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茂港区羊角镇历史沿革谁知道最佳答案羊角行政区划沿革一、宋代电白在隋朝已建县,但隋、唐、宋时期的行政区划已无可考。二、明代元朝,乡里改称都图,但电白县辖的都名,图数...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西甲村古楼,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茂港区羊角镇历史沿革谁知道

茂港区羊角镇历史沿革谁知道

最佳答案羊角行政区划沿革

一、宋代

电白在隋朝已建县,但隋、唐、宋时期的行政区划已无可考。

二、明代

元朝,乡里改称都图,但电白县辖的都名,图数已无可考。

明朝。电白县行政区划称乡、都、村,乡与里、都与图并列同级。全县计有5乡(里)、14都(图)、182小乡:羊角属下博乡二都。小乡为禄段、北罗、谭段等。

三、清代

清朝行堡、村制,堡、闸、屯同级,全县设72堡,分别由典史和沙琅巡检司管辖。至道光年间,经合并后为72堡(闸、屯)。

羊角分属沙琅巡检司管理的下博新村堡(辖14村),潭桥堡,(辖村缺),绿段堡(辖15村),黄渐堡(辖28村)等。

四、中华民国

(一)民国23年至26年期间

民国初年,沿袭清制。民国23年(1934),根据22年(1933)10月17日所公布的县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设置9区55乡1镇。羊角属第六区,乡有凤山田(凤渐、山和、田心)、新南(新村南、新村东)、潭桥(潭桥、潭屯)、禄大升(禄欧、大塘美)、黄石(白石、黄坑南)。

(二)民国26年至民国30年期间

民国26年(1937)7月,根据省颁各县分区设置暂行办法,电白将原来9个区并为3个区一、二、三区并为第一区,四、五、七区并为第二区,六、八、九区并为第三区。乡名不变,乡下设保、甲。全县计分3区、56乡(镇)、791保、7527甲。

羊角为第三区,辖镇龙(保数9、甲数80,下同)、正村(保数12、甲数120)、凤山田(保数27、甲数258)、新南(保数30、甲数278)、潭桥(保数12、甲数121)、禄大升(保数15、甲数150)、黄石(保数10、甲数96)等18乡。

(三)民国30年至解放前夕

民国30年(1941)11月,县实施中央订颁的乡镇组织暂行条例,全县乡镇区域调整为3区46乡,乡分甲乙丙等。

第三区辖正龙(乡公所驻正村,由镇龙、正村并)、新南(驻新村,今坡心上吴、车头仔一带)、羊角(驻西埇陈家祠,凤山田改,原潭桥乡除白石南外并入)、禄段(驻大塘美,禄大升改,原潭桥乡之白石南及黄石乡之白石亦并入)等15个乡公所。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一)1949年至1953年期间

1949年11月4日,电白县人民政府成立。11月7日,县府决定以解放战争时期的工作地区为基础,全县划为6个区、36个大乡、173个小乡。1950年,小乡改设行政村,全县为6区36个乡193个行政村,3669条自然村。

第四区驻羊角,辖四维(下辖黄坑、黄石等小乡,自然村总数51)、羊角(下辖西泉、享济堂、田心、凤渐、谭桥、新南等小乡,自然村总数131)、禄段(下辖禄东、禄段、大同、罗浮等小乡,自然村总数107)、新南(下辖新长、新东、南华等小乡,自然村总数61)等6个大乡。

(二)1953年至1958年间

1953年3月,为了配合土改颁发土地证工作和为下一步全国性的基层普选工作做准备,全县进行区乡调整,由原6区36乡划为14个区、1个区级镇和179个小乡、3个乡级镇。

九区羊角,辖上吴、大同、青山、竹营、棫朴山、排河、谭桥、柏屋、罗浮、禄段、凤渐、坡仔、山寮、石曹、南华、田心等16乡;

1957年2月3日,县委决定,撤销区一级编制,将原来的179个小乡,并为63个中乡。乡为羊角、石曹、大同等。

1957年末,再将中乡合并为大乡,全县置28个大乡和2个镇。乡为羊角、大同等。

(三)人民公社期间

1958年9月17日,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共组建7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羊角为金星人民公社。

1959年2月至10月,析金星人民公社设羊角、林头2个人民公社。

1960年2月至10月,分羊角人民公社增设大同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恢复区级建制,全县设6个区。羊角归属第四区(坡心)。

1963年2月至3月,撤销区级建制,部分人民公社进行调整。大同人民公社并入羊角人民公社。

1968年,羊角公社辖20个大队523个生产队,大队为柏屋、来龙、潭桥、坡仔、杨屋、棫朴、黎明、南华、石曹、爱群、田心、山和、竹营、上庵、青山、大同、共同、禄段、罗浮、横岭。

(四)改革开放时期

1983年12月20日,实行政社分权,恢复区乡建制,撤销人民公社,设置区,恢复羊角为乡级镇。羊角区辖22个乡1镇:柏屋、来龙、潭桥、园田、潭段、坡仔、杨屋、棫朴、黎明、南香、石曹、爱群、田心、山和、竹营、上庵、青山、大同、共同、禄段、罗浮、横岭等乡和羊角镇。

1986年11月17日至1987年4月10日,撤区建乡镇。撤销区、乡和羊角乡级镇,设置羊角镇,原小乡建制改设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村民委员会改称管理区。

1990年,羊角镇辖柏屋、来龙、潭桥、园田、潭段、坡仔、杨屋、棫朴、黎明、南香、石曹、爱群、田心、山和、竹营、上庵、青山、大同、共同、禄段、罗浮、横岭等22个管理区和羊角居委会,1999年管理区再改称村民委员会至今。

建宁乡的历史沿革

最佳答案关于建宁乡的历史,有文化遗址、石刻碑记以及文献记载为证。

(一)文化遗址和石刻碑记

1、建宁遗址,位于建宁村西侧台地,晋城市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旧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战国时期为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距今两千多年。

2、东庙村遗址,位于东庙村北侧高地,高平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四千年。

3、长平之战炉灶遗址,位于西沟村东侧关岭山。年代为长平之战时期(公元前260年),距今2275年。

4、千佛造像碑,位于建南村智积寺山门外西侧,山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雕凿年代为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距今1519年。

5、祥符元宝古钱币,1985年出土于建宁村。祥符通宝为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1016年)铸造,距今约一千年。

6、政和通宝古钱币,1999年出土于建北村。政和通宝为北宋徽宗赵佶政和年间(1111年~1118年)铸造,距今约九百年。

从历史文化遗存,足以探寻远古时代建宁地区人类文明活动的踪迹。

(二)文献记载

清同治六年(1867年)《高平县志》记载,“高华府,县东建宁镇,唐高宗开府于此,开元初废。省志曰考,唐高华府,在晋州,居府兵地,泽州五府,丹川、永固、安平、沁水、白涧,不名高华也。今里近建宁,犹曰府下,盖亦相沿而误”。据此推算,可上溯至唐高宗李治时期,距今1300多年。但县志明确澄清此前的历史记载有误,故不可采信。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宁里重修文庙碑》记载,建宁文庙“肇创于宋治平丙午,时明道先生移令晋城,诸乡皆设校馆。暇则亲至招父老与之语,又亲为儿童正句读,此乡图所为有庙也”。宋治平丙午为1066年,建宁文庙创修至今已949年;加之前述建宁村出土的北宋祥符年间古钱币,可推算建宁村至少有一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可谓历史悠久的千年乡村聚落。

1、宋代时期(960年~1279年)

(1)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

1)960年~996年,建宁区域隶属于昭德军泽州高平县,区域内零星分布有张家口、司家坡、成壕等几个散户姓氏小村,可谓建宁乡驻地建宁村(今建南、建北村)的雏形。

2)997年~1127年,隶属于河东路泽州高平县。1066年创修文庙,张家口、司家坡、成壕等村人民逐渐聚集文庙接受启蒙教育。

(2)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

该段时期,南宋疆域在河南光州、湖北襄州以南,金朝疆域在河南光州、湖北襄州以北。整个山西省域归金朝管辖,建宁区域也为金朝所管辖。

2、金代时期(1115年~1234年)

该段时期,与南宋、西夏、西辽、大理等割据政权并存。

(1)1128年~1217年,建宁区域隶属于河东南路泽州高平县。

(2)1218年~1223年,隶属于河东南路孟州高平县。

(3)1224年~1234年,隶属于忠昌军高平县。

3、大蒙古帝国时代(1206年~1271年)

该段时期为蒙古帝国征伐时代,建宁区域延续金代建制,隶属于忠昌军高平县。

4、元代时期(1271年~1368年)

(1)1271年~1276年,建宁区域无大变化,仍延续金代建制,隶属于忠昌军高平县。

(2)1276年~1304年,隶属于中书省平阳路泽州高平县。此段时期,建宁区域的张家口、司家坡、成壕等六个小村庄合并成一个大村,起名“建安村”,后改称“建宁村”。

(3)1305年~1368年,隶属于中书省晋宁路泽州高平县。建宁村逐渐发展成为高平县东北部的商贸小城镇,始称“建宁镇”。

5、明代时期(1368年~1644年)

(1)1368年~1375年,建宁区域延续元代建制,隶属于中书省晋宁路泽州高平县。

(2)1376年~1644年,隶属于山西布政司冀南道泽州高平县。建宁镇民众向村外迁徙繁衍生息,逐渐形成郭庄、府底、北社、苏庄、荒窝等大小村庄。

6、清代时期(1644年~1911年)

(1)1644年~1727年,建宁区域隶属于山西布政司冀宁道泽州高平县。

(2)1728年~1874年,隶属于山西布政司冀宁道泽州高平县。雍正六年实行里甲制,高平县划分为161里,建宁区域包括建宁东里、建宁西里、建宁南里、建宁北里、建宁中里、府下东里及府下西里等七个里甲。

(3)1875年~1911年,隶属于山西省冀宁道泽州府高平县。光绪元年,高平县撤并里甲,改设30个都,管辖88个里甲。建宁区域归高平第五都和第六都管辖,下分三个里甲(府下里、建宁前里、建宁后里)。府下里辖郭庄村、东府底村(今属府底村)、西府底村(今属府底村)、苏庄村等4个村庄;建宁前里辖李家河村、黄窑村(今荒窝村)、王家村、何家村、张家村、东吴家村(今属吴家村)、程家河村、马岭村、西圪套村(今属西沟村)、苟家村、西吴家村(今属程家河村)、西沟村等13个村庄;建宁后里辖建宁镇(今建北、建南两村)、东神头村(今东庙村)、曹家村、北社村、小轩村(今筱川村)、冯庄村等6个村庄,合计23个村庄。

这个时期,建宁镇与寺庄镇、马村镇、野川镇、米山镇、河西镇、徘徊镇(今三甲镇徘徊村)、周纂镇(今马村镇大周村)、陈区镇并称为清代高平县九大名镇。

7、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1)1912年~1918年,建宁区域隶属于山西省冀宁道高平县第五区(区公所驻陈区),辖建宁、程家河、东庙等三个主村及十几个副村。民国元年废除了都甲制,实施区村制,高平县划分五个区、92个主村、520个副村。

(2)1919年~1933年,隶属于冀宁道高平县第五区(驻陈区),辖建宁村、程家河村、东庙村等三个编村。民国八年实施编村制,高平县划分五个区、92个编村、编村下辖1740个闾、闾下辖8083个邻。

(3)1934年~1937年,隶属于高平县第五区(驻陈区)。

(4)1937年~1940年,隶属于第五行政专员公署高平县第五区(驻陈区)。

(5)1940年~1941年,隶属于第五行政专员公署高平县第二区(驻三甲)。

(6)1941年~1943年,隶属于晋冀鲁豫边区太岳二专区高平县第三区(驻陈区)。

(7)1943年7月~1943年10月,隶属于晋冀鲁豫边区太岳二专区建宁县(驻建宁村北街)。建宁县辖三甲镇、神农镇、陈区镇、建宁乡,陵川县沙河村、杨村、司家河,长子县色头,长治县西火、南宋、荫城、八义等地。1943年7月,中共太岳二地委、二专署在建宁村北街昌茂恒和忠义恒建立建宁县抗日民主政府,1943年10月奉命撤消。

