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欧洲那些豪门足球俱乐部是如何经营的?真的很赚钱吗?优质回答对于俱乐部而言,球队收入大致可分为三类:转播分成、商业收入及比赛日收入。单就商业收入而言,赞助商扮演着及...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2018西甲转播权分配,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欧洲那些豪门足球俱乐部是如何经营的?真的很赚钱吗?

欧洲那些豪门足球俱乐部是如何经营的?真的很赚钱吗?

优质回答对于俱乐部而言,球队收入大致可分为三类:转播分成、商业收入及比赛日收入。单就商业收入而言,赞助商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10月中旬,体育与娱乐资讯公司CSM发布了一份五大联赛国家(西、英、意、德、法)足球俱乐部赞助商调查报告。报告对五大联赛国的98家俱乐部、足协及欧冠等17项赛事的赞助情况进行了汇总。

整体而言,报告涵盖了1156家企业的1769笔赞助合同,总额达31.98亿欧元。CSM公司表示,出于商业原因,许多赞助合同的细节并不能完全触及,CSM研究团队是依据公司所收集到的材料及自定的评判标准对合同价值做出的估算。

CSM报告从三个角度对俱乐部赞助信息进行了统计,即行业、俱乐部、企业。懒熊体育获得了CSM公司授权,将三个维度下排名最靠前的11位汇总如下:

产业

报告中可以看出,金融行业是俱乐部赞助最活跃的行业,无论是赞助金额还是签约单数都排在了首位。商业价值最高的英国足球也是最受金融企业青睐的对象,赞助总额达到了8910万欧元。而赞助俱乐部最多的则是西班牙银行Caixabank,共赞助了16家俱乐部。排在金融之后的分别是汽车、航空。值得注意的是,航空公司21比赞助在前十行业中是最少的,但1.99亿欧元的赞助金额却排在了第二位。

球队

从俱乐部赞助收入上看,曼联的收获最多,共签订了5份赞助合同,总金额达2.63亿欧元。英超是五大联赛中赞助收入最高的,各企业在该联赛中投入了12.32亿欧元。排名第二的是德甲(7.26亿欧元),随后依次是西甲(6.72亿欧元)、意甲(3.91亿欧元)和法甲(3.41亿欧元)。

企业

阿联酋航空公司在赞助排行榜上遥遥领先,它与巴黎圣日耳曼、皇马、阿森纳、米兰等豪门以及英格兰足球协会都签订了赞助合同。排名第二的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赞助金额估计为8000万欧元左右,随后依次是日产公司(7100万欧元)、喜力啤酒公司(6800万欧元)和索尼PlayStation(6300万欧元)。

喜力啤酒在英超联赛中赞助了4家俱乐部。万事达卡和裕信银行也分别与欧足联签订了价值6000万欧元的赞助合同。除了欧足联外,万事达卡还是英超埃弗顿俱乐部和布莱顿俱乐部的赞助商。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优质回答“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为什么说英超可以是足坛第一联赛

优质回答英超、西甲、意甲、德甲可谓是足坛的四大顶级联赛,这四大联赛中,为何英超可以说是足坛的第一联赛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这四大联赛的商业化程度。电视转播费是衡量商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先看下英超的电视转播费:

(图为英超历年的转播费)

英超未来3赛季的总的收入约为82亿英镑,那么15/16赛季平均收入约为27亿英镑,根据公开的报道,西甲新赛季的合同约10亿欧,折合英镑7亿左右,意大利情况稍好些,国内付费用户比较普遍,其国内新赛季转播收入约10亿欧,海外收入1.86亿欧,合计折合英镑8.3亿,德甲根据公开报道,新赛季国内转播费约6.28亿,海外收入7200万欧,合计约7亿欧,折合英镑5亿左右。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光电视转播费这块,英超就是其他三家总和还多!

其次,我们来分析下四大联赛的受众群体。英超在全球拥有12亿球迷,电视收视人次更是达到了42亿。而在中国,英超拥有1.7亿球迷,占据中国球迷总量的51%从电视转播方面来 看,2014-2015赛季的五大联赛中,英超播出量最大,累计达到了4768小时,但即使本赛季的英超不能在卫星频道播出,地方频道的收视也是远高于其 他联赛的地方收视。此外,从微博粉丝来看,截至7月20日,英超微博粉丝达236万,比第二的德甲多了91万的粉丝量,而微博中粉丝量排名前十的欧洲足球 俱乐部中,英超占据了6席,曼联与曼城更是分别以882万、829万的粉丝稳稳占据前二,排名第三的巴萨粉丝量仅为543万。可以说,无论是电视收视,还 是从社媒来看,英超都无愧是五大联赛之首。

