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C投资西甲有什么要求吗-cvc investment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CVC投资西甲有什么要求吗,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孙强的个人履历
最佳答案1975年, 应征入伍,在北京军区空军航空修理厂服役四年,负责检修战斗机飞行仪表。
1978年, 复原回杭州,在浙江省水利局任职,秋季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年后因成绩优秀、考入研究生而提前毕业。大学一至二年级期间,孙强翻译并出版了了6本美国名作: 《莫扎特传》、《马克吐温自传》、《流动的圣节 - 海明威回忆录》(A Movable Feast)、《肖邦》(Chopin)、《起源》(Origin, 达尔文传),以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萨克·辛格(Isaac Singer)的名著《童爱》(Shosha),分别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和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1年, 考入研究生级的联合国(United Nations)译员训练班,接受为期两年的专业同声传译培训,毕业后获得北京外国学院文学士及联合国译员训练班研究生证书。
1984年-1987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秘书处任译员。
1987年-1989年,就学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劳德研究院,获工商硕士( MBA)及国际管理双硕士(MA)学位。
1989年-1992年,在纽约华尔街的乐柏克公司(Lepercq de Neuflize) 从事兼并和收购(杠杆收购)以及直接投资工作。
1992年-1995年,在高盛(Goldman Sachs) 投资银行部纽约及香港两地任职,协助创建高盛的中国团队。后转入高盛直接投资部(Principal Investment Area)。
1995年,加入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开创其中国业务,后负责亚太地区业务,任董事总经理、亚太区主席、华平全球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
2002年,创办中华股权投资协会(China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 CVCA)并担任前两届理事长。
2006年,创办中华地产开发投资商会(China Real Estate Developers & Investors Association, CREDIA), 并担任常务副理事长至今。
2015年,离开华平,创办黑土地集团,希望推动农业现代化。
银行并购案例
最佳答案米塔尔并购华菱管线
2005年1月,作为华菱管线的控股股东,华菱集团与米塔尔钢铁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前者将其持有的华菱管线74.35%国有法人股中的37.175%转让给米塔尔。转让后,米塔尔与华菱集团在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此后,随着国内钢铁行业新政策出台,明确规定外商不能控股国内钢铁企业的背景下。并购双方重新谈判,米塔尔钢铁公司同意其购入的股权减少
0.5%,以1%的股权差距屈居第二大股东。
凯雷收购徐工机械
2005年10月,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与国际投资机构凯雷投资集团签署协议,凯雷出资3.75亿美元现金购买徐工集团全资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85%的股权。由于徐工机械持有徐工科技43%的股份,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徐工科技的控股股东将变为凯雷投资。
拉法基控股四川双马
2005年11月,全球最大水泥企业拉法基公司与其合资公司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以3亿元的价格完购四川双马投资集团。由于双马集团持有四川双马66.5%的股权。经过此次股权变更,拉法基瑞安将成为四川双马的实际控制人。
大摩、IFC投资海螺水泥
2005年12月,海螺水泥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海螺集团通知,海螺集团已与战略投资者MS Asia Investment Limited和国际金融公司(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之一,下称IFC)签署协议,拟将其持有的公司13200万股和4800万股国有法人股分别转让给MS和IFC。
阿赛洛入股莱钢股份
世界第二大钢铁商阿赛洛股份公司旗下全资企业———阿赛洛中国控股公司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2月在济南签署了《股份购买合同》,阿赛洛中国以约20.85亿元人民币收购莱钢集团所持莱钢股份35423.65万股非流通国有法人股,占莱钢股份总股本的38.41%。在收购完成后,阿赛洛中国与莱钢集团并列莱钢股份第一大股东。
中石化整合旗下A股公司
2006年2月,中石化发布公告称,以现金整合旗下石油大明、扬子石化、中原油气、齐鲁石化4家A股上市公司,以现金要约的方式收购旗下4家A股上市子公司的全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其中用于流通股部分的现金对价总计约143亿元。
Holchin B.V.吞下G华新
2006年3月,华新水泥公告称,将向其第二大股东Holchin B.V.定向增发16000万股A股。此前,拥有世界水泥市场份额5%的全球最大水泥生产销售商Holcim Ltd.通过全资子公司Holchin B.V.持有华新水泥8576.13万股B股,占公司总股本26.11%,是第二大股东,仅次于由华新集团27.87%的比例。华新水泥股改后,Holchin B.V.将成为其大股东。
海螺水泥拿下巢东股份
巢东股份2006年5月公告称,该公司控股股东安徽巢东水泥集团拟将所持公司全部股份转让给海螺水泥和昌兴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其中,海螺水泥拟受让巢东集团持有的巢东股份3938.57万股;昌兴投资受让8000万股。
CVC或将控股晨鸣纸业
晨鸣纸业2006年5月公告称,同意亚太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VC Asia Pacific Limited)(代表其所管理的投资基金,以下简称“CVC”)以认购公司向其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对公司进行战略投资。晨鸣纸业将向CVC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将达50亿元。此次增发完成,CVC持股比例将达到42%左右,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英国私募slq0尽2015
最佳答案一、作为基金业发源地的英国公募基金行业
1.英国基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基金作为一种为一般公众服务的社会化理财工具,最早起源于英国,其发展历程如下:
截止2012年末,英国基金业管理资产规模9388亿美元,全球排名第7位。从基金分类来看,单位信托总资产规模已达到了2773亿美元,数量达到529只,分别占英国基金总资产规模与总数的13.48%和10%。投资信托基金依旧是封闭式基金的主流在英国基金总数和总资产中分别仅占比达5%和3.42%。英国的OEIC占比达到35%,仅次于排名第一、占比47%的开放式养老基金,成为机构投资者与零售、私人投资者的集合理财首选产品。
从基金投资资产结构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占主导,比例为56%,固定收益类基金占比2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他投资类型基金占比不足20%。从销售渠道来看,其渠道构成也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已形成综合性、立体化的基金营销系统:主要包括基金公司直销、银行代销、理财顾问、机构专户及私人银行等。
金融危机之后,独立理财顾问(Independent Financial Adviser, IFA)渠道逐渐替代银行代销占主导地位。目前,英国已有11000多家理财顾问公司,超过3万名理财顾问,通过他们销售的基金占零售总额的80%,占销售总额的50%。
2.英国基金业发展经验
