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印度边境为何再次爆发冲突?最佳答案印度边境之所以会再次爆发冲突,主要是因为印度方面不断挑衅而引起的。众所周知,印度在边境上一向小动作频频,印度和几乎所有的边境国都...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印度和中国冲突,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印度边境为何再次爆发冲突?

印度边境为何再次爆发冲突?

最佳答案印度边境之所以会再次爆发冲突,主要是因为印度方面不断挑衅而引起的。众所周知,印度在边境上一向小动作频频,印度和几乎所有的边境国都有冲突和矛盾。而且印度属于实力一般,却偏偏非常喜欢找事的那种类型。在边境不断地挑衅,却赚不到任何便宜的印度,除了造成自己士兵的伤亡,再也没有什么对自己有益处的地方。不得不说,印度方面真的是很难以理解。明明可以采取对话来解决争端,却偏偏要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他国的原则和底线,真的是毫无信义可言。

如今,印度又有士兵伤亡的情况,这其实怪不得任何国家,只能怪印度军方,连自己的士兵都培训不好和保护不好。印度这种在边境不断搅起争端的做法,只能是自食苦果。不管印度是和中国发生边境冲突,还是和巴基斯坦以及尼泊尔发生边境冲突,印度从来都不是占理的一方。印度此前在很多国家购置了很多的武器,此前印度的姿态是非常高昂的,在边境问题上,印度一向是高姿态的一方,边境上的问题,可以用谈话解决。

但是印度在大肆购买武器之后,在边境不断地有小动作,并且在边境一些争议地区修桥建路,动作非常敏感,举动非常可疑。作为邻国,我国一贯的政策是和平共处,但是和平共处也是有原则的,底线不可越过。

印度方面不仅和中国有摩擦,和巴基斯坦以及尼泊尔也有边境冲突,甚至巴基斯坦和尼泊尔都曾经为了领土不被侵犯,都和印度在边境地区有过交火。印度在没有赚到任何便宜的基础上还不思反省,在边境屡屡挑起事端,不知意欲何为。明明赚不到便宜,伤亡都是自己的士兵,印度方面真的应该好好看看自己的实力。

中印1962年边境冲突详细过程?