(8)1943年11月~1945年,隶属于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八专区陵高县路北办事处第四区(驻陈区)。

(9)1945年~1947年,隶属于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四专区高平县第五区(驻陈区)。

(10)1947年~1948年,隶属于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四专区高平县第五区(驻陈区),辖建宁、府底、郭庄、李家河、荒窝、西沟、北社等七个行政村。

(11)1948年~1949年8月19日,隶属于晋冀鲁豫边区太岳三专区高平县第五区(驻陈区)。

8、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至今)

(1)1949年8月19日~1953年,建宁区域隶属于山西省长治专区高平县第五区(驻陈区)。

(2)1953年~1955年,隶属于长治专区高平县第五区(驻陈区),下设建宁乡、程家河乡、北社乡、郭庄乡等四个乡,四乡管辖十余自然村。

(3)1956年~1958年3月,隶属于长治专区高平县,辖建宁、府底、苏庄、郭庄、西沟、东庙、荒窝、程家河、曹家、冯庄、苟家、北社等12个农业合作社。1956年高平县域开展乡镇撤并工作,建宁四乡合并,称作建宁乡(驻建宁村北街)。

(4)1958年3月10日~1958年11月,1958年3月10日东庙并入建宁,苏庄并入郭庄,荒窝并入何家;1958年8月建宁乡改称幸福人民公社(建宁片);1958年10月,改称建宁生产大队,隶属于山西省长治专区高平红旗人民公社;1958年11月3日,改称建宁管理区(驻建宁村北街),隶属于晋东南专区晋城县高平人民公社,辖建宁、府底、郭庄、西沟、程家河、曹家、冯庄、何家、北社等9个生产大队。

(5)1958年~1961年,隶属于晋东南专区晋城县高平人民公社,建宁管理区改称建宁工作区(驻建宁村北街),辖建宁、府底、郭庄、西沟、程家河、曹家、何家、北社等8个管理区。

(6)1961年~1961年7月9日,隶属于晋东南专区高平县,建宁工作区改称建宁人民公社(驻建宁村北街),辖建宁、府底、苏庄、郭庄、西沟、何家、程家河、曹家、冯庄、北社等10个生产大队。

(7)1961年7月9日~1967年,隶属于晋东南专区高平县。1962年1月1日建宁生产大队分成建南、建北两个生产大队,建宁公社驻建北村,辖建南、建北、东庙、府底、苏庄、郭庄、西沟、何家、程家河、曹家、冯庄、北社等12个生产大队。

(8)1967年~1970年,隶属于晋东南地区高平县,辖建南、建北等12个生产大队。

(9)1970年~1978年6月,隶属于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高平县,辖建南、建北等12个生产大队。

(10)1978年6月~1984年5月25日,隶属于晋东南地区高平县,辖建北、建南、郭庄、苏庄、府底、东庙、北社、曹家、冯庄、马岭、荒窝、张家、王家、吴家、何家、李家河、程家河、苟家、西沟等19个生产大队。

(11)1984年5月25日~1985年4月30日,隶属于晋东南地区高平县,辖建北、建南、郭庄、苏庄、府底、东庙、北社、曹家、冯庄、马岭、荒窝、张家、王家、吴家、何家、李家河、程家河、苟家、西沟等19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5月25日撤消建宁人民公社,改称建宁乡,同时生产大队改作村民委员会。

(12)1985年4月30日~1993年5月12日,隶属于晋城市高平县,增设小川村,辖建村、建南、郭庄、苏庄、府底、东庙、北社、曹家、冯庄、马岭、荒窝、张家、王家、吴家、何家、李家河、程家河、苟家、西沟、小川等20个村委。

(13)1993年5月12日至今,隶属于高平市,辖前述20个村委,21个自然村,除西沟村委辖西沟、西圪套两个自然村外,其余皆为独立村委,小川村后改为筱川村。

浛洸镇的历史文化

最佳答案历史上的浛洸,是个富饶繁华的地方,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更使这颗坐落在小北江河畔的璀璨明珠发出耀眼的异彩。浛洸古镇人杰地灵,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交通方便,开发潜力大,并有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契机。浛洸镇力争近期内要建设成为英西南北的次中心城市。

浛洸位于英德市西部,小北江(古称洭水)下游。它曾是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经济繁荣的含洭县县城。

汉高祖刘邦年间(公元前206年——195年)正式设立含洭县治,隶属桂阳郡。三国时期,吴主孙皓于甘露元年(公无际65年)划出桂阳郡南部,设立始兴郡(治所曲江),含洭县转为隶属始兴郡。西晋、东晋沿袭不变。

南北朝宋、齐、梁、陈时期,宋时含洭县隶属宋安郡,广兴郡,齐时隶属始兴郡。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在含洭县设立衡州州治,下辖含洭、浈阳、阳山、广德、桂阳、乳源六县。陈时(公元557年)改衡州为西衡州(另设东衡州、州治在曲江),兼阳山郡,州治仍设在含洭县县城。

隋朝,含洭县隶属广州总管府,开皇初年含洭县改称为洭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废州为县,隶属南海郡。

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这近百年,含洭县是当时洭水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含洭县历史上鼎盛时期。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在含洭县设置洭州州治,下辖浈阳、含洭、翁源三县、同时把含洭县的“含”字加水旁为“浛”。从此浛洭县县名改为浛洭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销洭州,浛洭县隶属南海郡。

五代十国南汉时,浛洭县隶属广州兴王府,广州府。

宋太祖赵匡胤时,浛洭县隶属广南东路。因“洭”字犯宋太祖“匡”字讳,于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把浛洭改为浛洸。浛洸这名称自此沿用至今。开宝六年(公元973)浈阳、浛洸二县划归英州(今英德市)。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浛洸县隶属广东道英德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英德路降格为英德州。元仁宗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浈阳,浛洸二县并入英德州,从此,浛洸县级建制撤销、浛洸设置厢都。

明初设置浛洸巡检司,清初顺治年间改为浛洸市,乾隆年间为浛洸总埠,以后各朝曾改称为洸口司、浛洸巡检署、司前署。光绪十二年(公元1866年)浛属辖8都27图,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浛属辖连江流域20个乡。

民国时期,浛洸改称为英德第二区,辖16个乡。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设立浛洸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浛洸改称为英西区,辖英西地域,土改时改称为第六区。1958年浛洸改称为红旗人民公社,(包括西牛、石牯塘、石灰铺)。1959年改称为浛洸人民公社。1983年浛洸改称为浛洸区公所,1987年改为浛洸镇。1994年3月28日改称为英德市浛洸镇。

浛洸镇历史文化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她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的、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始建于唐代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舍利塔、浛洸故城遗址、古墓葬群、始建于唐代的五婆城、始建于明代的万岁桥、始建成于清代的广州会馆、重修于清代乾隆50年的城楼和观音堂,还有市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抗日军民合作站,以及现存的百年的古街道、20多间老字号的古商铺等,都是很好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些都有待于修饰利用,充分开发。

浛洸镇自古就是文化重镇。现在浛洸镇的文化教育、医疗、福利事业建设成绩喜人。全镇建有高级中学一所,初级中学两所,完全小学25所,幼儿园4所,在校学生10566人。自1990年以来,共投资2000多万元,改建了镇上的中小学校29间,建起教学楼40多幢,教职工和学生宿舍楼30多幢,并在世花园小区建起了80多套房的教师新村。浛洸镇的医疗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和购置。浛洸医院是英德市的中心医院,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的创“一甲”上“等级”的活动中,被评为“一甲”医院,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授予的“爱婴医院”的称号,是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之一。

该镇还大力发展电视广播事业,全镇电视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达2000多户,用户可收看十多套不同的电视节目。此外,该镇还经常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浛洸镇多次被市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省、市领导曾先后多次到浛洸视察指导。

浛洸镇是英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千年古镇,经济基础较好,各方面配套设施齐全。1996年7月,浛洸镇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为做好试点工作,镇党委、政府确定了发展战略,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创造了优良的投资环境、优质的行政服务、优惠的扶持政策,同时完善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开设可投资项目,如兴建中的英龙公路、浛洸第二大桥、活性生物有机复合肥、土地开发和农产品深加工以及投资商感兴趣的其它投资项目。本镇为吸引更多的投资,制订出优惠的政策:一是允许多种形式的投资;二是简化投资申报手续,随报随办;三是优惠提供厂房用地,照顾用水用电;四是为经营者提供各方面的社会服务。

2002年6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中心镇;2003年,被省建设厅确定为“村镇建设试点镇”;2004年2月,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评定为“全国重点镇”;2006年,被评为“中国蚕桑之乡——浛洸基地”和被广东省评为无公害蔬菜基地。

鹤子村名谣过去鹤子的村民,为了易记鹤子54个自然村村名,把其编成村民谣如下:

先算三江上一路,丹竹坑过莲塘下。

锅耳楼边大蓝屋,塘尾两园数无差①。

黄狗坑村多杂姓,计计埋埋几十家。

又算三江下一路,陈卢谢姓住楼下②。

钟屋梁屋并赵屋,斋堂又有张王爷。

行下杂地深坑口,蕉园林姓数十家。

九牛陂上有一寨,林顼祖父看管它。

麻竹坑过蔡刘张,细迳脚下堑子下。

刘黄谢姓山边住,单角牛地围绕它。

增塘一落系横榔,亚婆园过烂坑塘。

新村正坑有何李,何排水上新屋场。

彭江两姓张同卜,田寮石下过浮江。

界板山中来马洞,木排湾过石头塘。

蒲芦山上黄牛洞,黄泥塘下利市塘。

红朗鹅头石脚下,张陂鹤子山双社③。

矮肚何陂过冲下,稍田背后春龙塘。

独江门塘近朱江,金钗岭过灌草塘。

坑尾岭背榄树下,蒲芦迳脚牛角塘。

莲塘洋坑山麻迳,大路下村是姓张。

注:

①两园。含塘尾、松树园。

②指陈屋、谢屋、楼下三个村庄。

③“双社”指社江、社边两个村子。 古城位于浛洸镇西约500米处的台地上。台地明显高出四周数米,其东北角约800米是舍利塔;西南约1000米是架桥石大桥,南临约200米为连江(古洭水),西侧有一个叫“城仔”(原古时监狱)的村庄,东、西、北三面有宽约10米的护城河,南面是万岁桥街(原叫狱前街),由一座石拱桥过“东护城河”通往街市,是个水路交通方便,土地平宽秀丽的地方。

浛洭故城又叫白鹿城,说是 晋时咸康中郡人张鲂作令十年,实施惠政,感动一群白鹿到此游览,因取一鹿而献故名。

城址座北向南,呈长方形,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60米,其中东、西、北三面有一道6—8米宽的护城河(现已垦为农田和水塘),城墙及城内建筑均毁,现仅存清代光绪三十一年重修的南门,门呈拱形,高3米,宽2.2米,原墙厚1.75米(现存1.41米)。城门有三个时期的建筑:门内左侧下角有一段长1.8米,高1.4米夯土筑造的残墙,内夹砾石、砖块、瓦片,另在城门右侧4米处,有一截长1.3米、高0.6米、厚1米残墙,有不少36×19.5×5.5厘米的绳纹砖,可见古城年代久远;城门地面至2.1米高处用32×17×8厘米青砖,灰浆砌筑,从质料分析考证,此期属明代建筑;从2.1米起至拱顶用27×11.5×5.5厘米青砖砌筑,拱门上方镶嵌一横匾,长1.5米、宽0.5米,匾上阴刻楷体“古浛洭南门”五个大字,字迹清淅可见。