(1)自律性协会以保护所有投资者为中心对基金行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英国具体的共同基金投资管理实体是各类民间管理协会,如共同基金协会、投资顾问协会、投资信托协会、基金经理人协会、证券投资协会等。协会通过对会员资格的审查进行自律性管理,凡是从事共同基金业务的任何个人和机构,都需要获得某共同基金协会的会员资格,协会有权对违反规定的成员取消会员资格,使其不能再从事共同基金业务。
各协会对共同基金的投资进行风控限制,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自律性协会作用的发挥,有利于保持基金行业的长期稳定和规范;便于政府进行宏观引导和调控,且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弹性。
(2)以市场及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为创新提供法律支持、完善市场监管促进市场的稳定发展。英国的经验表明,契约型基金的发展离不开外部力量的规范和监管,各项制度和法规都是保证基金良好发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
(3)鼓励、培育和监管独立理财顾问,推动了基金理财向个人投资者的普及。
为确保IFA提供建议的客观和中立性,英国金融服务监管(Financial ServiceAuthority,FSA)要求其监管下的投资咨询公司和独立理财顾问,都必须具备有效的内部投诉处理程序,通过对独立理财顾问实施分级的资质管理和保证金制度等措施,保证理财顾问向客户推荐产品时,充分了解其需求和投资境况,与其风险预期匹配,并提供书面报告。发达的独立理财顾问渠道是促使英国基金市场高度发达的原因之一。
3.英国基金业发展教训
共同受托人这种基金治理结构存在矛盾。按照英国1986年金融服务法第81节的规定,传统信托法上的受托人职责由信托型基金中的基金管理人与基金保管人分担,基金管理人是信托型基金的管理受托人,基金保管人是信托型基金的保管受托人。
虽然由于英国模式的“共同受托人”的存在,基金单位持有人的权益能够有一定的保障,但基金管理人和基金资产的托管人权利归属问题难以明确,因此造成模糊地带,二者的责任难以清楚划分。而同时,由于管理人不是信托关系的当事人,则不受信托法的规范,相应地,投资者对管理人主张权利也不受信托法的保护。
二、私募的发展经验和趋势
1.私募股权投资
英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英国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成立手续较为简便,不作为企业法人单独征税,因此在英国有限合伙制是主流模式。
二是与美国相比,英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领域更偏向企业扩张期和管理层收购期,投资项目更偏重主流产业。
三是资金来源方面,银行是主要供给者,由于税收方面的优惠,外国资本也成为英国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
四是退出方面,由于欧洲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不一,公开上市难度较大,因此私募股权基金多采用并购或回购的方式。
(1)英国PE发展经验
第一,持续的政策优惠极大地推动了PE发展。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推出信贷担保计划、放松投资管制、制定激励创业投资的税收政策等。
第二,PE市场监管以行业自律监管为主,法律监管处于次要地位。英国1986年《金融服务法》也确定了在自律基础上的两级监管体系,直接管理私募股权基金的自律组织是“英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由于环境和政策的宽松,加上严格自律的传统(严谨的协议和公司章程),英国私募股权基金可以自由发展、规范运作且成本较低。
(2)英国PE发展趋势
第一,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PE项目退出和交易的场所。1995年6月,伦敦交易所设立了二板市场(AlernativeInvestment Market,简称AIM)。最主要特点为上市标准较低.但是对公司信息进行充分披露和公开,并由投资者进行自行选择。AIM 只有40个规则,简洁清晰但必须严格遵守。
除此之外,英国还有为更初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未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市场一未上市股票市场(OFEX)。其目的是为那些未进入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或AIM 挂牌交易的公司股票建立一个可出售其股票、募集资金的市场。在OFEX 挂牌交易的公司, 通过市场的培育可以按照相应的规则,进入AIM 交易。
(2)加强风险监控。
近来多家英国大公司被私募股权公司并购,银行向一些私募股权公司大量放贷的做法引起了争议,由于私募股权公司在英国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市场上出现了滥用金融工具和过度利用杠杆效应等现象。
为了抑制这种趋势,英国金融服务局在2008开始对银行向私募股权公司的放贷情况进行监控。并且在金融危机后,英国对私募基金监管给予了更高重视,要对私募基金要建立高标准且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披露制度。
(3)加快向新兴市场国家的扩张。
2008年金融危机后,越来越多的英国股权投资集团看好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亚中国的投资机遇,纷纷在重点城市设立办事处,积极拓展项目,并希望投资比重提升,以分享这些国家高增长带来的收益。
2.对冲基金
(1) 对冲基金的发展现状及经验
伦敦仅次于纽约是“对冲基金”第二大中心,聚集了75家对冲基金将总部设在伦敦,管理的全球20%左右、欧洲80%左右的对冲基金规模。伦敦形成目前对冲基金的地位得益于:
一是本地的专业知识;
二是接近客户和市场,并有强大的资产管理行业;
三是完善的对冲基金配套服务,伦敦也是对冲基金服务的一个领导中心,如管理、主要经纪、托管、审计、经纪服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大约有一半的欧洲投资银行伦敦通过伦敦展业。
(2)对冲基金的发展趋势
第一,对冲基金客户主体机构化。
伴随着对冲基金业规模的扩张,其投资者结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取代富裕家庭成为对冲基金的投资主体,投资者结构呈现出机构化的趋势。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已经占到对冲基金资产总值的30%。另据数据显示,目前近40%的主权财富基金已投资或将投资于对冲资金。随着机构投资者对对冲基金业投资的迅速增加,对冲基金的规模还将继续快速膨胀。
第二,监管更加严格。
英国政府率先于2007年10月宣布对对冲基金正式实施监管。组建了对冲基金标准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1月发布了《对冲基金标准管理委员会标准》,对对冲基金的监管建立在加强信息披露、灵活的监管措施及文明的投资人这三大支柱之上,通过信息披露、估价限制等措施来拓展对对冲基金行业监管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对冲基金的区域分布向离岸区域变化。为了获得税收的好处与操作上的便利,目前50%的对冲基金注册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和百慕大群岛等离岸司法辖区内。
第四,对冲基金的基金大量成立,逐渐成为对冲基金最主要的投资者之一。
与单纯的对冲基金相比,FOHF(对冲基金的基金)具有以下三个优势:
一是通过对冲基金的基金投资于多个对冲基金,可以分散风险;
二是可以投资于不接受新投资的对冲基金,因为很多对冲基金不接受新的投资者(即合伙人),但接受对冲基金的基金;
三是有可能在封闭期满之前申请特许赎回,这也是对冲基金的基金区别于普通投资者的另一项特权。
正是由于这些优势,使得对冲基金的基金成为连接投资者与对冲基金之间的桥梁,从而大大推动了对冲基金的发展。
3.不动产投资
(1)英国REITs发展现状及经验
2005年英国政府发布REITs立法草案,标志着REITs引入英国。截至2013年1月,伦敦上市的REITs共有25个,总市值达275.58亿英镑。其快速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第一,交易所的合理安排确保了REITs的流动性。
伦敦是领先的不动产国际融资中心,不动产市场活跃。同时伦敦交易所也是世界最大的交易所之一,保证了REITs较好流动性,使通过REITs间接投资不动产比直接投资更为便捷。另外,在伦敦交易所的交易成本很低,如印花税仅为0.5%,而不动产交易的印花税高达4%。
