尔特(1292)之间比率大约在2:1。

集体主义的分成,换来了英超球队水平的平均化,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加剧,最终换来的,是球市的发达,与电视转播费的不断水涨船高,刷新历史纪录。1992年英超成立后的第一份转播合同总价不过2.5亿英镑,等到2010-2013期间的合同,英国国内直播版权便达到17.73亿,加上集锦和海外版权,合同总价达33.82亿,而新赛季开始执行的2013-2016新合约,国内直播版权即超过30亿,加上海外版权总价超过55亿。

BT(英国电信)以强势的竞争势头,从Sky(天空电视台)手中分得一杯羹,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为英超转播付出三个赛季2.5亿美元的代价,价值是福克斯原合同的三倍余……新转播合同令英超朝着更富裕的方向发展。冠军球队在新赛季获得1亿镑的转播分成,连垫底球队也将拿到约6000万,每支球队的收入涨幅都将达到2000至4000万,因此将其投入到转会市场上,以求在新赛季中获得更好的联赛排名,是再自然不过的做法。这,也是英超球队尤其是中下游球队花钱“大手大脚”的原因所在。

甚至降级球队的“降落伞津贴”也大幅增加,此前的条款规定降级球队在4年内能拿到4800万英镑的津贴,而从2013-14赛季开始,这一津贴变成了4年总计6000万。这将保护降级球队不至于瞬间遭受收入剧减的打击,甚至将提升英冠的整体实力。

英超CEO斯库达摩尔对于英超越来越高的电视转播费很是得意:“我们从未有过如此高涨的海外关注,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在国际上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是我们在本地做得很出色。英超俱乐部在最出色的球场上,通过最天才的球员奉献了最精彩的比赛,最终造就了我们的成功。”有这等经营,何愁英超不会越来越富?

「深度」激活杠杆换6亿+ 拉波尔塔给巴萨打一剂猛药

在去年6月的会员大会上,巴萨的会员代表们通过了对5.25亿贷款的批准,并同意以修改章程的方式避免董事会因亏损而必须辞职的情况,以表示对拉波尔塔董事会的信任。在此之后,这种基于信任而非信息的“空白支票”一次次被开出,从与声田(Spotify)的赞助协议,到15亿的“巴萨空间”项目的注资。6月16日的特别代表大会也不例外——在没有得到足够关于金额、年限以及买家信息的情况下,两项分别关于出售不超过49.9%的巴萨品牌授权和销售公司(BLM)股份和出售至多25%西甲转播权收入的“杠杆”计划,在一场本应由4478人参加,却最终只有至多830人参加,不到700人投票的特别会议中高票通过。

“巴萨是一台引擎锁死的F1”

这场本该在2个小时内结束的特别大会,实际上开了超过4个小时,但关于启动“杠杆”的动机和方法的信息,在上周面对俱乐部参议员(会员号1000以内的会员)以及俱乐部经济副主席罗梅乌参加的多次采访中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阐释。简单来说,在收入回归到正常水平之前,巴萨只有通过一些非常之计,才能同时缓解俱乐部的窘迫财政状况,并保持为运动队输血。

在面对参议员的会议上,拉波尔塔将巴萨比作ICU病房里的病人,在特别大会上,他则将去年刚接手巴萨时的经济状况比作“一台没有油、引擎锁死的F1赛车”,“通过债务重组、工资削减和增加收入,我们把车发动起来了,但是它还是没法移动,而激活BLM和电视转播权的杠杆,能够使俱乐部的资产从负变正,以可持续的方式偿还债务,并且通过投资使球队更具竞争力。这样F1赛车就能离开维修区,回到发车格的头排并再次争夺胜利。”同时他也指出,“俱乐部需要获得利润,拥有正股本,并且用这些资源来应对那些我们反复遭遇的系统性障碍。”

