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通过细节教导,更能让孩子把握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吗?答四六级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有人欢喜有人愁。很多人便说对于语言的敏感程度很低,对于学习英语很没有天赋。当然小编也是如...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朴柱昊,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通过细节教导,更能让孩子把握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吗?

通过细节教导,更能让孩子把握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吗?

四六级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有人欢喜有人愁。很多人便说对于语言的敏感程度很低,对于学习英语很没有天赋。当然小编也是如此,曾想认真学习英语、日语、韩语,却都不了了之。现在的社会对语言掌握程度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有的孩子从小就要去上各种补习班,这对于孩子其实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天赋对于语言类来说,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后天的环境也不能轻视,当然这种环境的营造,并不是强塞硬塞,而是通过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去进行。

为了清楚地进行地进行对比,我就拿韩国亲子节目《超人回来了》中的娜恩建厚一家来作为例子。娜恩建厚出生在一个家庭氛围非常融洽的家庭中,妈妈是瑞士人,而爸爸是韩国著名足球运动员朴柱昊。作为混血宝宝的他们,让大家非常好奇他们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

有的小孩子不到一周岁便开始牙牙学语,语言表达能力也超出普通的同龄人;但也有部分孩子两岁三岁讲话还不清不楚。就娜恩建厚一家来说,妈妈是瑞士人会六国语言,爸爸是韩国人会三国语言,孩子的天赋肯定不会差。

娜恩按韩国算法仅4岁就会四国语言,在同龄孩子中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很多家长就十分羡慕,又好奇,怎么样孩子才会欣然接受语言学习,并且效率高呢?其实如果认真观察 0 到 3 岁的小朋友,我们会发现他们学习语言的是非常快的,很多复杂的表达只要听几次就能学会,这是为什么呢?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就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一出生就有一套《先天语法》在我们的脑子里了。就像娜恩他可以无缝衔接各种语言,并且语法不混乱,表达流利不卡顿。所以家长要抓紧早期的语言开发时期,但是不推荐强迫式,尽量通过孩子喜欢的方式耳濡目染。

以前有一部纪录片通过儿童脑电和脑结构扫描实验发现,婴儿在一个月时就有了区别语言序列和非语言序列的能力,而婴儿在三个月时已经有了辨别具有细微差别的语音的能力-----而这个细微差别成年人都不一定能辨别的出。

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毕生致力于脑神经科学的教授发现,婴儿的脑神经突触在8个月-12个月时是成年人的1.5倍。这就更加给家长们敲响了''早教''的警钟.

后天环境也功不可没

有的人否认自己自暴自弃,因为语言天赋不如他人便放弃学习外语,但孰不知''努力''也是一种天赋。人们若承认自己智力不如人,就意味着从''根子上''否定自己,小孩子的家长最厌恶的就是老师指控自己的小孩子''蠢笨'',这就意味着自己的孩子搞学习彻底没戏了,当然孩子自身也十分厌恶家长对自己的谩骂。所以对孩子的指控要有度,学习的时候应当多多鼓励。

虽然说父母双方母语不同,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幸运,这意味着孩子有更大机会、极好的条件来熟练掌握父母双方的母语,父母双方母语不同只是熟练掌握2种语言的原因之一,与孩子沟通、负责的教导才是更大的推动力。

因为掌握语言最重要的是语言环境,多听多说就会耳濡目染,相反,如果双亲母语不同,却很少用教导,缺乏深入的沟通交流,孩子就不能熟练掌握双亲的母语。很多陪读妈妈带孩子到了国外,孩子慢慢长大,离开了良好的语言环境,父母又不容易再为孩子创造语言环境,中文就会慢慢退步了。

把娜恩当作一个例子来说,他的后天的语言学习环境是绝对的优势。娜恩不仅会说她妈的母语(德语),她爸的母语(韩语),还会说她姥姥的母语(西班牙语),因为她爸妈日常用英语交流,所以她还会说英语,由于瑞士是一个多语言国家她妈和她姥姥的母语不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直鼓励娜恩多多沟通多多交流,这就让娜恩有了爱说多说的习惯,娜恩在家跟妈妈用德语交流,跟爸爸用韩语交流,跟姥姥用西班牙语交流,这是一个很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但是一般小孩容易产生语言混乱,所以家长还是要控制和孩子交流的语言数量。家长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语言游戏,也可以给孩子看双语动画片,提高孩子的兴趣。

为什么鼓励孩子多学语言呢?

