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色拉油一般大厂是怎么加工的答色拉油是从国外音译过来的,指的是国外用来拌沙拉和凉菜的油,色拉油要求油的熔点比较低,低温下面也不会凝结。于是厂家把高烹油进行测试,选择...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陕西甲醇钠哪个品牌好,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色拉油一般大厂是怎么加工的

色拉油一般大厂是怎么加工的

色拉油是从国外音译过来的,指的是国外用来拌沙拉和凉菜的油,色拉油要求油的熔点比较低,低温下面也不会凝结。于是厂家把高烹油进行测试,选择那些熔点比较低的种类,比如大豆油等,就做成了色拉油。因此色拉油和高烹油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熔点不一样。

色拉油俗称凉拌油,是将毛油经过精炼加工而成的精制食用油,可用于生吃,因特别适合用于西餐“色拉”凉拌菜而得名。

色拉油呈淡黄色,澄清、透明、无气味、口感好,用于烹调时不起沫、烟少、在0℃条件下冷藏5.5小时仍能保持澄清、透明(花生色拉油除外),除作烹调、煎炸用油外主要用于冷餐凉拌油,还可以作为人造奶油。色拉油一般选用优质油料先加工成毛油,再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脱酯等工序成为成品。色拉油的包装容器应专用、清洁、干燥和密封,符合食品卫生和安全要求,不得掺有其它食用油和非食用油、矿物油等。保质期一般为6个月。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色拉油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葵花仔色拉油和米糠色拉油等。

色拉油: 色拉油即新标准的一级油,是加工等级最高的食用油,它的特点是既可以炒菜,又可以凉拌菜。目前市场上色拉油的品种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棉籽色拉油、花生色拉油、葵花籽色拉油、米糠色拉油等 高级烹调油 高级烹调油属新标准的二级油,品质和用途与色拉油比较接近,但不适合凉拌,烟点比色拉油低5至10℃。保质期为12个月,品种同色拉油

调和油又称调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脂。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精炼过的油脂,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今后,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食用油各有特点

橄榄油

它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所有食用油中属于最高的一类,它有良好的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坏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胆固醇(好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胆囊炎、胆结石发生的作用;橄榄油还含维生素A、D、E、K、胡萝卜素,对改善消化功能,增强钙在骨骼中沉着,延缓脑萎缩有一定的作用。但橄榄油价贵,味淡,缺乏诱人的脂肪香味,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对它的口味不太欢迎。

茶油

所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与橄榄油相仿,所以有“东方橄榄油”之称。据报道,某茶油产地的居民,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其他地区的人群低。

菜子油

所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很高,故有与橄榄油相似的作用,它还有利胆的功效。由于菜子油是所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食用油中价格最低的,所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

花生油

含丰富的油酸、卵磷脂和维生素A、D、E、K及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所以有降低血小板凝聚,降低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民间认为多吃花生油容易‘上火’,这是由于花生油中的花生烯酸导致人体变态反应的缘故。

豆油

含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D,有降低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对体弱消瘦者有增加体重的作用。豆油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所以在各种油脂中属于最容易酸败变耗的,因此购买时一定要选出厂不久的,并尽可能趁“新鲜”吃掉。

葵花子油

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α-亚麻酸在体内可合成与脑营养有关的DHA,孕妇吃葵花子油有利于胎儿脑发育;含有的维生素E、A等,有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防止干眼症、夜盲症、皮肤干燥的作用。它也含有较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有与豆油一样的注意事项。

色拉油

它是植物油中加工等级最高的食用油,已基本除尽了植物油中的一切杂质和腊质,所以颜色最淡。色拉油适用于炒、炸、煎和凉拌,这是其他食用油所不及的。

麻油

有“植物油之王”的美誉,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钙、磷、铁、卵磷脂、维生素A、D、E,有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防治便秘、冠心病、糖尿病、头发早白以及润肤美容的作用,中医认为肺气肿患者,在睡前及次日起床前喝一点麻油,可减轻咳嗽症状。

猪油

它含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吃得太多容易引起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硬化、肥胖等,但也不要不敢吃,因为其含的胆固醇是人体制造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和自行合成维生素D的原料。猪油中的α-脂蛋白能延长动物的寿命,这是植物油中所缺乏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蒋家教授)

油菜的色拉油生产工艺

脱酸:通过蒸汽或热水,使油脂水化,然后除去杂质,即将蒸汽导入油脂,游离脂肪酸随蒸汽被蒸馏出来,经冷凝后除去;或者让热水与油脂混合乳化,澄清后以离心机除去磷脂、游离脂肪酸和植物粘液等物质。然后真空干燥,所得产品称为粗油。

碱炼:通过碱炼,可进一步脱去大部分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铁与铜离子及一些含硫化合物。先加0.02%~0.5%的磷酸在圆柱形铁锅中,60~90℃下处理15~30分钟,再加油量1%~3%的8%~12%浓度的氢氧化钠(烧碱)经10~30分钟的皂化,由于皂化物比重大沉入锅底,放出后称为皂脚;然后在65℃下用水或稀酸洗涤2次,放去水液,再在114℃下加热除去水分,干燥后贮入油柜。