根据采访“城仔”老人的反映,城内是官老爷住的地方,故叫“城府”,城外老百姓是小字号,所住的地方就叫“城仔”,这一称谓沿袭至今。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在城内旧址建有“华帝城隍古庙”一座,(庙匾现存广州会馆)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该庙现已毁,仅存残墙断壁。六十年代初,英德县人民政府在古城遗址上兴建浛洸小学(现为中心小学)。清理地基时,距地面约1米深的地下挖出大量绳纹砖和布纹瓦等遗物。

据《广东通志》记载:“浛洸故城本汉含洭县也”。浛洸建县于西汉与古浈阳齐名,曾隶属于桂阳、南平、始兴、宋安、阳山、南海等郡,又属西衡州、洭州、广州、英州、连州统辖,明初废县制并入英德县,至今不变。

浛洸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千年古镇,在历史的长河中,她曾创造出灿烂的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地上和地下文物,古城址只是其众遗迹中的一个。随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古城也失去和改变其历史作用,但是作为历史的见证物,置身其中,怀古惜今,亦不失为一处很好的乡土教材。 古浛洸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据史志记载,境内有八寺、八庙和八景。

古八寺

蓬莱寺:在现浛洸镇人民路供电所位置。

开元寺:在现在的浛洸街大树脚居民委员会办公室。

东华寺:在距离浛洸街不远的黎头墩村庄附近。

净元寺:在距浛洸街不远的鱼咀附近的旗龙山中。

镇洭寺:在浛洸街对面的镇南管理区附近。

古佛寺:在浛洸街附近的西走马坪白米庄。

兴隆寺:在距离鱼咀管理区不远的鱼产坑。

西华寺:在今麻坜村附近。

古八庙

关帝庙:在今浛洸汽车小。

北帝城隍古庙:在今浛洸中心小学。

娘娘庙:在今半边街拖拉机站。

天后庙:在今浛洸姑婆湾。

赵公古庙:在今浛洸赵公街。

观音庙:在今浛洸街下围。

鲁班庙:在今浛洸半边街。

隆兴古庙:在今浛洸和平路电影院。

古八景

鹤子朝霞:在今张陂鹤子山。

桃水渔歌:在今河江渡。

古佛松林:在今走马坪古佛寺。

开元晓钟:在今浛洸居民委员会。

白石洞天:在今鱼咀墟虎岩。

峨嵋月夜:在今镇南峨嵋山。

平原古塔:在今浛洸街“舍利塔”。

南湖秋泛:待查,据英德旧志“康熙版”称:浛洸市形势,崇山峻岭,绵延三百里,界能“南湖”,接壤西粤…… 浛洭故县自西汉高祖刘邦年间始(公元前206年)设置县治至元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废止,经历了1520年的县治历史,民户殷繁,地域绵延200余里,前临洭水,后枕岑山,山川形势,堪称壮丽,就其连江,上可达连阳,下可通清佛,商贾往来频繁,舟楫络绎不绝,风景宜人,美不胜收,无数诗人吟咏诗句,抒发浛洸八景之情。

鹤子朝霞

缥缈朝霞向日升,群峰拥翠自开来。

何年老鹤乘云去,鹤子空遗伴草莱。

——释德清

放鹤何年鹤未归,红衣几欲点霞衣。

代徊不作朝阳梦,徒抱丹心向日飞。

——邹衍中

桃水渔歌

流水桃花不可知,居人应似武陵时。

横舟渡日无人问,唯听渔郎唱竹枝。

——释德清

三月桃花照水明,一枝云似碧山情。

渔人也惜春花去,长日溪边唱渭城。

——邹衍中

古佛松林

松荫幕幕净无尘,山色云光自法身。

日夜风涛广寒舌,不知听乇是何人。

——释德清

白云飞过树天生,无漏争内古佛前。

输与岭南四首座,松风谡谡老婆禅。

——邹衍中

开元晓钟

明河清浅澹疏星,古寺灵禅宿百灵。

一击晓钟惊大梦,不知谁最独称醒。

——释德清

疏钟原自佛分身,点点慈悲为醒尘。

试问开元至今日,不知曾度几何人。

——邹衍中

白石洞天

高土修仙石作皮,云中鹤犬亦幽栖。

下临尘界三千尺,遥指银河一字低。

——释德清

白石山人懒下山,丹成点化石头顽。

几回欲向云中去,只恐群仙不放还。

——邹衍中

鹤子望

千山万水脚下过,红鹅朗头石敢当。

马鞍遐照倾福泽,担水涟漪溢芳芳。

客谣一声驰回壁,古榕嵘嵘倒盦鑊。

黄牛拍水载黎曦,多少鹤子霞光去。

——卢粤仁

峨嵋月夜

远山黄黛露峨嵋,夜月催开宝镜时。

风送白云千万里,不知何处寄相思。

——释德清

亭亭午夜两蝉媚,一立峰头一雾边。

学取画眉谁得似,天姿青白各为妍。

——邹衍中

平原古塔

浮屠何代拥诸天,传是隋朝大业年。

苍鲜剥封残碣尽,平原荒草布金田。

——释德清

南湖秋泛

水入湖天也恋秋,布帆无恙足安流。

鱼归静浪闲依藻,山送遥青暗点头。

——释德清

爽籁清风水面浮,人同烟景上扁舟。

凭谁倩得王摩诘,写出南湖片片秋。

——邹衍中

附:诗人简介:

释德清,明代高僧,居浛洸净元寺,常与邹衍中居士吟诗作对。他俩为浛洸古八景唱和,流传至今。

邹衍中,明砺人,字布虞,别号云岩居士,拔贡生,能诗文,有声誉,为德清诗友,挫名用晦布衣,蔬食自如也。郡邑高其行恒云:“力田可以养亲,读书可以阅岁。不以豆区易萝薜也”。邹自幼“有出尘志”,神味道自如至终,岁子居无展异,衲僧,隐白石洞天,经年面壁,以此自终。 唐明皇初,全国各地建寺奉佛之风甚盛。因唐明皇这纪年号称“开元”,故当时各地寺名以“开元”之称者很多。古浛洭县城“开元”寺是其中之一间。但各地之“开元”寺因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原因绝大多数被毁,浛洸“开元”寺因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原因绝大多数被毁,浛洸“开元”寺同样不例外。但屡废屡修。浛洸“开元”寺在清代咸丰和光绪两朝重修过两次,建国后前幢门面拆毁改建为现在浛洸镇居民委员会办公室。现仅存楼一座,厢房几间。

浛洸“开元”寺与黄巢又有什么瓜葛呢?据现浛洸镇居民委员会办公室二楼保存“重修开元寺记”的石碑上,就刻有黄巢奔广州,途经浛洸时入寺杀僧之事。 盖闻寺之名何自昉也,世传黄巢奔广州时,入寺叱僧曰:“惜寺乎?惜命乎?”僧曰:“惜寺”。遂杀之,无血,但见光喷顶上如莲花,殿柱有剑散形,巢乃舍去。

郡志载:其寺则唐旧物,其名开元者,当建于明皇初,亦犹太白摩诘所题之,开元寺因以纪年耶。寺故丛林,浛洸又古洭邑,为中州入粤一大门户,想见风砜上下梵音达于水土,般棹而听者相环也。元明之交圯于兵,有张氏者、掘得古钟其铭为开元晓钟,遂复建焉。

国朝(清朝)以来,屡兴屡废,咸丰间仅存四楹,伽蓝多两立,郑军门心泉与司权施君为之醵修,今始廓而大之,橐桷黝噩崭然新,称精舍矣夫。

佛法入中国昌于齐梁,衍于唐。造像舍宅者如恒河沙数。自陵谷变迁,求南朝四百八寺之遗址,则昆明劫灰不可复拾矣。而斯寺历数千百年犹岿然而独存,谓非即惜寺之僧之精诚有以呵护于其间可乎?以此见志行高洁者之留贻,固如是其人且远也,是役也,费缗有厅倡之者。雷春霖协戎之众檀越也,因为之记,俾勒名捐户姓氏左(碑左)。

湖北翰林院邓卓堂颉撰

飞来寺知客敏持 敬书

大清光绪十七年立

浛洸赋雄矣!朱雀神骏,旗山耸立,玄武清朗,尧山巍峨,逶迤洭水,奔腾不息。水火相济,金木相乘,沃土乃成,福地生焉,吾邑浛洸是也。

吾邑浛洸,源远流长,俊才云集。汉代县,南朝郡,粤北第一州。西汉何丹,忤逆王莽,松滋不忘;晋代张鲂,惠政于民,群鹿朝贺;石痴米癫,皱瘦漏透,宝藏墨池;莫雄大哥,助我中央,邦我红军,何其伟哉!

吾邑浛洸,秉承地理,民丰物阜。舍利塔,五婆城,八庙八寺盛。虾肉云吞,杜祥记正,好食又靓;锣鼓八音,新祥超英,悦耳温馨;八景吟颂,大师憨山,意蕴深长;广州会馆,云集商贾,散集百货,何其旺哉!

吾邑浛洸,而今迈步,从头标举。农业稳,工业兴,第三产业升。自强不息,奋斗拼搏,我之精神;脚踏实地,做事成事,我之作风;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富康人民。浛洸发展,我不待时,先不予人,何其壮哉!

今逢良辰,广场落成,娱之舞之,其乐无穷。同心同德,安居乐业,和谐共进,于斯为盛。

无以为识,谨此为记,幸矣幸矣。

——浛洸镇镇长 陈亦康

姓氏特色浛洸历来是开放包容的商埠,据户籍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在浛洸的常住人口中共有216种姓氏。在浛洸的216种姓氏中,除了陈、张、李、曾、卢、朱、梁等大姓氏外,还有决、涂、巢、禤、司徒、农、敬、尹、佐、但、盘、零、青、神、琉、宝葵、伦、麻等稀有姓氏。

落籍浛洸的稀有姓氏中,有经商而来的,有打工而来的,有避难而来的,有逃荒而来的,有卖艺而来的,有外嫁而来的,还有民国政府安置的归侨等等。如:落籍浛洸的佐姓,大约上世纪三十年代从南海九江到浛洸燕石帮人打工,之后在此地繁衍,五十年代又有一部分人搬迁至浛洸五星生活,直至现在。巢姓原籍广东省从化人,太上祖搬迁至大湾镇之后因工作落户浛洸。神性原籍阳山县青莲镇人,生活于水上,搞货船运输,上世纪四十年代落户浛洸。农姓主要从广西到浛洸打工和外嫁到浛洸而落户。