语言是钥匙,地域文化是寻宝图上的锁。不同的地域文化需要靠不同的语言来破解,里面也许有宝藏,也许没有,但门口一定有锁;你也可以用锤子砸开,但在你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之前,你需要钥匙。并且每一语言中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人从自身中造出语言,而通过同一种行为他也把自己束缚在语言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个圈子,人只有同时跨进另一种语言的圈子,才有可能从原来的圈子里走出来。所以学会一种外语,或许意味着在迄今为止的世界观领域里,赢得一个新的出发点。

而现如今就业竞争的增大,对人的硬性要求更高,从小培养孩子既是对孩子的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负责任。娜恩因为语言能力强,外出还能做爸爸的小小翻译家,既锻炼了自己,也帮助了爸爸。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也能交到朋友,扩大圈子,提高社交能力,这不是一箭双雕吗?

每种语言都有它独有的词语,像日语韩语中的敬语,而这类词在中文里的表达就大不相同,还有英语、法语、德语等等各种语言,其中所有的某些词,中文只能描述这个词表达了什么,但是没有对应的词。可能正是因为词的独有性才在文化交流中产生了更多的生化碰撞吧。语言是文化的栖息地,多学一门外语以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对于提升个人境界也有巨大的帮助。

2002世界杯有多少个参赛队?

具体球员名单如下:

门将:金承奎、金镇铉、赵贤祐;

后卫:金英权、张贤秀、郑升炫、尹荣善、权敬源、吴反锡、金珍洙、金民友、朴柱昊、洪喆、高约翰、李镕;

中场:奇诚庸、郑又荣、权昶勋、朱世钟、具滋哲、李在成、李升祐、文宣民、李青龙;

前锋:金信煜、孙兴慜、黄喜灿、李根镐。

扩展资料:

2002年韩日世界杯(英语:2002 FIFA World Cup,韩语:2002 FIFA 월드컵,日语:2002年FIFAワールドカップ)是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于2002年5月31日至6月30日在韩国境内10座城市中的10座球场和日本境内10座城市中的10座球场举行。

本届是首次在亚洲举行的世界杯,也是首次由两个国家共同举办的世界杯。

中国队首次进军世界杯;最终巴西队夺得冠军,成就五冠王伟业;德国队门神奥利弗·卡恩获得金球奖,巴西队前锋“外星人”罗纳尔多获得金靴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2002年韩日世界杯

超人回来了:混血姐弟娜恩建厚回来啦,姨母们快来呀

《超人回来了》是韩国一档 育儿 节目,讲述的是母亲不在的48小时内,由父亲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的故事。娜恩和建厚是一对混血姐弟,妈妈安娜是瑞士人,爸爸朴柱昊是韩国的足球运动员。之前因为父亲的工作,所以缺席了一段时间的节目。不过,在即将播出的节目中,这对神仙姐弟终于回归了!下面就一起来仔细了解一下吧!

娜恩是姐姐,2015年出生的,英文名叫:Eden。因为妈妈的优秀 育儿 理念,6个月大的娜恩宝宝就自己住在一个房间里了,所以在后面的娜恩就非常的独立自主和勇敢。

在跟弟弟和爸爸在一起的节目里,经常会出现“娜恩和他无用的男人们”的景象。娜恩一个人努力完成任务,后面的弟弟和爸爸却总在拖后腿。在节目里,一大早起来就对着镜头甜甜地笑,还会去照顾弟弟起床。自己洗漱,穿好衣服背好背包,只能说娜恩是完美的公主了!