尽管拉波尔塔在特别大会中,多次强调俱乐部需要“杠杆”的迫切性,但是他并没有指出,俱乐部在增加营收和削减开支方面遭遇的困境,才是需要启动杠杆的原因。根据去年的预算,在不启动任何杠杆的情况下,巴萨将得到500万欧元的净利润,但现在的情况是,如果没有激活杠杆,巴萨将会在本财年亏损约1.2亿欧元。在洲际赛事(欧冠和欧联杯)上的过早出局,造成了转播费收入上的损失,而在赞助领域,巴萨预期新赞助商的签约能带来2500万收入,但这一目标在本财年并未达到。而巴萨同时为巴萨工作室的股权出售计划了5000万的收入,但因为解雇了整个管理团队,巴萨工作室并未吸引到任何投资者,使得这一部分的收入同样未能实现。

巴萨2021-22赛季预算收入(右)和2020-21赛季真实数据

巴萨2021-22赛季预算支出(右)和2020-21赛季真实数据

拉波尔塔在4月份对商业板块进行了大洗牌——合并品牌和收入部门,提拔此前的品牌主管塞尔吉·里卡特担任商业主管,并将亚历克斯·巴尔班调至“巴萨空间”领域的行为,证明了俱乐部在商业领域遭遇的困境,而巴萨在比赛日收入方面也增长乏力。在削减工资方面,尽管俱乐部为本财年制定了4.7亿的工资预算,但正如罗梅乌此前所说,俱乐部的实际工资水平在5.6亿。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去年通过的以转播权作为抵押的5.25亿再融资计划中,去除8000万的过桥贷款和用来进行优先债重组的2亿,其余都被用来支持俱乐部,使其获得必要的流动性。此后,8000万的过桥贷款被增加至1.8亿,而偿还的期限也被延长至2023年。

合伙国际巨头收割更多粉丝

在6月16日的会议上,BLM相关的内容由营销副主席胡利·吉乌展示,而关于转播权出售的内容则由罗梅乌展示。这也说明了两项“杠杆”的区别:前者涉及管理、营销和经济等多重领域;而后者仅仅是关于“算经济账”,有意的买家不需要考虑其它的信息。就如同罗梅乌在接受加泰三台的采访时说的,“最不能让人兴奋起来的,却同时又是最简单的。”

巴萨品牌授权和销售公司是前任董事会在2018年7月将品牌相关业务内部化的成果,在此前的17年中这方面的业务都归一家耐克所有的“FCBMerchandising(巴萨商品销售)”公司管理,耐克根据商品的销量给巴萨分成。之后,巴萨完全控制了俱乐部的品牌,官方许可证的发放以及所有产品的营销,在第一年就为俱乐部带来了6300万的营收,尽管也伴随更高的人力和管理成本。然而,疫情极大地打击了这项业务,罗梅乌在与参议员的会议上表示:“没人可以住在(巴萨的实体店)附近,在里面消费。疫情并没有很大程度地影响在线业务,但却给实体业务带来了很大影响,这些业务此前能带来5000至6000万的收入。”

巴萨BLM历年收入演化

受疫情影响,2019-20和2020-21赛季这项业务的收入降至5500万和2200万欧元,并直接导致了商务领域的营收从3.25亿降至2.68亿,这项以盈利为目的的业务,在2020-21财年甚至带来了829万的亏损。尽管在2021-22财年,俱乐部预计这项业务的营收将恢复至5600万欧元,但是想要继续提高营收,巴萨确实需要一些更为专业的公司,如全球最大特许 体育 用品零售商Fanatics的协助,去“触及巴萨在世界其他地方的4亿粉丝,尤其是那些居住在美国和亚洲的粉丝”。

在特别大会上展示的数据显示,75%的销售发生在当地,显示出巴萨在世界范围内销售能力还有待提高。而另一个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5月初,得到巴萨官方授权的“巴萨世界”关闭了其在淘宝平台上的店铺。按照吉乌所说,巴萨将通过技术升级、实体店和物流链条的扩张,以及扩充设计队伍来拓宽市场,在更多国家开设实体店,并涉足更多销售领域。