最佳答案1962年自卫还击战之后,中印边境形势一度缓和。但是1967年以来印度出于其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又在边境地区频繁地肇事,挑起军事冲突,不断由亚东地区入侵我境,修筑工事,偷移界碑。仅1967年,入侵活动就达178次,尤其是8月份以后入侵加剧。为了打击印度的侵略行径。步兵第十一师奉军委和军区命令,进行了两次小规模的还击作战。 乃堆拉山口自卫还击战斗印军驻锡金之山地17师112旅多次在我乃堆拉山口强行越界架设铁丝网。9月7日,印军置我多次严重警告于不顾。再次越界架设铁丝网,并刺伤我战士2名。印军把我之克制视为软弱可欺,11日晨又派部队100余人强行进入我境,架设铁丝网,并首先向我开枪射击.悍然发动军事进攻。我山口分队为保卫祖国的尊严,遵照毛主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和中央军委“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绝不示弱,绝不吃亏”的斗争方针,坚决进行了自卫还击。1967年9月11日至13日,印军越过中锡边境,被我边防部队击退。箭头所指处为中锡国界,左侧为中国领土,X处为入侵印军在中国境内架设的铁丝网。战斗经过:9月11日7时30分,印军112旅所部110人在其中校营长指挥下,从103阵地沿公路进至山口马尼杆附近,稍作停顿后,即分两路:一路50余人沿国界习惯线向南运动;一路60余人沿国界习惯线向北运动。在其99号、101号、102号阵地的掩护下,向我前沿阵地接近,企图将我1、2号阵地的铁丝网向我纵深推移。为防敌进攻,我令31团6连3排和机枪2连1排占领1号阵地,4连l、2排进入2号阵地。7时44分,敌分3路向我1、2号阵地正面及其南侧逼近,我鸣枪3发警告,敌置若罔闻。8时7分,敌向我阵地前沿开枪射击,并投掷手榴弹1枚。31团机枪2连连长当场牺牲,6名同志负伤。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前沿分队奉命进行坚决的自卫还击。1、2号阵地同时以猛烈的火力杀伤暴露之敌,当即毙敌57名(敌收尸观察到的数字),并集中6具火箭筒于1号阵地摧毁了敌100号阵地的7个工事,使固守之敌一开始就失去了依托和火力还击的能力。随即我2门82迫击炮对敌100号阵地实施了摧毁射击。8时12分,该阵地之敌狼狈后逃。我2号阵地之火力在杀伤前沿暴露之敌后,即转入对敌99号阵地之机枪火力的压制射击。此时,前沿步兵近距离对战已基本结束。8时15分,敌我双方开始了炮战。我对敌10个炮兵阵地采取集中优势火力,一次打击1个目标的方法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在我严厉惩罚下,敌被迫于13日22时停止了炮击。我炮兵分队根据周总理“敌人不打炮了,我也停止炮击”的指示,于14日14时46分停止了对敌惩罚。这次炮战历时4天3夜,我参加各种火炮28门(122榴弹炮12门、82追击炮7门、75无后座力炮6门、57无后座力炮3门),先后对敌21个目标进行了射击,压制敌炮兵阵地8个、观察所2个、指挥所2个、破坏敌工事23处、击毁汽车2辆、歼敌约550余名。这次自卫还击战斗31团4连、6连、机2连、炮2连、工兵排、2营部、75炮连、炮兵308团榴炮3营直接参加了战斗。3l团其他分队、师高炮营、33团3营、师工兵营1连、工兵305团10连、12连、雷达4连、汽车16团1、5连和军区加强的一些特业分队,也部分别担任了各项保障或机动任务,直接支援了战斗。这次自卫还击作战,我歼敌607名,缴轻机枪1挺、冲锋枪9支、步枪16支及其它物资一部。我伤亡干战123名,其中亡32名(干7名、战25名),伤91名(干17名、战74名),消耗各种枪弹15726发、各种炮弹45890发、40火箭弹69发。这次还击战斗,我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打了一个漂亮的阵地自卫战。打退了敌人的武装进攻,狠狠地教训了敌人,大长了我之志气,大灭了敌之威风,维护了国威、军威,保卫了祖国的边防。此战打得有理、有利、有节,迫使敌人打着白旗来我边境一侧接收我向印方移交入侵印军的尸体和武器、弹药等,并在移交书上签了字。承认了侵略。我取得了政治、外交、军事上的胜利。卓拉山口还击印军入侵战斗乃堆拉山口战斗后,印军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又于10月1日乘我国国庆之机,在卓拉山口挑起了武装冲突。战斗经过:10月1日、我发现卓拉山口之印军廓尔喀联队第7营304号地区之敌,提前起床开饭后,全部进入阵地。11时20分,印军排长率8名士兵,手持砍刀,从304号地区向我哨兵逼近挑衅。为防敌突然袭击,我山口分队(亚东独立营3连和加强的31团炮3连2个排)也同时作好了战斗准备。11时45分,8名印军越界挑衅,我当即提出警告,敌不理,反强行抓我哨兵。我守点分队为营救战友,将敌排长推出境外,敌排长愈加放肆,竟用手枪向我射击。随后304号地区之敌全部向我开枪射击,当即打死打伤我战士2名,并以81迫击炮、51迫击炮向我指挥所、炮兵阵地射击。我山口分队被迫于11时58分进行自卫还击,一举将入侵之敌全部歼灭在我境内。12时5分,31团炮3连2个排开始以火力支援步兵战斗。3门82炮首先对305号敌火力点和迫击炮射击。12时15分,3门57无后座力炮对敌301号地区之工事和火器射击。到19时55分,敌我双方停止炮击,炮3连2个排先后对8个目标射击,压制敌81、51迫击炮阵地各1个。据敌向其上司报告称,我摧毁前沿工事9个,毙伤印军195人。这次自卫还击战,我参战分队在军区的直接指挥下,抱着为国庆献礼的决心,又一次使印度在政治上、军事上遭到了失败。

