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解说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子衿解读西甲莱万特vs巴伦西亚,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短歌行的解说
- 2、青青子衿解释应该是一位女子等待爱人的出现,有没有相对应的一位男子等待爱情出现的句子
- 3、子衿《诗经·郑风》原文翻译
- 4、谁知道诗经的全部内容和解释?
- 5、解说《子衿》散文版
本文目录导航:
短歌行的解说
优质回答短歌行的解说示例如下:
曹操东汉未年建安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大多以乐府旧题表现新内容。他的风格基本是苍凉悲壮。《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
一、本文主旨
本诗写作于曹操晚年,抒写了作者复杂深沉的情怀。在诗中,他感叹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渴望招纳贤才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诗中虽也流露出人生苦短的愁闷,但作者的精神实质是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
二、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八句,感叹人生苦短,忧思难忘;
第二层,(青青子衿——心念旧恩)求贤不得的忧愁和诚心纳贤的态度。
分为四小层。
(1)(——沉吟至今)自己对贤才的思念;
(2)(——鼓瑟吹笙)表示对贤才真诚欢迎的态度;
(3)(——不可断绝)贤才不易得,自己忧心不断;
(4)(——心念旧恩)希望老朋友能前来,为自己举贤荐能。
第三层,(月明星稀——)惋惜贤才未得明主,自己有广招人才的信心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三、学习要点
1、分析前八句的内容。
前四句,感叹年岁已老,功业未成,“譬如朝露”用比喻手法,感叹人生苦短。接着四句,写政治抱负未得实现,心情苦闷,想借酒浇愁。
2、分析诗中思贤若渴的情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用来表达对贤才由来已九的思念之情:“呦呦鹿鸣”借用来抒发诗人热烈欢迎贤才到来的情景。下面着重描写诗人求贤不得的惆怅和苦闷,设想众多贤才故友远道前来的幻影,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无比思慕的心情。
作者描写贤才无所依托,殷切希望贤才来到自己身边,助己完成统一大业。
诗中“月明星稀”四句,比喻当时贤才流散各地,无所依托。“山不厌高”四句,借用周公的典故,以周公自比,渴望得到更多的贤才,建功立业。
3、重点掌握本诗运用比喻的手法。
“譬如朝露”来比喻人生短暂;
“我有佳宾,鼓瑟吹笙”比喻自己由衷地礼贤下士;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才没有明主可投;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自比周公,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
青青子衿解释应该是一位女子等待爱人的出现,有没有相对应的一位男子等待爱情出现的句子
优质回答这句: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yú)。爱而不见,搔首踟(chí)蹰(chú)。
静女① 《诗经 ·邶(bèi)风》②
静女其姝(shū)③,俟(sì)④我于城隅(yú)⑤。爱⑥而不见⑦,搔首踟(chí)蹰(chú)⑧。
静女其娈(luán)⑨,贻(yí)⑩我彤(tóng)管⑪。彤管有炜(wěi)⑫,说(yuè)怿(yì)⑬女(rǔ)⑭美。 自牧⑮归(kuì)荑(tí)⑯,洵(xún)⑰美且异。匪(fēi)女(rǔ)⑱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美丽姑娘真可爱, 她约我到城头来。 故意躲藏逗人找, 惹我挠头又徘徊。 美丽姑娘真好看, 送我一只小彤管。 彤管红红闪亮光, 让人越看越喜欢。 牧场归来送我荑, 荑草美得真出奇。 不是荑草真的美, 美人送我含爱意。
解说
这是一首男女幽会的情歌。少女故意躲在城角,“爱而不见”,男子急得坐立不安,“搔首踟蹰”,这两句平实如话的描写,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初会时的情趣。既而约会之时少女赠送彤管、荑草,男子欣喜若狂语带双关表达爱意的情态,又写得柔婉细腻,情意绵绵。全诗清新活泼,生动有趣。吟诵此诗,读者亦会被其浓浓的青春气息所感动,而诚心祝愿这对恋人幸福美满。
子衿《诗经·郑风》原文翻译
优质回答【 #能力训练# 导语】《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下面是 分享的子衿《诗经·郑风》原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1.子衿《诗经·郑风》原文翻译
佚名〔先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来吗?
