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甲路纸伞的介绍答甲路纸伞是江西省甲路镇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伞是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鲁班用木材制成的。当时,在制作和携带上较为不便,鲁...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江西甲路油纸伞直播,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甲路纸伞的介绍

甲路纸伞的介绍

甲路纸伞是江西省甲路镇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伞是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鲁班用木材制成的。当时,在制作和携带上较为不便,鲁班的妻子云氏进行了改造。造纸术发明以后,油纸伞随之产生。由于轻巧耐用,便于携带,于是,油纸伞很快便传开了。宋代相丞马廷鸾(甲路张氏女婿)逸居甲路时,从京城带了一把油纸伞。从此,心灵手巧的甲路人便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纸伞制作。

古镇三河最有意义的旅游纪念品

千年古镇三河,最有意义的旅游纪念品是三河油纸伞,它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积蓄,有着别样的水乡古镇的意义,也代表了古镇特色,意义深刻!支持!

中国的几个油纸伞制作基地

油纸伞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安徽三河,四川泸州、浙江余杭、江西婺源、湖南长沙、福建福州、云南荥阳、台湾美浓等地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油纸伞制作基地。

安徽三河油纸伞

中国合肥三河古镇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有四百多年历史,主要特点是美观大方,经久耐用和很好的收藏价值,也是油纸伞江南地区历史上生产时间最长的生产基地.

三河古镇油纸伞、扇工艺品厂专业从事油纸伞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与油纸伞文化的推广。

公司在继承传统油纸伞传统工艺制作的基础上,融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融于一体,追求古典与时尚的统一,广泛适用于装修、舞蹈、道具、礼品、旅游、装饰、婚庆、祝寿、礼仪、情侣、收藏等。

三河油纸伞以优质优质木竹、皮纸、桐油等制成,主要工序为削伞骨、锯葫芦、组合伞架、煮晒伞架、装伞键、裱皮纸、伞面题画、修卷伞页、漆桐油、穿饰线、套柄锤和结伞顶,共有近三十道工序。

四川泸州油纸伞

四川泸州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有四百多年历史,主要特点是经久耐用可以长期做雨具,是历史上最大的雨具大红伞生产基地。

洋伞流行后,泸州油纸伞的工艺日渐式微,油纸伞工序繁复,制作成本高,利润少,难以吸引年轻人入行,2000年当地只有十多名老工匠继续这门工艺,当时不少人担心泸州油纸伞会失传,经过几年的努力,泸州会制作油纸伞的人逐渐增多。

现时仍然以传统古法制造油纸伞,20多道工序全手工操作,从削竹到描绘图案都是全手工,没有使用机器。

材质也固守传统,比如伞托,必须是从大山里砍伐下来的通木。

质量控制严格,要求“四沟”平整不露接头、“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猪鼻孔”,涂桐油也要求均匀。

图案也很讲究,切合不同喜庆场合。

泸州油纸伞由于制作工艺古老传统,经久耐用,是目前国内油纸伞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引导与支持油纸伞业的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仅的将来,泸州油纸伞一定会重现昔日的辉煌。

浙江余杭油纸伞

浙江余杭的纸伞制作至少230余年历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远九房开设伞店。

余杭油纸伞有渔船伞、文明伞等多个品种,由于技术精良、用料上乘,做出来的伞经久耐用,日晒雨淋也不会散架和穿裂,很受欢迎。

从前不少外地香客途径余杭都会在半夜叩门购伞,作为礼物送给家乡的亲友。

1951年,浙江省选择余杭纸伞为手工业合作化试点,组建“雨伞生产合作小组”,又在1952年底,建立“雨伞手工业合作社”,成为全省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受国内媒体广泛报导。

随着市场上出现钢制骨架的晴雨两用伞,这种纸伞逐渐被淘汰,余杭油纸伞技艺亦濒临失传。

直至2006年12月5日,余杭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姜军在瓶窑塘埠村驻村入户时,制伞老师傅刘有泉向姜军表示想恢复余杭纸伞,为当地当地山民开发旅游商品致富,迎合近年农家乐旅游的潮流。

