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川西造山带及地壳演化最佳答案综合上述,可将川西地区主要与花岗岩有关的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图8-4)。1.扬子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形成于早古生代。研究区东侧为扬子陆...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川西甲基卡锂矿开采公司,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川西造山带及地壳演化

川西造山带及地壳演化

最佳答案综合上述,可将川西地区主要与花岗岩有关的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图8-4)。

1.扬子被动大陆边缘阶段

形成于早古生代。研究区东侧为扬子陆块西缘康滇前陆隆起带,发育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体系,包括以南华纪为代表的后造山裂谷火山-沉积组合,和其上的震旦系以及下古生界陆棚滨-浅海相沉积岩系。在三江造山带内,保存有中咱、木里-九龙以及云南石鼓和点苍山等早古生代残存记录的微陆块,其地层和古生物特征均属扬子型,表明它们可能是扬子边缘裂离西移的块体。

据上述推断,早古生代时期扬子陆块西缘的构造格局为堑-垒构造体系,研究区应属于扬子陆块西侧被动大陆边缘的组成部分。

表8.4 川西花岗岩类Sr、Nd同位素特征值

2.扬子大陆裂解及玄物质洋壳形成阶段

形成于石炭纪—三叠纪早中期(图8-4A、B)。

在早古生代末,中国南北陆块已经拼合成统一陆块(许志琴等,1992)。进入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统一陆块西侧进一步扩张,形成众多微陆块和弧后盆地相间错列分布,使扬子西缘及其邻区演变为多岛海活动边缘海体系。由于扬子大陆裂解,自西而东依次形成金沙江洋盆、甘孜-理塘洋盆和炉霍-道孚陆缘裂谷,由造洋期幔源玄物质岩浆活动形成玄武质洋壳。其中,金沙江洋盆形成于石炭纪—早三叠世,其中火山岩广泛分布,岩石类型均以细碧岩和蚀变玄武岩类为主,并有超镁铁质岩和放射虫硅质岩相伴产出,具蛇绿岩组合特征;火山岩成分比较稳定,变化范围狭窄,SiO

2

43%~50%、TiO

2

2.5%~4%、P

2

O

5

0.3%~0.5%、Na

2

O变化较大,但K

2

O 一般低于1%,主要属高镁-高铁拉斑玄武岩,少数属钠碱系列岩石,稀土总量低,稀土配分型式近乎平坦型,无铕异常,相对于洋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型式具单隆起分布模式,同洋脊碱性玄武岩模式一致,成岩环境为大洋或洋岛环境。近年应用SHRIMP方法精确地测定了金沙江蛇绿岩带中的辉长岩和斜长岩,呈脉状产于辉长岩和变质橄橄岩中的斜长花岗岩,以及呈岩株状侵入蛇绿岩的花岗闪长岩的年龄,提供了金沙江古特提斯洋壳演化的年代学制约(简平等,2004)。

其中,滇西之用层状角闪辉长岩的年龄为(328±8)Ma,书松斜长岩年龄为(329±7)Ma,白马雪山辉长岩年龄为282~285Ma,它们可能反映了海底扩张不同阶段的时代。

甘孜-理塘盆地在中三叠世已具初始洋壳性质,可能为一个陆间裂谷洋盆,该洋盆形成时代据1∶25万石渠县幅区调(四川省地质调查院,2004)在甘孜-理塘带北段三岔河等地蛇绿岩套变硅质岩中新采获的中二叠世—中三叠世安尼阶远洋深水放射虫组合,厘定为中二叠世—中三叠世安尼期,延续至晚三叠世。

炉霍-道孚带中如年各组拉斑-碱性过渡性系列海相基性火山岩具稳定-岛弧过渡环境特征,以前根据双壳化石特征如年各组的时代被认为是晚三叠世,1∶25万康定县幅区调(四川省地质调查院,2003)在其中与玄武岩共生的硅质岩中新发现拉丁期PseudoertlipongusBaum gartueria放射虫组合,表明玄武岩形成的时代主要应为中三叠世,进而认为炉霍-道孚带可能为甘孜-理塘洋盆的一个分支小洋盆(梁斌等,2004),或陆缘裂谷。