印巴近日爆发冲突,战争的背后都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最佳答案印度和巴基斯坦因为边境领土问题而经常爆发战争,爆发战争的话,最大的伤害者是当地的居民。就最近的印度与巴基斯坦发生了炮击,导致巴基斯坦当地的居民4人死亡。战争从古到今都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有战争的地方就会有人牺牲。

 印度与巴基斯坦就克什米尔地区的争夺是非常火热的,这个地区是侵略者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对于这两个国家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如果一旦发生战争,不仅对当地的生活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居民的性命安全更让人担忧。而且一旦发生冲突,需要付出很多武器,这武器的经费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国家把很多经费都放在了战争武器方面,对两个国家都是不好的局面。如果两个国家打起来的话,印度军方的实力要比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要更厉害一点。

 在2019年的时候,印度与巴基斯坦发生了一次升级的冲突。这次冲突的原因是印度的警卫队被巴基斯坦的武装人员自杀式的袭击,这件事件直接导致了印度警方44个人死亡。从这次事件之后,印度与巴基斯坦的仇恨就升级了,同时印度的总统莫迪也对巴基斯坦宣布了需要替这44个人复仇。而且莫迪为了复仇,印度军方向俄罗斯跟美国购买很多种武器,专门对付巴基斯坦的。对于印度军方的这种行为事件,必须严重谴责。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挑起战争,对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好处,有战争肯定是会有流血的,有流血就会有牺牲。人的性命只有一次,能尽量协商就协商,不能动用武器,如果一动用武器不单单是两个国家的事情,而且最大的伤害者还是当地的居民。

中印边境冲突怎么解决的

最佳答案是和平收回。那就是谈判的方式,这个其实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一方面,谈判必然有舍有得,也就是说要做好放弃一些土地,收回一些土地的准备。

2021年2月19日据央视军事报道: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1962年中国和印度发生的边境冲突是什么原因?又是怎样一个过程和结局?

最佳答案印度政府继承与扩大英帝的衣钵,挑起边境冲突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脑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

自卫反击作战的经过

这次反击作战,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之脉南侧地区进行

的。该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烟烯少,交通不便。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

作战行动有严重的影响,作战的艰苦性是罕见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

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作战经历了两个阶段。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脑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

自卫反击作战的经过

这次反击作战,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之脉南侧地区进行

的。该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烟烯少,交通不便。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

作战行动有严重的影响,作战的艰苦性是罕见的。

65年印巴冲突,中国兵分三路到中印边境,毛主席:给印度三天时间

最佳答案 1965年8月初 第二次印巴战争正式爆发。印度军队集结6个师的兵力,越过了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停火线,向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这场战争,打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无数战士的生命凋零在这片英国刻意留下争议的土地之上。

在战争初期,印巴双方胜负互有往来,然而伴随着美国等国家相继暂停对巴基斯坦提供支持以后,巴基斯坦的局势变得逐渐危急起来。

虽然周边小国依然愿意为巴基斯坦提供物资,但在当时有苏联帮助的印度面前,这些物资是那样的渺小,根本无法帮助巴基斯坦提供对抗印度的力量。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巴基斯坦决定向中国请求帮助, 却没想到中国竟靠着一句话,改变了整个印巴战场的形势!

当初雄赳赳气昂昂的印度大军,在中国面前成了舞台上落魄的小丑,一场针对克什米尔的军事行动,最终只落得草草收尾的结局。

而这一句话,便是由毛主席下达的: “三天之内必须拆毁所有的侵略工事!”

为什么毛主席会下达这样的通告,为什么印度不敢在中国面前叫板,中国又为什么会决定帮助巴基斯坦?

故事,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讲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已无力控制自己在印度的殖民地。

经济的危机,外加世界以及当地居民人权意识的觉醒,让当时的英国决定放弃殖民统治,同意英属印度的独立请求。

按照当时英国的设想,如果印度能够取得独立。一来自己不用再去为印度劳神伤财,二来可以拉拢印度,使其成为一个“亲西”的亚洲国家。

一旦这个国家强大,又站在西方阵营,那么便可以对中国形成威慑。不论是当时的国民党还是共产党谁统一中国,都不得不面对来自印度的挟制。

抱着这一个目的,时任印度末代总督的蒙巴顿开始进行印度建国的提议。然而他却忽视了印度境内几乎不可调和的两大宗教: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为了取得建国后的统治地位,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对立日益激烈。激烈到什么程度呢?他们谁也不愿意服从退让,甚至不惜发动内战,来获得建国的权利!

