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美网】2013年美网决战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2013年美网,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德约科维奇 2013拿了多少冠军

美网决赛纳达尔3-1击败小德 摘第13座大满贯
北京时间9月10日,2013赛季美网公开赛男单决赛落幕,纳达尔以6-2/3-6/6-4/6-1四盘战胜德约科维奇,将本赛季硬地连胜纪录扩大到22场,继2010年后再次收获美网冠军,这也是西班牙天王第13个大满贯男单冠军。
2013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德约科维奇Vs纳达尔,西班牙王后、纳达尔女友以及众多名流现场观战。
7
201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是谁?
201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是小威廉姆斯。
2013年9月8日,美国纽约,2013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小威2-1阿扎伦卡,获得冠军
。
小威廉姆斯:
塞雷娜·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1981年9月26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塞基诺市,美国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
她是同时代女网天后维纳斯·威廉姆斯的亲妹妹,所以通常称呼她为“小威廉姆斯”,简称“小威”。小威是典型的美国黑人选手,恐怖的力量、爆发力以及雄厚的比赛经验让小威几乎统治了女子网坛,她是力量、技术、心态和智慧完美结合的球员。 小威廉姆斯相对于姐姐大威来说,小威容易占据比赛的主动,占据全方位的优势。
1995年开始了自己的网球生涯,1997年芝加哥站比赛中小威持外卡参赛并先后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7的皮尔斯和世界排名第4的塞莱斯闯进了四强,初展峥嵘。 小威是第12位登上WTA单打排名第1的选手,21届大满贯冠军得主,现役球员中夺得大满贯次数最多的女子选手。
2014年小威实现了美网三连冠,并且也是第六个美网冠军。这是小威生涯第18个大满贯冠军。 至此她也集齐了所有赛事类型的冠军;包括奥运会、WTA年终总决赛以及WTA09年改革以来实行的国际巡回赛,顶级巡回赛,超五系列赛,皇冠赛。
2015年澳网女单决赛,小威连续第16次击败莎拉波娃,夺得澳网冠军。这是小威的第6个澳网冠军和第19个大满贯女单冠军。
2015年法网女单决赛,小威2-1战胜萨法洛娃,夺得第3个法网冠军和第20个大满贯女单冠军。
2015年7月11日,温网女单决赛,小威2:0击败穆古鲁扎,第6次赢得温网冠军,也是第21个大满贯女单冠军,排在历史第3位。
美网2023赛程时间表
美国网球公开赛2023赛程表如下:资格赛8月22日-25日、正赛8月28日-9月10日、男双决赛9月8日,时间待定、男单决赛9月11日凌晨4点(北京时间)。
202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2023USOpen)是美国职业网球协会主办的室外硬地网球大满贯赛事,正赛于当地时间2023年8月28日至9月10日在纽约法拉盛公园举行。
2023美国网球公开赛第三比赛日赛程公布。阿瑟·阿什球场,女单6号种子高芙和俄罗斯新星安德烈耶娃将率先登场,展开一场“天才少女”之间的对决。
随后塞尔维亚球王德约科维奇将亮相,对阵西班牙选手萨帕塔;夜场第一场比赛本土宠儿、10号种子蒂亚福将迎战奥夫纳;最后一场夜场比赛将会是女单11号种子和前赛会亚军沃兹尼亚奇之间的焦点战。
202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赛事场地
1、阿瑟·阿什球场
1997年,美网中央球场落成,为了纪念公开赛年代第一位美网冠军阿瑟·阿什,球场以此命名。2013年,为了避免连年赛事受雨水影响延期,美网官方决定启动为阿瑟阿球场加盖顶棚的计划。2016年,阿瑟阿什球场的顶棚正式投入使用,改建后的球场能够容纳23771人,再创新高。
2、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球场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球场拥有14000个座位,在2018年美国公开赛之前进行改造,从而成为继阿瑟·阿什球场之后第二座可以抵御雨水侵扰的球场。
纳达尔称的上是史上最强大的红土之王吗?