走来走去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观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几个月那么长!
赏析
《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2.诗经·郑风·缁衣
佚名〔先秦〕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译文
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礼服多么得体,破了我又为他新作一件像样的衣衫。我送到他执教的书馆,等他回家来我捧上精美丰盛的晚餐。
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礼服多么美好,破了我又为他新作一件像样的罩袍。我送到他执教的书馆,等他回家来我捧上精美丰盛的菜肴。
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礼服多么舒展,破了我又为他新作一件像样的罩衫。我送到他执教的书馆,等他回家来我端上一桌丰盛的好饭。
鉴赏
这首诗中洋溢着一种温馨的亲情,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首描写国君与臣下关系的诗,还不如说这是一首写家庭亲情的诗更为确切。当代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一首赠衣诗。诗中“予”的身份,看来像是穿缁衣的人之妻妾。孔颖达《毛诗正义》说:“卿士旦朝于王,服皮弁,不服缁衣。退适治事之馆,释皮弁而服(缁衣),以听其所朝之政也。”说明古代卿大夫到官署理事(古称私朝),要穿上黑色朝服。诗中所咏的黑色朝服看来是抒情主人公亲手缝制的,所以她极口称赞丈夫穿上朝服是如何合体,如何称身,称颂之词无以复加。她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如果这件朝服破旧了,我将再为你做新的。还再三叮嘱:你去官署办完公事回来,我就给你试穿刚做好的新衣,真是一往而情深。表面上看来,诗中写的只是普普通通的赠衣,而骨子里却唱出了一位妻子深深挚爱自己丈夫的心声。
全诗共三章,直叙其事,属赋体,采用的是《诗经》中常见的复沓联章形式。诗中形容缁衣之合身,虽用了三个形容词:“宜”、“好”、“席”,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无非是说,好得不能再好;准备为丈夫改制新的朝衣,也用了三个动词:“改为”、“改造”、“改作”,实际上也都是一个意思,只是变换语气而已。每章的最后两句都是相同的。全诗用的是夫妻之间日常所说的话语,一唱而三叹,把抒情主人公对丈夫无微不至的体贴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3.诗经·郑风·叔于田
佚名〔先秦〕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译文
叔去打猎出了门,巷里就像没住人。难道真的没住人?没人能与叔相比,那么英俊又慈仁。
我叔出门去打猎,巷里无人在饮酒。真的没人在饮酒?什么人都不如叔,那么英俊又清秀。
我叔骑马去野外,巷里没人会骑马。真的没人会骑马?没人能够比过他,确实英俊力有大。
赏析
在《诗经》三百篇中,《郑风·叔于田》并不是很引人注目的篇章,但若论其艺术成就,此诗当可与那些秀之作相颉颃。诗分三章,纯用赋法,但流畅谐美中有起伏转折,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则与假比兴曲笔描写者异曲同工,难分轩轾。它的成功之处,除了运用《诗经》中常见的章段复沓的布局外,还在于运用设问自答、对比、夸张的艺术手法。
章段复沓,是《诗经》中最重要的结构特点。《郑风·叔于田》三章句式结构全同,与其他采用复沓结构的《诗经》篇章一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响效果,同时也因为复沓而起到了一种加深印象的效果。而这种复沓是有变化的复沓,各章各句替换几个字,既保持韵律感,又深化了主题。实际上,拿现代音乐术语来解说,此诗正是一首分节歌,而“不如叔也”一句则是的一句副歌歌词。