刘有泉于油纸伞开始被淘汰时就萌生了把这种传统工艺继承下去的念头,不久在富阳找到一个生产竹伞架的厂家,用几百元人民币买回了100把竹伞架。

但他当时没有掌握加工工艺,只能保管好这批伞骨架,保管了三十多年。

《城乡导报》于12月7日头版头条报道《寻找制伞师傅恢复“余杭纸伞”》,引起当地人高度关注。

至12月19日,四位老师傅房金泉、陈月祥、沈丽华、孙水根于瓶窑镇塘埠村聚首,商议恢复余杭纸伞。

他们在2007年1月凭着灵巧之手,成功恢复制作油纸伞。

他们在瓶窑塘埠村传授技艺,带动山区一大批竹农致富。

余杭区文广新局把纸伞作为民间手工技艺项目进行重点保护,浙江省文化厅也把余杭油纸伞列入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年6月,余杭纸伞于杭州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展出。

制伞手工技能要求高,制伞人要以自己的技巧经验来完成,技艺以师徒相承,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及个人的悟性、长期实践体会掌握,学徒须三年方可出师。

所用的工具由铁匠专门打制,伞的用料也很讲究,好桃花纸为伞面,在柿子漆里浸透,一张一张黏贴在伞骨上。

柿子漆是在油柿青的时候,把油柿捣糊榨出的柿子汁,既有黏性又不会把桃花纸黏住。

以竹、木制伞柄和伞骨,用发线扎好,伞面糊好后绘上图案,涂上桐油,然后在室内吊起阴干,至少要经过70多道工序,包括锯竹、刮青、平头、劈骨、锯槽、削骨、排伞骨、穿伞、糊伞、装柄等。

江西甲路油纸伞

江西婺源甲路村生产的油纸伞技艺古朴、造型美观大方,坚固又轻巧,所谓“金溪斗笠甲路伞”。

相传宋朝时当地人马庭岚被封为丞相,从京城带了一把油纸伞回乡,甲路人便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制伞。

甲路伞1943年为全盛时期,产量曾高达二十五万把,出口外销十七万把。

2000年代初只有三名超过八十岁的老人传授技艺,原材料之一油柿树为濒危物种,甲路油纸伞因此面临失传。

有见及此,当地制伞业改良工艺,开发出天然树叶、恢膜纸等新品种,提高了油纸伞的质量,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该县鼓励农民学到技术后在家进行初加工,然后由伞厂进行深加工,进行大规模生产,现时中云、赋春、许村等多个乡镇形成了一大批专业者。

甲路纸伞以优质优质木竹、皮纸、桐油等制成,主要工序为削伞骨、锯葫芦、组合伞架、煮晒伞架、装伞键、裱皮纸、伞面题画、修卷伞页、漆桐油、穿饰线、套柄锤和结伞顶,共有近三十道工序。

湖南长沙油纸伞

湖南长沙的油纸伞业有一百多年历史,长沙有史可查的最早的伞店是陶恒泰纸伞店,由陶季桥于清朝咸丰年间创办,几年后又在附近另组陶恒茂纸伞店。

“陶恒茂”的伞做工精细,谨守祖传工艺,选料考究。

以越冬老竹中筒、上等云皮纸制作,结边要用自纺的土纱。

而且操作细严,用丝棉盖顶层,中骨用头发绳穿结,伞边用士纱夹头发绳,用粗丝线,伞胚制成后一律集中到三伏天用生桐油连续上油三次,质量优良,赢得信誉。

1900年,梁敬庭在长沙市北正街梁宏茂伞店学艺后挂牌梁宏发伞号开业,生产老式明油、黑油纸伞和特制鸭棚用大伞,出产的纸伞做工精细,经久耐用,得到“湘潭木屐,靖港油伞”的美誉。