布雷克在遭遇纳达尔之前送出的一发糖衣炮弹:“毫无疑问,纳达尔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世界第二。”
这个世界第二的定义,应该说的是排名达到过世界第二,并且只达到过世界第二的一批球员。查了一下,在公开赛时代,男子网坛有大满贯冠军记录的“世界第二”名单如下:美国人阿瑟·阿什、张德培;克罗地亚人高兰·伊万尼塞维奇;捷克人皮特·科达;西班牙人曼努埃尔·奥伦特斯;澳大利亚人肯·罗斯维尔;德国人迈克尔·施蒂希;阿根廷人吉列莫·维拉斯。如今,再加上一个纳达尔。把纳达尔称为史上最强No.2,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为这个西班牙少年的生不逢时抱不平。
的确,如果没有费德勒,积分常年保持在五千的纳达尔或许早就打破了休伊特保持的最年轻世界头号的纪录。要知道在桑普拉斯之后、费德勒之前的那段真空期内,四千多的积分就能够换来一个世界第一。但是,这样的经历是否已经足以让纳达尔把上面那一连串的名字都踩在脚下呢?说实在的,踩踩同胞奥伦特斯这样等级的前辈没啥问题,施蒂希、科达,甚至张德培、伊万尼塞维奇,都没啥问题。看看纳达尔职业生涯至今的三个法网冠军、两个温网亚军;看看纳达尔年轻轻轻就在身后留下的一连串纪录;看看纳达尔开创性的打法和独树一帜的风格;看看纳达尔独霸一方并常年与统治者费德勒分庭抗礼的强者姿态……但就像他的对手费德勒迟迟无法真正加冕“最伟大”的头衔一样,纳达尔通向“最伟大”的道路也依然并不平坦,即便只是一个最伟大的No.2。
仅仅从战绩方面而言,美国人阿瑟·阿什相比于现在的纳达尔就并不逊色。阿瑟·阿什职业生涯夺取三项大满贯冠军、四个大满贯亚军。三个大满贯头衔分别来自美网、澳网和温网,而不像纳达尔那样的偏安红土。阿什1968年的美网夺冠和1975年的温网夺冠都堪称网球史上的传奇——1968年他带着业余球员和非洲裔黑人的双重特殊身份在森林山夺冠,结束了美国人在本土大满贯上长达13年的冠军荒;1975年,他带着将近32岁的高龄在全英俱乐部粉碎了比自己年轻9岁的同胞康纳斯的温网卫冕计划,而在一年前,康纳斯刚刚在一赛季包揽了三项大满贯。然而阿瑟·阿什真正的伟大之处还不在于球场上的成就,而在于退役之后,他对于种族主义和艾滋病的不懈抗争。在一次次被带进警察局之后,在把诺阿从一个懵懂的非洲少年带到大满贯冠军的殿堂之后,在亲口承认自己因为输血而感染艾滋病毒之后,这位黑皮肤的网球巨匠最终成了一代人的图腾。最终美国网球协会决定用阿瑟·阿什的名字来命名法拉盛公园的美网中心球场。
在电脑排名系统被发明之前,肯·罗斯维尔就被牢牢打上了“世界第二”的烙印。上世纪5、60年代,那是一个澳大利亚网球的黄金时代。如果美国人能把他们的NBA冠军、NFL冠军都称为世界冠军,那么四十年前的澳大利亚网坛的冠军球员则更有理由被封为世界第一、亚军球员那就是名正言顺的世界第二。在那个时代里,罗德·拉沃尔是永远的第一,而肯·罗斯维尔就是陪伴在第一身边的第二。而当1973年排名系统正式被建立之后,网球世界在1975年4月正式把“第二”的头衔加在了这个澳大利亚网球传奇的头上,那时,罗斯维尔已经40岁零5个月。
在绵延28年的职业生涯中,罗斯维尔总共取得8个大满贯冠军、8个大满贯亚军。在1972年的澳网上夺得自己的最后一项大满贯冠军头衔时,这个身高1米70的小个子已经37岁高龄,这至今仍是一个纪录,而在两年之后,39岁的罗斯维尔还连续打进了温网和美网的决赛……最后,关于肯·罗斯维尔,还有一个数据需要提出——从1957年到1967年的这十一个赛季,他由于职业网球和业余网球的矛盾而被四大满贯禁赛。整整十一年,肯·罗斯维尔没有出现在大满贯的赛场,至今,网球世界还有一个假设会被反复提及:如果没有那十一年的空白,罗斯维尔的成就会是怎样? 至今还有很多人没有弄明白,在从1977年澳网到1978年法网的这一整年间,ATP引以为豪的电脑排名系统是处于怎样的工作状态。在那一年间,阿根廷人维拉斯的战绩是一个澳网亚军、一个法网冠军、一个温网第三轮、一个美网冠军,然后再加一个澳网冠军和一个法网亚军;美国人康纳斯的战绩是;连续两年放弃澳网、法网,77年温网、美网夺得两个亚军,外加一个年终总决赛冠军。而在这一时期的世界排名榜上,康纳斯始终是第一,维拉斯始终是第二。
对于这段往事,现今残存的文献记载大多语焉不详,一笔带过。只有在ITF年鉴的球员列传里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当1977年维拉斯在美网决赛击败康纳斯后,他理应取代美国人成为新的世界第一,然而,ATP的电脑却一直没有把他的名字提升到那个高度。”在那个伟大的1977赛季里,维拉斯创造了许多至今仍然令人高山仰止的纪录——巡回赛46场连胜、单赛季16个冠军头衔、单赛季130场胜利。他在当年的法网决赛中以6:0,6:3,6:0羞辱美国人高菲尔德的比赛至今仍然是大满贯男单赛场最悬殊的决赛。他甚至还在当年的美网决赛中当着所有美国人的面赏了对手康纳斯一个6:0,但所有的这些却都没能帮助这个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南美人扳倒那个高高在上的美国宠儿。维拉斯在1975年4月就第一次登上了世界第二,而最终,他职业生涯的最高成就还是只有四个大满贯冠军、四个大满贯亚军,以及一个世界第二的头衔。
可以看到,纳达尔并不是红土之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13年美网】2013年美网决战》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4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