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精神活性物质指什么最佳答案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定义是:没有被国际禁毒公约管制,但存在滥用并会对公众健康带来威胁的物质。这些物质一般...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西甲基酮治什么病,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新精神活性物质指什么

新精神活性物质指什么

最佳答案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定义是:没有被国际禁毒公约管制,但存在滥用并会对公众健康带来威胁的物质。这些物质一般通过对现有毒品的化学结构进行修改获得,不但具有类似列管毒品的麻醉、兴奋或致幻作用,而且能逃避法律的管制,因而其生产、贩卖和滥用形势日益严峻。

目前,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已监测到的新精神活性物质达251种,已超过国际禁毒公约管制物质的数量234种。根据结构特征和作用药理,UNODC将新精神活性物质分为7大类:(1)合成大麻素类。这一类的物质主要是模拟天然大麻对人体的作用,它的成瘾性和戒断症状也和天然大麻类似,长期吸食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精神错乱,同时也存在致癌的风险。(2)卡西酮类。这一类的物质,主要是卡西酮的衍生物。它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过量或长期吸食会引起严重的大脑损伤。目前这一类物质导致精神错乱、自残及暴力攻击他人的案例已有很多。(3)苯乙胺类。这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苯丙胺衍生物及二甲氧基苯乙胺衍生物两个类别。前者以类似甲基苯丙胺的兴奋作用为主,后者则能产生强烈的致幻作用,过量或长期吸食这些物质可导致大脑损伤和精神错乱。(4)哌嗪类。该类物质一般为苯基哌嗪或苄基哌嗪的衍生物,具有类似于甲基苯丙胺和MDMA的兴奋和致幻作用,但效果较温和,持续时间也更长。(5)氯胺酮。这一物质在我国属于已列管的精神药物(6)植物类。该类别包括恰特草、鼠尾草、帽蕊木等含有精神活性物质的植物。(7)其他。包括色胺类、氨基茚类、苯环己基胺类、镇静类等多个类别,分别具有致幻、兴奋、麻醉、镇静等作用。

类别中,合成大麻素类和卡西酮类包含的物质数量最多,其滥用也最为严重。在国家毒品实 验室对全国样品的检测中,除植物类外所有类别的物质都有发现。

简而言之,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

到目前为止,现在世界各国发现的所谓新精神活性物质已经有500多种,新精神活性物质自2009年兴起以来,在全球迅速泛滥,且愈演愈烈,危害严重。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预测,新精神活性物质将成为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并将强力冲击以海洛因为代表的第一代毒品和以冰毒为代表的第二代毒品。

怎么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

新精神活性物质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为评估其滥用规模,很多国家和地区启动了相应的监测计划。目前监测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问卷形式的调查,另一种是基于生物样本(血样、尿样、唾液)的分析统计。前一种方式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结果笼统,针对性较弱。后一种方式统计数据更为精准,但需要收集足够量的样品并进行实验室分析。样品收集可以是针对整个人群的抽样,例如设置道路调查点对机动车驾驶员随机取样,也可以是针对高危人群的取样,例如对某段时间内所有严重刑事罪犯进行取样分析。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呈现的特点

根据各国的监测报告,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其滥用比例已超过海洛因、可卡因、甲基苯丙胺等管制毒品。二是不同国家流行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种类有较大区别。

(一)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其滥用比例已超过海洛因、可卡因、甲基苯丙胺等管制毒品。

欧盟官方在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欧盟15到24岁的年轻人群使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比例平均为4.8%,其中在英国、拉脱维亚、波兰和爱尔兰的比例高达8%、9%、9%及16%,仅次于天然大麻位居第二。美国国立药物滥用研究所(英文缩写:NIDA)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的调查显示2012年11.3%的高中学生承认使用过合成大麻素类物质,仅次于天然大麻的36.4%,而承认使用过卡西酮类物质的比例也有1.3%。美国红杉毒理实验室在近年来收集的40多万份尿样中,检出合成大麻素和卡西酮类物质的比例分别为10%和8%,高于甲基苯丙胺的比例5.6%