引入更为专业的零售商来出谋划策,共同成长的本意虽好,但巴萨似乎并没有长期合作的耐心。吉乌在大会上一再强调,俱乐部会控制合资公司,并指出“有必要能够在短期或中期回购股权”,这似乎表明巴萨最担心的是BLM这家公司被人抢走。从这一角度看,巴萨或许更加在意的是是通过出售这家估值6-7亿欧元的公司49.9%的股份获得的2-3亿欧元,而非踏踏实实地把俱乐部的零售业务在世界范围内做大做强。

巴萨近5年转播费收入情况

摘掉“工资帽” 彻底解放

关于出售转播权的项目则更为简单,原因在于这项业务更偏向于金融层面的运作,而巴萨获得的西甲转播费相对固定。根据西甲的分配体系,西甲球队拿走87%的转播收入,西乙球队则拿走13%。每3到5年转播权都会重新进行谈判,并得到新的转播价格。西甲球队拿走的转播收入中,50%会平分给每一支球队,另外50%会被平分为两份,分别按照球迷参与度(比赛入场人数和票务/会员数据)和近5年的西甲排名进行分配。巴萨在后两项的排名始终名列前茅,因此能得到稳定而大额的转播收入。在最近3年中,巴萨的西甲转播收入分别为1.67亿、1.65亿和1.66亿欧元。根据大会上展示的内容,出售转播权在未来带来的损失约为俱乐部每年收入的5%。

由于这一项目更加简单,在大会中巴萨对其“明码标价”,对每10%的转播权索要至少2亿欧元,并且最长的时间期限为25年。与之对比,西甲和CVC的协议是为50年里10%的转播权提供2.7亿。在采访中,罗梅乌透露美国银行正在参与谈判,但这样的计划并非原先的首选。事实上,此前几个月,西甲联盟、CVC以及巴萨的两位高管,即董事会的财务主管费兰·奥利韦和足球总监阿莱曼尼一直就协议进行谈判,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协议。另外巴萨还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特殊待遇,即通过与CVC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将这笔资金计入收入而非债务,以帮助俱乐部在本赛季实现盈利。但是最终巴萨选择不与CVC合作,“因为这是每支球队都有的东西”。

巴萨经济副主席罗梅乌在参议员会议

罗梅乌在采访中表示:“(接受CVC和西甲联盟的提案)是最简单的,因为这可以让我们马上结束财务方面的亏损状态,通过‘LaLiga Impulso’项目,以及我们和CVC的单独谈判,我们能够得到5.4亿欧元。我们本可以一年就做掉这些我们计划5年完成的事情。我们本可以在会员大会上昂首挺胸,但这样在我们离开俱乐部的时候情况会比我们接手时更差。我们拿到了一份2%利率的贷款的时候,为什么要接受一份10%利率的贷款?”但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巴萨选择出售25%的转播权或许才是更激进的选择:如果巴萨与CVC签约,对于每10%的转播权,只有4000万能够用于转会,这些在克里斯滕森、凯西、阿劳霍和加维签约之后就用得了,而与其它公司谈判能使巴萨更自由地使用这些收入。

巴萨预计将从两个“杠杆”中收入6-7亿欧元,与累计的亏损大致相同,如果杠杆顺利得到激活,将会在不同层面带来积极的影响。首先,巴萨将能够填上此前的“窟窿”,回到正股本的状态。其次,在工资帽层面,此前工资帽为-1.44亿的巴萨在获得这笔收入后,将摆脱1:4的限制(即工资减少的25%可以用来进行新的注册),并有足够能力来为新援注册,以及签下莱万这样的球员。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巴萨会在转会市场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也不意味着巴萨的债务问题能够仅凭激活杠杆就得到解决。罗梅乌在采访中就说:“从签约的角度来说,我们回到正常的状态并不代表我们会大手大脚地花钱。”

西甲和西乙各队工资帽情况,巴萨是唯一为负数的球队。

拉波尔塔在透支会员信任?