第二,REITs的成功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
2012年6月,针对REITs体系的重大变革生效,其中包括取消REITs占租赁财产2%的入市费(entrycharge),降低了REITs发行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准入门槛,将有助于吸引国际资本进入,提高投资者税后收益,建立国际化的Reit品牌,这对增强REITs的吸引力有深远意义。
第三,REITs的收益性是REITs成功的关键因素。英国REITs对投资者的税收节约效应,是促使REITs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英国REITs发展趋势
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增加。具有现金收息概念的投资策略成为资产配置的主流之一。REITs收益率优于长期公债及投资等级债,且股利率平均约有5.5%,也高于其它类型股票的股利率,加上投资标的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入,REITs成为资产配置的重点之一。
4.资产证券化
英国资产证券化是伴随着英国金融业的高度发达而发展起来的,凡是现金流动可以写在合同上的均可证券化。英国经济证券化率已达到200%左右。其以下发展经验可供借鉴:
第一,完善的法律制度。最显着的特点是维护经济关系中的效益公乎、公正。在法务执行中充分体现了财产权至上、债权至上、信用至上的观念。
第二,发达的金融体系。英国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有赖于相关领域众多具有高度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如律师、会计师、精算师、证券专家及其他专业顾问的支持。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众多的外国银行和种类齐全的专业金融公司以及各类大财团、互助协会,都为英国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可靠的载体和循环空间。
第三,市场规则和管制完全符合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需要。英格兰银行是英国所有获得授权经营的银行的首要监管者,有些银行的证券和投资活动也受一个以证券与投资事务委员会为首的体制监管,从而为证券交易提供了一个井然有序的市场,公司可筹集资金,而投资者可购买和出售证券,投资者也能咨询专家准备所有必要的财务和其他资料。
第四,巩固的社会信用,是资产证券化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英国的各种银行和房屋互助协会都为客户提供多种的付款服务,它们既包括传统的、以票据为主的方法,也包括创新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派生品,金融派生品是各种于未来时日买卖金融票据如股票、债券或货币市场票据的合同,分为金融期货或金融期权,它们有助于比较有效的风险管理,即防范或预防不利的利率、汇率和证券市场的变动。
三、公司拜访的感受与体会
1、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及资本跨境流动的逐渐放宽,建议参考欧洲UCITS成功经验,研究制定大中华地区内容共同基金跨境销售、运作与监管的“通行证”。
2、从海外经验看,另类投资机构多为精品式运作,传统公募起家的资产管理公司开展PE、对冲基金、房地产投资等另类业务多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来开展,在集团下下设子品牌。包括此次考察的CVC为花旗资产管理下负责私募股权投资的机构,JardineFlemming为大摩资管旗下负责另类业务的机构。建议研究允许国内的公募基金公司通过并购与兼并的方式涉足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业务。
3、从全球及欧洲市场各种协会组织情况来看,基本上是属于矩阵式的架构,即有不同地区的跨业务协会,也有不同业务的协会,协会组织之间的跨境与跨界交流与合作日益重要。建议加强与各地协会与监管机构交流合作。
风险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的区别
最佳答案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与经济实践表明,产业风险投资对于激发经济体系的企业家精神、促进宏观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大致相同的问题,即在促进创新效率提高所需的企业家和技术资源上存在着短缺问题。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所指出的,"要想让企业家的活力焕发出来,金融体系必须给这些公司提供足够的融资。如何最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如何形成发展中国家的风险投资基金,看来是金融改革应当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的产业风险投资尽管在推动创新与金融的融合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体系相对而言还很不完善,投资主体、市场架构和运作机制都处于建立和完善之中,各个参与者在产业风险投资体系中的角色与定位尚不明晰,这客观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产业风险投资体系运作的效率和有效性。
一、 政府在产业风险投资体系中的角色与定位
与传统金融投资或工业投资相比,产业风险投资具有一些不同之处。产业风险投资往往是高技术导向的,这使得产业风险投资在成本和收益上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而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则使得风险投资评价更为困难。再者,产业风险投资也面临着技术创新活动所具有的外部性问题。正如一些对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所表明的,许多重要的产业创新,在市场条件下,其社会收益率水平将普遍高于私人收益率水平。因而如果没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作为支持,产业风险资本的供给方将存在经济动力不足的问题。产业风险投资所存在的市场失效问题,必然要求政府的适度介入来加以消除。
必须指出的是,在政府作为产业风险投资主体的问题上,许多国内外学者都持否定的态度。辜胜阻等人认为,政府在发展风险投资中应该发挥重要的引导和扶持作用,但政府不宜成为风险投资主体,否则容易导致效率不高和道德风险问题,并且将会削弱民间资本进入产业风险投资领域的积极性。
事实上,美国SBIC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美国于1958年通过了小企业投资法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小企业投资公司(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Corporation) ,简记为SBIC,作为政府资金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旨在通过推动风险投资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尽管美国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在推动美国风险投资的早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总体而言,SBIC计划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该部分风险投资占风险资本总量的比例逐渐下降至很低的水平,到1988年,SBIC管理的风险资本占全美风险资本总额的比率降至1%。一些美国学者对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失败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1)由于政府以四倍的杠杆向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发放优惠贷款,使得政府成为风险投资的主体,这种非股权投资性质导致SBIC出现寻租行为。需要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将政府优惠贷款转贷给其他企业以赚取利差。这样,政府优惠贷款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并未用于风险投资,从而背离了政府设立该计划的初衷。(2) SBIC计划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府作为风险投资主体就意味着政府将对投资机会进行直接评价和选择,而大量研究都表明政府常常并不具备这种能力。(3)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由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又缺少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机制,难以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因而造成管理不善和严重亏损问题。
