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甲壳虫乐队《help》是哪一年发行的?优质回答甲壳虫乐队著名单曲《help》是1965年发行的。甲壳虫乐队背景:乐队简介Twist & Shout (TONY"甲壳虫"乐队)是以重唱甲壳虫歌曲而驰名世界...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广西甲壳虫死亡事故,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甲壳虫乐队《help》是哪一年发行的?

甲壳虫乐队《help》是哪一年发行的?

优质回答甲壳虫乐队著名单曲《help》是1965年发行的。

甲壳虫乐队背景:乐队简介

Twist & Shout (TONY"甲壳虫"乐队)是以重唱甲壳虫歌曲而驰名世界的乐队。乐队初始名为"甲壳虫狂"。"甲壳虫狂"是70年代末风靡美国百老汇的著名音乐剧,TONY KISHMAN因成功扮演剧中的Paul McCartney而广为人知。在经久不衰的百老汇记录以及一系列全美巡回演出的巨大成功后,"甲壳虫狂"开始在Beatles的故乡和启蒙地英国伦敦上演。在那里托尼结识了Beatles的制作人,George Martin。

80年代末期,深受观众喜爱的"甲壳虫狂"放下了长达8年的纬幕。辉煌的告别演出给歌迷们留下了生难忘的回忆却也标志着另一篇章的开始--Tony与模仿John Lennon驰名的Jim Owen决定继续传播Beatles的精神和音乐。他们召集了新成员,Carmine Grippo和John Brosnan并命名新乐队为" Twist & Shout"。六位美丽活力的舞者的加盟更为整体节目增加了色彩和动感。

今天,Twist & Shout仍以其精确,完美和独特的风格将Beatles的世纪风采再现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朋友。

演出过的地点

年来,Twist & Shout (Tony"甲壳虫"乐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英格兰进行全国巡回的演出;在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在意大利的卡尔特恩;在日本东京,大阪;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在菲律宾马尼拉;在南非的太阳城;在德国柏林,汉堡,慕尼黑;都进行了成功的演出,好评四起:

媒体评论

《加州水星报》:"棒极了!所有的乐声无可挑剔。"

《长岛先锋》:"Twist & Shout的表演给足了气氛,观众不时地随之摇摆,鼓掌,哼唱。"

德国的《汉堡时报》:"音乐和声音都象极了。几乎可说是真假难辩。"

澳大利亚的《太阳先驱报》:"棒极了的声音,棒极了的音乐,棒极了的服装,棒极了的一个夜晚!"

《日本每日新闻》:"四个完美的甲壳虫。不仅听起来象甲壳虫,其表演更如甲壳虫再现。而6名充满活力的舞者更让观众大饱眼福。"

《拉斯维加斯评论》:"正如甲壳虫乐队,Twist & Shout的四和声很令人吃惊。即使是正统主义者也会很欣赏他们的表演。"

甲壳虫乐队:落入凡尘的音乐精灵

俄罗斯《总结》周刊刊登了德米特里·奥利尚斯基 亚历山大·丘多杰耶夫的文章《四人结伴,放歌天下》,纪念令全球乐迷为之沉醉的甲壳虫乐队。

“甲壳虫”——一支令全球乐迷为之疯狂而又徒生感伤的乐队……

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马丁、林格·斯塔尔,4个来自利物浦、身着褪色牛仔裤、散着零乱头发,包裹在灰露鼠般上中的年轻小伙——一群坠人凡尘的音乐精灵……

《黄色潜水艇》、《神秘之旅》、《昨天》——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激情四溢,一组震撼灵魂的音乐……

“我们头上只有天”

这是列侬那首著名的《想象》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句歌词。称甲壳虫乐队是20世纪全球乐坛的一个奇迹,这毫不夸张。60年代的众多歌星、偶像都已被岁月所吞噬,如雪泥鸿爪,无迹可寻,但唯有甲壳虫从未被人们所遗忘。

收录了当年甲壳虫乐队27曾经典歌曲的精选集《1》在34国的销售排行榜上雄居榜首,单在美国就售出了750万张。

自乐队于1970年解散以后,乐坛不知推出了多少组合,试图填补他们留下的真空。然而,甲壳虫的地位无法撼动!传媒的目光始终聚焦在他们身上:他们是否有意再度携手?

乔治·哈里森——才高天妒

其实,甲壳虫崇拜的最大受害者并不是1980年死于大卫·托普曼枪下的列依,而是这位敏感多思的吉他天才。

自70年代中期起,乔治·哈里森便在拥有120个房间的豪宅中过起了幽居生活。关于他的传闻俯拾皆是,或是说他没日没夜地祈祷、经常穿着法西斯军服操练,或是传他终日伏案作曲,但从不将作品示人,或是说他已经失去理智,将所有访客拒之门外……

在朋友的影响下,他迷上了神秘的印度教,性格也变得郁郁寡欢。看来,玄妙的东方哲学似乎已经令他走火入魔。

他已经有10年没有登台演出了,并且对重组甲壳虫乐队的主张深恶痛绝。他对自己失掉了信心,也让世界感到失望。自1987年以来,他就放弃了个人专辑的创作。然而,一连串的悲剧还是降临到他头上。

1997年,乔治在英国接受了喉部肿瘤切除手术。1999年,精神失常的亚伯·拉姆持刀闯人他家中,向他连刺数刀。1980年列依遇害的惨剧似乎又重新上演了。所幸的是,此人并未携带枪支中生智的妻子用台灯击伤凶手,才避免了天才的过早殒落。亚伯·拉姆被送人精神病院,但哈里森却一直深陷于死亡的阴影之中,难于自拔。

后来,他又被诊断出患有肺部和脑部肿瘤,众多时间都在求医问药中度过。倔强的哈里森对上述一切传闻矢口否认。他已经58岁了,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看到他抱起心爱的吉他。一展歌喉……

麦卡特尼——宝刀未老

命运之神似乎格外眷顾他。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的保罗·麦卡特尼是英国最富有的艺人: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事业和爱情正在向他微笑。

1998年,妻子琳达的辞世令他濒临崩溃,几乎要放弃挚爱的音乐。然而,另一个天使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便是33岁的英国名模希瑟·尔斯。有着天使般容貌和魔鬼般身材的米尔斯同样命运多舛,8年前的一场车祸令她失去了一条腿。此后,她不得不挥泪借别T型台。

两人于1999年邂逅于一次慈善晚会上。两年后,这对恋人便传出了订婚的喜讯。59岁的未婚夫送给对方一枚价值百万英镑的蓝宝石指,并宣布婚礼将明年举行。

麦卡特尼将于11月份推出自己的新专辑,同时进行全球巡演。他的爱好非常广泛,从事音乐创作之余,他也出诗集、画画,还热心公益活动。

林格·斯塔尔——推陈出新

乔治的病情、保罗的婚礼都是非常轰动的新闻,但最令甲壳虫迷兴奋的还是林格·斯塔尔的工作计划。他正在筹备两张“披头士”专辑。第一张将延续精选集《1》的风格,取名为《2》。区别在于前者收录的是甲壳虫最为经典的歌曲,而后者选择的则是知名度稍逊,但却充满新意的唱段,体现的是甲壳虫对音乐新的诠释,估计里边大部分歌曲的调子将较为晦涩神秘。