章句复沓,自然算不上是《郑风·叔于田》一诗的专利,但设问自答、对比夸张则是其独具个性的特色。各章第二句“巷无居人”“巷无饮酒”“巷无服马”,第三句“岂无居人”“岂无饮酒”“岂无服马”,第四句“不如叔也”,第五句“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相互间有这样的逻辑关系:第二句否定,第三句反诘,第四句作答,第五句述因,通过自问自答,将“洵美……”“不如……”“巷无……”(真的既英俊又……,人们都不如他,因此巷里没有人……)这样的正常顺序作一转换,顿觉奇峰突起,余味曲包。吴闿生《诗义会通》说:“案,故撰奇句而自解释之,文章家之逸致也。”对此妙笔青眼有加。这一设问自答的手法,实际上源出周人对商人占卜贞问的甲骨刻辞的着意摹仿。在甲骨卜辞中,因求问神灵需将正反两种结果都记刻于龟甲上,请决于神判,便产生了此类句法的滥觞。此诗中,一正一反,直陈与疑问并举,主要就在于以“突奇峭快”(陈震语)的笔墨引出下文“不如叔也”,这一结论。而“巷无居人”、“巷无饮酒”、“巷无服马”的夸张描写,则将众人“不如叔也”的平庸与“叔”“洵美且仁”(“且好”、“且武”)的超卓两者间的反差强调到极致。而通过居里、喝酒、骑马这样的生活细节来表现“叔”的美好形象,也很有人情味,有较强的煽情作用。诗的末句在“不如叔也”一句已将主要内容交代完毕之后逸出一笔,不仅使主题更为充实,也使对“叔”的夸张描写显得有据可信。
4.诗经·郑风·羔裘
佚名〔先秦〕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译文
穿着柔软光泽的羔羊皮袄,为人忠信正直又美好。他是这样一个人啊,舍弃生命也不改变节操。
穿着豹皮装饰袖口的羔皮袄,高大有力为人豪。他是这样一个人啊,国家的司直能够主持正义。
羔羊皮袄既光洁又鲜艳,三道豹皮装饰得真漂亮。他是这样一个人啊,称得上是国家的贤能俊才。
赏析
这首诗的主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讽刺现实之作,一说是赞美正直官吏之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从表现手法说,属赋体。诗人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极其自然,也极为高明。
《郑风·羔裘》这首诗,起笔描述羔裘的外在美,作者具体而微地描写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质地是如何的润泽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装饰是如何的鲜艳漂亮。然后才赞美穿此羔裘的人的内在美,写外在美的目的是通过对羊皮袍子的仔细形容,和对其中寓意的深刻揭示,借以赞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员有正直美好能舍命为公的气节,有威武勇毅能支持正义的品格。总而言之,人衣相配,美德毕现,这位官员才德出众,不愧是国家的贤俊。外在美、气质美和品行美、形象美高度统一。这样理解符合认为此诗主旨为赞美优秀官吏的说法。
这首诗,从表现手法说,属赋体。作者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极其自然,也极为高明。因为衣裳总是人穿的,从衣裳联想到人品,再自然不过了。至于一个人的品质、德性要说得很生动、形象,就不那么容易,而此诗作者的聪明之处,也在这里。他用看得见的衣服的外表,来比喻看不见、感得到的较为抽象的品行德性,手法是极为高明的。比如,从皮袍子上的豹皮装饰,联想到穿这件衣服的人的威武有力就十分贴切,极为形象。但作为一首讽刺诗来说,有些过于含蓄,以至千百年来聚讼不已。
5.诗经·郑风·清人
佚名〔先秦〕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译文
清邑军队驻在彭,驷马披甲真威风。两矛装饰重缨络,黄河边上似闲庭。
清邑军队驻在消,驷马披甲威又骄。两矛装饰野鸡毛,黄河边上自逍遥。
清邑军队驻在轴,驷马披甲任疾跑。左转身子右拔刀,军中好像准备好。
鉴赏
这是一首辛辣的讽刺诗。在此诗作者眼中,高克带领的部队,战马披甲,不可谓不雄壮;战车插矛,不可谓不威武。可是清邑的士兵却不是在为抵御敌人随时可能的入侵而认真备战,却在河上逍遥游逛,耍弄刀枪;身为将帅的高克也闲来无事,只是以练武来消磨时光而已。此诗讽刺的对象是高克,而最终深深斥责的是郑文公的昏庸。