氢化:采用选择性氢化法(温度200℃、压力41.37千帕)或非选择性氢化法(温度135℃、压力413.69千帕)处理时,在蛇管氢化锅中加入0.01%~0.2%的甲酸镍或碳酸镍,以促进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加氢而成饱和脂肪酸,使顺式脂肪酸变为反式异构体,以增加油脂的硬化程度和抗氧化力,并改进油脂香味。如果采用一种叫考夫曼的氢化装置,则可以低于100℃温度下进行,加入40%的Miscella(一种油溶剂混合物),油连续通过催化剂(镍),也可完成氢化过程。油脂中只有少量油酸存在,对油脂品质有所改进。

酯化:这一工序系在95~135℃温度下加热约2小时,也可在有催化剂(0.1%~0.5%的甲醇钠或乙醇钠,也可用钾钠合金)存在的低温(32~38℃)下进行。用水洗涤除去催化剂,通过油脂分子内外的相互酯化,使三油精和三硬酯精形成6种不同的甘油三酯,从而增加油脂的塑性,低熔点的脂变为高熔点的脂,这样便于制造固化的人造奶油。

脱臭:为脱除有气味的黄色物质,如游离脂肪酸、醛、酮和葡萄糖芥苷分解的含硫化合物,应在高温(240~270℃)和加压(5.07千帕的绝对压力)的真实罐中进行蒸馏,经冷却后加入0.005%~0.01%的柠檬酸,以防止氧化。

色拉油制作:

1、将用大型船舶从国外运来的原料,从卸载机上卸下后,直接运往仓库。

2、在巨大的仓库中储藏重要的原料。

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原料将陆续经过各个制造工序。

。制造工序中的第一个工序为精选。主要去除金属及麦秆、糠麸等杂质。

3、使原料经过连续榨油机,榨出2/3左右的油分。

但是,由于大豆的油分比较少,所以在加热的情况下直接提取。

4、经过一次榨油后的原料,再次通过连续油脂提取机,将剩余的油分提取出来,然后分为油与脱脂粕。

5、下一步将进入精制工序。

经榨油、提取的油(称为原油)仍含有杂质(水分、类脂质、游离脂肪酸、色素、发臭成分等)。

首先使用离心分离装置,去除类脂质、游离脂肪酸等杂质。

6、使用活性白粘土去除沉着色素。

然后通过使用过滤器,使油的颜色变得干净透明。

7、将温度从10℃调到0℃后冷却。

使油中的腊质变成固体,然后用连续过滤器去除。

8、在高温、高真空状态下的脱臭塔里加入水蒸气,从而完全去除油中的各种气味成分。由此精制工序全部完成。即使在低温状态下,也可生产出透明的色拉油。

9、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后,装入桶或塑料容器中。

为了给广大家庭带来新鲜、味美的食用油,日清奥利友已将独创的专利制造法<新鲜包装制法>用于赠送的产品上。

由于直到油被装入容器为止,均在不接触空气(氧)的环境下制作,因此味道及新鲜度都保持原来的状态。

10、制作色拉油的过程中产生的油渣也没有浪费。

其中脱脂大豆用于资料及酿造食品,油菜子粕渣则用于肥料及饲料。

二甲基甲酰胺详细资料大全

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透明液体,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它是化学反应的常用溶剂。纯二甲基甲酰胺是有特殊臭味,工业级或变质的二甲基甲酰胺则有鱼腥味,因其含有二甲基胺的不纯物。名称来源是由于它是甲酰胺(甲酸的酰胺)的二甲基取代物,而两个甲基都位于N(氮)原子上。二甲基甲酰胺是高沸点的极性(亲水性)非质子性溶剂,能促进SN2反应机理的进行。 二甲基甲酰胺是利用甲酸甲酯和二甲基胺制造的。二甲基甲酰胺在强碱如氢氧化钠或强酸如盐酸或硫酸的存在下是不稳定的(尤其在高温下),并水解为甲酸与二甲基胺。HCON(CH3)2+H2O → (CH3)2NH+HCOOH。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二甲基甲酰胺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基本介绍

中文名 :N,N-二甲基甲酰胺 英文名 :N,N-Dimethylformamide 别称 :DMF 化学式 :C3H7NO 分子量 :73.10 CAS登录号 :68-12-2 熔点 :−60.5℃ 沸点 :152.8℃ 水溶性 :与水互溶 密度 :0.948 g/mL 外观 :无色液体 闪点 :58℃ 套用 :用作分析试剂和乙烯树脂、乙炔的溶剂等 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安全术语,风险术语,主要用途,产品信息,消防措施,储运须知,泄漏处理,接触机会,毒作用机制,侵入途径,临床表现,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处理,治疗要点,注意事项,标准,事故案例,对环境的影响,应急处理方法,泄漏应急处理,防护措施救措施,

性质

物理性质

理化性质:无色、淡的氨气味的液体。分子式C

3

H

7

NO,分子量73.10,相对密度0.9445(25℃),熔点-61℃,沸点152.8℃,闪点57.78℃。蒸气密度2.51,蒸气压0.49kpa(3.7mmHg 25℃),自燃点445℃。折射率1.42817,溶解度参数δ=12.1。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2.2-15.2 %。与水和通常有机溶剂混溶,与石油醚混合分层。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医药工业上用于生产维生素、激素,也用于制造杀虫剂。