(二)不同国家流行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种类有较大区别。

该现象可能与各国滥用者的偏好以及管制法律有关。美国是合成大麻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据美国专家介绍这是由于美国对政府雇员、军人以及医疗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药物滥用筛查,很多天然大麻成瘾者在接受检查前会改为吸食合成大麻,以避免尿检呈阳性。而在荷兰吸食大麻属于合法行为,因此该国几乎没有滥用合成大麻素的情况。新西兰有滥用苄基哌嗪的传统,2008年16至64岁人群中滥用苄基哌嗪的比例即达到5.6%,高于苯丙胺类物质的比例2.1%,这是因为该国滥用人群认为苄基哌嗪是一种安全和温和的药物,可用于替代甲基苯丙胺。英国滥用最多的则是4-甲基甲卡西酮(属于卡西酮类物质),2010年15至24岁的年轻人群使用该物质的比例达4.4%,与滥用可卡因的比例相同。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什么类

最佳答案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近年来出现的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明显影响的精神活性物质。与传统的成瘾性物质(如海洛因、大麻等)不同,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各异,种类繁多,具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具体的分类如下:

1、合成大麻素类:合成大麻素是指人工合成的类似大麻素(如THC)的物质,其药理作用与天然大麻相似。苯丙胺类:苯丙胺是传统的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剂,如安非他命、去氧麻黄素等。卡西酮类:卡西酮是一种新型的精神活性物质,包括MDPV、卡西酮等。

2、类固醇类:类固醇是一种具有神经抑制作用的精神活性物质,如色胺、色酮等。氨基酮类:氨基酮是一种具有致幻作用的精神活性物质,如二甲基色胺、甲基苯丙胺等。羟基哌啶类:羟基哌啶是一种新型的精神活性物质,包括甲卡西酮、甲基苯丙胺等。

3、其他类:还有一些新精神活性物质不属于上述分类,如苯乙酸酯类、哌嗪类等。

4、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危害与传统成瘾性物质的危害相似,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例如,长期使用合成大麻素可能会导致神经心理障碍、认知功能下降、抑郁等心理问题;苯丙胺类药物可以导致兴奋、焦虑、幻觉等精神症状。

5、卡西酮类药物可以导致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类固醇类药物可以导致昏迷、呼吸抑制等严重后果;氨基酮类药物可以导致急性精神障碍、药物过量致死等严重后果。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概念

1、在生活中,神仙水、迷幻药,还有聪明药等新精神活性物质可能会出现在酒吧、KTV等地。2022年6月是第12个全民禁毒宣传月,主题为“全民禁毒、健康生活”2022年5月31日启动的2022年湖北省全民禁毒宣传月,发布了24个省级禁毒教育基地名单。

2、新精神活性物质一般指具有精神活性的物质。精神活性物质一般指阿片类物质,包括吗啡、哌替啶、可待因、海洛因等。吗啡是一种生物碱,是一种纯天然存在的镇痛药物,具有镇痛、镇静、止咳、止泻等作用。

快递药品能寄吗

最佳答案药能发快递,但还要看是哪一类的药品,绝大多数的普通药品是允许快递的,但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如吗啡、可卡因、甲基苯丙胺、氯胺酮、甲卡西酮、苯丙胺、安钠咖等不可以邮寄;有碍人畜健康的、来自疫区的以及其他能传播疾病的药品也不可以邮寄。

快递又称速递或快运,是指物流企业(含货运代理)通过自身的独立网络或以联营合作(即联网)的方式,将用户委托的文件或包裹,快捷而安全地从发件人送达收件人的门到门(手递手)的新型运输方式。

从经济类别看,快递是物流产业的一个分支行业,快递研究是从属于物流学的范畴。从业务运作看,快递是一种新型的运输方式,是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经营性质看,快递属于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贸易。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甲基卡西酮》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