对于拉波尔塔领导的管理团队来说,特别大会上取得的胜利只是下一场战役的开始,俱乐部需要在6月30日,即本财年结束之前完成至少一项“杠杆”的谈判,以在本财年实现盈利,这也意味着巴萨可能无法达成对自身最有利的条款。事实上,巴萨与Fanatics和Investindustrial两家公司组成的财团的谈判就在近日陷入了停滞。巴萨认为2.75亿的报价不符合他们对BLM的估值,但两家公司都不愿意提出更高的报价,而双方对于回购也存在着不小的分歧:财团方面的想法是永久保留一部分股份,而这显然不能得到会员们的允许。此外,财团给巴萨的报价组成类似于原先耐克的模式,即包含固定金额以及可变的部分,巴萨方面也对此并不认可。好在巴萨同时在进行不同的谈判,因此相对的议价能力会更高,完成其中一项谈判的概率也更大。

另一方面,俱乐部连续利用会员对拉波尔塔的信任,在缺乏足够透明度的情况下,要求会员们“开空白支票”无条件信任董事会的行为已经日渐引起了不满。两家会员组织“El Cor Blaugrana”和“Seguiment FCB”就请求会员们,在没有得到关于回购条款的具体年份信息的情况下投出反对票,并指出“会员大会是为批准具体的操作而设立的,而非在没有得到更多信息的情况下让渡权力。”

转自体坛网

西甲聚力cp谁是谁的真命天子 今日头条

随着里约奥运会的闭幕,国人对于体育赛事的热情再一次达到了空前高度。据权威机构统计,2014年我国体育市场规模已达1.36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4%。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抢滩登陆,布局体育产业,尤其对于顶级体育IP这一稀缺资源的抢夺更是进入了白热化状态。作为世界顶级足球联赛之一的西甲(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更是以其顶级影响力和商业价值而被各大互联网公司厮杀争抢。这不仅是场利益之战,更是一场各方对自身实力的证明之战。

乐视体育的第五颗龙珠难收囊中

在互联网体育领域,乐视体育对版权的惊人狂热一直为业内津津乐道。目前,乐视已经手握欧洲四大足球联赛和欧洲冠军联赛的转播权,NCAA本赛季的Final 4比赛、CBA未来两个赛季的转播权,还有赛车领域的F1和MotoGP、网球领域的WTA和ATP的转播权。乐视体育的商业模式在为业界所惊奇的同时,也招来众多质疑:热门赛事的版权费在国内飙升,背后必然不乏资本炒作的助力。尽管今年3月乐视体育刚刚完成B轮融资80亿元,但对于飙升的版权费来说,仍旧只是杯水车薪,单一依赖资本买断的落后模式的乐视体育并没有适应新兴的“互联网+体育”。尤为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乐视体育在上述赛事中拿到的版权均为转播权,这将意味着乐视体育无权对手中的黄金IP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这样一场无法取得回报的投资行为,也无怪坊间会对乐视体育有“接盘侠”和“买单帝”的戏称。

然而在西甲的版权争夺中,乐视体育却并没有如愿。早在2015年,聚力体育已经豪掷2.5亿欧元获得了2015—2020年西甲联赛中国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中国澳门)的独家全媒体版权,包括电视、网络、新媒体及公共播映权(户外屏幕、地铁、公交、影院等)等媒体的播出及版权分销权益。这意味着,在中国,想要第一时间以合法形式收看到西甲赛事,聚力体育将会是唯一的有效渠道。这也意味着,聚力体育可以对西甲进行分销、运营、开发和营销,寻求更本土化的运作模式。