两大宗教的斗争,让当时的英国和蒙巴顿十分为难。为了顺利解决印度的问题, 蒙巴顿和英国高层,最终提出了一个方案:“蒙巴顿方案”。

这个方案的意思,就是说你们两个宗教,谁也不要再抢了。既然谁都看对方不顺眼,那么就干脆自己过自己的! 每个区域,谁家的信徒多,这片区域就划给谁。

于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就此诞生了。只不过因为当时的伊斯兰教徒分别集中在印度的东西两方,因此巴基斯坦也就变成了“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

在蒙巴顿的调停之下,看似解决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却留下了一个难题,那便是 克什米尔。

这个地方,不仅是印度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更是巴基斯坦首都的重要屏障。不论蒙巴顿将克什米尔划分给谁,对于另一方来说都不愿意接受。

因此,蒙巴顿索性让克什米尔的统治者自行决定,不论是独立也好还是加入哪一方也好,蒙巴顿和英国都会予以支持。

只是这个地方的居民,有77%都是伊斯兰教的教徒,偏偏他们的 统治者哈里·辛格却是印度教的信徒。

因为归属犹豫不决的统治者引起了当地大部分穆斯林人的不满,于是他们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起义。

这次起义,本是想让哈利·辛格定下决心加入巴基斯坦,却没想到哈里·辛格为了镇压起义,竟决定向印度求援,因此引起了 第一次的“印巴战争”。

这场战争,让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死伤惨重,战火从1947年的10月,一直打到了1949年的1月,最终在多方调停之下才暂时安歇。

整个克什米尔被双方相互瓜分,而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却依旧难以消去。

看完了印巴两国的关系,我们再来回顾中国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又有着怎样的态度。

我们前边说过,英国决定让印度独立的原因,是为了更好遏制即将成立的中国。

曾几何时,中印关系也曾亲近犹如兄弟,然而在英国的推动之下,印度的野心逐渐开始变得膨胀起来。

在第一次印巴战争结束之后,印度获得了克什米尔大量的土地 ,同时拥有了一段可以越过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家,直接和中国接壤的西段边界。

于是,觉得自己已经变得强大的印度,开始插手中国对于西藏的和平解放。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取得成功。

时间到了1951年,这一年的新中国前有抗美援朝的朝鲜战场后有虎视眈眈的台湾蒋介石,和平解放的西藏处于 “有边无防” 的境地。

在抗美援朝的这段时间,印度曾经一度抢占了中国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开始对新疆打起了算盘。

但是印度人并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一手算盘,结果竟是如此狼狈。

1960年初,中苏关系恶化外加台湾问题让中国90%的军队部署在中苏边境以及东南沿海 。印度总理尼赫鲁看准了这一点,加快了自己的侵略步伐。

在1961年12月,印度从葡萄牙的手中,凭借自己的实力夺回了海港城市果阿之后,尼赫鲁的自信心空前膨胀。

他自认自己可以同时顶住来自中国以及巴基斯坦的进攻,于是展开了一场尼赫鲁口中“清扫中国入侵军队”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尼赫鲁从三个和中国领土接壤的战线同时出兵,气势汹汹目中无人。面对印度这样明目张胆的举动,中国再也无法退让,当即决定出兵反击。

不可一世的尼赫鲁以及他的印度军队做梦也没有想到,前一秒还沉浸在战胜葡萄牙的喜悦之中,后一秒就被中国的部队打了个体无完肤。

前面有多么的嚣张,现在就有多么的狼狈。要知道中国的解放军,可是从长征一路走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抗战经历,同美国日本同台竞技,而印度呢?