第二张新专辑还是老歌,只是对其进行了改编并由3员老将重新灌录。迄今为止,甲壳虫乐队的唱片仍然是张张畅销。

如今,在世界著名拍卖行中,甲壳虫乐队私人物品的交易显得非常红火。他们的钢琴、眼镜、西服、乐谱都成为稀罕之物。不久前,克里斯蒂拍卖行推出了列依生前写给保罗·麦卡特尼的一封书信。该信的底价定为11.2万美元。

曾经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记者凯文科尔意外地找回了丢失37年之久的珍贵底片。它们忠实地记录了1964年甲壳虫乐队波士顿演唱会的场面。甲壳虫正是凭借此次巡演而名扬美国。如今,这些老照片已经传遍了世界,成为甲壳虫乐迷的至爱。

甲壳虫乐队,也唱过,挪威的深林

披头士过马路的那张照片为什么经典?

优质回答这张封面引来争相效仿,即使是今天也热度不减。

2.以此为封面的专辑《Abbey Road》是披头士乐队的最后一张专辑,自然十分珍贵。

拓展资料:

Abbey Road

《Abbey Road》是英国摇滚乐队The Beatles发行的第11张录音室专辑。这是乐队录制的最后一张专辑,虽然《Let It Be》是在乐队1970年解散前发行的最后一张专辑。专辑于1969年4月开始录制,9月26日在英发行,10月1日在美发行。

《Abbey Road》被广泛认为是乐队最精致的专辑之一,虽然乐队当时已名存实亡。 虽然乐队内伴随着紧张情绪,但专辑还是受到广泛赞誉,被认为是史上最佳专辑之一。

2012年,专辑在滚石杂志评选的“500 Greatest Albums of All Time”中名列14。2009年,滚石杂志读者也将此专辑选为The Beatles最佳专辑。

参考资料:Abbey Road百度百科

关于曾庆香与王茂华关于如何学习他们精神的演讲稿

优质回答真诚的希望可以帮到您!

在北川县安昌镇彩虹大桥旁边安昌一小就读的孩子,都是汶川大地震中幸存的儿童。每天,他们都要经过安昌镇红绿灯交通岗亭勤务区。这个十字路口是灾后重建的交通咽喉部位,安昌交警中队红绿灯岗亭勤务区域的民警,每天都专门为安昌一小的学生穿越马路留出护送时间。

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平度市的董金凤,200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警察学院。今年1月15日,董金凤作为第七批赴灾区援助队队员进入北川,被分配到北川县交警大队安昌中队工作。

3月5日15时35分,一批小学生排着队,在董金凤的护送下,从斑马线横穿坡度28度左右的马路时,一辆拉红砖的载重拖拉机,因为车重、坡陡,制动失控,快速向孩子们冲来。受到惊吓的王金梅、王雪、杨永欢、魏首发4个小学生,慌乱中跑出队伍,朝着来车的方向跑去。眼看惨剧就要发生,董金凤一个箭步冲上前,用身体挡住4个孩子,并猛力将他们推向安全地带,但她自己已来不及躲闪,整个左脚被拖拉机碾过,痛苦地倒在了马路中间。

赶到事故现场的120救护车马上将董金凤送往北川中医院抢救,但伤势严重,医生清理创口后,立即要求转送绵阳;当天18时57分,董金凤被送往绵阳市骨科医院,3位主刀医生进行了4个小时的手术,使董金凤脱离了生命危险,保住了粉碎性骨折的左脚掌。

3月18日,北京来的专家做了7个小时的第二次手术;3月29日,第三次手术,伤口清理,矫正骨骼……一直陪伴着董金凤的四川警察学院老师赵小琴说,植皮手术后几个月,还有将髋关节的骨头移植到脚上的手术,“但是小董乐观、坚强、自信,积极配合治疗,她希望能尽快站起来,重返岗位。”

躺在病床上的董金凤很羞涩:“当时,没想什么,直接扑上去,就是为了救人,为了对得起自己穿的那身警服。”

董金凤在北川勇救4名儿童的事迹,迅速在北川、绵阳传开,灾区人民以各种方式表达敬意。

安昌一小的肖会蓉老师带着4个获救的孩子赶到医院,孩子们抽泣着,在董金凤脸上亲了又亲。肖会蓉老师说:“人民警察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危险时刻挺身而出,董金凤用自身的模范行为,为我们的学生树立起了社会主义道德楷模的形象。”

好干部龚曲此里

用一生促进民族团结

翻越千年的雪山,驰过峻峭的江谷,在龚曲此里逝世一年后的又一个春天,我们在迪庆高原上追寻他的足迹。

迪庆州德钦县佛山乡纳古村,是龚曲此里生命的起点。1954年7月,一个眉清目秀的男孩在纳古村呱呱坠地。多年后,龚曲此里把自己的生日定在8月1日。他说,我是军人,就和所有的中国军人一起过生日吧。

从儿时起,绿色军营就是龚曲此里美丽的向往。做新衣服要绿色的,玩游戏要扮演当兵的,枯木被他做成了像模像样的步枪……送新兵那天,在乡里当干部的父亲惊奇地看到,站在队伍最后一名的,竟是自己的儿子。

从战士到军分区副司令员,军装是龚曲此里一生的最爱,军装也曾被他的鲜血染红。

1979年春天,龚曲此里与斯那拉姆的大喜日子将至,家里却接到他的电报:“执行任务,婚期推迟。”老父亲连发三封急电,也没能把新郎催回来。斯那拉姆则认定龚曲此里遇到了其他女人,整日以泪洗面。几个月后,家人才获知了龚曲此里参加重大军事行动的消息。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那段血与火的日子留给他的5处战伤,一到阴雨天就钻心的疼。

在抢险救灾的部队中,也总少不了龚曲此里的身影。2006年1月,香格里拉县虎跳镇土官村发生森林火灾,部队紧急出动。在作训参谋沈自军的记忆里,那场战斗异常艰难。扑火点海拔近4000米,上山的坡几乎都在60度,龚曲此里不得不拄着松枝走走停停。每一处扑灭的地方,龚曲此里总要把手伸进余灰里摸摸,觉得太烫,就拧开自己背上的军用水壶,倒些凉水上去。四天五夜后,率部下山的龚曲此里接过村民们献上的哈达,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的嗓子,已被炙热的大火烤成了焦土一般。年过半百的龚曲此里,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牦牛般壮实的汉子了。面对家人和战友们的劝告,他总是那句口头禅——“没事”。下一次,当香格里拉呼唤子弟兵,这个敢于担当的藏族男人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

23岁的洛桑顿珠,是龚曲此里夫妇从孤儿院里收养来的孩子。龚曲此里的儿子龚建平比洛桑顿珠小一岁。在小建平的心里,哥哥的到来,抢走了原本属于他的那份父爱。那年春天,建平和洛桑的班里同时开家长会,无法分身的斯那拉姆央求丈夫一同去参加。一向忙于工作的龚曲此里居然爽快地答应了,让儿子好不得意——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建平有个当司令员的阿爸,这次终于可以让他们瞧瞧了。

没想到,父亲穿着笔挺的军装到了学校,却径直走向了洛桑的教室。同学们说,建平吹牛,那个人根本不是他阿爸!“你不是我哥哥,你是我阿爸捡来的!”回到家里,建平冲着哥哥嚷。话音未落,就挨了父亲一巴掌。这是父亲惟一一次打孩子。他用这种方式,让儿子刻骨铭心地记住了这个道理:“我们家是一个民族大家庭,每个孩子都是阿爸阿妈的亲骨肉!”