第三,我们再来看下四大联赛在各大媒体的曝光情况。媒体的曝光也决定了这个联赛的知名度以及对于球迷的附着力。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在五大联赛里面英超的媒体曝光率是最高的,西甲、德甲曝光率是基本上比较类似的,法甲的曝光率相对来讲是最低的,因为没有电视转播。

第四,为什么英超这么受欢迎呢,因为其比赛的精彩程度比其他三家更好,从俱乐部的角度看,其他三家联赛几乎都有绝对霸主的存在,如西甲的皇马、巴萨,德甲的拜仁,意甲的米兰双雄、尤文图斯等,而英超,像曼联、切尔西、阿森纳、曼城、利物浦等豪门如云,其争霸的悬念是最大的,不仅如此,这些英超豪门的教练如穆里尼奥、温格、弗格森爵士等等常常占据各大媒体的头条。而英超球星的整体水平也比其他三家联赛高,对抗激烈,其精彩当然吸引了很多的球迷的关注。

更何况,英超没有冬歇期一说,在圣诞节、元旦等节日的时候都有比赛可看,可谓是球迷心中的良心联赛!

世界第一联赛的英超俱乐部们靠什么赚钱

优质回答2017年的英超转会市场共计投入17.7亿欧元,位列五大联赛首位,平均每支球队将近9000万,转会投入这么多,英超球队都真的很有钱么?今天我们了解一下英超球队一个赛季究竟如何赚钱。

英超球队收入总共有五个方面:比赛日收入、转播收入、商业收入、赛季奖金、 转会费收入。

一、比赛日收入

比赛日收入很容易理解,就是靠门票和球迷消费。比赛日收入的多少关键取决于球场规模的大小,同样是英超豪门,切尔西和曼联的球场规模差距很大,始建于1877年的切尔西主场斯坦福桥只能容纳41000名观众,而曼联主场老特拉福德能容纳76000名观众,2013-14赛季为例,曼联达到了1.3亿,而切尔西这一数字是8500万,差距4500万,一年的差距足可以在转会市场上引入一名顶级球员(13年厄齐尔转会阿森纳4250万)。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阿森纳勒紧裤腰带一定要兴建新球场的原因了,枪手入主酋长球场后,收入大为改观,比赛日收入仅次于曼联,看到如此巨大的收入,利物浦切尔西热刺等豪门也开始修建或扩建新球场,热刺的主场暂时移到温布利开始新建球场,切尔西利物浦的新建计划也已经获得批准,未来也将会有更多的球迷现场观看到英超豪门的激烈比拼。

二、转播收入:

英超转播收入位列五大联赛之首,转播费收入远远超过西甲德甲等。15年本土转播权的拍卖更是惊人。2015年2月,2016-19赛季的英超联赛在英国本土电视转播费被天空体育和BT体育两家拍得,两家加起来达到了51亿英镑的天价,再加上海外转播收入,英超全球电视转播费超过81亿英镑,超过西甲德甲等其他四大联赛总和,英超电视转播收入中的大部分将平均分配给20支球队,平均每支球队可得到一亿英镑的分成,即使是垫底的球队转播收入接近西甲双雄皇马和巴萨。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夏英超各队的疯狂引援。

国内电视转播收入--英超的转播收入是各个球队均分的,赛季为例,英超冠军切尔西最终获得了1.51亿英镑转播收入,而排名垫底的桑德兰、也获得了9300万英镑,,这样的近乎平均分配的方案也引发了排名靠前球队的不满,六家排名靠前也是最富有的球队阿森纳、切尔西、曼联、利物浦、热刺已经对分配方案提出上诉,希望能以联赛排名分派奖金,但是英足总似乎并没有改变的意思,他们表示,“平均分配”会让英超中的小球队受益,得到更多的经济补给提升球队,从而保持了各队间的良性竞争,让英超整体的发展趋于平衡。

另外,转播收入的差距可以体现在直播场次上,大概一场直播增加100万英镑,16/17赛季利物浦直播29次,切尔西曼城28次,最少的胡尔城和桑德兰8场,相差2100万英镑。

欧冠及欧联杯电视转播收入---一般由进入欧冠和欧联杯的几家俱乐部按照比例分配,以15/16赛季为例,英超一共四支球队进入欧冠联赛,那么上赛季获得第一的将会拿到40%,第二名会拿到30%,第三名会分到20%,第四名则是10%。

三、商业收入:

商业收入部分最主要的是赞助费和商品零售,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无疑是曼联,曼联近几年国内联赛和欧冠赛场成绩不佳,联赛最好排位第四,欧冠更是两年连资格赛都没有进入,可是凭借曼联在全球强大的商业运作,不断扩大曼联品牌,由于对自身价值的不断挖掘,目前曼联有67家赞助商,超过皇马巴萨的综合。最新五大联赛收入排名,曼联时隔11年以5.8亿英镑超越皇马排名第一,16/17赛季仅广告收入就达到2.7亿,商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一半。曼联深谙商业运作之道,他们大价钱买入超级巨星,并不仅仅在于提高球队成绩,对于扩大曼联品牌影像力也很有效,15/16赛季虽然战绩不佳,但新赛季博格巴近1亿的转会费的影像力也让赞助商和球迷深信曼联仍然是冠军的有力竞争者;15年德佩转会后的球衣销量也将近弥补德佩的转会费用。