求南浔的历史

最佳答案南浔区的历史可追溯其前身即东迁县,始建于西晋(282年),距今已有1730多年的历史。县境东至平望官河(今江苏省吴江市平望镇老运河),北至太湖诸溇港,南至新市、乌镇、双林、琏市(今练市)、含山,西至湖州府城东二十八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中心城区南浔镇自南宋淳祜季年(1252)建镇至今已有757年历史。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南浔东57里的地区划归平江(苏州)镇区成为湖州境东之门户,聚居居民日增,村落规模初具,因滨溪遂称浔溪。浔溪之名一直沿用至南宋宁宗(1195~1224)朝。南宋理宗时(1225~1264)文献记载“南林一聚落,而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由于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遂称南林。至淳祜季年(1252)建镇,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字,称南浔,并设镇官,元末张士诚据南浔,于至正十六年(1356)筑城(南浔太尉古城距今已有653年历史)。明洪武二年(1369)拆城修建苏州城。 明末潘尔夔《浔溪文献》云:“阛阂鳞次,烟火万家;苕水碧流,舟航辐辏。虽吴兴之东部,实江浙之雄镇。关于“烟火万家”之说,明万历至清康熙、乾隆、道光时,史志都有此记述。明万历至清代中叶为南浔经济繁荣时期。南浔之成为江浙雄镇,是因蚕桑业和手工业缫丝的兴起和商品经济发展。1958年10月南浔与东迁、马腰、横街、北里、三长五个乡合并建为南浔人民公社,南浔镇属公社的18个大队之一。1983年由省辖湖州市郊区人民政府管辖,1986年撤北里乡,归并入镇。1988年,湖州市撤郊区人民政府,南浔直接由市领导。1992年7月,经湖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镇区为市级经济开发区。1993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南浔水陆交通方便,鲍诊在《南浔小泊》中说:“水市千家聚,商渔自结邻”称之为水市。经过近十多年的建设,已构成了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被誉为“小莱茵河”的长湖申航道(含运河段)和318国道与周围都市、镇乡相通,东至震泽、平望、上海、嘉兴,西至湖州、长兴、安吉、梅溪,南至桐乡、德清、杭州,北至太湖东、西洞庭山、苏州均有水、陆路相通。镇辖的16个村也已通了公路。邮电通讯已形成传真通信、电子传真、程控直拨、移动电话等现代化通讯网络。便捷的交通、邮电既有利于商品的交换,又有利于投资开发,促进市镇经济的发展。南浔处于苏、杭、湖、嘉、沪诸大都市的中心,成为这些城市与周边镇村经济商贸的枢纽,以及湖州市临浦东开发区的前沿地位。 南浔建镇至今的漫长岁月中以经济、政治为主线来剖析,基本上可分为六个历史阶段。 一、从村落到建镇阶段。南宋初,本地仅一村落,称浔溪村,后称南林,耕桑之富已有浙右,且为行商坐贾荟萃之所,淳祜末立南浔镇,这表明镇的形成,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此后直至明万历中,蚕桑种植经济和家庭手工缫丝日益发展。 二、明万历至清中叶雄镇阶段。南浔七里(辑里)村民在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曾多次改进缫丝方法,明万历(1573---1620)间对育蚕、植桑、缫丝等又进行技术革新,如培育了名闻中外的莲心种,制成了3绪丝车等,因而七里湖丝声名鹊起,杭、嘉、湖、苏所产生丝均冠以七里之名。清乾、嘉年间,七里丝行销范围除江南外,经明州(今宁波)、广州大量外销日本及欧美。史家称:人明,“蚕桑之利,其盛于湖”。“蚕事吾湖独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时,镇境“家家门外桑阴绕,不患叶稀患地少”。“浔溪溪畔尽桑麻”。“无尺地之不桑,无匹妇之不蚕”。可见蚕桑种植经济的盛貌,而七里丝之畅销,又与蚕桑业、手工缫丝业形成良性循环,互相促进,镇村经济的繁荣,“江浙之雄镇”为民间之共识,史家之定论。 三、江南名镇阶段。近代,自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鸦片战争失败后,上海辟为通商口岸,湖丝贸易以南浔为重要集散中心,在全国生丝出口贸易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道光初及同治末年,南浔人先后摇成丝经,这二次革新,改变了出口“有丝无经”状态,以致对外贸易激增,并促进了缫丝业的大发展。全镇至少有十分之六的农民以纺经为业,丝经行最盛时达56家之多。清末民初,丝栈达42家,上海的91家丝经行中,7096为南浔人所开设。从出口贸易看,道光二十七年(1847)上海口岸蚕丝出口总数为21176包,其中南浔出口数为13426包,占出口总数的63.396。“同治九年(1870)中国蚕丝出口达到五万担。到光绪十八年(1892)出口超过了十万担。在短短二十年,蚕丝出口量又翻了一番,其中大部分还是湖州辑里丝”。(《近代浙江丝绸业民族资本的发生与发展》求良儒)。在此期间,七里丝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居主要地位。 七里丝以质优量多,而畅销海内外,南浔经济由此空前繁荣,它以江南蚕丝名镇载誉国际。到清同光年间,南浔因经营蚕丝贸易而成为富豪者达数百十家,所积累的财富少则数十万两白银,多则达千余万两白银之巨,在江南各镇中首屈一指。除致力发展蚕丝外贸外,还投资盐业、铁路、房地产、典当业、银钱业和现代企业,其范围包括江、浙、皖等地。特别是雄厚的商业资本在近代上海商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时上海称之为“南浔帮”的商人,其中多数是“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家族中的成员。如此发家致富后,在故里建宏大宅第,置田地房产,筑庭园书斋,以及捐资筑路造桥,兴办教育等社会公益。这些民族资本家,是伴随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他们不仅为本地,乃至中国初期的民族资本主义繁荣和文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这一历史阶段,整个中国社会处于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从萌芽到发展的时期。南浔蚕桑、手工制丝业发达,外贸兴旺,百业昌盛,市场繁荣,从性质上说,已是名噪江南的典型商业性市镇,它以生丝销售为主兼有蚕茧原料加工手工业的丝市专业为特色。清末,史家称“整个湖州城,不及南浔半个镇”,将因商业发展而新兴的南浔与传统古老的行政中心的湖州,作了鲜明对比,也概括地表明南浔镇在湖州府的经济地位。 四、民国中期进入式微阶段。这期间,七里丝面临资本主义国家机械丝的严重挑战,虽然从民国元年至23年(1912~1934)这二十三年中,七里丝出口平均数占上海出口生丝总数仍然高居38%,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的八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和医治战争创伤,七里丝每年出口数量不减,但好景不长,民国18年开始,出口数直线滑落,23年出口数惨跌到300包。抗日战争期间,蚕丝生产又备受摧残,直至解放前,呈一蹶不振的衰落局面。作为南浔经济命脉的丝生产的萎缩,造成市场萧条,农村破产,缺粮严重,民生凋蔽状态。解放后的44年,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南浔经济建设历经了两个阶段,至今已建成了现代中小型工业为主体,商贸、农业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的市镇。 五、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得以解放,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57年工业总产值为580万元,比解放初增加了11倍多。至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3805.26万元,比1957年增长6.6倍。1950年,镇区仅有5家私营小厂,151家个体手工业户, 南浔文园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技术革新,许多现代企业脱颖而出,工业内部结构逐步发生变化,制丝、皮革、皮件、化工、印刷、食品等企业纷纷建立,工业从过去单一的丝织业跨人多门类的渠道。农业从解放前的单季稻发展到春花连作稻三熟制。1949年全年粮食总产量仅为5618.5吨,亩产193.5公斤。到1978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9119.9吨,亩产704.5公斤,分别增长3.4倍和3.64倍。蚕茧,1949年年产54.2吨,到1977年达到239.2吨,猛增44倍。但由于受到“大跃进”的折腾,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以及计划经济的制约,经济建设的是缓慢的。 六、1978年开始进入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南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创了新的前景。工业总产值,逐年呈滚动式递增,198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为3.22亿元,比1978年增长8.4倍,其中镇村工业总产值从406.78万元,提高到1亿元,增长了24.7倍。商品零售总额从3334.23万元,提高到1.98亿元,增加了4.9倍。农业总产值从1022万元,提高到1313万元,增长了29%。其中蚕茧从215.2吨,提高到436.29吨,增加了1倍,粮食、油菜生产也连续增长。工业内部结构则起了根本性变化,1988年全镇已拥有工业企业183家,职2211749人,并形成机电、制革、皮革、制丝、化工为主体的多门类产业体系。同时,村办企业异军突起,发展到117家。出口创汇1847.98万美元。全镇储蓄总额增加到4931.29万元,比1978年增加了18倍,十年的发展变化,表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经济才能发展,才能使工、商、贸、农生产保持高,不断登上新的台阶。 1990年至今的三年来,镇党委和镇政府,根据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紧紧依靠全镇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镇情出发,大胆改革创新,实现经济建设快速、高效发展。 1992年,工业已形成制丝服装、制革皮件、通讯电缆、建材、家电、轻工业机械六大系列,工业总产值达到7亿元,实现利税4885万元,比1989年分别增长10096和6496。其中镇村工业产值达到3亿元,利税1820万元,分别增长了两倍。商品零售额达4.6亿元;村办工业的发展,有力保证了农业稳定丰收,粮食总产量23000吨,蚕茧总产量665吨,为历史上最高年份(1930年)总产量250吨的2.65倍。全镇三年累计上缴国家财政9392万元,比前三年增长13%。城镇建设也有很大发展。新区泰安路、嘉业路、适园路等初步竣工;以皮货、农贸、建材、水果为中心的新商业区日益兴旺,城镇建成区由1989年的1.5平方公里扩展到2.5平方公里。与此同时,人民生活相应提高,村民人均收入达1600元(按:全国为784元);镇区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达3000元(按:全国为1826元);年末城乡储蓄达1.7亿元,比1989年增加一倍。1992年7月,市级南浔经济开发区建立,经济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仅半年时间,引进项目68个,新办中外合资企业14家,总投资2567万美元。 南浔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文化昌盛,教育发达,名人辈出,其中许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卓有建树,影响及于乡里以至海内外。 据宋、明、清三朝统计,南浔籍进士41人,宋、元、明、清时期,浔籍京官56人,明、清两代任全国各地州县官57人。南宋至民国,在全国有影响的浔籍专家、学者80多人。当代,浔籍具有副教授职称者240余人,现任中央委员、候补委员3人。 历史上,南浔有“诗书之邦”和“镇志之乡”之美誉,许多名人著书立说,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如朱闺祯著有《涌幢小品》、《明史概》、《皇明纪传》等;董斯张著有《吴兴备志》、《广博物志》、《七国考》等;陈忱著有《后水浒》;董说著有《易发》、《西游补》以及大量诗集。清代有著述问世的南浔人达280余人之多,其中许多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论著,如“南浔三先生’’的施国祁撰有《金史详校》、《金源札记》等;邢典撰有《书城杂著》等;扬凤苞撰有《十八家晋史纂》、《补正湖州诗录》;沈轰撰有《新疆私议》等;董蠡舟撰有《三国志杂校》、《补五代史汇误》、《十六国史摭逸》等;董恂撰有《古今医籍备考》、《两宋宫闺词》、《南浔蚕桑乐府》等;沈鹞撰有《地道记》、《台湾郑氏始末注》等;纪南星撰有《痘科集腋》等。明末至民 国,撰写镇志蔚然成风,达十余部之多。总之,南浔名人著述不胜枚举,其学术研究及著述领域包括经史、天文、史地、志书、水利、农艺、蚕桑、医学、乐律、音韶、六书、金石、书画、诗词等等。有史家说,南浔“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诚不为过。 历代许多浔籍官员吏治廉明,为民称道者颇不乏人。如明万历东阁大学士朱国祯,在朝时反对魏忠贤专权弄国。辛酉(1601)他创均田均役,贫民得苏。戊申(1608)、甲子(1624)等年,江浙大水,他力主减赋税以解民困。万历刑部主事张斗,以不畏权势,秉公执法而著名于当代。明末任徽州推官的温璜,召集义勇在绩溪、黄山等地抗击清兵而殉难。清雍正时,任湖南华容知县的董炎,在抗洪时身先士卒,同时对苗民赈粮,苗民颂其德,说:“非董公,吾族无遗种也。”他死后,民众立祠以祭祀他。乾隆时,任风山知县的张升吉在台湾大田奋击日本侵略者。道光、咸丰年间历任清廷驻韩、法、葡、日、比等国参赞、领事等职共12年的吴尔昌,能维护民族尊严,不稍屈挠而进行外交活动。 南浔人民具有光荣的反抗侵略的革命传统。如清康熙年间复社领袖之一的董思;辛亥革命期间以巨款资助孙中山同作革命经费的张静江、庞青城、庞莱臣,参与攻打上海制造局的周柏年,以及在经济等各方面全力支持秋瑾从事革命的徐自华姐妹;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许多浔籍儿女,投身疆场,张新华(女)等烈士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解放前夕,党的地下组织在浔成立,同时党的外围组织和南浔中学的爱国人士也积极开展工作,共同为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解放后,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加强,~1992年党员1807名,他们在镇党委领导下,按党章要求,团结同志在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现代,南浔还涌现许多杰出的专家,诸如体育教育家徐一冰,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徐舜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陆志韦、屠守锷,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桂世镛,教育家、实业家顾乾麟博士,作家徐迟等等。至于浔籍具有高级职称的各界人士,他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上有所建树,并在多方面关心、支持家乡的建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有赖于人才,而培养人才的摇篮则是各级各类学校。据此,南浔历届镇党委、镇人民政府承前启后,重视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近年来,全镇实施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普及率和巩固率小学平均达到97%,中学达9296;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已形成配套发展网络;还设置了叔苹、刘湖涵、振奋和倪萍荪等四个奖学金基金会,全镇尊师重教蔚为风气,教育效果显著,多次受到市、省、国家教委的表彰。 综观建镇以来近七个半世纪的历程,南浔在风雨中沿着历史发展的轨道前进,镇民在生产发展和文化建设中曾写下辉煌一页。但解放前,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围绕着单一的蚕丝产销而兴衰,缺乏回旋余地,更由于受旧社会的生产关系束缚,以及资本主义列强经济侵略与先进生产技术的挑战,导致经济日渐衰落的后果。 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镇民走上了宽广的社会主义道路,生产关系的变革,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44年来,南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的成绩,先后多次受到市、省、国家的褒奖。其中卫生、教育、群众体育、村镇建设、农村科普、医院管理等11个方面获得全国先进。文化管理、法庭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绿化等10个方面获得省级先进。199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评定南浔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 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是根据他们比他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经济浪漫主义》)。纵向比较,解放44年来,南浔在社会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中所作出的功绩,所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包括工业、农业、商业、财贸、城建、交通、邮电、文教、体育、卫生、社会治安,以及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全镇人民生活水平,都硕果累累。其中以经济支柱的工业而论,1992年总产值为7亿元,1993年跃升到12.8亿元,为解放初的231.7倍。特别自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全镇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每年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且呈跳跃式趋势。镇规划1994年工业总产值目标为18亿元,1995年达到26亿元,预测都可望实现,这表明发展是惊人的,史无前例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南浔的成就,是符合列宁的论断的。诚如一些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所说,南浔是上海周边地区、太湖南岸的江南经济重镇。1992年和1993年,南浔先后被湖州市、浙江省批准为市级、省级经济开发区,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深化改革的新的起点,它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起到促进和改革作用,也为吸引外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继往开来,任重道远,前程如锦,形势喜人。