至于为什么说讽刺的矛头最终是对准郑文公,古代有一位论者分析得很有道理:“人君擅一国之名宠,生杀予夺,唯我所制耳。使高克不臣之罪已著,按而诛之可也。情状未明,黜而退之可也。爱惜其才,以礼驭之亦可也。乌可假以兵权,委诸竟上(边境),坐视其离散而莫之恤乎!《春秋》书曰:‘郑弃其师。’其责之深矣!”(朱熹《诗集传》引胡氏语)。总之,在抵御外敌之时,郑文公因讨厌高克反而派他带领清邑士兵去河边驻防的决策是完全错误的。
全诗共三章,写清邑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表面上是在称颂他们,说他们的披甲战马如何强壮,奔驰起来又如何威风;战车上装饰着漂亮的矛,是如何的壮盛;军中的武士也好,主帅也好,武艺又是如何高强。而实际上他们却是在河上闲散游逛。每章的最后一句如画龙点睛,用“翱翔”、“逍遥”、“作好”等词来揭出本相,其讽刺的手法是较为含蓄的。从诗的章法上说,三个章节的结构和用词变化都不甚大,只有第三章与前两章不同处较多。作者采用反复咏叹的手法,以增强诗歌的气势和表现力,从而达到其讽刺的效果。
谁知道诗经的全部内容和解释?
优质回答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此诗描写妻子怀念行役无期不能归家的丈夫。役:服劳役。曷:何时。至:归家。埘(音时):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描写了一幅夕阳西下,牛羊归舍的景象。 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此诗历来颇有争议。有的认为是描写舞师与乐工共同歌舞的场面,有的认为是情人相约出游而乐趣无穷的场面。阳阳:洋洋得意。簧:笙簧。这里指笙。由房、由敖:有的书解释为遨游,<先秦诗鉴赏辞典>解释“由房”为房中乐,解释“由敖”为舞曲名。我认为“由房”确为一种房中乐;由敖是嬉戏的意思,因为“敖”有调戏,戏弄的意思。关键是“且”的解释,所有的辞典都解释为语气助词,无实义。对于此字,台湾李敖大师对此字也有过评析。台湾大学有个教授(叫何名忘了)对此字的解释也是语气词,李大师说,此解误矣,他说他解开了数千年的秘密。他认为“且”是个象形字,指男子生殖器。我认为此解释有道理。当然在有的诗句中也解释为语气词,就是现代网友聊天常用的“切”一词的来源,原意是粗话骂人,引申为不屑的意思。<春秋>里的诗句都较为直接,并不像后世诗词那样隐晦,所以联系上下文,“且”的解释当为房事,云雨。就像现代男女恋爱,男子虽然对女子大献殷情,但许多男人只是为了得到女人的身体。所以整句意思是:君子乐洋洋,左手持笙簧,右手招我进卧房,其情只是想和我做爱。 采 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葛、萧、艾:都是指植物。由此可见,成语“一日三秋”来源于<诗经.采 葛> 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将(音枪):愿,请。仲子:相当于称为二哥。兄弟排行第二为“仲”。逾:越。里:邻里。二十五家为里。先秦时代的男女交往,大概经历了相对宽松到逐渐深严的变化过程。此诗正是描写了青年女子在这种舆论压迫下的畏惧、矛盾心理。大体意思是:求求你,我的仲子,别翻越我家门户,别翻越我家菜园,别折我的种的杞树和檀树。哪是舍不得树呵,是害怕父母还有邻居的闲话,父母训斥和邻人的闲话让我害怕。成语“人言可畏”来自于此诗。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扶苏:茂木。一说桑树。隰(音席):洼地。狂:狂愚的人。游龙:植物名。即荭草。子都:古代美男子。且:辞典解释又是为助词。我认为也是助词,但是是有词义的语气助词。就是上面<君子阳阳>中的“且”意思一样,本义指男子生殖器,这里指粗话骂人,引申为不屑的意思,也就是现代人聊天中常用的一个字“切”。诗句意思是:山中有茂木,池中有荷花。没见到美男子,却见到你这个小狂徒,切!(注意:”且“解释为“切”的译法,本人独家理解,书本没有,李敖大师也无此解释,哈哈) 褰 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李敖在某一期<李敖有话说>节目中分析的就是此诗。“且”的解释和<山有扶苏>中解释一样。