1921年,潘馈清兄弟创办菲菲伞厂生产纸伞,除了传统的绘花外,还有喷花、印花和贴花,图案亦多种多样,远销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并于1929年的中华国货展览会上获优等奖。

当地生产的油纸伞最高年产接近三万把,直至1975年2月,靖港雨伞社被撤销,靖港油纸伞停产,长沙其它地区的纸伞业亦式微。

长沙纸伞原料为皮纸、楠竹、棉纱、发绳、桐油、柿子水、颜料、牛角及木材。

湖北汉口油纸伞

湖北汉口苏恒泰伞店出产的油纸伞有百多年历史。

1864年,来自湖南的苏文受积蓄了30串(1串为1000文),开始尝试投资在家制伞,他把学过的造伞技艺改良,成品经常总是供不应求。

不久就在汉正街关帝庙魁斗巷口开了苏恒泰伞店,雇工12人,带学徒3个,一个月能卖500把600把,并带动了当地的雨伞市场。

之后在大火路先贤巷开设了作坊,生产方式由一人生产整把伞转为五人一组分工制造伞子。

同治九年,苏恒泰月销雨伞700把,年获利接近200串文。

苏恒泰的伞用料上乘,伞骨用湖南茶陵竹子,伞柄用湖南益阳木材,桐油用常德出产的,皮纸用陕西郧皮纸,柿油用湖北罗田县的,可用上8至12年。

很受当地人欢迎,江汉平原曾经流行于结婚时买红蓝苏恒泰伞各一把,男持红、女持蓝,以喻“红男绿女,婚姻美满”之意。

直至1970年,苏恒泰油纸伞停产,这项民间工艺也在当地绝迹。

福州油纸伞

油纸伞是“福州三宝”之一(另两种是脱胎漆器和牛角梳),在从前福建福州人的生活当中有重要的地位,当地有句俗语叫“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人所带包袱中都有伞。

福州的油纸伞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来自中原和江浙一带的人把造伞工艺带到福州。

清朝进入了繁荣期,清末民初时全市雨伞店号最多时达300多家,辛亥革命后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福州市民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大力提倡使用。

福州油纸伞用料必选当地或附近地区出产的优质材料,伞骨必用闽北五年,弹力强、韧性大的的青山老竹,一把伞必须经八十三道工序才算完成。

以中亭街上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有“选料精,上油腻,绘花雅”的特点,所用之竹材必须为青山老竹,伞面的纸必须为福建省特制的棉纸。

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评委们检测杨常利出产的“双喜牌”纸伞,发觉它可承受1170次的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以五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长时间泡在沸水中,不脱骨、纸不烂,因而获得优胜奖殊荣。

1933年在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也获得奖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多次获福州市人民委员会授予名牌产品称号。

福州的制伞传统工艺分有制伞骨、制伞、伞头、伞柄、绘花等五部艺,其中以“制伞”虽属主流,但也只是完成“伞胚”、“上油”、“装配”等工序,须由别处买进伞骨、伞柄、伞头等。

做伞骨最好的是“后洲帮”,1950年代“后洲帮”张开绿所制伞骨如同一节麻竹筒,看不见缝隙,注水不漏。

制“伞柄”最有名的是洋中亭王依犬家。

伞画师以程家宝、林永钦、刘梦秋最著名,程家宝字画俱佳,林永钦擅画花鸟、人物,刘梦秋的“洋山水”也颇有名气。

大跃进时,当地各伞厂合并为“福州雨伞总厂”,不久因为温州仿绸伞的竞争,该厂就派出林永钦到温州学艺,改良了福州油纸伞,并于当地和东南亚畅销。

文革后因为布伞流行,福州油纸伞就由实用品转向工艺品发展。

1985年,该厂生产的油纸伞远销日本、欧洲和东南亚,三年后先后退出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近年又把纸伞原料和工艺改良,每把伞有72条伞骨,撑起来大,合起来小,状似蛇腰,故名“蛇伞”。