图8.4 川西地区造山带及其构造岩浆演化过程略图

1—过渡地壳;2—浊积岩;3—洋壳;4—沉积盖层;5—放射虫硅质岩;6—海相生物礁灰岩;7—玄武岩;8—磨拉石沉积;9—花岗岩;10—岛弧火山岩;11—蛇绿混杂堆积;12—花岗岩浆房;13—地壳局部熔融;14—顺层剪切;15—逆冲剪切

该期仅在江达带和沙鲁里山带的结合带中残留大洋斜长花岗岩,以江达带中滇西娘九丁斜长花岗岩和川西雪堆斜长花岗岩为代表,岩石具有高硅、低钾的成分特征。但是,这些岩石的R E E 总量高,LR E E 富集;Sr初始值较高,达0.7058~0.7070;在其锆石组成中,存在继承锆石,表明存在陆壳物质的混染,可能与洋壳俯冲消减有关。

3.俯冲汇聚及不成熟-半成熟陆壳形成阶段

主要形成于晚三叠世—侏罗纪早期(图8-4C、D)。

沙鲁里山带,主要在晚三叠世,由于甘孜-理塘洋盆向西俯冲及弧后洋盆萎缩和关闭,引起弧岩浆作用,形成著名的义敦岛弧火山岩浆岩带,其与西侧金沙江带、东侧道孚带的三叠纪火山岩为发育成熟的沟弧盆体系的产物。其中弧火山岩主要集中分布在德格至中甸一带上三叠统地层中,为典型的岛弧钙碱性系列安山岩组合。带中火山活动在时间上从早期(曲嘎寺组)到晚期(图姆沟组),在空间分布上从金沙江沿岸向NE 方向,均呈现有规律的由中基性的玄武岩、细碧岩、安山玄武岩向中酸性的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方向演化,代表甘孜-理塘洋盆由拉伸至消减的演化过程。沿昌台-乡城断裂存在一条安山岩线,此线以西主要为安山岩,以东主要为英安岩、流纹岩。晚三叠世,随着消减作用的进行,在义敦岛弧区先后形成小规模的岛弧拉斑玄武质花岗岩类和大规模的含角闪石钙碱性花岗岩类、富钾钙碱性花岗岩类,可延续到侏罗纪。其主体岩石(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部分二长花岗岩)成分和产出特征显示I型或Ⅰ-S型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含量低,稀土配分型式属轻稀土富集型,Eu亏损不强,Sr初始比值为0.7042~0.7076(表8-4),反映来源于壳幔混熔或结晶的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发生混合,成岩环境明显受控于地块汇聚,属中特提斯甘孜-理塘洋盆俯冲造山期弧花岗岩。其中富钾钙碱性花岗岩类(部分二长花岗岩及正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呈现高硅、低钙镁特点,微量元素中亲地壳的Nb、Rb相对富集,稀土配分型式也属轻稀土富集型,但Eu具明显负异常,表明其物源以壳源为主,可能属甘孜-理塘洋盆俯冲消减后义敦弧与东侧扬子陆块西缘弧-陆碰撞产物。

该阶段在江达带形成较早,金沙江洋盆向西俯冲及关闭为二叠纪—中三叠世,其江达-维西陆缘弧岩浆作用则一直延续到晚三叠世(甚至早侏罗世早期)。主要形成于陆缘火山弧环境(包括晚期的弧上裂谷)的早、中三叠世火山岩为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分布于该带西侧江达-维西地区。与俯冲碰撞有关的二叠纪—三叠纪花岗岩体在北部江达-巴塘-德钦一带呈带状分布,呈岩基或小岩体产出,岩石类型有闪长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等,岩石以硅(SiO

2

54.86%~66.35%)、总碱量(2.97%~8.16%)和铝指数变化大为特征,具有I型和S 型的过渡特点。石英闪长岩

87

Sr/

86

Sr为0.7055~0.706。该带南部(云南)金沙江-哀牢山带西侧,沿加仁、白马雪山、鲁甸及金平-绿春一带分布的新安寨与和平下寨等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铝过饱和-次铝、过碱性-弱碱性花岗岩类。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无Eu亏损-轻度亏损,LREE/HREE为7.62~8.64,显示壳幔同熔型花岗岩特征。澜沧江结合带南段东侧,为壳幔同熔型花岗岩,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对滇西北金沙江-哀牢山带白马雪山和鲁甸花岗岩的SHRIM P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白马雪山花岗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239±6Ma,鲁甸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位年龄为214±6M(a 简平等,2003),属中—晚三叠世,同时也反映了金沙江-哀牢山带碰撞造山事件的时代,标志着进入成熟陆壳形成时期。