惠:爱。褰(音千):揭起。溱(音臻):水名。李大师说春秋时古人都不穿内裤。全句意思是:你若爱我想我,我就提着下衣渡过溱水来见你。你若不想我,难道就没人喜欢我吗?你这狂妄的小子。切!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喈喈:鸡鸣声。云:语助词。胡:何。夷:指心中平静。风雨声凄凄,鸡鸣声喈喈,此时见到君子,我担心的心也平静了。 子 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此诗描写妻子等候亲人时的焦急心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两句,因曹操在<短歌行>中的引用,而尽人皆知,成为千古佳句。子:男子的美称。衿:衣领。嗣音:传音讯。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挑兮达兮:形容走来走去的样子。城阙:城正面夹门两旁之楼。青青的你的衣领,悠悠的我的心境。纵然我不去,难道你从此断音信?青青的你的佩带,悠悠的我的情怀。纵然我不去,难道你不能主动前来?在这高高的城楼,来来往往的张望。一日不见你,好像已有三月长。 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楚:荆条。鲜(音选):少。言:流言。诳(音筐):骗。这里的“女”通“汝”。激扬的流水,漂不走成捆的荆条和木柴。我们家兄弟少,只有我和你二人相互依靠。不要相信别人的闲话,别人实在不可依赖,别人骗你总有花招。人不可信,实来已久。悲哀也!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此诗描写情人不期而遇的喜悦。零:降落。漙(音团):形容露水多。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婉:美好。邂逅(音谢后):不期而遇。郊野蔓草菁菁,缀満露珠晶莹。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巧遇,令我一见倾心。“邂逅”来源于此诗。但愿也能邂逅一位美人,哈哈。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此句作为<诗经>首篇首句,流传千古,尽人皆知。尤其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为花心男人附庸风雅的绝美词句。然而一般世人都错误的理解了此句涵义。甚至有人认为是君子喜欢追求苗条美丽的女子的意思,其实不然。“好”字为第三声,是美好优秀的意思,并不是喜好;“逑”是配偶,并不是追求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雎鸠在水中欢快鸣叫,成双成对。容貌美丽、品德善良的女子,正是君子的好伴侣。
另:"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等词亦来源于此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夭夭”是茂盛的样子。“灼灼”是鲜明的样子。之子:这个人。于归:女子出嫁。宜:和睦。室家:全家,家庭。
全句意思为:桃树繁茂,桃花灿烂。女子出嫁,全家和睦。
值得注意的是,为何女子出嫁写桃之夭夭,为何不写樱之夭夭或是别的花夭夭,这就成为了命理术语桃花运的由来。桃花运便和女子出嫁或是有异性缘联系在一起。
话说刘备织草鞋度日,生活窘困。遂与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结果刘备运气从此改变,成为一代明主。此为桃花运之由来也。呵呵,本人自编的一个笑话,跑题了。
桃之夭夭,日后成为“逃之夭夭”原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乔木:高大无比的树木。不可休思,有人理解为高树无荫,所以不能休息。本人认为不对,高树当荫更大,怎么能说无荫呢?树高者唯有上树休息才是不可休思的。所以本人认为正确的理解为乔木太高大,爬上去休息是不可想像的事。
汉:汉水,长江支流之一。游女:汉水之神。
江:江水,即长江。永:水流长也。方:桴,筏。
