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立陶宛〗立陶宛是哪个国家啊?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美国立陶宛,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立陶宛是哪个国家啊?
- 2、2023 年男篮世界杯,美国 104:110 立陶宛遭首败,爱德华兹空砍 35 分,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 3、立陶宛屡屡挑衅,中方为何仍保持克制?究竟谁才是“幕后黑手”?
- 4、想问立陶宛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 5、立陶宛寻求美国永久驻军,会改变世界格局吗?
本文目录导航:
立陶宛是哪个国家啊?

优质回答立陶宛首都为维尔纽斯。
立陶宛共和国简称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接拉脱维亚,东连白俄罗斯,南邻波兰,西濒波罗的海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全国由7个城市、43个区、8个自治机构和2个疗养区共60个地方行政单位构成。
立陶宛特色:当地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工业产品主要有车床、农机、电子计算器和电子仪器、纺织品、服装、食品等。市内有国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美术学院和师范学院,还有多座剧场、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2023 年男篮世界杯,美国 104:110 立陶宛遭首败,爱德华兹空砍 35 分,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优质回答这场立陶宛赢的可歌可泣,团队进攻有声有色,球运转非常流畅,导出轻松投篮机会,尤其是三分球26中14,命中率高达56%,此后控制失误极少犯错;反观美国球员有超强的个人能力,打小球战术,当球队进攻火力受阻时,面对高体型对手,内线和篮板不免被爆,又设置防守三秒等规则,不利于大中锋生存,明显队形安排不足。
立陶宛送美国首败观后感
看了五场中国队比赛,我感觉我的看球水准跌到谷底了:原来在世界杯这顶级赛事中,也会有球队运球过半场很困难,传球各种低级失误,遇到紧逼防守就失误,三分投不进,快攻推不起,防挡拆总失位,内线被无限点名却无法解决,区域联防连续搞几个回合被对手推一波流。
中国队比赛真的有毒,看多真会拉低看球水准。现在终于看到一场立陶宛击败美国的高水准比赛,这场顶级赛事,让我的看球恢复到了正常水准。
这场立陶宛赢的可歌可泣,团队进攻有声有色,球运转非常流畅,导出轻松投篮机会,尤其是三分球26中14,命中率高达56%,把美国队射花了。美国队第四节一度将比分迫近,结果立陶宛来了两三分神仙球,把美国队心态搞崩了。
PS:要是立陶宛的三分命中率维持这水准,23男篮世界杯可以直接给他发奖杯了。
立陶宛还充分利用内线大中锋瓦兰丘纳斯和莫泰,不断攻击美国队内线,美国队内线体格较小,3J、波蒂斯和班切罗都顶不住这双中锋,科尔又不喜欢用凯斯勒,所以内线抵抗不住了。
此外立陶宛用体型抢篮板,篮板数(44个)完胜美国队(27个),尤其前场板(19个)比美国队多抢了10个,创造了更多进攻机会。
立陶宛还充分利用点名战术,针对美国无限换防,让队员不断点名身体素质差的里夫斯,可以说一打一个准。
此外立陶宛稳扎稳打,面对美国队全场紧逼和夹击防守(尤其第四节最后时刻),控制失误极少犯错,就这控制失误水准值得中国队学习。所以立陶宛最终获得了胜利。
再看,美国队这边,球员有超强的个人能力,爱德华兹、布里奇斯遇到逆境不气馁,英格拉姆也恢复了水准,在关键时刻屡屡投中三分美国队咬紧比分,一度看到翻盘的希望。
不过美国队主帅科尔喜欢用三后卫,喜欢提速,不喜欢提升体型,不喜欢用凯斯勒,这就埋下祸根:当球队进攻火力受阻时,面对高体型对手,内线和篮板不免被爆。
此外美国的NBA打小球战术,又设置防守三秒等规则,不利于大中锋生存,所以美国队本土的大中锋配置不足,当打FIBA比赛时遇到大中锋,美国的内线经常无法匹配。
这场面对强大的立陶宛就吞下了苦果。
立陶宛屡屡挑衅,中方为何仍保持克制?究竟谁才是“幕后黑手”?
