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戈萨手稿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萨拉戈萨,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扬·波托茨基《萨拉戈萨手稿》读后感
优质回答扬·波托茨基《萨拉戈萨手稿》读后感
作者简介 · · · · · ·
扬·波托茨基
Jean Potocki
波兰贵族、旅行家、人种学家、埃及古物学家、语言学家、旅行家、启蒙运动期间受欢迎的作家。他的人生经历和功绩,使他在波兰成为一个传奇人物。在波兰之外,他以《萨拉戈萨手稿》闻名。
1761年,他出生在波兰一个贵族之家。在日内瓦和洛桑接受教育,两次在波兰军队服役,担任工程兵团指挥官,还曾以马耳他骑士团新人的身份在战舰上待过一段时间。他在法国待过一段时间,随后回到波兰,成为知名出版家,出版报纸和小册子。1788年,他在华沙成立自由出版社,创建了这座城市的第一个自由阅读室。
1790年,他乘坐热气球在华沙升空,成为波兰第一个乘坐热气球的人,此举为他赢得巨大声誉。他结过两次婚,有五个孩子。他的第一次婚姻以离婚收场。从他的两次婚姻中诞生了许多诽谤性的传闻。1812年,他心力憔悴,身体状况恶化,回到在波多利亚的庄园。他在人生的最后两年里完成了小说《萨拉戈萨手稿》。1815年去世,享年54岁。
*********************************************
方颂华 | 译者
南京大学法语系硕士,现居上海。主要译作有《吾栖之肤》《自由》《感谢这一刻》《欧洲思想的危机》等。
《萨拉戈萨手稿》:那些注释,就值得我们一页页地认真读
优质回答1720年是扬·波托茨基的《萨拉戈萨手稿》的时间切入点,那时,葛梅莱斯大家族已经在俗世蛰伏到了第52代大族长。 葛梅莱斯的第52代传人在经历过最暴风骤雨的人生后,决定要过闲云野鹤的生活。想要如愿,他必须替葛梅莱斯大家族寻找到新一代族长也就是第53代传人。 这是一次慎重的选择,族人们都认为葛梅莱斯大家族已经不能再这样蛰居下去,他们希望第52代族长替他们挑选的第53代族长能将第一代族长藏在由他本人建造的葛梅莱斯宫城堡里的财富,换回葛梅莱斯大家族曾有的世界地位,甚至胜于往昔。
阿方索,一个西班牙年轻的军人,因为在萨拉戈萨围城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腓力五世任命为瓦隆卫队的上尉。从萨拉戈萨出发去马德里上任,阿方索可以走一条非常安全的大路。那样的话,抵达马德里要比走莫雷纳山区多出许多天,这是阿方索不能容忍的,因为,他要用尽早出现在瓦隆卫队的方式,向腓力五世宣誓忠诚。那么,就穿过莫雷纳山区?莫雷纳山区有鬼怪出没,虽然只是传说,可一旦决定走莫雷纳山区的山间道路,阿方索还是颇觉恐惧的,而恐惧,还真的降临了。在莫雷纳山区的第一晚,阿方索就尝到了一夜间从天堂到地狱的滋味。
虽然作者是生活在18世纪中后期和19世纪初年的波兰贵族,书的勒口又说,《萨拉戈萨手稿》是扬·波托茨基穷尽他生命中最后两年的时光戮力完成的(所以,整本书后半段的故事情节发展得有些匆忙),那么, 《萨拉戈萨手稿》的完成时间约在1813年到1815年间。《萨拉戈萨手稿》完成后并没有"整本书"出版,而是用各种书名分册出版了好几次。扬·波托茨基去世一个半世纪后,也就是1989年《萨拉戈萨手稿》才得以完整出版。
这样一部汇聚着作者才华、阅历、知识和见识的小说(称其为小说,是简单化了《萨拉戈萨手稿》的文本样式),何以要经过这么漫长的等待才能完整地与读者见面?中译本印在封底上的那句话透露了一二?那句话说:堪比《十日谈》和《一千零一夜》。既然已经有了《十日谈》和《一千零一夜》,又何必再多一本《萨拉戈萨手稿》?事实上,相比前两者,《萨拉戈萨手稿》要更加丰厚,丰厚到仅仅因为书里的那些注释,就值得我们一页页地认真读完厚达800多页的《萨拉戈萨手稿》。
那么,那些注释都向读者普及了哪些知识?