我见过的书籍注释都把“思”字作为语气助词来理解,本人认为不妥。思是想像,思考的意思,“不可X思”,是X是不可思议的意思。所以此句应该为“南有乔木,不可思休;汉有游女,不可思求。汉之广矣,不可思泳;江之永矣,不可思方。”
整句的意思是:南方的乔木太高大了,谁要是想爬上树去休息是不可想像的事;汉水有美丽的女神游女,要想追求她是不可能的事;汉水广阔没有边际,谁要想在此游到对岸真是不可思议;长江之水天际流,源远又流长,要想在此瓢流筏渡也是不可想像的事,因为似乎没有尽头。
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我心伤悲)
从此句可以看出,“忧心忡忡”、“我心伤悲”等词句来源于<诗经>“草虫”。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有的书将此字解释为雷声,通隐。我认为不妥。如是雷声,那“雷声其雷”就不通了,“雷”才是雷声的意思。如果通隐,又何解呢?所以此解有误。<辞海>对“殷”字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指盛大。<易。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意思是用此殷盛之乐荐祭上帝。
一种解释读<引>声,意思为震动声,震动声与雷声是两回事,范围不一样。司马相如<上林赋>“殷天动地”。
综合几种解释,本人认为此字为象音字,描写雷声的状态,也就是”轰隆隆“的意思。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许多书把此句的主语解释为后面的“振振君子”,是“振振君子””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我认为不是。此句的主语当是前面的”殷其雷“,描写雷声为什么稍纵即逝,不敢有片刻闲暇停留。由此想到“振振君子”亦是如此,“归哉归哉”,盼望他早日归家。
全句意思是:轰隆隆的雷声在南山南面稍纵即逝,就像我那勤劳诚实的夫君,总是来去匆匆,不敢在家有片刻停留。我的夫君,盼你早日归家!
小 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音慧):微光闪烁。三五:一说参三星,昴五星,指参昴。一说举天上星的数。肃肃:疾行貌。宵:夜。征:行。寔:实的异体字。
此句并无过人之处,描写了一位卑职微的小吏,对自己日夜奔忙的命运,发出不平的浩叹。但是此句将命运与星宿联系在一起,可见命理与星相学早在春秋甚至更早之前便已产生,而且深入百姓。
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汜(音四):由主流分出而复汇合的河水。归:嫁。不我以:不用我,不要我。
江水有倒流之水,那个人又娶妻,不与我相随!现在不要我,日后必后悔。”后悔“一词可见来源于<诗经>”江有汜 ”。
野有死麇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这首诗很有意思。<诗经>中很大一部份诗歌来源于民间,收录于<国风>。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而且表现手法比较直接,并不像后世诗词那样隐晦。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厉,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看到年轻的小伙和姑娘自由地幽会和相恋的情景,本首诗就是如此。描述了一个打猎的男子在林中引诱一个“如玉”的女子,那女子劝男子别莽撞,别惊动了狗,表现了又喜又怕的微妙心理。
麇:獐子。比鹿小,无角。白茅:草名。吉士:男子的美称,这里指男猎人。朴樕:小木,灌木。纯束:捆扎。
舒:一说语词,一说徐,<辞海>的解释有迟缓的意思。本人认为此处“舒”字当含有“轻轻地”的意思。轻者为舒。脱脱:有的书解释为“音兑”,但<辞海>中并无此解。<古代汉语辞典>解释为通“蜕”,舒展的意思。我认为较为贴切。脱脱:从容缓慢的样子。但我认为此诗既然描写男女偷欢,自然也含有“褪去”的意思。感(音撼):通撼,动摇。帨(音税):佩巾,围腰。尨(音忙):多毛的狗。
前句描写山野灌木是写恋爱的场景,也为偷欢创造了条件。
整句诗的意思是:山野之外有猎人捕获的死獐,白茅轻轻将它包。有女春心荡漾,青年猎人把她撩。林中灌木丛生,野外有猎人捕获的糜鹿。白色茅绳将它束,这个少女貌美如玉。轻一些呀慢一些,我的好情郎。不要弄乱了我的腰巾,不要惊动了那小猎犬。