化学性质

【外观性质】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臭味。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 】-61℃ 【比旋光度 】0.94° 【沸点 】152.8 °C(lit.) 【密度 】0.948 g/mL at 20℃ 【蒸气密度】2.5 (vs air) 【蒸气压】2.7 mm Hg ( 20℃) 【折射率 】n20/D 1.430(lit.) 【闪点 】58℃ (136℉)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水溶解性 】soluble 【敏感性 】Hygroscopic 【Merck 】14,3243 【BRN 】605365

安全术语

In case of a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触,使用前须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风险术语

Harmful by inhalation and in contact with skin. 吸入及皮肤接触有害。 Irritating to eyes. *** 眼睛。 May cause harm to the unborn child. 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主要用途

【用途一】用作分析试剂和乙烯树脂、乙炔的溶剂。 【用途二】是优良的有机溶剂,用作聚氨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的溶剂,亦用作萃取剂、医药和农药杀虫脒的原料。 【用途三】二甲基甲酰胺既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用途很广的优良溶剂。可用于聚丙烯腈纤维等合成纤维的湿纺丝、聚氨酯的合成;用于塑胶制膜;也可作去除油漆的脱漆剂;它还能溶解某些低溶解度的颜料,使颜料带有染料的特点。二甲基甲酰胺可用于芳烃抽提以及用于从碳四馏分中分离回收丁二烯和从碳五馏分中分离回收异戊二烯,还可用作从石蜡中分离非烃成分的有效试剂。它对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的溶解性有良好的选择性:间苯二甲酸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溶解度大于对苯二甲酸,在二甲基甲酰胺中进行溶剂萃取或部分结晶,可将两者分离。在石油化学工业中,二甲基甲酰胺可作为气体吸收剂,用来分离和精制气体。在有机反应中,二甲基甲酰胺不但广泛用作反应的溶剂,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农药工业中可用来生产杀虫脒;医药工业中可用于合成磺胺嘧啶、强力霉素、可的松、维生素B6、碘苷、驱蛲净、噻嘧啶、N-甲酰溶肉瘤素、抗瘤氨酸、甲氧芳芥、卞氮芥、环己亚硝脲、呋氟脲嘧啶、止血环酸、倍分美松、甲地孕酮、胆维他、扑尔敏等等。二甲基甲酰胺在加氢、脱氢、脱水和脱卤化氢的反应中具有催化作用,使反应温度降低,产品纯度提高。 【用途四】非水溶液滴定用试剂,乙烯树脂和乙炔的溶剂,有机合成,光度测定,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50℃,溶剂为甲醇),分离分析C2-C5烃,并能分离正、异丁烯-[1]及顺、反丁烯-[2]。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合成。肽的合成。照相工业用。

产品信息

上游原料:甲醇-->氨-->甲醇钠-->甲酸-->二甲胺-->一氧化碳-->三氯乙醛-->甲酸甲酯-->氢酸-->5-甲基呋喃醛 下游产品:5-吲哚甲醛-->4-(1H-咪唑-1-基)苯甲酸-->1-(2,4-二甲基喹啉-3-基)乙酮盐酸盐-->1-(1-甲基哌啶-4-基)哌嗪-->1,3-苯并二氧-4-甲醛-->4-氨基-6-氯-5-醛基嘧啶-->3,4-噻吩二羧酸-->4,6-二氯-5-嘧啶甲醛-->2,4-二甲基喹啉-3-羧酸乙酯-->乙嘧替氟-->N-乙基-2-氨甲基吡咯烷-->头孢咪唑-->奥替尼啶-->4-甲基-2-(1H-吡唑-2-基)喹啉-->1-[(4-甲基苯基)磺酰]-1H-吲哚-3-甲醛-->3,5-二氟苯乙酸-->2-氰基-5-甲基吡啶-->1-甲基-3-氨基-吡唑并[3,4-B]吡啶-->4-乙酰胺基-3-硝基苯甲酸-->拉贝洛尔-->一类新的液晶聚合物-->5-硝基-2-羟基-3-氯吡啶-->吡啶-2-甲酰氯盐酸盐-->4-(N,N-二甲基氨基)-2-氯嘧啶-->甲基泼尼松龙乙丙酸酯-->1-(3-吡啶基)-3-(二甲氨基)-2-丙烯-1-酮-->2,2-联噻吩-5-乙醛-->常山酮-->依托咪酯-->奥普力农-->联苯双酯

消防措施

用雾状水、干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和砂土灭火。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储运须知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方法:(Ⅲ)类。玻璃瓶外木箱,内衬不燃材料或铝桶、镀锌铁桶。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与卤代烃、硝酸盐和硝酸酯、甲烷二异氰酸酯、四氯化碳、三氧化二磷、三乙基铝、氧化剂和酸类隔离储运。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

泄漏处理

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接触机会

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在工作岗位可因接触DMF蒸汽而中毒。急性中毒发生原因多数由于生产故障,设备漏裂,或在检修设备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大量接触毒物所致,中毒常是吸入和皮肤吸收并存,且以皮肤吸收为主。 其他中毒情况少见,但有口服以及将该品 *** 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而引起严重中毒的病例。