从高原搬到昆明是龚曲此里的家人多年的心愿。然而,2008年底,当龚曲此里终于能到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歇一歇,却已到生命的终点。医生们多年没有见过这样严重的病例:心肌细胞严重受损,多次支架手术也无法改善心脏功能。肺部感染严重,胸部发现了四种细菌。作为心梗的并发症,多器官到了中末期……

龚曲此里的心,却还在他的岗位上。第一次手术刚醒来,龚曲此里就拨通了电话:“我恢复得不错,感觉身体没什么事了,过不了几天,就可以回来上班了。”心衰发作的频率越来越密后,龚曲此里再也无法通电话了。他让前来探望的同事耳朵贴近自己嘴,用仅剩的力气,从容地交代一件件未完的工作……

直到今天,人们也不愿意相信他走了。龚曲此里的妻子常常坐在丈夫的照片前幻想,他会不会突然出现在门口,像以前那样大喊“我回来了”?他生前使用的手机,至今仍在接收着人们的问候。

“英雄翁婿”

火海中救孩童身负重伤

3月21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一处民房发生火灾,6个孩子被大火困在放有煤气罐的屋内。住在附近的27岁教师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闻讯赶来,冲进火海,救出了5个孩子,在抢救第六个孩子时屋内煤气罐爆炸,冲击波将王茂华掀出屋外,所幸孩子最终还是被安全救出。6个孩子仅受了轻微的皮外伤,而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则被烧成重伤,两人烧伤面积分别达到98%和85%。由于皮肤溃烂,目前王茂华仅剩2%的完好皮肤,用这2%的皮肤去修复98%的创面,难度极大。

两人目前正在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已平安度过休克关,意识恢复并能够开口讲话,但之后还需进行多轮手术,所需经费将在百万元。得知英雄事迹后,社会各界纷纷为两位英雄慷慨解囊奉献爱心。3月29日,当地政府已决定授予二人“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称号,并授予王茂华“优秀人民教师”称号。

湘赣两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抢救“英雄翁婿”的爱心行动。浏阳女孩邱莹除捐款300元外,每天中午还为护理“英雄翁婿”的家属送来饭菜,至今不辍。慈化镇募集的善款目前已超过25万元。

从大火中获救的6个孩子中,有5人是李兴武老人的孙子和外甥。老人决定拿出20万元来医治孩子们的“救星”。

刘薇、曾庆香

舍身救人事迹感动国人

“央视女记者非亚(真名刘薇)和一名男子携手救人时不幸双双被撞身亡”的消息,近日感动了全国。记者了解到,这位与央视女记者一同救人的英勇男子名叫曾庆香,今年38岁,是江西省信丰县人。当天,曾庆香先救了央视女记者,而后两人又联手救助第三辆出车祸汽车中的被困人员,但不幸被后面快速驶来的车辆撞倒身亡。

3月15日,央视女记者刘薇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而曾庆香的遗体也于当天中午运回了家乡江西安葬。记者当天与曾庆香的家人取得了联系,采访到了这场车祸发生的经过。

曾庆香,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大塘镇万星村人,1972年出生。两年前到北京,和妹妹、妹夫一起在北京市朝阳区孙河附近经营马具生意。3月9日晚,他乘坐妹夫驾驶的小车,与妹妹、妹夫三人谈笑着回家。

“没想到,在回家的途中前方发生了一起车祸。”当天的亲历者、曾庆香的妹夫刘弟元回忆,“当时是晚上10点多钟,我们正行驶在北京北六环小汤山西桥附近,一辆由对面方向行驶的运煤卡车突然侧翻,压断并越过护栏,散落的煤渣倒了一地,致使前方一位女子(刘薇)开的甲壳虫小轿车旋转失控翻车。翻车后,我们看到甲壳虫小轿车的车门一直打不开,车主出不来。我哥哥便说,‘前面的人肯定受伤了,我去看看’。”就这样,曾庆香走到刘薇的车边,帮她把车门打开了,并将她从车内救了出来。

“她(从车内)出来后,身体受了几处轻伤,无生命危险的她借我哥哥的电话,向家人报了个平安。”这时,一辆夏利车又驶入“煤渣地面”而侧翻倒地,损毁严重,在现场的刘薇立刻挂断电话,和曾庆香一起上前救人,可还未到达夏利车门边,一辆面包车又高速驶入了“煤渣地面”,失控撞上了夏利车,间接将曾庆香和刘薇二人撞翻倒地。

“一切发生就在几分钟之内,当时,我们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等我们跑过去,拼命叫他们时,他们俩都已经没有了反应,我哥哥的鼻子、口腔流了好多血……”

3月26日,中宣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刘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追授刘薇“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号召广大新闻工作者向刘薇同志学习。4月1日,赣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曾庆香“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人民网南昌4月19日电 (记者吴齐强)记者今天从共青团江西省委获悉,共青团江西省委近日决定在全省团员青年中开展向青年英雄曾庆香、王茂华同志学习活动,活动主题为学青年英雄,做崛起先锋。

曾庆香,男,1972年8月出生,江西省信丰县大塘埠镇万星村老屋下小组人。2010年3月9日晚10时左右,曾庆香乘车途经北京六环路小汤山西桥路段时,将遇到车祸的央视女记者刘薇救出,并同刘薇一起营救另一位被困人员,在营救过程中被飞驰而来的面包车撞上,不幸遇难。

王茂华,男,1983年出生,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初一(4)班班主任。2010年3月21日下午2点45分左右,塘伯村一村民家中,几个小孩在家玩耍引发大火,王茂华闻讯赶来,同岳父谭良才一起不顾危险,多次冲入火场,陆续将六名被困小孩救出,并在营救过程遭遇爆炸,不幸被严重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98%。

曾庆香、王茂华同志的英雄事迹感人诲人、可歌可学,令人震撼、催人奋进,展现了新时期青年的光辉形象。他们这种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救人的壮举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共青团江西省委 追授曾庆香“江西青年五四奖章”,授予王茂华“江西青年五四奖章”。

共青团江西省委在活动通知中指出,曾庆香、王茂华同志是江西省涌现出来的青年先进典型,是广大团员青年学习的楷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见义勇为、舍身救人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怀,体现了新时期青年纯朴善良、积极进取的优秀品格。曾庆香、王茂华的英雄气概、高尚情怀、优秀品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是“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江西人新形象的充分展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是促进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全省广大青年学习!