1990年代,福州市委领导林爱枝到美国西雅图参加全世界花伞艺术节,并展示一把红色大伞,全场轰动。

福州雨伞总厂于1997年倒闭,福州纸伞业也因此式微,现时只有福州西门的一个作坊继续生产纸伞,出口至日本。

一些造伞工匠虽然已经转业,仍然希望能振兴制伞业,希望当地政府扶持。

福建洋口油纸伞

福建南平洋口镇油纸伞,是福建纸伞“三口”名牌之一(另两个为水口、闽清口),于二十世纪初开始生产,最高年产量达五万多把。

赣东南一带姑娘出嫁曾以有此随嫁为荣,1970年代开始,传统油纸伞逐渐被新式的布伞和折迭伞取代,当地就由生产实用为主的伞改为生产小巧玲珑、轻巧美观的小花伞,伞面以手工绘制各种图案。

云南荥阳油纸伞

云南腾冲荥阳村的制伞业有二百多年历史,传承了九代,又叫做“纸撑子”。

相传当时在腾越城县衙当师爷郑以公闲逛时结识了西街的姓张姓周的两个懂做纸伞的师傅,跟他们学到手艺并带回家乡,代代相传过去当地生产的油纸伞供应整个滇西市场。

当地很多客家人聚居,最喜爱油纸伞,村长郑传国指该村过去80%的村民都会做纸伞及其它编制品,而且是世传。

如今村里仅余四家人仍然在制作油纸伞,会做的人共五人,其中三人已年逾古稀。

现时以郑家朝一家的手艺最好,用料讲究,涂料中的天然桐油和柿子水都要依古法调配,成品坚固美观,一天只能做一两把,他所制的油纸伞曾获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三等奖。

另有郑映楼做的大纸伞,因为过去商家喜欢在店前摆放大纸伞,可以挡雨遮阳,招商引客,因此又有“照铺伞”之称。

现在他们都只是在农闲时才制伞。

该处制作的花纸伞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式样美观,质量好,曾一度热销保山、大理、昆明等地。

1950年至1951年从业57户,年产雨伞4万把。

1952年60户90人,年产量达3万把,其中大伞占10%,1953年走国营贸易、合作加工之路,提高了规格质量,围线由的四道加为六道,当年盈利(含税收)约1.3万元人民币。

1954年有62户,92人,产品大量销往少数民族地区,并销往保山、县城及出口缅甸。

1958年至1960年,国营三化厂生产过油纸小花伞。

1965年后由于布伞和尼龙伞取代了油纸伞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小油伞停产,仅有少量的大油纸伞卖给路边摊使用用。

近年当地纸伞业再度引起注意,又恢复了小花伞的生产,作为工艺品,但产量不大。

2006年5月21日,腾冲县文产办主任周特等人到当地纸伞制作基地视察,寻求纸伞产业化发展道路。

现在当地制伞主要是为了传承民间工艺。

纸伞以云华、古永等地出产的毛竹和当地的木料为伞柄、伞骨,伞面用界头买来的构皮纸蒙上、涂上坝子油或桐油,称为“绿衣子”,工序包括削伞骨、绕线、裱纸、上柿子水、收伞、晒伞、绘画、装伞柄、上桐油、钉布头、缠柄、穿内线等,平均制作一把伞约需半天时间。