编辑本段四象八牛

(富商) 清末民初整个南浔区丝商云集,菱湖,南浔,双林都是中国的四大丝市之一,商贾云集,尤以南浔镇之四象八牛为典型。 南浔浔湖(江蒋漾)新城

南浔镇四象八牛,即“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为代表的南浔富商,清光绪年间,出现在湖州南浔民间及江浙一带。刘大均《吴兴农村经济》:“南浔以丝商起家者,其家财之大小,一随资本之多寡及经手人关系之亲疏以为断。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资本雄厚,或自为丝通事,或有近亲为丝通事者。财产达百万者称之曰‘象’。五十万不过百万者,称之曰‘牛’,其在二十万不达五十万者则譬之曰‘狗’。所谓‘象’、‘牛’、‘狗’,皆以其身躯之大小,象征丝商财产之巨细也。”。南浔“四象八牛”之说,属于民间说法,根本无正规的统计和详细记载,七十二墩狗仅仅是泛制指。“四象八牛”之说,反映南浔自南宋淳年(1252)建镇,浔溪、南林、设镇官、南浔,耕桑以富,行商坐贾荟萃,为江南雄镇。 南浔“四象八牛”,都以湖丝发家---《元和郡县志》记载:“湖州外开贡丝布”。早在唐开元年间,湖丝已成为贡品,形成产业---《宋史·食货志》中称:“茧箔山立,续车之声连屋相闻。”。南宋湖丝已出口国外,《嘉泰吴兴志》载:“湖丝遍天下”之说了。辑里湖丝更驰名于国内外,因为辑里湖丝质地洁白细匀,富有拉力,优于其他湖丝,如《南林报国寺记》中所载:“南林一聚落耳,而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南浔古称南林)。当时的湖丝生产和质地就数南浔了,清道光年间的诗人董蠡舟在《蚕桑乐府》中赞道:“蚕事吾湖独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天时地利以营丝而富,光绪间成豪绅大户“四象八牛”。 刘镛为“四象”之首,据传刘镛的财富达二干多万两银子之多,被誉为四象中“刘家的银子”之美称。30年代南浔民谣云:“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 当刘镛发迹后,深感列祖以来,都缺少文化,虽有财,但无禄,不上门第,故亟力教子读书,应试科举,使他的四个儿子都能进入仕途,刘镛也因儿子的及第,恩封为通奉大夫,达到了荣宗耀祖的目的。刘镛还把女儿嫁给一品大学士徐甫的儿子为妻,另-个女儿嫁给蒋锡绅之子清学部总务司郎蒋汝藻为妻,使刘氏更加光耀了门第,在南浔成了一户有钱有势的大户。 张颂贤(1817-1892),据传他的财富仅次于刘家,占四象之第二位。字竹斋,祖籍徽州休宁,其父张维岳在南浔开一小酱盐店为生。张维岳有两个儿子,张颂贤为老二。张颂贤善经营,遂从事丝业后,全力经营辑里丝出口业务,并开设了“张恒和丝行”,营丝发家后,又着眼于盐务,为盐业界巨头,据张謇《乌程张封公墓碣》:“同治初元,私贩充斥,引滞课绌,盐法太坏。巡抚召商集议,颂贤连约诸商,收余姚岱山之私,轻课减价,以阴敌缘江并海之私。于是商利益滋,官课以充,而家亦日益丰大。”张颂贤有二个儿子,长子张宝庆,字质甫;次子张宝善,字定甫。 张钧衡,字石铭,系张宝庆的独生子,张颂贤的长孙。张钧衡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承袭祖业后,经商有方,产业盛丰。他奉母至孝,在自家宏丽的园林“适园”内,为母建佛堂,供玉佛,让母焚香拜佛,还建造一座石塔,篆刻唐柳公权书《金刚经》。张静江,名增澄,又名人杰,字静江,号饮光,另号卧禅,系张颂贤次子张宝善之子。张静江早年参加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为革命捐款效劳,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自同盟会成立后,始有向外筹资文举,当时出资最勇而多者张静江也。但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张静江,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张颂贤的两孙被誉为四象中“张家的才子”。 四象中还有庞云曾(金字傍,1833---1889),字芸皋,原籍浙江绍兴,父为师爷,庞云曾也为丝业行学徒出身,故通晓蚕丝经营之道,发家后,开设了“庞怡泰行”,在经营中,结识了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店老板,人称“红顶商人”的胡雪岩,在合伙做蚕丝生意的同时,还与胡雪岩同做军火生意,为左宗堂向洋商购买军火。庞云曾有官场朋友的帮忙,后又通过李鸿章,使儿子庞元济在光绪十七年(1891),得慈禧太后旨恩赏举人,特赏庞云曾一品封典,候补四品京堂,恩赠荣禄大夫,光禄大夫之称,故被誉为四象中“庞家的面子”之美称。庞云曾还仿胡雪岩的胡庆余堂,在南浔开设了规模较大的“庞滋德”国药店,并建有药栈和制药工场,直至现在老字号的“庞滋德”药店还开设在南浔宝善街上。庞云曾有三个儿子,长于庞景麟,早夭。次子庞元济,三子庞元澄。庞元济,字莱臣,别号虚斋,光绪六年(1880)秀才,授例刑部江西司郎中之职。元济,镇人都称他庞莱臣,他善于绘画和古画鉴赏,为国内外有名的古画鉴赏家和收藏家。解放前,中国古代书画只要盖有庞虚斋的鉴定印章,就可认定是真品,连外国收藏家,也愿以重价购买。庞元澄,原字清臣,后改青城,-号渊如。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秀才,他致力于教育和创办医院,并提倡西医。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上海捐款支持马相伯为抗议帝国主义势力干涉我国教育,创办复旦公学(1917年改复旦大学),青城列名复且公学募捐公启。元澄也是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会员,是同盟会上海支部核心人物之一。 顾福昌(1796一1868),字成之,号春池,是南浔的四象之一,国学生,因排行第六,创业后,被称为顾六公公。顾福昌早年的家境也属清贫,弃 学从商,起初摆个布摊。后至南浔邻镇江苏震泽开小布店为生,兼营蚕丝后发家,与洋人往来后,遂成为上海早期的丝通事,经理洋务。并开设顾丰盛丝号,属南浔丝商中发迹最早的一家。 顾福昌经营蚕丝致富后,又经营了当时-上海滩上唯一的外洋轮船码头--金利源码头,并成了怡和洋行买办和怡和打包公司经理,还大做房地产生意,被誉为四象中“顾家的房子”之美称。 顾福昌有三个儿子,长子顾寿松,字容斋;次子顾寿藏,字子嘉;三子顾寿明,字颂三。都是有名的古物、金石、书画收藏家。顾氏三兄弟继承父业,经营蚕丝,以顾寿减最有声望,曾任上海丝业公所董事长,有名的爱国教育家顾乾翰先生就是顾福昌的曾孙。 邢庚星,是南浔八牛之首,开设邢正茂丝经行,后易名为恒顺丝经行。并开设典当,为南浔开设当铺最多的一家。 周昌大,一名味诗,字乐耆。祖籍浙汇余姚,乾隆中迁浔,开设申泰丝号和申昌丝号,镇人都以周申泰称呼他家,南浔八牛之一。 邱仙槎,字其深,开设启昌丝经行。南浔八牛之一。 陈煦元,原名熊,字竹坪。是一位有名的丝事通,外设裕昌纪经行,南浔八个之一。 金桐,字竹庭。早年弃学就商于上海,成为丝事通,营丝发家。他的大儿子金寿亦,号称“小金山”,南浔八牛之一。 张佩绅,开设源泰丝行,曾在上海商业银行总行任营业部主任。南浔八牛之一。 梅鸿吉,字月槎。开设恒裕丝经行,其子梅展中,开设南浔最早的用机器生产的丝厂,南浔八牛之一。 邵易森,开设森大丝经行,在上海设有邵月记丝号,出品青狮牌丝经。镇人称他为邵森大,南浔八牛之一。 南浔镇的七十二墩狗,包括南浔的四乡。在镇上的有:邱茂泰、邱盖茂、邱义昌、邱德升、沈涂记、沈永昌、沈永丰、沈天长、李恒德、李万顺、李德茂、吴晋昌、吴其昌、吴永记、朱宠茂、朱广隆、庄恒庆、邢丰记、卜同昌、韩怡昌、桂致和、潘泳记、潘大顺、张丰泰、张恒丰、徐世兴、徐惠和、许仁昌、谢森元、刘通德、庞同顺、丁昌记等,都数是开设丝经行致富的。四乡有北小圩张家、桥下张家、吴楼张家、斜桥(土斗)金家、五家亭盛家、石匠(土斗)邱家、七里村温家、子嘶湾陈家、藏谷桥王家等。

编辑本段沈万三

沈万三,本名沈富,字仲荣。其父,乃自湖州路乌程县南浔镇徙居平江路长洲县东蔡村的沈祐。见叙于刘三吾《坦斋集》卷下〈沈汉杰墓志铭〉:“[沈]汉杰之先,吴兴人,家南浔。其大父祐,始徙今姑苏长洲之东蔡村,因家焉。二子:长讳富,字仲荣,即万三公。次讳贵,字仲华,即万四公。仲华二子:德昌其长,汉杰其次。汉杰复善相土之宜,徙家西之北周庄。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祐由湖州路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南浔镇沈庄漾迁徙至周东垞,后又迁至银子浜。

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浪潮之巅

最佳答案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浪潮之巅

1努尔哈赤与八旗军

每隔数年,在中国北方的大草原上,就会崛起一股势力,初时只是一位雄心壮志的个体,最终却会左右中国的历史进程,至于为什么会冒出这么一位人物来,我还没有搞清楚。在施展的《中华史纲》里,能够找到部分答案,可我还是不太清楚这种崇高志向从何而来。努尔哈赤的生平事迹我们这里不细说,单来探讨一下他所创立的八旗军。