四、奖金收入:

联赛---联赛奖金分配很简单,以16/17赛季威力,190万英镑为基准,第一名切尔西20乘以190万等于3800万英镑,最后一名桑德兰190万英镑,可以看出英超奖金在收入中比例很低。相对于西甲来说,英超冠军相对稍高一些,西甲冠军皇马拿到了2080万欧元奖金,但是西甲最后一名只能拿到冠军奖金的20万欧元。可以看出英超奖金相对较多。

欧冠--小组赛:小组出线获得至少1200w欧元收入,每场小组赛取胜额外得到150w欧元奖金,平局得到50w欧元奖金;

1/8决赛获胜者将得到550w欧元奖金;

1/4决赛获胜者将得到600w欧元奖金;

1/2决赛获胜者将得到700w欧元奖金;

进入决赛的两只队伍均可获得1050w欧元奖金;冠军则另外获得1500w欧元奖金;

以此计算,一家俱乐部参加欧冠联赛理论上能够拿到的最大奖金数目是5450万欧元,

以15/16赛季为例,曼城在15/16赛季欧冠收入最多,达8400万欧元,包括转播收入和比赛奖金,由于曼城止步16强,所以奖金部分占比较少为3700万欧元,由于英超转播收入较高且曼城为上赛季冠军,所以曼城转播收入4700万欧元。

杯赛--足总杯及联赛杯相对联赛及欧冠奖金较少,夺冠奖金200万英镑,加上门票和转播最多也只有500万英镑。值得一提的是,2018-19赛季开始由于海外转播权收益加大,那么奖金和转播的收益也将显著提高,对于看中足总杯或联赛杯的中小球队来说是一个利好。

五、转会收入

提到转会收益,也许遭到很多球迷唾弃,毕竟通过卖队员赚钱确实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这一项收入有时确实能让球队变亏损为盈利,曾经的阿森纳也不得已卖掉核心球员而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也有一些球队却依靠卖球星盈利,南安普顿这样的球队可谓是一个奇葩,每年都有球员转会豪门,14-17年三年转会收入就达到了2.3亿欧元,俨然成了豪门的球员超市,连国内的豪门鲁能居然也从南安普顿买人。虽然每年都有主力球员流失,但是难得的是每年南安普顿都能在新赛季生龙活虎的回来,也是英超一个奇特的现象。

为什么英超的球场草皮相对其他联赛那么好?

优质回答首先,英超球队是真有钱,最后一名的转播费收入也有3700万镑,冠军和垫底的转播费差距只有2000万镑。对比一下西甲,皇马巴萨吃掉了转播费的47%,巴伦西亚和马竞各占7%,剩下的46%由16支球队分——要注意的是,西甲转播费总额只有英超的三分之一,最后能分到小球队手里的钱太少了,基本上所有的西甲中下游球队都是在亏本经营的,球员工资都经常拖欠,压根没钱去翻草皮。

第二,英格兰大部分的球场都有很久的历史,老球场看台高度都比较低,阳光照射充足,利于草皮生长——新球场和翻新扩建的球场也都会计算日照情况,这点上英国人确实很细心,对比一下圣西罗的情况:90年世界杯盲目扩建了第三层看台,从此之后有接近一半的草皮全天不见日光,没光照草怎么可能长的好。

最后,因为英格兰多阴雨的气候,即使是老球场都有完备的地热和排水设施,所以恶劣天气对于草皮的影响比较少——在排水方面英国人是全世界的老祖宗,伦敦的下水道是可以被列为人类城建史上标志性壮举的工程,1865年建成到现在都完全够用。

还有一点主观因素,英超场地的漂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球迷对于比赛的热情。

而且,这种热情是持续的,不会因球队成绩的波动出现太大的改变。比如利兹联队,虽然因为财政危机一度沦落英甲,但是仍然具有非常广泛的球迷基础。因此俱乐部也愿意投入一部分钱来给球迷提供赏心悦目的比赛环境。另外要考虑英国的经济实力的雄厚,在合理的运营和科学的联赛管理制度下,同时庞大的外来资本的引进,英超联赛有钱是正常的。