优质回答日前,立陶宛新任政务次长窜访台湾,并且在他窜访台湾当天设立了驻台贸易代表处。而且早些时候,已经任命过代表处的负责人。由此可以看出,立陶宛政务次长此次窜访台湾,主要目的就是这个代表处开馆。
之前立陶宛也是中东欧“一带一路”的受益者,曾经宣称要加深与中国的交流。但是自从新任立陶宛总统上台之后,频频挑衅中国,成为美国的马前卒。2021年的时候,立陶宛还在首都设立了台湾代表处。这一行为无异于是向中国挑衅。中国立即将与立陶宛的关系降级以表达中国立场。中国的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国家挑衅。现在立陶宛又在台湾设立代表处,这种行为中国绝对不能容忍。
立陶宛的这种奉承美国的行为短期看来会从美国和台湾获得利益,但是长期看来必将遭受损失。从美国之前的行径就可以看出美国并不是一个能够长期依靠的国家。所谓的大国风范,美国完全没有。立陶宛这种为了抱住美国大腿挑衅中国的行为,只会让中国与立陶宛的关系恶化。毕竟立陶宛只是一个小国家,只要中国愿意,立陶宛肯定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作为幕后黑手的美国却不一定会为立陶宛出头,毕竟从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冲突就可以看出,美国不会为了他国的利益而出头,只会嘴上做做样子。因为这样做美国得不到好处。
所以立陶宛一再挑衅中国的行为是非常不明智的。台湾只是美国用来牵制大陆的一个小策略,立陶宛也是一样。如果立陶宛一再激怒中国,中国必将作出反应。到那时立陶宛将面临巨大的损失,而美国也不会帮助立陶宛
想问立陶宛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优质回答立陶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简称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是一个历史古国,与俄罗斯一直在北欧及东欧争雄,曾遭沙俄与苏联的并吞,1990年再度争取独立并成功。它也是欧盟、北约、申根公约及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1991年9月14日,中国与立陶宛正式建交。总面积65300平方公里,人口335万(2008年12月)。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候。最高点海拔293.6米。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19℃。
中文名称: 立陶宛共和国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简称: 立陶宛
所属洲: 欧洲
首都: 维尔纽斯
主要城市: 考纳斯,克莱佩达等
国庆日: 1918年2月16日
国家代码: LTU
官方语言: 立陶宛语
货币: 立特
时区: 东二区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
人口数量: 335万人(2008年12月)
人口密度: 55人/平方公里(2008年)
主要民族: 立陶宛族,波兰族等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国土面积: 65300平方公里
水域率: 1.35%
GDP总计: 322.92亿欧元(2008年)
人均GDP: 9592欧元(2008年)
通货膨胀率: 8.5%(2008年)
国旗
立陶宛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黄、绿、红三色。立陶宛于1918年宣布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采用黄、绿、红三色旗作为国旗。1940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采用左上角有黄色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下部有白色窄条和绿色宽条的红旗作为国旗。1990年宣布独立,采用上述三色旗为国旗。
立陶宛国徽
国徽
立陶宛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上一位身着银装的骑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右手挥一把银剑,左手持蓝地镶金黄色双十字的盾牌。
人口
立陶宛人口为335万(2008年12月)。民族有立陶宛族、俄罗斯族、波兰族、白俄罗斯族,还有少量的乌克兰族、犹太族、拉脱维亚族和鞑靼族等。南部人口密度较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半数。主要宗教为天主教东正教,其次是基督教新教、犹太教等。主要语言为立陶宛语和俄语,立陶宛语为官方语言。 立陶宛传统舞蹈
节日
【国家重建日(国庆日)】2月16日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国家重建,立陶宛共和国成立)
【恢复独立日】3月11日(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发表独立宣言)