据了解,下一步,江西将开展“新江西新青年新标准”大讨论。通过公众互动参与、研讨、辩论等方式,深入开展“新江西新青年新标准”大讨论,在大讨论中引发对该事件的深入思考,进一步彰显当代青年危难时刻所闪耀的人性光辉和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社会价值,唱响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新时代青春之歌

一个简单的名字,一个普通的话句,在任何现时代的江西人心中,都是不平凡的。不平凡的平民英雄:曾庆香,王茂华等。

平时他们和我们一样,没有什么特殊,平时他们和我们一样,吃五谷杂粮,平时他们和我们一样,有七情六欲,平时他们和我们一样,奔走在艰难的生活大路上。

没有人可以想象,救人于危难,他们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安危;没有人可以想象,救人于火海,他们不顾自己的血肉之躯;没有人可以想象他们不知道生的快乐,健康的好处;没有人会反对一个家庭,一家人团团圆圆相存相依。呵!就像绿叶中绽放的花朵,就像寒风中不畏冰雪花梅。平民英雄,英雄平民!

甲壳虫的约翰列侬是怎么去世的?

优质回答约翰·列侬

英国著名摇滚乐队甲壳虫(The Beatles)成员,是至今极少数登上流行乐坛顶峰的人物之一。来自一个破碎的家庭,由姨妈抚养长大。约翰从小着迷于流行音乐,早年就读于利物浦艺术学院。18岁时,母亲死于车祸,这一切在约翰的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人们称他为摇滚战士——为爱与和平的梦想,为平等自由的世界,为心中完美的梦想而战的战士。而他其实更像一个孩子,一个有梦的孩子。这个孩子为了自己的梦从不绝望、从不疲倦……

John Lennon所发掘的东西比任何一位流行歌手都多,包括猫王(Elvis Presley)在内。作为20世纪最成功的乐队中的一员,他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经历过乐队解散的痛苦后,他变得更富有心智也变得愤事疾俗了。他和他的妻子Yoko Ono,试图通过non-musical的手段来拯救世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显得太离谱了。尤其是Yoko Ono象一件牺牲品一样的成了许多人攻击和辱骂的对象。他们的“床上和平”以及对政治激进分子天真而轻率的迎合,都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追求和平,但很遗憾的是没有一件是成功的。但Lennon的成功又在哪呢?那就是在人们的脑子里深深地刻上了一个追求世界和平的概念。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那些反对战争的国家的领导人在不知不觉中就用到了Lennon的那句'Give peace a chance'的歌词。当Plastic Ono Band成员在La Reine大楼录制这首歌的时候,他们肯定没想到这首歌会有这么重要的意义,但自从它在1969年发行了之后,就成为了一首颇具精神意境的歌曲。

1968年,约翰和妻子辛西娅的婚姻破裂,随后遇见了纽约实验派艺术家 - 大野洋子。1969年他们在直布罗陀结婚。约翰·列侬的生命在完成了与大野洋子(Yoko Ono)的结合后,才进入了真正艺术家淡漠率性的创作世界和对人文化历程的真性回归。甲壳虫时期的约翰·列侬是"意外造神运动"的辉煌胜者,幸运的眷顾使甲壳虫成为摇滚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演唱组合和最具才华的艺术家。他们改变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人,把自己的音乐铸进了那代年轻人的生命回忆,把历史熔于了音乐。这种辉煌是艺术成就的终极认可吗?我怀疑,约翰·列侬更不这样以为。这位"不安分"的甲壳虫领袖在他艺术生涯的后半程里,以世俗的贬誉和不理解的惋惜,开始了音乐生命的重生。

大野洋子、一个此后与约翰·列侬朝夕为伴的女子,在此也不能不着以笔墨。1933年2月18日生于东京一传统日本家庭,14岁时全家迁居纽约。60年代初,她在文学、哲学和电影创作等方面就已才华横溢,是当时纽约前卫艺术舞台上的风云人物。70年出版了著名诗集《葡萄柚》(Grapefruit),同年执导电影《羽化登仙》(Apotheosis)和《飞翔》(Fly),作为先锋派电影的代表作入选法国戛纳电影节参赛。她擅长于制造艺术事件,扰乱人们的习惯性思维,对现有的世界观提出质疑。1969年3月20日,他们结婚后,开始了行为艺术的尝试和个人音乐的探索。他们飞到维也纳,在那里发明了一种新奇的沟通方式-在一只大口袋里召开记者招待会,约翰称之为"无偏见的全面沟通";他们周游世界,以"卧床请愿"的方式争取世界和平;他们拍摄手拉手的背裸插页放入新唱片的文案之中;约翰的画展怪诞离奇到警方出面干涉;他还会为"黑豹党"(美国60-70年代的激进黑人组织,主张暴力争取种族平等)剪发募捐……这些行为令人不解而且惊慌,他们看着一个弱小却太有主见的黄种女子把自己的摇滚皇帝带出了故有的"家园",不能接受而且诚惶诚恐。抨击和指责接踵而来,约翰·列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刊的社会版,而不是原有的音乐专栏。然而全新生活的开始让约翰退离了鲜花和掌声围绕的偶像位置,他在音乐、绘画、诗歌的艺术天地里历炼自己的心灵。世俗的阴影赋予了他厚重的悲剧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1969年他与洋子组建了"塑料洋子乐队"(Plastic Ono Band),成员有Eric Clapton、Alan White等,推出了"给和平一次机会"、"寒冷的土耳其"等传世佳作。

70年代,约翰·列侬和大野洋子在纽约格林威治村安家,继续音乐和艺术创作。他的歌曲不再任意掀动排行榜的更替,却深深地发自内心,它们再现了摇滚乐中最具内敛和历史震撼力的东西。乐队专辑《John Lennon - Plastic Ono Band》和个人专辑《Imagine》(想象)、《Mind Games》(思想游戏)、《Walls and Bridges》(墙和桥)、《Shaved Fish》(被屠之鱼)、《Rock'N'Roll》(摇滚乐)、《Double Fantasy》(双重幻想)相继推出。他在音乐里第一次如此自由和真挚地歌唱自己的童年、失去的母亲,歌唱成为可笑的塑料偶像,歌唱被贪婪和偏见所控制的世界。最为不朽的作品当然是1971年10月推出的《想象》专辑的同名歌曲,约翰·列侬以智者般悲天悯人的气质和音乐中朴质感伤的情怀,演练着双重世界里的忧伤与绝望。1980年12月8日晚,约翰在为洋子的歌曲"如履薄冰"配完吉它曲的回家路中,被一名疯狂的持枪者枪杀于自己曼哈顿公寓的门口。他的死震惊世界,葬礼是自肯尼迪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同时他的去世也代表了一个摇滚时代的结束。