一、那些历史大事件: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王位空缺,法国波旁王朝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发的欧洲大部分国家参与的大战。
这条注释出现在阿方索从萨拉戈萨出发去往马德里行程的第3天,主讲人为阿方索。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发生在公元1701年至1714年间,战争结束6年后阿方索踏上了赴任瓦隆卫队上尉的惊险、刺激、甜蜜又匪夷所思之旅。扬·波托茨基何以要将6年前的西班牙王位战争扯进《萨拉戈萨手稿》?阿方索的父亲自始至终参加了西班牙王位战争并因此荣获瓦隆卫队中校的职位,并得到了一位葛梅莱斯小姐的芳心—— 年轻的西班牙军官阿方索何以得到葛梅莱斯大家族第52代大族长的青睐?作者在阿方索出发后的第3天就交代了,只是,我们要读到阿方索去马德里行程的第60天以后才能体会到——这也正是《萨拉戈萨手稿》的阅读快感, 在堪比探案小说的紧张中,那些或从来不知道或已经淡忘的历史知识,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窥到了。
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同级别的历史事件,多次出现在《萨拉戈萨手稿》的注释里, 比如,倭马亚王朝的兴与衰、帝国圈的形成和历史作用、西西里王国的活动轨迹,等等,它们都被作家嵌入在精彩纷呈的故事里,就灌输历史常识的角度而言,《萨拉戈萨手稿》做到了寓教于乐。
二、那些历史名词:
瓦隆卫队——是1537年由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创建的步兵部队,主要在西属尼德兰招募人员,任务主要是维护西班牙内部的安全,后整编入西班牙王家卫队。
这条注释,出现在中译本的第2页,那时,刚刚获得任命的阿方素才告别萨拉戈萨的亲人和一班好友。主讲人也是阿方索,作者通过他向读者交代了《萨拉戈萨手稿》的故事背景,像 奥拉维德伯爵、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神圣兄弟会 等等在1720年人们耳熟能详的人名、地名等,经由历史尘烟的堆叠已经少有人知道这些人名、地名背后的意味了, 比如那条朝圣之路的来龙去脉,非天主教徒又有几人能明白,从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到德孔波斯特拉,何以年年会有那么多人在其间风尘仆仆地徒步?
类似"瓦隆卫队"这样的历史名词,相比历史大事件,出现在《萨拉戈萨手稿》的注释里的频率,就更高了: 哲学家塔楼、萨莱诺医学院、犹太浪人、圣女大德兰……每一个历史名词背后都是一个历史事件, 作者一一推出这些历史名词时总是听从故事的召唤,这就使得我们在接触这些历史名词时有很强的代入感,兴高采烈中就掌握了这些历史名词。
三、那些宗教名词:
敌基督——为《圣经》用语。据《约翰福音》所载,敌基督意思是"取代基督",否定基督,否定耶稣是神的独生子,否定耶稣是道成肉身。他自称为基督,就是敌基督。
这条注释,出现在阿方索第一天晚上入住达马加旅店后的艳遇故事中。作者让阿方索的艳遇对象、两姐妹中的艾米娜讲述"葛梅莱斯宫城堡的故事",其实是拉响预备铃告诉读者阿方索与葛梅莱斯大家族的关系,可是, 将《萨拉戈萨手稿》读到第21页时,我们通常只来得及关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根本没将注意力放在这本书的又一个重要母题, 亦即 18世纪欧洲宗教纷争的复杂境况。 其实,非教徒想要搞清楚世界上几大宗教之间的相向或向背,很难。 但扬·波托茨基的超强写作能力让他在推进情节发展的同时,也简单明了地交代了犹太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等几大宗教发展的线路图,令读者非常受用。