【国家日】7月6日(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国王明陶卡斯加冕)。
国家政要
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Dalia Grybauskaite),2009年5月当选;总理安德留斯库比柳斯(Andrius Kubilius),2008年12月就职;议长伊雷娜德古蒂埃内,2009年9月当选,德古蒂埃内是立陶宛历史上首位女议长。
国花
芸香
自然地理
立陶宛一处国家公园立陶宛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国境线总长为1846公里,其中陆上边界1747公里,海岸线长99公里。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地势平坦,东部和西部丘陵起伏,平均海拔200米左右,为灰化土壤。主要河流有涅曼河(内穆纳斯河),境内多湖泊。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气候。1月平均气温—5℃,7月平均气温17℃。
资源地理
森林和水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97.8万公顷,覆盖率为30.3%。有722条河流,4000多个湖泊。此外还有泥炭、矿物建筑材料等。
历史地理
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公元5—6世纪出现阶级社会。12世纪起受到日耳曼封建主的侵略。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世纪形成立陶宛民族。14—15世纪,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大部在西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558—1583年,立陶宛参加了反俄国的立窝尼亚战争。1569年根据卢布林条约,波兰和立陶宛合并成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1795—1815年整个立陶宛(除克莱佩达边区外)并入俄国。立陶宛人民参加了1830年至1831年和1863年至1864年的波兰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立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8年12月至1949年1月立陶宛大部分领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联合组成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宣布独立。1926年9月28日,苏联政府同立陶宛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同年12月,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得逞。根据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立陶宛被划归苏联版图,随后苏军进入立陶宛,苏德战争爆发后,立陶宛被德国占领。1944年,苏联军队再度占领立陶宛,并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国务委员会正式承认立陶宛的独立。同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2001年5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政区地理
立陶宛最高行政建制为县。全国划分为10个县:阿利图斯、考纳斯、克莱佩达、马里扬泊列、帕聂韦日斯、希奥利艾、陶拉格、特尔希艾、乌田纳、维尔纽斯,下设108个市,44个区。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首莱等。
首都
维尔纽斯维尔纽斯(Vilnius),位于立陶宛东南部的内里斯河和维尔尼亚河汇合处(北纬54度41分、东经25度17分)。人口54万人(2008年底),面积394平方公里。1月平均气温—7.8℃,7月平均气温20.8℃。
维尔纽斯郊区以景色优美著称。城市东北郊有优良的浴场,瓦拉库姆皮亚是别墅集中地。特拉凯湖泊群分布在城市西郊,这里湖水清澈,林木茂盛,景色宜人,是游览胜地。特拉凯过去曾是特拉凯公国的首府,至今它还保存着昔日的宫殿遗址,殿中的残存壁画还依稀可见。
宪法
立陶宛前总统阿达姆库斯立陶宛宪法1992年10月25日经全民公决通过,11月2日生效,后多次修订。现行宪法共15章、154条。规定立陶宛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公民权力一律平等。立为议会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批准或否决总统提名的总理人选;任命和解除国家领导人的职务;有权弹劾总统,但需经3/5议员支持。总统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最多任两届。凡年龄在40岁且近3年在立连续居住的立公民可竞选总统。如总统病故、辞职、被弹劾或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务等情况,其职责由议长代为行使。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就重大外交问题做出决策,经议会同意任命和撤换总理,根据总理推荐任命和撤换部长。