因此,政府应尽量避免直接介入风险投资的市场活动当中。政府资本作为风险投资主体,应当只是一种发展产业风险投资过程中的过渡形式。政府资本在产业风险投资进入良性运作之后应考虑逐步地缩小其所占比例,甚至是全部退出那些具有市场竞争性的产业领域。从长远来看,应当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产业风险投资领域,并最终为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构建基础条件。与此同时,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又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政府应该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总体而言,政府在培育风险投资体系中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1. 为了激励机构资金在企业初创时期以及在高技术企业中的投资,政府需要采取一些直接措施以提高此类投资的收益水平。这事实上也是许多国家都采取税收优惠计划以降低风险资本的获得成本、提高产业风险投资的平均收益率水平的重要原因。这类措施将大大降低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成本,进而推动资本投资的快速增长。
2. 控制或降低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并维持投资者参与高技术风险投资的积极性。这方面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并规范财务信息披露,增加风险企业的信息透明度;由政府直接成立特定机构或授权一些组织来对企业业绩及投资价值进行正式评价,从而降低中小投资者的评价成本,并弥补中小投资者在专业知识上所存在的欠缺;建立投资损失补偿计划,以激励投资者更为积极地参与产业风险投资活动。
3. 增加风险投资的流动性。由于风险资本存在着周期性特征,因此能否有效地兑现资本收益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各国政府为了促进产业风险资本的顺利循环以及增量风险资本的进入,就必须考虑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以增加风险资本的流动性。
4. 培育企业家精神和社会氛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存在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提,而这有赖于在整个社会培育起重视创新活动的社会文化和氛围。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一点尤其重要。
二、机构投资者与战略投资者的培育
如何在产业风险投资体系中培育机构投资者与战略投资者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事实上,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大规模兴起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机构投资者的形成与参与。由于产业风险投资具有风险大、收益期相对较长的特点,因此使得产业风险资本比证券市场更依赖于机构投资者。1997年,美国风险投资当年投入额达到122亿美元,其中62%被投入到高科技企业。其中,养老基金所占比例为40%。美国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养老基金、大学教育储备基金以及各种非赢利性基金会,这些机构投资者传统上相当保守,主要投资于债券和高红利股票。这一方面是因为联邦和州政府出于谨慎考虑所制定的法规限制,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一般认为投资于新兴企业风险过高且难于监控。因此,美国创投事业在早期主要依赖于个人投资者。但自60年代末期特别是1976年之后,风险投资可能带来的丰厚回报,促使政府放松了这方面的管制,如允许将2%-5%的养老基金投资于新兴企业,于是这些机构投资者成了风险投资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于我国而言,我国产业风险投资自发展初期就存在着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缺乏长期资本的介入,二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还远未成熟。事实上,这两个问题是相关联的,因为产业风险投资中长期资本的供给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机构投资者尚未有效形成所导致的。因此,培育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是一个相当迫切的问题。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于改变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存在的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流通性差、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与成熟,可以增加证券市场资金存量和增强证券市场整体风险承受能力。
具体而言,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风险投资基金,而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目前也仅仅是初步地介入证券市场投资。而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非国有资本存量增长非常迅速,它们目前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还很不足,许多资金都转向股票市场。这部分资本存量可以考虑逐步引入产业风险投资领域,以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借鉴国外发展产业风险投资的经验,我国可以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逐步地允许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参与产业风险投资活动,这样可以使这些具有长期资本特性的资金介入产业风险投资领域。
其次,为了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已经开始在公司上市过程中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期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在发展产业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引入战略投资者无疑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尤其是引入一些具有良好市场业绩的上市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和财务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做法使公司更为关注企业的长期业绩增长和成长性,而改变我国目前投资领域内普遍存在的短期倾向。
三、个人投资者在产业风险投资中的角色定位