而在东部的雅江-九龙带,主要形成于晚三叠世晚期—早侏罗世,该带虽缺乏岛弧及相应的弧岩浆作用,但受炉霍-道孚裂谷闭合的影响,仍然形成与岛弧区类似的含角闪石钙碱性花岗岩类和富钾钙碱性花岗岩类,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沙鲁里山带同时代花岗岩类似,也主要显示I型花岗岩特征,反映其主要来源于壳幔混熔。

通过该阶段金沙江、甘孜-理塘洋盆俯冲闭合及相应的弧火山岩浆作用,以洋壳贡献为主的川西初始陆壳逐步形成。

4.碰撞造山及成熟陆壳形成阶段

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晚期(图8-4D、E)。其中,西部的江达带可能在晚三叠世即开始形成成熟陆壳(见上述)。东部的雅江-九龙带在晚三叠世晚期—早侏罗世也进入碰撞造山及陆壳成熟阶段,形成表征陆-陆碰撞作用的含白云母过铝-强过铝质花岗岩,如甲基卡、卡吉亚岩体,其物源来自陆壳物质(泥质岩、硬砂岩),可能是雅江复理石盆地褶皱隆起及地壳的拆离、挤出、推覆而沿拆离面摩擦增温产生陆壳重熔的产物。

中部的沙鲁里山带主要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弧-陆碰撞之后进入该阶段,主要在侏罗纪—白垩纪受陆内碰撞作用影响,在义敦岛弧带西侧及北部形成由陆壳基底岩石(泥质岩、硬砂岩)部分熔融而成的格聂、雀儿山、高贡过铝质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类,同位素年龄测定显示花岗岩形成峰期为晚白垩世,总体显示自北而南依次变新的特点,表明陆壳的增生自北向南发展。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岩浆来源于典型陆壳的重熔,其形成和侵位可能与造山后期的陆内伸展活动或陆块间碰撞(推覆、走滑)导致的壳内重熔有关,为后碰撞花岗岩。其中格聂花岗岩亚带是川西重要的锡成矿带。

5.陆内造山及陆壳改造阶段

形成于新生代(图8-4F)。由于新特提斯洋闭合和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三江”地区于两个大陆间起着类似转换构造带的调节作用,使该区发生陆内汇聚-转换-走滑造山作用,并进一步强烈隆升。近年研究认为,其大陆动力学过程主要是以“SN 向地幔上涌带形成”、“岩石圈多层次薄弱带产生”和“地壳块体反S形弯曲旋滑”三种方式完成。研究区明显表现为挤压、隆升和走滑,并在两侧引起新生代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形成走滑型花岗岩。其中,古近纪浅成相含角闪石钙碱性花岗岩与埃达克岩特征较为相近,岩浆源于富集地幔和加厚地壳的混熔;新近纪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则源于中—新元古代基底岩石的部分熔融,并具有一定的幔源或壳幔混源特点。它们明显受陆内(走滑)大断裂控制,属陆内造山期花岗岩,可能主要为陆内深大断裂切割早期结合带的俯冲岩石圈根而诱发钙碱性岩浆活动的产物。

上述构造-岩浆及有关热事件演化P Tt轨迹具有地壳加厚作用在先,岩浆侵位在后的顺时针(碰撞造山模式)演化趋势(图8-5),可分为以下5个演化阶段:

1)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随着金沙江洋盆、甘孜-理塘洋盆(陆间裂谷)依次闭合,地壳拼贴、俯冲加厚,快速增压,缓慢升温,产生低温升压区域动力变质。

2)晚三叠世中期:随洋盆闭合,陆块会聚,加厚的地壳等压(中-高压)升温,壳幔混熔,产生区域动热(高温)变质。

图8-5 川西地区岩浆-构造-热事件PTt演化趋势

3)晚三叠世晚期:甘孜-理塘洋壳俯冲汇聚,地壳缓慢抬升,减压熔融(高温中压),壳幔混熔岩浆大规模喷发及侵位,形成昌台-乡城火山弧及俯冲型拉斑质花岗岩类、含角闪石钙碱性花岗岩类(228~213Ma)。