截至2008年7月,立陶宛共有39个政党和政治组织注册登记。
2008年,立陶宛政局基本稳定。以社民党为核心的执政联盟成功维护内部团结,基本完成施政纲领。10月,立陶宛举行议会选举。12月,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民族复兴党、自由运动、自由中间联盟组成中右联合政府,祖国联盟—基民党主席安德留斯库比留斯出任总理。2009年5月17日,独立候选人、前财政部长、欧盟委员会财政和预算委员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当选立首任女总统,7月12日就职。
总统选举
最近一次总统选举在2009年5月17日进行,选举结果如下:达莉亚格里包斯凯特 69.1%;阿尔基尔达斯布特凯维修斯 11.8%;瓦伦蒂纳斯马祖罗尼斯 6.2%;其他三名候选人共12.2%
议会
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共 立陶宛地图有141个席位,任期4年。议员由25岁在立定居的立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中71名议员由全国71个选区中直接选出,其余70名由进入议会的政党产生,获得5%选票的政党和7%选票的政党联盟可进入议会,并根据各自获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席。现议会于2008年10月选举产生,其主要党团及议席分别为:祖国联盟—基民党44席、社民党26席、民族复兴党16席、秩序和正义党15席、自由运动11席、劳动党10席、自由中间联盟8席、波兰人选举运动3席、农民人民联盟3席、独立议席4席、新联盟1席。现任议长为民族复兴党主席伊雷娜德古蒂埃内(Irena Degutien),2009年9月17日当选。
政府
本届政府为独立后第15届政府,由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与民族复兴党、自由运动、自由中间联盟四个党派联合执政,于2008年12月组成,下设13个部。总理:安德留斯库比留斯。内阁成员包括:卫生部长阿尔吉斯查普利卡斯、社会保障和劳动部长里曼达斯尤纳斯达吉斯、国防部长拉萨尤克涅维切涅、环境部长盖迪米纳斯卡兹劳斯卡斯、经济部长戴纽斯克雷维斯、交通部长埃利吉尤斯马修利斯 、内务部长雷蒙达斯帕赖蒂斯、农业部长卡济米拉斯斯塔尔凯维丘斯、教育和科学部长金塔拉斯斯捷潘纳维丘斯、财政部长阿尔吉尔达斯盖迪米纳斯谢梅塔、司法部长列米吉尤斯施马修斯、外交部长维加乌达斯乌沙茨卡斯、文化部长列米吉尤斯维尔凯蒂斯。
司法
宪法法院院长凯斯图蒂斯拉平斯卡斯,2008年4月3日就职,任期至2011年3月。最高法院院长维陶塔斯格雷丘斯,1999年7月8日就任,任期9年。总检察长阿尔吉曼塔斯瓦兰蒂纳斯,2005年11月24日就任,任期7年。
立陶宛现任总统格里包斯凯特
政要
达 利娅格里包斯凯特:立陶宛总统。1956年3月1日生于维尔纽斯,1983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日达诺夫大学经济学专业。1983年起在立科学院任职。1983年至1990年在维尔纽斯高级党校任教。1990年至1991年在立经济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4年任对外经济关系部欧洲司长、外交部对外经济司长。1994年至1995年任入盟谈判副代表1996年至1999年任驻美使馆公使。1999年至2001年先后任副财长和副外长。2001年至2004年任财政部长。2004年11月起任欧盟委员会财政和预算委员。2009年5月17日当选总统,7月12日就职。她未婚,无子女。
安德留斯库比留斯:立陶宛总理。出生于1956年12月8日。1979年毕业于维尔纽斯大学物理系。1981年至1984年在维尔纽斯大学研究生院进修。1984年至1990年先后在维尔纽斯大学任实验员、工程师和研究员。1990年参与立独立运动萨尤季斯,1990年至1992年任该组织责任秘书。1992年至2008年连续五年当选第六届至第十届议会议员,先后在议会欧洲事务、自然保护、法律和法制、预算和财政等委员会工作,其中1996年至1999年任第一副议长。1999年至2000年任政府总理。2005年至2008年为议会反对党领袖。2008年12月起任总理。他懂英语、俄语。已婚,有两子。 立陶宛现任总理库比留斯
编辑本段
经济
体制