柏 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泛:飘流。成语“泛泛而谈”就是指随便说的,不深入的谈论。耿耿:<先秦诗鉴赏辞典>中解释为“烔烔”,眼睛明亮。我认为不妥,当指有所悬念而不能忘怀。成语“耿耿于怀”就是这个意思。隐忧:深忧。微:非,不是。
这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在朴素的<诗经>中是一篇佳作。描写了一位女子心无定所,随波逐流的忧愁心境。因有“隐忧”,所以“耿耿不寐”。更为"忧"的是,此“隐忧”非书饮酒所能解,非遨游所能避,足见忧痛至深而难销。
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我见过的所有版本注释,都把“日”“诸”解释为语气词,我认为不对。居:<辞海>中有经过的意思,表示相隔若干时间。我认为正是此意。诸:是“之”的意思,代词,代“日”。逝:有的书解释为发语词,反正解释不通就成了发语词了,呵呵。也有的书解释为“何”。我认为都不是,“逝”就是消逝,逝去,死亡的意思。古处:故处,原来的地方。
<先秦诗鉴赏辞典>把此句解释为:“太阳和月亮,光辉照地头。竟有这种人,不可再相守。”我是这样解释的:日月更替,照耀大地。就像人一样,逝去的青春岁月再也不会倒流。
击 鼓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首诗描写了卫国兵士,远戍陈宋,久役不得归,怀念妻子,回忆临行与妻子诀别之词。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陈、宋:诸侯国名。孙子仲:卫国元帅。契:切音,指合。阔:指离。所谓阔别。契阔:聚散。成说:誓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意思是,生死离别与共,这是我们的誓言。
可见成语“忧心忡忡”来源于此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成为千古佳句。
雄 雉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此首诗所有的辞典解释都为妻子怀念远役在外的丈夫。有其道理,但不全然。因为若是思念丈夫,最后四句就似乎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了。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此诗写一女子喜欢一男子而被拒绝或抛弃所发的感叹。
泄泄:缓飞的样子,音读“意”。怀:此处是指心思,心意的意思。自诒(音夷):自寻烦恼。阻:阻隔,此处指拒绝。德行:道德品行。忮(音至):忌恨,害人。臧:善。
所以几句意思是雄雉在天上缓缓而飞,我所怀的心事是被他拒绝抛弃而自寻烦恼。你们这些男人啊,难道都不知道道德品行吗?
我没有害人之心,亦没有贪图钱财,为什么没有好的结果呢?
谷 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此诗描写女子遭受遗弃,离家时,倾诉自己的不幸。
习习:风声。黾(音“敏”)勉:努力尽力。下体:根。
山谷中风声习习,天气时阴时雨。夫妻间当心心相印,不宜有争吵。采来的蔓菁和萝卜难道都没有根茎么?不要背弃往日的诺言,与你生死与共。
北 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这是一篇位卑任重,处境困穷,无处诉说的小官吏的怨诗。
殷殷:忧伤的样子。窭(音巨):贫寒,窘迫。
走出城中北门,忧心忡忡。既贫又困,没人知晓。算了吧,天命如此,还有什么办法啊?
从此诗可以看出春秋时代的“公务员”日子并不好过,如今的公务员可谓大翻身了,呵呵。从此诗可以看出“算了吧”三字,古人是怎么说的。也可以看出,认命自古有之。
淇 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淇:淇水。奥(音玉):水边弯曲的地方。猗猗(音恶,平声):通阿,长而美貌。匪:<先秦诗鉴赏辞典>中解释为通斐,有文采貌。但是<古代汉语辞典>中并无此解释,而是解释为“那”。我认为贴切些。因为只是见到这位君子,如何知他有文采?