4)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随着碰撞造山作用,地壳增厚并快速抬升,压力迅速降低,深部壳幔混熔及陆壳重熔(高温低压)岩浆广泛侵位,形成沙鲁里山及九龙-雅江地区钙碱性花岗岩带(175~226Ma)。雅江带并出现同碰撞过铝-强过铝白(二)云母花岗岩(甲基卡等岩体191~198Ma)。

5)白垩纪:随芒康-思茅陆块、玉树-中甸陆块、松潘-甘孜地块、扬子陆块间汇聚碰撞的减弱,主要受陆内碰撞作用影响,增厚地壳熔融,导致后碰撞强过铝花岗岩浆侵位,形成沙鲁里山带雀儿山、高贡岩体(87~88Ma)。

在浪漫孤寂中与高原雪山相伴

最佳答案来源:新京报

一位女地质学家的44年 在浪漫孤寂中与高原雪山相伴

46亿年的地壳构造运动碰撞、挤压出一片片高原与山峦,鲜有人类生存的高海拔地带,积雪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边际。荒野时而沉默,时而暴躁,与其相伴44年的付小方深谙它的脾性,她在野外得到过山川的馈赠,也领教过自然的威严。

资源的获取,往往依赖地质工作者与自然的博弈。1977年,因一场电影与地质结缘的付小方,先后来到四川地矿局攀西地质大队、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加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在川西高原寻找矿产,深入汶川地震灾区调研,勘探亚洲第一锂矿甲基卡,和无数地质工作者一样,她所经历的每个项目都是一场未知冒险。

4名调查人员在哀牢山中遇难的消息牵动着人们的心弦。而悲伤背后,仍有一群人正在茫茫荒野中,在浪漫与孤寂中,与高原、雪山,生死相伴。

一直走到路的尽头

沿着全长5476千米的川藏公路进藏,需要翻越10余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大山,穿过长达13459米的新二郎山隧道,跨过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条大江,路上多险弯,路面多暗冰,即便是最有经验的司机,跑在川藏线上,也要浑身绷紧了弦。

平原、高山、峡谷、河流、冰川、草原、森林、湖泊,随着海拔高低起伏,路边景致不断变换,车辆在山脊上疾驰,远处云朵缠绕雪山腰间,行至开阔处,蔚蓝色天空低低地压下来,宛若一匹触手可及的绸缎。

11月29日早上9点,山间雾气还未散尽,63岁的付小方穿着粉色冲锋衣,靠在越野车后座,半个身子向前微躬,出神地盯着车窗外,不时掏出手机拍下路边闪过的岩石与山体。

2013年退休后,付小方被四川省地质调查院返聘为首席专家。此次踏上川藏线,为的是到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上检查地质项目进度,以及在雅江县苦乐村为当地人检测水质。

她已经数不清自己在这条路上往返了多少次,路的一端是她的家乡成都,另一端连接着她的工作地点——川西高原、青藏高原。

川西高原与青藏高原一直是地质研究的重点区域,几乎每一位在西南工作的地质工作者都有一段关于进藏之路的回忆。路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付小方的记忆里,通往高原的路原本还要更加艰险。

上世纪90年代,军绿色的解放牌越野车冲上高原,付小方和同事挤在露天车厢里,脚边是数个硕大的行李包,塞满了地质勘探的仪器、图纸与样本,路途颠簸,车一抖,人和行李包被颠得左摇右晃。

那是地质工作蓬勃发展的时期,国家需要偏远地区更详尽的土地调查图,需要大量能源助力发展,三十多岁的付小方和同事在露天车厢中一路唱着歌,走遍了高原、山区,在少有人迹的地方留下了一个个测量、勘探标记。

山间多是土路,一趟走下来,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是灰突突的,“简直分不清谁是谁”。工作途中,付小方和同事遇到过狼和熊,遇到过持枪的土匪,更危险时,还有车辆翻入雪地,半个车身挂在悬崖边的经历。

高原缺氧、山路难走,让付小方练就了骑马的本领。旧照片中,个头小小的付小方骑在马背上,背着大包,昂着头,一脸骄傲神情。

“藏区的马没见过雨伞雨衣,雨伞撑开‘砰’的一声,都可以让马受惊,雨水打在雨衣上‘沙沙’的声音也让它害怕。”付小方曾因此被马甩下,“当时被甩得老远,掉在地上还伤了头”。

早年间,野外勘探没有住宿地点,常常只能睡在越野车和帐篷里,遇到下雨,就在帐篷里撑着伞,身上盖着毛巾吸水。高原上蔬菜水果匮乏,方便面、压缩饼干一吃就是几十天,每次勘探结束,队员们从山上下来,个个脸颊黑红,嘴角带着深深浅浅的皲裂和溃疡。

“腿上摔的、划的口子密密麻麻,干这行之后,我再没穿过裙子”。曾经的艰苦经历在付小方身上留下不少伤疤,她却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讲起过往她总是带着笑声,语速极快,掩饰不住地兴奋,“有一次两个车胎同时爆了”,双手一拍,“啪!来了个双响炮!”