毒作用机制

DMF的毒性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现在认为与其体内代谢过程有关。DMF其甲基烃基化,生成N-甲基-甲醇酰胺(HMMF),HMMF部分脱羟甲基分解成甲基甲酰胺(NMF)和甲醛,NMF还可羟基化,然后再分解成甲酰胺 (F),还有少部分DMF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实验表明,NMF毒性强于DMF及HMMF。NMF或HMMF生成N-甲基氨基甲酰半胱氨酸(AMCC)过程中的活性中间产物(可能是异氰酸甲酯),具有亲电性,可以与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共价结合,造成机体肝肾器官损伤。

侵入途径

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 毒理学简介 大鼠经口LD50:2800 mg/kg;吸入LC50:5000 ppm/6H。小鼠经口LD50:3700 mg/kg;吸入LC50:9400 mg/m3/2H。兔经皮LD50:4720 mg/kg。 毒物经各种途径吸收后,主要经肝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进行脱甲基化作用,脱去一个甲基,代谢产物为一甲基甲酰胺和甲酰胺,代谢迅速,甲酰胺在血中滞留稍长,进而代谢为甲酸和氨排出,部分二甲基甲酰胺以原形物从尿和呼气排出。人每天吸入DMF浓度为63mg/m^3·4h,共5天,停止接触4小时,血中DMF已不能检出,吸入浓度为30mg/m^3,24小时代谢物的排出量占总量的61-86%;吸入浓度为60mg/m^3,24小时尿中的一甲基甲酰胺排出量不超过30mg,48小时内已不能检出;浓度为27mg/m^3,吸入5天,24小时尿中一甲基甲酰胺量为25mg左右,从而提出24小时尿中一甲基甲酰胺超过60mg,提示接触DMF浓度已超过60mg/m^3,故认为尿中一甲基甲酰胺可作为接触DMF的一个监测指标。 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 *** 作用。 侵入机体后,主要由肝内代谢,排泄较快,主要靶器官为肝脏,肾脏也有一定损害,属中等毒性。

临床表现

呼吸道吸入后一般经6-12小时左右后发生急性中毒; 皮肤侵入,潜伏期可较长,也有在皮肤灼伤基本愈合后再出现中毒的报导。亚急性中毒病例,自接触至发病为2-4周时间。

临床特点

*** 症状:DMF蒸气可引起眼、上呼吸道轻、中度 *** 症状。 皮肤:污染皮肤可致轻、重不等的灼伤,皮肤起皱,肤色发白,伴有灼痛感,严重者可使皮肤胀肿,剧烈灼痛。 眼:污染眼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 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 胃肠道症状: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便秘等,少数病例有中上腹痛。 肝脏:急性中毒时肝脏损害常较为突出,患者有明显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出现黄疸,肝脏逐渐肿大,有压痛,常规肝功能检查示异常,其中血清转氨酶升高较明显。病变一般不严重,经治疗可逐步减轻,数周内病情可完全恢复。 严重急性中毒:表现为重症中毒性肝病,职业性中毒为少见,接触高浓度,尤其是皮肤污染严重,未及时彻底洗清者,应警惕发生严重中毒。 生活性中毒:曾有原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DMF *** ,作为治疗药物而引起肝病,病情呈进行性加剧,类似亚急性肝坏死型肝炎,2周内出现肝昏迷,预后凶险。 特殊危险者:原患有各种原因的肝脏疾病者,对DMF较为敏感。

诊断

临床表现:首先出现胃肠系统症状,以后有中毒性肝病的表现。 生物学检测:血中测二甲基甲酰胺或尿中测一甲基甲酰胺,作为吸收该品的指标。 肝功能试验异常,可作为肝脏有病变的指标。 综合分析现场、临床特点,诊断一般不困难,当一群体陆续发生肝脏疾病时,应做现场调查及流行病学调查,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鉴别诊断

主要与急性病毒性肝炎相鉴别,常有将该品引起的中毒性肝病误诊为病毒性肝炎,在早期更应引起注意。鉴别诊断要点是重视询问接触毒物史,现场调查,密切观察病情进展,以及正确评价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的诊断意义等。 此外要和药物性肝病相鉴别。

处理

该品尚无特效解毒剂。 皮肤污染时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如皮肤有灼伤,参见<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治疗>;。 眼污染时用清水彻底冲洗,必要时请眼科检查。 口服毒物必须彻底洗胃。

治疗要点

重点针对中毒性肝病:a.卧床休息。b.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c.给予维生素B族。d.葡萄糖液注射。e.选择一、二种常用的治疗药物如酵母片、肝泰乐、肝乐、维C肝、胆碱等。f.较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一般用地塞米松20~60mg/天,分次肌注,用药不超过一周,逐步减量。需特别注意副作用,尤其是胃肠道出血。 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参见<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肝病的治疗>。

注意事项

1. 可在皮肤灼伤愈合后出现肝脏病变的表现,故在早期即应注意,给予必要的治疗,如用维生素B族、C、葡萄糖等,应严密观察,有无迟发性肝病的发生。 2. 小工厂中套用该品,不了解其毒性,也不注意防护,故发生急性中毒的报导较前增加,卫生部门,应加强宣教,将本样品引起的中毒表现,向内科医师、传染病医师介绍,以提高早期诊断治疗的质量。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AC 10 mg/m^3。美国ACGIH TLV-TWA 30 mg/m3 (10ppm)(皮肤) 危规:GB3.3类33627。UN NO.2265。IMDG CODE 3132-2页,3.3类。