台湾美浓油纸伞

除大陆制作油纸伞外,台湾美浓至今保留油纸伞制作。

油纸伞制作方法完全是用手工,细长的伞骨,都是用从台中运来的“孟宗竹”经浸水后削成,竹身硬而富有弹性,因为本身具有的糖分全部去除,所以不会惹虫遭蛀。

再经过钻孔、穿线,一顶圆形的纸伞骨架就此成型。

接着将成扇形的绵纸,用棉子油一片片粘在骨架上,曝晒之后,涂上防水桐油。

油纸伞就制作成功了。

上过桐油的纸伞,既有防水的功能,又可增加棉纸的韧性,更使原本单调粗俗的棉纸变得亮丽透明。

婺源甲路纸伞:承载了多少女子幽深的梦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这是戴望舒写的《雨巷》,很美很幽怨的诗句,令油纸伞也充满了诗意。油纸伞,浸满了江南的味道,油纸伞,也像少女一般诸多情怀。每一把油纸伞,似乎都承载了少女们的梦,幽怨而又浪漫。提起油纸伞,不能不提婺源的甲路纸伞。甲路纸伞是婺源传统名牌产品。早在明清年代,就随着徽商的足迹走遍长江流域,1936年曾获国际博览会金奖。民谣唱道:“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扬州的女子不用拣”,可见当年之盛。甲路纸伞选用优质木竹、皮纸、桐油等制成,工艺承传统之法,画面取民间之彩,风格别致,纸伞可避雨、可遮阳,美观轻便,尤为女土青睐。近在中国明星县市经济成果博览会上荣获银奖。甲路纸伞是一个品牌,现在许多非甲路伞厂做的伞都不错。但现在卖的多是丝绸伞。正宗的甲路纸伞应当是桐油纸伞,卖的反而不多。 买伞的地点可以在县城,可以在清华(清华有三四家规模比较大的伞厂)。如果路过甲路也可以在甲路买。到得婺源,自然不可不买这样一把油纸伞。走在那青石板路上,若天公作美下起雨来是更好的了,最好还是小雨,一丝丝不急不慢幽幽怨怨的下,也许你也能找到那“丁香”的情怀,独自彷徨在寂寥的雨巷……编辑:董淑珍

中国的油纸伞哪里出产的最好?