三十年过去,如今,进藏之路已无当年波折,越野车驶进穿山隧道,车速慢下来,橘黄色灯光映进车里,给野外作业必备的羽绒衣、棉帽、围巾笼罩上一层温暖光晕。

地质人的浪漫与孤寂

下午2点,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上,十几名施工与科研人员纷纷围着钻机忙碌,即将进入12月,岩层将被冻得更加坚硬,再不抓紧施工,恐怕要等到来年的春暖时节。

北大地质学博士孙丽静戴着动物造型棉帽,捧着卡通水杯,缩成一小团,正蹲在雪地里清点样本。

几十盒圆柱体岩石样本被塑料布盖住,每取出一段岩石,她和同事就要进行初步标记,待稍晚运回实验室进一步分析。为此,她已经在山上守了近一个月。

谈及选择地质工作的原因,孙丽静没有思索,小圆脸上带着笑,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喜欢嘛”。

许多年前,付小方也曾给出过一模一样的理由。

17岁时,在部队大院里看到电影《年青的一代》,地质队员不畏艰险,在青海高原上为国家寻找矿产的故事,让她对地质工作心生向往。

19岁时,付小方加入攀西地质大队,前往攀枝花从事岩矿鉴定、选矿试验等工作,他们勘探的矿石将被用来锻造钢铁,那是当时的资源。当时正在开展攀枝花钢铁大会战,军人出身,曾参加过淮海战役、解放大凉山的父母理解女儿的热情,没有阻拦。

地质队少见女生,第一次随队野外调查时,付小方和男队员同住一个帐篷,有些不好意思。

但付小方知道,“工作起来,就不能分男女”。每次野外调查回来,地质队员都要背几十公斤重的石头样本,男人背多少,她也背多少,最多时,她一个人背了25公斤的石头,而她当时的体重只有40公斤。工作一段时间后,付小方考入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调查专业。

1987年毕业时,已经成家,刚有了孩子的付小方本可以到税务局工作,但她左思右想,还是申请加入了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没办法,我就是喜欢嘛。”

来到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后,付小方想进入院里的高原研究室,又怕自己带着一岁多的儿子,会被研究室的人当成“累赘”,试探地提出了申请。没想到时任研究室主任侯立玮二话没说答应了她的申请,“可以啊,很欢迎”。

为了侯老师的这份信任,四十多年来,付小方全身心投入地质调查工作。她说不清那份喜欢从何而来,但那些年,山川湖海真实地滋养过她的人生。她在雪山上看过日落,在荒野看过彩虹,在路边看过秃鹫啃咬牦牛尸体,阳光下的寺庙通体金光,贡嘎山顶变成粉色,无人山区待久了,世界安静得仿佛只属于她自己。

只是浪漫背后也有数不尽的孤寂,“我从没听过搞地质的前辈过多提及自己的孩子和家庭”,付小方说。

只有在日记里,她才敢释放自己的脆弱。“上高原的日子又到了,心里有些兴奋,可昨晚戈戈哭着不要我走,心里又不放心儿子。”

她在山里给儿子写信寄托思念,“戈戈你好,妈妈在很远的大山里工作,很想你,有时就把你的照片拿出来看看。这里山很高,天很蓝,云很白,站在山顶上,手都能摸到天似的,以后有机会一定带你来看看大自然的风光。”

而在一次任务途中,付小方的丈夫因脑动脉瘤陷入昏迷,马上要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做手术,需要她签字。可那时她刚抵达300公里外的高原,又赶上二郎山暴雨塌方,怎么也出不去。等待道路开通的日子,为了不耽误进度,付小方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上发了疯般,狂奔着完成了所有工作。