事故案例

据香港《大公报》报导:广州先艺制衣厂于1999年初发生两起由布料中所含的化学物二甲基甲酰胺导致中毒的事件。其毒源来自浙江的一批布料。广州海珠区正采取措施堵截有毒布料。先艺制衣厂发生六十一人集体中毒事件后,广东省中毒急救中心从多名重症中毒者的血液和尿中查出二甲基甲酰胺的代谢产物,由此判断为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并对十多位症状较重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据厂方反映,布料一打开,工人们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异味。当于下午四时开工到晚上十二时,开始有多人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经查,这十六名员工均为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据悉,病例众多、症状明显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在广东省尚属首次。有关人士认为,有毒布料在过去亦是较为罕见,可在广州却连续发现,原因是时下有的厂家用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布料的表面处理,按生产工艺,那些处理过的布料应有烘干的工序,使布料上的二甲基甲酰胺挥发。不过,有些厂家为了省钱而省去了该道工序。 参考文献 [1]Smyth HF,et al. The inhalation toxicity of dimethylformamide. J Ind Hyg 1948; 30:63. [2]Claytan JW,et al. Am Ind Hyg Assoc J 1983; 24:144. [3]庞玉太,等.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2例报告.劳动卫生与环境医学 1980; 315:124. [4]化学事故技术援助数据系统

对环境的影响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 *** 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肝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出现黄疸。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 慢性影响:有皮肤、黏膜 *** ,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偏低。尚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功能变化。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2800mg/kg(大鼠经口);4720mg/kg(兔经皮);LC50:94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人吸入30-60ppm,消化道症状,肝功可异常,有黄疸,尿胆原增加,蛋白尿;人吸入10-20ppm(有时30ppm),头痛,食欲不振,恶心,肝功和心电图正常。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500mg/m3,6小时/天,5天,80%死亡,肝肺有病变;人吸入5.1-49mg/m3×3年,神衰症候群,血压偏低,肝功能变化。 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剧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 色谱/质谱法《水和有害废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周文敏等编译 5.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0)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mg/m

3

[皮] 前苏联(1975) 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0.03mg/m

3

(最大值、昼夜均值)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10mg/L 嗅觉阈浓度 0.14mg/m

3

应急处理方法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废料溶于易燃溶剂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气体要通过碱洗涤器除去有害成分,从纤维沉降槽和聚氯乙烯反应器的洁净溶剂中回收N,N-二甲基甲酰胺。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菸。工作毕,淋浴更衣。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上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是什么

碳一化学是指从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H4、CO、CO2、CH3OH、HCHO等)出发合成各种化学品的技术。对上述一碳化合物合成其他化学品的研究和开发,逐渐形成了C1化学的主要分支: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合成气化工、CO化工、CO2化工、甲醇化工及甲醛化工等。从煤、天然气制合成气再进一步制备各种化工产品和洁净燃料,已成为当今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碳一化学以化工原料多样化和能源“非石油化”为战略目标,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事研究和开发,取得很大的进展。以煤或天然气制合成化学品的原料气,全世界每年消费合成气3000亿Nm3,其中55%用于制造合成氨,25%用于制造甲醇。而且,30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中有24种可由合成气制得,这对氮肥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说,确实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1.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天然气化工

(1)21世纪世界能源将进入天然气时代

世界上蕴藏有相当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常规资源总量为327.4万亿M3,非常规资源总量为849万亿M3,总计约1176.4万亿M3。截止2001年初,已探明储量149.48万亿M3,待探明储量152.6万亿M3,估计到2030年探明储量可达404万亿M3。

世界天然气的消费量也逐年上升,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例也逐年上升,1995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为2.22万亿M3,占世界能源消费构成23%,1996年两者分别上升为2.325万亿M3和24%。预测2030年世界天然消费量将比1996年翻一倍,年消费量达4万亿M3。相反,石油资源与消费量却不断萎缩,截止1996年,世界探明石油储量1511亿吨,剩余探明储量1374.2亿吨,1996年世界石油产量31.61亿吨,按现有生产水平石油资源仅可开采40多年。而天然气资源尽管以极高的消费增长,世界范围内的天然气供应仍可保证100多年。

因此,在未来20~30年里,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天然气将成为第一大能源。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世界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将从目前的25%增加到40%,而石油将由现在的34%下降到20%,煤炭基本保持在27%左右。

抓住机遇,推动天然气化工及综合利用是关系到解决未来能源的化工原料交替的战略任务,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重大决策。

(2)我国即将进入天然气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我国是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地质资源总量约38~39万亿M3,列世界第十位,其中陆上30万亿M3,海上9万亿M3。已探明储量约1.9万亿M3,仅占资源总量的5%左右,列世界第16位,天然气资源勘探潜力很大。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陆上已在川渝、陕甘宁、新疆和青海形成四大气区;海上气田以渤海、南海西部地区和东海西湖凹陷作为重点勘探和增加产量的地区。1998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223亿M3,从居世界第22位上升为19位,占世界生产量的0.9%,200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294亿M3。预期2005年和201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630和860亿M3,增长较快。