还有更完美的,娜恩小小年纪就会多国语言,跟爸爸讲韩语,跟外婆讲西班牙语,跟妈妈讲德语。因为爸妈用英语沟通,所以也会说英语。在节目中有一次跟不太会说德语和英语的嘉宾叔叔在瑞士游玩,基本全程都是娜恩在担任翻译,而娜恩还没有六岁。更何况娜恩实在是太貌美了,节目中负责事后配音的叔叔因为经常夸赞她,就被人戏称为粉头大叔。

弟弟建厚在2017年出生,英文名叫:Aciel。因为年纪太小不能用语言表达,经常发出像小猪的叫声,所以粉丝们可爱地叫他猪猪。

由于是混血儿的原因,语言环境比较复杂,所以猪猪说话一直都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往外蹦,经常说的单词有石头、花等等。弟弟还喜欢有水坑的地方,跟另一个有名的猪猪小猪佩奇共感了,哈哈哈。

但是,在这次两姐弟回归的预告中,猪猪竟然讲出了完整的话,爷青结!从蔚山猪猪变成了英伦小王子,但是有些也没有改变,比如怼着镜头拍自己。

每次看到这对姐弟就不禁感叹,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小孩啊!神仙姐弟终于要回归了,终于让姨母们等到了,一起期待他们的表现吧!

《超回》建厚近况曝光:长高褪去婴儿肥,“萝卜脚踝”消失?

南韩亲子真人秀节目《超人回来了》,自2013年开播以来就备受海内外观众喜爱,收视率居高不下的同时,也捧红了许多家庭。

其中,拥有超高颜值的混血姐弟“娜恩&建厚”一家,更是成功虏获了大批姨母们的芳心。

姐弟俩的爸爸是韩国知名足球选手朴柱昊,妈妈安娜则来自瑞士。

可惜的是,去年因为要迎接第三个孩子的降生,建厚和娜恩暂时从节目下车,令广大粉丝们是遗憾不已。

盼星星盼月亮,前不久终于传来了娜恩、建厚即将回归的消息,对了,咱们今年刚出生的老三振宇也会在节目中首次公开哦。

近日,安娜在INS贴出一段视频,并写道:“平常孩子们都在家享受舒服、慵懒的时光,不过他们最期待的还是出门玩。”

只见娜恩和建厚乖乖地戴着儿童口罩,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穿上了游乐设施的装备,看起来心情不错。

眼尖的朋友应该可以发现,相较于从前肉嘟嘟的模样,如今的建厚已经渐渐褪去了婴儿肥,还长高了许多,从蔚山猪猪摇身一变成蔚山小王子了。

不过,姨母粉们可能要伤心了,儿子标志性的“萝卜脚踝”好像已经离家出走了。

是被大家称赞,值得买保险的萝卜脚踝啊!

是擅长蹦迪的萝卜脚踝啊!

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是建厚猪猪的三岁生日。

尽管现在萝卜脚踝消失了,脸颊肉肉也在减少,但是不管你长到多大,永远都是姨母的小宝贝。

也期待重新在电视上看见猪猪和姐姐弟弟的那一天啊~

孩子忘记写名字得0分大哭,父母:老师做得对,这样才能长记性

01

前近日,一位浙江温州小学生大哭的视频走红网络。是什么事情让孩子如此崩溃呢?是因为自己得了0分。有的人会说,下次好好学习,成绩就好了。实际上,孩子得0分并不是因为自己不会答题,而是因为自己忘记在卷子上写名字,所以得了0分。

视频中的小学生趴在课桌上掩面哭泣,桌面上有一张试卷,打着两个分数,第一个是98分,后来被划掉变成了0分。

老师改分数的原因也很简单,孩子忘记在试卷上写自己的名字,想给孩子一个教训。

视频发出后,老师的做法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同,有人说“老师做的对,不然下次又要忘”。

有些父母也觉得老师做得很对,他们也觉得,孩子的性格一直很皮,经常在试卷和作业本上忘记写自己的名字,说了很多次也没有记住。这次得零分就是给孩子的一个惩罚,希望孩子能长记性,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想父母可能也没有想到,平时大大咧咧的儿子竟然会因为得0分而大哭吧,可见这样的做法确实给孩子“长记性”了。但是,这就意味着这一定是一件好事儿吗?又或者说,惩罚真的能让孩子从此改变粗心的毛病吗?这件事情值得我们思考。

02

现实生活中,父母会采取各种惩罚措施,让孩子长记性从此避免犯错误。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一个男孩出去玩儿,连续两晚夜不归宿,父母发现后,对孩子采取了惩罚措施。他们让男孩在大庭广众之下下跪,头上还顶着一块砖头,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还会用电线抽孩子。