工农业比较发达。独立后通过企业私有化走向市场经济,经济形势基本平稳。国内有三个自由经济区:考纳斯、克莱佩达和希奥利艾,那里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欧洲标准的公路网,4个国际机场,不冻港(东波罗的海岸)和该地区第一个卫星通讯系统。自然资源贫乏,但盛产琥珀,有少量的粘土、砂石、石灰、石膏、泥炭、铁矿石、磷灰石及石油,所需石油和天然气靠进口。西部沿海地区发现有少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储量尚未探明。森林面积197.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多野生动物,有60多种哺乳动物、300多种鸟类和50多种鱼类。工业是立陶宛的支柱产业,主要由矿业及采石业、加工制造业以及能源工业三大部门组成。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以食品、木材加工、纺织、化工等为主,机械制造、化工、石油化工、电子工业、金属加工工业等发展迅速,生产的高精度机床、仪表、电子计算机等产品行销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首都维尔纽斯是全国工业中心,全市工业产值占立陶宛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农业以水平较高的畜牧业为主,占农产品产值的90%。农作物有亚麻、马铃薯、甜菜和各种蔬菜,谷物产量很低。
立电子、纺织和食品加工业较发达,糖、奶、肉制品出口有一定优势。现已基本完成市场经济转轨,非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73%。2002年,宏观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金融、税收改革取得成效,私有化进程不断深入,市场供求改善,外资流入增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GDP增幅为5.9%。但支柱产业不多,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对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投入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
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511.82亿立特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14780立特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2年):6.7%
货币名称:立特(LITAS),辅币为立分(CENTAS)。
1立特=100立分
汇率:1美元=3.25立特(2002年12月)。
通货膨胀率(2002年):0.3%
失业率(2002年):11.3%。
工业
2002年工业产值266.52亿立特,同比增长7.5%,占GDP的52.56%。主要工业部门为采矿和采石业、加工和制造业以及能源,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7%、86.2%、12.1%。采矿和加工制造业产值222.93亿立特,增长7.7%,电力、天然气、供水业产值40.63亿立特,增长6%。工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7.9%。
据立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1、200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开采泥炭(万吨) 24.55 26.32 51.25
开采石英砂(万立方米) 4.07 5.70 4.37
化肥(万吨) 91.44 87.85 115.04
造纸(吨) 12264 14732 10436
水泥(万吨) 56.95 55.81 59.92
电视机(万台) 20.62 16.83 34.71
显像管(万个) 276.2 306.8 342.7
亚麻纤维(吨) 4095 6597 3660
套装(万套) 54.05 48.14 36.20
布匹(亿平方米) 1.086 1.039 9240
立陶宛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113.84 146.89176.725
输送管道天然气(亿立方米) 10.065 8.646 6.135
农业
2002年立农业产值35.5亿立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其中谷物增长9%,糖类增长17%,油菜增长63%,马铃薯增长45%,肉类增长8%,蛋增长6%,牛奶增长1%。共有6.75万个农场,耕地面积230.13万公顷。全国33%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17%。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谷 物 2730.7 2397.5 2602.0
马铃薯 1791.6 1054.4 1531.3
蔬 菜 329.4 322.0 261.0
甜 菜 881.6 894.1 1029.8
亚 麻 7.2 4.0 7.8 油菜籽 81.0 64.8 105.6
净 肉 264 208 224
牛 奶 1725 1730 1752
鸡蛋(亿个)6.92 7.42 7.90
服务业
共有批发商11389家,零售商42886家,各类餐饮业实体4998家。从业人员及占从业人口的17%。
2002年零售业销售额154.6亿立特,同比增长12.4%;餐饮业产值为3.268亿立特,增长18.7%。旅游业