约翰·列侬的一生仿佛经历过两次生命,辉煌的偶像生涯和平实的艺术之路为他的生命注入了截然不同的体验,由此他的死也好象是天遣的作弄,好象是上天的安排。前半生的辉煌奠定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归宿,而后半的投入和执着才真正流传了不朽的睿智和虔诚。仅管甲壳虫时期的作品,象《佩勃军士的孤心俱乐部乐队》开创了摇滚乐历史和唱片业中最伟大的创意和最值得纪念的音乐,而不只是停留在偶像音乐的浮夸轻狂与浅薄可笑的层面,可它就象个被宠坏的聪明孩子,乐于接受旁人轻易的夸奖("甲壳虫"音乐的任何革命性和开创性意义都掩盖不了他们自以为是的得意)。只有约翰·列侬才真正归于对艺术如宗教般地虔诚。他有一种抛弃辉煌的智慧和勇气,他甘于牧师般的清平和投入。他的后半生以及最终的离开,真正赋予了摇滚乐内敛和悲悯的涵义。记住约翰·列侬,倾听他的音乐。

甲壳虫乐队资料

优质回答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又译甲克虫乐队)毫无疑问是流行音乐界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歌迷,最为成功的乐队。披头士乐队对于流行音乐的革命性的发展与影响力无人可出其右,对于世界范围内摇滚乐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影响了自60年代以后的数代摇滚乐队的音乐和思想,直接影响了摇滚乐的变革和发展,在英国,披头士乐队更是影响了60年代至今几乎每一支乐队的形成和发展。而乐队中四名伟大的音乐家,特别是约翰·列侬(John Lennon)和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对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后辈摇滚歌手及音乐创作者们的影响持续至今。披头士乐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引领了轰轰烈烈的,被美国称为“英国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音乐文化入侵浪潮,从根本上冲击了美国音乐的基础,彻底埋葬了“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王朝,统治了美国唱片市场,并影响了此后美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对于美国唱片工业冲击形成的影响,时至四十年后的今天仍能找到遗留的痕迹。

虽然从成立到解散,披头士乐队仅仅存在了十年的时间,但是乐队作为一个音乐文化的革命者,他们不仅拥有世界上最高,而且令后人难以企及的唱片销售纪录,而且他们的文化影响力也早已超过了其艺术的本身。披头士乐队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早已成为了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成为了英国文化和英国历史的一个商标,他们中的成员也有被英国女王加封晋爵。披头士乐队引领了六、七十年代世界各个国家的流行文化方向,成为时尚流行的风向标,关于披头士乐队的任何东西全部都成为了最具文化内涵的商品,而披头士乐队曾经使用过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以惊人的天价来拍卖。披头士乐队除了不计其数的登上各种杂志的封面以外,还经常登上世界多个国家的邮票和明信片等纪念品,他们拥有不计其数的相关主题博物馆和纪录片,电影等相关文化资料储存组织。除此以外,在世界上至今仍拥有大量的披头士乐队成员的职业模仿者,以及专业组织和评判模仿大赛的机构和组织。披头士乐队以及披头士文化早已成为人类在20世纪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被永远铭刻,他们作为上个世纪流行文化的商标,从未受到任何的挑战。

回溯披头士乐队的形成、发展以及他们数不胜数的光辉成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最初,这支神话般乐队的开始是从英国名城利物浦开始的。早在披头士乐队录制专辑轰动世界的五六年之前,这支看起来和其他无名乐队并没有太多区别的音乐团体就已经开始了他们传奇般的经历。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流行起了噪音爵士乐,当时只有十几岁的约翰·列侬(出生于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在美国纽约遇刺身亡)就是当时追逐潮流的一个叛逆青年,1956年,16岁的约翰·列侬在利物浦一处教堂里结识了小他两岁的保罗·麦卡特尼(出生于1942年6月18日),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双子星走在了一起。1957年3月,正在高中读书的列侬购买了一把吉他,并且在高中校园里组建了一支名叫Quarrymen的噪音爵士乐队,乐队的名字来源于他们的学校Quarry Bank高中。保罗·麦卡特尼马上就加入了列侬的这支乐队担任另外一名吉他手,不久之后麦卡特尼的好朋友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出生于1943年2月25日,2001年11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因恶性脑肿瘤去世)也加入了乐队成为了第三名吉他手,与此同时也陆续的有其他乐手临时性加入并退出这支高中校园里的乐队,其中留队时间较长的是乐队的鼓手柯林·汉顿(Colin Hanton)他于1957年加入,于1958年退出。最终,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和乔治·哈里森这三名利物浦吉他手在50年代末构成了Quarrymen乐队的核心稳定阵容。

1960年3月,约翰·列侬的大学同学兼好友,才华横溢的贝斯手斯图亚特·苏茨里费(Stuart Sutcliffe,出生于1940年6月23日,1962年4月10日因突发型脑出血病逝)加入了Quarrymen乐队,同时他建议乐队更名为甲壳虫乐队(the Beetles),1960年夏天,Quarrymen乐队把名字变更为银色披头士乐队(the Silver Beatles),一直缺乏固定鼓手的乐队也找到了合适的鼓手彼德·贝斯特(Pete Best,1941年11月24日出生在印度Madras市)加入,同年8月份,乐队正式定名为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随后披头士乐队前往联邦德国的汉堡作为乐队在欧洲的起点,但是汉堡的经历却为披头士乐队泼了一头冷水。在汉堡,劈头士乐队虽然非常成功的在当地的一些俱乐部站住了脚,并且成为了当地一支小有名气且颇受欢迎的乐队,但是在1960年末,由于乔治·哈里森尚未成年,所以他们被西德方面遣送出境,披头士乐队再次回到了英国的利物浦,但是乐队通过在利物浦的一些演出渐渐成为了当地较为知名的小乐队。

1961年3月份,披头士乐队再次回到了德国的汉堡,去作为汉堡歌星托尼·谢里丹(Tony Sheridan)的后备乐队来参与专辑的录制工作,在此期间披头士乐队也创作了一些歌曲,但是没有被发表,不过这些音乐在披头士乐队成名之后陆续的被发行,这些早期作品证明了他们从这时开始就已经开始展现自身的才华了。与此同时,披头士乐队在利物浦的事业发展则日渐辉煌,在当地的俱乐部和酒吧的演出使他们渐渐从一支地下乐队逐渐的走向当地音乐文化的前台,在利物浦和默西塞德郡(Merseyside)地区,披头士乐队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忠实的歌迷和听众群体,而他们在卡文俱乐部(Cavern Club)经常性的演出表演早已成为了流行音乐界的一个传奇,整个1961年,披头士乐队的一系列活动为他们日后的成功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但是同样在1961年,乐队的贝斯手斯图亚特·苏茨里费却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去完成他的学业,保罗·麦卡特尼转而成为了乐队新的贝斯手,乔治·哈里森成为了主吉他手,约翰·列侬担任节奏吉他,彼德·贝斯特担任鼓手,但同时他们在演唱和表演的时候又经常互换和演奏其他各种乐器,而每个人几乎都是乐队的主唱歌手。