截止2000年底,我国已经建成天然气管道总长度为1.4万公里,其中中国石油拥有1.16万公里。全国天然气“就近供应”各产气区及其周边地区,剩余及缺口部分进行全国调配。塔里木天然气的流向是“西气东输”。

随着国家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重视,政府逐步开始制定和颁布鼓励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政策,不仅把天然气工业作为能源基础建设列为国家投资重点和鼓励发展的产业,还明确鼓励外商到中国进行天然气勘探开发、管道、储运设施等领域的合资合作,并且将出台一系列鼓励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包括融资政策、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等。

(3)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结构尚需调整

①在国家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例较低

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构成见表1

表1 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

项 目 1990年世界能源消费构成 1994年中国能源消费构成 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构成 石油 39.6 19.2

天然气 21.3 2.0 2.5

煤 26.8 76.9

核电 5.7 —

水电 6.6 1.9

总计 100% 100%

世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例已从60年代的10%增加到23.5%,预计2010年到2020年间该比例将达到35~40%。我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例,近几年有较大提高,但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值,而且也低于亚洲8.8%平均水平,以及日本、韩国等天然气资源缺乏的国家。

我国是少数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煤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主导地位的状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但是煤的利用不仅受到投资、运输和煤质等方面的制约,而且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必须改善能源结构。按单位当量比较,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CO2和硫化物分别是煤排放的1/2和1/1200,而且每吨煤在燃烧过程中要排放2.1千克烟尘,而天然气基本不排放。

② 天然气消费结构亦需改善

我国天然气利用结构见表2。

表2 中国天然气利用结构

项 目 利用结构

工业燃料 发电 民用 化工 其他

% 38.1 3.7 8.8 38.5 10.9

世界各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差异很大,欧美发达国家天然气90%用于工业、民用和发电的燃料,不到10%用作化工原料,但绝对量很大,如美国每年的化工用气量高达400多亿M3。我国天然气约40%用于化工主要是化肥,但绝对量较小,1994年化工用气量约64亿M3。1998年约89亿M3。而城市燃气市场和发电市场开发不足。

③ 天然气作为合成氨和甲醇的原料比例还低

我国是世界合成氨生产第一大国,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生产能力仅占23%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甲醇是一个大宗化工产品,近年来产需增长很快,但在300万吨/年的总生产能力中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只占35%左右,也明显偏低。

表3 世界部分国家合成氨和甲醇原料中天然气所占比例

单位:%

项目 世界平均 美国 前苏联 英国 荷兰 印度 法国 日本 中国

氨 80 98.2 92.2 100 100 46.4 23

甲醇 85 100 90 90 80 52 35

④天然气资源不均衡

我国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67%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消费市场集中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这无疑增加了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难度。因此除了逐步完善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输配气体系,还要有计划地引进国外天然气来满足经济发展较快,天然气需求量大、缺乏天然气资源的东南沿海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以珠江三角洲为试点,进口液化天然气。另外也积极研究了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的可行性。

2. 天然气化工的优势领域

以甲烷为主要原料的天然气化工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发展,40年代中后期起发展较快,50~60年代形成鼎盛时期,曾在世界化学工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7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出现了廉价的石油乙烯化学加工的强大冲击,但天然气化工由于具有独特的技术经济优点而一直保持较稳定的发展势头。天然气作为相对稳定而廉价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合成氨及化肥、甲醇及其加工产品、乙烯(丙烯)及其衍生产品、乙炔及炔属精细化学品、合成气(CO+H2)及羰基合成产品等大宗化工产品以及生产甲烷氯化物、二硫化碳、氢氰酸、硝基烷烃、氦气等到产品方面一直保持原料和技术经济领先的发展优势。目前,天然气化工仍然是世界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世界上约有85%的合成氨及化肥、90%的甲醇及甲醇化学品、80%的氢气、60%的乙炔及炔属化学品、40%的乙烯(丙烯)及衍生产品等是用天然气原料和天然气凝析液(NGL)原料生产的。

2.1 天然气直接制化工产品

(1)传统产品

由于甲烷中的碳氢键比较稳定,不易打开,因而反应活性不高,目前以天然气为原料直接制得的化学品并不多,而且大吨位的产品很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然气乙炔。另外天然气中含有C2、C3及其的烃类,也是一个宝贵的资源。

① 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

20世纪60年代是乙炔及其化工利用的鼎盛时期,这应归功于甲烷热裂解和部分氧化制乙炔工业技术的出现。另外还有电弧法和等离子法等等。后由于石油化工的崛起,、乙炔化工的许多领域被代替,但在一些领域尚且有一定的生命力,如氯乙烯、醋酸乙烯和炔属醇(包括叔戊醇、芳樟醇、异植物醇等)。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经40年的发展,乙炔炉单台生产能力从7500t/a扩大到10000t/a,工艺上出现氢稀释甲烷热裂解和芳油淬冷乙炔裂化气等,总的来说进展不大。在有氯碱的地区把盐化工及天然气相结合可以走出综合利用的模式。