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均指文采好,有修养。瑟:庄严貌。僩(音县):宽大貌。赫:威严貌。咺(音宣):有威仪貌。谖(音宣):忘。
淇水弯弯,绿竹繁茂。有一位君子,形如骨器象牙切磋,如翠玉奇石琢磨。器宇轩昂,举止大方。有那样貌美的男子,如何让我不想他?
从此诗可以知道“切磋”“琢磨”的本义。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氓:民,男子。蚩蚩:傻笑的样子。贸:我所见的解释版本都认为是“交换”的意思,我认为不是,当是买卖的意思。布:是古代货币而不是布匹。只有原始社会,商品才处于交换阶段。即:靠近。谋:商量。顿丘:地名。愆(音千):过,误。将:愿,请。
一男子笑嘻嘻的来买丝,其实不是来买丝的,接近我是和我商量嫁娶之事。送他渡过淇水到达顿丘。不是我有意延婚期,实在是无人做良媒。请君不要生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现代词“贸易”来源于此诗。贸是买卖的意思,易是交换的意思。
木 瓜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琼玖:美玉。
赠我木瓜,回报之美玉。不是为了答谢,而是永合相好。
此诗与<诗经.大雅.抑>中之“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成为成语“投桃报李”的来源。看来中国人之礼尚往来之风久矣。不过前者投李要以美玉回馈,也似乎太亏了,哈哈。
黍 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知我者,说我内心忧愁,不知我者,问我到底有何求。苍天啊,这些是什么人啊!
此句极富诗意,出自数千年前古人之口,真佩服也!
解说《子衿》散文版
优质回答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大脑中对于某个人的印象常常定格于某一次所看到的情形。比如说,如果第一次被女友的美所陶醉的时候,女友穿的是红衬衣、白裙子,那么,以后每当想她的时候,大脑中首先浮现出的就是“红衬衣”的影子。《子衿》这首诗中,男主人公身着“青青”的衣饰时的形象给女主人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形象总在她的心头萦绕。因而女主人公想男友时,眼前总浮现出他身穿青色衣服的影子。这里,“衿”和“佩”都指代的是(青色的)衣服。“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诗的第一句采用赋的手法,直接抒发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你知道吗,这些天来我无时不在想你,眼前总浮现出你的影子。既然十分想念,为什么不去找他呢?“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两句背后的隐情又是什么呢?这就要靠我们大胆地想象来补充了。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看:女主人公的爹妈看得紧,她出不去。正是因为她出不去,她十分想见自己的心上人而又见不了,所以眼前总浮现出男友的影子。思念深切,情郁于衷,无法排解,不禁产生了对男友的抱怨:我没有去找你,你为啥就不想想到底咋啦?你个没心没肺的,咋就不想我呢?你若想我,咋不想办法传个口信来呢?
诗的第二节在第一节直接抒情的基础上再加渲染:这魂牵梦绕的相思太折磨人了。见不到你,我茶不思,饭不想,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这些,你知道吗?即使我没有去找你,你为啥不主动来找我?不要对我说你怕我父母撞见,如果你真的很想见我,总会有办法的,实在不行,爬墙、跳窗户嘛。
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部分。女主人公在苦盼苦等自己的心上人来幽会而没有结果的情况下,趁爹妈不注意跑了出来——跑到了他们俩经常见面的地方,希望在这里能够等到自己的心上人。“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两句写焦急地等待:掂起脚尖、伸长脖子,看不见男友的影子心里很着急,恨不得马上跑到他的家里去找他。等到了吗?“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两句可以看作是两人见面后的谈话,犹如今天恋人们见面后拥抱时所说的“想死我了!”
这首诗采用“赋”的表现手法,层层渲染,将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子衿解说》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35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