归根到底是文化的问题。德甲的赛场也是很漂亮,也是足球文化深入人心的体现。

英超为什么这么有钱

优质回答英超球队为什么能在转会市场上近乎集体性地疯狂投入?最直白的答案自然是因为赚得多。以2011-12赛季为例,英超俱乐部总收入达到23.6亿英镑(远超德甲的15亿、西甲的14亿、意甲的13亿和法甲的9亿),增幅达4%,未来单赛季收入更可能超过30亿。收入最主要的三大组成部分便是电视转播收入、比赛日收入和商业收入,转播收入在中小球队收入中的比例,普遍占到60%。而仅电视转播分成这一项,英超球队就足以获得超出其他联赛的优势。

英超的转播费分配秉持集体主义的做法,分成方案维护公平至上的准则:国内转播总收入的50%被平均分配给20支球队;25%作为成绩奖励分成,根据球队的联赛最终排名由高至低分配;最后25%则是设施费,根据球队主场比赛转播场次的多少分配。海外转播版权收益也是平均分配。

以2012-13赛季为例,平均分配收益为每支球队固定收获1380万镑;海外版权收益也是每队1893万;每一个联赛排名价值755881英镑,这导致的结果是榜尾女王公园巡游者与榜首曼联在成绩奖励分成上差距达到1512万;总计收入,冠军曼联得到6080万英镑的转播分成,这是英超史上单赛季最高,收入最少的球队女王公园巡游者得到3975万,最高与最低的比率不过是1.53:1。

集体主义的分成,赢得的是共同富裕,一起壮大。而其他联赛分成的模式,则最终导致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西甲目前的模式是俱乐部各自出售转播权益,这导致了利益分配的极度不均:巴萨皇马两家拿到的转播收益(占总额46.6%),几乎等同于另外18家的总和。上赛季双雄各自拿到1.4亿欧元,第三名马竞4200万已经是他们的零头,塞维利亚(2400万)、毕尔巴鄂(1700万)这等劲旅已经很难过日子,阿尔梅里亚(1200万)这样的平民球队更是举步维艰,转播费最高与最低球队的比率达到了惊人的14:1。转播费的不平衡,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双雄富连阡陌,其他球队贫无立锥,像拉科鲁尼亚这样的昔日豪强,如今也面临破产威胁。

意甲模式颇为复杂,赛季为例,既有固定的平均分配收益(占总额40%,每队1900万欧元),又有根据球队拥有的球迷(占总额25%)、所在城市居民(占5%)由多到少分配的收益,还有根据上赛季排名(占5%)、近5个赛季排名(占15%)、历史成绩(占10%)由好到差分配的收益,最终尤文图斯拿到了9509万欧元,米兰双雄在7900至8000万间,那不勒斯和罗马均在6000万上下,最少的佩斯卡拉、锡耶纳只是刚过2000万。

意甲分配方案仍然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路,相比之下,德甲模式更接近于英超的“均贫富”。职业联盟将电视转播收入的70.5%分给德甲,20.5%给德乙,其余归更低级别,德甲各队分配标准是近4个赛季的排名比较,其中本赛季占最大权重(40%),往前依次递减(每赛季递减10%),最终做出一份综合排名。第一名可得到转播收入总额的5.8%,此后每个名次递减0.16%,至最后一名收入为2.9%。这样,转播费收入最高的拜仁(2583万),与最低的菲尔特(1292)之间比率大约在2:1。

集体主义的分成,换来了英超球队水平的平均化,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加剧,最终换来的,是球市的发达,与电视转播费的不断水涨船高,刷新历史纪录。1992年英超成立后的第一份转播合同总价不过2.5亿英镑,等到2010-2013期间的合同,英国国内直播版权便达到17.73亿,加上集锦和海外版权,合同总价达33.82亿,而新赛季开始执行的2013-2016新合约,国内直播版权即超过30亿,加上海外版权总价超过55亿。

BT(英国电信)以强势的竞争势头,从Sky(天空电视台)手中分得一杯羹,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为英超转播付出三个赛季2.5亿美元的代价,价值是福克斯原合同的三倍余……新转播合同令英超朝着更富裕的方向发展。冠军球队在新赛季获得1亿镑的转播分成,连垫底球队也将拿到约6000万,每支球队的收入涨幅都将达到2000至4000万,因此将其投入到转会市场上,以求在新赛季中获得更好的联赛排名,是再自然不过的做法。这,也是英超球队尤其是中下游球队花钱“大手大脚”的原因所在。

甚至降级球队的“降落伞津贴”也大幅增加,此前的条款规定降级球队在4年内能拿到4800万英镑的津贴,而从2013-14赛季开始,这一津贴变成了4年总计6000万。这将保护降级球队不至于瞬间遭受收入剧减的打击,甚至将提升英冠的整体实力。

英超CEO斯库达摩尔对于英超越来越高的电视转播费很是得意:“我们从未有过如此高涨的海外关注,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在国际上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是我们在本地做得很出色。英超俱乐部在最出色的球场上,通过最天才的球员奉献了最精彩的比赛,最终造就了我们的成功。”有这等经营,何愁英超不会越来越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17西甲转播费分成》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