② 甲烷热氯化生产甲烷氯化物(一氯、二氯、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该技术已逐步被甲醇氢氯化所替代。改造我国现有的甲烷热氯化装置的主要方向是,扩大单台装置的生产能力,提高氯利用率、充分回收反应热,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多种氯化产品。

③ 甲烷氨空气氧化生产氢氰酸自20世纪30年代安氏法问世以来,到50年代已成为氢氰酸的主要生产方法,70年代以后由于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实现工业化,副产氢氰酸导致安氏法走下坡路。近年来随着氢氰酸用途的增长和安氏法技术的改进,使安氏法重新焕发青春。但是它还受到除了丙烯腈副产以外各种生产氢氰酸方法的竞争,如火焰法、BMA法、甲醇氨氧化法、轻油裂解法、乙腈氨氧化法、甲酰胺热分解法、甲酸甲脂氨氧化法以及CO和NH3合成法、放射化学法、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法等。

④ 甲烷气相硝化制硝基甲烷

因乙丙烷容易硝化,国外主要用丙烷气相硝化法生产硝基烷烃。对甲烷气相硝化法制硝基甲烷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甲烷硝化困难和转化率低,因而造成成本高的问题,从催化剂、活化剂、节能降耗,优化操作条件和反应器等着手改进。

⑤ 甲烷制二硫化碳

尽管CS2的工业生产有木炭法、甲烷法、石油裂解气法三种以及有工业化前景的燃料油法和石油焦法。但国外有80%的CS2采用甲烷法。甲烷法中又分催化油吸收法,非催化油吸收法和非催化加压蒸馏法。我国已掌握了非催化法,并在分离流程中采用分级冷凝捕集和CS2逆流洗涤等技术。有独特之处,应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节能降耗,淘汰木炭法生产装置。

⑥ 天然气制碳黑和尾气利用

在油炉法碳黑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天然气碳黑因能耗高,污染重的原因,已逐渐淘汰,生产技术无新的进展。,但在天然气田开发利用初期,以及利用试井放空天然气生产炭黑,半补强炭黑,橡胶专用炭黑、高纯度碳黑,也不失为一条措施。

其次,碳黑尾气要综合利用,碳黑合成氨联产工艺,碳黑尾气制甲醇或羰基合成产品等。

(2)天然气中除甲烷以外组份的分离及利用

天然气中除甲烷还含有C2烃类及其他组分,含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就有价值进行分离,加以利用。

① 轻烃:随着天然气产量的不断增长,从油田气、湿性天然气中回收的轻烃量也在增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轻烃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可用冷冻分离、膜分离、变压吸附分离等技术将天然气中C2烃类分离出,并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利用,如裂解、环化、芳构化,特别是芳构化解决芳烃来源,如大庆、辽河、中原油田的轻烃,大部分供乙烯联合装置作裂解原料,胜利油田建设了以正丁烷为原料年产15kt顺酐的装置。在吐哈,利用油田轻烃中正丁烷生产40kt/a顺酐和20kt/a1,4-丁二醇,库尔勒打算利用轻烃中碳三碳四烷烃作原料,芳构化生产苯、甲苯和二甲苯,碳六制芳烃等。

②硫磺:现代天然气化工大都要求原料天然气精脱硫,当得到硫数量较大时,可考虑制硫酸或二硫化碳。

③氦气:我国天然气中贫氦,当He30.04%时可用深冷法分出。

④碘:天然气中脱出的水中碘含量超过20mg/l时就有提取价值,日本碘产量在世界上占较大比重,而碘主要从天然气田水中提取。日本是亚洲主要的天然气进口国,重视天然气中脱出的水中碘的利用价值,可见天然气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⑤CO2:少数天然气井产出高CO2含量的天然气,这对天然气制化工产品时缺碳多氢的缺点正好加以弥补,有的气井中CO2超过70%甚至达95%,不得不考虑的CO2直接利用和化工利用。这是当代热门的环保课题,另有专著讨论。

2.2 天然气间接转化为化工产品

由于甲烷直接制化学品比较困难,因而大部分天然气都是通过转化为合成气,由合成气再制得各种化工产品。严格来说这属于合成气化学范畴,但人们不满足于甲烷一次加工的产品,而主要着眼于深加工产品,因而出现了合成气化学、甲醇化学、甲醛化学、CO化工、CO2化工、发展成为现在的C1化学以及乙炔化工和加氢产品系列。本节主要讲述合成气化工。

(1)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及其技术进展

由于天然气转化是制得各种化学品的基础,不同产品需不同组成的合成气,而且在生产装置投资和产品能耗方面占主导地位,因此,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工艺始终是天然气化工的重点。

现有天然气转化工艺有9种之多。

① 通用工艺CH4+水蒸汽+空气为原料之一、二段转化,用于合成氨,已大型化。

② 中国早期开发以CH4+水蒸汽+空气为原料CCR间歇转化,用于小型氨厂。

③ 用CH4+水蒸汽+空气为原料的换热式一段炉和二段炉转化工艺用于合成氨(LCA)。

④ 用CH4+水蒸汽+CO2为原料的一段炉工艺,用于甲醇合成(新西兰)。

⑤ 用CH4+水蒸汽+O2为原料,换热式一段炉+纯氧二段炉工艺用于甲醇合成(LCM)