在1961年,披头士乐队在利物浦演出和表演的过程中,乐队从最初时候的仅演唱翻唱曲目,到后来乐队成员自行创作歌曲,特别是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两个人相互合作创作了大量在日后脍炙人口的歌曲,同时他们也开始了自己音乐风格的探索,从最初的噪音爵士乐,到逐渐从民谣,布鲁斯,R&B音乐和摇滚音乐中汲取精华加以融合,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开始了在各种乐器演奏技巧并将其融入乐队音乐的摸索。同是在这一年,披头士乐队的忠实歌迷,乐队前贝斯手苏茨里费的女朋友Astrid Kirchherr突发奇想,让乐队的所有成员全部把头发剪成拖把头一样的发型,这一起怪诞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这一发型也成为了披头士乐队成名以后的商标之一,并且带动了后来的流行方向。不过并不是乐队每一名成员都非常乐意把头发剪成拖把头一样的发型,乐队的鼓手贝斯特就特例独行的留着和乐队其他成员完全不同的发型。1961年底,披头士乐队的巨大潜力被利物浦的唱片店老板布莱恩·爱泼斯坦(Brian Epstein,生于1934年9月19日,1967年8月27日由于吸毒过量死于伦敦的家中)所发现,并且在不久之后成为了披头士乐队的经理人,他成功的运作即将把披头士乐队带上世界音乐的颠峰。

1962年1月1日,披头士乐队前往Decca Records唱片公司试音,但是最终被唱片公司管理人员迈克·史密斯(Mike Smith)回绝,并且声称,吉他乐队已经没前途了。此前他们已经被多家唱片公司所拒绝,但是在爱泼斯坦的带领下,披头士乐队再次前往百代(EMI)唱片公司的下属Parlophone公司碰运气,经过试音之后,唱片公司制作人乔治·马丁(George Martin)在1962年5月9日和披头士乐队正式签约。除了忙于和唱片公司的签约谈判,披头士乐队还继续在德国和英国进行演出,而成功和唱片公司签约后的爱泼斯坦开始潜心包装乐队的形象,除了已经形成的发型之外,还在着装等各方面打造披头士乐队,1962年8月16日,不合群的鼓手彼德·贝斯特被爱泼斯坦开除出队,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议,而他的被开除原因也是被传说的多种多样,有说法称贝斯特的离队是因为他不合群体的着装打扮和发型,也有说法称贝斯特是因为古怪多变的性格,以及乐队其他成员嫉妒他良好的形象,特别是在女性歌迷中的地位而被开除,还有说法称制作人乔治·马丁对他的鼓技不满。最终,利物浦土生土长的鼓手林戈·斯塔尔(Ringo Starr,原名Richard Starkey,生于1940年7月7日)被应招入队取代了彼德·贝斯特,而乐队的成员也实现了清一色的利物浦本土化。而1962年对于披头士乐队的另一个重要事件就是乐队的前任贝斯手斯图亚特·苏茨里费因脑出血病逝,年仅22岁。林戈·斯塔尔加入之后,披头士乐队立即开始了乐队第一支单曲《Love Me Do/PS I Love You》的录制。在这首单曲发行之后,顺利的排进了英国单曲榜的前20名,据说爱泼斯坦为了乐队的单曲能够进榜而自掏腰包购买了一万张,同时,披头士乐队也正式成为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固定表演嘉宾,从1962年到1964年,披头士乐队共在BBC进行了50多场表演。

1963年,披头士乐队的第二首单曲《Please Please Me》迅速成为了英国单曲榜的冠军单曲,同时这首单曲也被公认为是“英国入侵”浪潮的标志性单曲。随后披头士乐队发行了第三首单曲《From Me to You》同样成为了英国单曲榜冠军。1963年3月22日,披头士乐队发行了第一张专辑《Please Please Me》,这张专辑在发行之后迅速成为了英国专辑榜的冠军,并且在冠军位置上异常惊人的连续称霸了长达30周的时间,这在英国引起了轰动,上至皇室宗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被披头士乐队的音乐所吸引,无论男女歌迷都为之倾倒,这些狂热者们也拥有了自己的专有名词“Beatlemania(披头士狂)”。披头士乐队的音乐在这时候已经初步成型,他们富有活力的音乐迎合了战后英国新一代的年轻人要求文化解放的思潮,带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同时他们的音乐融合了不同的风格和音乐元素,无可挑剔的音乐旋律以及谐和的音乐融合,兼有活力四射的吉他演奏以及诗意般的歌词和极其富有感染力的演唱,因而迅速主宰了英国的音乐市场,也带动了整个英国文化的发展,保罗·麦卡特尼和约翰·列侬成为乐队音乐创作的核心,两位天才之间的完美配合成为了音乐界的一段佳话。而制作人乔治·马丁卓越的制作才能也被人们所肯定,他完美的理解了披头士的音乐,并且精妙的音乐和器乐编排,成为了披头士音乐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披头士乐队的更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并没有使自己的音乐陷入一个程式化的怪圈,他们并没有使自己的音乐停滞不前,而是不断的摸索前进,进一步的去发展完善自己的音乐风格,并且在编曲,创作,以及器乐的表演方面进一步提高。披头士乐队在1963年底发行的第二张专辑《With the Beatles》,除了进一步的巩固了他们的地位之外,也充分表现了乐队在作曲以及各种乐器的演奏配合和编排上的成熟,他们用多种不同的乐器创造并完美的演绎了许多不同的音乐旋律以及把他们谐和的编排在一起,此时的披头士乐队已经具备了高出其他任何人一筹的王者实力,到1963年底,披头士乐队已经初步的统治了英国的音乐,狂热的歌迷们遍布英国的每一个角落,仅仅发行了两张专辑,但是披头士成为了文化现象。

大西洋对岸的美国显然不会对英国的疯狂充耳不闻,百代公司在美国的伙伴Capitol公司成为了最先的获益者,他们发行的单曲迅速席卷了美国的单曲榜,1964年初,Capitol公司发行了披头士乐队第一张美国专辑《Meet the Beatles》,结果他们在美国引起了并英国更剧烈的疯狂,专辑发行后不久,披头士在电视节目《The Ed Sullivan Show》中出现,结果吸引了全美超过七千三百万的观众收看,美国同样出现了极大量的披头士狂热者,披头士乐队成为了美国最受欢迎,最具轰动效应的乐队。同样,由于披头士乐队的出现,也掀起了“英国入侵”浪潮。从此之后,披头士的每一张专辑,每一首单曲都可以在大西洋两岸非常轻松的成为排行榜的冠军。他们对于唱片市场的统治地位,再没有任何人和乐队可以对他们形成任何冲击。1964年,披头士乐队出演了第一部电影《A Hard Day's Night》在这部类似于自传性质的电影中,除了电影上的欢快活泼的音乐喜剧形式赢得了巨大的票房成绩和影评界的广泛好评以外,乐队贡献的电影原声更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列侬和麦卡特尼的完美依然在继续,英国摇滚风格的音乐除了在英国引领音乐的发展之外,还逼迫着美国的一些慢节奏民谣歌曲风格的乐队和歌手投入到了摇滚音乐之中,就连美国音乐的象征“猫王”埃尔维斯也开始做出变化以对拯救自己的音乐市场做垂死挣扎。在这部电影原声中,乔治·哈里森受到了美国“革命的音乐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扔掉木吉他,拿起电吉他唱摇滚的影响,第二个拿起了电吉他来演奏摇滚歌曲,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直接推动了摇滚音乐革命性的变革并影响了摇滚乐以后的发展。