在中国抗战的时候,印度还只是英国手下的一块小小殖民地。他们的尊严和实力,他们军队所谓的强大和无敌,在中国军队面前一碰就碎。

只是一个交锋, 印度军队便被解放军打得狼狈不堪。

他们口中号称痛击过隆美尔沙漠军团的王牌军队第四师第七旅,仅仅15分钟就被炮火打得溃不成军。

其中115团二营更是在炮火之下急行军,以极少的伤亡代价,在三个小时内便取得了包围和围剿的胜利。

各线战斗全面开花,所谓的王牌军队更是落荒而逃,就连被尼赫鲁寄予厚望的第七旅旅长,也在迷路外加饥饿的情况下被我军俘虏。

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的张国华中将,在收到频频传来的捷报之中,更是没忍住感慨起来。 什么印度的王牌,还不如国民的一支普通军队!

这一战,直接把印度打得老实了几十年的时间。这才有了第二次印巴冲突中,中国的一句话,便让战争形势发生改变的经典一幕。

现在我们知道了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不和,那么在反过来看看巴基斯坦,便可以知道巴基斯坦为什么对于中国这么上心和尊敬。

作为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家,巴基斯坦对于中国的感恩,足以让无数国家为之羞愧。

那么为什么当时的中国要帮助巴基斯坦呢?这还要说到巴基斯坦对于美国态度的转变。可以说, 巴基斯坦对西方国家彻底“伤透了心”。

在巴基斯坦建国的初期,其实巴基斯坦是站在美国的一方。不仅加入过美国的两个军事同盟条约,更是曾经公开反对过中国加入联合国。

这样的做法目的只是为了得到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更多的扶持。但是巴基斯坦的所作所为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

1965年印巴冲突,巴基斯坦凭借从美国引进的大量先进武器,曾一度压制来势汹汹的印度军队。

谁曾想美国竟然在最关键的时期,掐断了巴基斯坦的战略补给和物资支持,直接对巴基斯坦来了一个“上屋抽屉”。

这个做法有多么致命?要知道,当时的巴基斯坦,所有的军事武装,近乎都是从美国引进。

反观印度,作为美苏争霸的棋子。在同时得到美国和苏联两个势力扶持的同时,还有着英国对自己“英联邦”的提携。

在失去美国的援助之后,周边其他小国提供的支持,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曾经和中国有过对立的巴基斯坦,终于向中国请求了帮助。

那么中国是怎么帮助的呢?中国并没有如同支援朝鲜一样派兵进入巴基斯坦境内作战,而是向印度驻华大使馆递交了一份极为严肃的文件。

文件上面写的正是毛主席做出的决定。 那就是印度必须在三日之内拆除中国边界的一切侵略设施!并且必须要保证将来不能再蓄意策动入侵。

若有违犯,可能产生的所有后果,印度就必须做好掂量, 好好想想究竟有没有那个本事,来面对一个想要守卫国家主权的中国了!

只是凭借一番话语,便给予了印度极为巨大的压力。 更不要提1965年9月15日,中国就已经派出三路大军,前往印度与中国的国界交界线。

曾经,印度以为自己可以同时抵挡来自巴基斯坦和中国双方的同时进攻,然而现实告诉他们,只需要中国自己,便可以轻松将印度打得落花流水。

现在的印度正和巴基斯坦僵持在一起,若是被中国抓住机会出兵袭击,那么便是腹背受敌,形势岌岌可危。

而这一做法,不仅仅是让印度不敢有任何的举动,就连美国也不得不出面调停。 毕竟一旦中国参战,整个亚洲大陆的局势或许便会迎来天翻地覆的改变。

于是,印度原本指望的美国能在中方介入之后帮助印度的幻梦瞬间破裂。 面对中国的态度,美国甚至表示,如果中方介入,那么美国不会保护印度。

除此之外,中国还巧妙劝说阿富汗,对第二次印巴战争保持绝对的中立,掐断了印度可能得到的军事援助。

至此,印巴战争在中国的干涉下不了了之。 9月20日,深知这场战争已经不会有结果的两个国家,终于愿意停下手来,在联合国内接受调停。

而这第二次印巴战争,也因此宣告暂时告一段落。

自这以后,巴基斯坦认清了谁才是真正能在困境中帮助自己的真正伙伴。和喜欢画饼以及小动作的美国不同,中国对于巴基斯坦,是实打实的当成了兄弟。

在战争结束之后,中国为了和巴基斯坦加深友谊以及更好地交流往来,还修建了喀喇昆仑公路。

并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一直源源不断地为巴基斯坦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

因此,现在巴基斯坦对于中国人的态度极为友善。而我们也习惯性地在提到巴基斯坦的时候,就会调侃性地称呼他们为“巴铁”。

正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只有危难中的患难见真情,才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气魄和度量!