⑥ CH4+CO2+O2制取H2/CO比较小的合成气。

⑦ CH4+H2O+CO2+O2组分调变制取H2/CO比较小的合成气。

⑧ 用CH4+O2部分氧化制取H2/CO≈1的合成气。

⑨ 予转化工艺

除在工业上已成就的工艺之外,少数工艺尚未开发成功,总结起来转化工艺的发展不外乎围绕以下几个原则进行:

① 调整H2/CO比。用水蒸汽则H2增加,用CO2和O2可减少H2,或增加CO。

② 增加CO2可以节约原料气。

③ 用内热式反应器可以改善外热一段炉的热效率,节约燃料气。

④ 如何防止结碳和反应器局部过热。

⑤ 氧的加入,增加了制氧这部分能耗。

⑥ 天然气加压比合成气压缩更为节能。

(2)合成氨

氨和甲醇是合成气或者说是天然气的二大主要产品,目前世界上合成氨年生产能力15000万吨,甲醇年生产能力3400万吨,80%~90%都以天然气为原料。

中国是世界合成氨第一生产大国,目前主要是搞好大型企业的节能技改,同时调整产品结构和整体布局,改变氮多磷少钾缺的现象,生产高浓度肥料和复合肥料是今后的重点。合成氨生产规模除了向单系列大型化发展以外,撬装式的小型生产装置特别适用于油气田早期开发或产量小的单气井。

(3)甲醇

与氨不同,甲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当代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下游产品有几十上百种。与轻油或煤为原料相比,天然气制甲醇具有流程简单投资省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下表可以看出。

表4三种原料生产甲醇的技术经济对比 单位:%

项 目 天然气 轻油 煤

占地 100 200 300

人员 100 140 200

成本 100 140 150

高压法合成甲醇早已被低压法代替,在四种典型的低压法工艺,英国ICI法,德国Lurgi法,丹麦Topsfe和日本三菱MGC法中,前两种为主,各自具有特色的合成催化剂和反应器以及天然气转化工艺。我国已掌握了低压合成甲醇技术及其催化剂。

新的合成甲醇工艺,围绕克服甲醇合成热力学的平衡限制,出现了两种淤浆床工艺。一种是沿用Cu/Zn/Al催化剂,在矿物油淤浆中通入H2/CO比为1的合成气与水蒸汽,利用变换反应调节H2/CO比例,在8.0MPa和250℃以下合成甲醇。由于单程转化率高,少量气体循环通过蒸汽泵带入,取消循环泵,达到节能目的。此工艺为美国APC技术,在伊斯曼煤气厂中运转3个月,生产能力由原设计的260t/d提高到500t/d。另一种工艺是在以甲醇钠特殊制备的CuCrO4为催化剂,在淤浆床中4MPa、90℃下进行,合成气H2/CO为1~2,单程转化率可达90%,产品为甲醇与甲酸甲酯。总选择性高达98%。国内对上述两种方法均有研究,并拟进行中试。最新的工艺是在超临界下进行甲醇合成,利用超临界的特殊性能,促进反应达到高的CO单程转化率

二甲醚的用处

主要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也用作溶剂、气雾剂、制冷剂和麻醉剂等,民用复合乙醇及氟里昂气溶胶的代用品。在国外推广的燃料添加剂在制药、染料、农药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

二甲醚作为一种基本化工原料,由于其良好的易压缩、冷凝、汽化特性,使得二甲醚在制药、燃料、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如高纯度的二甲醚可代替氟里昂用作气溶胶喷射剂和致冷剂,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

由于其良好的水溶性、油溶性,使得其应用范围大大优于丙烷、丁烷等石油化学品。代替甲醇用作甲醛生产的新原料,可以明显降低甲醛生产成本,在大型甲醛装置中更显示出其优越性。

作为民用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预混气热值和理论燃烧温度等性能指标均优于石油液化气,可作为城市管道煤气的调峰气、液化气掺混气。也是柴油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与甲醇燃料汽车相比,不存在汽车冷启动问题。它还是未来制取低碳烯烃的主要原料之一。

扩展资料:

一、相关性质

二甲醚是一种无色、具有轻微醚香味的气体,具有惰性、无致癌性但有神经毒性。还具有优良的混溶性,能同大多数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剂混溶。

在100ml水中可溶解3.700ml二甲醚气体,且二甲醚易溶于汽油、 四氯化碳、丙酮、氯苯和乙酸甲酯等多种有机溶剂,加入少量助剂后就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其燃烧时火焰略带亮光。

二、包装贮存

二甲醚(DME)与LPG持有相似的物性,国内法规中的高压气体安全法规仍适用。输送与储藏系统也与LPG相同。对金属无腐蚀,对运输船只、管材、储槽等与LPG的无太大差别。

大容量储槽是采用在约-25℃的低温贮槽储存。用低温储槽,只需要一般的BOG(气化气)的再液化设备,但所要求的压力可以比IPG的略低。DME的蒸发潜热与丙烷的基本相同,这将有利于降低DME的运行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甲醚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陕西甲醇钠哪个品牌好 甲醇钠中国主要厂家》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