直到男孩写下保证书,保证下次不会再夜不归宿,也不会再偷偷骑车出去玩,这件事情才算作罢。

关于惩罚,其实谁都不陌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惩罚就是给个体直接加一个不愉快经验,从而来减少行为频率的过程。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惩罚是为了让孩子减少犯错误或者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就像是上文中不写名字的小男孩,老师为了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便直接给了孩子0分,孩子看到本来是98分的试卷变成0分,虽然难过大哭,但是有了这一次的教训后,他之后自然会更加小心。

惩罚作为一个教育手段或教育方法的确是具有正面意义的,合理的惩罚对于孩子们而言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位老师讲到只要合理运用惩罚手段,孩子们是可以改变不良习气,在行为处事上可以做到更好。

老师说班级里有一名男生,在上课的时候总喜欢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处溜达,严重影响了其它同学听课。

老师为此想出了一个办法,将他的椅子直接搬到了讲台旁边,面对男生的疑惑,老师回到说,“既然你不想坐在位置上,那就站着听课吧。”

一开始男生觉得无所谓,站着就站着吧,但是后来时间久了,男生的腿开始酸了,便跟老师说能不能拿回椅子。

老师趁机说:“拿回椅子可以,但是你要坐下来听课,以后要是再随意离开座位,那你以后就只能站着听课。”

男生答应了老师的要求,且之后真的不再随意走动。

惩罚让孩子们意识到生活中不仅仅只有甜蜜和成功,也会有痛苦和挫折,当自己做错了事,自然会受到来自老师、父母的惩罚。

03

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对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确实有帮助,但是过度的惩罚或者是错误的惩罚不但不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会让孩子丧失对父母的信任,加深内心的恐惧。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海姆·吉诺特曾经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的时候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地不被觉察。”

郑州有位12岁的男孩,经常趁父母上班的时候偷偷拿家里的钱出去玩,第一次父母发现后,把他吊在了晾衣架上,妈妈拿着鞭子一遍遍地抽打。

本以为孩子认识到偷钱的代价后不会再犯了,但仅仅过了三天孩子又开始偷拿钱,且这次拿的非常小心,每次只拿一点点,不仔细查看根本发现不了。

孩子父母很是疑惑,明明当时孩子保证的很好,为什么转眼便再次犯错误,甚至是变本加厉。

不良惩罚的第一个坏处是让孩子学会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无视自己的过错。

因为大脑中有个逃生机制,当孩子感受到恐惧、害怕时,孩子会精神紧绷,随时准备逃避灾难。虽然,家长在大声教育或责打孩子,但孩子满脑子想的都是:“别骂了,别打了!什么时候结束?”

所以当听到家长问:“以后还这样吗?”孩子立马表现得很老实,回答:“不这样了!”

但孩子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肯定没有,因为孩子内心的注意力全在怎么逃避惩罚这件事中,即使知道自己做了错事,但也少有余力去认真思考和悔过。

网上一位 育儿 博主说起过关于孩子不吃饭的问题,当孩子开始独立进食后,总会遇到孩子不愿意吃饭的场景,这时博主就会放任孩子自己去玩,但是会提前说好不吃饭也没有零食。

让孩子意识到,你不在规定的吃饭时间内吃饭,那么你就得承受饥饿的代价。但是,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饿了就会立马给她零食吃,然后会趁机教育孩子:“你看,你不吃饭就会饿的。”

但此时孩子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吗?不会,孩子只会觉得爸爸妈妈又在碎碎念了。

不良惩罚的第二个坏处是孩子没有得到一件事的自然后果。

自然后果,是跟孩子行为有直接逻辑关系的后果,不是家长的打骂、大声吼叫等人为制定的后果。只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做这件事或者做错事情的后果,孩子才会知道,原来我不吃饭是会饿的。当孩子领略过自然后果后,孩子的内心自然有判断下回还能不能继续这么做。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一个场景令我印象特别深刻。