随着披头士乐队成功的冲开美国唱片市场的大门,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等众多的英国乐队在此后一拥而上,从根本上冲击了美国音乐市场,“英国入侵”轰轰烈烈的在更大范围内展开了,但是始终没有任何乐队对披头士乐队的地位形成威胁,而披头士乐队和鲍勃·迪伦一起成为了后来摇滚乐发展的教父级人物,英国的众多乐队影响了此后的数代美国摇滚音乐歌手和乐队的风格和思想。从1964年到1965年,披头士乐队又发行了《Something New》,《Beatles for Sale》,《Beatles '65》,《Beatles VI》,《Help!》,《Rubber Soul》等多张专辑和电影原声,这些专辑除了继续轻易的获得巨大销量以外,虽然某些部分带有商业催生的色彩,但是绝大多数在音乐上也是不断的进步,在吉他演奏和其他各国乐器的使用融合上,披头士依旧是世界领先,并且他们不断的汲取其他音乐人的精华,列侬就从鲍勃·迪伦的歌词创作中吸取了很多非常优秀的经验,并且表现在了自己的音乐中,这种不断追求进步的状态使得披头士在音乐领域保持着持续进步的辉煌成就,而这期间的一些单曲也呈现出民谣和乡村风格,并且更多的注重了列侬和麦卡特尼个人感情的表达。除了发行专辑以外,披头士还增加了全球性的巡回演出,这使他们的辉煌和巨大的影响里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他们的歌迷开始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同时,他们所主演的电影《Help!》在票房商业取得了更为巨大的成功。

1966年,披头士乐队又发行了专辑《Revolver》,这张专辑依旧在世界范围内热销,不过这张专辑的风格却开始更加趋向于迷幻音乐,虽然这种变化是非常成功的,编曲,旋律,吉他的表现都依旧是协调组织的非常完美,但是此前听多了披头士那种摇滚风格的歌迷却有一部分声音认为披头士应该继续自己的器乐和声乐表现非常完美的摇滚乐风格,而不应该趋于迷幻色彩。尽管有不同声音,但是绝大多数的披头士狂热者仍旧继续着自己的狂热,专辑中多首单曲仍然在世界各国轻松的成为排行榜冠军,续写着披头士乐队以前的辉煌。在1966年发行的另一张专辑《Yesterday.And Today》封面却引起了相当巨大的争议,由于封面的生肉以及屠杀玩具娃娃的封面来抗议Capitol唱片公司控制他们唱片在美国市场的生杀大权,结果这些唱片在送往唱片店不久尚未发行的时候就被封存禁止发售,直到一个星期之后封面重新换成了普通图案之后才再次上市发售,而现在拥有那张专辑原始封面的唱片其珍藏价值早已超过数万美元。同年,乐队又因为列侬的“披头士比耶稣更受欢迎”的言论而一度遭到了电台和媒体的封杀,但是这只持续了很短时间媒体就妥协了,在披头士道歉之后,他们重新对披头士敞开了大门,似乎披头士确实比耶稣更受欢迎。但是乐队在1966年8月29日结束了在旧金山Candlestick公园的演唱会之后,就宣布暂停巡回演出,集中精力在录音室去做音乐创作。但是媒体却广泛的认为乐队即将解散,特别是乐队的成员在注重乐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了个人音乐的发展,更加刺激了这种说法的蔓延,不过披头士最终以新单曲核心专辑的发布而彻底打消了媒体的各种猜测。

1967年,披头士乐队发行了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这张专辑不仅让披头士继续着流行和摇滚乐界的统治性地位,同时也是披头士出色的迷幻音乐专辑,多种乐器的混杂以及多首歌的混录等,旋律、编曲、歌词、器乐等各方面仍旧是无可挑剔,同时专辑中歌词所流露出的嬉皮士态度,再一次代表了当时社会上年轻人的思想,披头士再次代表了年轻一代的文化思潮,因而虽然他们的迷幻音乐以及生活上开始服用迷幻药的做法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不过披头士却依然扮演着青年人先锋的角色,披头士依然是文化的先驱,不过他们的音乐却开逐步的离开摇滚乐转而向着流行音乐的方向发展和变化。1967年8月27日,披头士乐队的经理人,为乐队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爱泼斯坦由于吸毒过量而死在了伦敦家中,种种迹象表明,爱泼斯坦可能是蓄意服毒过量自杀。失去了经理的披头士突然变得有些混乱无主,他们自编自导拍摄的第一部电影《Magical Mystery Tour》在BBC播出,但是最终遭到评论界的口诛笔伐以及媒体的刁难,虽然电影的原声专辑仍旧受到了歌迷们的疯狂欢迎,但是这一切却成为了披头士乐队出现崩溃的开始。

1968年,披头士乐队在爱泼斯坦去世之后建立了自己唱片公司Apple Records,用来管理和组织乐队的财政问题。但是披头士乐队成员多年来对于印度宗教的追捧却在这时达到了极至,他们偷偷的来到了印度,潜心修行印度宗教,但是随着媒体的刁难和追逐,乐队成员最终被迫离开了印度,并且放弃了宗教方面的学习。同时由披头士乐队制作音乐的另一部动画片《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再次遭到媒体和批评家们的责难,不过歌迷们的狂热并没有受到丝毫的减弱,影片同名主题歌《黄色潜水艇》也已经成为了披头士的经典作品之一。1968年末,披头士乐队发行了双唱片的专辑《The Beatles [White Album]》,这张专辑在进一步巩固他们在歌迷群体中影响力的同时,又重新赢得了各方的好评,重新证明了乐队成员的大师级水平。在这张专辑中,披头士乐队放弃了迷幻音乐,转而继续坚持以吉他为主的摇滚乐,并且继续展示他们的多种风格融合以及多种乐器的演奏能力和编曲等才华,这张专辑也成为了披头士乐队最经典的专辑之一。但是在专辑辉煌的背后,披头士乐队不可调和的原因逐步的被暴露出来了,与早期音乐创作和表演时相比,此时的披头士音乐已经开始出现个人化程度过高的现象,一首歌并不是由集体或者个人创作出来之后再由乐队集体来表演,而是某个人创作出来一首完全适合自己来演唱或者表演的歌曲,由个人展示才华,乐队的其他成员只是伴奏,在歌曲中并没有什么表现机会,这种现象最为突出的就是两大天才列侬和麦卡特尼,两个人只创作适合自己个人的单曲,而越来越少的为乐队整体创作音乐,这是乐队的集体音乐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列侬和麦卡特尼两个人明争暗斗的恶性竞争,各自创作各自的音乐,并且在爱泼斯坦去世之后,列侬和麦卡特尼两个人都希望能够由自己一个人统领乐队,但是双方又不能相互心服,而只能暗地斗争,并且屡次在录音室争吵,列侬还在此期间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更为棘手的是,在列侬和麦卡特尼明争暗斗的同时,同样富有创作才华,特别是极其富有编曲作曲以及演奏天赋的乔治·哈里森也渐渐因为自己年龄最小而在专辑制作时受到的一些不太公正的对待而感到不满,比如更少的作为领唱,创作的单曲也更少的被收录在内等情况,同时乐队的相对内敛的鼓手林戈·斯塔尔也开始不能忍受由于不是乐队原班人马而受到的各种不平等对待,比如平时基本看不到斯塔尔担任领唱,甚至连乐队的合影中,斯塔尔的单人照也是四名成员中最少的。披头士乐队不可调和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乐队团结的危机一触即发,所幸的是,当时的媒体在此时尚未意识到这些问题。而与这些矛盾同时出现的还有列侬的爱情问题,列侬此时已经和日本女星小野洋子(Yoko Ono)深深的坠入了爱河,尽管遭到了乐队其他成员以及大量歌迷的一致批评,但是列侬依然是执著的和这个日本女人在一起,并且因此时常影响乐队的计划。