2002年共接待外国游客399.94万人次,同比下降4.7%。外国游客人数和比例为:俄罗斯117.28万(29.3%),拉脱维亚114.60万(28.7%),白俄罗斯64.68万(16.2%),波兰30.49万(7.6%),爱沙尼亚23.19万(5.8%),德国11.78万(2.9%),其它国家37.92万。立陶宛人出境者约358.39万人次,同比减少5.7%。主要旅游景点:维尔纽斯老城、特拉盖城堡、百浪港、尼达、希奥利艾十字架山、杜鲁斯基宁盖等。
交通运输
交通体系完备,铁路网与欧洲及前苏联各共和国连成一体,并拥有发达的公路网。运输以公路、铁路为主。
铁路:总长1997.2公里。2002年铁路货运量3678.82万吨,同比增长26.1%;其中国内货运量652.5万吨,同比增长2.9%,国际货运量3026.32万吨,同比增长32.5%。
公路:总长21316公里。干线公路1724公里,国家级公路4864公里,地区级公路14728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1980公里,水泥路面86公里,砂砾路面9227公里,块石路面23公里。2002年公共交通运送乘客1.65665亿人次,增长0.8%。
水运:2002年海运总量2582.14万吨,同比增长15.5%;其中装货量2125.27万吨,同比增长17.2%,卸货量456.87万吨,同比增长8.3%。内河货运量51.50万吨,同比下降5.2%。水路客运量为289.02万人次,同比增加118.4%。克莱佩达是立唯一海港。年吞吐能力:7000多艘船只,70000多名旅客,货物转运量2000多万吨。
空运:2002年航空公司空运旅客37.63万人次,同比增长3.6%,共计5.244亿人/公里,增长8.4%。运输货物、行李、邮件量为3350.9吨,同比增长1.5%。机场进港35.06万人次,同比增长8.8%;出港35.10万人次,同比增长6.9%;中转1.60万人次,同比下降6.3%。飞机起降26013次,其中国际航线23541次。国际机场有:维尔纽斯机场、考纳斯机场、百浪港机场。
财政金融
截止2002年底,黄金外汇储备80.13亿立特,同比增长20%。国家债务总额131.63亿立特(占GDP26.3%),其中外债91.78亿立特,内债39.85亿立特。
2000-2002年国家财政状况(亿立特)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平 衡
2000年 57.813 58.422 -0.609
2001年 63.447 69.748 -6.301
2002年 104.74 110.64 -5.9
共有10余家银行,主要银行及资产情况如下:
1.维尔纽斯银行(Vilniaus Bank),资产60.48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41.62亿立特,贷款额27.44亿立特。
2.汉莎-立陶宛储蓄银行(Hansa-LTB),资产39.59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33.60亿立特,贷款额12.06亿立特。
3.立陶宛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Lithuania),资产17.92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11.79亿立特,贷款额9.58亿立特。
4.斯诺拉斯银行("Snoras" Bank),资产9.01亿立特,存款及信用证价值6.86亿立特,贷款额5.48亿立特。
对外贸易
据立海关统计,2002年出口额为202.798亿立特,增长10.6%,进口282.201亿立特,增长11%,逆差79.403亿立特。主要出口商品是矿产品和纺织品,主要进口商品是矿产品和机电产品。
2000-2002年进出口贸易(亿立特)
2000 2001 2002
出口额 152.375 183.328 202.798
进口额 218.260 254.132 282.201
差 额 -65.885 -70.804 -79.403
立陶宛2002年对欧盟国家出口98.154亿立特,占出口总额的48.4%,同比增长12.0%;对独联体国家出口38.937亿立特,占出口总额19.2%,同比增长7.7%。从欧盟国家进口126.990亿立特,占进口总额45%,同比增长13.6%,;从独联体国家进口73.937亿立特,占进口总额26.2%,同比减少0.9%。
2002年主要出口伙伴国及所占比例分别为:英国13.5%,俄罗斯12.1%,德国10.3%,拉脱维亚9.6%,波兰6.2%。主要进口伙伴国及所占比例为:俄罗斯21.4%,德国17.2%,意大利4.9%,波兰4.8%。
【外国资本】 截止2002年底,立获外国直接投资累计131.82亿立特,同比增长23.7%,其中2002年外来直接投资额23亿立特,人均获外国投资总额3808立特。主要投资领域为:加工制造业29.3%,金融20.1%,贸易17.3%,邮政及其它服务业务13.9%。主要投资国家为:丹麦17.2%,瑞典15.3%,爱沙尼亚11.7%,德国9.6%,美国8.7%。
【外国援助】 2000年上半年,立共得到各种财政和人道主义援助1.326亿立特,同比增长61.6%,其中1.03亿是以物资形式提供的。这些援助15.9%来自立本国企业和个人,其余84.1%来自世界35个国家,主要为:美国6000万立特,德国2200万立特,法国790万立特,丹麦450万立特,挪威190万立特,波兰158万立特。
人民生活