据业内人士称,在国内众多赛事的竞标中,乐视体育通常是出价最高的一个,只要乐视一举牌,其他竞标者大多直接被扫地出局。但一掷千金的做法需要有强大的资本作为支撑,在本次西甲争夺战中,乐视体育资金链的问题就可窥见一斑。据悉,此次乐视对西甲的版权开价是每年1000万美金,对比聚力体育最终每年5000万欧元的成交价,一贯大手笔作风的乐视体育对西甲的版权出价显然不合常理。短期内无法回笼资金的乐视体育,在"买买买"的路上还能走多远

尽管在版权竞标的较量上败北,乐视体育却并没有放弃对于西甲的关注。此前,曾有乐视体育高层在朋友圈放出购得西甲分销权的消息,然而此事却没有付诸实施。在经历了几次大赛事的版权采购之后,相信自诩豪门的乐视体育此前的融资早已所剩无几,想必这也是令聚力体育停下谈判步伐的一大考量。即便不是如此,对于未落实的商业信息如此不严谨的态度,也已大大损伤了乐视体育在业内的信誉值。

背靠苏宁 聚力探索"O2O"

在体育专业性上,聚力体育具有其相对优势,拿下西甲版权后也在积极探索。聚力体育是中国最早做体育直播的视频网站,培育了中国最早的互联网体育粉丝,十年来已聚集了超过2亿用户,在互联网体育运营方面的经验相对丰富。体育界“名嘴”娄一晨、刘越、申方剑都在聚力体育驻守,也使其体育专业性上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爱基,净值,资讯)。体育IP与其他影视IP不同,其受众范围相对比较聚合,且不容易被讨好,对企业所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要求极高,有体育经验的企业在运作体育IP时会更加得心应手,聚力体育的十年体育运营经验使其在这一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西甲主席-哈维尔.特瓦斯(Javier Teba)曾经表示,对西甲联赛的转播平台选择来说,专业性是最为重要的。

体育运营的传统形式无疑已无法满足新兴受众的多元需求。聚力体育此次在西甲项目上推出了很多新玩法,大数据、互动技术的应用,VR直播的引入、线下“西甲周末”活动的打造,都力图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带来更多新的体验。在中国互联网(爱基,净值,资讯)体育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些无疑都是有益的尝试。

据了解,苏宁正在打造南京国际足球小镇,其打造体育商业帝国的野心可见一斑。聚力体育依托母公司苏宁,更注重长远的战略布局,并不急于短期变现,此次尝试,或许能在打通线上线下方面为行业带来成功经验,而苏宁丰富的线上线下运作经验也加重了成功的砝码。然而,至于结果如何,还有待观望。此前西贾主席特瓦斯曾表示,西甲与聚力体育的合作将会是西甲的全新转折点。

国内互联网体育 路在何方

目前中国互联网体育正处于初级阶段,各大互联网巨头正在纷纷试水,这些尝试对于行业发展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经验。各家是否能依托自身独有优势,借鉴成功经验相互学习,探索出互联网体育的成熟模式,助力中国互联网体育行业的发展壮大,是整个互联网体育行业的共同挑战。

目前,最为业内认可的案例是腾讯对NBA的运作。腾讯视频拿下NBA赛事5年独播权和里约奥运的新媒体转播权,擅长社交网络运营的腾讯将改革体育直播作为重点,用弹幕、球迷房间、留言社区等互动方式来增进与球迷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得到球迷的信息反馈,开发了一种双向的、互动的直播方式。这一直播模式的创新,腾讯引入社交因素,依托其社交网络的强大优势,为用户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互动平台,创造出更多的用户价值,在用户粘性上有显著提高。

现阶段,手握IP的各大公司如何打好手中这张牌,如何拓宽变现途径,如何创新营销模式,才是整个中国互联网体育行业所共同面对的问题。腾讯体育在运营NBA方面的成功尝试,或许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路。然而未来如何,一切皆未可知,初始阶段的各种尝试都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中国互联网体育将如何进阶到成熟期,在商业模式上将有何全新创造,且让我们共同期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体育赛事 转播权价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