道路开通之时,付小方第一时间冲出大山。所幸最终手术顺利,付小方这才卸了劲,瘫坐在椅子上。

尽管当时情况凶险,但丈夫和家人没有一句责备,“但凡有人说句重话,我都没办法坚持”。再提起往事,付小方的丈夫也只是笑笑,“她要工作嘛,都莫得办法”。

雪山上的锂矿

结束折多山行程,11月30日一早,付小方和同事又驱车赶往了一百公里外的雅江县苦乐村。当地即将开建水厂,邀请付小方来做水质检测。

从村口到水源地尾端有近三公里山路,走在苦乐村旁的原始森林中,付小方脚步极快,她总是习惯性地抬头望望,沿途古树枝叶繁茂,一阵寻觅后,她指指树叶缝隙中透出来的雪山,“那里就是甲基卡”,她在那里往返了整整八年。

甲基卡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贡嘎雪山脚下,平均海拔4600米,空气稀薄,常年落雪,又是雷击区,上世纪70年代曾有多位地质队员因地滚雷长眠此地。但那里有着最丰富的稀有金属——锂。

2011年,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下达任务,要在全国范围内摸清稀有资源储量,2012年,付小方所在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接下了在甲基卡寻找锂矿的任务。

2012年10月,地调院副总工程师付小方带领团队兵分三路,运用地质、物探、化探三种找矿方式,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发现了两条锂矿化脉,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基础。

第二年,团队再次前往甲基卡,5月中旬积雪刚刚融化,放眼望去四周一片荒芜,那一瞬间,付小方突然有些心慌,到了最关键也是难度最大的确定下钻位置的时刻了。

高原上不可预见的因素太多,融雪在路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坑,沼泽地里也蓄满了水,走路都困难,工作进度慢了下来。土壤采样有几公里的作业线,正是挖虫草的季节,请不到背样本的民工,只能靠年轻的队员多背一些。

各组对讲机不时传来有人掉进水坑的消息,一位地质队员掉进被雪覆盖的沼泽水坑里,为了赶工期,不愿意回到30多公里外的驻地休整,硬是拖着半身泥在风雪中跑了一整天。有的队员脚底冻伤复发,只能在鞋里垫上厚厚的海绵,一瘸一拐地走在山路上。

尽管每个人都拼尽全力,但能否真正找到锂矿还是个未知数。此前甲基卡找矿、勘查工作不断,但由于环境恶劣,开展工作难度太大,也一直没有实质性突破。那段时间,付小方每天的日记里都写满了担忧,“哪里才是我们的突破点,我心里真的没有底”。

直到2013年6月28日,一个雨后初晴的早上,付小方掐着指头倒计时,经过前期勘探,团队布置的先导孔即将开钻,过去近一年的努力能否有结果,将在此刻揭晓,每个人都提着一口气盯着钻机。

当施工到7米深的围岩时,队员唐屹突然大叫起来:“见矿了!见矿了!”所有人都跟着大叫起来,第一管锂辉石矿芯出现了,付小方接过矿芯,像抱孩子一样,手止不住地抖。

又经过近三年的努力,2016年5月3日,经中国地调局专家审定,付小方团队承担的项目新增氧化锂资源量共计88.55万吨,为国家新兴能源提供了资源保障。

直至2018年,甲基卡外围新增氧化锂资源量共计114.31万吨,居亚洲首位,而这在将来会带动万亿元的锂电上下游产业。

几代地质人的努力

11月28日,前往折多山的前一天晚上,付小方参加了一场大学同学聚会。十多位地质人聚在一起,刚刚发生的哀牢山森林调查员遇难事件成了绕不过的话题。几番讨论,未知原因,一位同学感慨道:“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都是福大命大的人。”

事情发生后,很多年轻的地质同行在朋友圈分享《勘探队员之歌》以表哀思,“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的矿藏”,付小方见了轻轻叹了口气,她理解年轻人的心思,“如今地质工作者的努力被看见得太少了。”

付小方入行之初就听遍了第一代地质人的事迹。“很多老同志在野外勘探时遇到暴风雪、迷路,干粮耗尽倒在路上。找到他们时,身上还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样本”。

她见过那一代地质人的执着与付出,“很多老同志身体其他地方都特别好,就是因为年轻时跑得太狠,腿脚不行了,不得不坐上轮椅。”而她的前辈八十多岁时仍坚持亲自带着学生到甲基卡上讲课,最后体力不支,晕倒在路边。