在非正式风险资本市场中,个人风险投资者(business angels)主要投资于初创企业和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企业。英国内阁办公室科技顾问委员会指出,"一个由私人风险投资家组成的活跃的非正式风险投资市场是企业经济兴旺的前提条件"。据欧美国家估计,与机构投资者相比,它们所投资的企业数量为20~40倍,但在中小企业中的投资金额要比机构投资者高出5倍。就中小企业投资金额而言,英国非正式风险资本市场要比机构风险资本市场高出2~4倍。这充分表明,尽管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产业风险投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个人风险投资家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正如一些研究学者所指出的,在传统类型的风险投资领域,个人投资者一直是主要的参与者。这些个人风险投资家不仅具有一定的私人资本,而且往往在技术、管理、金融或法律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他们除了向风险企业投入资金之外,还积极参与风险企业的运作和管理。由于其投资的权益特性,他们对公司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比当期利润更为关注。
个人风险投资家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倾向于介入高技术中小企业,而这往往是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缺乏积极性的领域。Caston调查发现,英国大约13%的个人风险资本家曾投资于高技术制造业,而其中6%只投资于高技术公司。
对我国而言,充分发挥个人投资者在产业风险体系中的作用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出现了一个阶层,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个人原始资本的积累过程,并且在企业管理上具有一定的专长和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引导和鼓励这些个人参与产业风险投资活动就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我国目前城乡居民储蓄水平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社会层次资本供给水平也日益增大,迫切需要一些合理的投资途径。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之中,我国投资者在整体上尚缺乏理性投资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一条可行的途径就是由一些专业投资管理机构来对投资者的集合资本(pooled capital)进行管理,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将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它将为广大普通投资者提供参与产业风险投资活动的金融工具。
四、发挥高技术企业在产业风险投资领域的作用
必须指出的是,把美国近年来风险资本的增长完全归功于法律环境上的变化将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因为在同一时期,风险资本的需求方也发生了显著的增长,尤其是在微电子技术上的技术革命更加剧了这一点。换言之,目前大多研究和分析都着眼于风险资本的供给,而较少考虑风险资本的需求方即高技术企业在发展产业风险投资体系中的作用。从我国的现状来看,1994年,我国高科技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远远低于同期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高技术中小企业因缺乏财务资源的支持而未能充分地发挥其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其结果之一就是使得我国产业风险投资的成长缺乏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对于高技术中小企业而言,财务资源不足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如下原因造成的:首先,高技术投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收益不确定性,这使得采取稳健性原则运作的传统金融机构在提供融资上缺乏积极性;其次,高技术企业和项目由于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技术特性,对其价值及投资收益的评价需要较强的专业背景和经验,而这也恰恰是一般的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再者,与传统制造业不同,高技术中小企业主要是以无形资产为主,其有形资产相对比例较低,这使得它们在向商业银行申请抵押贷款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除此之外,我国高技术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总体而言,我国高技术企业尽管在数量上发展迅速,但规模普遍偏小,这使得高技术中小企业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力难以进一步提高。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除了高技术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其中之一就是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对投资者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为了提高股票市场的投资收益,一些证券机构对高科技概念进行了一些炒作,这导致我国高技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泡沫成分,许多所谓的"高科技公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企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广大投资者对高技术企业价值的认同感,对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五、积极发展产业风险投资领域的中介机构及其网络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体系下,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因而信息的获取成本就成为市场交易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产业风险投资由于其所涉及的技术以及财务特性,使得风险投资活动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由此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难以在产业风险投资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来消除和防范道德风险。因此,在创投项目、风险资金、股权三者之间,必须有特定的组织或机构来提供大量的中介信息和中介服务,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风险投资市场体系的运作效率。因为从国外产业风险投资的运作实践来看,妨碍他们对创新的金融支持的并不是资金的缺乏,而是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项目!'#。就政府而言,为了促进产业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政府首先应当努力发展风险投资中介组织,使普通投资者能够获得必要的流动性,并能够把闲散资金投入到回报率比较高的风险投资中。其次,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投资的信息成本,防范道德风险发生。政府在其中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正式评价以及加强推行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等。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风险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存在着大量的风险投资者网络,其中的大多数是由政府或非赢利性机构经营的,也有少数是处于商业目的建立的。典型的如1973年成立的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NVCA, 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第一风险公司(Venture One Inc.)、英国风险投资协会(BVCA)和加拿大风险投资协会(CVCA)。全美风险投资协会是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协会,会员均为风险投资公司,目前拥有240家会员(全美有600~700家风险投资公司),主要靠会费收入和一些专业会计师及律师事务所的募捐运作,后者捐款的目的是希望风险公司和风险企业成为他们的客户。1995年,英国至少有37家个人风险投资家网络,其中大多数是由公共部门机构或非赢利性组织运作,而其运行费用赤字部分或全部由政府或公司资助。