类似"敌基督"的宗教名词,在《萨拉戈萨手稿》中还有许多, 拿撒勒人、陶、拉比、圣雅各、术士西门、艾塞尼族、麻葛教、萨比教、耶西迪人、伊玛目…… 阅读《萨拉戈萨手稿》时,一遇到这些宗教词语, 我们叹服就扬·波托茨基丰厚的学识和才华之余,也惊讶他是怎么做到的,能将这些非常缠夹的知识用最易于接受的描述呈现在更衣室中。
四、被作者特别写进故事里的三本书:
《光辉之书》 ——是卡巴拉秘法的的最基本文献,它是十三世纪左右由摩斯·本·谢姆托·德·莱昂阿拉米语写成的,但作者将其托为犹太教法典编撰者西蒙·巴·约海之作。该书还有一些附文,其中包括《秘法书》、《大评注》、《小评注》。此外的评注用的是"评议会"一词,该词起初特指耶路撒冷的一个大议事会,后来有泛指某些与法律相关的圣书评注。
《七十士译本》 ——是新约时代通行的旧约希腊文《圣经》译本。这个一本普遍为犹太教和基督教信徒的认同。全书除了包括今日通行的《圣经·旧约》,还包括次经和犹太人生活的文献。
《太阳神的学问》 ——是一部实际由新柏拉图主义作家写于公元4世纪的伪经,作者托名"三信伟大的赫尔墨斯"。"埃及祷告书"是对该书的部分意译。
因为没有读过上述三本书,关于它们我只能做文抄公。之所以要一字一句地将三本书的内容简介分享给大家,是因着这三本书产生了一个想法: 人类的思想能力未必随科技发展而递进,所以,这三本很老的书,不会过时,值得我们了解一下。
五、那些也许已经绝迹的日常用品:
没食子——是没食子蜂寄生于壳斗科植物没食子树幼枝上所产生的虫瘿。没食子酸是制墨的原料。
陪媪——是西班牙等国旧时陪伴少女和少妇的年长妇人,是她们行为的监督人。
足丝——从瓣鳃类动物足部略近中央的足丝孔伸出的,以壳基质为主要成分的硬蛋白的强韧纤维束。
大流克——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金币名称,自大流士一世时期开始铸造。重约8.4克。
多布隆——是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古金币。
半丧服——指重孝期后穿得黑白色或淡紫色丧服。远亲去世时也可穿这种丧服。
摩洛哥革:是打光以后在潮湿的状态下以手工在粒面上搓成独特的细碎石花纹或大头针花纹的皮革。从严格意义上说,摩洛哥革专指只用漆叶糅剂鞣制成的山羊皮革。
斯库纳——意大利从16 到19世纪的通行货币。
……
这些在历史教科书里也许读不到的往昔生活的印迹,有时候比正史更有意思,甚至更接近历史真相。 阅读《萨拉戈萨手稿》,最喜悦的就是能读到这些已经没入尘埃的生活印迹 ——假如不修读欧洲国别史,这些生活印迹,我们很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接触不到。扬·波托茨基把这些有意思的细节写进了阿方索的"六十六日谈",故事因此更精彩,也更具史料价值。
写在《萨拉戈萨手稿》每一页尾端的注释,所包含的内容何止五项! 比如,大量的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和人物, 只是因为希腊神话几乎深入到了每一个热爱文学、热爱文化的读者的心里,就不想在这里赘述了。
想啰嗦的,是这本书的结构。说起来是阿方索行走在莫雷纳山区里的66天里所讲述或听到的故事,谁都知道,那时扬·波托茨基精心构思后呈现给我们的体裁。一个故事套叠一个故事,又能自如地从套叠中抽离出来,个人认为,这并不容易。最后一个故事,是第52代葛梅莱斯大族长无奈地交代给阿方索,葛梅莱斯宫城堡里的黄金已经开采殆尽,城堡只剩下了一个空空如也的山洞——我怎么觉得扬·波托茨基匆忙草就的这个结尾,很意味深长呢?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萨拉戈萨手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4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