她也了解更年轻一代地质人的努力。在甲基卡时,队员郝雪峰接到妻子电话,女儿肺炎发高烧,情况严重,可郝雪峰赶不回去,什么忙也帮不上,只能在队伍后面悄悄抹眼泪,付小方看到了也跟着一阵心酸。

同事唐屹从研究生时期便跟着她在甲基卡上奔波,她眼看着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每天背着几十斤样本,在山间摸爬滚打,皮肤晒得黝黑,脚常常被泡得发涨,还在给自己打气,“越是这样越是需要坚持”。

“以他们的科研能力,完全可以去做更赚钱的事。但没办法,选了这条路,就是选择了奉献和孤独。”付小方只能尽力为年轻人筹划未来的发展,取水样回来的路上,她连问了几遍,“孙丽静毕业后会去哪里?”

回程路上,她特意去找孙丽静,山上暂时还无法施工,她想顺路带女孩去康定市区,让她在低海拔的地方好好休息几日。

女孩又戴着动物造型的棉帽出现了,笑着说道:“算了,下去会醉氧,一连几天都想睡觉,回来又要重新适应高反,不如就在这继续写论文,等着开工那天。”付小方仿佛看到年轻时的自己,也无奈地跟着笑。

四天的高原之行结束,抵达成都已是正午,那是冬季里难得的晴朗天,街边公园有三三两两晒太阳的老人。奔波几日,付小方脸上毫无疲态,一手从后备厢里拎出两桶水样,样本需在48小时内完成检测,她顶着阳光,脚步轻快地走向了实验室。

四川省甘孜州有几个县

最佳答案一个县级市,17个直辖县,加起来一共18个。

甘孜简介:

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东南。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一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级行政区。全州辖康定1个县级市,泸定、丹巴等17个县,325个乡(镇),2679个行政村。

州府驻康定市,是全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一曲《康定情歌》而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情歌的故乡。甘孜州境内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地热资源;有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野生动物;有天麻、虫草、贝母、当归、黄芪等名贵中药材。有金、银、铜、铁、钼、锂、大理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甘孜州康定、雅江、道孚三县(市)交界处的甲基卡锂辉石矿区,已探明资源储量达188.77万吨,甘孜将打造"中国锂都"。相关专业机构分析评估,甲基卡锂辉石资源前景有望突破300万吨,康定、雅江、道孚交界的35.96平方公里锂辉石矿区已上升为国家级整装勘查区。

甘孜藏区甲基卡锂辉石矿锂金属初步估价达3876亿元,其中所含的6.6万吨同位素锂6(6Li),相当于2428.8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约占全世界探明可采煤总储量(8260亿吨)的29%。

有锂走遍天下,四川“天价锂矿”的背后……

最佳答案撰文 / 涂彦平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师 超

备受关注的两桩锂矿竞拍都已落槌,最终拍卖价合计超过50亿元。

8月11日上午,四川省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权竞拍结束。起始价为57万元,报价3412次,最高报价为10.1017亿元,升值1771倍。

8月13日凌晨,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权竞拍结束。起始价为319万元,报价11307次,最高报价为42.0579亿元,升值1317倍。

上一次引发广泛关注的锂矿拍卖也发生在四川。2022年5月,斯诺威矿业54.2857%的股权拍得近20亿元。但竞拍者随后悔拍,一波三折之后,斯诺威股权最终被宁德时代拿下。

那桩拍卖堪称天价,评估价12亿元拍出20亿元的高价,相比起拍价溢价596倍。彼时,碳酸锂价格相对之前的60万元/吨虽有下跌,但仍然处于45万元/吨的高位。

这次李家沟北锂矿和加达锂矿的勘查权能拍出10亿元、42亿元,而此时,碳酸锂价格已经大幅回落。8月11日,生意社电池级碳酸锂基准价为26.96万元/吨。

可见,尽管碳酸锂价格已经大幅下跌,国内的锂矿争夺仍然十分激烈。

风险与收益

今年6月20日,自然资源部网站曾发布这两处锂矿的勘查探矿权挂牌出让公告。公告显示:李家沟北锂矿勘查首次出让期限为5年,面积为7.551平方千米;加达锂矿勘查首次出让期限为5年,面积为21.2247平方千米。