若水堂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制作中国传统手工油纸伞的企业之一。油纸伞是晴雨皆宜、经久耐用的中国传统雨具,是纯天然、纯手工制成,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和繁复。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尼龙钢架伞之后,油纸伞渐渐淡出了日常生活,但它与生俱来的美感是尼龙伞永远无法取代的。 现在的若水堂油纸伞已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日用雨具,亦是收藏怀旧的艺术品,更多用于礼品馈赠及居家装饰。 中国制伞历史悠久,最早为鲁班之妻云氏未免丈夫淋雨之苦而发明。 据传,春秋时期,木工的祖师爷鲁班常常在野外劳作,饱受淋雨之苦,鲁嫂(云氏)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象“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这就是最早的雨伞。 东汉蔡伦发明纸以后,出现了纸伞,又在伞面上涂刷防水的桐油,增强其韧性,这就是油纸伞,作为中国传统的雨具,自东汉至解放初,使用历史已经2000多年。 若水堂油纸伞前身为若水堂油伞作坊,已有100多年历史,自清代起即在京城享有盛誉。相较一般寻常百姓使用的油伞,若水堂制作工艺更加繁琐讲究,伞骨及伞杆采用多年生紫罗汉竹手工削制,伞面采用韧性极好的皮纸反复涂刷柿子油及桐油,使其防水、坚固耐用。 清光绪丙戌年(1886年),高丛希(山西平遥人)在京城珠市口开设若水堂油伞坊,店内聘有南派及北派画师十余人,画工精良,尤以工笔满铺牡丹油伞及北宋山水画油伞最为出类拔萃。一时名噪京城,达官贵人、名媛女子争相抢购,蔚为风潮。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繁琐的手工工艺所限,若水堂淡出了日用雨具市场,转为出口加工型企业,为台湾、日本、东南亚地区代工生产传统手工油纸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受政府挖掘及扶持,若水堂等油纸伞老字号扩大制作规模,制伞工艺传承百年传统工艺,共七十多道手工工序。除传统的手绘花鸟、人物及山水题材外,业者推陈出新,开发出长柄皱云唐伞及古法造纸镶嵌天然树叶油纸伞,用于奥运会新闻中心装饰布置及礼品馈赠,受到市场好评。 若水堂油纸伞现在北京大兴区庞各庄镇有制作及绘画中心,在北京市区设有产品展示中心及销售店面,在江西、湖南等地有生产基地。产品还销至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地。 [编辑本段]制作工艺 若水堂制伞工艺完全传承千年古法,共70多道工序全手工制作。所用材质纯天然、环保,无任何金属及化学材料。 伞面为皮棉纸经手工绘画后浸泡天然桐油而成,完全防水、韧性极好,可用于遮风、挡雨。(油纸工艺源于汉代,桐油与纸的结合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 伞骨为多年生楠竹削制并经反复煮晒而成,结实耐用,六级大风不变形,可反复开合2000次;伞柄为烟熏罗汉竹鞭,毎圈有18个圆点,民间有“罗汉竹,保平安”的说法。 作为晴雨皆宜、经久耐用的传统雨具,若水堂油纸伞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一).“伞”的正体字是“伞”,含有相聚在一起的五个“人”,代表多子、多福。这是古人造字的大智慧,字即是符(最早的汉字是伏羲所写的“八卦”),油纸伞自古寓意贵人庇护、早生贵子、人丁兴旺、五子登科等。 (二).油纸伞可消灾辟邪、平安吉祥。在中国民间,传说红色与桐油可以消灾、辟邪、驱鬼、镇宅,有红色的桐油的纸伞放在家中,当然可以平安吉祥了。潮汕和一带和新加坡的客家汉人,在新屋落成时,常常会在墙角和房梁悬挂油纸伞以驱除晦气。 (三).预祝金榜题名、一帆风顺。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习俗,就是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背上行囊里除书本外,一定会带一把油纸伞,预祝路途平安、高中状元。当年毛主席去安源发动武装起义,单人独行,身无长物,只带了一把油纸伞。现在很多地方,亲朋、家长、同学为学子买一把油纸伞,预祝高考成功。 油纸伞带在身边可保路途平安 (四).高贵典雅。油纸伞本身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气息浓厚,它雅致天成的美感,将中国女子温柔婉约的美丽韵致发挥得淋漓尽致。用油纸伞装饰装修,在灯光照射下,古典浪漫、高贵典雅。 (五).表示地位显赫。在我国很多地方,有用油纸伞祭祀祖辈先灵的习俗。习俗来源于中国古代皇帝打着黄盖伞,表示至尊无上。用油纸伞祭祀祖辈或亡灵,显示其在是阴间地位显赫,不受苦受难,可早日投胎转世。 (六).伞骨为竹,代表平安,寓意节节高升。关于竹,古来就有很多好说法,中空正直、无私无邪;中国古人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报平安”等等。 “纵使千根骨,终归一点心” ,是若水堂油纸伞的堂训,也是人们对油纸伞的赞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亲友之间以油纸伞相赠,表示愿与对方心连心、共命运、风雨同舟。 (七).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旧时客家习俗婚嫁时包括聘金与嫁妆,其中油纸伞也是陪嫁妆奁 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纸”与“子”谐音,有“早生贵子”之意,“伞”字包含5个人字,寓意“多子多孙”。圆形的伞面则取其“圆满”之兆,象征婚姻圆满成就;另外送伞陪嫁亦有表示用来遮日避风防雨,驱恶避邪之意。 (八).代表恩爱百年。自古,油纸伞下演绎了多少经典爱情:《白蛇传》中,许仙与白蛇在西湖断桥以红伞为媒,结下千古奇缘的佳话;“才子+佳人”是中国自古的美满爱情的象征,而油纸伞早已成为一种传情的信物。

怎样才能买到能够遮雨的油纸伞?

油纸伞作为雨具已被使用了一千多年,在金属骨架布伞出现之前,一直是重要的雨具。油纸伞,虽是棉纸做的,但因其上过桐油,伞面就防水了,可以打雨了。油纸伞因上过桐油,所以有桐油味,手摸有油腻感。

推荐油纸伞生产厂家:婺源县甲路工艺伞有限公司 可以网购,详情请登陆网站: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甲路纸伞的介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