中印边界冲突的全部过程

最佳答案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 1960年6月到12月,中印两国官员举行会晤,分别提出和审查对方提出的边界主张的论据。我方用大量确凿的材料论证中国所指的传统习惯的中印边界线是有历史和事实根据的。但印方主要根据英国旅行家、冒险家的显然不足为凭的材料,硬说“麦线”是中心边界东段的传统习惯线,硬说历来在我国管辖下的阿克赛钦属于印度。由于印方坚持其狂妄主张,毫无解决问题的诚意,使两国官员的会晤也没有取得结果。 为避免边界局势进一步恶化,从1962年8月至10月,中国曾反复建议中印双方在官员报告的基础上讨论中印边界问题,但印度却坚持要中国从西段自己的大片领土上撤出,甚至要中国东段撤出位于“麦线”以北的扯冬地区以北作为同意谈判的先决条件,这就断然关闭了和平谈判之门。 1962年10月2日,尼赫鲁在新德里声称:印度政府要“以军事力量对付中国”。12日,他公开下令:要把中国军队从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上全部“清除掉”。14日,印度国防部长口称:要同中国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接着,他又乘飞机赶到靠近中印边界东段的印境提斯浦尔城,进行军事部署。随即,印军在东段大量增加兵力。17、18两日,入侵印军在东段和西段边境上,向中国边防部队进行猛烈炮击,挑起了大规模的边界武装冲突。 这次反击作战,是在号称“世界屋嵴”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之脉南侧地区进行的。该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烟烯少,交通不便。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作战行动有严重的影响,作战的艰苦性是罕见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作战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作战(10月20日至28日) 自卫反击作战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地区进行。印军部署的兵力有1个军部、1个师部、4个旅部、21个步兵营,总计约22000人。印度陆军原是英国殖民地军队,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与我作战的印度第四师号称“王牌部队”,是“印军编制、装备、训练的试点部队”。第一一四旅长期驻防克什米尔、受过山地战训练。这些部队在印度陆军中具有代表性。其作战部署是:东段,第七旅4个营部署在克节朗地区;炮兵第四旅两个步兵营配置在棒山口、达旺地区;第四师战术司令部及1个营位于吉米塘、下地地区;第五旅8个营分布在“苏班西里边区”、“西安边区”和“鲁希特”;第四军军部和第四师师部位于提斯普尔。西段,印军第一一四旅以5个营分散配置在边境全线,其中1300余人分布在入侵战境的43个据点;旅部及1个营位于列城。印度的企图是:在东段,依据正侵占所谓“麦线”以南和以北的克节朗地区,继续向西藏内地扩大侵占范围;在西段,依托其入侵的43个据点,继续向我境内蚕食,逐步侵占新疆阿克赛钦地区。 中国边防部队的主要部署是:以西藏4个多团的兵力,首先粉碎克节朗地区印军的进攻,然后歼灭克节朗地区和可能由达旺地区来援之敌;以新疆1个多团的兵力,首先粉碎印军进攻,然后歼灭侵入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之敌,并视情况扩张战果;同时,以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分区部队,向当面之敌反击,配合主要方向的作战。 中国边防部队第一阶段自卫反击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军事斗争正处于十分有利的态势。但是,中国政府本着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一贯立场,为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缓和由印度当局造成的严重局势,于10月24日发表声明,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 印度政府在第一阶段作战中虽遭惨败,但仍不认输,悍然拒绝了我国政府的三项建议公然要求恢复到1962年9月28日以前的即印军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后的边境状态,攻击中国的和平建议是“一种骗局”。印度政府进一步掀起反华浪潮,加紧战争动员和准备。,从全国各地调兵遣将,日夜向边境增派军队,赶运武器,一心与我国再作军事较量,与我军一决雌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印度和多国边境冲突--印度和中国冲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