我国锂辉石资源主要集中于四川,四川的硬岩型占全国硬岩型锂矿近八成。四川的锂矿主要集中在甘孜州的甲基卡和阿坝州的可尔因两大矿区。斯诺威拥有的正是位于甲基卡成矿带的德扯弄巴锂矿的探矿权。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而阿坝州的锂辉矿就分布在马尔康、金川境内,探明储量(矿石量)1546.5万吨,居四川省第二位,平均品位1%~1.2%,且锂矿与国内紧缺的铌钽矿共生。

根据汽车商业评论的采访,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两桩拍卖并不值几十亿的价,因为两处锂矿还“没有形成资源量,仅有矿化露头而已”。

按照《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底,阿坝州锂资源勘查开发基地要基本形成;鼓励现有探矿权加强勘查力度,提高综合勘查水平,努力增加矿产资源,尤其是锂矿资源的储量;到2025年,全州年开采锂矿石90万吨。

同时,该规划也指出,矿山稳定达产难度大。“全州锂矿资源开发利用设计生产规模为150.5万吨/年,实际生产2.38万吨/年。”

勘查的资源情况与实际开采的资源情况可能会有出入。而且,勘查阶段是纯粹投入,最终要进入采矿阶段才可能有收益。而从探矿到开采还需要时间。

风险是很明显的,收益却很遥远。但尽管如此,这些锂矿资源仍然是香饽饽。这次多家公司参与了两座锂矿探矿权的争夺,其中不乏上市公司。

8月9日,天华新能(300390)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宜宾市天宜锂业科创有限公司(天宜锂业)参与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探矿权竞拍。天宜锂业75%的股权由天华新能持有,另外25%股权的持有人是宁德时代。

公告称:“天宜锂业作为领先的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企业,产能规模不断扩大,对锂矿资源的需求相应增加。如天宜锂业本次能竞拍成功,获得加达锂矿勘查探矿权,将有助于公司增加锂矿资源的储备,有效保障公司锂矿资源供应,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巧合的是,今年7月,马尔康国城国康矿业有限公司、马尔康时代矿业有限公司(宁德时代的全资孙公司)、四川西部锂业集团有限公司相继在马尔康市成立。三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均涉及矿山开采。

目前,尚不知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权最终花落谁家,而拿下李家沟北锂矿勘查权的买家已经浮出水面。

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8月11日公示结果显示,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区块探矿权挂牌出让的竞得人为四川能投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企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锂资源短期焦虑

近年来,碳酸锂的价格就像坐上了过山车。

2021年初,碳酸锂市场价格大约在5万-6万元/吨。2022年进入价格暴涨期,11月,电池级碳酸锂一下子攀上60万元/吨的高位。

上游锂矿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下游的电池企业和汽车企业叫苦连天。

进入2023年,碳酸锂价格终于开始下跌,4月曾跌破20万元/吨,5月再次涨至30万元/吨。

年初宁德时代针对战略大客户抛出“锂矿返利”计划,将50%的碳酸锂原料按20万元/吨的价格结算,其余按照市价计算差价返还车企,而接受让利的车企三年内采购的电池比例不低于80%。

从车企客户角度来看,此举可以降低动力电池成本。从宁德时代角度来看,也能保住更多市场份额,而且这是碳酸锂价格下行时的顺势而为。

目前来看,碳酸锂这头脱缰的野马好似被驯服了。8月11日,生意社电池级碳酸锂基准价为26.96万元/吨,与月初(29.8万元/吨)相比,下降了9.53%。

我国不但是锂资源大国,还是最大的碳酸锂生产国和消费国。碳酸锂价格的稳定关系到整个上下游行业的健康发展。

今年7月7日,证监会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期货及期权注册,希望此举能够完善碳酸锂价格形成机制,提升定价影响力,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7月21日上午9时,碳酸锂期货和期权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当天,广期所还举办了“碳酸锂期货及期权服务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代表们认为,碳酸锂期货及期权的上市对于锂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一方面为行业提供了主动进行价格风险管理的工具、为市场提供了权威透明的价格,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减小价格波动对生产的影响和冲击;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把我国在锂电行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转化为对资源价格的影响力,提升我国在锂资源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

碳酸锂期货开启挂牌交易,长远来看一定程度能够缓解行业的锂资源短缺焦虑。

不过,近在眼前的抢锂大战仍然预示着:这种锂资源短缺焦虑短期内仍然存在,而且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消失。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商业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四川甲基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