满族人并不多,即使在入关之时,也不过几万人规模。加上联盟的蒙古人和汉人,也不过二十来万。但就是这么一波人,硬是统治了 1.6 亿汉人。究其原因,满族人的组织方式是一个重要因素。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其基本组织单位叫牛录。每个牛录有 300 人,是一个军民结合体,就像一个村子一样,平时耕种,出征时年青人上前线,老人小孩负责补给。因为都是自家人,所以在补给时会为前线挑选最好的物资。

而明军就大不相同了,到了明末腐败严重,前后方不能有效统筹,组织力要弱很多。面对满蒙铁骑,溃不成军。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五个甲喇组成一旗,一旗有 7500 人左右,八旗就是 60000 人。后来又扩充了蒙古八旗和汉人八旗,达到 180000 人。1.6 亿人口竟然打不过 20 万人,可见组织性有多差。

等到清军入关后,开始统治全国,先后又经历了三藩之乱、葛尔丹叛乱等,每次战争,八旗子弟都要冲在最前面,多少都有损耗,长期下去,人数越来越少。同时,入关以后许多八旗子弟开始享受生活,战斗力大大下降,经过两百年的演变,早没有了当年先祖们的拼搏精神。等到 1851 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之时,八旗军早已完全无法控制局面,于是新的军事力量崛起,即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2曾国藩与湘军

曾国藩一介书生,对修身治国很有追求。国难当头,他开始在湖南老家招募乡勇。曾国藩选人很有一套,只选老实巴交的农民,并且把三里五村的农民编到一起,这样在战场上,他们会互相照应,某种意义上也吸纳了牛录的优势。并且,他在治军上颇有一套,白天练操,晚上教这些士兵读孔孟之道,士兵有了文化,就不再是脑袋空空。在战场上,一边是孔教,一边是基督教变种。打仗需要军饷,但朝廷并无银两拨款,于是曾国藩做起了强行募捐和卖文凭的生意,非常之时,运用了非常手段。 但是等到洪秀全被灭,湘军就成了一股威胁清庭统治的势力。有人建议曾国藩划江而治,他没有,又怕自己功高盖主,引起怀疑,于是遣散了湘军。可是太平军的余部以及山东河南安徽一带又有捻军作乱,现在没了足够的湘军,这时,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和他的淮军登上了历史舞台。

3李鸿章与淮军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门生,但和曾个性很不相同。与曾国藩喜欢修身不同,李鸿章更强调用器,他本人也是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的代表之一。李鸿章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20 岁去京之时,就写了“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欲封侯。”这样的豪言壮语。

淮军的底子主要是湘军的一部分,外加安徽本地招募,在初始阶段,基本就是湘军的延续。可后来因为太平军进攻上海,当地士绅花钱请淮军保护,于是淮军通过货船顺江而下,进入上海。开始时,上海的士绅及洋人雇佣军很看不上淮军,李鸿章用行动打了几场胜仗,才让人刮目相看。他在和洋人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发现了洋枪洋炮的威力,便迅速开始借鉴,购买武器并雇佣洋人教练培训,不到一年,淮军装备已大不相同。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先用大炮攻打,再用枪队攻击,太平军节节败退,最后连天京也被攻陷。在组织间的对抗当中,当组织水平相当时,工具的领先就起到关键作用。或者说在组织的建设中,人和工具拥有同等的重要性。

在这之后,曾国藩和李鸿章采用了不同的措施。李鸿章继续壮大淮军,一方面可以消灭太平军和捻军,另一方面以后还要对付洋人。在这之后,“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成了李鸿章的核心理念,李鸿章可以算是清末创新第一人。随着淮军的作用越来越大,李鸿章的仕途步步高升,最后做到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创建了北洋水师。可清朝已是强弩之末,军费不足,再加上李鸿章在军事管理上失利,最后酿成了甲午惨败。我在看《走向共和》时,对李鸿章很是佩服,他不过是满清的裱糊匠,一切由不得他。

甲午惨败后,淮军就算退出了历史舞台,举国上下呼吁训练新军,袁世凯上场了。

4袁世凯和北洋军阀

袁世凯起家是在朝鲜,曾经帮着朝鲜皇室训练亲军,颇有成效。之后甲午战争,袁世凯直接逃回了大清。在甲午战争期间,满清政府就开始主持新军训练,由淮系将领胡燏棻负责,聘用德国教练,采用西式装备。略有起色之后,转交袁世凯负责。袁世凯聘请了更多的德国教练,扩大了招募规模,这就是著名的小站练兵。

小站练兵从训练方式上和淮军产生了很大差异,而武器装备上和淮军类似,从某种程度来说进行了组织升级。从招人方面来说,抽鸦片的不要,体弱的人不要,双手平举 100 公斤重物是基本要求。同时,在军饷上比较丰厚,为了解决将官克扣军饷的问题,直接发给一线士兵,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特别有趣的是,他把德国威廉皇帝练兵曲也借鉴过来了,填词后成了《大帅练兵歌》,这首曲子反复被填词,成了后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小站练兵短短一两年,却聚集和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像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王士珍、张勋、徐世昌等。这支力量成了最能打的一只军队,满清全靠他镇压革命党,袁世凯的位置也越坐越高,最后逼清廷退位,当上了大总统。袁世凯在整个前半生都很出彩,但是他称帝了,没过几天又被迫退位,郁郁而终,这是人生的一大败笔。在他死后,部下迅速分裂,形成了北洋军阀。而北洋军阀又被一群学生给收拾了,这就是黄埔军校。需要说明的是,小站练兵营在辛丑之后被迁到了保定,也就是后来的保定军校。保定军校的蒋介石、邓演达、陈诚、李济深又成了黄埔军校的老师。

5孙蒋和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创建的,但蒋介石是最大受益者。孙中山之所以创建黄埔军校,是因为他经历了历次革命,合作的军阀总是反水,于是想要拥有自己的革命军骨干。黄埔军校的费用开支以及最早的筹划指导都参考于苏联红军大学。

从生源上来说,由于孙中山的号召外加共产党的宣传,吸纳了全国各地优秀的学生前来报考,当时毛泽东还是驻扎上海的面试官。对于生源的筛选,可以用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来表述:“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在教育方式上,强调军事和政治并重。以往的军校往往单纯强调军事训练,缺乏政治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信仰教育,学生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所谓政治教育,就是强调思想引导,和学员探讨为什么而战,同时,三民主义、共产主义这些课程都会在学校开设。所以,到了抗日时期,黄埔生鲜有投降卖国的,相反,旧军阀出问题就比较多了。

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平时没事就会找学生谈心,拉近关系。之后经过东征、北伐、第一次内战、抗日、第二次内战,黄埔生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国民党内部就不用说了,黄埔生是蒋的嫡系,共产党这边十大元帅有一半来自黄埔。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黄埔军校为何出了那么多优秀的人》,有兴趣可以进一步阅读。可以说国共两党的对战,经常是黄埔师生、同学之间的对战,最后以新中国的成立而终结。说来同是黄埔生,为什么结局迥异,这就要聊一聊朱毛的影响。

6朱毛和工农红军

不管是朱德参与领导的南昌起义,还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其骨干主要来自于国民革命军,军事将领主要来自黄埔军校。在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而朱德进行了著名的赣南三整。核心都是在改造旧式军队的问题。

首先从党的领导来说,国军的支部建在团上,对一线士兵没有控制力,部队听从军事长官。而毛泽东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连有党支部,排有党小组,直接抓住一线,深入到毛细血管,这是工农红军组织性强的一个特点。一个连 180 人,类似一个牛录,这种对基本组织的有效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其次是旧式军队官兵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经常出现长官打骂士兵的现象。毛泽东在军队里成立了士兵委员会,反向监督长官,强调民主。这样,士兵在军中的地位得以提升,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之后还经历了古田会议,确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理念。我曾写过《毛泽东的早期创业》系列,有兴趣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继续阅读。从秋收起义留下的数百人加上南昌起义留下的数百人,22 年后,变成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是何等雄壮。

上面简单叙述了这六支军事力量的崛起过程,这期间也有其他的一些军事力量崛起,但都被历史所淘汰。它们虽然在开始时不引人瞩目,但在大问题面前,却都能通过适当的组织方式,迅速转变成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继而演变成全国性的政治力量。在这股组织的威力中,时代机遇、兵源、培养方式都是尤为关键的因素,我们可以考虑如何将其理念引入到企业管理中。

义乌市西赵村的祖先是谁

最佳答案仓颉

仓颉造字

[编辑本段]

仓颉,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传说仓颉,四目重瞳,非常聪明,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阳虚之山(现在陕西省雒南县),临于玄扈洛邙之水,忽然看见一只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么?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编辑本段]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挺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愁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上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还有相传说仓颉造字成功,发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为什么下粟如雨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但鬼为什么要哭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

[编辑本段]

先秦传说造字者为仓颉,《旬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应与仓颉有关。那时制定历法需要文字记载,制定神谕也需要行文,因此,仓颉应是颛顼部族人。他“生于斯,葬于斯”,故造书台北有仓颉陵墓。他所处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6世纪。据此推测,四、五千年前,我国的文字就比较成熟了。

到了现代,有人在承认仓颉的同时又扩大了造字者的队伍。比如鲁迅先生,他认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鲁迅.门外文谈》。也就是说,汉字当然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许许多多的像仓颉这样的人慢慢丰富起来的,仓颉只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比较重要、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已。我们所重视的不是到底是不是仓颉造的汉字,而是造字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走进了由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大事,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仓颉造字处

仓颉造字的传说在全国流传得更为广泛。《淮南子·本经训》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文解字》序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爪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由于仓颉造字的贡献实在太大,所以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和遗迹遍布黄河中下游许多地方。这其中,临汾的洞儿村即今尧庙镇西赵村影响较为广泛。据说,汉唐以来,村中一直建有仓颉祠堂,称作“仓颉圣祠”,每年春天都要进行祭祀活动。该祠有房屋400余间,祠内两厢,一边为崇文会馆,一边为培英义庄,乡会试在此举行。清代,此祠被烧毁后,又建祠三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临汾县令、河间李早荣在仓颉祠旁修建碑亭,石碑上书写了“仓颉造字处”五个阴刻正楷大字。现祠已被毁,石碑存于尧庙。当地相传,仓颉是从猎人按虎、狼、牛、羊的脚印捕猎的故事中得到启发,造出了象形文字。据《平阳府志》记载:“上古仓颉为黄帝古史,生而四目有德,见灵龟负图,书丹甲青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圆曲之变,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文字既成,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今城南有仓颉故里碑。”这足以印证,今西赵村或是仓颉故里,或是仓颉造字之地。

另一种说法

有一次,仓颉就是从这些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

仓颉的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的。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后来,上天知道了这件事,下了一场谷子雨奖励仓颉。这便是人间谷雨节的由来。

从白水县城出发,沿渭(南)清(涧)公路下洛河,然后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车在高原的沟岔间跑了一个小时左右,才来到了仓颉庙所在的史官村。这座已有1800余年历史的仓颉庙已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颉陵在吴村西侧,与仓颉庙西东相望,是一个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存。陵前翁仲,石狮俱存,并建有石坊,上书“仓颉”二字。仓颉庙,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刻记载,“历汉唐以来,未尝稍替”。如今看到的仓颉庙是明清时的建筑,占地约两千七百平方米,坐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对,雕刻精美雅致;山门、二门皆为硬山式建筑,拜殿、正殿和寝阁大方美观。还有明代名人篆额题联和仓颉夫妇的石雕。庙内碑刻林立,松柏苍翠,杨柳依依,楼台亭阁鳞次栉比,整个建筑雄伟壮观 。

告别“结绳记事”的年代

中国古书上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等记载,这是早期记事常用的方法,可惜这些物质无法长久保存下来,所以当时的记事情况已无法知晓了。但安阳小屯发现了十五万片甲骨卜辞,在龟甲与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当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总字数达到3500个上下。从甲骨文字结构来说,除了象形以外,形声、会意、假借等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应用。可见在三千余年前的商代文字已达到了相当完备程度,那幺在它以前一定有个更长的发展过程。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龟甲上刻划符号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发现了在陶器上刻划的符号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因而有人认为它们就是早期文字。至于在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发现的朱书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国的汉字至少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文字的出现既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的结果,所以仓颉很可能是总结整理文字,为汉字的形成作出了贡献的一个代表人物。