刘星的好朋友鼠标因为考试不及格,但是受到爸爸的责骂所以偷偷涂改了分数,结果被老师发现叫来了家长。

鼠标的爸爸一看孩子犯了这么大的错,加上周围还有老师在场,觉得很不好意思,愤怒的情绪占了上风,拿起旁边的扫把就想打鼠标,幸而被老师拦了下来。

此时,鼠标爸爸真的是想让孩子改正错误吗?其实不是,他打孩子的原因更多是孩子让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自己的坏情绪无处发泄,转而对孩子挥起了拳头。

作家显克维支认为,“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不良惩罚或者是过度惩罚本质上依旧是用暴力手段去控制孩子的行为,一旦涉及到控制,就必然会有反抗的发生。

虽然目前孩子屈服于父母的暴力手段无法逃避,但并不意味着长大后的孩子没有了反抗的能力,一旦孩子有了反抗力量,父母又该如何惩罚孩子呢?

04

既然惩罚不能乱用,那么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难道要视之不理吗?当然不是,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教育犯了错的孩子。

第一,让孩子承担犯错的自然后果,家长不再惩罚孩子。

之前有位8岁的小男孩很调皮,把班级的班牌弄坏了,老师找到了家长,家长知晓后并没有打骂孩子,而是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说:“班牌是你弄坏的,你也不是小孩子了,应该要承担起责任了。”

于是,妈妈便叫男孩去街上捡废品换钱,男孩捡了很久才凑足了买班牌的钱。

这位妈妈看似很心狠,但是她知晓若是自己掏钱买班牌,孩子内心依然会觉得损坏一块牌子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有当孩子理解了赚钱的不易,他才会更加珍惜身边的物件,不会随意破坏。

“自然后果惩罚法”让孩子自己接受做错事情的后果,远比家长干预有效。

第二、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可以先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韩国的一档综艺节目《超人回来了》有一幕很经典。

爸爸朴柱昊起床后发现客厅被两个孩子糟蹋得一塌糊涂,满地都是麦片,姐姐在地上吃麦片,弟弟则是光着屁股坐在麦片上。

很多网友以为爸爸要发火了,但是朴柱昊没有向姐姐发脾气,而是蹲下身来问姐姐为什么要将麦片弄得到处都是。

姐姐说是因为弟弟肚子饿了,自己想要给弟弟做吃的。

听到女儿的回答后,朴柱昊不但没有批评她,而是姐姐为弟弟做饭。

有时候孩子想法与能力是不成正比的,难免会好心办坏事,他们并不是真的想给父母添麻烦。

所以家长面对犯错了孩子,先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这也是尊重孩子的一部分,只有了解了孩子的想法,父母才能对症下药。

第三、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要和孩子站在一起解决问题。

之前看到过一则新闻,江苏宿迁一个熊孩子贪玩将墨水从自己家的窗户边撒下,由于家里的楼层比较高,所以有不少住在底下的住户遭了殃,不仅仅是窗户上沾满了墨水,更令人绝望的是,晒在阳台上的被子和衣服上也都沾满了墨水。

孩子妈妈发现后,便立即带孩子挨家挨户去道歉,并且将沾了墨水的衣物都拿回家清洗,爸爸也请了专业人士清洗楼外墙。

曾见过不少父母让孩子一个人去解决问题,自己站在孩子旁边冷嘲热讽,虽然美名其曰是让孩子锻炼,但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行为无疑是拒绝承认自己有一个会犯错的孩子。

如此长大的孩子即使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会求助父母,要么独自承受生活中的苦难,要么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但是,当父母和自己站在一起解决问题时,孩子内心是非常稳定的,因为Ta没有感受到因为犯错误而被父母抛弃,即使将来遇到困难,也很愿意寻求父母的帮助。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尔·卡特说过,“孩子 健康 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 健康 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而让孩子建立其 健康 的心理基础之一便是不滥用惩罚措施,多数惩罚只会带来一个后果,那便是让孩子惧怕父母,而不是亲近父母。比起孩子犯错误会带给孩子的伤害,父母滥用惩罚才是真正伤害孩子的行为。

陆北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 育儿 师,大学心理教师,宝妈一枚;多平台签约作者,致力于用最直白的讲述,让父母了解最深奥的 育儿 知识,陪孩子一同成长!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朴柱昊—朴柱昊三个宝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