不过,美国、英国、加拿大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对个人风险投资家网络的研究表明,除了少数例外情况,它们大多数对非正式风险资本的流动有着较为有限的影响。不过自90年代中期开始,个人风险投资家网络开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事实上,它们的影响力取决于如下四方面的因素:(1)商业银行在经济衰退时期在小企业投资上出现了大量贷款损失,因此出现惜贷倾向;(2)人们对非正式风险投资市场逐渐加深认识并日益关注;(3)人们在运作个人风险投资家网络过程中逐渐积累起经验;(4)在网络之间尤其是在区域性网络与全国性网络之间正逐步建立起越来越广泛的联系。
普遍认为,风险资本之所以在企业初创期和技术型企业中没有充分的动机去投资,就是由于此类投资中相对过高的评价与监控成本,这种成本可以视为投资过程中的固定成本,因为对于小规模投资和大规模投资,这部分成本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政府部门有必要建立起官方的风险资本评价机构,这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者在对企业进行技术以及财务评价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对于私人机构,它们很难拥有足够的技术、财务、市场专家来进行投资评估,并且聘请此类专家也会使成本上升,由此导致许多评估存在着依赖于主观判断的倾向,这客观上也阻碍了人们对高技术初创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不过也存在一些例外的情形。据英国贸工部的调查,多数风险资本家并不主张成立政府所属的创业评估机构,这与其风险资本发投资趋向有着很大关联,因为在英国绝大多数的风险投资都是针对于企业的扩张阶段以及管理层收购。
我国目前产业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机构尚处于建立过程中,这些中介机构的缺乏已经对我国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形成了制约。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由于中介机构普遍处于建立初期,因此许多风险投资公司在运作过程中经常面临投资项目信息不足的问题,使得资金的供给方与项目的供给方之间难以实现匹配;(2)中介服务机构的缺乏还使得信息披露机制和渠道效率较低,造成对风险项目或风险企业的评价成本过高,这将大大抑制个人资本参与产业风险投资活动的积极性。
必须指出的是,所有现有证据都表明,为了有效地运作,风险资本的天使投资者网络如果没有来自私有部门或政府部门的资助是无法完全自负盈亏的。因此,在我国产业风险投资网络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务资助的办法来支持其运作,从而为产业风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所必需的基础构架。
六、结论
风险投资业要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的资金支持体系,必须拥有充足的风险资本供给。因此,拓宽资金来源,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使民有资本在风险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发展我国产业风险投资的重要工作。政府应当发挥政府风险投资对其他投资主体的市场导向作用,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来创造条件,吸引总量已经超过六万亿元的私人资本流向风险投资企业,使私人资本成为我国产业风险投资的主要来源之一。
针对我国产业风险投资缺乏长期资本介入的现状,培育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借鉴国外发展产业风险投资的经验,我国可以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逐步允许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等具有长期资本特性的机构投资者以及一些具有良好市场业绩的上市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来介入产业风险投资领域。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产业风险投资体系存在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我国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产业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及其网络,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投资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以提高整个风险投资市场体系的运作效率。
关于迈克尔戴尔的英文简介
最佳答案Biography
[edit]Early life and education
Dell was born into a family which liberally practiced Judaism.[2] The son of an orthodontist[3] and a stockbroker, Dell attended Herod Elementary School in Houston, Texas.[4] Dell had his first encounter with a computer at the age of 15 when he broke down a brand new Apple II computer and rebuilt it, just to see if he could. Dell attended Memorial High School in Houston where he did not excel academically. During that time he did however exhibit formidable business instincts selling subscriptions for the Houston Post. Selling to newlyweds Dell made $18,000 and bought a car and three computers with it.[5][6]
[edit]Career
While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he started a computer company called PC's Limited in room 2713 of twenty-seven story residence hall Dobie Center.[7] ]].[8][clarification needed] The company became successful enough that, with the help of an additional loan from his grandparents, Dell dropped out of the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19 to run PC's Limited, which later became Dell Computer Corporation, then ultimately Dell, Inc.
Over time, and despite a number of setbacks (including laptops that caught on fire in 1993, temporarily losing the consumer market to Gateway in the mid 1990s, and others), Dell survived the race to become the most profitable PC manufacturer in the world, with sales of $49 billion and profits of $3 billion in 2004. As Dell expanded its product line to more than computers, shareholders voted to rename the corporation Dell, Inc. in 2003.