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是《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汉代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神化。尤其是汉代的纬书,又进而渲染,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后愈演愈神奇,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国家机器,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人用后代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传说人物的结果。

“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文解字序》中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解释说:“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

仓颉造字的过程

汉字的诞生非一人一手之功,是先民长期累积发展的结果。近代考古发现了36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7000年前的陶文、约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流传下来的仓颉造字的传说,说明仓颉应当是在汉字发展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他可能是整理汉字的集大成者。

关于仓颉造字,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于是,仓颉就在当时的洧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造屋住下来,专心致志地造起字来。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说来凑巧,有一天,仓颉正在思索之时,只见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叼着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仓颉面前,仓颉拾起来,看到上面有一个蹄印,可仓颉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问正巧走来的一个猎人。猎人看了 看说:“这是貔貅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别的野兽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象,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从此,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征,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这样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仓颉造的字也就多了。仓颉把他造的这些象形字献给黄帝,黄帝非常高兴,立即召集九州酋长,让仓颉把造的这些字传授给他们,于是,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为了纪念仓颉造字之功,后人把河南新郑县城南仓颉造字的地方称作“凤凰衔书台”,宋朝时还在这里建了一座庙,取名“凤台寺”。

[仓颉造了哪些字]• [苍颉书]释文:仓颉造字台

化己,庇,乃尼山艾友所。

草米并刈,乞少子左互。

学耒,弢雨水,儿纠叔

兵朱。

[苍颉书]释义:

身体变化,需要庇护。于是尼山是养老送终的好地方。[老有所养]

杂草庄稼一并割下,求少子帮助。[壮有所用]

学使农具,取水灌地。小儿缠着叔叔玩弄兵器上的红飘带。[幼有所长]

[苍颉书]的内容,与‘[礼记礼运]篇所讲的大禹以前的社会情况吻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为

大同’。这就是从孔子到孙中山二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所追求和向往的大同世界的理论,原来出自于上古时代的[仓颉书]。

[仓颉书]不愧是天下第一书,愿天下读书人都来读一读,让祖先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在我们这一代开花、结果,让中华大地真正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宏图大志,一展五千年的壮丽辉煌! 最后让我把宋代大观帖上的释文,附在下面,没有前辈的最初探索,哪有我无名小子的最终发现,短短的二十八字的,乃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可谓通俗易懂、博大精深,是人类的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大观帖》翻刻时将《仓颉书》28字译为“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

中卫市历史

最佳答案1.宁夏中卫历史

中卫历史悠久,据记载,春秋时羌戎杂居,秦属北地郡,汉置郡设“眴卷县”,明时朱元璋屯田边,设军事建置“中卫”,逐成地名,沿用至今。

据中卫境内长流水旧石器文化遗址、一碗泉新石器文化遗址、大麦地岩画、香山岩画遗迹表明:人类早在3万年前就在此活动,繁衍生息。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出兵击败义渠分置陇西、北地、上郡,中卫地属秦北地郡,沿河置障塞,设边戍守。

公元前213年,秦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里长城,长城自兰州经中卫北接贺兰山北趋阴山。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北地郡西南析置安定郡、设目眴卷县,辖属今中卫地(治在今中宁县南古城乡)。

东汉建安十六年十月夏候渊自安定领兵西进凉州,在县西部安营扎寨,此地谓之营盘水至今。西晋泰始初年,河西鲜卑族移居牵屯山(卫宁黄河南岸山地)西,石勒部屯居麦田山(今中卫香山及以南山地)。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在灵州黄河外(黄河以西,卫宁黄河北)180里置丰安县,隶灵武郡。此为境内第一个县级行政建置。

北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占领灵州等地。地入西夏国,置力吉里寨,蒙语俗呼应吉里(相当于县建置,治今中卫城),境内置西寿监军司,夏都六年(公元1062年)改为保泰军。

北宋元丰四年,辽大康七年、夏大安七年七月,宋军五路西征。刘昌祚大败夏军10万,引地即今中卫宣和镇南,大战场滩由此得名。

南宋蒙古兵越沙陀(今沙坡头)至黄河九渡攻占应吉里寨(中卫),元时称应理州。弘治六年,参将韩玉修筑胜金关,驻兵防守。

元朝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二月,改中兴路为宁夏总管府,升应吉里为州,治原中卫县城,隶宁夏府,与鸣沙州分治。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一月,以庆王右护卫改置宁夏中卫,治元应理州城,鸣沙州并入,隶陕西都司,中卫之名由此始。

清初沿明制,并辖香山地域。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增设中卫驿丞,由宁夏西路同知兼。

雍正二年十月丁酉(公元1724年12月12日),清廷议准置宁夏府,改宁夏中卫为县,隶甘肃省宁夏府。宁夏西路同知及中卫营副将协署仍驻中卫。

海原县属平凉府。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十月,改设中卫县渠宁驿丞兼巡检衔,管新、旧宁安二堡事,并从渠口移驻宁安堡。

中华民国建立后,原中卫县建置及隶属关系未变,县驻宁安堡。1929年元月,宁夏省正式建立,原中卫县直隶之。

1933年12月,从胜金关、山河桥以东析置中宁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原中卫县和中宁县属宁夏省,1954年宁夏并入甘肃省,原中卫县和中宁县属甘肃省银川专区。

1958年10月25日,宁夏 *** 自治区成立,原中卫县和中宁县属之,1972年设置银南地区,辖属原中卫县和中宁县至1998年。1998年银南地区撤地设立吴忠市,原中卫县、中宁县属之。

海原县先后划归固原地区、固原市管辖。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宁夏 *** 自治区设立地级中卫市等有关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国函〔2003〕139号):一、同意撤销中卫县,设立地级中卫市。

市人民 *** 驻沙坡头区滨河西路。二、中卫市设立沙坡头区,以原中卫县的行政区域为沙坡头区的行政区域。

区人民 *** 驻鼓楼西街。三、中卫市辖从吴忠市划入的中宁县、从固原市划入的海原县和新设立的沙坡头区。

[1] 2004年2月6日,《宁夏 *** 自治区人民 *** 关于撤销中卫县设立地级中卫市的通知》(宁政发[2004]12号):撤销中卫县,设立地级中卫市。市人民 *** 驻原中卫县滨河西路。

中卫市辖从吴忠市划入的中宁县、从固原市划入的海原县和原中卫县。2004年4月28日,举行中卫市成立大会。

【注:地级中卫市设立后,没有设立沙坡头区一级政权,只在原中卫县辖区设立中卫城区办公室等机构,以“中卫城区”指代沙坡头区。2008年6月11日,自治区人民 *** 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即日起统一使用“中卫市沙坡头区”,不再使用“中卫市中卫城区”或其他名称。

2012年组建沙坡头区管委会。2016年将正式设立沙坡头区人民 *** 】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1022108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255210人,占25.0%;农业人口766898人,占75.0%。2005年11月1日,全市总人口1041821人,其中 *** 人口32.2万人,占总人口的31.5%。

全市人口密度为61人/平方千米。2008年,宁夏 *** 自治区 *** 批复同意将海原县的兴仁镇、蒿川乡划归中卫市沙坡头区管辖,将固原市原州区的黑城镇划归海原县管辖;将海原县的徐套乡划归中宁县管辖,将海原县的兴隆乡划归同心县管辖,将固原市原州区的七营镇、甘城乡划归海原县管辖。

[1] 2016年8月19日,中卫市沙坡头区正式挂牌,标志着该区以市辖区行政建制模式独立运行。

2.请教宁夏 *** 自治区中卫市的历史沿革

中卫市-历史沿革 秦代属北地郡,西汉为安定郡,北魏属灵州鸣沙郡,北周置会州,隋置鸣沙县和丰安县,元设应理州,明永乐年间(1403年)置宁夏中卫,清雍正年间(1724年)改称中卫县(含今沙坡头区、中宁县和青铜峡市部分地区),属宁夏府,海原县属平凉府。

1933年中卫县分成中卫、中宁两县。1954年宁夏并入甘肃省,中卫属银川专区。

1958年宁夏 *** 自治区成立后,中卫、中宁先后划归银南地区、吴忠市管辖,海原县先后划归固原地区、固原市管辖。 中卫县历史悠久,境内发现有“细石器文化”遗址,4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秦属北地郡。汉属安定郡朐卷县。

南北朝时属灵州薄骨律镇。隋属灵武郡丰安县。

唐属西会州鸣沙县。宋、辽、西夏时期属西夏应理县。

元属宁夏应理州。明废应理州,于建文元年(1399年)置宁夏中卫指挥使司,属陕西都指挥使,中卫之名由此始。

清雍正三年(1725年)废卫改中卫县,属甘肃省宁夏府。 1933年,中卫县一分为二,在其东部新置中宁县。

1941年,宁夏省将中卫县香山地区划出,设香山设治局。1945年,宁夏设置建了行政专员督察区,中卫属第二督察专员区。

不久,香山设治局撤销,并入中卫县;专区也撤销,中卫县直属宁夏省。 1954年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省,中卫县属甘肃省银川专区。

1958年宁夏 *** 自治区成立,甘肃省银川专区撤销,中卫县直属自治区。1972年,银南地区成立,中卫归属其管辖。

1933年以来中卫辖地未变更,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分为4个区,16个乡,81保。1936年改乡为联保。

1940年废联保,复为乡。1941年撤区,实行乡、保、甲制,全县辖16个乡,81保。

1949年9月中卫县人民 *** 成立,实行区、乡、村制。全县设7个区,38个乡,1964个村。

城厢区,驻县城,辖教育、太平、民乐、平等、东关等5个乡;第一区,驻西夹道,辖瞳庄庙、西园、黑林、西夹道、白家桥、东园等6个乡;第二区,驻莫家楼,辖柔远、五里墩、施庙、镇靖、莫家楼、砖塔、新墩等7个乡;第三区,驻镇罗堡,辖凯歌、九塘湖、镇罗、镇南、观音寺、沙渠等6个乡;第四区,驻宣和堡,辖赵家营、旧营寺、宣和堡、佛门堂、东狱寺等5个乡;第五区,驻刘家湾子,辖沙滩、永康、申家滩、常乐堡、水车等5个乡;香山区,驻上石棚,辖校尉川、上石棚、三眼井、陈家水等4个乡。 1952年,城厢区改为第一区;原第一、二、三、四、五区分别改为第二、三、四、五、六区;撤销香山区,将原香山区辖地分为两个区(第七区和第八区)。

第七区驻上石棚,辖校尉川、苦水沙河、上石棚、深井4个乡;第八区驻陈家水,辖牛条沟、峡门、陈家水、小井子4个乡。 1955年,第一至第八区依次更名为城关、沙渠桥、莫家楼、镇罗堡、宣和堡、申家滩、上石棚、梁水园等8个区。

1956年2月,8个区建制撤销,将原43个乡合并为21个乡。半年后,21个乡调整为12个乡(城关、西园、东园、镇罗、柔远、宣和、永康、常乐、三眼井、上石棚、梁家园、陈家水)。

1958年9月,设置甘塘办事处。10月,人民公社化,原12个乡和1个办事处撤销,组建为5个人民公社。

由原城关、西园2乡及甘塘办事处组建东方红公社,驻县城;镇罗、柔远、东园3个乡组建先声公社,驻红庙墩;宣和、永康(不包括三滩社)2乡组建灯塔公社,驻宣和堡;常乐乡和永康乡的三滩社组建为卫星公社,驻大路街;上石棚、梁水园、三眼井、陈家水4个乡组建香山公社,驻梁水园。 1959年4月,卫星公社更名为常乐公社。