1969年初,披头士乐队的成员间再次出现了分歧,麦卡特尼主张乐队重新恢复大规模的巡回演唱会,但是其他人决定继续在录音室内录制新专辑,并且暂定名为《Get Back》。但是乐队的录制计划却非常的不顺利,麦卡特尼表示不同意,而哈里森又暂时性离队,并且在归队以后带来了美国的键盘手比利·普雷斯顿(Billy Preston)作为乐队固定的键盘手,同时为了缓和一下乐队四名成员间的不和谐气氛。但是遗憾的是乐队新专辑的计划最终流产,乐队此后只是为一些电影和电视节目录制了少量的几首单曲而已。随后在1969年1月30日,披头士乐队在伦敦Apple Records唱片公司的房顶上举行了即兴的小型演唱表演活动,但是在表演结束之后没有人会想到这竟然是他们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公开表演。但是在1969年春天,披头士乐队原本准备录制的专辑中最好的两首单曲《Get Back》和《Don't Let Me Down》以单曲形式发表,并且依旧在全世界各地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歌曲,世界上的披头士热潮并没有降温,大量的披头士狂热者们依旧保持着狂热。可是更大的矛盾在不久之后到来,保罗·麦卡特尼在3月12日和美国摄影师琳达·伊斯特曼(Linda Eastman)结婚,几天之后,约翰·列侬也正式迎娶了日本女星小野洋子,关键的问题随后出现,麦卡特尼坚持由自己的岳父李·伊斯特曼(Lee Eastman)作为乐队的新经理,但是乐队的其他成员最终聘请了美国商人艾伦·克莱恩(Allen Klein)担任了乐队的经理。披头士乐队在1969年中期最后一次走进了百代公司的录音室,和制作人乔治·马丁一起去录制专辑《Abbey Road》。这张专辑中,尽管多个部分是四名成员分开录制的,但是乐队却达到了非常惊人的统一,四名音乐家在这一时间里又重新发挥出了最高的艺术水平,同时在音乐旋律,编曲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和谐,而在歌曲的音乐音乐创作方面,哈里森也和列侬以及麦卡特尼平分秋色。乐队成员间最后的努力最终缔造了这张完美的专辑。最终这张专辑在市场上又继续了披头士的时代,疯狂的披头士迷们继续无限制的发挥着自己的热情,然而没有人会想到此时的披头士乐队,解散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而此时由于披头士乐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行过公开表演,以至于在美国大陆产生了许多谣言,有一种说法认为麦卡特尼已经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因车祸而去世,现在只不过是一名出色的模仿者替代了他,而这些想象力丰富者们的依据则是根据唱片封面的艺术抽象性来判断出来的。然而真实的是,1969年9月,约翰·列侬提出退出披头士乐队,但是由于此时的披头士乐队正在于百代公司商谈续签合同的问题,列侬退队的事情就被临时搁放下来。

进入1970年,披头士乐队再也没有录制一首歌,乐队的成员只是分开后,独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列侬和小野洋子为自己的乐队操劳,麦卡特尼准备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哈里森和其他乐队一起做巡回演出,斯塔尔则在拍摄电影,仅仅在一些公开露面的时候举在一起,并且形式上否认有关解散的传闻。整个世界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支正处事业颠峰的伟大乐队即将解散。1970年春天,由于需要再进行混音制作的1969年初录制的单曲加工制作完成,并且作为电影原声《Let It Be》正式面世,但是由于录制时间等原因,《Abbey Road》通常被认定为披头士乐队的最终专辑,不过这张专辑依然在全世界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绩,因为此时的披头士热潮并没有减少。但是在这张专辑发行之前的1970年的4月10日,保罗·麦卡特尼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他将退出披头士乐队,从此也宣告了伟大的披头士乐队即将进入历史。最初的时候由于人们还不了解情况,所以率先提出离队的麦卡特尼受到了歌迷和媒体的巨大压力,但是当一切渐渐清楚之后,人们似乎认为四名伟大的音乐家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注定了乐队的解体。而从乐队解体以后,Apple Records唱片公司也有名无实。1970年10月31日,麦卡特尼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完全解散披头士乐队,并且禁止乐队重组,经过长达一年的审理辩论之后,最终诉讼被法庭批准,披头士乐队从此以后再无任何希望重新复合。

披头士乐队解散以后,乐队的成员也各自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自己的事业,哈里森在列侬和麦卡特尼的阴影里得不到施展的才华终于得以在世人面前展现,他组建了All Things Must Pass乐队,列侬则和妻子继续经营着自己的乐队(Plastic Ono Band),麦卡特尼的单飞生涯最为成功,他的Band on the Run乐队在商业上及评论界都获得极大的成功,在流行音乐界和摇滚音乐界续写着自己的辉煌,而最不顺利的则是斯塔尔,并没有太多创作才华的他在70年代初的时候只能是频繁的帮助各个前队友,做一些伴奏工作,并没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问世。经过70年代之后,列侬的音乐在独立发展后越来越拥有伟大的思想和深意,歌词方面的造诣越来越深,而麦卡特尼则依旧保持着音乐的美妙旋律,哈里森依旧在器乐的表现上超出其他前队友,而斯塔尔则只能创作出相对不错的音乐,渐渐的趋于平庸,但是仍旧是一名优秀的音乐家,单曲和作品都曾经达到过非常辉煌的高度。应该说在70年代的时候,披头士的成员们由于披头士狂潮的延续,依然能够续写着自己乐队的传奇和辉煌,并且取得伟大的商业成就/ca>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甲壳虫车祸事故现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