On March 4, 2004, he stepped down as CEO of Dell but stayed as chairman of the board, while Kevin B. Rollins, then president and COO, became president and CEO. On January 31, 2007, Dell returned as CEO, succeeding Kevin Rollins (who resigned earlier in the day).[9]
Accolades for Dell include: "Entrepreneur of the Year" from Inc. magazine; "Man of the Year" from PC magazine; "Top CEO in American Business" from Worth magazine; "CEO of the Year" from Financial World, Industry Week and Chief Executive magazine. At a speech before the Detroit Economic Club in November, 1999, Dell defined the "3 C's" of e-commerce (content, commerce, and community) while articulating his strategy for offering a superior customer experience online.[10]
[edit]Wealth and personal life
As of 2009, Forbes estimates Dell's net worth at $12.3 billion.[1]
Dell currently resides in Austin, Texas with his wife, Susan, and their children,[11] Kira, Alexa, and fraternal twins Zachary and Juliette.[12]
[edit]Philanthropy
On May 15, 2006,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nnounced a $50 million grant from the Michael and Susan Dell Foundation to "bring excellence in children's health and education to Austin". The grant will enable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new facilities at the university. The first is the Dell Pediatric Research Institute which is expected to complement the new Dell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nearby. The second is a new computer science building on the UT campus named Dell Computer Science Hall. The third is the Michael and Susan Dell Center for Advancement of Healthy Living, which is intended to address issues that affect healthy childhood development.[13]
In 2002, he received an Honorary Doctorate in Economic Scienc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imerick, in honor of his investment in Ireland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along with his support for educational initiatives.[14]
[edit]Political lobbying and contributions
In 2005, Susan and Michael Dell were among 53 entities that each contributed $250,000 (the maximum legal donation) to the second inauguration of President George W. Bush.[15][16][17]
[edit]MSD Capital
In 1998, Michael Dell founded MSD Capital LP, a private investment firm, to invest in various small companies on Dell's behalf. According to reports, the firm tends to invest in "late stage" investments rather than early in a company's startup.
[edit]Feud with Steve Jobs and Apple
Michael Dell had a public war of words with Apple, Inc. CEO Steve Jobs, starting when Jobs first criticized Dell for making "un-innovative beige boxes". On October 6, 1997, when Michael Dell was asked what he would do if he owned then-troubled Apple Computer, he said "I'd shut it down and give the money back to the shareholders."[18] In the 2001 Apple special Media conference Jobs said "Michael Dell has said some discouraging things about us lately in public, but we're not going to engage in that sort of thing". In 2002, Dell's online store started selling Apple's iPod music players.[19] They stopped selling iPods in 2003, due to contract issues between Dell and Apple.[20] On January 13, 2006, Apple's market capitalization surpassed that of Dell.
[edit]Expansion
Michael Dell expressed his desire to expand Dell's market share in various countries such as Brazil, Russia, India, and China (BRIC). To this, Vladmir Putin responded by saying, "We don't need help. We are not invalids."[21]
[edit]Innovation
Dell has often been accused of a failure to innovate, but he insists 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new technology is still high on the company's agenda. "Our global consumer business introduced double the number of products in 2008 than in 2007," he said. But Dell refuses to be drawn on questions relating to the company's entry into the smartphone market. "Ask me again in six months", he told Director magazine in April, 2009.[22]
[edit]References
^ a b The World's Billionaires 2009 - Forbes.com
^ William J. Holstein, Dell: one company, two CEO's, The Chief Executive, November 2003.