2007年初,立全国住宅面积814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1平方米,城市居民22.9平米,农村居民26.3平方米。全国共有医院174所,病床27114张,医生13510人,每万名居民拥有病床80.1张和医生39.9人。截至2007年初,立共有固定电话79.24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471.82万,家庭电脑和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42%和40.3%。
截至2008年底,立居民月工资2174立特(约630欧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20.6%,税后实际收入1667.2立特,增长23.3%,平均养老金770立特(约223欧元),增长29.4%。2008年全年平均失业率为5.8%。2008年底,立登记注册的失业人口9.43万人。
编辑本段
军事
国防
1992年11月19日,立陶宛组建军队,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立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国防委员会是协助总统处理国防事务的决策机构,由总统 立陶宛士兵、议长、总理、国防部长和三军司令组成。现阶段实行行政领导与作战指挥相分离的军政、军令双轨领导体制,即由国防部文职人员控制军队,由三军司令及其领导的国防参谋部指挥部队执行各种作战训练任务。
立国家安全政策是公开、透明和非对抗性的,认为目前国家安全未受到任何直接军事威胁,不视任何国家为敌人。
军力
2008年,立军队共有16000人,比2007年减少1000人,编为陆军、空军、海军、特种作战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军事教育训练机构和部队等,其中陆军有近6000人,空军1000多人,海军600多人。另有8000多名预备役人员。实行职业军人和义务兵混合制,义务兵服役期12个月。目前,立军在伊拉克、阿富汗、科索沃、波黑和格鲁吉亚等地派有220余人参加维和行动和国际军事行动。
军费
2008年度国防预算支出为3.7亿欧元,同比增长13.5%,占国民生产总值1.16%。
饮食
立陶宛人主要食物有面食、土豆、甜菜、白菜、猪肉、羊肉和奶制品等。火腿、香肠、熏猪肉是他们的传统肉制品。他们一般都喜欢烤制食品,也爱吃土豆或豌豆煮的稀饭和用土豆泥、奶渣及肉末做的甜饺子,猪肉熏肠也是他们的常用食品。他们喜欢俄式西餐,用餐惯于使用刀、叉、匙作餐具。他
立陶宛寻求美国永久驻军,会改变世界格局吗?
优质回答立陶宛要求美国永久驻军并不会改变世界格局,而且美国想要在其他国家驻军必须要进行很长时间的谈判。就算立陶宛请求美国驻军,那么美国也会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来考虑是否要决定驻军。
立陶宛之所以会要求美国驻军,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第一:势单力薄。
立陶宛作为欧洲的一个小国,其本身人口并不多,而且国家的国防力量也无法应对周围的安全局势。因此,立陶宛出于本国安全考虑,才会要求美国到自己国家长期驻军。这样就可以增强自己的国防力量。立陶宛本身的国防基础比较薄弱,想要短时间之内提升国防力量是做不到的,所以只能寻求大国保护来增加自己的安全系数。
第二:周围局势复杂。
由于立陶宛属于内陆国,因此自己的国防线与很多国家边境接壤,这就让周围的局势非常复杂,自己不仅要应对国内的困境,而且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一旦出现战争,自己的国防和军队根本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战争情况,所以立陶宛才会要求世界强国美国来到自己国家永久性驻军。
当美国派军队到立陶宛时,可以借助美军的力量对周边国家起到威慑作用,因为谁都不会想和世界强国发生战争和矛盾,所以立陶宛本身就能得到美国力量的保护,从而获得国防上的安全。
第三:经济发展困难。
作为一个内陆型的国家立陶宛,本身没有完善的工业基础,也没有很好的经济产业链,因此想要发展本国经济,扩充军队装备,提升实力是比较缓慢的事情。如果美国能够派军队驻扎立陶宛,不仅能有效提升国防力量,而且还能增强本国的经济基础。
立陶宛在寻求美国永久性驻军的时候,美国同样也会给立陶宛给予经济上的援助,这样他们就可以解决自己经济上的困境和国防能力上的不足,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是美国也要考虑假设自己驻军之后能否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是否能符合自己的利益,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考虑。
如果自己的利益目的和战略目标根本无法达成,那么美军就不会派军队永久性驻军,更不会改变世界的格局。就算美国驻军以后,世界格局也不会改变。因为立陶宛对世界的影响非常小,可以说忽略不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美国立陶宛〗立陶宛是哪个国家啊?》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5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