1960年在县城内组建城市人民公社,不久后撤销。 1961年5月,东方红公社析置为城关、西园2个公社;先声公社析置为东园、柔园、镇罗3个公社;灯塔公社析置为景庄、红泉、三眼井、陈家水4个公社。

全县共分为12个公社。 1964年5月,设置香山区,管辖原香山公社析置的4个公社。

10月,城关公社改置为城关镇。 1965年4月,将城关镇所辖的蔡桥、新墩、韩闸、官桥、南园等大队析出,置为城郊公社,驻旧鼓楼南巷。

1968年10月,撤销香山区。 1969年2月,撤销陈家水公社,将其所辖的黄泉、石门大队划归景庄公社;黄套、小井子大队划归常乐公社。

1983年,所有公社全改为乡。 1984年,自西园乡析出碱尖湖以西至营盘水地带,设置甘塘镇,驻甘塘。

1985年,在新开发的南山台灌区增置东台、西台2个乡。 1988年,在北干渠沙漠地开发出的灌区增置新北乡。

1992年8月,宣和、常乐、镇罗3个乡改置为镇;至此,全县共辖城关、甘塘、宣和、常乐、镇罗等5镇和城郊、东园、西园、柔远、永康、东台、西台、红泉、景庄、三眼井、新北等11乡。 (* 资料出处:《宁夏现代政区变迁沿革》,冯茂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银川) 2000年,中卫县辖6个镇、11个乡。

总人口320474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60726 甘塘镇 3149 镇罗镇 30890 宣和镇 36059 常乐镇 18195 迎水桥镇 12599 城郊乡 24436 西园乡 19440 东园乡 34328 柔远乡 28115 永康乡 19303 新北乡 6966 东台乡 6064 西台乡 8904 红泉乡 2292 景庄乡 3438 三眼井乡 557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满意请。

3.宁夏的历史文化景点有那些

宁夏西夏王陵简介: 西夏王陵是我国现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区,被世人称为“东方金字塔”.分布着九座帝王陵和140 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西夏王陵不仅吸收了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皇陵之所长,同时又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与党项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西夏陵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由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灵台等部分组成.宁夏中卫沙坡头简介: 宁夏中卫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腹地,是一处富有浓郁西部特色的著名沙漠旅游区.高山、黄河、沙漠、长城和绿洲在此汇聚一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奔流的黄河,无际的沙漠,神奇的沙漠草原,苍凉的明代长城,造型雄秀的古水车,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此可骑骆驼遨游沙海,乘坐古老羊皮筏子漂流黄河,咫尺之间领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奇异景观.宁夏平罗沙湖简介: 沙湖位于宁夏平罗县,距银川市区56公里.沙湖拥有万亩水域、五千亩沙丘、两千亩芦苇.沙湖盛产鱼、鸟.有数万只鸟在这里栖居,可称得上是大自然中的一处奇观.沙湖的鱼类十分丰富,不仅有鲤、鲢、鳙、鲩、鲫鱼,而且有北方罕见的武昌鱼、娃娃鱼.在沙湖的餐馆里,专门设有鱼宴,烹饪沙湖出产的活鱼.湖西贺兰山磅礴而立、倒映湖中.宁夏六盘山风景区简介: 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南部,这里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文化古迹较多,自然资源丰富. 繁茂的森林、良好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使六盘山成为休闲、消夏避暑、森林探险、科考科普和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保护区内有老龙潭、二龙河、鬼门关、凉殿峡、荷花苑、白云山六大景区60余个景点.保护区中部有固原古城、战国秦长城、安西王府遗址等. 北部有须弥山石窟为中心包的丹霞地貌风景.。

4.历史上的十大中卫

343的三后卫都是中后卫,不需要会打边后卫。边后卫在4中场里面。

贝肯鲍尔 足球皇帝 史上最强自由中卫

詹蒂莱 史上最强盯人中卫

卡纳瓦罗 世界杯冠军队长 世界足球先生

巴雷西 意大利史上最强自由中卫,米兰梦之队队长

萨默尔 欧洲足球先生

科勒尔 德国史上最强盯人中卫,巴斯滕最头疼的后卫

福格茨 冻结克鲁伊夫的后卫

博比.摩尔 世界杯冠军队长

帕萨雷拉 世界杯冠军队长

亚当斯 英格兰史上最强盯人中卫

5.宁夏中卫在历史上是什么位置

中卫市 秦代属北地郡,西汉为安定郡,北魏属灵州鸣沙郡,北周置会州,隋置鸣沙县和丰安县,元设应理州,明永乐年间(1403年)置宁夏中卫,清雍正年间(1724年)改称中卫县(含今中卫、中宁和青铜峡部分地区),属宁夏府,海原县属平凉府。

1933年中卫县分成中卫、中宁两县。1954年宁夏并入甘肃省,中卫属银川专区。

1958年宁夏 *** 自治区成立后,中卫、中宁先后划归银南、吴忠市管辖。海原县先后划归固原地区、固原市管辖。

2004年地级中卫市成立,中宁、海原两县划归中卫市管辖。中卫城区(原中卫县) 考古发现的长流水旧石器文化遗址、一碗泉新石器文化遗址、大麦地新石器等文化遗迹表明,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已有3万多年的历史。

春秋时为羌族和戎族杂居地。秦时属北地郡;西汉属目旬卷县;隋唐置丰安县、丰安军;五代后唐置雄州,后晋改昌化军、昌化镇;西夏置力吉力寨;元升应理州;明永乐元年置宁夏中卫,中卫之名始此。

清雍正二年裁卫置县,改称中卫县,属宁夏府。1911年中卫属甘肃朔方道。

1933年分中卫、中宁两县。1954年,宁夏省裁撤并入甘肃省,中卫属银川专区。

1958年宁夏区成立,中卫隶属之,1972年银南行署辖制,1998年银南地区撤地设市,中卫隶属吴忠市辖制。2004年2月,中卫撤县设立地级中卫市,原中卫县辖区改称中卫市城区,直属中卫市管辖。

中宁县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设目旬卷县。西魏时设鸣沙县。

北宋属西夏辖。元改鸣沙县为鸣沙州,属宁夏府路。

明、清时属中卫县。民国23年(1934年)1月成立中宁县,以宁安堡为县治。

1949年9月18日,中宁县人民 *** 成立。1954年宁夏并入甘肃省,中宁隶属甘肃省银川专区。

1958年宁夏 *** 自治区成立后,归属自治区管辖。1972年后属银南地区。

1998年银南撤地设市,属吴忠市管辖。2004年2月成立中卫市后,归属中卫市管辖。

海原县 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先民居住生息,“菜园文化遗存”闻名区内外。春秋战国时期为戎人游牧区,秦汉时期属北地郡及安定郡,魏晋时期亦为少数民族居住,其时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畜牧为天下饶。

隋唐时期置他楼县与萧关县,为最早的地方建置。宋夏金对峙时期,西夏置南牟会及行宫(亦叫离宫)。

宋元符二年(1099)建西安州,为西北边陲军事要地。元属开城路,元豫王建国于海原西安州。

明分赐藩王为牧地。成化年间设西安、镇戎、平虏守御千户所。

清隶平凉府盐茶同知辖。乾隆十四年(1749)同知移驻海喇都,建厅署修厅志。

同治十三年(1874)裁厅设海城县。民国三年(1914)改称海原县,属甘肃省平凉专区。

1936年10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西征部队在境内建立陕甘宁省豫海县 *** 自治 *** 。1949年8月11日,海原解放,属甘肃定西地区,1950年6月属甘肃平凉专区辖,1953年12月改属甘肃省西海固 *** 自治区辖,1955年12月归甘肃省固原 *** 自治州辖,1958年10月划归宁夏 *** 自治区固原地区,2002年至2004年2月属固原市辖,2004年2月10日,海原县整建制划入新成立的中卫市管辖。

6.中卫古老的文化有哪些

史前文化。分布在中卫北部照壁山大麦地和黄河南岸香山一带的近万幅史前岩画,是史前时代居住、迁徙、流转在这里的先民们造就的艺术画廊,原始人类通过岩画记载了他们在中卫的生存斗争,再现了史前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物质世界。中卫城区一碗泉、长流水旧石器时代遗址,海原菜园新石器遗址,是中卫史前文化的有力见证。中卫岩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约3万年)至新石器时代(公元前约4500年)就开始凿刻,属灵武水洞沟遗址原始人类活动范围之内。

黄河文化。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横贯中卫182.4公里,沿岸置各类船渡码头数十处。其中,莫家楼码头,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柔园镇莫楼村;大板码头,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大板村;下河沿码头,在今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下河沿村。自流灌溉有2119年历史,旱涝无虞,以“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见誉于人口。引黄灌区111.07万亩。其中,卫宁平原自流灌溉65.72万亩,扬水灌区45.35万亩。有美利渠、寿渠、角渠、跃进渠、七星渠等5大干渠,共418公里。最早的灌溉渠蜘蛛渠(今美利渠)开挖于元鼎六年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11至109年)。古老的灌溉水车和羊皮筏子,是中卫黄河水道上农耕文明的见证。

丝路文化。中卫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千百年来,为了巩固边防,保护丝路畅通,历代中央政权稳固时,移民充边,驻军屯垦,人员来往频繁,物资交流畅达,不仅物产丰富,手工业发达,而且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加之黄河中卫段水运繁盛,有“水旱码头”、“丝路古城”之誉。

宗教文化。由于古丝绸之路沿途僧侣、神甫、牧师往来传教,中卫佛、道、基督、天主、 *** 五教俱全,至民国时期,寺庙道观竟达200多座,平均每千人拥有一座,堪称天下之最。境内有高庙、石空大佛寺、牛首山寺庙群、天都山石窟、老君台和九彩坪拱北等寺庙,形成了庙堂音乐、舞蹈、礼仪等宗教文化。

边塞文化。中卫照壁山大麦地一带,是东西部草原的连接带,又是中原通向漠北和西域的必经之地,是“丝绸之路”边陲要塞,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往来频繁。

军垦文化。中卫前有黄河之险,后接贺兰之固,扼守宁夏西大门,自古为西北地区兵家必争之重镇,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境内有众多的古代城堡烽燧、有横亘东西、分置南北的秦、汉、明代长城。明朝在宁夏地区实施军政合一体制,不设府、州、县等地方 *** 而只设宁夏镇,镇下管7个卫,即宁夏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宁夏中屯卫和宁夏前卫、宁夏中卫、宁夏后卫。卫下设所,所管堡。全镇辖地相当于今同心县、盐池县及其北部的沿黄河各市、县、区。宁夏五卫腹地。宁夏前卫,今贺兰县、平罗县属之;宁夏后卫,今盐池县和同心县东部地区属之;宁夏左屯卫,今吴忠利通区、灵武市和同心县东部地区属之;宁夏右屯卫,今永宁县和青铜峡市分水岭以东地区属之;宁夏中卫原是一个军事建制单位,卫城在前朝的应理州,今沙坡头区、中宁县和青铜峡市分水岭以西地区属之。设有13堡,柔远堡、镇靖堡、镇虏堡、石空寺堡、枣园堡、常乐堡、永康堡、宣和堡、宁安堡、宁安新堡、威武堡、古水井堡、控夷堡等。治所在今中卫城。

西夏文化。成吉思汗曾两次亲自率 *** 战在今中卫市,他病危殡天的“哈老徒之行官司”,即海喇都,正是海原县城西南处的天都寨行宫。海原县境内的天都山石窟、南华山灵光寺等遗址,都是西夏灿烂文化的存证。

移民文化。自秦汉经唐宋元明到清代,历史上有过多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明代以前,先后有匈奴、鲜卑、羌、回纥、女真、蒙古等部族入居。清代“自乾隆咸丰,宁夏水利大修,齐鲁燕晋陕甘之民趋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日寇入侵和中原灾害频繁,豫陕蒙甘等地的人口散流入卫。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又有京沪陕浙等地移民迁入。上世纪80年代南山台扬黄灌区建成,从区内西海固地区迁入移民。天南地北的人们来到中卫,各地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卫地方文化。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西只甲村历史》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