^ Biography of Michael Dell
^ History of Our School
^ Direct From Dell 1999
^ "Conde Nast Portfolio Executive Profile".
^
^
^ Dell Chief Is Replaced by Founder, New York Times.
^ Dell, Michael. "Build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n Internet Economy" (PDF). Retrieved 2007-05-21.
^ Biographical details and interview
^ A Focus on Efficiency, The Chronicle, 4/6/2006.
^ Warden, Michael L. (2006). "Michael & Susan Dell Foundation Grants $50 Million to University of Texas to Bring Excellence in Children's Health and Education to Austi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 Press Releases. Retrieved 2006-05-18.
^ University of Limerick Press Release, 29 May 2002
^ Drinkard, Jim (2005-01-17). "Donors get good seats, great access this week". USA Today. Retrieved 2008-05-25.
^ "Financing the inauguration". USA Today. Retrieved 2008-05-25.
^ "Some question inaugural's multi-million price tag". USA Today. 2005-01-14. Retrieved 2008-05-25.
^ CNet
^ CNet
^ "April 3, 2003: Resellers Stop Selling iPods". AppleMatters.com.
^ Video
^ Director magazine, April 2009
[edit]Bibliography
Michael, Dell; Catherine Fredman (1999). Direct From Dell: Strategies That Revolutionized an Industry. New York, New York: HarperColins Publishers. ISBN 0-88-730914-3.
哪里能找到大量的中国近几年并购案例啊?
最佳答案米塔尔并购华菱管线
2005年1月,作为华菱管线的控股股东,华菱集团与米塔尔钢铁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前者将其持有的华菱管线74.35%国有法人股中的37.175%转让给米塔尔。转让后,米塔尔与华菱集团在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此后,随着国内钢铁行业新政策出台,明确规定外商不能控股国内钢铁企业的背景下。并购双方重新谈判,米塔尔钢铁公司同意其购入的股权减少
0.5%,以1%的股权差距屈居第二大股东。
凯雷收购徐工机械
2005年10月,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与国际投资机构凯雷投资集团签署协议,凯雷出资3.75亿美元现金购买徐工集团全资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85%的股权。由于徐工机械持有徐工科技43%的股份,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徐工科技的控股股东将变为凯雷投资。
拉法基控股四川双马
2005年11月,全球最大水泥企业拉法基公司与其合资公司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以3亿元的价格完购四川双马投资集团。由于双马集团持有四川双马66.5%的股权。经过此次股权变更,拉法基瑞安将成为四川双马的实际控制人。
大摩、IFC投资海螺水泥
2005年12月,海螺水泥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海螺集团通知,海螺集团已与战略投资者MS Asia Investment Limited和国际金融公司(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之一,下称IFC)签署协议,拟将其持有的公司13200万股和4800万股国有法人股分别转让给MS和IFC。
阿赛洛入股莱钢股份
世界第二大钢铁商阿赛洛股份公司旗下全资企业———阿赛洛中国控股公司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2月在济南签署了《股份购买合同》,阿赛洛中国以约20.85亿元人民币收购莱钢集团所持莱钢股份35423.65万股非流通国有法人股,占莱钢股份总股本的38.41%。在收购完成后,阿赛洛中国与莱钢集团并列莱钢股份第一大股东。
中石化整合旗下A股公司
2006年2月,中石化发布公告称,以现金整合旗下石油大明、扬子石化、中原油气、齐鲁石化4家A股上市公司,以现金要约的方式收购旗下4家A股上市子公司的全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其中用于流通股部分的现金对价总计约143亿元。
Holchin B.V.吞下G华新
2006年3月,华新水泥公告称,将向其第二大股东Holchin B.V.定向增发16000万股A股。此前,拥有世界水泥市场份额5%的全球最大水泥生产销售商Holcim Ltd.通过全资子公司Holchin B.V.持有华新水泥8576.13万股B股,占公司总股本26.11%,是第二大股东,仅次于由华新集团27.87%的比例。华新水泥股改后,Holchin B.V.将成为其大股东。
海螺水泥拿下巢东股份
巢东股份2006年5月公告称,该公司控股股东安徽巢东水泥集团拟将所持公司全部股份转让给海螺水泥和昌兴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其中,海螺水泥拟受让巢东集团持有的巢东股份3938.57万股;昌兴投资受让8000万股。
CVC或将控股晨鸣纸业
晨鸣纸业2006年5月公告称,同意亚太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VC Asia Pacific Limited)(代表其所管理的投资基金,以下简称“CVC”)以认购公司向其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对公司进行战略投资。晨鸣纸业将向CVC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将达50亿元。此次增发完成,CVC持股比例将达到42%左右,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文 琪)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CVC投资西甲有什么要求吗-cvc investment》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49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